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格式模板 » 模板拉筋

模板拉筋

發布時間: 2021-03-24 22:12:27

⑴ 鋼筋混凝土水池拆模後用於固定模板的對拉筋鋼筋頭如何處理有沒有規范啊

這個當時做的時候就應該在鋼筋頭位置預埋塑料小方塊或者小木塊的,拆模後鑿除小方塊,再割掉鋼筋,然後用砂漿填滿小坑。

⑵ 拉筋和架立筋是不是一個意思

對於柱,拉筋算單肢箍,對於梁,拉筋只是保證腰筋位置的構造鋼筋,方向不同,怎麼算得上單肢箍呢?固定模板的應該是拉桿,拉桿不是工程圖紙上的,是施工材料,可以重復使用,牆的止水拉桿無法取出的就算消耗材。。

⑶ 混凝土模板澆築拔出張拉鋼筋後,拉筋孔是否需要封閉

混凝土模板澆築拔出張拉鋼筋後,拉筋孔是否需要封閉?

答:哪有拔出張拉鋼筋的混凝土?這鋼筋混凝土連張拉鋼筋也沒了,費這么大的人力、機械去張拉幹啥?

看了追問不是預應力張拉鋼筋,是張拉模板用的鋼筋,沒有預應力。呀唷是拉緊螺栓!拔出後,是需要封堵的。

⑷ 什麼是模板拉筋

普通說法叫對拉筋,主要起到固定模板,避免漲模,跑模的情況發生,一般用在剪力牆和框架柱及一些大型設備基礎上,在支好的模板上對穿,然後固定,澆築在砼裡面。還有一種叫對拉螺栓,這種就更保險了。

⑸ 拉結筋與拉牆筋有什麼區別

沒區別,不同的叫法。拉結筋是書面語,拉牆筋是口頭語。在規范中規定不小於750mm(構造柱邊外),但是一般地方標準是1000。拉結筋的要求:結構層50mm起(有的設計要求是150),間距小於500。新圖集要求拉結筋穿過構造柱斷開,下反150,帶鉤,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澆築混凝土時卡震動棒。
除此之外,我把我的多年經驗告訴你:1、框架柱或剪力牆上的拉結筋預埋不好做,後期化學植筋最方便,但有的地區不允許,因為質量無法保證;預埋鋼板的辦法一般木工不配合,固定不好後期需要剔鑿;支模完成後模板打孔插筋最省事,但需要技術人員安排專人。2、構造柱頂部如何連接,當然是預埋鋼板,後期焊接,有的監理或設計要求完成8字彎,因為構造柱不能影響框架受力。3、圖集中表示的6盤圓鋼筋90°彎鉤向內,最好向外露出5mm,這樣有利於主體驗收,當然如果管理不好就成了獻丑了。

⑹ 建築上模板拉筋是否可以焊在承台主筋上

可以的,你說的焊在主筋上的就是拉條頭,作用和拉條一樣,但是焊接要牢固,施工完成後要及時割除,然後用灰漿塗抹

⑺ 混凝土綜合單價中是否包含模板加固用拉筋

用於砼模板加固的拉筋等定型穩固材料,已包含在模板綜合單價內(含量不同可以調整)。

⑻ 03定額鋼筋,模板,砼分開算的話,模板該怎麼算啊當中的拉結筋是隔多少為一根啊謝謝幫忙解答啊

模板以與砼的接觸面積計算。拉接筋是以每隔500mm設置

⑼ 那個塑料圈是保護層墊塊嗎他設置在固定模板的拉筋上有什麼意義

圖中的黑色塑料片,一般是作為保護層限位用的。
在此處,是為了防止固定模板拉筋的螺栓松動。
其實作用並不大。
請採納謝謝

⑽ 土建中梁的拉筋(拉鉤)怎樣綁扎

梁中的拉鉤是綁扎在梁構造筋或者受扭筋上面,拉鉤的角度規定兩邊回都是135°,但是為了方便綁扎-般都是答一頭角度為135°, 另一頭角度為90。

在梁比較高的情況下,要在模板沒有被封之前就將拉鉤提前綁紮好。

(10)模板拉筋擴展閱讀:

當梁寬≤350 時,拉筋直徑為6mm;梁寬>350 時,拉筋直徑為8mm。拉筋間距為非加密區箍筋間距的兩倍。

當設有多排拉筋時,上下兩排拉筋豎向錯開設置。即多排隔一拉一梅花形,單排隔一拉一(指非加密區)拉筋間距為非加密區箍筋間距的兩倍。

在這里需要說明一下,上述的「拉筋間距為非加密區箍筋間距的兩倍」,只是給出一個計算拉筋間距的演算法。例如,梁箍筋的標注為φ8@100/200(2) ,可以看出,非加密區箍筋間距為200mm,則拉筋間距為200*2=400mm 。

但是,有些人卻提出「拉筋在加密區按加密區箍筋間距的兩倍,在非加密區按非加密區箍筋間距的兩倍」,這是錯誤的理解。

不過,在前面的敘述中可以明確一點,那就是「拉筋的規格和間距」是施工圖紙上不給出的,需要施工人員自己來計算。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