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格式模板 » 論孝摘要

論孝摘要

發布時間: 2021-03-24 09:31:05

A. 先秦著作中「論孝」的文獻有哪些

你可以從禮記、孟子、莊子、論語、呂氏春秋里都有關於孝的
如果你寫論文的話可以用ENDNOTE查出處

B. 論語中有關孝的論述

1、能養,即服勞奉養。

盡孝道的首要條件是贍養父母。敬,主要體現為「無違」,即不忤逆父母的意志。「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父母有不對的地方提意見要委婉不冒犯,尊重父母的思想等並維護其尊嚴。

2、敬,即要敬事父母。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 從孔子的疑問中可知,僅給父母吃飽穿暖還不是孝,還應做到「敬」。僅僅能供養父母,這就和養狗、養馬毫無區別。

孔子駁斥了當時「孝」的概念,認為孝要對父母有孝敬之情,孔子在這里著重強調了「敬」。羊羔跪乳,烏鴉反哺,那是一般動物的本能,而人類如果只停留在這種初級階段,把妥善安置父母的衣食住行問題作為孝順的最高境界,就未免愧對於「宇宙之精華,萬物之靈長」的稱謂了。

3、愛,即內心要對父母充滿愛心。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為政篇》)。什麼是孝,孔子說:不違背禮。父母在的時候要盡力侍奉,父母去世要慎重對待,並按照風俗進行祭祀。

4、「孝」為仁之本,是立國之基。

《論語》開篇就有一段極為重要的論述:「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歟!」一個人如果能在家庭之中講求「孝悌」,在社會上就一定能守秩序。

在社會上能守秩序,也就一定不會違法亂紀。正直的人追求的是做人的根本,他們知道只有將做人的根基打牢,人生的道路才會是坦途。

5、人生的規范很多,但在眾多規范之中,最根本的便是「孝悌」。

為人與立國,關系密切。有子用簡單明了的語言透徹闡釋了個人與社會、家庭與國家這樣一種個性與共性的邏輯關系。如果做人的問題解決好了,一個人做到了「孝悌」,整個社會就必將呈現穩定祥和的狀態。

《論語·為政》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庄,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蓋謂在上者能導民與孝慈,使各得孝其老,慈其幼,則其民自能忠於其上」,可見如一國之君能做到上孝下慈,廣大民眾自然會被感化而忠誠於上。可謂「孝」是「文」「政」之基礎。

C. 論孝道(議論文)

古人雲:「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孝在人類的宗教里有一定的闡述和標榜,雖然形式不同,但含義是一致的。孝道也非那國那族所獨有。孝道也應該是人類晚輩的責任和義務。傳統中國文化(儒家思想)可稱為孝文化,它是使中華文明與古希臘文明、印度文明、兩河流城文明等區別的重大文化現象之一。傳統孝道倫理,從周公到孔子、曾子、孟子,經過了初生,成熟和完善階段。從秦漢後二千多年裡,史學家、文學家、詩人等先哲聖賢,那一位不贅述這個孝字。正如晚清曾國蕃所說:「讀盡天下書,無非是一個孝字」,雖然這是見仁見智的說法、但孝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文化)佔有最重要的地位,也可以說孝是儒家文化之基石,無可非議。本文就孝文化的歷史演化作一些探討。
一、孝觀念的源流與演變
傳統孝觀念,最初孝觀念。最初含義是指什麼?考古發現「孝」字最初見於殷卜辭。商代金文中有一例用於人名,在博物館的青銅器上刻著「孝」的象形圖形,古文字學家釋為「孝」的篆體。因人老了,彎腰弓背、手柱拐杖、一副老態龍鍾的模樣。上老下子作服待壯。《爾雅、釋訓》的「孝」解釋是「善事父母」。《說文解字》的解釋是,「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即是奉養父母。根據原典「孝」的這種倫理含義,形於初周,成於春秋、戰國中的儒家所倡導。《尚書、堯典》:「克諧以孝」;《左傳》曰「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庄公」;《詩經》曰「孝文不匱,永錫爾類」;《論語、為政》,「今之孝者,是渭能養」;《論語、里仁》,「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中庸》,「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大學》,「孝者,所以事君也」。《孟子、萬章》;「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孝經》:「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新書、道術》:「子愛利親謂之孝」。等等這些典籍對孝道闡述是各異。中華民族講孝道已幾千年了,無論那位文人、聖賢從各個角度解釋,當然有見仁見智的說法,從古到今,千言萬語、殊途同歸,所表達的一個意思:幼尊長。從家庭的孝,是指贍養父母,衣、食、住、行、思想上照顧老人,盡人子之責。家庭外,家庭宗親長輩、外戚長者、還指社會上所有長輩。所以孝的內容不僅僅是家庭生活,實現長輩的願望;力求上進、實現人生價值、最終報效民放族和國家。孝道是民族傳統道德的一個重要范疇。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幾千年沿襲的做人准則,也是中華文化的本源之一
二、孝形成於周代
孝何時產生?最初表現是什麼?近年來對於這個問題,學術界有不同的意見。
筆者認為,上古先民們的生活,宗教信仰佔有極重要的地位。信仰習俗包括祖先敬奉、禮儀、禍福觀等。在宗法社會里,祖輩有特殊的社會地位,以宗族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制度,十分重視血統的傳延與繼承,把祖先作為宗族或家族血緣的象徵,因而將祖先奉為神明。在殷周時代中國就形成了祖先崇拜的傳統,祖宗神被抬到了僅次於上帝神,社稷神的地位,年復一年地受到後代的祭奠。伴隨著宗法制度的傳延,尊祖敬老、孝親傳統在儒學體系中表現為" 尊尊"的思想。《禮記、大傳》,"上治祖禰,尊尊也;下治子孫,親親也"。
筆者還認為,孔子對孝道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孔子創建儒家學說分為三個重要階段。第一,他十有五志於學,到三十而立,把當時魯國的"六藝"學精通。第二,而立之年開始受徒至晚年,出仕魯國有關要職,並取得可喜的政績,周遊列過推行為政以德。第三,晚年著書立說,整理"六經」。在春秋戰亂並吞、臣弒君、子弒父、禮崩樂壞的時代,孔子把挽救天下為已任.當時神鬼宗教占據了人們的思想,上至君王將相處理國家大事,下至黎民百姓解決日常瑣事,都援於鬼神.在孔子推行仁學思想同時,看到了孝的重要性,也看到了孝是仁愛的基礎,他在鬼神宗教問題上,魯迅先生有過一段議述:"孔丘先生確是偉大,生活在巫鬼勢力如此旺盛的時代,偏不肯隨俗談鬼神」.在那時代的社會、政治沒有一點科學能說明鬼神有或無.《論語》:"子不語怪、力、亂、神".對於季路問事鬼神,孔子把事人重要過事鬼.《論語》:「子曰:未能事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在《論語》里多次談孝道問題.《論語》:"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泛愛眾」《論語》:「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論語》: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等等。把父母之疾病、意願、奉養高於一切。然後把在家庭的孝推及社會,從而達到人人愛我,我愛人人的理想社會。 孔子以前無私人著作,根據先秦典籍,孔子晚年整的六經,後有《孝經》、《論語》、《墨子》、《孟子》、《荀子》、《呂氏春秋》、《老子》等典籍,這些文獻所闡述的孝例、孝規大都是對孝的理論推演和猜測。三皇五帝是中國歷史上的神話傳說時代。這是眾所周知的,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周公、他老人家也是對上古理想社會和文明道德的一種推崇、贊楊和標榜。故後來儒家文獻無孝不成章。事實上,根據筆者對先秦典籍的考證和何平在其《「孝」道的起源與「孝」行的最早提出》,孔子在《禮記、表記》里提出了事人事鬼神的觀點: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遠之,近而忠焉。先綠而後威、先賞而後罰、親而不尊;其民之敝、蠢而、喬而野、朴而不文。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先罰而後賞、尊而不親;其民之敝、盪而靜、勝而無恥。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其賞罰用爵列,親而不尊、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慚、賊而敝」.孔子對夏、商、周初的禮,鬼、神的考論,即夏人雖敬奉鬼神,卻不把作為正教內容,殷人推重尊崇鬼神而輕視禮教。周人推崇禮法,廣恩施惠,敬事鬼神。可見夏殷人的考慈倫理朦朧淡薄,其祭祀是為了禍除崇,而周人重禮法和孝慈教化,《周禮、地官司徒》:「一日慈幼,二日孝行,以親父母,以鄉八刑糾萬民」:「一日不孝之形......」。《詩、周頌、閱小子》;於乎皇孝,永世克孝,即生兒育女,繼承祖業。《詩、周頌、載見》:「率見昭孝、以孝以享」;祭祀祖先,《國語》祭公征丈戎「日祭、月祀、時享、發貢」,周人以對孝慈有了教化和對祖先的追孝.提出了孝道的內函和孝行贊揚,總之周人孝初是從祭祀祖先宗教情懷中發展而來的,所以孝觀念形成於周初,春秋,成熟於戰國
三、諸子論孝
從春秋未年至戰國百家爭鳴,諸子之學林立,各種倫理思想至沓來,對於「孝」的陳述、標榜各園自論。成為顯學的孔子(儒家)學說,以仁為核心,而孝是仁之本。孔子經常和弟子論孝,視孝高於一切,家庭的孝悌成了每個人必備的最基本德行。《論語、里仁》:「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論語、為政》,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就是父母老了自然就帶來生活的不便和疾病,即是要外出也不要長時間在外面,心中要時時記掛住父母在家中的生活,應該常回家看看。《論語、為政》,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唯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政」?把孝悌影響國君後,國君對國民就象家庭的孝子一樣,那未國家就會和睦富強。《論語、為政》: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強調對父母的生前恭敬奉養,死後按照禮節來埋葬和祭祀。《論語、為政》: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在對於聽從父母的話就是孝的問題上,在《孝經>諫爭章第二十,曾子問,「敢問,子從父之命,可謂孝乎」?子曰:「參,是何言與,是何言與」!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不要盲目聽從、不要愚孝,把對父母精神上、思想上的孝高於食糧的奉養。以上等都是孔子的超時空孝道教化精神。
《墨子》早年曾「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後創墨學。墨子倡導「兼相愛」把天下之亂之根源歸於兄弟不和調,父子不慈孝、君臣不惠忠,強調「父子相愛則慈孝」。墨子也是把父慈子孝當治天下太平之根本。他還提出了「愛人若愛其身」,愛別人,也是愛自己;孝敬別人父母,也等於孝敬自己的父母。這種愛無差等的觀念,是超出了儒家愛人思想,是愛的雙向互補。在熙熙攘壤攘、利來名往的社會,墨子以慈孝為基礎的聖王之道,是大利天下黎民百姓的。
孟子戰國人,受業於子思、繼承和發揚孔子的學說思想,整體的道德以仁義為重,提出了民重君輕的仁政思想,在仁義的前提孝敬父母。《孟子》一書和《論語》、《中庸》、《大學》並稱「四書」。其在孝方面有諸多論述。《孟子、萬章》:「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事親尊親成了人的最高道德表現;還提出了孝親後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泛愛眾觀念。《孟子、離婁》:「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孟子把無後視為最大的不孝。這個觀點,在當時的祭祀追孝和延讀;加上當時的戰亂人少原因,是有一定歷史意義的。孟子把上古之「五教」: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改為「五倫」。在社會中孟子認為最重要的又是父子君臣關系,他提出:「未有仁則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最終把仁義和孝於親、忠於君結合起來,促使天下仁仁、親親。孟子還把上古之盡孝作為楷模。《孟子、告子》:「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將孝悌作為倫理道德之基石,主張君王和聖賢都要盡孝,做天下人之表率,最終和孔子的孝悌合一。
荀子,戰國後期人。孔子死後儒分八派,孟子發展孔子學說,荀子予以總結,並融合法家思想,形成了荀子學說,儒八派之一。荀子在孝道問題上吸收了孔子的孝道觀,結合自己獨特的觀點,雖然在神權、君權、父權的社會里,臣服從君王命令,子服從父命令。荀子卻認為,孝子應該慎重思考後,對錯分清楚後才服從,這才是孝道,也上乘了《孝經、爭章二十》:「敢問,子從父之命,可謂孝乎」?子曰「參,是何言與!是何言與!....」。《荀子、子道》說:「孝子所以不從命有三:從命則親危、不從命則親安、孝子不從命乃哀:從命則親危、不從命則親榮、孝子不從命乃義;從命則禽獸、不從命則修飾、孝子不從命乃敬」。荀子提出的「三不從」從家庭上講,盲從造致錯上加錯。強調孝子在聽從時要深思熟慮,以維護家庭利益為出發點。
《孝經》從內容上看,是孔子和曾子師生二人的對話,曾子問,孔子解答,最後曾子整理而形成的。孔子弟子中曾子以孝著稱,而且在孝道理論方面無論是從廣度深度兩方面都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中國古代以宗法家族制為核心的社會,「孝」是發展家族力量的主要精神和思想,是維系宗法血緣關系的紐帶,是個人培養仁愛之心、禮義之心、報恩意識、責任意識、忠君意識的基礎。《孝經》提出了「孝治天下」倫理宗旨。認為「孝」乃天經地義,是「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闡發了孝與人本身、孝與家庭、孝與政治、孝與社會的關系。認為「夫孝,始於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並對天子.諸候.卿大夫.士.庶人的行孝事親,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相應的規范:由「謹身節用,以養父母」,到「非法不言。非道不行」;由「在上不嬌.滿而不溢」,到:「以孝事君,以敬事長」:。由「愛敬盡於事親」,到「德孝加於百姓」;由「孝」而達到修身.齊家.治國而天下平。在春秋戰國時代,對於孝道思想,《孝經》是孝的完善和大成。反映的是孔子再傳以後的儒家思想。
四、封建社會孝文化綜合論
封建忠孝一體
漢代是以「孝治天下」著稱,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視孝的朝代,作為一個社會的道德觀念,「孝」對於漢代社會影響很大。漢人認為,能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漢初不僅沒孝悌力田科,這是孝道的政治化開始。統治者從儒家思想受到啟發,把家庭孝悌作為「治國平天下」的出發點。自漢惠帝以下的漢朝皇帝都以「孝」為溢,如孝惠、孝文、孝景、孝武、孝昭等。《漢書、霍先傳》記漢人之言曰:「漢之傳謚,常為孝者,以常有天下」這代表漢人的普通看法。儒家的《孝經》一書在漢代受到了特別的器重,人們不僅把它看成是「三才之經緯,五行綱紀」:而且認為是儒家「六藝總會」。後漢時更使天下誦《孝經》,社會上出現了不少以誦習《孝經》而成為孝子和以《孝經》進行教化。漢代《孝經》地位上升,孝的觀念如此的興盛,以及統治階級以「孝治天下」指導思想形成,封建「忠孝一體」就是在這種社會背景下逐漸產生的。
五、封建社會的道、佛孝道觀
自漢朝獨尊儒術後,儒家思想成了封建正統二千餘年,孝也成了中國傳統的倫理概念,成了子女輩對父母輩以上的供養、敬、順從和愛護行為准則。儒家的觀念對於中國來說,早已不再僅僅是一種學說,而是滲透到傳統文化的每一根毛細血管的血液了,它深深地紮根於中國文化土壤,又有力地影響制約著中國文化的每一個領域。
先秦的道教始祖老子主張返樸歸真,他認為「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老子、第十八章》,從老子超越世俗的思想可看出,仁義、孝慈都是虛偽和束縛自然人性的東西,可見當時道家仍然不重視孝道的。自東漢後,道家思想出現了本土儒家倫理趨同。《太平經》提出了「大慈孝順」,「孝悌始學化善」。葛洪《抱朴子、對俗》說:「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道教理倫家葛洪強調修道誠仙離不開孝。唐以後道教《文昌孝經》是專門勸孝的經典,把孝導向一切人際關系與道德生活。在養與敬、事生與事死等方面也繼承了儒家思想。
佛教自漢傳入中國,最初教義沖擊著封建傳統人倫。釋氏以出家削發、無君無父觀念。自魏晉後,佛教不斷中土化,佛教《弘明集》、《靈峰宗論》、《鐔津文集》等佛教文獻認為,孝並非又是事親,立身修性,出家超度是高層次的孝;作道場為亡靈超度,為眾生祈禱吉祥是最大的孝;對佛祖誠心,尊敬命傅也是孝:身在寺廟、心繫父母,時刻為父母求福也是孝等等。「儒以孝為百行之本,佛以孝為至道之宗」。《靈峰宗論》,佛教始終強調和儒家道德的一致性。

D. 孟子論孝 的解釋

子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章子有一於是乎?夫章子,子父責善而不相遇也。責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責善,賊恩之大者。夫章子,出妻屏子,終身不養也。其設心以為不若此,是則罪之大者,是則章子已矣。」
孟子說:「世上人常說不孝的事有五件:四肢懶惰,(不事生產)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飲酒,不管父母的生活,二不孝;貪戀錢財,偏袒妻子兒女,不管父母的生活,三不孝;放縱耳目的慾望,使父母受到恥辱,四不孝;逞勇力好打架,危害了父母,五不孝。」 章子有其中的一條嗎?章子,不過是父子之間為了善相責備而意見不合罷了。為了善相互責備,是朋友相處之道。父子為了善相責備,是最傷感情的。章子就趕走了妻子兒女,)一輩子不讓他們侍奉。他心裡認為如果不這樣作,自己的罪過就更大,這就是章子的為人罷了。」

譯文:

[原文] 公都子曰:「匡章,通國皆稱不孝焉。夫子與之游,又從而禮貌之,敢問何也?」 孟子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章子有一於是乎?夫章子,子父責善而不相遇也。責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責善,賊恩之大者。夫章子,豈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屬哉?為得罪於父,不得近。出妻,屏子,終身不養焉。其設心以為不若是,是則罪之大者,是則章子已矣。」
[譯文] 公都子說:「匡章(齊國人),滿城的人都說他不孝。先生您卻和他來往,並且以禮相待,請問是什麼原因呢?」 孟子說:「世俗所說的不孝者有五種表現:身體懶情,不顧父母,是第一種;下棋喝酒,不顧父母,是第二種;喜愛錢財,偏愛妻子兒女,不顧父母,是第三種;放縱聲色慾望,(「從」,任憑,放縱。)使父母蒙受羞辱,是第四種;好逞勇玩命,(「很」同「狠」。)危及父母,是第五種。章子有其中的一條嗎?章子,不過是父子之間為了善相責備而意見不合罷了。為了善相互責備,是朋友相處之道。父子為了善相責備,是最傷感情的。章子難道不想有夫妻母子嗎?只是因為得罪了父親,不能和父親親近,就趕走了妻子兒女,(「屏」,排除、驅逐。)一輩子不讓他們侍奉。他心裡認為如果不這樣作,自己的罪過就更大,這就是章子的為人罷了。」 [評說] 孟子評論匡章不是不孝,而只是因為「向善」而與父親意見不合。

E. 論述孔子《論語》中孝的主要內容,指導意見

論語》中孝的主要內容
1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2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意思是:「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要出遠門,必須有明確的去處.」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3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意思是:「當今的孝子,只是說能夠供養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馬,都能得到飼養.若對父母不孝敬.那供養父母和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出自(春秋)《論語·為政第二》.
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5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6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7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8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為政第二》
9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第一》
10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先進第十》
11曾子曰:「吾聞諸夫子:孟莊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子張第十九》

F. 求關於孝順的論文 2000字

我國有一句千古名言,「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為什麼要把孝列為所有的善行之首呢?這里其實有很深的道理,《孝經》里說:「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為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為之悖禮」,這里就提到如果一個人連自己親生的父母,給自己恩情最大的人都不敬不愛的人,他是不會去敬愛別人的,他在社會上所說的盡職盡忠也是假的,說愛國也是假的。人的孝心一打開之後,他所有的德行都出來了,如果他念念想著,不能讓父母丟臉,他那種自我觀照、警醒的能力就上升了。當他懂得孝順自己的父母,他也會懂得尊敬別人的父母乃至所有的人。因此,孝是人立身於社會的品德基礎呀。
現在社會高速發展,人們對名利和享受的追求越來越高,而家庭內的矛盾日益嚴重,子女與父母的關系,兒媳與公婆的關系是越來越緊張,報紙新聞媒體隨處可見打罵父母,甚至殺父母的都有很多,中國社會人與人的關系也越來越混亂,這個問題的根緣就是中國傳承的孝道已經被人們所忽視了,不懂得要孝敬父母或怎樣去孝敬。
孝敬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愛惜自己的身體。《孝經》上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孝之始也」,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給的,他們費盡千辛萬苦把我們養大,我們怎麼能忍心傷害自己呢,這是大不孝呀。《弟子規》上有一句話「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可見我們如果不愛惜自己,不懂得長養自己的德行,父母會感到悲傷和羞愧。
我們孝敬父母,不能只是形式上的孝敬,有許多人認為給他們物質上的需求就行了,這其實是很微小的一點,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是無條件,他們的愛是無條件的,不求回報的。因此不能只養父母的身,還要養父母的心、志、慧。就是時時關注到父母的心情;立身行道,讓父母有好的名聲 ;養父母的智慧。 子女是一家的天貴星,以孝為根。為人子女,年幼時,很難在生計上幫助父母,最重要的是少讓父母擔憂。不讓父母擔憂,是最大報恩。長至成年,要盡心盡力孝父母之身、之心、之志。作為子女,應以盡孝為己任。能承祖業,弘揚家風,立志超過前輩。
給老人物質上的滿足,那是一種義務,還不算孝。「孝」是完善自己的本份,給父母放心,不給父母添麻煩,不看父母的過,才是真正的孝。「順」,即接受父母的言教,讓父母安樂,放心。即使父母明顯是錯的,也不當面頂撞。父母有過,不但不埋怨父母,還把父母該做的事情也完善起來,這叫做為父母補漏。
父母有過,子女能為他們補漏,才真正是一家的天貴星。若一味順從,難免陷親於不義,也不算真孝。
我們的生命降臨在這一家,等於是和這一家的生命有緣。好是你命中的福報,壞也是自己的緣份。有痛苦有煩惱,是這一家在成就你,磨練你,成全你了自己的果報。同樣要感恩、報恩。
不管父母慈不慈,但問自己孝不孝。想盡孝,要從性、心、身三界入手。性不化不能孝性,心不誠不能孝心,身不修不能孝身。想要真盡孝,必須清三界。
孝身要在父母衣食住行上留心,養父母之身。孝心要處處順父母的心,父母所愛何物,我必愛之;所近何事,我當奉行之;所親何人,我當敬之。孝性務要使老人天性和樂,面無愁容,不使老人動性,含飴弄孫,以樂天年。
孝分有理孝、事孝、心孝:理孝,就是要尊重理解老人;事孝,就是盡己所能為父母提供物質方面的需要;心孝是原諒父母的過,是大孝。
給父母吃穿是孝身;讓父母順心是孝心;心存父母的志,使父母安心、快樂,不令父母操心,這是孝性。子女不孝,就不會有福報。埋怨家裡窮,就會窮上加窮。子女孝順,父母自然就長壽;父母長壽子女不孝順,那就給父母一生帶來很大的煩惱,這樣的子女成了敗家星了。老人在世能令其安心、快樂,為盡孝;老人臨終能令其安詳含笑而去,算是盡孝盡到頭了。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