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首席科學
『壹』 高中生物 科學家 實驗 方法 結論
假說一演繹法:在觀察和分析基礎上提出問題以後,通過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釋問題的假說,根據假說進行演繹推理,再通過實驗檢驗演繹推理的結論。如果實驗結果與預期結論相符,就證明假說是正確的,反之,則說明假說是錯誤的。這是現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科學方法,叫做假說-演繹法
1、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19世紀中期,孟德爾用豌豆做了大量的雜交實驗,在對實驗結果進行觀察、記載和進行數學統計分析的過程中,發現雜種後代中出現一定比例的性狀分離,兩對及兩對以上相對性狀雜交實驗中子二代出現不同性狀自由組合現象。他通過嚴謹的推理和大膽的想像而提出假說,並對性狀分離現象和不同性狀自由組合現象作出嘗試性解釋。然後他巧妙地設計了測交實驗用以檢驗假說,測交實驗不可能直接驗證假說本身,而是驗證由假說演繹出的推論,即:如果遺傳因子決定生物性狀的假說是成立的,那麼,根據假說可以對測交實驗結果進行理論推導和預測;然後,將實驗獲得的數據與理論推導值進行比較,如果二者一致證明假說是正確的,如果不一致則證明假說是錯誤的。當然,對假說的實踐檢驗過程是很復雜的,不能單靠一兩個實驗來說明問題。事實上,孟德爾做的很多實驗都得到了相似的結果,後來又有數位科學家做了許多與孟德爾實驗相似的觀察,大量的實驗都驗證了孟德爾假說的真實性之後,孟德爾假說最終發展為遺傳學的經典理論。我們知道,演繹推理是科學論證的一種重要推理形式,測交實驗值與理論推導值的一致性為什麼就能證明假說是正確的呢?原來,測交後代的表現型及其比例真實地反映出子一代產生的配子種類及其比例,根據子一代的配子型必然地可以推導其遺傳組成,揭示這個奧秘為演繹推理的論證過程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不揭示這個奧秘學生則難以理解「假說一演繹法」 的科學性和嚴謹性,對演繹推理得出的結論仍停留在知其然的狀況。
2、1900年,3位科學家分別重新發現了孟德爾的工作,遺傳學界開始認識到孟德爾遺傳理論的重要意義。如果孟德爾假設的遺傳因子,即基因確實存在,那麼它到底在哪裡呢?1903年,美國遺傳學家薩頓發現,孟德爾假設的一對遺傳因子即等位基因的分離,與減數分裂中同源染色體的分離非常相似。薩頓根據基因和染色體行為之間明顯的平行關系,提出假說:基因是由染色體攜帶著從親代傳遞給子代的,也就是說,基因位於染色體上。美國遺傳學家摩爾根曾經明確表示過不相信孟德爾的遺傳理論,也懷疑薩頓的假說,後來他做了大量的果蠅雜交實驗,用實驗把一個特定的基因和一條特定的染色體— X染色體聯系起來,從而證實了薩頓的假說。由此可以看出,對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的探究歷程,也是假說一演繹的過程。
3、 DNA復制方式的提出與證實,以及整個中心法則的提出與證實,都是「假說一演繹法」的案例。以DNA分子的復制方式的闡明為例。美國生物學家沃森和英國物理學家克里克在發表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的那篇著名的論文的最後寫道:「在提出鹼基特異性配對的看法後,我們立即又提出了遺傳物質進行復制的一種可能機理。」他們緊接著發表了第2篇論文,提出了遺傳物質自我復制的假說:DNA分子復制時,雙螺旋解開,解開的兩條單鏈分別作為模板,根據鹼基互補配對原則形成新鏈,因而每個新的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來DNA分子的一條鏈。這種復制方式被稱為半保留復制。1958年,科學家以大腸桿菌為實驗材料,運用同位素標記法設計了巧妙的實驗,實驗結果與根據假說一演繹推導的預期現象一致,證實了DNA的確是以半保留方式復制的。
4、遺傳密碼的破譯是繼DNA雙螺旋結構模型提出後,現代遺傳學發展中的又一個重大事件。自1953年提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後,科學家就圍繞遺傳密碼的破譯開展了一系列探索。美籍蘇聯物理學家伽莫夫提出的3個鹼基編碼1個氨基酸的設想。克里克和他的同事通過大量的實驗,以T4 噬菌體為材料,研究其中某個基因的鹼基的增加或減少對其所編碼的蛋白質的影響,結果表明只可能是遺傳密碼中的3個鹼基編碼1個氨基酸。但是他們的實驗無法說明由3個鹼基排列成的1個密碼對應的究竟是哪一個氨基酸。兩位年輕的美國生物學家尼倫伯格和馬太轉換設計思路,巧妙設計實驗,成功地破譯了第1個遺傳密碼。在此後的六七年中,科學家破譯了全部的遺傳密碼,並編制出了密碼子表。
類比推理法:類比推理指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在某些屬性上相同,推斷出它們在另外的屬性上(這一屬性已為類比的一個對象所具有,另一個類比的對象那裡尚未發現)也相同的一種推理。
1、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中,施旺就運用了類比方法。首先,施萊登觀察到細胞是組成植物體的基本單位而把這個信息告訴了施旺,施旺意識到既然植物體如此,動物體也很可能如此。因此,他廣泛地對動物各種組織進行研究,發現動物體也是由細胞構成的,驗證了上述推理的正確性,在此基礎上,對上述事實材料進行歸納概括,建立了細胞學說。
2、DNA模型建立的過程中,沃森和克里克根據前人的研究成果,認識到蛋白質的空間結構呈螺旋型,於是他們推想: DNA結構或許也是螺旋型的。根據這樣的類比推理,他們對原來構建的DNA模型進行了修改,並與DNA分子的X射線照片進行對照,證實了該推理的正確性。
3、薩頓的假說「基因在染色體上」運用了類比推理法。薩頓正是運用了此種科學方法,將看不見的基因與看得見的染色體的行為進行類比,根據其驚人的一致性,提出基因位於染色體上這一假說。
『貳』 華南5號木薯有什麼優勢
華南5號是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於1990年用木薯ZM8625譙C8013F1的無性系後代,經株系比較、品系比較、品種比較以及區試和生試等系統評選而育成的高產優良新品種,於2000年作為飼料作物通過全國牧草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定名為華南5號,並通過品種登記和成果鑒定,可在適宜地區應用推廣。
該品種高產、優質、中早熟。株高1.5~2.0m,頂端分叉較早,分叉部位較低,分叉角度也較大,株型呈傘形,枝葉和塊根產量高,飼用率也高。葉為單葉互生,掌狀深裂,裂片5~7片,線形至披針形,葉柄紅帶綠色,圓錐花序,花梗疏散,雌雄同序異花,均無花冠。萼片5枚,粉紅色。果為蒴果,矩圓形,種子扁長,似腎狀,褐色或黑褐色,種皮堅硬,帶褐色斑紋,為雜合體,生產上無利用,原種為種莖生產。結薯集中,掌狀平伸,淺生,薯塊粗大,大小均勻,大薯較高,外皮淺黃色,內皮粉紅色,塊根干物質含量37%~42%,鮮薯澱粉含量28%~32%,氫氰酸含量每100g為50~70mg,鮮葉粗蛋白質17%~19%。適應性強,耐旱耐瘠,中早熟,每公頃產鮮薯45000~75000kg,莖葉30000~37500kg,有良好的塊根和莖葉產量,是個薯葉兼用的高產優質飼用型新品種。其適於熱帶和南亞熱帶地區栽培,已在海南、廣西、雲南等地應用推廣,累計推廣面積3334hm2。
『叄』 木薯在我國有哪些栽培歷史
木薯於19世紀20年代引入我國,首先在廣東省高州一帶栽培,隨後引入海南島,現已廣泛分布於華南地區,以廣西、廣東和海南栽培最多,福建、雲南、江西、四川和貴州等省的南部地區亦有引種試種。
據廣東高州縣《縣志》(1889年重修本)「有木薯,道光初(道光元年即1820年),來自南洋」的記載。梁光商等人認為,木薯是在1820年前後首先引入我國廣東省栽培的,但最早有記載木薯的書是1840年林星章等編寫的《新會縣志》,該書對木薯的形態、種植、使用等都做了簡單記述。在太平天國時代(1851—1863),木薯已在粵東一帶廣為栽培,並開始進入了農貿市場,當時出版的專輯《種木薯法》(梁延東,1900),對木薯形態特徵,水土保持,種植方法,收獲和品種,留頭縮根,加工計劃等方面都作了扼要的描述,說明當時對木薯已經有了比較深刻的了解。縱觀我國木薯的發展歷史,認為「有木薯,道光初,來自南洋」,是可信的。當時華南地區到南洋謀生的人不少,木薯可能是在這一期間傳入我國的。
我國木薯的試驗研究工作,當以1949年之前的廣東省農林試驗場為最早,該場在1914—1919年,曾進行品種收集、評選、宿根、制粉和塊根營養成分分析等試驗。1940—1944年,李西開、黃瑞綸等人在廣西柳州沙唐的廣西農事試驗場對木薯氫氰酸的分布、含量及其清除以及品種觀察和栽培技術等進行了集中和專門的研究,並發表了「木薯毒素之研究」的專論。新中國成立後,梁光商等人於1957年在廣東開始了木薯的選育種工作;1959年以後,華南熱帶作物科學研究院開始對木薯的種植方法,快速繁殖,輪種間作,種莖貯藏,雜交育種以及北移栽培等進行了廣泛的試驗研究,在溫健教授的主持下,育成和推廣了食用良種木薯華南6068,同時摸清了我國適宜栽培木薯的地理區域和氣候條件,指出我國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長江流域地區,年平均氣溫18℃以上,無霜期8個月以上的地區都可栽培木薯。現以廣東、廣西、海南栽培最多,台灣、福建、雲南次之,湖南、江西、四川、貴州等亦有少量試種。目前廣東、廣西和海南等有關農業科研單位已開設木薯研究課題,進行木薯種質收集、保存、評選和育種栽培,深度加工等研究工作,已育成一系列優良品種,如華南124、華南205、華南6068、華南5號、華南6號等,為我國木薯的品種更新,實現良種化提供新的品種資源。
『肆』 根據木薯生長的氣候條件和用途,說明中國大量進口木薯的原因
木薯種植時間:根據木薯的生育特點,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一般在2、3、4月份氣溫穩定在14℃以上時,土壤水分適當,便可下種,到年底至翌年便可收獲。長成、收獲時間:木薯是多年生植物,無明顯成熟期,生產上所說的成熟期是指一年之中塊根的產量和澱粉含量達到最佳時期。一般春植木薯到當年11月份至翌年1月份便可收獲但木薯的塊根內含澱粉多,不耐貯存,收後3-7天便變質腐爛,因此應及時送廠或加工製成乾片。栽培技術:一、選用良種木薯可能為墨西哥猶加敦的瑪雅人首先栽培。切莖栽培,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和土壤環境,選擇適於本地區栽培的高產高粉良種,是木薯優質高產栽培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當前適宜於我區種植的木薯良種很多,如SC205,SC124,GR911,還有南洋紅,南植188等,適應性強,豐產性好,一般畝產鮮薯2000-3000千克,科學種植可達5000千克以上。二、深耕整地雖然木薯種植很粗放,都可以獲得產量,但欲獲得高產、優質、高效,必須要按木薯的生育特性,為其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由於木薯是塊根、深根作物,一般塊根入土深達25-30厘米以上。因此,整地必須深厚,松碎,才能有利於塊根的生長。一般要求深耕25-30厘米,不能淺於20厘米。實際上,不易做到,這樣要用機耕,甚至大型機耕,才能滿足要求,尤其是山地。可以通過多次淺培土來彌補,但要注意排水,不能積水時間過長。三、種植形式木薯種植簡單,有多種種植形式。可以平地開溝種植,挖穴種植,也可以起畦種植。主要是根據當地的地形、地勢、土層厚薄、排水條件、種植規模、管理能力等決定。一般來講,地勢平坦、坡度小、排水不良、低窪易澇、土層薄、耕層淺的地塊應起畦種植,起畦的高低也隨排水等情況而定;而對於土層深厚、松軟和准備間種花生、黃豆的可以用平畦,坡地上則應橫坡起畦,以利於水土保持,防止雨水沖刷,土壤流失;而地勢高、坡度大、乾旱、排水良好、土層厚、耕層深的地塊可以不起畦。四、種莖的選擇和處理 1、 選種:木薯通常用莖部繁殖,其中主莖下段萌發力強,發芽粗壯、整齊、產量高,優於中段,更優於稍段和分枝段。上年種植收獲後的老種莖也可作種。種後產量比稍段和分枝段都高。所以選種時,應首選主莖下段,其次選中段和老種莖,一般用稍段和分枝段作種發芽率低,缺株多,最好不用或少用。選擇種莖的一般標準是:(1)莖圓而粗大、節密、無病蟲害、無損傷、色澤鮮明;(2)新鮮,斬斷切口時有乳汁流出;(3)芽點圓潤,突出明顯。 2、株條長度:一般以13-17厘米為佳,短種莖有給結薯集中,薯塊粗大,抗風力強的優點,但發芽滿腔,缺株多;長種莖則發芽快,出芽率高缺株少,幼苗粗壯、整齊、莖葉長勢好,但後期易倒伏,粗根多,結薯短小,產量低。因此要根據土質、氣候、種植方式、種莖來源而定。在種莖不足、土壤肥沃、疏鬆、不易乾旱的情況下,可用短些的,反之則用長些的。 3、斬種:種莖在種植前要用利刀斬種,在兩個莖節之間斜向斬下,使切口的周邊比較長,以增加發根數和結薯數。在斬種時要防止損傷和裂莖。當天斬的種莖當天要種完,以免缺水過多影響發芽。 4、浸種和消毒:可以有利於出苗、壯苗和育苗。可用沃田寶加入0.01%高錳酸鉀,兌水400倍,浸種10-15分鍾。五、栽種方式木薯的栽種方式隨條件不同而不同,常用的有平放、斜插和直插三種。(1) 平放:將種莖近似水平放埋於植溝或植穴中。它可四周結薯,水平分布,易獲高產。宜 種於表土淺瘦、疏鬆、底土粘重的地方,但由於種莖全埋於土中,通氣性差,發芽困難,易引發缺株,另外抗風能力差。(2) 斜插:將種莖長度的2/3與地面呈15-45度角埋入植溝或植穴里。它出苗快、出苗率高, 但結薯多向一個方向伸展,收獲高但抗風力不高,宜在濕度大和起畦的地方用此法。(3)直插:將種莖的2/3垂直插入土中,只留1/3露出表土。它出苗早而齊,結薯多但不均勻,由於入土較深,抗風抗旱好,收獲難,花工多,宜於土壤深厚、起畦情況下採用。(4)種植密度:一般按品種特性、氣候、土壤質地、水肥條件等而定。一般為0.8×0.8或1×1米,棵行距二穴二苗,畝植1000株左右為宜。種植過密,通風透光不良,枝葉狹長,節間加長,莖細薯小,產量低。疏栽可以提高單產,但由於株數不夠,總重量不高。一般土壤肥沃、施肥高、管理水高的間種可種稀些,反之則密些。六、栽種時間根據木薯的生育特點,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一般在2、3、4月份氣溫穩定在14℃以上時,土壤水分適當,便可下種,到年底至翌年便可收獲。七、栽種方法木薯塊根淺生好氣,深植、厚覆土不利於塊莖出苗和生長及膨大。覆土深的種薯下端結薯少,而多在主薯靠近地面處長薯,同時主莖在入土深處甚細小,而近地處才大起來。反之,當覆土淺時(一般4—6cm)結薯多,在種莖的下端,其主莖入土深處反而粗壯,所以,木薯宜淺種、淺覆土,一般培土高6cm左右。平地風大處可培土多次,培土可高至12-15cm。有大風地區,8-9月份仍需在行間取土,培在木薯根部。八、田間管理木薯種植雖然粗放,但要獲得高產、優質、高效,必須重視田間管理,根據木薯的生物特點和要求,最大限度地製造良好的環境才能獲取。具體做法如下:(1) 保證全苗 木薯株行距較大,所供的營養面積也大,缺苗則影響總產量,因此及時查苗補缺是確保木薯高產的一項重要措施,所以種後要及時檢查,看是否有漏種、漏覆土的,並及時處理,一般植後20天左右要到田間進行查苗,並及時補缺,不可太遲。(2) 間苗 當苗高至15-20cm時,對多苗的穴進行選苗間苗,一般每穴只選苗粗壯苗1-2苗,能自然出芽2-3苗的,將來產量最高。(3) 施肥 木薯雖然耐瘠,但要獲得優質、高產,必須進行施肥。經科學認證,每生產1000kg木薯莖塊,必須從土壤中吸收純氮3.75kg,純磷1.75kg,純鉀8.75kg,純鈣1kg和純鎂及有關硼、鋅、鉬等微量元素。因此種植木薯最好用農家肥做基肥,作全部肥料的一半,另一半在植後兩個月內施完。若是沒有那麼多農家肥,實踐證明可用土壤調理劑沃田寶與氮、磷、鉀商品肥拌勻自配木薯專用肥,最為實惠。一般畝產3500-4000kg,可用高濃度沃田寶3-4kg、尿素20kg或碳銨50kg鈣鎂磷肥50kg和 氯化鉀20kg,分壯苗肥、結薯肥和壯薯肥三次施入,其中壯苗肥佔20%,結薯肥佔40%,其餘40%作壯薯肥。肥料應據總莖10-15cm,深12-15cm。也可分基肥、追肥兩次施用,其中基肥40%,追肥60%。由於木薯長根慢,幼根的吸收力弱,所以齊苗後應對其進行頁面噴施2-3次,可用沃田寶進行,每7-10天噴一次。每箱水用25-50克,以促根催莖葉為結薯基礎。九、施肥特點木薯耐瘠性強,這主要是由於它的要系深扎土壤中,吸收養分的能力很強,據測算,每667平方米(每畝)產木薯825千克,需氮素7.2千克,磷酸1.35千克,鉀素11.25千克。氮磷鉀之間比例為5:1:9。木薯吸收氮素的時間早、吸鉀次之,吸磷最遲,因此在施肥上應注意質量和時間。除氮磷鉀外,有的地方施鈣、鎂、硼、銅、錳、鋅、鈿等微量元素肥料也有增產效果。十、科學用水木薯雖然耐旱,忌積水,但長期乾旱尤其是在植後60-70天木薯塊莖形成期缺水,勢必影響其對營養的吸收,從而對其生育生產產生障礙,而影響產量。所以此時注意及時供水,保持土壤濕潤。十一、植株調整木薯的塊根生長與其莖葉的生長成正相關,但過多的莖葉不但影響透風透光,降低光合效率,而且耗費大量的營養,致使塊莖無法得到足夠的營養供應而影響結薯。因此必須進行人工植株調整,平衡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但摘頂芽與否,應視品種特性、株行距和生長勢的強弱而定。凡分枝部位較低的無必須摘頂;分枝少或分枝慢的的直立型的品種才有必要進行摘頂,以促分枝;若植株間空隙較大則應摘頂以促分枝,長枝葉,增加受光;但若枝葉過多過密,則要適當摘頂,疏枝葉來抑制共生長,以利於結薯。十二、病蟲害防治 1、病害:木薯一般蟲害較少,主要病害有:(1)細菌性枯萎病: 這是危害木薯最嚴重的一種病害。其最先危害成熟的葉片,然後由下而上擴散,先侵染葉緣或葉尖,出現水漬狀病斑,常溢出黃色乳狀物,然後迅速擴大直至枯萎,直至全株死亡。(2)細菌性角斑病:發病時葉片各部出現水漬狀的角斑,可見黃色乳狀物。病斑開始是黃暈狀,後變黑褐色,造成葉片變黃而脫落。(3)褐色角斑病:發病時葉片兩面出現不規則的褐斑,嚴重時葉片變黃,乾枯脫落。 出現上述情況應及時用葯。 2、蟲害 危害木薯的蟲害主要有 木薯單爪蟎、綿粉蚧、威廉期花薊馬、煙草粉虱、紅蜘蛛、大頭蟋蟀、白蟻和金龜子,應注意防治,及時用葯。 3、 鼠害 木薯的鼠害相當嚴重,尤其在山區,除投葯防治外,還要清理田園,鏟除周邊雜草,讓鼠無處可躲。十三、木薯的收獲木薯是多年生植物,無明顯成熟期,生產上所說的成熟期是指一年之中塊根的產量和澱粉含量達到最佳時期。一般春植木薯到當年11月份至翌年1月份便可收獲但木薯的塊根內含澱粉多,不耐貯存,收後3-7天便變質腐爛,因此應及時送廠或加工製成乾片。十四、木薯的間作套種木薯株行距大,前期生長慢,可用於間種、套種如花生、黃豆、西瓜等作物,不但能增產增收,而且能減少雜草,培肥地力,對木薯生長有利。
『伍』 木薯栽培技術主要有哪些呢
木薯種植時間,根據木薯的生育特點,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一般在2、3、4月份氣溫穩定在14℃以上時,土壤水分適當,便可下種,到年底至翌年便可收獲。一般春植木薯到當年11月份至翌年1月份便可收獲但木薯的塊根內含澱粉多,不耐貯存,收後3-7天便變質腐爛,因此應及時送廠或加工製成乾片。
適時種植,土層深淺和種植的早晚關繫到木薯生長與澱粉積累。過去大多種植粗放,不全墾深翻,而且種植時間遲,造成產量低,澱粉含量也低,效益差。因此,要實施全墾深翻,一犁一耙,深翻35—40厘米,最好在4月底前全面種植完畢。
合理密植,木薯的產量由單位面積上的株數、單株薯數和薯重構成。為了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改變過去單位面積種植株數的不足。必須實施合理密植,合理的種植規格為:0·8米×0·8米,畝植約1000株、0·9米×0·8米,畝植約900株和1·0米×0·8米,畝植約800株。
配方施肥,木薯雖粗生易長,但其吸肥力強,需肥量大。過去種木薯大多不施肥或只施少量基肥而不追肥。科學施肥的配方比例為n∶p∶k=5∶1∶8。在增施基肥的基礎上,待苗高30厘米左右便結合中耕除草,施氮、鉀肥為主的壯苗肥,6—7月的結薯期,結合除草培土,施氮、鉀為主,偏重鉀肥的促薯肥。
基肥畝施三元復合肥25kg;植後苗高約20cm施壯苗肥,畝施尿素、氯化鉀各l0kg,以促幼苗生長、粗壯;6-7月施結薯肥,畝施氯化鉀15kg,以促結薯、增加薯數,促進薯塊膨大。如用地膜栽培,施肥量要一次性施入,自施三元復合肥25kg、鉀肥25kg即可。此外,如種植時畝另加入400-500kg農家肥作基肥,畝產可達3000kg以上。
及時防治病蟲草鼠害,適時收獲。供參考🍎
『陸』 木薯長成時間,什麼時候種植,什麼時候收成
介紹一下木薯不同時期的種植:
幼苗期
在氣溫21°C以上,木薯植後7-10天可發芽出土,植後60天為幼苗
期。它是生育過程中幼根最盛期,但這時期植株生長緩慢,幼苗生長的初期所需的養料,主要由種莖貯藏的養份供應,種莖新鮮而健壯的發根多,伸長快,根系發達,但根量的多少與塊根的數量無明顯相關。
塊根形成期
植後60-100天為塊根形成期,其中70-90
天為結薯盛期。植後90天,塊根的數量和長度已基本穩定,每株通常有5-9條,此時莖葉生長較迅速,株高可達1米以上,並開始出現第一次頂端分枝,其莖葉量約為苗期的3-4倍。
塊根形成的早晚和數量除品種特性外,與水肥,土壤環境的關系也很密切,在土壤疏鬆,濕潤,養料充足的條件下,塊根形成早且數量多。在塊根形成期如果土壤板結或嚴重乾旱和缺肥,就會頭減少了塊根的數量和產量。
塊根膨大期
在生產上把塊期至收獲前的生長過程稱為塊
根膨大期。這時莖葉生長量很大,葉量達到全生長期的最高峰,此後葉片開始脫落,10月份以後,塊根增粗隨之減慢,至11月下旬葉片大量脫落,塊薯基本停止增粗。
塊根成熟期
一般植後9-10個月,塊根已充分膨大,地上部分幾乎停止生長,葉片大部脫落,塊根也基本停止增粗,含水量減少,這時為塊根成熟期,可開始收獲。
更多木薯種植技術,網路搜索金農哥。
jinnongge.com
『柒』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的專家團隊
所長:陳業淵
黨委副書記(兼),主持全面工作,法定代表人。兼任中國熱帶作物學會常務理事。1962年11月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省優專家。截止到2011年,主持和參加國家、省部級項目20多項,鑒定和審定成果16項,獲中華農業科技類、海南省科技進步類、海南省科技成果轉化類等省部級獎勵11項。發表論文30多篇,主編出版專著15部,制定農業行業標准12項。
黨委書記:李開綿
副所長(兼),主持黨委工作。1964年12月生,博士生導師,研究員,國家木薯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海南省優秀中青年專家,農業部有突出貢獻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截止到2011年,在國內外刊物發表科技論文20多篇,出版專著2部;主持國家及省部級重點課題20多項,選育出華南系列木薯新品種11個,獲國家和省部級獎11項,其中,「木薯品種選育及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發集成與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華南系列木薯新品種的應用推廣」獲海南省科技成果轉化一等獎。
副所長
尹俊梅
徐立
陳松筆
周漢林
所長助理
魏守興
楊衍
『捌』 木薯長成時間是什麼時候什麼時候種植什麼時候收成
木薯種植時間:
根據木薯的生育特點,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一般在2、3、4月份氣溫穩定在14℃以上時,土壤水分適當,便可下種,到年底至翌年便可收獲。
長成、收獲時間:
木薯是多年生植物,無明顯成熟期,生產上所說的成熟期是指一年之中塊根的產量和澱粉含量達到最佳時期。一般春植木薯到當年11月份至翌年1月份便可收獲但木薯的塊根內含澱粉多,不耐貯存,收後3-7天便變質腐爛,因此應及時送廠或加工製成乾片。
栽培技術:
一、選用良種
木薯可能為墨西哥猶加敦的瑪雅人首先栽培。切莖栽培,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和土壤環境,選擇適於本地區栽培的高產高粉良種,是木薯優質高產栽培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當前適宜於我區種植的木薯良種很多,如SC205,SC124,GR911,還有南洋紅,南植188等,適應性強,豐產性好,一般畝產鮮薯2000-3000千克,科學種植可達5000千克以上。
二、深耕整地
雖然木薯種植很粗放,都可以獲得產量,但欲獲得高產、優質、高效,必須要按木薯的生育特性,為其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由於木薯是塊根、深根作物,一般塊根入土深達25-30厘米以上。因此,整地必須深厚,松碎,才能有利於塊根的生長。一般要求深耕25-30厘米,不能淺於20厘米。實際上,不易做到,這樣要用機耕,甚至大型機耕,才能滿足要求,尤其是山地。可以通過多次淺培土來彌補,但要注意排水,不能積水時間過長。
三、種植形式
木薯種植簡單,有多種種植形式。可以平地開溝種植,挖穴種植,也可以起畦種植。主要是根據當地的地形、地勢、土層厚薄、排水條件、種植規模、管理能力等決定。一般來講,地勢平坦、坡度小、排水不良、低窪易澇、土層薄、耕層淺的地塊應起畦種植,起畦的高低也隨排水等情況而定;而對於土層深厚、松軟和准備間種花生、黃豆的可以用平畦,坡地上則應橫坡起畦,以利於水土保持,防止雨水沖刷,土壤流失;而地勢高、坡度大、乾旱、排水良好、土層厚、耕層深的地塊可以不起畦。
四、種莖的選擇和處理
1、 選種:木薯通常用莖部繁殖,其中主莖下段萌發力強,發芽粗壯、整齊、產量高,優於中段,更優於稍段和分枝段。上年種植收獲後的老種莖也可作種。種後產量比稍段和分枝段都高。所以選種時,應首選主莖下段,其次選中段和老種莖,一般用稍段和分枝段作種發芽率低,缺株多,最好不用或少用。選擇種莖的一般標準是:
(1)莖圓而粗大、節密、無病蟲害、無損傷、色澤鮮明;
(2)新鮮,斬斷切口時有乳汁流出;
(3)芽點圓潤,突出明顯。
2、株條長度:一般以13-17厘米為佳,短種莖有給結薯集中,薯塊粗大,抗風力強的優點,但發芽滿腔,缺株多;長種莖則發芽快,出芽率高缺株少,幼苗粗壯、整齊、莖葉長勢好,但後期易倒伏,粗根多,結薯短小,產量低。因此要根據土質、氣候、種植方式、種莖來源而定。在種莖不足、土壤肥沃、疏鬆、不易乾旱的情況下,可用短些的,反之則用長些的。
3、斬種:種莖在種植前要用利刀斬種,在兩個莖節之間斜向斬下,使切口的周邊比較長,以增加發根數和結薯數。在斬種時要防止損傷和裂莖。當天斬的種莖當天要種完,以免缺水過多影響發芽。
4、浸種和消毒:可以有利於出苗、壯苗和育苗。可用沃田寶加入0.01%高錳酸鉀,兌水400倍,浸種10-15分鍾。
五、栽種方式
木薯的栽種方式隨條件不同而不同,常用的有平放、斜插和直插三種。
(1) 平放:將種莖近似水平放埋於植溝或植穴中。它可四周結薯,水平分布,易獲高產。宜 種於表土淺瘦、疏鬆、底土粘重的地方,但由於種莖全埋於土中,通氣性差,發芽困難,易引發缺株,另外抗風能力差。
(2) 斜插:將種莖長度的2/3與地面呈15-45度角埋入植溝或植穴里。它出苗快、出苗率高, 但結薯多向一個方向伸展,收獲高但抗風力不高,宜在濕度大和起畦的地方用此法。
(3)直插:將種莖的2/3垂直插入土中,只留1/3露出表土。它出苗早而齊,結薯多但不均勻,由於入土較深,抗風抗旱好,收獲難,花工多,宜於土壤深厚、起畦情況下採用。
(4)種植密度:一般按品種特性、氣候、土壤質地、水肥條件等而定。一般為0.8×0.8或1×1米,棵行距二穴二苗,畝植1000株左右為宜。種植過密,通風透光不良,枝葉狹長,節間加長,莖細薯小,產量低。疏栽可以提高單產,但由於株數不夠,總重量不高。一般土壤肥沃、施肥高、管理水高的間種可種稀些,反之則密些。
六、栽種時間
根據木薯的生育特點,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一般在2、3、4月份氣溫穩定在14℃以上時,土壤水分適當,便可下種,到年底至翌年便可收獲。
七、栽種方法
木薯塊根淺生好氣,深植、厚覆土不利於塊莖出苗和生長及膨大。覆土深的種薯下端結薯少,而多在主薯靠近地面處長薯,同時主莖在入土深處甚細小,而近地處才大起來。反之,當覆土淺時(一般4—6cm)結薯多,在種莖的下端,其主莖入土深處反而粗壯,所以,木薯宜淺種、淺覆土,一般培土高6cm左右。平地風大處可培土多次,培土可高至12-15cm。有大風地區,8-9月份仍需在行間取土,培在木薯根部。
八、田間管理
木薯種植雖然粗放,但要獲得高產、優質、高效,必須重視田間管理,根據木薯的生物特點和要求,最大限度地製造良好的環境才能獲取。具體做法如下:
(1) 保證全苗 木薯株行距較大,所供的營養面積也大,缺苗則影響總產量,因此及時查苗補缺是確保木薯高產的一項重要措施,所以種後要及時檢查,看是否有漏種、漏覆土的,並及時處理,一般植後20天左右要到田間進行查苗,並及時補缺,不可太遲。
(2) 間苗 當苗高至15-20cm時,對多苗的穴進行選苗間苗,一般每穴只選苗粗壯苗1-2苗,能自然出芽2-3苗的,將來產量最高。
(3) 施肥 木薯雖然耐瘠,但要獲得優質、高產,必須進行施肥。經科學認證,每生產1000kg木薯莖塊,必須從土壤中吸收純氮3.75kg,純磷1.75kg,純鉀8.75kg,純鈣1kg和純鎂及有關硼、鋅、鉬等微量元素。因此種植木薯最好用農家肥做基肥,作全部肥料的一半,另一半在植後兩個月內施完。若是沒有那麼多農家肥,實踐證明可用土壤調理劑沃田寶與氮、磷、鉀商品肥拌勻自配木薯專用肥,最為實惠。一般畝產3500-4000kg,可用高濃度沃田寶3-4kg、尿素20kg或碳銨50kg鈣鎂磷肥50kg和 氯化鉀20kg,分壯苗肥、結薯肥和壯薯肥三次施入,其中壯苗肥佔20%,結薯肥佔40%,其餘40%作壯薯肥。肥料應據總莖10-15cm,深12-15cm。也可分基肥、追肥兩次施用,其中基肥40%,追肥60%。由於木薯長根慢,幼根的吸收力弱,所以齊苗後應對其進行頁面噴施2-3次,可用沃田寶進行,每7-10天噴一次。每箱水用25-50克,以促根催莖葉為結薯基礎。
九、施肥特點
木薯耐瘠性強,這主要是由於它的要系深扎土壤中,吸收養分的能力很強,據測算,每667平方米(每畝)產木薯825千克,需氮素7.2千克,磷酸1.35千克,鉀素11.25千克。氮磷鉀之間比例為5:1:9。木薯吸收氮素的時間早、吸鉀次之,吸磷最遲,因此在施肥上應注意質量和時間。除氮磷鉀外,有的地方施鈣、鎂、硼、銅、錳、鋅、鈿等微量元素肥料也有增產效果。
十、科學用水
木薯雖然耐旱,忌積水,但長期乾旱尤其是在植後60-70天木薯塊莖形成期缺水,勢必影響其對營養的吸收,從而對其生育生產產生障礙,而影響產量。所以此時注意及時供水,保持土壤濕潤。
十一、植株調整
木薯的塊根生長與其莖葉的生長成正相關,但過多的莖葉不但影響透風透光,降低光合效率,而且耗費大量的營養,致使塊莖無法得到足夠的營養供應而影響結薯。因此必須進行人工植株調整,平衡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但摘頂芽與否,應視品種特性、株行距和生長勢的強弱而定。凡分枝部位較低的無必須摘頂;分枝少或分枝慢的的直立型的品種才有必要進行摘頂,以促分枝;若植株間空隙較大則應摘頂以促分枝,長枝葉,增加受光;但若枝葉過多過密,則要適當摘頂,疏枝葉來抑制共生長,以利於結薯。
十二、病蟲害防治
1、病害:木薯一般蟲害較少,主要病害有:
(1)細菌性枯萎病: 這是危害木薯最嚴重的一種病害。其最先危害成熟的葉片,然後由下而上擴散,先侵染葉緣或葉尖,出現水漬狀病斑,常溢出黃色乳狀物,然後迅速擴大直至枯萎,直至全株死亡。
(2)細菌性角斑病:發病時葉片各部出現水漬狀的角斑,可見黃色乳狀物。病斑開始是黃暈狀,後變黑褐色,造成葉片變黃而脫落。
(3)褐色角斑病:發病時葉片兩面出現不規則的褐斑,嚴重時葉片變黃,乾枯脫落。 出現上述情況應及時用葯。
2、蟲害 危害木薯的蟲害主要有 木薯單爪蟎、綿粉蚧、威廉期花薊馬、煙草粉虱、紅蜘蛛、大頭蟋蟀、白蟻和金龜子,應注意防治,及時用葯。
3、 鼠害 木薯的鼠害相當嚴重,尤其在山區,除投葯防治外,還要清理田園,鏟除周邊雜草,讓鼠無處可躲。
十三、木薯的收獲
木薯是多年生植物,無明顯成熟期,生產上所說的成熟期是指一年之中塊根的產量和澱粉含量達到最佳時期。一般春植木薯到當年11月份至翌年1月份便可收獲但木薯的塊根內含澱粉多,不耐貯存,收後3-7天便變質腐爛,因此應及時送廠或加工製成乾片。
十四、木薯的間作套種
木薯株行距大,前期生長慢,可用於間種、套種如花生、黃豆、西瓜等作物,不但能增產增收,而且能減少雜草,培肥地力,對木薯生長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