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論文摘要
A. 急求尋根問祖的文章 至少600字 要快啊 滿意給懸賞
尋根問祖
農歷六月十六,母親生日.兄弟姐妹決定自駕陪老爸老媽出關尋拜祖籍,一直聽父輩說祖先闖關東到遼寧興城,後來才到吉林.所以大家都嚷著要回老家看看.興城--臨海濱城,古色古香。興城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自古以來,就與中原文化和中央政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據仙靈寺、茲毛山、狐仙洞等古遺址發掘出來的文物加以考證,遠在原始社會末期,我們的祖先就在這里繁衍生息了。殷商時代,興城屬孤竹國地。西周為燕北部山戎徒河地。戰國屬遼西郡地。秦統一六國後,興城隸屬幽州遼西郡的柳城、徒河、海陽三縣分轄,後為遼東屬國所轄。東漢末年,境地被烏桓所據。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率軍大破烏桓和柳城(今朝陽市南),境地被收復。三國時期,隸屬魏昌黎郡賓徒縣。西晉時嚴州昌黎郡徒河縣地。東晉十六國時,屬燕平州(治所今朝陽市)昌黎郡(治所義縣)。南北朝時,屬北魏營州柳城縣;後屬瑞州柳城、來遠兩縣分轄。唐末,陷於契州。遼代於今興城河中、下游流域置嚴州(治所今曹庄鎮大海口),遼聖宗統和八年(公元990年),設興城縣(治所桃花島郡今釣魚台街道海口),這是興城這一名稱的最早由來。金時,屬北京路(今內蒙古寧城縣大明城)。元時興城廢縣,地屬錦州和瑞州分轄。明屬遼東都指揮使司寧遠衛。清代撤衛建州。1913年(民國二年),寧遠州改為寧遠縣。1914年1月,因與山西、湖南、甘肅、新疆等省之寧遠縣重名,乃沿用遼時之名改稱興城縣。初隸屬奉天省,後隸屬錦州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興城縣,隸屬遼西省,後改屬遼寧省。1986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興城縣設興城市(縣級),由省直轄。後改由葫蘆島市代管。
76歲的老爸,出生在離興城十餘公里的舊門鄉一個叫做劉屯的小山村,那是奶奶的家,而我們郭姓則集居離劉屯不遠處的草白溝,這里全村人都為郭性,並按照統一家譜排序,"萬世永長春,全家宴祖宅",到我這輩,剛好是春字.父親7歲離開這里,博聞強記的老爸居然記得兒時夥伴和村子的古建位子,找到學堂原址和曾玩耍放牛山坡小溪,興奮不已。靜謐山村,居然是我的根植。
B. 尋根文學的特點是什麼
尋根文學的特點:
一是尋找民族文化、民族文學的自我
二是尋找作家的個性自我。
尋根文學徹底摒棄了對生活和歷史進行單純政治層面剖析的創作手法,而把探尋的筆觸伸進了民族歷史文化心理結構中去,超越政治批判層面而突人到歷史文化反思層面。
從宏觀上說,它表現為現實主義時期文學進程中一種必然的深化、表現為對傳統文化的深層批判、對人類理性天空的嚮往。尤為重要的是尋根文學雖然也寫民俗,但並不停留新舊民俗的斗爭上。
尋根文學興起的背景:
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西方的現代文化思想也與其他經驗和技術一起進入中國,但是如何應對這些思想,當時的知識分子有兩種主要看法:
一種認為就應該學習模仿。連文學藝術上的現代派也被當作現代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完全不考慮現代派藝術在西方正是對現代工業文明的反抗 ,還有一種認為「現代化」這個目標由於各個國家的政治環境不同,文化基礎也不相同,它所呈現的模式,尤其是文化上的發展模式,是不應該相同的。
C. 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論文
王姓是占我國人口最多的三大姓之一,其姓源十分復雜。
據《通志·氏族略》載:在京兆、河間一帶的王氏族人,據說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個兒子畢公高的後代,因此這一支系乃是出自於姬姓;在北海(今山東境內)、陳留(今河南開封附近)一帶的王姓則傳說是帝舜的後代,這一支系出自於媯姓之王;而在汲都郡(今河南新鄉一帶)的王姓,則稱自己是王子比干之後,出自於子姓;以上三支都與「王」的本身含義有關。王氏的眾多分支中數來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孫的那一支名氣最大。
還有一些是少數民族王朝的後代,以其祖先是王者而姓王。如河南的王姓,出自於可頻氏;在馮翊一帶的,原來是鉗耳族的後代;山東營州王姓,來自高麗國;安東王姓一族,本阿史布。《廣韻》中把王姓望族歸納為21處:太原(今山西)、琅邪(山東)、陳留(河南)、東海(山東)、高平(甘肅)、京兆(西安)、天水(甘肅)、東平(山東)新蔡(檔南)、新野(河南)、山陽(山東)、中山(河北)、章武(河北)、東菜(山東)、河東(山西)、金城(江蘇)。其中太原、琅邪王氏尤為著名。
正因為王姓的起源相當久遠,在歷史的變遷中形成了眾多的源頭。除了源自王室之外,還有不少人是賜姓王氏或冒姓王氏的,如燕王丹之玄孫嘉,獻符命於王莽,賜姓王氏;如隋末地方割據者王世充本西域胡支氏,冒姓王;南朝梁將領王僧辯本烏丸氏,屬鮮卑族,被完顏氏金朝封為王,故易名王罕。不僅華夏族的王室之後不少是以王為姓,許多少數民族的部落首領、執政者的後代也有以王為姓的,其意與上述出自姬姓、媯姓、子姓的王氏大致相同。 因此就形成了「王」姓源頭眾多,分布廣泛,人丁蕃盛的局面。
王氏的眾多分支中數來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孫的那一支名氣最大。這一支王姓源自原來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肅、陝西西安一帶,其後來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東省境。根據考證,晉朝中興名臣王導就是這支王氏在山東繁衍的子孫,其子孫世代簪纓,使王氏成為一時望族。
姓氏來源
1、出自姬姓。周靈王的太子姬晉,因直言進諫,被廢為庶民,遷居到琅琊(今山東省膠南一帶),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為王族,世人稱其為「王家」,延用成姓。還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畢公高,其後代子孫因故散居京兆、河間一帶,以本為王族之故,自稱為王姓。後世沿襲未改,漸成大姓。還有周平王太孫赤出奔晉國,其子孫為紀念其身份改姓王。另戰國末年西周桓公揭之後人,為紀念被秦滅後的原居住地王城,分別改姓王。
2、出自媯姓,為古帝王虞舜之後,居於北海、陳留一帶,因出古君王後裔,世為王姓。
3、出自子姓,是成湯的後人。殷末,王子比干,為紂王的叔父,因勸諫紂王被殺,葬於汲郡,其子孫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故,改姓王氏。
4、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為齊國君主,史稱「田氏代齊」,傳八王,被秦所滅,其子孫被廢為庶民,其中一支自認為齊國王族,遂以王為姓。
5、出自春秋時魏獻子之後。韓、趙、魏三家分晉,各自為王。後業魏亡於秦,其王族避難於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孫為魏國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君魏無忌,避難於泰山,至西漢入朝,被封為蘭陵君。其後自謂出自王公顯貴之家,易姓王氏。
6、出自燕太子丹之後。西漢末年,王莽篡漢自立,建立新朝稱帝。燕太子丹玄孫名嘉,上獻符命,為王莽所寵,賜姓王氏,與帝王同姓。歷史上因封賜姓王的人還多,其子孫也以王為氏。
7、出自少數民族。據《通志.氏族略》稱:王姓「出河南者,為可頻氏;出馮詡者,為鉗耳族;出營州者,本高麗;出安東者,本柯史布。此皆虜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後,號曰王氏。」
8、出於自改姓為王氏的。舉如南朝梁將王僧辯,本為鮮卑族,姓烏丸氏,後自改姓王;隋代有個王世充,本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後,也自改姓王;五代時人劉去非,自己改名換姓叫王保義,其子孫延襲姓王;滿族完顏氏,有的改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為王姓。
9、由復姓簡化而來。這種情況的王姓較多,據統計至少有14個,即王子、王父、王官、王人、王史、王叔、王孫、王周、成王、威王、五王、西王、小王、樂王。
10、出自元朝王室。成吉思汗六子為逃避因奪位引起的迫害、追殺,逃往中原。因身為王爺,為顯示身份改姓王。
D. 論述一下「尋根文學」的歷史和文化起源(不要長篇大論,要精要概括,切中重點)
尋根文學,以「文化尋根」為主題的文學形式。20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中國文壇上興起了一股"文化尋根"的熱潮,作家們開始致力於對傳統意識、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們的創作被稱為"尋根文學"。1985年韓少功率先在一篇綱領性的論文《文學的"根"》中聲明:"文學有根,文學之根應深植於民族傳統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應該"在立足現實的同時又對現實世界進行超越,去揭示一些決定民族發展和人類生存的迷。"在這樣的理論之下作家開始進行創作,理論界便將他們稱之為"尋根派"。
尋根文學由一批青年作家發動,主旨在於突出文學存在的「文化」意義(對抗文學作為社會政治觀念的載體),試圖從傳統文化心理、性格上推進「反思文學」的深化,並發掘、重構民族文化精神,以此作為文學發展的根基。
最早出現在當代文學創作中的文化尋根意識最早體現在朦朧派詩人楊煉的組詩里,包括他在1982年前後寫成的《半坡》、《諾日郎》、《西藏》、《敦煌》和稍後模擬《易經》思維結構寫出的大型組詩《自在者說》等。
E. 尋根旅遊國內外研究
挖掘尋根文化 搞好旅遊開發
——訪市政協委員周健
2004-3-15
王春生
據統計,目前居住國外尤其是歐美地區的華裔非常多,已達5000萬人,中國台灣和港澳地區同胞將近3000萬人。「他們中的許多人都具有尊宗重祖、熱愛祖國的優良傳統,是一筆寶貴的尋根旅遊財富,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市政協委員、許昌學院副教授周健一直從事旅遊研究,造詣頗深。他與記者的交談也就從旅遊這個話題開始。
周健委員說,去年,許昌市有關部門通過各種渠道,加強溝通,與台港澳同胞、東南亞國家僑胞中許姓人士取得了聯系,成功舉辦了世界許氏宗親文化研究會暨經貿洽談會,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這給了我們一個啟示:利用尋根這個載體,開展旅遊開發和招商引資,不失為一條為經濟建設這一中心服務的捷徑。
許昌有悠久的歷史,許多姓氏都源於此,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搞清楚究竟哪些姓氏起源於許昌?這些姓氏在許昌還有什麼遺跡?祖先的確切位置在哪裡?經過多年潛心研究,周健委員認為,至少許姓、鍾姓、方姓三姓源於許昌,陳、荀、瘐三姓發達於許昌,這些研究成果已經得到學術界的廣泛贊同。
就如何搞好尋根旅遊開發,周健委員認為,對學術界已經基本確認的「鍾氏、方氏源於許昌」的研究成果,我們要充分利用,進行精心策劃,可以在今明兩年著手開發。
「當然,由於尋根旅遊開發在我市剛剛起步,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周健委員坦言,瘐姓故里具體地點尚不清楚,荀氏祖塋八柏冢。八柏之中一死一倒,令人心寒,希望有關部門加大保護力度,為以後的尋根活動打好基礎。另一個問題是缺乏投資主體,對尋根旅遊資源開發不僅要靠政府,更要有民間投資主體來開發,建議成立尋根旅行社,負責經營尋根旅遊,政府可適當提供支持。當然,還有一些問題,譬如,近年來,我市軟硬環境雖然有較大改善,但仍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一次,我陪馬來西亞的尋根團欲到灞陵公園,由於河水污染,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臭味,不少客人未到公園便中途返回。因此,我建議,要加大創「三城」實施碧水藍天工程的力度,以優美的環境打造許昌這個品牌,吸引更多的國內外人士來許昌參觀、旅遊、投資。
F. 急求一篇初中歷史論文,1500字的,題目是《尋根》!!!!!!!!
應該是寒假徵文作業吧
我不會給你答案,我都不知道怎麼辦
搜「尋根歷史文」去問度娘看看
你自己可以看多幾篇,每篇選一段或兩段
然後自己換人名,加修飾,再抄下來就行了
G. 求一篇「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的研究性學習文章。(我姓胡)
胡姓尋根溯源時間:2011-5-10胡hú,潮音ou5(湖)
胡姓在全國約有人口1521萬,在各姓中排第16位,佔全國人口的1.17%。
胡姓在揭陽有人口3.70萬(2001),在各姓中排第32位,占揭陽人口的0.65%。
胡姓來源有三:1.出自媯姓,周代陳國開國國君陳胡公的後代,屬以謚號為姓。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後,封上古舜帝之子商均的直接後裔媯滿於陳(今河南淮陽),建立陳國。媯滿病故後,周天子賜其謚號「胡公」,史稱「胡公滿」、「陳胡公」。陳胡公的後代一支以其謚號為氏,稱胡氏。2.出自姬姓,為東周小國鬍子國國君後代,屬以國為氏。周代有姬姓鬍子國,都城在今河南郾城縣、舞陽縣一帶,公元前763年為鄭國所滅。亡國後,鬍子國公族以國為氏,稱胡氏。3.出自歸姓,為東周另一個鬍子國國君後代,屬以國為氏。周代有歸姓胡國,都城在今安徽阜陽。公元前495年,胡國為楚國所滅。亡國後王族子孫以原國名為姓,稱胡氏。
胡姓還出自少數民族的漢姓。據《魏書。官氏志》載:南北朝時,北魏獻帝大哥紇骨氏改為漢姓單字胡氏。
此外,今滿、回、黎、侗和瑤等民族也有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