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格式模板 »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摘要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摘要

發布時間: 2021-03-24 18:19:30

①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的讀後感

這本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獻禮的書,由黨史研究專家學者從開國元勛們的光輝革命歷程中采擷出人生精華。讀《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書,就是一次追本溯源的旅程。

書中為我們展現了在民族危亡、國家動亂、家園破碎的至暗時刻,以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雲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登上歷史舞台,追尋為之奮斗一生的信仰理想。

在那個時代,開國元勛們在不同的地方秉持同樣的情懷做著同一件事,那就是帶著至誠報國為民信念,上下求索真理,完成了從滿腔熱忱的愛國主義青年到堅定的共產主義者的轉變。

書中所展現的開國元勛們的初心與使命鑄就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的純真底色,那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我們從書中可以感受到,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雲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終其一生都在踐行初心與使命。他們的經歷雖然不同,但是他們初心與使命相同,都是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

書中告訴我們,開國元勛們無論身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哪個階段,無論處在順境還是逆境,始終堅守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與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相伴,在學習思考中不斷堅定初心。

書中告訴我們,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堅持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懈奮斗。



② 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

1921年,受馬克思共產主義理論的影響,受蘇聯列寧領導下的十月革命勝利的感召,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成立了,從此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無產階級革命開始了。為了推翻封建主義,打倒軍閥,趕走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先後經歷兩次合作。其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無產階級戰勝了資本主義,建立了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2016年,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步入新的歷史階段——抓住經濟增長點,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③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寫的是什麼

所寫的關於中國社會矛盾和革命對象、任務、動力及性質的政治著作。
http://ke..com/view/669939.htm?reforce=%D6%D0%B9%FA%B8%EF%C3%FC%BA%CD%D6%D0%B9%FA%B9%B2%B2%FA%B5%B3&hold=synstd#sub125689

④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黨原文

在中國近代史上,同盟會、國民黨、中華革命黨、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是既有歷史淵源關系而又相互區別的五個政黨。

中國同盟會於1905年8月成立於日本東京,推舉孫中山為總理,是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從此,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一個新階段。但是武昌起義以後,同盟會出現分化,同盟會的革命性有所降低,戰鬥力亦大不如以前了。而袁世凱篡奪中華民國的勝利果實,建立起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後,加緊專制統治,並且使唐紹儀內閣辭職,成立了完全聽命於他的新內閣。

為了達到重操政柄的目的,同盟會與統一共和黨、國民公黨、國民共進會、共和實進會四個小黨合並,於1912年8月25日召開國民黨成立大會。國民黨的黨務實際由宋教仁主持。他主張實行政黨政治,成立責任內閣。國民黨不僅刪除了同盟會政綱中的革命內容,而且為了實現議會選舉的目標,把一大批官僚政客、立憲派拉進黨內,成為一個成分復雜的無原則政黨。1913年7月國民黨發動了反對袁世凱專制的「二次革命」,失敗後於11月4日被袁世凱下令解散。

二次革命以後,孫中山流亡日本。他意識到以往的失敗在於人心不齊、成分復雜、組織渙散。他決心重組新黨,1914年7月孫中山召集部分國民黨員組建了中華革命黨。通過這次改組,國民黨人從失敗中振作起來,集結在中華革命黨人的旗幟下,投入新的戰斗,在國內組織了一些武裝起義和暗殺活動。由於中華革命黨活動十分分散,因此在護國運動中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在這次改組中,黨的最高領導之間也出現了嚴重分歧,黃興、李烈鈞等一批老同盟會會員拒絕加入中華革命黨。此後孫中山認為要鞏固共和,必須依賴自己的政黨,但中華革命黨只是一個幾百人的秘密組織,遠不能擔當此重任,他決定再次改組。

第二次護法運動的失敗,加快了孫中山聯俄、聯共思想的轉變。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給他極大啟示,使他看到了中國革命的希望和人民群眾的力量。為了適應革命形勢的需要,孫中山於1919年10月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宣布以「鞏固共和,實行三民主義」為綱領。但是由於成分復雜,組織渙散,紀律鬆弛,無法在革命中發揮重大作用。在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1922年9月,孫中山開始了改組國民黨的工作。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這次大會的中心任務是重新改組國民黨。改組後的中國國民黨開始轉變為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聯盟的政黨,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促進了國民黨革命化。孫中山的逝世和國民革命運動高漲中工農階級斗爭的發展,使國民黨內部進一步分化,形成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新右派。隨著蔣介石集團和汪精衛集團相繼叛變革命,標志著國民黨已經轉變為對外屈服於帝國主義,對內代表豪紳地主和買辦階級利益的政黨。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成立於1948年1月。抗戰勝利後,中國國民黨內的一部分愛國民主人士先後成立了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和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1948年1月二者聯合組成了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革」的誕生,標志著國民黨內部的進一步分化和民主進步力量的壯大。1949年「民革」作為我國八個民主黨派之一參加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⑤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這是毛主席在抗日戰爭時期的背景下所寫的關於中國社會矛盾和革命對象、任務、動力及性質的政治著作。第一章對中國近百年的社會性質和矛盾作了詳盡分析。第二章論述了中國革命的對象、任務、動力、性質和特點。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根據中國革命的具體情況,明確了革命的任務和性質,分析了各階級、階層對革命的態度,制定了符合中國實際的戰略和策略,較系統地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對推動中國革命事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5)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摘要擴展閱讀:

毛澤東指出:無產階級是中國革命的最基本的動力,農民階級是革命的主力軍,民族資產階級具有革命性與妥協性,必須對其採取又聯合又斗爭的態度。無產階級通過它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實現革命的領導權,在不同的情形下團結一切可能革命的階級和階層,組織革命的統一戰線,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根據中國革命的具體情況,明確了革命的任務和性質,分析了各階級、階層對革命的態度,制定了符合中國實際的戰略和策略,較系統地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對推動中國革命事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⑥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內容和意義是什麼

一、<<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內容
這是毛澤東在抗日戰爭時期所寫的關於中國社會矛盾和革命對象、任務、動力及性質的政治著作。收入<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現存兩章。
第一章對中國近百年的社會性質和矛盾作了詳盡分析。資本帝國主義侵入中國,一方面促使中國封建社會解體,促成了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因素,把一個封建社會變成了半封建的社會;另一方面,資本帝國主義又勾結封建勢力,壓迫和阻止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把一個獨立的中國變成了一個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國。資本帝國主義入侵中國的目的,不是要把中國變成資本主義國家,而是要將中國淪為半殖民地或殖民地。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第二章論述了中國革命的對象、任務、動力、性質和特點。毛澤東認為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而帝國主義是中國人民的第一個和最凶惡的敵人;中國革命的敵人,不但有強大的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在一定時期還有勾結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資產階級反動派,這就使中國革命具有長期性和殘酷性的特點。革命的主要形式必須是武裝斗爭,革命力量只能在農村建立根據地;中國革命有可能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政權的道路。
當前革命的主要任務,一是推翻帝國主義壓迫的民族革命,二是推翻封建主義的民主革命,其中主要的任務是推翻帝國主義的民族革命。革命的性質不是無產階級社會主義的,而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但不是舊式的民主主義革命,而是特殊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幾個革命階級聯合的專政;它的前途不是資本主義,而是社會主義。
毛澤東指出:無產階級是中國革命的最基本的動力,農民階級是革命的主力軍,民族資產階級具有革命性與妥協性,必須對其採取又聯合又斗爭的態度。無產階級通過它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實現革命的領導權,在不同的情形下團結一切可能革命的階級和階層,組織革命的統一戰線,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二、意義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根據中國革命的具體情況,明確了革命的任務和性質,分析了各階級、階層對革命的態度,制定了符合中國實際的戰略和策略,較系統地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對推動中國革命事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⑦ 求.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的小論文要1500字左右的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毛澤東人民軍隊建設理論的內容極為豐富,主要包括: ①提出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人民軍隊的唯一宗旨。 毛澤東認為,為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而結合,而戰斗,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聯系,始終同人民群眾同甘共苦,全心全意地為中國人民服務,是中國人民軍隊的唯一宗旨和根本屬性。這就從軍隊的性質上,劃清了人民軍隊同一切剝削階級軍隊的界限。同時,把軍隊的命運同人民群眾的命運直接聯系起來,把軍隊的發展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直接聯系起來,使之始終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真誠擁護和全力支持。 ②確立了中國共產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地位。 毛澤東主張把人民軍隊置於中國共產黨的絕對領導下,使之成為執行中國共產黨各項任務的工具。這就是黨指揮槍,而不允許槍指揮黨。為此,中國共產黨在人民軍隊的團以上部隊和相當於團以上的單位建立黨的各級委員會,在連隊建立黨支部,實行黨委統一的集體領導下的首長分工負責制,充分發揮黨委的核心領導作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保證黨對軍隊的領導。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人民軍隊建軍之魂、立軍之本,使之始終保持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保持了無產階級性質。 ③制定了統一的服從於人民根本利益的革命紀律。 毛澤東認為人民軍隊必須建立嚴格的政治、軍事紀律。著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就是這種紀律的集中體現。這種紀律以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建立在全體軍人的政治自覺的基礎上,是團結自己、戰勝敵人和完成一切任務的重要保證。 ④實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制度。 毛澤東提出在軍隊內部實行集中領導下的政治、經濟、軍事的民主活動,以達到政治上高度團結,生活上獲得改善,軍事上提高技術和戰術的目的。同時,毛澤東反對軍隊內的一切極端民主化。 ⑤規定人民軍隊的根本任務,既是一個戰斗隊,同時又是工作隊、生產隊。 毛澤東要求作為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的人民軍隊,除了擔負作戰這項主要任務外,還要擔負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幫助群眾建設革命政權等項工作,並利用間隙進行生產,以減輕人民群眾負擔。一支軍隊擔負三項任務,這在世界軍隊發展史上是罕見的,它充分體現了人民軍隊的性質和宗旨。 ⑥創造了一整套與人民戰爭相適應的戰略戰術。 這種戰略戰術,立足於武器裝備處在劣勢的條件下,充分發揮廣大軍民的能動作用,靈活機動地打擊和消滅敵人,奪取革命戰爭的勝利。 ⑦提出革命的政治工作是人民軍隊的生命線。 毛澤東認為,強有力的革命的政治工作,是人民軍隊團結自己,戰勝敵人的重大因素。因此,強調必須用馬列主義和黨的正確路線教育部隊,把進步的政治精神貫注於軍隊之中。在長期的建軍實踐中,他為人民軍隊政治工作創立了一整套方針和原則,成為保證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重要措施。他多次指出,政治工作的中心內容,就是保障部隊與黨政民,以及部隊上下級之間發生正確的關系,並把它概括為軍民一致、官兵一致和瓦解敵軍三大原則。人民軍隊必須發揚政治、經濟、軍事三大民主。在人民軍隊的建設上,毛澤東強調嚴明的軍隊紀律。毛澤東為我軍制定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是新型人民軍隊的一個重要標志。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把創建人民軍隊作為進行中國革命戰爭的首要條件,強調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為此,他們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戰爭實際相結合,進行了創建人民軍隊的偉大實踐,並創造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民軍隊建設的理論和原則。 毛澤東人民軍隊建設理論的先進性在於: 它系統地、正確地回答和解決了如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把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革命軍隊,建設成為一支無產階級性質的、具有嚴格紀律的、同人民群眾保持親密聯系的新型人民軍隊的問題,使中國革命戰爭有了一支堅強的骨幹力量,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人民民主專政有了堅強的柱石。這一理論對今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希望採納

⑧ 求《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讀後感 一篇

讀《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有感 在學習《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課程的一年時間里,偶得機會閱讀了《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這篇文章,對於文章所表達的思想內容有所領會,特寫下這篇讀後感。 這篇文章是毛澤東在抗日戰爭時期所寫的關於中國社會矛盾和革命對象、任務、動力及性質的政治著作,後來被收入《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現今和平年代的新一代青年們已經很少知曉了,但是其中不少被人們誤以為「過時」的思想觀念與話題精髓還是具有其不可磨滅的力量和深遠的影響力。 文章分為兩個篇章。 第一章主要是對中國近百年的社會性質和矛盾作了詳盡分析。毛澤東認為 (以下摘自原文)資本帝國主義侵入中國,一方面促使中國封建社會解體,促成了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因素,把一個封建社會變成了半封建的社會;另一方面,資本帝國主義又勾結封建勢力,壓迫和阻止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把一個獨立的中國變成了一個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國。資本帝國主義入侵中國的目的,不是要把中國變成資本主義國家,而是要將中國淪為半殖民地或殖民地。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通過舉帝國主義列強採用一切軍事的、政治的、經濟的和文化的壓迫手段等例子作為論據,證明了列強的侵略目的就是把一個封建的中國變為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國。接著在這個事實上總結出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的六個特點。最後從社會特點中推導出: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的矛盾的這一個結論。 第二章共有七個小節: 第二節中國革命的對象 第三節中國革命的任務 第四節中國革命的動力 第五節中國革命的性質 第六節中國革命的前途 第七節中國革命的兩重任務和中國共產黨 主要是分析了中國革命的對象、任務、動力、性質和前途。(以下摘要來自各段落中心句)中國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在日本武力侵入中國以後,中國革命的主要敵人則是日本帝國主義和勾結日本公開投降或准備投降的一切漢奸和反動派。中國革命在現階段的任務是對外推翻帝國主義的民族壓迫的民族革命和對內推翻封建地主壓迫的民主革命,而最主要的任務是推翻帝國主義的民族革命。無產階級是中國革命的最基本的動力,農民和城市小資產階級是無產階級可靠的同盟軍,民族資產階級則是在一定時期中和一定程度上的同盟軍。現階段中國革命的性質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但它不同於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而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即一方面替資本主義掃清道路,另一方面又替社會主義創造前提的革命。中國革命的全部結果是:一方面有資本主義因素的發展,另一方面有社會主義因素的發展。而在當時環境的有利條件下,使其實現社會主義的前途更具有極大的可能性。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並在適當時候將其轉變到社會主義革命的階段上去,這是中國共產黨的全部革命任務。只有認清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聯系和區別,才能正確領導中國革命。 以上已大概將文章的主要內容歸納總結出來。總的來說,《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根據中國革命的具體情況,明確了革命的任務和性質,分析了各階級、階層對革命的態度,制定了符合中國實際的戰略和策略,較系統地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對推動中國革命事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如果現在問起來:為什麼中國在當時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只能是新民主主義的革命?我想,這就由中國當時的實際國情決定。而毛澤東能站在最宏觀的位置考慮中國國情,並從分析中國社會著手,以此為基礎,對中國革命的對象、任務、動力、性質、前途等問題逐一進行了詳細的論述,應用了唯物論—一切從實際出發、辯證法—全面辨證的看問題的方法,以及用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抽象與具體、邏輯與歷史統一的科學思維方法清晰地把握住了中國的實際情況,在當時來說這真是不簡單。 現今人們在日常學習生活及工作中還是需要把握住毛澤東思想的精髓,並不是說已經過去大半個世紀的陳年舊事就沒有它存在利用的價值了,歷史的車輪不停在轉動,如果現在人把優秀的忘記了,反而把腐敗的銘記了,那社會就真的倒退了。毛澤東何以在28年間締造一個中國?他沒有顯赫的家庭,沒有很好的教育背景,也沒有留過洋,就這么一個文弱書生為什麼能夠締造這樣一個龐大的國家,從此改變世界格局,改變幾十億人的命運。 讀了這篇文章就不難發現,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吃的很透,又能把馬克思的東西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用一種全新的思維體系將億萬中國人的頭腦武裝起來。用這種思維體系武裝後的中國人發生了什麼變化呢?就會學會了思考。於是,我們看到許多文盲出身的將領也能成為一代名將;沒有讀過大學的毛、鄧成為一代偉人。而國民黨那邊黃埔軍校的畢業生一茬又一茬,可培養出來的常敗將軍一個接一個。國民黨人包括蔣介石頭腦中沒有一個正確的思維體系,也就是說,大家腦袋統統是亂的,錯誤觀念太多,也就沒法進行獨立、正確的思考。那麼,用這樣的腦袋去指揮作戰,有再好的武器裝備也是會失敗。 一個強大的國家,必然是一個能夠科學思考的國家,一個強大的個人,也一定是個能夠科學思考的個人。在大學里玩虛無、玩後現代、玩犬儒的結果就是讓人徹底喪失正確思考問題的能力。而到了工作崗位上,要想獲得成功,獲得更高層次的發展,歸根結底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而獨立思考能力的獲得最好有一個正確的思考體系做依託。

⑨ 毛澤東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全文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是一九三九年冬季,由毛澤東和其他幾個在延安的同志合作寫作的一個課本。第一章《中國社會》,是其他幾個同志起草,經過毛澤東修改的。第二章《中國革命》,是毛澤東自己寫的。第三章,准備寫《黨的建設》,因為擔任寫作的同志沒有完稿而停止。但是這兩章,特別是第二章,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中仍然起了很大的教育作用。毛澤東在這個小冊子的第二章中關於新民主主義的觀點,在一九四○年一月他所寫的《新民主主義論》中大為發展了。

第一章 中國社會
第一節 中華民族

我們中國是世界上最大國家之一,它的領土和整個歐洲的面積差不多相等。在這個廣大的領土之上,有廣大的肥田沃地,給我們以衣食之源;有縱橫全國的大小山脈,給我們生長了廣大的森林,貯藏了豐富的礦產;有很多的江河湖澤,給我們以舟楫和灌溉之利;有很長的海岸線,給我們以交通海外各民族的方便。從很早的古代起,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殖在這塊廣大的土地之上。
現在中國的國境:在東北、西北和西方的一部,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接壤。正北面,和蒙古人民共和國接壤。西方的一部和西南方,和阿富汗、印度、不丹、尼泊爾接壤。南方,和緬甸、越南接壤。東方,和朝鮮接壤,和日本、菲律賓鄰近。這個地理上的國際環境,給予中國人民革命造成了外部的有利條件和困難條件。有利的是:和蘇聯接壤,和歐美各主要帝國主義國家隔離較遠,在其周圍的國家中有許多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困難的是:日本帝國主義利用其和中國接近的關系,時刻都在迫害著中國各民族的生存,迫害著中國人民的革命。
我們中國現在擁有四億五千萬人口,差不多佔了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在這四億五千萬人口中,十分之九以上為漢人。此外,還有蒙人、回人、藏人、維吾爾人、苗人、彝人、壯人、仲家⑴人、朝鮮人等,共有數十種少數民族,雖然文化發展的程度不同,但是都已有長久的歷史。中國是一個由多數民族結合而成的擁有廣大人口的國家。
中華民族的發展(這里說的主要地是漢族的發展),和世界上別的許多民族同樣,曾經經過了若干萬年的無階級的原始公社的生活。而從原始公社崩潰,社會生活轉入階級生活那個時代開始,經過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直到現在,已有了大約四千年之久。在中華民族的開化史上,有素稱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有許多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發明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藝術家,有豐富的文化典籍。在很早的時候,中國就有了指南針的發明⑵。還在一千八百年前,已經發明了造紙法⑶。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經發明了刻版印刷⑷。在八百年前,更發明了活字印刷⑸。火葯的應用⑹,也在歐洲人之前。所以,中國是世界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中國已有了將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歷史。
中華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勞著稱於世,同時又是酷愛自由、富於革命傳統的民族。以漢族的歷史為例,可以證明中國人民是不能忍受黑暗勢力的統治的,他們每次都用革命的手段達到推翻和改造這種統治的目的。在漢族的數千年的歷史上,有過大小幾百次的農民起義,反抗地主和貴族的黑暗統治。而多數朝代的更換,都是由於農民起義的力量才能得到成功的。中華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對外來民族的壓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這種壓迫。他們贊成平等的聯合,而不贊成互相壓迫。在中華民族的幾千年的歷史中,產生了很多的民族英雄和革命領袖。所以,中華民族又是一個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和優秀的歷史遺產的民族。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