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格式模板 » 中國地質圖集電子版part02rar

中國地質圖集電子版part02rar

發布時間: 2021-03-26 09:56:13

『壹』 全國主要城市環境地質調查評價

一、內容概述

「全國主要城市環境地質調查評價」工作周期為2003年至2011年12月,其目的是查明中國城市所處的區域地質環境背景,論證全國城市地質環境的安全性。

取得如下成果:

(1)查明了全國306個主要城市的環境地質條件、主要環境地質問題類型、成因與分布規律,編制了反映地質環境背景的基礎地質圖件(地質圖、岩土類型圖、水文地質圖、工程地質圖、環境地質圖等),評估了主要環境地質問題對城市發展造成的危害及損失,提出了防治對策與建議。

(2)掌握了地下水資源、地質景觀資源、地熱與礦泉水等資源狀況及地質資源的開發利用現狀,評估了地下水水源地資源量與應急供水潛力,建立了城市水資源保障程度評估的指標體系、評價數學模型,以及城市土地空間資源保障程度評估的指標體系、評價數學模型,並對全國313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土地空間資源保障程度進行了論證與評估。

(3)根據綜合研究編制的全國性城市環境地質圖及各工作項目編制的各省市區城市環境地質系列圖件,編制了中國主要城市環境地質圖集,集中反映了我國城市區域性環境地質特徵、環境地質問題及其規律,以及各省市區或我國不同地質環境分區中不同城市的環境地質條件、環境地質問題及其分布規律、環境地質問題危害與損失、地質災害危險性與易發性、地質環境質量或適宜性、地質環境資源科學利用與保護、城市規劃建設地學建議等。

(4)建立了城市地質環境資料庫與地質環境專題評價信息系統,實現了全國主要城市環境地質調查資料信息瀏覽、查詢、檢索與共享,取得了預期成果。

二、應用范圍及前景

成果可供各主要城市的城市規劃建設、環境保護、環境衛生、國土資源、水利、農業、城市供水等部門用於城市規劃建設、地質環境保護、地質災害預防、城市垃圾處置、水利工程建設等。

三、轉化推廣方式

(1)「全國主要城市環境地質圖集」可直接供給各主要城市的城市規劃建設、環境保護、環境衛生、國土資源、水利、農業、城市供水等部門使用。

(2)「全國主要城市環境地質問題及其對策建議」報告與簡要成果報告,可直接提供給國土資源部等部門,供部領導做相關決策參考

(3)各省市區的調查報告(分城市報告、圖集)、各主要城市地質環境信息系統等成果,可通過技術咨詢、會議交流等方式提供給城市規劃、建設、環境、水利、國土、管理等部門使用。

(4)《城市環境地質圖件編制指南》及公開出版的《城市地質環境風險經濟學評價》、《城市地質環境評價理論方法》等,可通過會議交流、技術咨詢、人員培訓等方式,在全國城市、城市群和經濟區環境地質調查評價的實踐中使用。

技術依託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

聯系人:申建梅劉長禮

通訊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中華北大街268號

郵政編碼:050061

聯系電話:0311-6759865713831111300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vip.163.com

『貳』 全國二氧化碳地質儲存潛力評價

一、成果概述

為評估我國二氧化碳地質儲存潛力,研究二氧化碳地質儲存潛力與適宜性評價過程中的技術方法,儲備二氧化碳地質儲存戰略技術,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於2010年啟動了全國二氧化碳地質儲存潛力評價地質調查項目,於2012年完成。開展了主要沉積盆地二氧化碳地質儲存潛力調查,進行適宜性評價分區,圈定了一批二氧化碳地質儲存適宜靶區;編制了全國1∶500萬二氧化碳地質儲存潛力與適宜性評價成果圖系;編制了以沉積盆地為單元的二氧化碳地質儲存潛力與適宜性評價圖集。

1.區域級和盆地級二氧化碳地質儲存適宜性評價

通過對盆地基礎地質條件、研究程度和資源潛力、穩定性條件、地熱地質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和盆地預測潛力六個指標的綜合評價,得到中國二氧化碳地質儲存沉積盆地適宜性綜合評價結論;針對全國417個沉積盆地進一步開展了二氧化碳地質儲存潛力與適宜性盆地級評價。以盆地的一級構造作為評價單元,深入分析了儲、蓋層地質條件及分布,計算了盆地D級推定潛力,評價了各構造單元二氧化碳地質儲存的適宜性,在盆地內圈定了一批二氧化碳地質儲存目標靶區260處,面積2.6萬km2為我國開展二氧化碳地質儲存的戰略決策提供了科學支撐。

2.編制全國二氧化碳地質儲存成果圖系及沉積盆地二氧化碳地質儲存潛力與適宜性評價圖集

全國二氧化碳地質儲存成果圖系包括綜合評價圖件、專業性圖件其中綜合評價圖件包括:中國二氧化碳地質儲存沉積盆地基礎地質條件評價圖、研究程度和資源潛力評價圖、社會經濟條件評價圖、地殼穩定性評價圖、地熱地質條件評價圖、預測潛力評價圖、潛力與適宜性綜合評價圖;專業性圖件包括:中國煤田二氧化碳地質儲存潛力與適宜性綜合評價圖、中國碳酸鹽岩儲層二氧化碳地質儲存適宜性評價圖、中國含油氣沉積盆地油氣藏二氧化碳地質儲存潛力及適宜性評價圖、中國主要沉積盆地深部鹹水層二氧化碳地質儲存綜合評價圖。同時,編制了沉積盆地二氧化碳地質儲存潛力與適宜性評價圖集。

二、應用范圍及應用實例

1.應用范圍

科技成果可應用於二氧化碳地質儲存從區域級、盆地級潛力評價、場地選址評價及工程後期運行狀況評估的整個過程,既能夠滿足國家層面對二氧化碳地質儲存的戰略決策,也能滿足地方政府對本地區開展二氧化碳地質儲存整體規劃,也可對具體工程的前期選址提供指導和數據支撐。

2.應用實例

針對地方政府及企業的需求,分別與天大集團、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合作,開展了二氧化碳地質儲存選址調查與評價工作。2011年,應天大集團的要求,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開展了二氧化碳地質儲存可行性論證以及前期的場地的調查選址評價工作,編寫了「天大集團內蒙古准格爾旗二氧化碳地質儲藏總體設計」,為企業的二氧化碳工程的實施提供了指導。2012年,應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的要求,受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巴特爾總部邀請,水環地調中心與其共同組建科研團隊,開展了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重慶合川雙槐電廠二氧化碳地質儲存研究,水環地調中心主要承擔重慶合川雙槐電廠所在四川盆地尺度、場地尺度的二氧化碳地質儲存可行性分析任務。

三、推廣轉化方式

項目合作、技術咨詢、技術培訓、技術交流、宣傳報道等。

技術依託單位: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中心

聯系人:魏玉梅張森琦

通訊地址:河北省保定市七一中路1305號

郵政編碼:071051

聯系電話:0312-5908510,13933205165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叄』 根據《中國黑色有色金屬礦產圖集》圈定的成礦帶和成礦區進行預測意見的檢驗

1988年國家科委提議,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和地質礦產部地質調查局主持,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負責,各省、市、自治區地質礦產局參加,編制《中國黑色有色金屬礦產圖集》。經500多名地質學家及制圖人員的共同努力,1992年完成編稿,經多次審查修改,1995年最後定稿,1996年出版。該圖集充分反映了20世紀80年代末以及部分90年代初區域地質調查、礦產普查勘探和有關科學研究的成果,為調查研究、找礦部署與礦產開發利用提供了難得的參考資料。

該圖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3個成礦域、若干成礦帶和成礦區以及69個成礦亞帶(圖4-6)。該圖客觀反映了1995年我國已經發現的內生金屬礦產的分布規律,成礦帶的劃分也反映了作者對區域成礦前景的意見,這些對我們1985~1987年預測的成礦帶和成礦遠景區無疑起了檢驗作用。以該圖為據與我們提出的預測的成礦帶與成礦遠景區進行對比(請參閱圖4-4與《中國黑色有色金屬礦產圖集》6~7圖),不難發現兩者輪廓基本一致。

1.預測成礦帶的檢驗

1)陰山-天山成礦帶:從東到西有32、33,26,31,9,4,7,8,5,6等。

2)秦嶺-昆侖成礦帶:從東到西有35,39,38,41,20,21,18,19,11。

3)南嶺成礦帶:從東到西有54,53,52,51,44,48,42,61,62,63,64,69。

4)海南成礦帶:有55。

圖4-6中國內生黑色、有色金屬成礦圖(據Ⅸ中國黑色有色金屬礦產圖集》,1996)

5)台灣成礦帶:有56。

6)張廣才嶺-遼東半島-山東半島-東南沿海成礦帶:從北到南有29,30,32,36,35,45,46,47,50,54,52,49,53,51,55。

7)大興安嶺-太行山-武陵山成礦帶:從北到南有22,23,24,25,26,31,33,38,39,43,44,48,61。

8)狼山成礦帶。

9)婆羅科努山-祁連山成礦帶:從東到西有20,14,15,16,17,7,5。

10)北山成礦帶:有13。

11)中蒙弧形成礦帶:自東向西有22,23,24,9,3。

12)淮陽弧成礦帶:有45,40。

13)祁呂弧成礦帶:從西向東有16,14,20,38,37。

14)三江成礦帶:從北到南有58,42,61,62,63,64,69。

15)札依爾山成礦帶:有2,5,6,10。

16)阿爾金山成礦帶:有9,12,18,19。

17)小興安嶺成礦帶:有27,28,29。

19)歹字型成礦帶:從東北向西南有18,57,59,58,60,61,65,66,62,63,64,67,68,69。

2.預測成礦遠景區的檢驗

1)南嶺緯向構造帶與新華夏隆起帶復合處,主要包括粵北、贛南、福建地區及湘西、桂北、貴州地區。即52,53,51,49,50,54,44,48等成礦亞帶的編號所在地區。

2)南嶺緯向構造帶與川滇經向構造帶及青藏歹字型構造復合處,主要是三江地區。即42,61,63,64,69等成礦亞帶的編號所在地區。

3)秦嶺-昆侖緯向構造帶東段(及淮陽山字型東翼)與新華夏構造隆起帶復合處,主要是皖南地區和長江中下游一帶。即45,40等成礦亞帶的編號所在地區。

4)秦嶺-昆侖緯向構造帶中段與新華夏構造隆起帶、北西向構造帶及祁呂山字型前弧復合處,主要包括豫西、陝中南、晉東南、隴東南和川東北地區(即秦巴地區)。即39,38,20,37等成礦亞帶的編號所在地區。

5)秦嶺-昆侖緯向構造帶中段與龍門山北東向構造帶、武都山字型、隴西系構造復合處,即甘肅東南部和陝西西南部地區。也即41,57,20,21等成礦亞帶的編號所在地區。

6)秦嶺-昆侖緯向構造帶西段與河西系復合處,主要范圍是青海東部地區。該圖顯示預測區為礦產聚集處。

7)秦嶺-昆侖緯向構造帶與阿爾金山北東向構造帶望處,主要范圍是青海西南部地區。

8)秦嶺-昆侖緯向構造帶與歐亞山字型構造復合處,主要范圍是新疆西南部地區。即5、6等成礦亞帶的編號所在地區。

9)陰山-天山緯向構造帶與新華夏構造隆起帶復合處,主要范圍是遼吉南部、河北北部與內蒙古東南部。即32,33,26,31等成礦亞帶的編號所在地區。

10)陰山-天山緯向構造帶與狼山系復合處,主要范圍是河套西北地區。該圖顯示預測區為礦產聚集處。

11)陰山-天山緯向構造帶與北東向構造復合處,包括甘肅西北與新疆東北一帶。即9,19等成礦亞帶的編號所在地區。

12)陰山-天山緯向構造帶與婆-祁北西向構造帶復合處,即天山中部地區。也即7,8,5等成礦亞帶的編號所在地區。

13)陰山-天山緯向構造帶與歐亞山字型東翼復合處,主要是天山西段。即5,6等成礦亞帶的編號所在地區。

14)歐亞山字型東翼與中蒙弧形構造西翼復合處,即阿爾泰地區。即41,57,20、21等成礦亞帶編號所在地區。也即1,3等成礦亞帶的編號所在地區。

15)中蒙弧形構造與新華夏構造體系復合處,即黑龍江西部與內蒙古東部地區及吉林西北部地區。即22,23,24,25,26等成礦亞帶的編號所在地區。

16)祁連山北西向構造帶與阿拉善弧及隴西系復合處,即甘肅中部。也即14,15,16,13,17等成礦亞帶的編號所在地區。

17)淮陽山字型西翼與新華夏系復合處,即鄂西地區與鄂東南地區。即40等成礦亞帶的編號所在地區。

18)青藏歹字型與北東向構造復合處,包括拉薩—那曲一帶。即65,66,67,68,69等成礦亞帶的編號所在地區。

19)新華夏系、郯盧系及魯西系、山東山字型復合處,即山東中東部地區。即35,36等成礦亞帶的編號所在地區。

20)海南緯向構造帶與新華夏系復合處,即海南島地區。也即55等成礦亞帶的編號所在地區。

需要說明,作者的預測只是少數人在1984~1986年,經過數年的綜合研究後提出的。由於當年資料和研究程度所限,所提出的預測區范圍主要是根據成礦條件和構造體系確定的,在地理位置上還比較籠統,沒有確切的地理名稱。盡管如此,通過比對,當年預測的成礦帶和成礦遠景區與以後大量詳細工作所獲得的實際情況基本相符,已經說明我們採用的隱伏礦產預測方法是可以應用的。我們相信,只要假以時日,進行更為詳細的調查研究是可以對隱伏礦田、礦床進行具體預測的。

『肆』 中國地質科學院對「5·」汶川地震的快速反應與調查研究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在青藏高原東緣龍門山地區發生了汶川8級強烈地震,成為繼2001年11月14日昆侖山口西8.1級地震之後在中國大陸發生的又一次強烈地震,造成了慘重的人員傷亡和巨大的財產損失。

面對「5·12」汶川8級地震突發災害,中國地質科學院組織專家,最先對發震動力學背景進行了科學分析,第一時間奔赴震中地區開展地表破裂變形與地震地質災害調查。隨後組織來自院本部、地質研究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的80餘位科學家,系統開展地震科學鑽探選址、活動斷裂與地震變形觀測、地應力測量、地質災害地面調查、堰塞湖與水工環綜合評價。6位專家參加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編輯出版《汶川地震災區地震—地質災害圖集》,組織召開汶川地震動力學分析研討會,2位專家參加國土資源部抗震救災前方指揮部工作。在第33屆國際地質大會期間,組織汶川地震大型展覽,應邀作汶川地震、地震科學鑽、地表破裂等學術報告,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關注。組織申報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鑽探工程,2008年11月第一口地震科學鑽開工;組織落實國家專項、「973」課題、地質調查項目等科研任務,有效地調整了面向地質災害的學科結構和人才布局。

在2008年度科技成果匯報交流暨十大科技進展評選會,許志琴院士作汶川大地震發震背景與科學鑽探報告,董樹文、吳珍漢研究員作汶川大地震中國地質科學院的快速反應報告,評委會將「5·12汶川地震後中國地質科學院的快速反應與調查研究」評選為中國地質科學院2008年度科技特別進展。

中國地質科學院領導為首批赴震區調查組送行

第一時間組織開展發震動力學背景分析和地震地質災害考察

「5·12」汶川地震發生後,中國地質科學院專家以高度的責任心,最先對發震動力學背景進行了科學分析;5月14日董樹文、張岳橋研究員等科學分析了汶川地震發生動力學背景,彭華研究員等報道了汶川地震前地應力異常資料,並通過中國地質調查局《汶川地震簡報》(2,3)上報國土資源部。2008年5月15日許志琴、董樹文等參加中國地質調查局汶川地震機制會商會,討論了地震背景和機理。2008年5月18日通過新華社面向國內外發布發震構造背景、地震破裂性質和餘震長期活動的科學報告,全國各媒體紛紛轉載。

2008年5月16~24日,院組織以董樹文副院長為領隊,由吳珍漢研究員、張岳橋研究員、張永雙研究員、陳正樂研究員、楊農研究員、雷偉志副研究員、石菊松博士、施偉博士共9位專家組成的中國地質科學院地震地質災害考察隊,爬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深入地震重災區北川縣城、映秀鎮、陳家壩、青川縣城、關庄鎮與紅光鎮東部,實地考察活動斷裂、地震破裂與地震地質災害,獲得汶川8級強烈地震地表變形、地震災害和地震觸發地質災害第一手寶貴觀測資料。6月6日完成第一篇汶川地震地表破裂論文,7月份發表在《地質學報》(英文版)。

中國地質科學院考察隊向國土資源部抗震救災指揮部提交了多份有價值的考察報告,向當地政府和群眾提供了及時有效的地震科學知識及抗震救災建議,積極協助縣市抗震救災指揮部開展地震地質災害調查和應急排查工作。5月21日,董樹文研究員、張岳橋研究員、吳珍漢研究員在廣元市接受四川人民廣播電台、廣元市電視台、廣播電台聯合採訪,科學地解讀地震原因,解惑群眾驚恐和不安。

中國地質科學院專家第一時間趕赴震中區開展地震地質災害野外考察

a—在北川縣城南郊任家坪測量地表破裂變形;b—在關庄西北觀測東河口堰塞湖;c—接受地方電視台和廣播電台聯合採訪,普及地震科學知識

參加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和國土資源部抗震救災工作

5月21日中國地質科學院6位專家被選為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委員,許志琴院士任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趙文津院士、董樹文研究員、廖椿庭研究員、張岳橋研究員、吳樹仁研究員為專家委員會成員;5月28日組織召開首次汶川地震動力學分析研討會,對地震機理、地震預報及相關科學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6月20日許志琴與董樹文等編輯出版《汶川地震災區地震—地質災害圖集》,為抗震救災和震後重建提供了重要參考資料;趙文津院士分析了我國大震地質、地球物理數據,對地震工作和地震預報工作提出建設性的意見。9月4日董樹文委員作為國土資源部代表出席了國務院新聞辦主持的「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汶川地震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地震—地質災害損失與防治工作。5月24日~6月24日,中國地質科學院韓子夜所長和吳珍漢研究員進入國土資源部抗震救災前方指揮部,在總指揮汪民副部長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協調地震地質災害應急調查,深入汶川地震重災區實地考察地質災害,為抗震救災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

6月1~25日,在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支持下,中國地質科學院組織開展了汶川地震綜合調查,許志琴院士任組長,龍長興所長和胡平副所長任副組長,分應急選址、地應力監測、活動斷裂與場址穩定性調查、科學鑽選址、物化探測量與監測5個小組,分別開展野外調查與觀測工作,獲得寶貴的多學科綜合觀測資料。5月23日~6月5日,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受國土資源部委派,組織以張發旺副所長為領隊專家隊伍10餘人,奔赴汶川地震災區,圓滿完成了10個堰塞湖的調查評價任務,提交了6份技術報告,受到水利部抗震救災指揮部和武警水電官兵的充分肯定,為堰塞湖監測和治理工程設計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據。6月下旬,地質力學研究所組織專家赴汶川地震震中地區,布設天然地震觀測台站,為餘震精確定位和深部地震構造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地球物理觀測資料;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根據國土資源部和中國地質調查局相關部署,組織專家赴甘肅隴南市和文縣,開展災後重建規劃地質安全與水土資源保障程度綜合評估,為災後重建的宏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中國地質科學院組織專家積極投入汶川地震地質災害調查

a—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董樹文委員出席9月4日汶川地震新聞發布會,介紹地質災害損失與防治工作;b—地質力學研究所龍長興所長帶領活動斷裂與場址穩定性調查骨幹成員抵達地震災區;c—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技術人員在地震災區開展物華探野外測量;d—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張發旺副所長與武警水利專家討論堰塞湖災害隱患及治理方案;e—地質研究所地震科學鑽選址組專家在野外測量地震變形和同震位移;f—地質力學研究所何長虹副書記帶領專家在震中地區了解地震災情並選擇天然地震觀測地點

組織實施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鑽探工程

在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和國土資源部指導下,在中國地質調查局直接領導下,中國地質科學院許志琴院士帶領有關專家策劃並組織申報「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鑽探工程」,得到溫家寶總理等領導及時重要批示。2008年11月第一口地震科學鑽開工,成為世界上響應地震最快的地震科學鑽探工程。汶川地震科學鑽探工程將採用先進鑽探工藝,對汶川地震和復發微震的源區進行直接取樣,開展地質構造、地震地質、岩石力學、化學物理、地震物理、流變學等多學科觀測、測試分析和綜合研究,揭示控制斷裂作用和地震發生的物理過程和化學作用,為地震監測、預報或預警提供基礎數據和重要信息,促進地震科學發展。

汶川地震科學鑽探工程一號孔開鑽儀式

徐紹史部長向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鑽探工程中心主任王學龍副局長和首席科學家許志琴院士授牌

組織第33屆國際地質大會汶川地震大型展覽與專題報告

2008年8月中國地質代表團參加在挪威奧斯陸舉行的第33屆國際地質大會上應組委會特邀作汶川地震學術報告,舉辦了汶川地震大型展覽,展版面積18m×3m(圖3);董樹文研究員在「地質災害」每日主題會上作了題為「汶川地震災情與中國地質科學家反應」的報告,許志琴院士在專題會議上作汶川地震科學鑽探學術報告,張岳橋研究員在國際岩石圈研究專題會上作有關汶川地震破裂與變形學術問題的報告,受到各國代表的高度關注。

副院長董樹文研究員在地質災害「每日專題」作汶川地震學術報告

第33屆國際地質大會汶川地震大型展覽

地質力學研究所全力以赴抗震救災

「5·12」汶川大地震,震撼了中國,震撼了世界。在祖國面臨大災大難的關鍵時刻,地質力學研究所沒有觀望,沒有等待,更沒有退縮,立即組織有關專家,無條件投入抗震救災行動,連夜展開震源機制分析,震情遷移分析,災情分析。在老所長董樹文副院長的組織領導下,緊急組成了調查組,第一時間奔赴災區,冒著生命危險,開展活動斷裂、地質災害調查,收集掌握寶貴的第一手科學資料,發揮專業優勢,為抗震救災提供科技支撐。隨後又多次派出專家組,前往災區開展相關工作;同時組織多名專家、研究生組成專家組,在局的統一部署下,緊急展開地質災害遙感解譯以及環境承載力評估等方面工作,他們不分晝夜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地質力學研究所先後直接參加抗震救災一線工作的人員有62人,其中赴震區前線的人員有35人,堅守在後方的人員有27人;有3位專家進入國務院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有7位專家進入科技部專家組,為全國抗震救災工作提供科技支撐。在整個抗震救災行動中,地質力學研究所幹部職工無私無畏的精神,堅強有力的行動,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各級領導和同行們的肯定和認可,得到了各種方式的表彰。地質力學專業委員會榮獲中國科協「抗震救災先進集體」稱號,張岳橋、楊農、雷偉志、施瑋分別獲得有組織評選的抗震救災先進個人光榮稱號。

地質力學研究所專家在地震災區開展地震變形與地質災害現場調查

地應力觀測站5月12日觀測到的地殼應力應變變化曲線

地殼應力應變變化曲線

地質力學研究所天然地震台網觀測的餘震震中分布圖

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專家赴四川災區調查堰塞湖險情

2008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專家赴四川災區調查堰塞湖險情年5月23日~6月2日,受中國地質調查局委派,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黨委、所領導抽調精幹力量張發旺、張兆吉、王貴玲、王建中、韓雙平、韓占濤、聶振龍、侯宏冰、藺文靜、錢永等10位同志,與水環地調中心的孫建平等5位同志、天津地調中心肖國強等3位同志一起到四川災區的綿陽、德陽兩個重災區調查堰塞湖險情。

震後的災區一片瘡痍,加之堰塞湖出現的地方均處於位於發震斷裂附近的深山中,是震災最嚴重的地方,道路山體滑坡、坍塌等非常嚴重,有些地段,山體松動,地勢險峻,隨時都有繼續垮塌的危險。

面對如此艱難險境,調查組成員不畏艱險,不顧勞累,連續作戰,只要天氣情況允許就出發。山裡道路往往已經被巨石堵塞,調查組只能徒步前進,沿途河谷狹窄,兩側山體陡峭,許多地段岩體松動,搖搖欲墜,隨時有滾落的可能。如遇到餘震發生,後果不堪設想。5月25日下午,在四川青川縣又發生了震後的最大一次餘震,震級高達6.4級,此時,調查隊員剛剛從山中出來不到2個小時。

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調查組通過一星期的辛苦工作,配合水利部出色地完成了調查任務,提交了7個堰塞湖的調查報告,受到水利部抗震救災指揮部綿陽堰塞湖前沿指揮部的充分肯定,提出的建議已經被採納,用於堰塞湖的治理工程設計和施工中。

中國地質科學院年報.2008

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專家在地震災區調查評價堰塞湖險情

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積極投入抗震救災及調查研究工作

「5·12」汶川8級地震突發之後,在國土資源部和中國地質調查局統一部署下,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積極投入到抗震救災工作中去。

五月下旬,國土資源部選派人員組建部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韓子夜所長受汪民副部長指派,擔任前線指揮部辦公室主任,除了辦公室的日常工作外,還負責指揮部的後勤工作。在韓子夜所長的帶領下,前線指揮部辦公室高效運轉,為部領導決策、統領所屬各單位在災區井然有序地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汪民副部長、韓子夜所長及科研人員在至四川前線指揮部研討抗災工作

選址物探測量組在現場工作

物探測量組在布設測線

六月初經國土資源部再次統一調遣,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先後派出兩批專家前往災區第一線參加抗震救災工作。由胡平副所長親自帶隊,統一指揮,兩批專家一行12人,攜帶7台套物化探設備,四輛越野車以及其它有關裝備,分成兩組積極投入到「汶川強震活動斷裂調查與災區重建場址穩定性評價」工作當中去。第一組即物化探監測組,主要進行了天然電磁場、地磁場和地氣監測工作,為餘震活動趨勢分析和活動斷裂調查提供了重要的數據。第二組即應急選址地球物理測量組,主要開展了EH4電磁測深和高密度電阻率法測量工作,為探明擂鼓盆地基岩埋深及構造發育情況和災後重建選址提供了重要依據。

另外,在此期間,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分別派遣兩名同志前往災區參加了抗震救災捐贈儀器的驗收工作和國土資源作家協會的撰稿工作;還有三名同志被派駐京參加了部局機關抗震救災的保障和宣傳工作。

國家地質測試中心參加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鑽探(WFSD)—地下流體異常及地震前兆關系研究

目前已建設WFSD現場流體實驗室,利用在線脫氣裝置、質譜儀等,進行了實時流體監測,主要測定組分包括He,CH4,CO2,Ar,H2,O2,N2和氡。正隨鑽建立流體地球化學剖面,開展流體變化與地震前兆的相關性研究。

WFSD現場流體實驗室

WFSD現場在線脫氣裝置

『伍』 中國區域地質特徵概述

馬麗芳閔隆瑞丁孝忠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北京100037)

摘要中國疆域遼闊,地質構造復雜。40多年來,尤其是近20年來中國在區域地質調查和地學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有必要編制一張縱覽全國地質總貌的大型掛圖。1:250萬《中國地質圖》是6張超全開拼幅大掛圖,分中、英文版出版,以促進國際交流。它全面、系統地反映了我國40多年來,尤其是近20年來區域地質調查和地學研究的最新成果,除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質志和新編的第二代《中國地質圖集》為基礎資料外,盡可能補充了1990年以來地學部門所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和資料,如地層清理和地層典的研究成果等[1,2],資料截止到1996年。因此,該圖全面、清晰地展示我國各時代地質體的展布和區域地質構造特徵的總貌。通過地質圖的編制與研究不僅進一步系統總結和提高了對我國區域地質特徵及地殼發展演化規律的認識,同時也為國土整治與規劃、資源調查、地質災害事件預測和環境保護等項工作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礎地質資料。

該圖強調資料性與科學性的緊密結合,以新全球構造理論為主導學術思想,對不同區域的地層、火成岩、構造和變質作用等內容作了時空三維演變發展過程的總結,並汲取了世界各國地質編圖的長處,選擇說明區域構造發展關鍵性地層的沉積類型、火成岩的岩類和岩石組合、變質相組合以突出表示,使圖面在表示內容和表達方式上有所改革和創新。為增加與環境地質、災害地質和全球變化有關的地質信息,改變以往地質圖上只注重老地質體內容的做法,突出和加強第四紀以來的地質信息,反映第四紀地質體的形成過程和外動力條件。為反映上述內容,這次編圖除劃分時代外,還增加了成因類型代號和有關花紋,並標出第四系的等厚線及典型鑽孔位置。圖例是體現圖幅內容的科學性、系統性和邏輯性的標志。該圖打破了傳統的表達方式,首次嘗試按主要構造單元表示圖例,以便更清晰、更全面地反映不同地區三大岩類和地殼運動在時空等三維方面演化的過程。

該圖採用區域地質綜合分析和詳細專題研究相結合的手段,傳統手工編圖和計算機數字制圖技術相結合的新工藝流程,確保了成圖質量和水平;在工作站上採用先進的Intergraph軟體進行地理、地質內容的編輯,使地質圖信息化,並有利於圖件的共享和更新。

關鍵詞區域地質特徵前寒武系侏羅系—白堊系第四系構造分區板塊構造褶皺區(系)

1區域地質編圖概述

區域地質研究是國民經濟建設中具有戰略意義的基礎工作,區域地質圖是衡量一個國家區域地質研究程度和水平的標志。世界上許多經濟發達的國家都將地質圖的編製作為地質調查研究的基本任務之一,並且根據研究程度和新的進展定期地更新全國性的地質圖件。60年代,我國曾在全國1∶100萬套圖編制的基礎上編制了一幅1∶200萬「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圖」,後因涉及國界及其它原因未能公開發行。70年代曾編制和公開出版了1∶400萬《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區域地質調查工作有了極大進展,全國1∶100萬區域地質調查已基本完成,1∶20萬綜合區域地質調查工作也完成了陸地面積的70%。1981年起在地質礦產部統一部署下,各省區市都陸續總結和編寫了《區域地質志》及與其相應的系列地質圖件[3~30],而且在此基礎上還綜合編制了1∶500萬《中國地質圖》並出版了相應的說明書[31]。最近幾年,各省區市的地質工作者又通過第二代《中國地質圖集》的編制進一步提高了綜合研究程度[32]。與此同時,隨著新技術、新方法和新理論的廣泛應用,我國地學各領域也獲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許多重大的基礎地質問題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新認識。但是,至今還沒有一幅縱覽我國地質全貌的大型掛圖。因此,編制一幅1∶250萬比例尺的全國性地質圖是十分必要的;同時,現在編制這樣一幅圖件也是有扎實基礎的。

21∶250萬《中國地質圖》編制特點

在詳細研究和綜合分析資料的基礎上,以准確、清晰、簡明地反映我國區域地質特徵總貌為准則,以新全球構造理論為主導學術思想,區域地質綜合分析方法為手段,本次新版《中國地質圖》編圖工作對不同區域的地層、火成岩、構造和變質作用等內容作了以下幾方面的深入研究和總結:

(1)不同構造單元在各地質時期的沉積組合特點和古地理演化及其與構造的關系;

(2)各區構造運動的發育過程、構造變動的類型及其構造演化的歷程;

(3)各區火成岩活動的性質和特點,及其與構造的關系;

(4)各區變質作用的期次,變質相組合及變質相系的特點,及其與構造的關系。

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全國性地層、火成岩、構造和變質作用的橫向分析對比與總結。

2.1地層

一般表示到統或階(組),研究程度較低或緊密褶皺區可以表示到系或群,甚至跨統或跨系。地層的劃分考慮了國際和國內的現狀進行劃分對比。地層的年齡值除國內已有比較確切的年齡值外,基本參照國際通用地質年代表。前寒武系的劃分對比一直是我國研究的重點,最近幾年來相繼在冀東發現了我國最古老的表殼岩曹庄群和鞍山附近花崗質古陸殼的殘塊。因此,將太古宇暫以3500Ma和3000Ma為界三分,包括古太古界、中太古界、新太古界。元古宇與太古宇以2500Ma分界。這些年齡數據只代表大致的分界年齡。本圖前寒武系的劃分對比見表1。

早寒武世仍以Anabarities trisulcatus帶作為底界;奧陶系四分,宜昌統(O1)與揚子統(O2)的分界置於大灣階含Azygograptus suecicus筆石帶底界;志留系亦四分,將原上志留統中含牙形石Ozarkodina remscheidensis eosteinhornensis帶的地層劃歸普里多利期,以S4表示,含Polygnathoides siluricus帶的劃歸拉德洛期,以S3表示;石炭系二分,上、下統界線劃在Eumorphoceras和Homoceras帶之間;與二疊系的界線劃在290Ma,即格舍爾期與阿瑟爾期之間;考慮國際上目前白堊系仍然二分,本圖亦採用二分,界線仍在阿爾必階和賽諾曼階之間。具體到我國東部侏羅系—白堊系陸相地層的劃分也是長期有爭議的問題。最近,隨著生物化石研究的進展和同位素年齡測定精度的提高,東部含熱河動物群地層時代的歸屬逐漸明朗,遼西北票地區原始鳥類化石的發現,也為這些地層時代的確定提供了新的證據,考慮到資料來源及認識的不統一,本圖將九佛堂組—阜新組均劃歸下白堊統,有爭議的義縣組以J3-K1表示。詳細劃分對比見表2。

表1中國前寒武系劃分對比簡表

第四系一般劃分為更新統(Qp)和全新統(Qh),對大面積第四系發育區盡可能區分出下更新統(Q1)、中更新統(Q2)、上更新統(Q3)。第四系在我國非常發育,占陸地面積的四分之一。尤其是近年來對全球變化、環境地質、青藏高原的抬升以及古人類的研究已引起廣泛的關注。第四紀已有古人類的活動,根據最近的研究,其底界為2.48Ma。主要依據有:①華北泥河灣組中含Equus sanmeniensis(三門馬),Proboscidipparion sinensis(長鼻三趾馬)等和雲南元謀組中含Rhinoceros sinensis(中國犀),Equus yunnansis(雲南馬)等均為早更新世典型代表分子;②中國黃土的底界年齡為2.48Ma。黃土和古土壤系列氣候期可以與深海沉積物氧同位素氣候期對比(圖1)。

除太古宇、第四系和變質較深的地層外,為了有助於說明不同區域的研究程度和地殼發展歷史,要求在圖上選擇以下幾種關鍵性的、對說明區域構造發展有代表性的沉積類型加以表示:①代表穩定型的海綠石石英砂岩或碳酸鹽台地沉積;②代表活動型放射蟲硅質岩或深水濁積岩;③代表造山後的磨拉石粗碎屑沉積。火山岩類物質是區分穩定型和非穩定型的重要標志之一,上新世以前的火山岩由所屬時代地層用岩相界線圈出再加不同花紋表示其岩石類型。

為了更確切地反映第四紀地質體的形成過程和外動力條件,要求圖面上除劃分時代外,還需加成因類型代號。主要的成因類型有:殘坡積(eld)、冰磧(g)、冰水沉積(gf)、洪積(P)、沖洪積(fp)、沖積(f)、湖積(1)、沖湖積(fl)、海積(m)、沖海積(fm)、黃土(L)、風積(e)、生物堆積(b)、化學沉積(c)。成因類型代號寫在第四系代號右上角,如Qp1。在面積較大的第四紀地質體中要求表示與構造、氣候關系密切的成因類型花紋,計有:冰磧、風成砂、黃土、沖洪積、洪積、海積、沖海積等。同時,為了反映大面積第四系覆蓋區的基底概況,標出第四系的等厚線及典型鑽孔位置,並在鑽孔位置旁標出第四系厚度和下伏岩層時代,如

200m[33]

2.2火成岩

火成岩一般按岩石化學成分和礦物成分劃分成超鎂鐵質岩類、鎂鐵質岩類、中性岩類、酸性岩類和過鹼性岩類等5大類,又按其產狀分成深成岩、淺成岩、潛火山岩和火山岩4類。詳細分類見火成岩分類表。潛火山岩一律按岩體處理,但為了突出其與火山岩的密切關系,再加相應火山岩類的花紋,這樣也解決了我國南方一些與火山岩關系密切的、具潛火山岩的性質的酸性和中性超淺成岩體的表示方法問題。為了突出與環境地質和災害地質有關的信息,該圖將上新世(含上新世)以來的火山岩及時代不明的火山岩均按岩體表示。

2.3變質岩

在變質岩發育區要求在圖面上區分出變質相。變質相劃分為綠片岩相、角閃岩相和麻粒岩相,分別用三種花紋表示。總之,變質相的花紋方向代表該地區片理和片麻理方向。另外,根據現有研究資料盡可能表示超高壓、高壓變質帶,動力變質帶和藍閃石片岩帶。

2.4構造

以清晰地反映區域構造特徵為目的,地質體的展布應符合客觀實際,接觸關系要表示清楚。對境內的主要斷裂要區分其性質,是平移、逆沖還是拉張的;不同時期構造運動所形成的斷裂方向及其相互間的切割關系要充分注意,並在圖上准確表示。為有助於全區地質構造的分析,對大型盆地、第四紀大面積覆蓋區下的主要隱伏斷裂亦加以表示。此外,在圖上盡量表示出構造窗、飛來峰、韌性剪切帶等。

表2中國東部侏羅系—白堊系劃分對比簡表

圖1中國黃土-古土壤系列氣候演化略圖

3中國區域地質特徵

中國大陸是在西伯利亞板塊、華北板塊、塔里木板塊、揚子板塊、華南板塊、印度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等長期相互作用下逐漸發展演化而成。其中華北板塊、塔里木板塊、揚子板塊和華南板塊是構成中國大陸的主體。根據沉積組合、岩漿活動、變質作用和構造運動等時空發育的總體特徵,中國大陸大致又可以劃分成地台區和褶皺區兩大類。地台區有華北地台、塔里木地台和揚子地台。褶皺區有準噶爾-內蒙古-興安嶺褶皺區、昆侖-秦嶺褶皺系、青藏-滇西褶皺區、岡底斯-喜馬拉雅褶皺區、華南褶皺區、完達山褶皺系、台灣褶皺系和南海褶皺區等(圖2)。

圖2中國大地構造分區略圖

(1)華北地台:構成華北板塊的主體,是呂梁運動後即已基本固結的穩定地塊。其太古宇是目前我國出露最全和發育最完整的地區,並已證實此時已有一些陸核存在。中新元古界主要由海相碎屑岩和鎂質碳酸鹽岩組成,發育在地台內部的裂陷帶內,在震旦紀晚期於地台西、南部發育冰磧岩。中奧陶世後,地台主體缺失晚奧陶世到早石炭世的沉積物。上石炭統—下二疊統為海陸交互相煤系地層,晚二疊世後進入陸相沉積。侏羅紀開始,受太平洋板塊的影響,在太行山以東廣泛發育燕山期的侵入岩和火山岩。內蒙古南部蘇尼特旗至西拉木倫河以南是華北地台的北緣,主要為加里東褶皺帶。西南的柴達木地塊可能是新元古代晚期從華北地台西南緣分裂出來的塊體。祁連山加里東褶皺帶即是此時形成的海槽,於志留紀晚期褶皺隆起,中泥盆世堆積的磨拉石說明柴達木地塊於此時已與華北地台形成統一的大陸地殼區。

(2)塔里木地台:固結於850Ma的晉寧運動。第三紀以來,隨著青藏高原和天山的大幅度隆升,塔里木相對下沉形成了我國最大的內陸盆地。其基底埋深約8~10km,西部隆起,東部為疊加式斷陷。最老的岩層為中太古界—古元古界[34],震旦系以發育冰磧岩為特徵,下古生界生物化石與揚子地台頗為接近,上二疊統全部為陸相沉積。中生界主要為山間盆地或山前坳陷型沉積,但盆地西部出現海相。老第三系在西部也為海相或潟湖相沉積,盆地四周有呂梁期和華力西期為主的中酸性、基性和超基性岩類的侵入,南緣還有喜馬拉雅期的火山噴發[35]

(3)揚子地台:以山陽-桐城斷裂與秦嶺褶皺系相鄰,西以龍門山-紅河斷裂帶與青藏-滇西褶皺區分界,東南則以紹興-江山斷裂與華南褶皺系相接。該地台形成於晉寧運動後,但根據最近資料,川南康定群有2957Ma的年齡值,另外還有一批大於1700Ma的年齡數據,說明其中有些是呂梁運動固結的穩定區。鄂西的崆嶺群已解體為新太故界東沖河組和古元古界水月寺岩群。震旦系—中三疊統是典型蓋層沉積,其中湖北三峽是震旦系—寒武系的層型剖面之一。地台邊緣除有元古宙、古生代和中生代的中酸性、基性、超基性岩類侵入外,地台內部還有過鹼性岩類侵入。

(4)准噶爾-內蒙古-興安嶺褶皺區:是西伯利亞板塊、塔里木板塊和華北板塊之間占亞洲陸緣增生褶皺帶的一部分,總體呈近東西向弧形展布,其中還散布著准噶爾、錫林浩特、佳木斯、額爾古納等小型地塊。陸緣的增生演化主要發生在加里東期和華力西早期。阿爾泰-額爾古納褶皺帶即是一條加里東褶皺帶。早石炭世,西伯利亞板塊與塔里木-華北板塊碰撞對接,致使區內褶皺斷裂發育,岩漿活動強烈,變質作用類型復雜多樣,構成我國重要的古生代構造岩漿帶。華力西期以後,西段受西伯利亞板塊、哈薩克板塊和印度板塊的擠壓,形成山鏈與盆地相間的構造構局,並伴有一系列逆沖推覆與大型走滑斷裂;東段除受西伯利亞板塊影響外,還多次受來自東南太平洋板塊的推擠,呈現EW向構造與NE、NNE向構造相互復合的構造格局。准噶爾屬穩定型內陸盆地,地層發育較全,主要為河湖相碎屑和煤系沉積;松遼盆地是從晚侏羅世發展起來的裂陷盆地。該區東部受太平洋板塊的影響,從燕山期開始發育了一系列大小不等的斷陷型含煤盆地和沉積-火山岩盆地。燕山中期有強烈的火山活動和大規模的中酸性岩漿侵位。

(5)昆侖-秦嶺褶皺系:是介於塔里木板塊、華北板塊和揚子板塊之間的一條消減帶,也是上述南北兩板塊之間的結合帶。因此,該系內部組成和構造非常復雜,尚有許多地質問題有待進一步查明。根據現有資料,它是晉寧、加里東、華力西、印支等造山運動所形成的復合造山帶。東段被郯廬斷裂帶截切,且平移到膠南,走向轉為NEE向;西段被阿爾金斷裂所截。昆侖褶皺系可以康西瓦—中昆侖斷裂劃分成南北兩部分。北昆侖是一條華力西褶皺帶,南昆侖是一條華力西、印支褶皺帶。伴隨華力西期中昆侖的疊接有中酸性、基性—超基性岩類的侵入活動。中三疊統仍保持島弧海環境,隨著古特提斯洋北支在中三疊世的閉合、造山,上三疊統出現夾陸相火山岩的磨拉石堆積,並不整合在前期地層之上,生物群已屬特提斯型。其後的侏羅系—白堊系均為陸相小型盆地沉積。燕山期和喜馬拉雅期是其推覆、走滑和隆起的主要構造變動時期。秦嶺褶皺系位於華北板塊和揚子板塊之間,以商丹斷裂帶作為南北秦嶺的分界。北秦嶺為加里東期造山帶,基底由新太古界和古元古界變質岩系組成,其上被中新元古界深水火山-沉積岩所覆蓋;寒武奧陶系仍為活動型火山-沉積岩系,含放射蟲硅質岩,並有數條蛇綠岩帶侵位於上述岩系之中。伴隨加里東末期至華力西早期的造山作用,此帶還有大量花崗岩類侵位。南秦嶺是華力西、印支褶皺帶。新太古界—中元古界構成該帶的基底,近來研究證實,基底與蓋層之間存在一條大的韌性滑脫剪切帶,同時伴有大量印支期花崗岩類的侵入。晚三疊世以後受古太平洋板塊向NNW方向的移動,致使秦嶺到大別山一帶繼續發生逆沖、滑脫和推覆。並有人認為,大別山群之下有年輕地層存在。

(6)青藏-滇西褶皺區:北以修溝—瑪沁斷裂與昆侖褶皺系分界,南以班公湖—怒江斷裂帶與岡底斯-喜馬拉雅褶皺區相接。該區由巴顏喀拉褶皺系和唐古拉褶皺系,以及若干中間地塊、推覆構造、蛇綠岩帶、混雜岩帶和構造岩漿岩帶所組成。兩個褶皺系之間以可可西里—金沙江斷裂帶分界。巴顏喀拉褶皺系原屬揚子板塊西部邊緣,是在晚古生代初期從揚子大陸開裂離散出來所形成的印支褶皺系。在巨厚的三疊系濁積岩之下有前古生代結晶基底的殘塊;震旦系—下古生界為一套夾火山岩的碎屑岩、碳酸鹽岩沉積,其生物特徵接近揚子區;泥盆系為穩定型碳酸鹽台地和台地邊緣沉積為主,晚石炭世開始受古特提斯洋的影響靠近東昆侖和金沙江一帶發育活動型火山-沉積岩系,其餘廣大地區仍屬穩定型沉積。二疊紀開始由穩定逐漸轉為活動,並有大量中基性火山噴發。早中三疊世該區隨著金沙江帶的打開而向北推移,同時接受了一套濁流沉積和混雜堆積;晚三疊世該區與北面的歐亞大陸拼合而褶皺成山。唐古拉褶皺系主要由上三疊統—侏羅系構成的褶皺帶、逆沖斷裂帶和蛇綠岩帶組成,並有一系列花崗岩類岩體貫穿其中。在巨厚的蓋層之下可能存在前寒武紀基底,晚三疊世金沙江向南俯沖、閉合,唐古拉褶皺系與巴顏喀拉褶皺系拼接在一起。侏羅紀時,南部為陸相沉積,北部為海相沉積。陸相沉積的白堊系不整合其上。

(7)岡底斯-喜馬拉雅褶皺區:是岡瓦納大陸北緣分離出來的一部分,可以雅魯藏布江帶為界劃分成岡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皺系和喜馬拉雅褶皺系。岡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皺系是燕山晚期褶皺系。其基底為元古宇的變質岩群,奧陶系—志留系為陸表海碳酸鹽和碎屑沉積,在雲南變質岩系之上直接被泥盆系所覆蓋。晚古生代出現具岡瓦納特徵的冰海沉積和冷水動物群。中生代分異明顯,三疊系具大陸邊緣裂陷槽特點,侏羅紀開始出現溝-弧-盆體系,沉積了巨厚的濁積岩,含大量超鎂鐵質岩-鎂鐵質岩、放射蟲硅質岩和混雜岩塊。著名的岡底斯火山-岩漿弧形成於燕山晚期和喜馬拉雅早期。喜馬拉雅褶皺系是新生代褶皺系,南以主邊界斷裂與印度地台相接。前寒武系結晶基底之上為一大套古生代碳酸鹽岩夾碎屑岩的地台蓋層沉積。二疊紀末、三疊紀初隨著雅魯藏布江特提斯海域的打開,在雅魯藏布江一帶發育活動型沉積,並有火山岩和外來岩塊。侏羅紀—早白堊世在喜馬拉雅一帶仍以陸棚細碎屑-碳酸鹽沉積為主,而至雅魯藏布江處則為深海洋盆的火山岩-含放射蟲硅質岩。晚白堊世印度板塊向北漂移,特提斯海逐漸關閉出現雅魯藏布江蛇綠岩帶。

(8)華南褶皺區:主體屬加里東褶皺系,但受到華力西期、印支期,特別是燕山期構造岩漿活動的強烈影響,呈現多期構造相互疊加的復合構造格局。最早的岩石有中新元古界陳蔡群,震旦系—志留系以濁流沉積為主,經加里東運動褶皺和變質,伴有花崗岩類的侵入,與中新元古界一起形成了褶皺系的基底。泥盆系—中三疊統為地台型碳酸鹽岩夾砂頁岩和煤系地層,印支運動使其褶皺,並伴有花崗岩類的侵入,晚三疊世到新第三紀受太平洋板塊的影響,形成了一系列NE或NNE方向的斷陷盆地,伴有強烈的構造作用和岩漿活動。

(9)完達山褶皺系:屬錫霍特阿林褶皺帶的一部分,是晚侏羅世—早白堊世沿亞洲大陸東緣形成的陸緣增生帶。主要由石炭系—二疊系的灰岩和綠片岩、中上三疊統含放射蟲硅質岩、濁積岩、混雜岩,以及下中侏羅統的碎屑岩和火山岩組成。這些岩層有的以外來岩塊出現在晚侏羅世地層中。該區逆沖、推覆構造十分復雜,並有印支期和燕山期的花崗岩類侵位。

(10)台灣褶皺系:是西太平洋島弧褶皺系的組成部分。該系可以台東大縱谷帶為界劃分成台西中央山脈褶皺帶和台東的海岸山脈褶皺帶。後者與菲律賓的呂宋島弧相聯,屬菲律賓海板塊;前者的中央山脈與北面的釣魚島隆起相接,屬歐亞板塊,大縱谷帶是一條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的地殼對接帶。中央山脈褶皺帶包括台灣島大部分和台灣海峽東部。主要為厚達萬米的第三紀濁積岩沉積。在大南澳變質帶中有玉里和太魯閣為代表的雙變質帶,前者有多期蛇綠混雜岩分布,後者捲入有屬於華南區的石炭系—二疊系岩塊。該帶西部是第三紀晚期—第四紀初期形成的坳陷帶,大部分為第四系所覆蓋。海岸山脈帶主要為第三紀碎屑岩、島弧火山岩組成,又可分東西兩部分。東部主要由中新世奇美火山岩和上新世至更新世濁積岩組成。東南側上新世的利吉蛇綠混雜岩帶為菲律賓海板塊俯沖碰撞時帶來的洋殼物質[36]

(11)南海褶皺區:屬印支地塊的一部分,曾經歷了古生代—中生代多次拼貼增生和新生代解體離散的復雜過程。海南島三亞地區的寒武系—奧陶系為穩定型碎屑和碳酸鹽沉積,中寒武統所含三葉蟲等化石與澳大利亞的Currant Bush組所含化石極其相似,同時在西沙群島曾鑽遇到前寒武系基底,這些資料說明早古生代時期該區曾與澳大利亞同屬於南大陸,具地塊性質。華力西期—印支期是南大陸解體離散和北大陸拼貼增生階段,從該區晚古生代的生物群已具岡瓦納冷水生物區與特提斯暖水生物區之間的過渡生物區性質可表明此時已從南大陸裂離出來。印支運動實質上反映了古特提斯海的消亡和滇-緬-泰與印支及華南陸塊三者碰撞過程,印支期後整個東亞已拼合成統一陸塊。南海的擴張起始於白堊紀末—古新世早期(63~70Ma),與印度陸塊與歐亞大陸碰撞密切相關,南海中部即中央海盆地區,具一般大洋地殼的三層結構(沉積層、大洋層2和大洋層3),北緯14°30′~15°30′之間近東西向分布的海山鏈即為殘留中心,直到上新世末—更新世初南海才與太平洋完全分開,形成現今的邊緣海性質。

參考文獻

[1]程裕淇等.中國區域地質概論.地質出版社,1994.

[2]《中國地層典》編委會.《中國地層典》.地質出版社,1996.

[3]江蘇省地質礦產局.江蘇省及上海市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84.

[4]江西省地質礦產局.江西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84.

[5]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質礦產局.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84.

[6]福建省地質礦產局.福建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85.

[7]安徽省地質礦產局.安徽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87.

[8]貴州省地質礦產局.貴州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87.

[9]湖南省地質礦產局.湖南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88.

[10]廣東省地質礦產局.廣東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88.

[11]吉林省地質礦產局.吉林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88.

[12]浙江省地質礦產局.浙江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89.

[13]陝西省地質礦產局.陝西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89.

[14]遼寧省地質礦產局.遼寧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89.

[15]河北省地質礦產局.河北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89.

[16]河南省地質礦產局.河南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89.

[17]山西省地質礦產局.山西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89.

[18]甘肅省地質礦產局.甘肅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89.

[19]湖北省地質礦產局.湖北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90.

[20]雲南省地質礦產局.雲南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90.

[21]寧夏回族自治區地質礦產局.寧夏回族自治區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90.

[22]四川省地質礦產局.四川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91.

[23]青海省地質礦產局.青海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91.

[24]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礦產局.內蒙古自治區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91.

[25]山東省地質礦產局.山東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91.

[26]北京市地質礦產局.北京市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91.

[27]福建省地質礦產局.台灣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92.

[28]西藏自治區地質礦產局.西藏自治區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93.

[29]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礦產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93.

[30]黑龍江省地質礦產局.黑龍江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93.

[31]程裕淇等.1∶500萬《中國地質圖》(附《說明書》).地質出版社,1990.

[32]馬麗芳等.中國地質圖集,地質出版社(出版中).

[33]張宗祜主編.1:2500000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其毗鄰海區第四紀地質圖.中國地圖出版社,1990.

[34]胡藹琴,格雷姆·羅傑斯.新疆塔里木北緣首次發現30億年的岩石.科學通報,1992,37,7.

[35]陳哲夫,吳乃元等.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圖.地質出版社,1985.

[36]何春蓀.台灣地質概論.「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出版,1986.

『陸』 中國地質科學院生態地球化學重點開放實驗室

2008年4月實驗室應美國地調局(丹佛)David B.Smith教授和Paul J.Lamothe教授邀請,組織專家對美國地質調查局進行了訪問,雙方就合作開展《東北重工業城市地球化學環境生態安全監測與修復治理技術研究》項目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實驗室還邀請了美國佛羅里達大學農業與食品科學研究所曹心德博士來中心就有關「土壤鉛污染及磷的原位鈍化修復誘導」專題做學術報告。

2008年實驗室重要研究成果包括:大陸深俯沖與科學鑽探項目(第二完成單位),獲得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一等獎。多目標地質調查中有機物分析及其應用研究,採用新的樣品處理技術和方法,建立了揮發性鹵代烴和苯系物、有機氯農葯、多環芳烴等有機物的系列分析方法,相關成果被評為中國地質科學院2008年十大科技進展。完善了不同景觀城市環境地球化學調查技術方法和預警預測技術,研究了城市土壤、大氣、水中有機污染物的分布特徵和源解析,提出了多介質預警模型,建立了城市地球化學動態監測方法和預警模型;對我國東部典型沿海地區青島、上海崇明島和西部卧龍高原地區幾類POPs的研究,對其污染狀況以及存在的風險和來源等進行了詳細研究;根據國內外土壤地質環境研究現狀和華北平原土壤地質環境特徵,對華北平原地區進行研究與編制地球化學圖集工作,編寫34種地球化學元素說明,為加強該地區地質環境管理和國土功能區規劃提供技術支撐。土壤及沉積物中重金屬順序提取標准物質研製標准化項目填補了國際相關標准物質的空白,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二等獎。

實驗室2008年共發表SCI論文20篇,核心期刊論文30篇。

典型城市表層土壤重金屬預測預警系統

實驗室人員在日本學習全氟有機化合物分析方法

『柒』 李廷棟的學術成就

把地質編圖提高到新水平
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他在地質部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工作的時候,曾參加並主持了若干區域地質調查圖幅設計、報告的評審驗收工作。他主持編制了1∶20萬及1∶100萬區域地質調查規范,參與組織了中國區調工作會議和中國區調圖幅清理工作,他主要負責抓重點地質區(帶)區調工作部署和試點圖幅的科學技術研究。他還經常結合區調圖幅的問題進行短期野外地質考察,以解決填圖中的有關問題等等。這些工作都為他以後進行地質編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世紀70年代以來,他主持編制了多種地質礦產圖件,並且不斷地探索技術方法、總結編圖經驗。在編圖中,他始終堅持「嚴格要求、精心設計、精心編繪、嚴格審校、力求創新」的指導思想。他說:「編圖過程就是區域地質綜合研究的過程。」他強調豐富的科學內容與完好的表現形式相結合,提倡編圖質量和科學技術上的創新。他自己則總是與編圖組的們一道充分搜集研究已有的資料,深入綜合分析對比,熟悉並掌握各地質區(帶)的地質特徵並作出合理的處置,還根據地質科學與地質工作的新進展,不斷增加新的地質內容,擴大地質信息量。同時,在制圖技藝、圖面結構、色標製作等方面也不斷進行革新。因此,編出的地質圖件,其地質輪廓清晰,地質內容翔實,數據可靠,繁簡適度,繪制精細,結構合理,色調配置得當,圖形美觀,從而把中國的地質編圖提高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受到國內外地質界的高度評價,並被廣泛引用。他先後主持編制的1∶400萬《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圖》(1972年版)、1∶500萬《亞洲地質圖》(197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圖集》(1973年版)及1∶200萬《中國礦產圖》等曾先後獲得中國科學大會獎、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地礦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400萬《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圖》(1976年版)、1∶400萬《中華人民共和國構造體系圖》(1976年版)和《亞洲地質圖》公開出版,並在第25屆國際地質大會上展示,在國內外地質界、輿論界引起強烈反響。國際地科聯主席杜倫佩教授稱贊說這「是第一流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圖集》出版後,日本和英國要求由他們翻譯出版。美國《地質時報》稱「圖件在細節上很精緻」、「制圖上配置很好」、「印刷達到了高水平」。香港大學地質系彭琪瑞教授稱,這「對亞洲地質及世界地質的了解和研究是一個巨大的貢獻」。
系統總結中國和亞洲區域地質
他在長期科研實踐和區域地質資料積累的基礎上,又不斷地搜集分析新的研究成果,並且結合幾輪編制的中國地質圖件,多次總結中國區域地質特徵,發表了二十多篇論文,編撰了《中國地質概述》專著,這是對中國區域地質的初步的但也是系統的總結,在「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條件下,卻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總結。《中國地質概述》和有關論文劃分了中國大陸的構造地質區和地質演化階段,釐定了中國構造運動和岩漿活動期序,論述了中國地質的若干特點和礦產分布的地質條件。他把中國大陸劃分為地台區、陸間增生褶皺區、陸緣增生褶皺區等3種「構造地質區」和10個「構造地層區」;劃分出12期主要的構造運動,並以阜平運動、呂梁運動、晉寧運動、印支運動為轉折,把中國地質演化劃分為五大階段。
作為集體研究成果,《亞洲地質》是中國地質學家編撰的第一部論述亞洲區域地質的專著。李廷棟是項目負責人和主要作者之一。《亞洲地質》根據王鴻禎院士倡導的構造活動論和地質發展階段論的觀點,把亞洲大陸分為6個地層大區(地質大區)和四大地質發展階段,系統而概要地論述了亞洲大陸自然地理、區域地層、區域岩漿岩和區域構造時空發育的總體特徵。李廷棟則從自然地理與地質結合上,把亞洲劃分為六大自然地理區,從形成的地質背景上總結出亞洲地勢發育的4個條件和特點,概括出6種山體結構形式。他從地殼結構及其演化的差異出發,把亞洲劃分為六大構造岩漿域,總結出亞洲岩漿活動的階段性、繼承性、分異性、分帶性及遷移性的時空演化規律;在有關論文中把濱太平洋中新生代岩漿岩劃分為陸內、陸內斷陷、陸緣盆地及西太平洋島弧4個構造岩漿區和20個構造岩漿系,並分別論述了它們的特點。該書獲1982年中國優秀科技圖書獎。
探索青藏高原的隆升
1980年10月,他受命任中國地質科學院院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本著撥亂反正、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神,科研單位同樣面臨著治理整頓的繁重任務。他出任院長(1980—1986)的6年,也正是中國經濟體制及科技、教育體制改革的起步時期,院務繁重。一方面他以主要時間和精力抓好院務管理和改革;一方面又以中方聯系人的身份參與主持了中法「喜馬拉雅地質構造與地殼上地幔的形成演化」合作研究項目。作為院長,他毫不懈怠;作為科學家,他沒有節假日,沒有晚上休息時間,努力地進行著科學研究與探索。
中法喜馬拉雅地質構造的合作研究是一次大規模的科學考察,先後參加工作的有四百餘人。李廷棟作為中方聯系人,參加並主持了歷次中法雙方的會晤和談判,並先後三次進藏開展地質調查,致力於青藏高原區域地質的綜合研究,實行「地質與地球物理調查相結合,地質立典性研究與區域綜合研究相結合,宏觀觀測與微觀研究相結合」。他作為主要作者之一,發表了《喜馬拉雅岩石圈構造演化·總論》等專著,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二十多篇。他從地質與地球物理的結合上論述了青藏高原岩石圈結構構造及其演化模式;指出高原存在揚子、華夏、岡瓦納三種類型的基底;提出「陸內匯聚—地殼分層加厚—重力均衡調整」的青藏高原隆升模式。他認為,高原大幅度快速隆升始於第四紀。他作為第一作者撰寫的《青藏高原地殼演化與隆升機制》一文在莫斯科第27屆國際地質大會上宣讀,引起與會者的廣泛興趣,並應邀發表於英文刊物《構造物理學》上。該項成果獲地質礦產部1989年科技成果一等獎。
後來,他又結合亞東-格爾木地學斷面研究新資料,再次進行高原中部地體構造分析,進一步研究了高原隆升的過程與機理,把高原隆升劃分為「俯沖隆升(K2-E2)、匯聚隆升(E3-N1)、均衡調整隆升(N2-Q)」三大階段,並初步探討了各階段隆升的特點和幅度。有關論文《青藏高原隆升的過程和機制》亦於1996年應邀發表於《構造物理學》期刊上。
推進全球的南極地質研究
「上天、入地、下海、登極」的地學科學研究,一直被人們作為科學研究的前沿,為世人所矚目。他有幸於90年代前期主持了「南極岩石圈結構」的國家攻關項目。為了在較短時期內掌握南極大陸地質概貌,取得幾項高水平的科學成果,他提出並實施了「抓兩頭」的科學考察戰略∶一頭抓地質立典式的調查研究,一頭抓區域地質綜合研究。實踐證明這種戰略是奏效的。他們這個科研集體一方面充分利用長城站、中山站的工作條件,選擇前沿性、關鍵性的地質問題開展地質立典式的精細的地質調查研究,取得一些創新性科研成果:首次提出了東南極拉斯曼丘陵地區5?5—5億年前泛非構造熱事件的地質含義;在南極首次發現罕見的硅硼鎂鋁礦;完善了南極地區布蘭斯菲爾德海峽地層層序和構造格架;進一步釐定了喬治王島菲爾德斯半島火山岩時代和成因;對陸地威德爾生物地理區和岡瓦納古陸再造提出了新的證據和認識。另一方面狠抓區域綜合研究,編制1∶500萬南極地質圖、礦產圖,系統搜集已有的地質、地球物理和礦產資料,總結南極大陸地質構造的基本特徵和礦產資源的總體面貌,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編制完成南極洲地質圖的少數國家之一,為中國制定南極政策和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作出了貢獻。
1971年,李四光先生逝世。李廷棟參加了「李四光遺留資料整理小組」,與李林、馬杏垣、高文學、周國鈞等一起整理、編譯了李四光先生的著作、講話和有關地質工作的建議等,這也成了他一個極好的學習機會。
李廷棟於1986年10月調任地質礦產部副總工程師後,長期從事地質科技管理工作,並就國土地質調查、地質工作發展戰略等提出了若干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他還多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是第25.27.28.29屆國際地質大會中國地質代表團的代表,是第30屆在北京召開的國際地質大會學術委員會主席。還曾對俄羅斯克里米亞、高加索、庫頁島,日本北海道,美國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和圖桑,加拿大安大略,以及冰島、南極等地進行野外地質考察,豐富了地質知識,增強了地質對比能力。
他非常重視人才培養,在科學研究和科技管理十分繁忙的情況下,他培養了多名碩士生、博士生,一絲不苟、循循善誘地指導他們的工作。
李廷棟院士說,對我的成長起關鍵作用的還是幾次承擔科研項目的實踐,特別是進行野外地質調查研究的實踐。他非常重視野外地質工作,他治學嚴謹、踏實認真、謙虛謹慎、善於吸取各家所長,成為新中國成立後成長起來的優秀地質學家的代表之一 。

『捌』 中國地理圖集的目錄

地圖 Map
中國地理位置與政區 Location and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of China
2-3從太空看中國 A View of China from Space
4-5中國的地理位置 Location of China in the World
6-7與中國建交的國家(2007年) Nations Established Diplomatic Relations with China(2007)
8-9中國政區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of China
自然地理 Physical Geography
10-11中國自然景觀
12-13中國地勢
14 中國地勢剖面
中國山系結構
15 中國三維地形
16 中國地貌類型
17 中國地貌區劃
20-21中國地質
22 中國板塊構造(板塊構造學說)
中國主要構造體系(地質力學學說)
23 中國大地構造(多旋迴學說)
24中國年太陽總輻射量
中國年日照時數
25 中國一月海平面氣壓及盛行風向頻率
中國七月海平面氣壓及盛行風向頻率
26 中國一月氣候鋒及氣旋路徑
中國七月氣候鋒及氣旋路徑
27 中國年平均氣溫
中國一月平均氣溫
中國四月平均氣溫
27 中國七月平均氣溫
中國十月平均氣溫
28 中國氣溫年較差
中國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的積溫
29 中國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0℃的積溫
中國年氣溫日較差
中國年無霜期日數
中國四季分配類型
30 中國年降水量
中國一月降水量
中國四月降水量
中國七月降水量
中國十月降水量
31 中國雨季類型和梅雨
中國年降水量相對變率
中國年平均相對濕度
中國年乾燥度
32 中國冬、夏季風及其進退
33 侵入中國的寒潮和台風路徑
中國主要氣象台站年各風向頻率及其
平均風速和最大風速
34 中國氣候類型
35 中國氣候區劃
36-37中國水系流域
38 中國年徑流深
中國河流徑流量增長與入海徑流泥沙及補給類型
39 中國徑流帶
中國水系結構與密度
40 中國湖泊分區、沼澤與冰川
中國地下水類型
41 中國水文區劃
42-43中國土壤類型(系統分類)
44 中國土壤成土母質
45 中國土壤地球化學性質
中國土壤有機質含量
46 中國土壤類型(發生學分類)
47 中國土壤區劃
48-49中國植被類型
50 中國植物區系
51 中國植被區劃
54 中國動物地理區劃
中國生態地理動物群
55 中國鳥獸區系分區
56 中國東部沿海及其島嶼
57 中國南部沿海及其島嶼
58 中國海域與近海地貌
中國海岸變遷及海底沉積物
59 中國近海潮汐與潮流
中國近海M2潮汐
60 中國二月近海表層水溫與海流
中國二月近海表層鹽度
61 中國八月近海表層水溫與海流
中國八月近海表層鹽度
62 中國海岸帶水化學類型與海底礦產資源
63 中國近海主要游泳動物資源
中國近海植物資源
64 中國綜合自然區劃(黃秉維,1965年)
65 中國自然地理區域(趙松喬,1983年)
66 中國自然地理區劃(任美鍔、包浩生,1988年)
中國自然地理區劃(師范院校用,1995年)
67 中國生態地理區劃(鄭度等,1999年)
68 中國中嶽運動後海陸分布
中國震旦運動後海陸分布
中國加里東運動後海陸分布
中國華力西運動後海陸分布
中國印支運動後海陸分布
中國燕山運動後海陸分布
69 中國新近紀古地理環境
中國第四紀中、晚更新世古地理環境
70 中國古近紀(早第三紀)景觀格局
中國新近紀(晚第三紀)景觀格局
中國晚更新世盛冰期氣候帶
中國全新世氣候適宜期景觀格局
中國晚更新世最後冰期年平均氣溫
中國晚更新世最後冰期年降水量
71 中國年平均氣溫變化速率(1951-2002年)
中國年平均降水變化速率(1951-2002年)
中國土地變化的減少型(20世紀90年代)
中國土地變化的增加型(20世紀90年代)
72 中國自然地帶
中國潛在第一性生產力
全球氣候變化後的中國自然地帶(溫度增加4℃)
全球氣候變化後的中國潛在第一性生產力(溫度增加4℃)
全球氣候變化後的中國自然地帶(溫度增加4℃,降水增加10%)
全球氣候變化後的中國潛在第一性生產力(溫度增加4℃,降水增加10%)
全球氣候變化後的中國潛在第一性生產力(溫度增加4℃,降水減少10%)
73 中國基準年生態系統脆弱性(1961-1990)
中國近期生態系統脆弱性(1991-2020)
中國中期生態系統脆弱性(2021-2050)
中國遠期生態系統脆弱性(2051-2080)
人文地理 Human Geography
74 西漢時期全圖
唐時期全圖 開元二十九年(741年)
75 遼、北宋時期全圖 遼天慶元年、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
元時期全圖 至順元年(1330年)
76 明時期全圖 宣德八年(1433年)
77 清時期全圖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
78 中國人口密度(1953年)
中國人口密度(1982年)
人口數和人口密度、性別年齡構成、平均預期壽命、家庭(戶)平均規模、撫養比、遷移;
收入、消費、居住;
建國以來的建制市;
城市化、城鎮、新農村;
民族;廣播覆蓋情況;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08年奧運會火炬境內外傳遞路線;
旅遊區劃和歷史文化名城、世界遺產(2009)、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旅遊接待人次&收入、旅行社&星級飯店、客源國和入境旅遊人次、部分旅遊目的國家和地區;
綜合交通網、鐵路網、國道和高速公路,民用航空網,沿海航線、內河航線和港口,主要遠洋航線;
固話、行動電話用戶數量;
主要油田、天然氣田與管道運輸;
平均受教育年限、文盲率、教育經費&構成、各類學校專任教師、在校生人數;
專利申請受理與授權、國家重點實驗室、區域創新能力;
地區GDP、財政收入、一二三產業增加值、產業構成、就業人員構成;
工業企業增加值和行業結構;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糧食產量、優勢農產品、水稻、小麥、玉米、糖料作物、油料作物、棉花,畜牧業區劃;
風電建設、石油生產與消費;
中國區域發展——三線建設、中國區域發展——三大地帶;
貿易、郵電、互聯網。
資源開發與國土整治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Territorial Management
152-153中國土地類型
154-155中國土地適宜性評價
156-157中國土地利用
耕地、林地、草地、城鄉建設用地、水利工程、供水;
水能資源、礦產資源、煤炭、石油、太陽能資、地熱、風能、生物能;
森林、林業、畜禽、漁業、葯用資源、陸地生態系統資產分布;
土壤侵蝕、水土流失、沙漠化、草場退化、土壤鹽鹼化、水土保持、退耕還林與平原綠化;
地震、洪澇、旱災、台風、滑坡泥石流、冰雹、雪災霜凍、風沙災害、森林火災、作物病害、城市&農業自然災害區劃、減災工程;
水環境——水質、二氧化硫排放與濃度、煙塵粉塵、酸雨強度、固體廢棄物、重點城市廢水&廢氣&工業固體廢料排放;
大骨節病、吸蟲病等;
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
地理區劃、地理分區。
區域地理 Regional Geography
遼吉黑地區
216-217遼寧省 吉林省 黑龍江省地形
218-219遼寧省 吉林省 黑龍江省政區
220 遼吉黑地區土地資源
221 遼吉黑地區積溫與降水
遼吉黑地區礦產資源
222 遼吉黑地區人口密度與城市人口規模(1982年)
遼吉黑地區人口密度與城市人口規模(2005年)
223 遼吉黑地區人均GDP與交通(1982年)
遼吉黑地區人均GDP與交通(2005年)
224 遼吉黑地區糧食生產基地縣(1985年)
遼吉黑地區糧食生產基地縣(2004年)
遼吉黑地區糧食生產基地縣類型(1985年)
遼吉黑地區糧食生產基地縣類型(2004年)
225 三江平原地勢
三江平原地區耕地與濕地(20世紀50年代)
三江平原地區耕地與濕地(2000年)
226 遼吉黑地區森林資源(1980年)
遼吉黑地區森林資源(2004年)
東北亞各國區域經濟優勢
東北地區與東北亞各國的區域經濟合作現狀
227 遼吉黑地區工業結構與規模(1985年)
遼吉黑地區工業結構與規模(2004年)
京津冀魯豫地區 [228~243頁]
地形、政區、土地資源、積溫與降水、礦產資源、人口密度與城市人口規模、人均GDP與交通、平原區地下水與調水工程、水田與水澆地、鹽鹼地、黃河下遊河道變遷、黃河下游防洪工程體系、小浪底水利樞紐平面圖、天津濱海新區開發現狀&開發規劃與開發設想、首都圈地區人均GDP&產業結構及規模&城市體系、北京市城市建設——城區的發展&地鐵發展&首都國際機場發展
滬蘇浙皖湘鄂贛地區 [244~273]
地形、政區、土地資源、積溫與降水、礦產資源、人口密度與城市人口規模、人均GDP與交通、大珠江三角洲地區發展態勢&環境狀況、台灣島工業&人口密度與城市人口規模&交通&旅遊資源&自然保護區、閩台經濟交流和合作、深圳市開發態勢、海南島各市縣熱帶作物面積
內蒙古地區 [274~285]
地形、政區、土地資源、積溫與降水、礦產資源、人口密度與城市人口規模、人均GDP與交通、草地生態系統類型與縣域草地生產力、草地退化與土地沙漠化、錫林郭勒&科爾沁&呼倫貝爾草魚地區、毛烏素地區、能源重化工基地、旅遊分區與主要旅遊景點
晉陝甘寧地區 [286~297]
地形、政區、土地資源、積溫與降水、礦產資源、人口密度與城市人口規模、人均GDP與交通、黃土高原土地利用、秦漢&隋唐&明清時期黃土高原景觀與土地利用、甘肅省華池縣樊庄小流域位置&治理前後土地利用、寧夏中衛縣沙坡頭地區沙漠治理與科學實驗、陝西省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科技成果輻射、晉陝能源基地分布及能源流向、旅遊資源&熱線區
川渝地區 [298~309]
地形、政區、土地資源、積溫與降水、礦產資源、人口密度與城市人口規模、人均GDP與交通、四川盆地農業生產水平、旅遊資源與分區、四川大熊貓自然保護區、自然災害分區與地質災害、汶川地震及餘震震中、、汶川地震受災范圍及程度、長江三峽庫區淹沒范圍
雲貴地區 [310~321]
地形、政區、土地資源、積溫與降水、礦產資源、人口密度與城市人口規模、人均GDP與交通、貴州花江示範區位置&石漠化、三江並流區國際河流開發現狀與構想、橫斷山區植被類型、旅遊資源&熱線區
新疆地區 [322~335]
地形、政區、土地資源、積溫與降水、礦產資源、人口密度與城市人口規模、人均GDP與交通、歷史時期羅布泊范圍及上游水系變化、羅布泊地區主要遺址遺物、塔里木河、天山北麓植被類型與城市布局、油氣地質構造、油氣資源與生產、棉花生產、草地資源與畜牧業、旅遊資源與分區
青藏地區 [336~347]
地形、政區、土地資源、積溫與降水、礦產資源、人口密度與城市人口規模、人均GDP與交通、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狀況&治理規劃、柴達木地區資源開發的循環經濟模式及其生態環境效應、青藏高原冰川分布、青藏鐵路建設與生態保護、旅遊資源與分區
圖表

『玖』 一部早期中國地質調查的宏論

吳鳳鳴

(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一、李希霍芬及其人

斐迪南·保爾·威爾赫姆·弗萊郝爾·馮·李希霍芬 ( Fedinand Paul Wilhelm Freiherrvon Richthofen,1833 ~ 1905) 是德國著名的地理學家、地質學家。1833 年 5 月 5 日生於普魯士 ( 上西里西亞) 巴登符騰堡的卡爾斯魯赫 ( 今屬波蘭) 。1856 年畢業於柏林大學,早期曾考察和研究過阿爾卑斯山、喀爾巴阡山、多洛米蒂山和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的地質現象; 成功地建立南蒂羅爾的三疊系層序; 1860 年應邀隨同德國經濟使團訪問過錫蘭 ( 今斯里蘭卡) 、日本、中國台灣、菲律賓、曼谷,以及緬甸的毛淡棉等地; 1863 ~1868 年到美國加利福尼亞進行地質考察並曾發現金礦; 同時還從事過花崗岩、火山岩、白雲岩,以及珊瑚成因的研究。

1860 年和 1868 年,李希霍芬先後兩次來中國進行地理、地質考察,1872 年返德後名聲大振,受聘於柏林大學、波恩大學、萊比錫大學等大學擔任教授,擔任過柏林大學校長,連任過柏林地理學會主席,當選為國際地理學會主席,以及德國、法國科學院院士,成為著名的地理學家、地質學家,1905 年 10 月 6 日逝世。

1877 ~ 1912 年,出版了書名為 《中國》 的五卷集地質考察報告,成為我國早期重要的地質文獻。

二、兩次來華進行地理 - 地質考察的 7 條路線

1860 ~ 1862 年,李希霍芬隨同普魯士 「遠征團」 赴亞洲東部進行地質考察,於 1861年到達中國上海,但當時由於他受到清朝政府的限制,僅困居於上海,實際上未能進行任何考察活動。

1868 年,李希霍芬獲得加利福尼亞銀行的資助,再次來華,進行實地地質考察。後來,他又獲得上海外商會的資助,精心設計了 7 條考察路線,以上海作為基地,從 1868年到 1872 年 4 年間,足跡遍及中國 18 個省 ( 區) ,進行地理的、地質的考察,其考察范圍北抵遼寧沈陽,西到四川成都,南到廣州 ( 包括中國香港) ,東到舟山群島,時間之長、地點之多,均非他人所能及。

從上海外商會獲得資助的條件是,對考察地區獲取的地理和地質資料,包括物產、人口、交通、風土人情以及社會經濟概況,及時向商會作專題報告。從而,也充分顯出李氏來華進行考察的目的背景。

李氏考察的 7 條路線大致情況如下:

第一條路線: 1868 年 11 ~ 12 月間,主要地區是杭州、蘇州、無錫、鎮江、南京等地,尤以對舟山群島考察最詳。

第二條路線: 從 1869 年 1 月起,再次赴南京、鎮江,轉入湖北 ( 武昌及漢口) 。

第三條路線: 從 1869 年 3 月開始,相繼有半年時間,主要考察山東郯城、臨沂、泰安、濟南、章丘、博山、濰坊、芝罘。1877 年,他曾專門提交報告 《山東地理環境和礦產資源》,文中強調青島之優越的地理位置,並渲染膠州灣良港之說。後渡海到達遼東半島,去過瓦房店、蓋平、熊岳; 後進入大孤山,到達本溪、沈陽; 經山海關,又考察開平、灤縣、豐潤、玉田及一些煤田; 經通州再度進入北京及其西山附近進行地質調查與研究,把北京南口出露的古老地層命名為震旦系。在北京休整後,返回上海。

第四條路線: 從 1869 年 9 月開始,主要是在江西 ( 九江、景德鎮附近) ,轉到安徽屯溪,後乘船經新安江、錢塘江到杭州返回上海。

第五條路線: 從 1869 年末到 1870 年初,從上海直達中國香港,進入廣州經北江到湖南宜章、郴州,乘船經湘江、洞庭湖入長江到漢口轉入河南洛陽、經山西晉城到山西太原、陽泉,再經河北正定到達北京,從天津返回上海,重點考察了山西、陝西煤礦資源。在這次考察中,大約在 1870 年,李氏從北京發出的信中大肆渲染了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石炭大國! 」「山西一省的煤可供全世界幾千年的消費! 」並繪制了中國第一張 《中國煤炭分布圖》。

第六條路線: 1871 年 6 ~8 月間,先從上海到寧波,進天台山到金華、桐廬等縣,經兮水縣進入天目山,越過千秋關,到安徽的寧國、涇縣,到達蕪湖,乘船再到鎮江,往返南京、鎮江多次,進行較細致的地質考察和測量。

第七條路線: 從 1871 年 9 月至 1872 年 5 月,是他 7 條路線考察中時間最長的一次。從上海乘海輪至天津到北京,再次對西山齋堂等地進行考察,經雞鳴山、宣化到張家口,轉至大同、五台山考察,發現 「五台綠泥片岩」。到太原沿汾河河谷南下至潼關,入陝西經西安到寶雞。據有關文獻記載: 河西走廊南緣山脈,曾以李希霍芬命名,即今祁連山脈之一部分。李希霍芬在 《四川記》中盛贊成都是中國最大城市之一,也是最秀麗雅緻的城市,還感嘆都江堰灌溉方法完善,在世界上無與倫比。隨後,他轉入嘉定 ( 樂山) ,經岷江,轉長江返抵上海,途中對三峽地區考察甚詳,「收獲」最大。

李希霍芬在 7 條路線的考察中,記錄大量野外地質資料,搜集和採集大量的化石、岩礦標本; 繪制了考察地區的地形圖、素描圖、地質圖和地層剖面圖等。考察的間隙時間,及時撰成報告,把所觀測到的景象,按承諾向外商會報告。外商會在 1903 年將李氏的「報告」匯集成兩大卷冊,取名 《李希霍芬中國旅行報告書》。

1872 年,李希霍芬返回德國,深受威廉二世的嘉獎和賞識,學術和社會地位都青雲直上,一時名躍全球。

三、五卷集宏著 《中國》編成出版

在普魯士政府支持下,李希霍芬集中精力整理和撰寫他在中國的地理 - 地質考察專著。從 1877 ~1912 年,歷時 35 年,完成了宏著 《中國———親身旅行和據此所作研究的成果》( 簡稱 《中國》) 。全書共五卷,另有地理和地質圖冊兩集。

第一卷: 於 1877 年出版,由他自己執筆撰成,主要論及中亞及中國區域地理概貌,其中有關中國歷史地理內容,尤為豐富而珍貴。

第二卷: 於 1882 年出版,由他自己主編而成,主要包括考察區域的自然、地質礦產資源,以及社會和經濟內容,涉及遼寧、山東、山西、甘肅、陝西、河南等地。

本卷涉及內容最為豐富:

( 1) 1872 年在五台山發現的五台綠泥片岩,為建立我國古老地層系統———寒武系之五台系 ( 上) 和滹沱系 ( 下) 奠定了基礎;

( 2) 1871 年提出 「震旦」一詞,把早古生代至元古宙一大群碳酸鹽為主的地層,命名為震旦系,並以北京南口出露的地層為標准;

( 3) 在河西走廊南緣調查了今祁連山山脈,有的並以自己的姓命名,同時還指出羅布泊的地理位置及樓蘭遺址;

( 4) 把漢代張騫出使西域的古道稱之為 「絲綢之路」;

( 5) 在華北、西北調查中,提出黃土成因的 「風成說」等;

( 6) 在考察中發現許多褶曲和斷層,在秦嶺發現了逆掩構造。本卷還附有一張中國北方構造圖,圖上畫了一條 「興安線」的推測斷層構造線,從興安嶺經太行山,一直到宜昌附近,還提出北方有一個古老的 「震旦塊」,是一個具時間關系的地質構造單元。

第三卷: 於 1912 年出版,是五卷中最後出版的一卷,由他的學生迪森主編,這時李希霍芬已經逝世 7 年。此卷內容包括李氏在四川、湖北、湖南、廣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等地考察筆錄、考察資料等,本卷對各地火成岩做了描述,諸如遼東古老高麗花崗岩,秦嶺天台山志留紀花崗岩、南京花崗岩、安山岩和玄武岩等。其中也選入了李氏未曾考察過的地區,如貴州和西藏,是藉助他人的資料編入的。

第四卷: 於 1883 年出版,主要是匯集考察中採集的古生物化石,邀請各門類著名古生物學家鑒定、描述和分類等,其中有: F. 富勒希 ( Frech) ,E. 凱薩 ( Kayser) ,G. 林斯特雷姆 ( Lindstrom) ,C. 施瓦格爾 ( Schwager) ,A. 欣克 ( Schenk) 等,是考察中最為珍貴的資料和圖片。

第五卷: 於 1911 年出版,也是由迪森主編的。

兩本圖集: 第一冊於 1884 年由李氏自己主編,於 1885 年出版,內容包括中國北部地區地質、地理圖12 幅; 第二冊於1912 年由 M . 哥羅爾 ( Groll) 博士主編,收入了考察中屬於中國南方地區的地理、地質圖 15 幅。在編選中,也參考了他人的文獻資料和圖譜,屬於官方發表的材料就有 160 種,反映出當時對中國地理、地質所能達到的認識高度。

四、宏著 《中國》最主要的內容及意義

李氏的巨著充分反映他歷時 4 年、遍及中國 18 個省 ( 區) 考察中國自然地理、地質礦產和人文地理,包括風土人情、社會和經濟結構等的成果,是當時中國人自己了解自己,外國人了解中國的重要文獻和資料。尤其是在中華大地處於地質調查完全空白的情況下,他的考察及其成果更顯其影響深遠。

從地質角度來看,學術上還有以下幾點值得探討:

其一,在礦產資源方面: 李希霍芬在考察中,非常看重中國礦產資源及其地理分布,尤以煤礦資源描述甚詳,有專家統計他在書中對中國煤礦的記述多達 150 余次,才有上述誇大之謬論,認為山西煤炭資源儲量佔世界首位,但他認為山西煤儲量豐富,為便於開采,關鍵是要解決交通問題。

其二,地層古生物方面: 4 年考察中,李希霍芬採集了大量珍貴的古生物化石,經幾位古生物學家分門別類進行鑒定與研究,因此, 《中國》也是一本內容豐富的古生物專著,為中國地層古生物學奠定了基礎。

李希霍芬在五台山發現強烈變質岩類,認定是中國地層最古老層系,稱之為 「五台綠泥片岩」,遂後提出 「震旦」一詞又在龐培利提出的 「震旦構造線」基礎上,把 「震旦」一詞引入地層系統,建立 「震旦系」,又提出 「南口系」,對中國古老地層研究,有開創性和奠基性作用。值得提出的是,新中國成立後,王曰倫、高振西教授都做過一些更正和補充。

1916 年,在章鴻釗、翁文灝主編的 《地質研究所師弟修業記》 中,討論了李氏的劃分地層方案,認為李氏把太古宇分為古老片麻岩和新片麻岩尚值得討論,舉出遼寧、山東的片麻岩和花崗片麻岩為古老岩系,而河北、山西的角閃岩片麻岩、綠泥片麻岩以及昆侖片麻岩均為較新的岩系,補充和更正了李氏的劃分方案。

其三,中國黃土的風成假說,李氏對中國西北及華北廣泛分布的巨厚黃土,做過調查與研究,較早提出了風成假說及其概念,在當時曾風靡一時,有相當影響。

中國黃土成因,學術界爭論了近一個世紀,19 世紀末葉以來,黃土風成說占據主導地位,20 世紀 50 年代,一些中國學者提出了不同見解,包括河流沖積作用成因,洪積成因,造壤作用結果等。經過地磁和熱釋光等方法測定,認為是多種地質營力作用堆積,並在相似氣候條件下,經黃土化作用而形成的。

中國黃土及其成因的研究,劉東生院士及張宗祜院士的著作中有科學而系統的論述,代表了中國黃土研究最高水平,並榮獲過中國科學大獎。

此外,有的文獻資料、傳記,援引他的提法,把公元前 114 年到公元年間,中國與河東 ( 中亞的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地帶) ,以及中國與印度之間的交通線,稱之為絲綢之路,實際上,正如後來一些學者指出的那樣,李氏缺乏考古資料的論證和中華文化底蘊,考察時間短,涉及面積窄,其所謂的 「絲綢之路」,是指漢代張騫出使西域的古道。後經赫爾曼在 《中國敘利亞的古代絲綢之路》及其得意門生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的 「絲綢之路」作補充,才有如今人們對於絲綢之路的一般認識 ( 巫新華先生之 「玉石之路」則另有一說) 。

與此同時,特別值得提及的是,李氏的調查與研究,特別是宏著 《中國》的問世,對中國的地質事業的開創和影響,主要表現在,我國老一輩地質學家在學習和進行地質調查、研究及教學活動中,幾乎都將 《中國》作為必讀書目和重要文獻使用,對該書有較高的評價。我國地質事業創建者之一翁文灝博士,於 1933 年在紀念李希霍芬誕生 100 周年時發表文章 《李希霍芬氏與中國地質工作》指出:

「李希霍芬關於中國地質的宏著實有待於吾人之詳細補充,且其對中國地質歷史之基本觀念,亦有須加以修正者。孔子曰: 『觀過斯知仁矣』。茲試將睹,而當驚佩其發現之早; 蓋李氏距吾人始業之際,尚在五十年之前也。吾中國地質學者無不嘆服李氏於數年之間而造成中國地質學之主要綱領,因李氏之成就,而節省吾人十年之工作時間」( 見 《中國地質學會會志》1933 年,第 3 期) 。

隨著中國地質事業的迅猛發展,中國地質學家在長期的地質實踐中,發現不少李氏宏著中的誤差和錯誤,補充和糾正大量不足的地質事實,如翁文灝先生在總結中國東部、華北地區區域構造特徵和構造運動時代時,糾正過李氏許多錯誤認識和論述。

五、關於李希霍芬其人及其宏著 《中國》一書的評述

李希霍芬其人及其來華考察的背景和目的,在歷史長河中,一直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新中國成立之後,在中國地質學發展史的討論中,他是一位頗有爭議的人物。

1903 年,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魯迅在 《浙江潮》 第八期中發表了 《中國地質略論》,對外國人來華進行地質考察進行過強烈抨擊和警示,他明確指出: 「必須掌握自己的礦藏命脈,興業自強! 」對外國人來華測地造圖,深表不安,對列強以各種借口派地質學家來華調查我國地質礦產更感警覺! 對李希霍芬等一針見血地警示: 「毋曰一文弱之地質學家,而眼光足並間,實涵有無量剛勁善戰之軍隊」…… 「蓋自李氏游歷以來,膠州早已非我有矣」。

1872 年,李希霍芬返德後,四處講演和游說,曾渲染膠州灣為中國三大良港之一,且逼近礦區,尤為良港。1897 年 ( 光緒二十三年) 11 月 14 日,德國軍隊佔領青島,次年強迫清政府簽約出租給德國膠州灣 ( 1898) 。這讓我們不能不想起 1903 年魯迅的警示。

我國地質事業創建者之一———章鴻釗先生早在20 世紀30 年代撰寫的 《中國地質發展小史》一書中也曾指責說: 「李希霍芬氏於調查地質之外,對中國礦產險要以及海洋形勢無不悉心考察……」

1980 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 《近代地理學創建人》 一書,筆者曾對李希霍芬來華進行地理、地質考察作過簡要述評。1895 年,他曾發表文章,公然稱 《馬關條約》是政治地理學的傑作。可謂顛倒黑白、混淆視聽,完全暴露了他殖民學者的險惡面目。

盡管他不時鼓吹 「中德兩國應有密切關系」,但對發展中國地質事業卻發現惡意中傷,他說: 「中國知識分子是遲鈍的,對快速發展的社會是持續的阻礙,……步行在他們的眼裡是低賤的,地質學家的工作更是放棄了所有人類的尊嚴。」 ( 筆者注釋: 這段文字在國內有多種譯法,以上引錄劉東生院士 1993 年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桃李滿天下》一書之中)

我國地質事業的創建者之一丁文江先生對這些誹謗言論十分憤慨,針鋒相對地給自己定下一條准則: 「登山必至峰頂,移動必須步行」。1919 年,當中國地質調查所主編的《地質匯報》創刊時,在英文序言里,丁文江特將李氏原文照登,以示對中國地質工作者為戒,激發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精神。

事實上,中國地質科學和地質事業的迅猛發展和宏偉的成就,一切誹謗之詞,早已不攻自破,顯示出中華民族豪邁之魂。

總之,李希霍芬其人及其宏著 《中國》給中國帶來了近代地學思想和方法,在中國地學界確有相當的聲望和歷史影響,畢竟在我國地質事業萌芽時,曾給予了啟蒙、開創性和奠基性作用,這是其不容抹殺的歷史貢獻。但是,對他來華進行地質考察的背景、目的,以及他渲染的不實之詞,至少為其政府掠奪中國資源和主權大造輿論,起過的負面作用,也應有辯證的認識。

『拾』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簡稱水環所)始建於1956年,是全國唯一專門從事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研究的國家公益性科研機構,是全國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和地下水資源評價的科技支撐單位和技術發展核心,是全國水文地質環境地質專業編圖中心。

「973」項目啟動會上為特聘專家頒發聘書

2009年承擔地質調查工作項目11項、地質調查工作內容1項,在研國家自然基金項目4項、973項目1項所屬課題2項、國家科技支撐項目課題4項、國土資源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2項、國土資源部百人計劃項目2項、國土資源大調查安排的科研項目1項、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16項、中國地質科學院重點開放實驗室專項2項。獲批201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青年基金1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華北平原地下水演變機制與調控」喜獲科技部立項並啟動,所長石建省研究員擔任項目首席科學家,總經費4500萬元。

所長兼黨委副書記石建省(中)、副所長張發旺(右一)、副所長張永波(左一)

2009年,水環所獲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省部級二等獎2項,榮獲首屆全國地源熱泵行業評選活動「2009年度系統地質勘察優秀企業」稱號。全年科研人員發表SCI、EI檢索論文3篇,各種科技期刊和學術會議上共發表論文98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90篇,出版專著4部。

2009年科研成果

全國地下水資源及其環境問題綜合評價及專題研究:地質調查項目,負責人為石建省研究員,主要成員包括張發旺、張翼龍、王貴玲、陳宗宇、張光輝、張永波、劉少玉等。項目闡明了我國北方平原(盆地)地下水系統的演化趨勢;劃分了該區地下水系統,對比了華北平原、東北平原、西北內陸盆地地下水系統間的差異性。提出了地下水功能評價方法,首次建立了北方地區地下水功能評價指標體系,並完成了北方八大平原(盆地)的功能評價與區劃。系統總結了北方各平原(盆地)地下水數值模擬方法、應用狀況以及模型建立條件;建成了基於大型資料庫的地下水資源數據共享與動態評價平台,整合完成了北方八大平原(盆地)地下水資源與環境實體資料庫,實現了動態評價服務。重新評價了我國北方各主要地下水盆地的地下水資源及其開發利用潛力,系統分析了地下水資源變化的影響因素和各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開采程度的差異。

地下水動態評價平台

中國地下水系統劃分

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調查與評價:該項目為地質調查計劃項目,項目負責人為張兆吉,主要參加人員包括費宇紅、錢永、李亞松、王昭、陳京生、張鳳娥等。通過對地下水污染的調查、采樣和測試技術的詳盡研究,研製了采樣設備,建立了有機污染分析測試體系,提出了新的評價方法。通過對華北平原區14萬km2開展的1:25萬和對重點地下水污染區開展的1:5萬地下水污染調查發現:不用任何處理直接可以飲用的地下水(I—Ⅲ類)佔36.49%,經適當處理可以飲用的地下水(Ⅳ類)佔24.25%,有39.26%的地下水(V類)需經專門處理後才可利用。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的特點:①污染檢出指標多、超標少;②多為點狀污染,分布廣,多集中在城市周邊和重化工開發區及影響帶范圍內;③以淺層地下水污染為主。項目成果入選中國地質學會2009年度十大科技進展。

野外現場測試水樣

全國主要城市環境地質調查評價項目:屬於地質大調查項目,負責人為劉長禮研究員,參加人員有侯宏冰、張禮中、張雲等。項目完成了浙江、雲南、四川、甘肅等15省區196個地級以上城市環境地質調查評價,建立了188個城市地質環境資料庫,為177個城市的規劃、建設、管理及汶川災區災後重建提供了地質依據。項目組查明152個城市地質災害特徵與發展趨勢,為78個城市地質災害防治、49個城市地下水保護與污染治理、13個城市地下熱水開發利用、17個城市建築地基適宜性利用提出了合理的對策建議,為75個城市論證了後備地下水資源208處,為17個城市未來垃圾的填埋處置初選了26個場地,編制了中國主要城市環境地質圖集、各類圖件共2168張。

中國地質環境分區與城市主要環境地質問題圖

項目成果

珠江三角洲地區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地質調查項目,負責人孫繼朝研究員,主要成員有荊繼紅、黃冠星、劉景濤、陳璽、張玉璽、王金翠、向小平等。項目探索了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工作流程、技術方法、編圖內容,完成了地下水污染防治區劃,編制了具有創新性的地下水污染防治系列圖件。自主研發了定深取樣設備並獲得國家專利,創新性地提出了「層次階梯」地下水污染評價方法,為該地區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地下水資源保護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應用平台,也為我國其他類似地區開展地下水污染調查提供了經驗和示範。計劃項目和專題研究成果均被評審為優秀,這是我國首次完成的區域性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成果。

全國地熱資源現狀評價與區劃:地質調查項目,負責人為王貴玲研究員,成員包括藺文靜、陳德華、劉志明、陳浩、張薇、楊會峰等。項目收集匯總了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地熱井、溫泉開發利用資料,修編了「中國地熱資源利用現狀圖」、「中國地熱資源分布圖」等圖件,編制了《淺層地熱能勘查開發技術規程》,完成了《全國地熱資源現狀評價及區劃技術要求》及《全國地熱資源現狀評價與區劃編圖技術要求》的編制工作。開展了地熱資源評價方法研究,提出了我國山區對流型和沉積盆地型地熱可開采資源量計算方法,提出在全國進一步開展地熱資源勘查評價的建議及工作部署。

中國地熱資源利用現狀圖

中國地熱資源分布圖

河套平原地下水資源及其環境問題調查評價:地質調查項目,項目負責人為石建省研究員和張翼龍教授級高工,主要成員包括劉海坤、趙華、楊會峰、葉浩、陳宗宇、張永波等。2009年開展了河套平原1:10萬第四紀地質和水文地質調查、水文地質物探和鑽探、測試分析、遙感解譯等工作,對調查區內的土地利用、鹽漬化、沙漠化及與地質環境相關的地方病狀況有了較詳細的了解;建立了野外包氣帶水鹽運移試驗場;對河套平原已建立地下水模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並提出建模思路,初步建立起區域水資源優化配置模型。同時,還建立了河套平原區地下水同位素剖面和社會經濟資料庫系統,為開展地下水循環演化研究奠定了基礎。

在內蒙古畢克齊鎮利用RAS—24淺震儀探測水文地質結構

黃河流域基岩區侵蝕成因及預測預報:科技部科研院所社會公益項目,負責人為石建省研究員和葉浩研究員。主要完成人員包括程彥培、侯宏冰、石迎春、郭嬌、吳利傑、王強恆等。主要研究內容是砒砂岩的侵蝕機理。項目經過3年研究表明,粉紅色的砒砂岩抗侵蝕性相對最強,灰白—紫紅色交錯互層的砒砂岩抗侵蝕性相對最弱;利用「3S」技術,對砒砂岩溝邊線的蝕退進行了預測。預測結果表明,砒砂岩的侵蝕不但與岩石的地層組合有關,而且與地表覆蓋物的厚度和鬆散程度有關;提出在現有水土保持工程的基礎上,應針對地表不同類型的覆蓋沙進行重點治理,以減輕該地區岩土侵蝕的強度。

水岩作用模擬試驗裝置

污灌區水土污染自然衰減調查評價:該項目為地質調查項目,負責人為張翠雲研究員,項目組主要成員包括何澤、張勝、殷密英、李正紅、馬琳娜等。經過多年的努力,成功建立了微生物分子生物學檢測高新技術。該技術由微生物DNA提取純化、擴增、DGGE分析和測序等多個環節組成。目前利用該技術完成了28m深包氣帶土樣和地下水樣DNA提取純化、擴增、DGGE分析和測序,取得了國內首批厚層包氣帶和地下水樣微生物DNA數據,為污染物在包氣帶和地下水中的自然衰減評價提供了依據。

污灌區地下水微生物 DNA提取純化結果

典型地區1:5萬水文地質調查示範:地質調查項目,負責人為王貴玲研究員,主要成員包括楊會峰、陳德華、陳浩、張薇、范琦、劉志明、藺文靜、梁繼運等。開展了水文地質調查、水文地質物探、水文地質鑽探、水文地質試驗(抽水試驗和滲水試驗)、水化學樣品採集、同位素樣品採集,工程測量等工作。查明了水動力場、水化學場的空間分布特徵,對水文地質參數進行了精細刻畫。詳細研究了1:5萬水文地質調查技術方法體系,對各種圖件的表達內容和編制方法進行進一步地總結和優化,制定了1:5萬水文地質調查的編圖技術要求。

項目組進行水位測量

鄂爾多斯能源基地能源開發與地質環境互饋效應調控研究:水環所與德國蒂賓根大學應用地質中心、美國馬薩諸塞大學合作開展的項目,中方負責人是張發旺研究員,中方主要參加人員有陳立、張勝、趙紅梅、侯新偉等。項目組歷經3年多研究,開創性地提出了利用採煤塌陷區深厚包氣帶作為接納儲蓄大氣降水的關鍵技術;首次提出黃土地區石油污染土壤原位微生物修復技術,為一定規模原位修復石油污染土壤起到了示範作用;利用德方提供的魯爾礦區環境整治規劃和產業結構調整的經驗,優化了大柳塔礦區和銅川礦區的地質環境整治規劃方案。

石油污染土壤原位修復試驗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