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論語的摘要
Ⅰ 論語 主要內容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論語》內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後期孔子設壇講學時期,其主體內容就已初始創成;孔子去世以後,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代代傳授他的言論,並逐漸將這些口頭記誦的語錄言行記錄下來,因此稱為「論」;《論語》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稱為「語」。
(1)有關論語的摘要擴展閱讀
《論語》的思想主要有三個既各自獨立又緊密相依的范疇:倫理道德范疇——仁,社會政治范疇——禮,認識方法論范疇——中庸。仁,首先是人內心深處的一種真實的狀態,折中真的極致必然是善的,這種真和善的全體狀態就是「仁」。
孔子確立的仁的范疇,進而將禮闡述為適應於仁、表達仁的一種合理的社會關系與待人接物的規范,進而明確「中庸」的系統方法論原則。「仁」是《論語》的思想核心。
《論語》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被尊為「五經之輨轄,六藝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資料。南宋時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為「四書」,使之在儒家經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元代延祐年間,科舉開始以「四書」開科取士。此後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務運動,廢除科舉之前,《論語》一直是學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Ⅱ 論語讀書筆記和摘要5000字
摘抄。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啟示】第1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對於知識,「學」只是一個認識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獲得更多的知識,必須「學」與「習」統一起來。第2句話講的是學習樂趣。志同道合的人來訪可以增進友誼,並且可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第3句話講的是為人態度。也是孔子認為的君子應該具有的氣度與修養。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
【啟示】儒家十分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塑造理想人格,這句話就是修身的基本方法——自省。
孔子所處的年代動亂不堪,弒父犯上作亂的現象已經甚為普遍,很多人已經不重視道德的修養,傳統觀念出現危機,這是孔子不願意見到的,他的弟子曾子就提出了反省內求的修養方法。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
【啟示】孔子的道德修養過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擊,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煉,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范,而不是勉強去做。這兩點對任何人,都是適用的。
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
【啟示】在能力范圍以內,盡量廣泛閱覽典籍,反復思考其中的涵義,對已經聽聞的知識,也要定期復習,能有心得、有領悟;並且也要盡力吸收新知;如此則進可以開拓人類知識的領域,退也可以為先賢的智能賦予時代的意義
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啟示】這句話為孔子所提倡的一種讀書及學習方法。我們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否則就會收效甚微。這則講了學和思的辯證關系。學習而不思考,如學習書本知識,書本知識有正確的,有不正確的,不加思考,把不正確的知識也接受了,這就受到欺騙,所以稱罔。正確的知識,如科學一定要由淺入深、按部就班去學習。不學習而光思考,不按照科學知識去思考,容易陷入迷誤。只有學習與思考結合,才能學到正確的知識,不致胡思亂想,陷於迷誤。
6.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啟示】這句的中心思想是「安貧樂道」孔子的學生中最好、最明理、最通達道的,就是顏回,所以叫「復聖」。顏回這個人是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都做到。因為他「三月不違仁」,就是爭呢,也「不違仁」;貪,也「不違仁」;求,也「不違仁」;自私,也「不違仁」;自利,也「不違仁」。他是絲毫的自私心也沒有,隨遇而安,守分安命,順時聽天,真是安貧樂道!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
【啟示】這一則講的是關於興趣對於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三層境界:知 、好、 樂。學習知識重要的是培養學習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知識的學習感興趣,就會變被動為主動,以學習為樂事,在快樂中學習,既能提高學習的效率,還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這樣學到的才能夠靈活地運用。
8.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
【啟示】說明了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會總是為了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在貧困艱苦的情況下照樣可以很快樂,不道義而得到的富貴是不好的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啟示】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受到後代知識分子的極力贊賞。他虛心向別人學習的精神十分可貴,但更可貴的是,他不僅要以善者為師,而且以不善者為師,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這段話,對於指導我們處事待人、修身養性、增長知識,都是有益的。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啟示】」對於「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傳統的解釋以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為優,朱熹從理學家的立場出發將這句話的意思概括為四個字「進學不已」,也就是說要不斷地學習,這個解釋對於我們現在的學習態度仍然具有很好的啟發意義。
1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啟示】這是孔子在表述,即使是一個普通人,也是要有堅定的志向的。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要改變一個人的堅定意志,是非常困難的
12.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啟示】這則是子夏提出的仁的幾個要求。豐富的知識,多多提出疑問,多多深入思考。對於自己的志向不能有過多的功利干擾,要淡薄名利,只有平靜的看待這些才能更好的實現自己的理想。
Ⅲ 論語中關於感恩的句子有哪些
1、「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
釋義:」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
2、"今之孝者,是為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
釋義:「現在所謂的孝,是指能夠侍奉父母。就連狗與馬,也都能服侍人。如果少了尊敬,又要怎樣分辨這兩者呢?」
3、「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
釋義: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
4、「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論語·為政》
釋義:孔子說:「能始終和顏悅色比較難,只在長輩有事的時候去幫忙,只在有酒飯的時候讓長輩先嘗,能算是孝嗎?」
5、「事父母能竭其力。」——《論語·學而》
釋義:侍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
Ⅳ 急需《論語》摘要點評!!
孔子言論:
1、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2、 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交友的三個原則)
3、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人生的三個大坎)
於丹點評:
好朋友是一本書可以打開一個世界,開創一個好生活;朋友是一面鏡子,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
寬容是這個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
過分苛責不如寬容的力量更恆久。對一草一木、一花一葉的關懷中折射出的一種光芒。一個人燃燒了一場憤怒,也是一件不好的事。
技術永遠不是最終的保障,人規避危險的理智是最根本的前提。過分你的你的尤柔寡斷是在浪費你的生命能源。結交那些享受生命的安貧樂道的朋友。
結交好朋友要有「仁」、「智」二字,有兩個前提一是意願,二是能力。陶淵明守著無弦琴,彈奏心靈的音樂。
生活中的快樂與物質無關,真正的快樂來自心靈、教養、憧憬。
機遇是一個怪物,迎面走來時心存疑慮,走過時卻永遠抓不著。朋友是清明理性讓你遠離危險的人,是開明坦盪給人快樂的人。與其跟他人斗,不如與自己的能力斗。心靈被所得推滿最後會累於得,成為生命的隱痛。
選擇一個朋友尺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打開一個友善的世界,擁有一個光芒的人生。交到朋友的前提是自己修身養性,自己是一個良性無素,還是個惰性元素,詰問自己配交到怎樣的朋友。
Ⅳ 論語讀書摘要怎麼寫400字左右
《論語》讀書筆記
我不知古人所說的「半本《論語》治天下」是否用了誇張的手法,但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論語》威力非同一般。
還記得小學二年級時首次背《論語》中的內容,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溫故而知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等。當時僅限於背誦而已,要說有什麼理解,當首推「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了,因為當時認為朋及親戚和朋友,而父母的朋友和家裡的親戚來,很多時候都會給我帶點零食或玩具什麼的,這個當然要樂了。加之當時我也有了自己的小朋友,便認定它就是真理。
不理解不代表我不能去賣弄,當時去父親跟前背誦,背完後順便賣弄了起來,把自己的理解大講特講,不料父親卻用我背的東西給我反講了起來。
二八年級之後的一年,不知是語文書被詩詞給佔了還是我忘了,腦中沒有《論語》的記憶。四年級一篇魯迅的《孔乙己》又讓它回到了我的視線。那時的影響是什麼之乎者也的東西都出自於它,書獃子也出自於它。
對《論語》的感情,很對時候像對父母的感情,總在變化,而且是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而變化。小學時自我意識不是那麼的強,所以對《論語》的感情也是隨著書本而變化。等上了初中,學了古代史算是對《論語》有了初步的認識,覺得一本書能被那麼久的當做行為准則,的卻不易。加上初中語文書上又有了大篇章的《論語》內容,對它的理解算是又深入了一點吧。
《論語》整本書以孔子教導學生時對話的言語記錄為主,也有一部分孔子學生如顏回,曾參,子路等人的言語記錄。章節內容比較雜亂,每一篇不會固定講什麼。每一篇的篇名都是由本篇第一句話而來,如「學而篇」就是由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得來的。
孔子對人的尊崇,是甚於於一切的,比如他說「人而不仁,如樂何,人而不仁,如禮何?」「苟志於人矣,無惡也」。同時他對仁的講解,也有許多不同,這點主要是踐行了他因材施教理念,如他對司馬牛和樊遲子宮就給出了不同的說法。
子路在論語中和孔子的對話不少,雖然孔子對他的評價不如顏回他們好,如孔子說「由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論語》中有這樣一個記載「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行。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在老師落寞的時候還能跟著老師,而且能夠把心中不快當面告訴老師的人,恐怕也就是子路了,讓顏回去肯定是不行的,孔老夫子也說了回是終日不違的的嘛!若是如此,便也就算了,畢竟子路實在老師落寞的時候去給老師發脾氣嘛!但後面他在老師發達的時候又去找老師麻煩了。書中這樣記載「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余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南子是當時衛靈公的夫人,把持朝政。孔子見了她,子路就不高興了,因為他認為老師的行為與他的言行不符。當然,孔子為了表明清白,只好用發誓這一最具威力的方法了,於是他便不斷的說「余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意思是我做了不正當的話就讓天來討厭我吧。今天我們是可以隨便發誓而不怕誓言兌現,可孔子那個年代是怕的啊。
自己的老師行為不當啊,至少為了可憐的學分也不會。
Ⅵ 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 內容摘要
《論語別裁》對《論語》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詳細而又生動的講述。不僅有篇章結構、段落聯結上的提示,而且有原文義旨以及所涉人文掌故的闡發。尤為新穎的是,作者將對原文的串講撮編為一個個歷史故事,蘊意深邃而妙趣橫生,這在眾多的《論語》章疏中是別具一格的。
Ⅶ 誰知道論語讀書摘要怎麼寫400字左右
讀書筆記 我在《論語》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 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
Ⅷ 論語 概括
《論語》心得之一 天地人之道
中國人是講究變化的。這種變化是漸變的,最終達到了一個「神於天,聖於地」的境界。
這「神於天,聖於地」六個字其實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協於現實世界上很多的規則與障礙;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去進行他行為的拓展。只有理想而沒有土地的人,是夢想主義者不是理想主義者;只有土地而沒有天空的人,是務實主義者不是現實主義者。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就是我們的天和地。
人的意義跟天和地是一樣的,天地人並稱為「三才」。只有當天地之氣凝聚在一個人心中的時候,它才能夠如此的強大。《論語》的思想精髓就在於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人的內心,使天、地、人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人的力量因而無比強大。我們永遠也不要忘記天地給予我們的力量。
孔夫子的態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內心卻十分庄嚴。因為其中有一種強大的力量,那是信念的力量。孔夫子是一個特別講究信念的人。
他的學生子貢問,一個國家要想安定,政治平穩,需要哪幾條呢?
孔子的回答說只有三條:足兵,足食,民信之矣。
第一,國家機器要強大,必須得有足夠的兵力做保障。
第二,要有足夠的糧食,老百姓能夠豐衣足食。
第三,老百姓要對國家有信仰。
這個學生說三條太多了。如果必須去掉一條,您說先去什麼?
孔夫子說:「去兵。」咱就不要這種武力保障了。
子貢又問,如果還要去掉一個,您說要去掉哪個?
孔夫子非常認真地告訴他:「去食。」我們寧肯不吃飯了。
接著他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沒有糧食無非就是一死,從古而今誰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國民對這個國家失去信仰以後的崩潰和渙散。
而真正從內心感到安定和對於政權的認可,則來自於信仰。這就是孔夫子的一種政治理念,他認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個國家凝聚起來。
這個故事在《論語》里叫做「子貢問政」。
誠然,誰都不願意過苦日子,但是單純依靠物質的極大豐富同樣不能解決心靈的問題。我們的物質生活顯然在提高,但是許多人卻越來越不滿了。因為他看到周圍總還有乍富的階層,總還有讓自己不平衡的事物。
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
在《論語》中,孔夫子告訴他的學生應該如何去尋找生活中的快樂。這種思想傳承下來,對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文人詩人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例如陶淵明不願為五斗米而折腰,讓每個人心裡都開出了一片樂土。
在如此激烈的競爭面前,每個人都在努力發展著自己的事業,收入多少、職位高低,似乎成了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志。但越是競爭激烈,越是需要調整心態,並且調整與他人的關系。那麼,在現代社會,我們應該如何為人呢?
子貢問了孔子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您能告訴我一個字,使我可以終身實踐,並且永久受益嗎? 」
孔子以商量的口氣對他說:「如果有這么個字,那大概就是「恕」字吧。」
什麼叫「恕」呢?孔子又加了八個字的解釋,叫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你自己不想乾的事,你就不要強迫別人干。人一輩子做到這一點就夠了。
孔子的學生曾子也曾經說過,「說我老師這一輩子學問的精華,就是『忠恕』這兩個字了」。簡單地說,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時要想到別人。拓展一點說,「恕」字是講你不要強人所難,不要給別人造成傷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給你造成了傷害,你也應該盡量寬容。
但是,真正做到寬容談何容易。佛家有一個有意思的小故事:
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緣,走到河邊,見一個姑娘正發愁沒法過河。老和尚對姑娘說,我把你背過去吧。於是就把姑娘背過了河。
小和尚驚得瞠目結舌,又不敢問。這樣又走了二十里路,實在忍不住了,就問老和尚說,師父啊,我們是出家人,你怎麼能背著那個姑娘過河呢?
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訴他,你看我把她背過河就放下了,你怎麼背了二十里地還沒放下?
這個故事的道理其實和孔夫子教給大家的一樣,該放下時且放下,你寬容別人,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
所以什麼叫「仁者不憂」呢?就是讓你的胸懷無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
其實,《論語》告訴我們的,不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還應該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所謂「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心中充滿幸福感。
大家知道,儒家理論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東西,除了「恕」字以外,還有一個是「仁」字。
孔子的學生樊遲曾經畢恭畢敬地去問老師什麼叫仁?老師只告訴他兩個字:「愛人」。愛別人就叫仁。
樊遲又問什麼叫智?老師說:「知人。」了解別人就叫智慧。
關愛別人,就是仁;了解別人,就是智。就這么簡單。
那麼,怎樣做一個有仁愛之心的人呢?
孔子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 你自己想有所樹立,馬上就想到也要讓別人有所樹立;你自己想實現理想馬上就會想到也要幫助別人實現理想。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推己及人,這就是實踐仁義的方法。
有一則托爾斯泰寫的小寓言,說有一個國王每天都在思考三個最最終極的哲學問題:在這個世界上,什麼人最重要?什麼事最重要?什麼時間做事最重要? 就這三個問題,舉朝大臣,沒人能夠回答得出來。
他很苦悶。後來有一天,出去微服私訪,走到一個很偏遠的地方,投宿到一個陌生的老漢家。
半夜裡,他被一陣喧鬧聲驚醒,發現一個渾身是血的人闖進老漢家。
那個人說,後面有人追我。老漢說,那你就在我這兒避一避吧。就把他藏起來了。
國王嚇得不敢睡,一會兒看見追兵來了。追兵問老漢,有沒有看到一個人跑過來?老頭說,不知道,我家裡沒有別人。
後來追兵走了,那個被追捕的人說了一些感激的話也走了。老漢關上門繼續睡覺。
第二天國王問老漢說,你為什麼敢收留那個人?你就不怕惹上殺身之禍?而且你就那麼放他走了,你怎麼不問他是誰呢?
老漢淡淡地跟他說,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幫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馬上去做,最重要的時間就是當下,一點不能拖延。
那個國王恍然大悟,他那三個久思不解的哲學問題,一下都解決了。
實際上,孔子也罷,莊子也罷,陶淵明、蘇東坡直至泰戈爾,古今中外聖賢的意義是什麼呢?就是用他們對生活的體驗,總結出一些對我們每個人都有用的道理。
他們把活潑潑的人生經驗,穿越滄桑,傳遞到今天,讓我們仍然覺得溫暖;而他們在千古之前,緘默地微笑著、注視著,看我們仍然在他們的言論中受益而已。
Ⅸ 詩論的摘要
《詩論》第1簡:「詩亡離志,樂亡離情,文亡離言」,是《詩論》開宗明義之論,也是《詩論》的綱要。「詩亡離志」與《禮記·孔子閑居》之「志之所至,詩亦至焉」相協,而「樂亡離情」則點明了孔子對「詩」與「情」關系的認識。
眾所周知,孔子時代,詩與樂不分,孔子論詩也每每兼二者而論。比如《論語》中,孔子兩評《關雎》,一見於《八佾》:「《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一見於《泰伯》:「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或以為於此論樂,而非論詩。其實不然,兩評都是就詩與樂為說。先說「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從樂的角度來說,即所謂「人之情聞歌則感,樂者聞歌則感而為淫,哀者聞歌則感而為傷,《關雎》之聲和而平,樂者聞之而樂其樂,不至於淫;哀者聞之則哀其哀,不至於傷。此《關雎》之所以為美。」④從詩的角度而言,即所謂發乎情而止乎禮,故謂之和。上博簡《孔子詩論》評《關雎》為「攺」,攺者,怡也、和也,因為其能以色喻於禮,能反納於禮也。故其聲則節,其文則禮,得中和之美,合中庸之道,是謂「哀而不淫,樂而不傷。」再說「《關睢》之亂,洋洋乎盈耳哉」。「亂」為音樂的卒章,如朱熹《四書集注》雲:「亂,樂之卒章。」但「亂」也可以理解為詩的卒章,《楚辭》即以卒章為亂。《關雎》卒章文意寫君子以琴瑟鍾鼓悅好所求之人,正如《詩論》第14簡所雲:「其四章則愉矣,以琴瑟之說,擬好色之愛,以鍾鼓之樂……」有琴瑟之樂,有鍾鼓之樂,故雲「洋洋乎盈耳」。所以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記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而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
孔子這種論詩及樂,論樂及詩,詩樂相通的思想明顯地表現於《詩論》其他簡文中。在論述《頌》、雅夏》、《邦風》時也兼及其音樂特徵。比如第2簡論《頌》雲:「頌旁德也,多言後。其樂安而遲,其歌紳而 ,其思深而遠,至矣。」第3論《邦風》雲:「邦風其納物也,溥觀人俗焉,大斂材焉,其言文,其聲善。」其中「多言後」,「多言難而怨退者也」,「其納物也,溥觀人俗焉,大斂材焉」等都是詩歌內容為說;所謂「其樂安而遲,其歌紳而 ,」「其聲善」等均是就樂來說的。按竹簡文勢,其論《夏詩》也當言及其音樂特徵。凡此種種皆可證明孔子所謂「樂亡離情」也是就詩而論的,「樂亡離情」也就是「詩亡離情」。
這說明「情」在孔子《詩》學思想佔有重要地位,論《詩》重情是孔子《詩》學思想的新發現。在下文我們將看到,「情」在孔子的《詩論》闡釋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孔子對許多詩篇的解釋,就是從「情」切入的,對詩旨有準確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