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生八箋白話文電子版
⑴ 哪省古人最早將辣椒吃出名氣來
從黃瓜、西紅柿到萵筍、菠菜,從大蒜到辣椒,現如今,中國百姓菜籃子里的蔬菜品種可謂數不勝數。殊不知,我們幾乎每天都能吃到的很多蔬菜卻非中國原產,而是屬於引進的「外國蔬菜」。這些蔬菜在進入中國後,立即被古人吃開了,吃了出了名氣。如,大蒜,漢人先吃上的,萵苣是隋唐人愛吃的,而辣椒是清朝人吃開的,尤其川、渝、黔、湘、鄂等幾省區古人為甚,當命似的……
圖:漢代青銅蒜頭瓶。表明當時已栽種大蒜。
漢代「重口味「,張騫「使西域,得大蒜、胡荽」
中國人開始批量引進外國蔬菜,始於秦漢時期。其中以漢武帝時最為突出,著名外交家張騫經「綢緞之路」,從西域帶回了一批果蔬新品,大蒜、胡荽(香菜)、苜蓿、胡瓜(黃瓜)、胡豆(蠶豆)等,都是這一時期引進的。
從所引進蔬菜品種看,漢代「重口味」,受歡迎的大蒜、香菜都有特別重的味道。其中,對中國食俗影響最大的是大蒜。後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種蒜」條引《博物志》稱:「張騫使西域,得大蒜、胡荽。」大蒜在引入以後,就成了中國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與蔥、韭、姜一樣,成為佐飯、調味兩宜之佳品。
古人有不少「吃大蒜」故事。據《太平御覽·菜茹部二》「蒜」條引《晉四王起事》記載,西晉「八王之亂」時,成都王司馬穎挾持晉惠帝司馬衷逃往洛陽,途中吃飯,宮女端來的是粗米飯,還有大蒜頭、鹽豉兩樣下飯菜。一向錦衣玉食慣了的司馬衷,此時餓得不行,就著大蒜一連吃了兩大碗粗米飯。由此可見,用蒜佐餐在魏晉時已成為民間食俗。
在這之後,食蒜更為普遍,不分貴賤,古人似乎都好這一口。據《南齊書·張融傳》記載,有一次南朝齊豫章王蕭嶷請人吃飯,張融吃了烤肉後,想要鹽巴和大蒜,但又不好意思說,就搖著食指,老半天才停下。
吃大蒜癮比較大的可能是唐代人。大蒜被古人當葷菜,出家人是禁食的,但據《廣五行記》記載,唐咸亨年間,有個和尚因為沒有大蒜,連吃魚肉都沒有胃口。
五代時期,宮人將大蒜稱為「麝香草」,進一步提高了大蒜的身價。到宋代,《浦江吳氏中饋錄·制蔬》中已提到「蒜瓜」、「蒜菜」、「蒜苗方」、「蒜苗干」等多種大蒜製品的製作方法
。其中的「蒜苗干」,就是眼下春天蒜苗成熟時製作的下飯菜,具體做法是:「蒜苗切寸段,一斤,鹽一兩。腌出臭水,略晾乾,拌醬、糖少許,蒸熟,曬干,收藏。」
除了佐飯,大蒜還被成書於漢末的《名醫別錄》列為一種葯材:大蒜「味辛,溫,無毒。歸脾腎。主治霍亂,腹中不安,消谷,理胃,溫中,除邪痹毒瓦斯……」可見,漢代醫家已將大蒜視為治霍亂、腸胃炎、中毒的良葯。
大蒜的刺激性和葷臭味都很大,而同時引進的胡荽則溫和多了。胡荽有特殊的香味,食後滿口留香,因而得「香菜」。
但古人更看重胡荽的「解毒」功能,幾成萬能葯。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部》「胡荽」條中,曾列出香菜的九種葯用功能,其中第一條就是主治「痘疹不快」。
隋唐人「重口感」,唐太宗時「尼婆羅國獻波稜菜」
隋唐時期,中國又出現了一波蔬菜引種熱。但與漢代人「重口味」不同,隋唐人更重視被引進蔬菜的品質和養營價值,比較「重口感」。其中,最出名的是萵苣和菠菜。
萵苣,有萵筍、苦苣、白苣、生菜、老鸛菜等多種叫法,最早在唐孟詵《食療本草》中已提及。在這些叫法之外,萵苣還有一個「千金菜」的雅稱。
為何叫千金菜?宋初人陶谷《清異錄·蔬菜門》「千金菜」條是這么說的:「咼國使者來漢,隋人求得菜種,酬之甚厚,故名千金菜,今萵苣也。」原來萵苣是中國人花高價從國外引進的品種,故得此名。
咼國在哪裡?據考證為西域古國,秦漢時已存在。因為「咼」字古同「禾」、「和」,有學者推測,咼國極可能就是以盛產美玉著稱、位於今新疆境內的古和闐國。
萵苣一經引進,很快普及,唐代已普遍種植。唐代詩人杜甫便有《種萵苣》詩:「苣兮蔬之常,隨事藝其子。」當時杜甫種了一小塊地的萵苣,但長得不好,遂藉此大發人生感嘆,寫下此詩。
萵苣雖然是一種大眾蔬菜,但在歷史上一度被視為珍品。據南宋周煇《清波雜志》「生菜」條記載,紹興七年(公元1137年),宋高宗趙構巡幸建康(今南京),在回去路過丹徒新豐鎮時,提出要帶兩籃生菜,幸好隨從官員緊急辦齊。生菜因此身價大增,成為「珍品」,這里所說的「生菜」,就是萵苣。
相比萵苣,菠菜似乎更受古人歡迎。菠菜又叫波稜菜、波斯草、赤根菜,美稱「鸚鵡菜」,魯迅筆下叫「紅嘴綠鸚哥」。菠菜引進中國的時間在《唐會要》里有明確記載:「太宗時,尼婆羅國獻波稜菜,類紅藍,實如蒺藜,火熟之,能益食味。」結合唐詩人劉禹錫《嘉話錄》中,「菜之菠棱者,本西中國,有僧自彼將其子來……」一語,可知是僧人所獻。
尼婆羅、菠棱,都是今泊爾國的古稱,又寫作「頗稜國」。菠菜其實並非尼泊爾的特產,其原產波斯(今伊朗),故有「波斯草」一說。雖然菠菜非中國原產,但自公元七世紀引種後,在中國古人悉心栽培下,形成了與「歐洲菠菜」相對應的「中國菠菜」:子實有刺,保留著較多的原始特徵,葉狹長而有缺刻,可四季播種。
明朝人「重外觀」:海椒「果儼似禿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
宋元以後,特別是明代中後時期,胡蘿卜、辣椒、西紅柿……又一批外國蔬菜來到了中國。從這一時期起,海路成為中國引進蔬菜的主要通道。
在明代引進蔬菜中,最有影響的是辣椒。可以說,辣椒不僅引發了長久的餐飲革命,而且改變了中國人傳統的飲食習慣,如今風行全國的湘菜、川菜,都是因為辣椒的出現才成為名菜的。
辣椒,古有番椒、海椒、辣茄、辣角、秦椒等多種稱呼。明人高濂的《遵生八箋》中最早提到辣椒:「番椒叢生,白花,果儼似禿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遵生八箋》刊行於萬曆十九年(公元1591年),時為明朝後期,辣椒就是此時傳入中國的。
辣椒原產美洲墨西哥,15世紀末,由哥倫布帶到歐洲。那麼,辣椒是如何傳入中國的?傳統認為,西線由「絲綢之路」進入;東線從海上,由東南亞傳入廣東、廣西、雲南等地。但近來有學者提出幾條新的傳入路線,其中比較靠譜的,是辣椒最早由浙江及其附近沿海「登陸」。
最早記載辣椒的地方誌是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浙江《山陰縣志》,而最早提到辣椒的《遵生八箋》的作者高濂,也是浙江人,這並不是巧合,說明浙江種植辣椒已不鮮見。
為何最早見到辣椒的江浙人沒有將辣椒吃出名堂?除了地理、氣候、喜好諸因素外,或與當初對辣椒食用價值認識不足有關。原來,辣椒開始是當觀賞植物引進的,除了高濂《遵生八箋》中稱辣椒「色紅,甚可觀」外;清康熙《杭州府志》亦稱,辣椒「又有細長色純丹,可為盆幾之玩者」。
把蔬菜當觀賞植物引進,這也是明代時外國蔬菜入華的有趣方式和現象,外觀好看的植物受歡迎。如西紅柿,初稱「番茄」,人們不敢吃,也是出於觀賞目的引進的。明人朱國楨《涌幢小品》和王象晉《群芳譜》中,都是將其當觀賞植物看待的,一直到1930年代的民國時期,番茄才進入普通中國人的菜籃子,「始食之」。
中西部古「重刺激」,川人食椒,須擇其極辣者
雖然浙江人可能是最早吃上辣椒的,但最能吃辣的則是川、渝、黔、湘、鄂幾個省區,這幾個地方的古人「重刺激」,越辣越癮。
其中,最早將辣椒吃出名堂的是湖南人。
湖南地方誌是最早出現吃辣椒記載的方誌,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寶慶府志》、《邵陽縣志》等志書中已有記載。由於辣椒被古代湖南人稱為「海椒」,於是有學者推測,湖南的辣椒極可能是由臨海的浙江傳入的,如是從廣東傳入則應叫「番椒」,從而從側面印證了辣椒由浙江登陸說。
同樣以食辣出名的川、渝、黔地方誌上,關於辣椒的記載則相對較晚。如四川,有關辣椒的記載比湖南晚半個多世紀。但辣椒傳入川、渝後,似乎一夜傳遍各地,最晚在清後期,四川人能吃辣、不怕辣已全國出名。清末人徐心餘《蜀游聞見錄》中「辣椒」條是這樣說的:「辣椒一種,各省皆有,惟川人食椒,須擇其極辣者,且每飯每菜,非辣不可。」
但「辣椒」之名卻是廣西人最先叫出來的。乾隆年間的廣西地方誌統稱番椒為「辣椒」。以貴州人為代表的西南地區,吃辣椒的花樣很多,除了當「菜」吃外還當「葯」吃,認為辣椒能「消水氣,解瘴毒」;還當「鹽」吃,清康熙《思州府志》稱:「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鹽。」(本文紙質版首發《北京晚報》副刊「五色土」文史版倪方六獨家專家「一方鉤沉」,現改每周四出版;電子版首發新浪博客)
⑵ 《四時幽賞錄》 (快,有加分)
四時幽賞錄
作 者:(明)高濂撰
春時幽賞:
孤山月下看梅花。八卦田看菜花。虎跑泉試新茶。保俶塔看曉山。西溪樓啖煨筍。登東城望桑麻。三塔基看春草。初陽台望春樹。山滿樓觀柳。蘇堤看桃花。西泠橋玩落月。天然閣上看雨。
夏時幽賞:
蘇堤看新綠。東郊玩蠶山。三生石談月。飛來洞避暑。壓堤橋夜宿。湖心亭采蒓。晴湖視水面流虹。山晚聽輕雨斷雨。乘露剖蓮滌藕。空亭坐月鳴琴。觀湖上風雨欲來。步山徑野花幽鳥。
秋時幽賞:
西泠橋畔醉紅樹。寶石山下看塔燈。滿家巷賞桂花。三塔基聽落雁。勝果寺月岩望月。水樂洞雨後聽泉。資岩山下看石筍。北高峰頂觀雲海。策杖林園訪菊。乘舟風雨聽蘆。保俶塔頂觀海日。六和塔夜玩風潮。
冬時幽賞:
湖東初晴遠泛。雪霽策蹇尋梅。三節山頂望江天雪霽。西溪道中玩雪。山頭玩賞茗花。登眺天目絕頂。山居聽人說書。掃雪烹茶玩畫。雪夜煨芋談禪,山窗聽雪敲竹。除夕登吳山看松盆,雪後鎮海樓觀晚炊。
高濂簡介:
高濂,明代戲曲作家。字深甫,號瑞南,又號湖上桃花漁,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曾在北京任鴻臚寺官,後隱居西湖。他約生於嘉靖初年,創作活動主要在萬曆前期。著有《遵生八箋》。明史無傳,其精通音律,「能度曲,每開樽宴客,按拍高歌以為娛樂」,「又嘗聚鄰人為說宋江故事」。所謂詩詞歌賦,鑒賞文物,無所不涉,琴棋書畫,茶酒烹調,無所不通。家境富裕,隱居西湖,徜徉山水之間,「嘗築山滿樓於跨虹橋,收藏古今書籍」,且以宋本為多,因之得以博覽古今。所作《玉簪記》膾炙南北。其詞風請麗和婉,獨具一格。
「蘇堤跨虹橋下東數步,為余小築數椽,當湖南面,顏日:『山滿樓』。余每出遊,巢居於上,倚闌玩堤,若與檐相接」。《遵生八箋·四時幽賞》中的這條記載,讓後人了解到,西湖蘇堤跨虹橋畔曾經住過一位風雅「閑人」,這位頗有生活情趣的山滿樓主人正是明代著名戲曲家兼藏書家高濂。《四庫全書總目》關於高濂生平的記載:「高濂,字深甫,號瑞南,明仁和(今杭州)人,以戲曲名於世。所著《遵生八箋》成書於萬曆19年,對養牛保健等方法,收輯其備。」
高濂所作傳奇戲曲《節孝記》,分上下2卷,包括兩個劇本。上卷《賦歸記》寫陶淵明辭官歸隱的節操;下卷《陳情記》寫李密侍奉祖母的孝道。
《玉簪記》描寫女道士陳妙常與潘必正的愛情故事。故事素材來源於《古今女史》。寫南宋時陳嬌蓮與母親避金兵亂,途中走失,嬌蓮入金陵城外女真觀為女道士,法名妙常。觀主之侄潘必正應試落第,不願回鄉,也寄居觀內。一日妙常乘月明彈琴,潘生尋琴聲來訪。潘生奏〔雉朝飛〕,妙常奏〔廣寒游〕,情意癒合,潘生遂以情挑,妙常以禮相拒。又一日,妙常在屋中假寐,潘生來訪,在書桌上得妙常題情詩,遂共明心願。一夜,潘生赴約會途中,被姑母訓誡,又逼他早日赴試,並親送至江畔。妙常私雇小舟,追趕上潘生,以玉簪為表記相贈,潘生酬以鴛鴦扇墜,二人相泣而別。後潘生及第授官,得以成婚。全劇共34出。從第16出"弦里傳情"(即"琴挑")起,再通過"旅邸相思"、"媒姑議親"、"詞□私情"(即"偷詩")、"姑阻佳期"(即"姑阻")、"知情逼式"(即"逼試")、"秋江哭別"(即"秋江")等出的發展,全劇展開了主要人物的矛盾沖突,深刻細致地揭示了兩人的戀愛心理,具有強烈的喜劇效果。全劇語言典雅華美,是"著意填詞"之作。在上述幾個主要出折中,成功地表述了人物的心情,沒有雕鑿、堆砌的痕跡。雖有不合韻律處,但還是成為長期流傳演出的名作。
所作傳奇戲曲有《玉簪記》、《節孝記》;散曲現存小令十餘支,套曲十餘套,見於《南詞韻選》、《南宮詞記》、《吳騷合編》、《詞林逸響》等書。此外,有《雅尚齋詩草》初集、二集,《芳芷樓詞》和《遵生八箋》等。
⑶ 夜飯的來歷
夜飯的來歷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准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在古代的中國,一些監獄官員甚至放囚犯回家與家人團圓過年,由此可見"團年飯"對古代中國人是何等的重要。
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表現出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系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說到除夕的刀砧聲,鄧雲鄉撰寫的《燕京鄉土記》卻記載著除夕一個十分凄涼的故事:舊社會窮人生活困難,三十晚上是個關。有戶人家,丈夫到三十晚上很晚了尚未拿錢歸來,"家中瓶粟早罄,年貨毫無。女人在家哄睡了孩子,一籌莫展,聽得鄰家的砧板聲,痛苦到極點,不知丈夫能否拿點錢或東西回來,不知明天這個年如何過,又怕自己家中沒有砧板聲惹人笑,便拿刀斬空砧板,一邊噔噔地斬,一邊眼淚潸潸地落……,這個故事讓人聽了.確實心酸。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古代,過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質,有些酒現在已經沒有了,只留下許多動人的酒名,如"葡萄醅"、"蘭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蘇酒"等等。在這些酒中間,流傳最久、最普遍的,還是屠蘇酒。但是屠蘇酒的名稱是如何來的?又是用什麼製作的?從來傳說不一。
屠蘇是一種草名,也有人說,屠蘇是古代的一種房尾因為在這種房子里釀的酒,所以稱為屠蘇酒。據說屠蘇酒是漢末名醫華佗創制而成的,其配方為大黃、白術、桂枝、防風、花椒、烏頭、附子等中葯入酒中浸制而成。這種葯具有益氣溫陽、祛風散寒、避除疫癧之邪的功效。後由唐代名醫孫思邈流傳開來的。孫思邈每年臘月,總是要分送給眾鄰鄉親一包葯,告訴大家以葯泡酒,除夕進飲,可以預防瘟疫。孫思邈還將自己的屋子起名為"屠蘇屋"。以後,經過歷代相傳,飲屠蘇酒便成為過年的風俗。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致。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也就是說合家歡聚喝飲屠蘇酒時,先從年少的小兒開始,年紀較長的在後,逐人飲少許。宋朝文學家蘇轍的《除日》詩道:"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說的就是這種風俗。有人不明白這種習慣的意義,董勛解釋說:"少者得歲,故賀之;老者失歲,故罰之。"這種風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蘇軾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詩中說:"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後飲屠蘇。"蘇軾晚年雖然窮困潦倒,但精神卻很樂觀,他認為只要身體健康,雖然年老也不在意,最後罰飲屠蘇酒自然不必推辭。這種別開生面的飲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產生種種感慨,所以給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直至清代,這一習俗仍不衰。今天人們雖已不再大規模盛行此俗,但在節日或平時飲用這些葯酒的習俗仍然存在。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 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面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相傳,醫聖張仲景在寒冬臘月,看到窮人的耳朵被凍爛了,便製作了一種"祛寒嬌耳湯"給窮人治凍傷。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溫熱的葯材,用麵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窮人吃,人們吃後,覺得渾身變暖,兩耳發熱。以後,人們仿效著做,一直流傳到今天。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長面,也叫長壽面。新年吃面,是預祝壽長百年。
「屠蘇」本來是一種闊葉草。南方民間風俗,有的房屋上畫了屠蘇草作為裝飾,這種房屋就叫做「屠蘇」。有的書上說,住在屠蘇里的人們釀的一種酒就叫做屠蘇酒。它是用幾種葯草釀成的。據明代屠隆的《遵生八箋》記載:「屠蘇方:大黃十六銖,白術十五銖,桔梗十五株,蜀椒十五銖,去目桂心十八銖,去皮烏頭六銖,去皮臍茇葜十二銖。」古人把一兩分為二十四茱。照這些分量按方配製,就成為屠蘇酒。」
如果分析一下屠蘇酒所包含的七味葯草的葯性和功效,我們就很清楚地知道它是防治瘟疫的。大黃的功能是排除各種滯濁之氣,推陳致新,所以被稱為葯中的將軍。白術是健胃、利水、解熱的葯,久服能輕身延年。桔梗能補血氣,除寒熱,祛風痹,下盅毒。蜀椒也能解毒、殺蟲、健胃。桂心的功能是化瘀、活血、散寒、止痛。烏頭能去風痹,去痞,溫養臟腑。茇葜能驅毒、防腐、定神。綜合這些葯的功能,可以肯定它是防治疫病的有效葯方。
由此看來,古人守歲飲屠蘇的習慣,也頗有一些道理。尤其是飲屠蘇,可以說是群眾性的防疫運動,很值得研究群眾衛生的同志們作為參考資料。
⑷ 高分懸賞!!!!誰有電子版的「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圖解經典系列叢書」
已發 請查收
⑸ 遵生八箋白話文最好TXT格式 🙏🙏🙏🙏🙏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