幼兒園角色游戲的課題
區域活動是每個孩子都很喜歡的活動,一到開展區域活動時,孩子們顯得又忙碌、又快樂。區域活動吸引孩子的關鍵在於能讓孩子體驗到自由和自主,體驗到樂趣:他們可以自己選擇和決定去哪個區,玩什麼,和誰玩,可以自己決定使用材料的方式和方法,自己決定與夥伴的合作方式等等。這就需要孩子們有一定的規則意識,而不是任意地活動。進區常規必不可少,良好的進區常規是循序漸進形成的。在我們班的進活動區規則中,要求孩子們要有「計劃性」,我以同伴的方式參與到孩子的進區活動中去,做個「有指導性的合作者」。針對不同孩子的能力和特點有意識地吸引他到適合他的區域進行活動。
在幼兒進行具體的操作時,在教師進行預操作的情況下,我們要觀察幼兒「需求」,了解幼兒「水平」。這樣才能真正的將游戲開展下去。在一段時間的反思與實踐中我發現,孩子真正開展游戲的關鍵在於: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
小班幼兒思維屬直覺行動性思維,在游戲中以模仿操作為主。教師在指導幼兒游戲時,不能背離幼兒的年齡特點,無論是游戲材料的投放,還是游戲活動的討論,都應遵循幼兒思維的發展規律,循序漸進。如果只是按著教師自己的意願思考游戲活動的進程,非但不能提高幼兒游戲水平,甚至會阻礙幼兒游戲水平的發展。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游戲的指導:
一、游戲材料投放種類少數量多。小班幼兒生活經驗有限,在游戲中,幼兒能簡單地回憶出家人的日常情況,如:「媽媽在家中要做飯,爸爸要去上班」。但在模仿操作時,由於缺乏經驗,幼兒只停留在單一的動作上,如娃娃家游戲中,「媽媽」只會喂「寶寶」吃飯,「爸爸」只會重復炒菜等。教師在為幼兒投放游戲材料時,常以成人的眼光為幼兒投放各種各樣的玩具、餐具,但在實際的游戲中,仍會出現餐具堆滿一桌,幼兒卻為了使用同一個煤氣灶而爭執不休的情形。這是由於小班幼兒思維的概括性和靈活性較差,在使用物品進行游戲時「以物代物」的能力不強,使他們在模仿同伴的游戲時,往往追求與同伴相同的玩具材料,如果同樣的玩具材料不足,就容易發生爭搶。為此,教師在創設游戲區域時,應提供較多的同種操作材料,等幼兒能較熟練地使用這些玩具,並且出現新的需要時,再根據幼兒的需要和能力逐步增強其他的游戲材料。
小班幼兒角色游戲中游戲材料的投放不求種類多,但要求量多。教師應多設置一些平行游戲,讓幼兒在相同的游戲中,通過對同伴動作的模仿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提供可選擇性的材料。只有出自幼兒內在需要而選擇的游戲才是真正快樂的游戲。教師除了給每個游戲提供必需的玩具外,還可以提供一些由幼兒自由選擇的游戲材料,以使幼兒生成自己做需要的游戲。如「娃娃家」游戲中,教師提供游戲必需的操作材料外,還可以將其他一些玩具放置在一個規定的地方。幼兒可根據自己的需求自由地拿取,添置在「家」里。教師在游戲中若發現有幼兒使用了新的玩具,便可通過游戲後的交流來介紹新玩具的使用方法,以達到豐富游戲情節的目的。
三、從孩子的興趣入手,開展區域活動。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孩子的興趣點出發,選擇孩子感興趣的游戲,孩子才能樂意去玩,玩得快樂。在一次滾畫活動「美麗的手帕」中,在操作中孩子都能大膽地表現,對繪畫形式特別感興趣,我發現孩子對滾畫的興趣意猶未盡,所以在美工區我投放了各種彩色紙、顏料、簍子等材料,設計創作「美麗的春天」。
在第一次的游戲中,我讓幼兒熟悉材料,知道怎麼玩,應注意哪些要求。在進行第二次的游戲中,我准備好各類材料,讓幼兒自己想辦法,玩出新花樣。兩次游戲的重點不一樣,指導方式也不同,根據孩子的游戲情況要不斷地提出相應地要求。由於小班幼兒年齡小,各方面能力還不夠,還需要老師的耐心指導,加上人數較多,要讓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在區域游戲中得到提升,這就需要老師的細心觀察,發現問題,及時提醒與指導,讓孩子在游戲中感受游戲的快樂,真正促進孩子能力的發展。
在活動區內,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及能力、水平自選活動,輕松自主,沒有心理壓力,不受局限,獲得充分的活動機會,任思維和想像自由馳騁,並體驗成功及活動過程的愉快,增進交往,發展社會性和健康人格。
讓我們充分挖掘孩子的潛能,創設出更多新穎、豐富的幼兒活動區材料,讓孩子們在玩玩做做中增長見識,提高能力。教師在指導小班區域游戲時,應做一名有心人,仔細了解幼兒各方面的發展水平和內心世界,尊重幼兒的興趣和願望,充分發揮教師的導航作用,發揮幼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讓幼兒按著自己的想法去盡情地游戲。
❷ 我的論文是 角色游戲運用於幼兒園主題活動中的策略與研究 選題意義怎麼寫急急急
3—6歲的兒童正處於人生的初始階段,一切的習得都要靠學習。他們可塑性強,愛模仿,愛探索,但自控能力較差,對是非的判斷能力也較弱。這個時期,既是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又是沾染不良行為習慣的危險階段,如果不適時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便會錯失良機,形成不良的行為習慣。而積習難改,會給將來的發展帶來難以彌補的缺憾。同時,現在的父母大多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和特殊技能的培養。他們寧願花錢給孩子們上各種興趣班,卻忽視了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與行為習慣的培養。相對我國現有的獨生子女家庭狀況來看,幼兒被包辦與寵愛程度仍是上升趨勢,很多孩子普遍存在一些習慣較差的現象。 有的孩子不按時作息,好睡懶覺,上幼兒園遲到;有的亂花錢,好吃零食,既不衛生,又影響身體;有的孩子挑食、偏食現象嚴重,有的孩子情緒不穩定,常哭鬧,不合群,任性;有的孩子懶惰,不愛動手,常依賴大人等等。因此,從行為習慣的培養入手,來探討和研究良好行為習慣,促進健康人格的發展,不僅可以克服長期以來兒童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而且也符合少年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適應新的時代環境和形勢。這一研究,從現實和長遠看,無疑都具有重要意義。從而也有助於我園的辦園水平和家長工作提高 二、理論依據及概念界定: (一)理論依據: 1、陳鶴琴先生理論的相關內容。 ——「凡是兒童能夠學的而有應當學的,我們都應當教他」 ——「你要兒童怎樣做,就應當教兒童怎樣學」 活教育的理論反對理論與實際相脫節的教學,強調在實際生活中實干,在實干中求知。學生「在適當的環境之內,得到相當的學習」。 ——「幼稚園要使兒童養成良好的習慣」 2、《綱要》指出:「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幼兒愛清潔、講衛生,注意博愛吃個人和生活場所的整潔和衛生。」 3、葉聖陶先生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葉聖陶先生指出:「我們社會主義社會的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在社會主義社會里生活的一切良好習慣。在德育方面,要養成待人處事和工作的良好習慣;在智育方面,要養成尋求知識和熟悉技能的良好習慣;在體育方面,要養成保護並促進身體健康的良好習慣。」 (二)概念界定: 行為:顧名思義,就是行動之所為。《墨經》說:「行,為也。」行乃行動,為系作為;行與為可以互訓。亦即憑借行動有所為或有所不為,就叫行為。 習慣:是經過反復練習而形成的一種穩定的自動化的行為方式。 本課題中,依據幼兒園自身情況和幼兒的發展特點,將良好的行為習慣定位於幼兒的行為習慣、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這三方面內容的研究。 小班年齡段側重於生活習慣的培養研究。主要包括:衛生習慣、愛惜物品、自理能力。 中班年齡段側重於行為習慣的培養研究。包括:遵守規則的習慣、禮貌習慣、愛勞動。 大年齡段側重於學習習慣的培養研究。 包括:傾聽習慣、樂於表達、自主探究。 一、為了全面提高保教質量。為了使此課題保質保量的完成,我園特製定了《幼兒一日生活中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研究》課題實施方案。 1、成立課題研究領導小組。 2、以園長為組長,教研組長主抓,、保健老師、年級組長為主要成員,形成全體保教人員共同參與課題研究的熱烈氛圍。 3、明確課題研究指導思想。以全面提高保教人員參與教科研工作的積極性,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全面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建立高標准、高水平幼兒園為最終目標。 4、建立健全課題研究的規章制度。 5、重審課題研究的意義和目的。 6、確立課題研究的內容、對象及方法。根據園內實際情況篩選出了最基本,最具有普遍意義的三種習慣作為本課題研究的內容:1、生活衛生習慣2、文明禮貌習慣3、學習習慣。各班又根據本班孩子的具體情況選擇一子課題在自己班內實施研究。大、中、小班分別確定了子課題:讓小班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培養幼兒的文明禮貌習慣、培養孩子良好的言語習慣、培養幼兒謙讓與合作的習慣。並根據研究內容的不同需要,確定採用抽樣調查法、觀察記錄法、個案跟蹤法、針對比較法與經驗總結法等多種方法。 7、確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步驟。實施步驟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調查,觀察階段(時間:2008年3月);第二階段:分析並制定目標階段(時間:2008年4月);第三階段;實施培養階段(時間:2008年3月中旬2008年11月);第四階段:總結階段(時間:2008年12月)。 同時又制定了家長調查表,進行家長調查工作。各班應積極觀察幼兒開展前期測量工作,然後的確定目標與研究工作將逐步進行。,我們相信經過這個課題的研究教師的科研素質將會有很大提高。 二、注重過程 腳踏實地搞研究 平時注重過程管理,做到有計劃,有總結,扎扎實實開展好研究。首先制定家長調查表,進行家長調查工作。隨機抽取我園小、中、大班120名幼兒及其家長(其中小班30名、中班45名、大班45名)。 採用的調查方法是分層抽樣調查和個別訪談法。於2008年4月10日給各班抽樣孩子家長發放了《幼兒身邊家庭成員基本情況調查表》,對與幼兒經常接觸的家庭成員的文化程度、職業、職務、愛好,每天與孩子接觸的時間和方式,對培養孩子行為習慣的教育觀念、培養方式、培養內容等都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同時我們又採用個別訪談法了解家長在培養幼兒行為習慣方面的做法。通過調查與對原始資料的處理,我們基本掌握抽樣孩子的家庭環境,家長在培養孩子行為習慣方面的教養態度和教育理念,從而根據可看出當今社會家長們對自己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的重視程度,並為我園開展幼兒一日生活中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課題研究提供一些基礎材料。然後制定各種觀察記錄表,在各班展開觀察記錄工作,收集到了各子課題孩子表現的最原始數據,並對觀察記錄資料整理、分析,各子課題寫出了觀察報告。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加強實施過程中資料的收集管理,將階段計劃,游戲活動設計、觀察記錄、反思隨筆、案例分析、照片資料(幼兒作品、幼兒活動)、理論學習資料等分類歸放。今年4月份幼兒園對課題開展情況先自查,並積積進行中期檢查驗收。 三、開展培訓 提高教師科研水平 搞科研提高教師素質是關鍵,應在培訓教師上大做文章。首先在選擇課題立項上積極培訓指導教師如何從日常工作的問題入手選題,問題怎麼變成課題,課題如何論證等。同時在大、中、小各班調查幼兒一日生活行為存在問題,總結分析,並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了四個子課題。4月中旬對教師進行《幼兒一日生活中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研究》課題實施方案培訓實施方案,學習課題研究的基礎知識,如了解課題研究的基本過程。4月底對教師進行課題研究方法的培訓,促使教師掌握研究方法:觀察法、行動研究法、個案法,學習如何進行研究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5月中旬開始分別在三個年級組對教師進行觀察法的觀摩培訓,最後收集幼兒謙讓與合作情況前所需要的數據,提高了教師們的科研水平,也勝利完成了課題研究的前期工作,為以後的課題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礎。於2008 年6月進行研究經驗交流培訓會。談談自己的科研能力在這次研究中得到顯著提高,對幼兒園開展這項工作是否有很高的參與興趣。 四、工作方向 根據課題計
❸ 如何在角色游戲中體現幼兒的主體性微型課題論文
(大自然的搬運工)
一、創設適宜的環境,培養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在角色游戲中,教師應是環境的創設者,條件的提供者,觀察的指導者。教師主要是通過創設環境,投放開放性的材料來影響孩子主動地學習。在環境創設時,我注重引導幼兒參與,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如在超市的游戲生成後,我就問幼兒:「我們可以在哪個位置開超市,需要怎樣布置?」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出了許多建議:「在活動室外的走廊里。」「可以設一個入口,一個出口。」「還有收銀台,如果人少就一個,如果人多就設兩個。」有時我發現孩子們玩了幾次後,對原有的游戲區興趣不大,於是在講評活動中,我及時提出來,大家一起添置新的游戲材料,幼兒對富有新意的環境總是表現出特別敏感而有興趣,他們對每個富有新意的事物,都想看看、聽聽、摸模、碰碰、問問,這時他們的思維活動與探索精神也處於最佳狀態,教師要抓住時機,對幼兒進行啟發、誘導,那麼幼兒就能主動地、積極地、不斷地去創造游戲。
二、尊重幼兒的意願,凸顯幼兒游戲的自由性
我們縱觀幼兒游戲的全過程不難發現在角色游戲的過程中要確立幼兒的主體地位,就必須尊重幼兒的意願,真正實現五個自由,即:尊重幼兒選擇主題的自由、尊重幼兒選擇情節的自由、尊重幼兒選擇玩具的自由、尊重幼兒選擇角色的自由、同時還要尊重幼兒自由地講評自己的游戲,只有做到了尊重幼兒這五個「自由」,游戲才能變為孩子們自己的游戲。
1.自由選擇主題:幼兒游戲主題的來源往往是幼兒周圍生活中見過的或者體驗過的事和物,從熟悉的家庭或者幼兒園的生活,逐漸擴大到社會生活人和事,如從「娃娃家」到「照像館」、「圖書館」。教師在主題確定上要給幼兒選擇的餘地,平時多收集幼兒感興趣的主題,利用自由活動時間與幼兒交流,了解幼兒感興趣的游戲主題,給幼兒自由選擇的機會。
2.自由選擇情節:主題確定後,教師可組織幼兒討論游戲怎樣玩,以此來發展游戲情節,教師在幼兒游戲過程中不要過多干預,根據幼兒意願發展情節,如:娃娃家裡的媽媽總是在那裡做飯,教師見到後就讓媽媽去買菜,可是媽媽卻不願意,這時,教師就應尊重幼兒的意願,了解原因,根據幼兒意願發展游戲情節。
3.自由選擇角色:在選擇游戲的角色時,要體現按意願選擇角色,年齡小的幼兒可以問一問願意擔任什麼角色,中、大班幼兒則鼓勵幼兒自己商量分配角色。
4.自由選擇玩具:角色游戲中的玩具就是游戲材料,在選擇時,教師也要鼓勵幼兒按自己的意願自由選擇,如我班的西西小朋友在一次醫院的游戲中,突然萌發了 「做手術」的情節,因為沒有口罩,他將理發店的毛巾當口罩,這是很有創意的想法,如果教師沒有觀察清楚而誤認為他亂拿別人的物品,就會抹殺孩子在游戲中的主動性、創造性。
5.自由講評游戲:孩子們在游戲中會有許多開心的事情與出現的問題,教師要給予幼兒充分講述的自由與時間,每次游戲結束後都可以讓幼兒分組講一講,特別是大班的小朋友,他們有自己的見解,可以解決簡單的問題,可以針對問題讓幼兒自由講述自己的游戲,從而培養幼兒的自主性。
三、豐富指導的方式,增強幼兒參與的意識性
合理運用游戲的指導方式,是實現幼兒在游戲中主體地位的需要保證,而教師在角色游戲中的現場指導,應以幼兒的主體性為前提。如:幼兒在開展「理發店」的游戲中,扮演理發師的幼兒常弄錯理發順序,不知理發前該做些什麼。為此,我扮成顧客去理發,提示「理發師」,先幫我洗個頭,這樣剪的時候才不會疼。忘了圍圍布,就對「理發師」說:「想個辦法別讓頭發落在衣服上。」在我的提示下,幼兒很好地完成了理發的過程,其效果比教師直接說步驟要好得多。
實踐中,可根據幼兒個體發展的差異,適時給予隨機指導。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鼓勵能力較弱的幼兒參與游戲,幫助每位幼兒增強角色意識,突出幼兒游戲中的主體地位。如:班裡的宣宣小朋友膽子小,不愛表現。於是,我鼓引導她帶娃娃上超市買,或到飲食店裡吃。這樣,明確了她當媽媽的角色,也調動了她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個體差異的隨機指導,幫助能力弱的幼兒體驗游戲的樂趣。
四、優化游戲的評價,提高幼兒評議的自主性
游戲之所以受幼兒的喜愛,取決於它所具有的享受功能和教育功能。幼兒在游戲過程中,身體和精神上能夠得到放鬆。當游戲結束時,幼兒還會興致勃勃地談論游戲,教師作為游戲的引導者,應適時地抓住機會,讓幼兒把游戲中開心的、好玩的或具有創造性的、與眾不同的地方說出來與大家分享、共勉。而當前角色游戲的評價往往被教師忽略,或由於時間不夠而草草收兵,起不到指導游戲發展的效果。游戲活動中,教師應多給幼兒說的機會,讓幼兒自己與同伴交流,之後教師應以肯定的態度來看待每位幼兒,並且對幼兒出現的錯誤持接納的態度。只有在寬松、自由的環境下,孩子的自主權才能得到發展,自主評議的能力才能不斷提升,才能在角色游戲中充分地體現出主體性。
成功的角色游戲不僅可以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同時還可以提高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引導幼兒的主動活動,使游戲過程成為幼兒自由交往、自由創造、自由探索的形式,讓幼兒體驗到游戲的樂趣,享受到個性自由的快樂,主動地參與角色游戲,真正體現幼兒的主體性。
❹ 幼兒園游戲幼兒園角色游戲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論文範文
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著名教育家卡連柯也說過:培養未來活動家--從游戲開始。而角色游戲最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是幼兒期最典型的、最有特色的游戲,也是創造性游戲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種游戲。因此,在實踐中,我根據幼兒好動、好玩、好想像的特點,結合主題為幼兒開展了不同類型的角色游戲。下面就主題活動中角色游戲的開展這一問題談一下自己粗淺的看法:
不同年齡幼兒的角色游戲有不同的特點和水平,它對促進兒童發展有不容忽視的價值:
一、充分認識角色游戲對於幼兒發展的價值
1、滿足幼兒心理需求,發展社會性及交往能力。
❺ 角色游戲對樹立幼兒性別意識的課題的研究技術路線怎麼寫
技術抄路線一般是指研究的准備,襲啟動,進行,再重復,取得成果的過程。 多見於理工科和軟科學。 技術路線是指申請者對要達到研究目標准備採取的技術手段、具體步驟及解決關鍵性問題的方法等在內的研究途徑。合理的技術路線可保證順利的實現既定目標。技術路線的合理性並不是技術路線的復雜性。 技術路線是指進行研究的具體程序的操作步驟,應盡可能詳盡.每一步驟的關鍵點要闡述清楚並具有可操作性。如有可能,可以使用流程圖或示意圖加以說明,以達到一目瞭然的效果。
❻ 幼兒園關於區域活動的課題有哪些
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是幼兒園教育的一項基本原則,也是一個長期的任務。我國著名教育 家陳鶴琴 先生認為:「怎樣的環境,就得到怎樣的刺激,得到怎樣的印象。」皮亞傑認知理論也認為:「幼兒是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動發展起來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也明確指出:幼兒園應該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求,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身心發展的經驗。 今天的幼兒教育已經走向開放的教育。時間、空間、教材、結構的開放、完整幼兒的培養、整合教育的出現、游戲化、生活化的課程模式等等,都提倡為幼兒提供開放、豐富而且多樣的環境,允許幼兒自由選擇、自主學習,於是區域活動便在幼兒園廣泛地開展起來,並獲得幼兒教師及孩子們的喜愛
❼ 幼兒園大班額背景下如何開展角色游戲的探究課題論文
可以去論文部落看看,
❽ 討論題目1 試舉例說明做為一名幼兒教師如何為幼兒的角色游戲提供預先的經驗准
比如商店游戲。教師可以先引導幼兒回憶同爸爸媽媽一起去買東西的情境。通過「媽媽版在剛進商店的權時候。跟售貨員阿姨說了什麼?」「售貨員阿姨又是怎樣回答的?」「媽媽在挑選東西的時候又說了什麼?」「媽媽在問售貨員阿姨價格的時候說了什麼? 」諸如此類的問題來引導孩子們頭腦風暴,大家各自回憶自己印象中的話,然後由老師為孩子們總結出商店的角色游戲當中售貨員,顧客常用的語言模式,肢體動作等等,這樣再讓孩子們進入角色,表演就會順暢的多。
❾ 論文選題理由怎麼寫 關於角色游戲對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
3—6歲的兒童正處於人生的初始階段,一切的習得都要靠學習。他們可塑性強,愛模仿,愛探索,但自控能力較差,對是非的判斷能力也較弱。這個時期,既是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又是沾染不良行為習慣的危險階段,如果不適時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便會錯失良機,形成不良的行為習慣。而積習難改,會給將來的發展帶來難以彌補的缺憾。同時,現在的父母大多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和特殊技能的培養。他們寧願花錢給孩子們上各種興趣班,卻忽視了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與行為習慣的培養。相對我國現有的獨生子女家庭狀況來看,幼兒被包辦與寵愛程度仍是上升趨勢,很多孩子普遍存在一些習慣較差的現象。 有的孩子不按時作息,好睡懶覺,上幼兒園遲到;有的亂花錢,好吃零食,既不衛生,又影響身體;有的孩子挑食、偏食現象嚴重,有的孩子情緒不穩定,常哭鬧,不合群,任性;有的孩子懶惰,不愛動手,常依賴大人等等。因此,從行為習慣的培養入手,來探討和研究良好行為習慣,促進健康人格的發展,不僅可以克服長期以來兒童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而且也符合少年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適應新的時代環境和形勢。這一研究,從現實和長遠看,無疑都具有重要意義。從而也有助於我園的辦園水平和家長工作提高 二、理論依據及概念界定: (一)理論依據: 1、陳鶴琴先生理論的相關內容。 ——「凡是兒童能夠學的而有應當學的,我們都應當教他」 ——「你要兒童怎樣做,就應當教兒童怎樣學」 活教育的理論反對理論與實際相脫節的教學,強調在實際生活中實干,在實干中求知。學生「在適當的環境之內,得到相當的學習」。 ——「幼稚園要使兒童養成良好的習慣」 2、《綱要》指出:「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幼兒愛清潔、講衛生,注意博愛吃個人和生活場所的整潔和衛生。」 3、葉聖陶先生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葉聖陶先生指出:「我們社會主義社會的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在社會主義社會里生活的一切良好習慣。在德育方面,要養成待人處事和工作的良好習慣;在智育方面,要養成尋求知識和熟悉技能的良好習慣;在體育方面,要養成保護並促進身體健康的良好習慣。」 (二)概念界定: 行為:顧名思義,就是行動之所為。《墨經》說:「行,為也。」行乃行動,為系作為;行與為可以互訓。亦即憑借行動有所為或有所不為,就叫行為。 習慣:是經過反復練習而形成的一種穩定的自動化的行為方式。 本課題中,依據幼兒園自身情況和幼兒的發展特點,將良好的行為習慣定位於幼兒的行為習慣、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這三方面內容的研究。 小班年齡段側重於生活習慣的培養研究。主要包括:衛生習慣、愛惜物品、自理能力。 中班年齡段側重於行為習慣的培養研究。包括:遵守規則的習慣、禮貌習慣、愛勞動。 大年齡段側重於學習習慣的培養研究。 包括:傾聽習慣、樂於表達、自主探究。 一、為了全面提高保教質量。為了使此課題保質保量的完成,我園特製定了《幼兒一日生活中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研究》課題實施方案。 1、成立課題研究領導小組。 2、以園長為組長,教研組長主抓,、保健老師、年級組長為主要成員,形成全體保教人員共同參與課題研究的熱烈氛圍。 3、明確課題研究指導思想。以全面提高保教人員參與教科研工作的積極性,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全面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建立高標准、高水平幼兒園為最終目標。 4、建立健全課題研究的規章制度。 5、重審課題研究的意義和目的。 6、確立課題研究的內容、對象及方法。根據園內實際情況篩選出了最基本,最具有普遍意義的三種習慣作為本課題研究的內容: 1、生活衛生習慣 2、文明禮貌習慣 3、學習習慣。各班又根據本班孩子的具體情況選擇一子課題在自己班內實施研究。大、中、小班分別確定了子課題:讓小班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培養幼兒的文明禮貌習慣、培養孩子良好的言語習慣、培養幼兒謙讓與合作的習慣。並根據研究內容的不同需要,確定採用抽樣調查法、觀察記錄法、個案跟蹤法、針對比較法與經驗總結法等多種方法。 7、確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步驟。實施步驟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調查,觀察階段(時間:2008年3月);第二階段:分析並制定目標階段(時間:2008年4月);第三階段;實施培養階段(時間:2008年3月中旬2008年11月);第四階段:總結階段(時間:2008年12月)。 同時又制定了家長調查表,進行家長調查工作。各班應積極觀察幼兒開展前期測量工作,然後的確定目標與研究工作將逐步進行。,我們相信經過這個課題的研究教師的科研素質將會有很大提高。 二、注重過程 腳踏實地搞研究 平時注重過程管理,做到有計劃,有總結,扎扎實實開展好研究。首先制定家長調查表,進行家長調查工作。隨機抽取我園小、中、大班120名幼兒及其家長(其中小班30名、中班45名、大班45名)。 採用的調查方法是分層抽樣調查和個別訪談法。於2008年4月10日給各班抽樣孩子家長發放了《幼兒身邊家庭成員基本情況調查表》,對與幼兒經常接觸的家庭成員的文化程度、職業、職務、愛好,每天與孩子接觸的時間和方式,對培養孩子行為習慣的教育觀念、培養方式、培養內容等都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同時我們又採用個別訪談法了解家長在培養幼兒行為習慣方面的做法。通過調查與對原始資料的處理,我們基本掌握抽樣孩子的家庭環境,家長在培養孩子行為習慣方面的教養態度和教育理念,從而根據可看出當今社會家長們對自己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的重視程度,並為我園開展幼兒一日生活中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課題研究提供一些基礎材料。然後制定各種觀察記錄表,在各班展開觀察記錄工作,收集到了各子課題孩子表現的最原始數據,並對觀察記錄資料整理、分析,各子課題寫出了觀察報告。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加強實施過程中資料的收集管理,將階段計劃,游戲活動設計、觀察記錄、反思隨筆、案例分析、照片資料(幼兒作品、幼兒活動)、理論學習資料等分類歸放。今年4月份幼兒園對課題開展情況先自查,並積積進行中期檢查驗收。 三、開展培訓 提高教師科研水平 搞科研提高教師素質是關鍵,應在培訓教師上大做文章。首先在選擇課題立項上積極培訓指導教師如何從日常工作的問題入手選題,問題怎麼變成課題,課題如何論證等。同時在大、中、小各班調查幼兒一日生活行為存在問題,總結分析,並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了四個子課題。4月中旬對教師進行《幼兒一日生活中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研究》課題實施方案培訓實施方案,學習課題研究的基礎知識,如了解課題研究的基本過程。4月底對教師進行課題研究方法的培訓,促使教師掌握研究方法:觀察法、行動研究法、個案法,學習如何進行研究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5月中旬開始分別在三個年級組對教師進行觀察法的觀摩培訓,最後收集幼兒謙讓與合作情況前所需要的數據,提高了教師們的科研水平,也勝利完成了課題研究的前期工作,為以後的課題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礎。於2008 年6月進行研究經驗交流培訓會。談談自己的科研能力在這次研究中得到顯著提高,對幼兒園開展這項工作是否有很高的參與興趣。 四、工作方向 根據課題計劃,我園前兩個階段的工作。第一階
❿ 淺談如何組織開展幼兒園的角色游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游戲活動是幼兒期的主導活動,也是幼兒參與社會活動的主要形式,而角色游戲又是幼兒期玩得最多的一種游戲。這種游戲有助於培養幼兒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因此,如何開展角色游戲,充分發揮角色游戲的教育作用是當前幼教工作者值得探討的課題。現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對幼兒園角色游戲的組織與指導談幾點看法。一、豐富角色游戲的材料是游戲的必要條件教師提供的游戲材料尤為重要,游戲材料是進行角色游戲的物質條件,它不僅起著角色的作用,又能增加游戲情節,豐富游戲內容。同時,游戲材料還物化著活動的內容和目標。 (1)游戲材料應適應幼兒的年齡特徵和發展水平。 (2)游戲材料應功能豐富,應用靈活。 (3)游戲材料應具操作性和動態性。隨著幼兒經驗的不斷豐富,游戲材料也要相應地變化。適當變化游戲材料可以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 (4)新舊材料應具一定的比例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