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格式模板 » 卷首格式

卷首格式

發布時間: 2021-03-24 04:29:12

㈠ 問卷調查基本格式

問卷調查的基本格式為:標題、摘要、內容。

標題:問卷的主題是什麼。

摘要:用一句簡短的話語來說明,問卷調查的含義。

內容:即填問卷的題目與內容。

如:正統網舉辦的福建省就業情況調查問卷活動。

㈡ 求宮斗拉線格式 華麗一點,內容多一點

◆◆◆◆◆——宮斗演繹——◆◆◆◆◆◆

【卷首】版

——。年代:權

——。時辰:

——。時節:

——。戲種:

——。人物:

——。出場順序:

——。地點:

【卷末】

——。《壹》人物按照出場順序依次介紹服裝服飾。

——。《貳》參照劇情演繹

——。《叄》碼字過三行,適當換行

——。《肆》下級要向上級請安,平級用姐妹相稱

——。《伍》消音、閑聊+P

P、卷首要按宮斗情況填寫好,卷末不變復制就好

=============開始==============

㈢ 麻煩哪位好心人幫我修改一下論文參考文獻格式

參考文獻:

[1]《總目·卷首》[M].凡例。

[2]《檔案》乾隆五十二年三月二九日上諭。

[3]《總目·史部》[M].別史類存目《宋史質》條。

[4]《總目·史部》[M].別史類存目《藏書》條。

[5] 郭伯恭.《四庫全書纂修考》[M].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4.211.

[6]《總目·史部》[M].地理類存目三考郡縣之屬《澳門記略》條。

[7] 王昶:《湖海詩話》卷十六《薄褐山房詩話》[M].,轉引自周維德編《薄褐山房詩話新編》,濟南:齊魯書社1988年排印本,第311頁。

[8][10]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敘錄》[M],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 胡楚生:《中國目錄學研究》[M],華正書局1986年版,第272頁。

[11] 周中孚:《鄭堂讀書記》卷三二,[M].北京:中華書局1993版。.

[12] 阮元:《紀文達公遺集序》》[M],清嘉慶年間刻本。

[13] 鄧小南編:《鄧廣銘學術文化隨筆》》[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8版,第146頁。

[14] 李致忠:《曠古巨帙,學術真存》[J],《中國圖書館學報》1996年第6期。

[15] 周積明:《「四庫學」:歷史與思考》[J],《清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59頁。

[16] 季羨林、任繼愈、劉俊文:《四庫存目與<四庫全書存目叢書>》[J],《文史哲》1997年第4期。

[17] 杜澤遜:《<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成書始末》[J],《文史哲》1998年第3期。

[18]《總目·卷首》[M].凡例。

[19] 《張為主客圖序》,《紀曉嵐文集》[M].第一冊,第181頁。

[20][21] 《總目·卷首》[M].凡例。

[22]《總目·集部詩人評類敘》[M]。

[2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一卷,第52頁。

[24] 章學誠:《章氏遺書·周書昌別傳》[M].卷一八,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25] 洪亮古:《卷施閣文甲集·邵學士家傳》[M].卷九,清光緒中洪用勤授經堂刊本。

[26] 姚瑩:《東溟文集·復黃又園書》[M].卷一,台灣:文海出版社影印同治六年刊本。

[27] 劉夢溪:《中國現代學術經典·陳垣卷序言》[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學文獻學的吧,同行啊,呵呵,

㈣ 寫論文的格式是什麼

論文格式:
1、論文格式的論文題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2、論文格式的目錄
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論文格式的內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論文格式的關鍵詞或主題詞
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計算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分析,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參見《漢語主題詞表》和《世界漢語主題詞表》)。
5、論文格式的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問題-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方法與步驟;d.結論。
6、論文格式的參考文獻
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研究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
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
按照上邊的論文格式來寫,可以使你的論文更加容易被讀者了解,被編輯採納。
--------------------------------------------
關於論文中的問題及標題:
要圍繞論點(標題,即所提出的問題以及對問題的分析)
例:
大標題(中國人口現狀淺析)
(正文)
一級標題(中國人口發展過程)
二級標題(清初人口遷移)
三級標題1、(人口遷移的成因)
2、(人口遷移對中國人口增長的影響)
二級標題(解放後人口增長高峰)
1、
2、
二級標題(現在醫學發展對人口增長的作用)
-------------------------------------------------------------
標題,是結構層次的必須。每一級的內容,層層為上一級內容服務,是上級內容的分解細化。
要准確理解論文要求和想說明的問題,收集足夠的素材。在論述上,要特別注意層次性和邏輯性,由個性,到共性,由共性,到全面。有問題,有看法,有分析,有建議。。。

㈤ 中國家譜都有哪些格式呢說說把。

明代中後期是中國家譜體例演變與內容更新的一個重要分水嶺,以下摘錄了一套家譜的七大主要內容。

一 姓氏源流

姓氏源流就是同一族得姓的來源與變遷,中國人的姓氏淵源大多很為古老,假若沒有古書或舊譜的記載,後人就很難考究得清楚。從一姓到一國一家,不能不知曉自己根源來自何處,認清自己的姓氏來源,每套《家譜》都詳細介紹了自己姓氏源流,這樣才能世世代代承繼,也能將族系根緣流傳千百年。

中國姓氏在經過歷史不斷演變,如:戰亂,遷移,改朝換代,以及避諱改姓、避難改姓、復姓改為單姓等,姓氏變得更為復雜,其真正的出處、源頭就更需要詳細考證了,《家譜》中有詳細記載。

封建時代,許多姓氏為了抬高自己的門第和郡望,習慣於與名人扯上關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作自己的祖先。卻不知道,這影響了血緣的純正和確實性,後人不可不慎。

《家譜》中有「敘本系、述始封」的傳統,它的目的也在於「明世次、別親疏」以及考訂姓氏源流。《家譜》均有記載姓氏的一章,以敘述家族得姓的來源,或是家族因某種原因改姓的歷史。所以《家譜》中的姓氏源流就變得很重要,它是明辨您家族血統的證明文獻 二 堂號 堂號是一個姓氏的特殊標識,它能顯示姓氏發源的地緣關系。在家譜中,堂號具有聯系姓氏與宗族關系的意義,也是後代尋根問祖的重要線索之一。

堂號名稱一般取自於郡號名或為紀念家族史祖或名人而自創。

一般來說,堂號多取自於郡號名,郡是秦、漢時期對行政區域的建置,郡號名又取自於郡名,或諸侯國名,地方府、州、縣名。隨著姓氏家族的發展壯大,就出現了以各姓氏名門望族發祥地的郡名作為郡號的由來。

大家族日久人眾,或是遇至天災連年之時,族人就會因遷徙流離,而散布各地。於是就有了在「總堂號」之下,再加入「分堂號」名稱的方法。「總堂號」代表家族(姓氏)的發祥地,寓後人以不忘本源,「分堂號」則是族人遷徙至新地,成為當地有名望家族後,以該地的郡號作為堂號,「總堂號」和「分堂號」統稱為「郡望」。

因為各族姓基本上都是以郡名作為自己家族的郡號,所以就有了若干姓氏同為一個堂號的現象。例如:王,胡這兩個姓的郡望都是「清河堂」。

堂號名稱的另一出處:自創堂號,乃家族中人自立的堂號,該堂號名稱一為有別於各姓氏的分支別派,二為銘記祖先或名人的公德事跡或教誨。例如:楊氏的「四知堂」寓意「天知、地知、我知、子知」的為人風范。

三 世系表

如果發現一本關於您身世的家譜,您最想看的是什麼哪?是不是想知道自家的祖先是誰?家族中曾有過哪些名人、功績?家族中人現在哪裡?等等,所有的答案就在家譜的世系表中。

作為家譜中最重要的內容,「世系表」,簡而言之,就是說明一個家族成員,如:父子、兄弟間的相互關系,寫清楚祖先後代每一個家族成員名字的圖表。它有四種基本的記述格式:歐式、蘇式、寶塔式和牒記式。

歐式:又稱橫行體,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創立的。歐式的特點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橫行,五世一表,用起來很方便。歐式中,每個世代人名左側都有一段生平記述,介紹該人的字、號、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藏地、功績等。

蘇式:又稱垂珠體,是北宋文學家蘇洵創立的。蘇式世系表的特點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間無橫線連接,全部用豎線串連,圖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強調宗法關系。

寶塔式:顧名思義,就是將世代人名象寶塔一樣,由上向下排列。寶塔式採用橫豎線連接法,豎線永遠處在橫線的中間,這對人多的大家族來說,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頁紙上,兄弟之間長幼關系不清,會為寫譜、看譜帶來很多不便。

牒記式:不用橫豎線連接世代人名間的關系,而是純用文字來表述這種關系。每個人名下都有一個相關的簡介,如:字、號、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藏地、功績等。牒記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較節約紙張。

以上四種世系表形式都各有特色,這是一般族譜中比較常見的世系表,但也有其它的變化,我們在記述家族世系表時,可根據掌握材料的多少、家族成員的多少等靈活採用,總之,世系表要易看易懂、內容真實、層序分明,這才是最為重要的。

四 家訓

家訓也是家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傳統宗族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

遠古時代,人類社會經歷了氏族、家族、家庭的變遷,然而,這些都是形成一個國家的基石。在國家不安定和國法不明確之際,家訓即可發揮穩定社會秩序的力量。因為,家族為了維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擬定一定的行為規范來約束家族中人,這便是家法家訓的最早起源。

自漢初起,家訓著作隨著朝代演變漸豐富多采。家譜中記錄了許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為人們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成為「修身」、「齊家」的典範。例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的節儉持家思想,今天看來仍有積極意義。在家譜中有不少詳記家訓、家規等以資子孫遵行的。當中,最為人稱道的名訓,如顏氏家訓、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膾炙人口。

家訓之所以為世人所重,因其主旨乃推崇忠孝節義、教導禮儀廉恥。此外,提倡什麼和禁止什麼,也是族規家法中的重要內容,如:「節儉當崇」、「邪巫當禁」等。

簡言之,每個家族都有不同的族規家訓。家譜中較為常見者,大致包括了以下內容:

(一)、注重家法、國法

(二)、和睦宗族、鄉里

(三)、孝順父母、敬長輩

(四)、合乎禮教、正名分

(五)、祖宗祭祀、墓祭程序

五 家傳

要想深入了解世系表中族人的歷史功績,那就得看家傳了。家傳,是用來記述家族中有名望、有功績人的事跡的文體,是一種正式的傳記,明朝之前,傳與譜是分開來記的。

「傳記」記述了一個人一生的功績品德,從對國家、民族、社會的貢獻,到對地方、家族做的每一件業績,如:出資修建詞堂、祖墓等,全部記述在內,以作為後人學習之榜樣,並榮耀家族。

家傳一般分為:列傳、內傳和外傳等。列傳是記錄家族中有功績男子的傳記;內傳是記錄家族中有品行女子的傳記;外傳是記錄家族中已出嫁有品行女子的傳記。

傳記中多配有該人的畫像或關於該人的故事圖畫,讓後代讀起來倍感生動形象。

家傳之用詞以真實平朴為重,最忌溢美之詞。這也是評價一部「家傳」水平高低與否的重要標准。

六藝文著述

「譜乃一家之史」,其中當然少不了家人的藝文著述。自六朝起,就有將家族中名人的著作錄入家譜的慣例,尤其是到了明朝,此風更盛,這部分的內容更加豐富了,涉及史學、文化、經濟、宗教等許多領域,在形式上甚至堪於「經典史料」相媲美。

家譜中的藝文著述,在體例上一般稱作:藝文志、辭源集、文徵集等。

藝文著述以家族中名人所寫的詩文著作為主要內容,也收集本族人與外人的書信來函,以及經籍、表策、碑文、書札等,有的還有版畫、肖像畫、版本作品、名家書法、歌曲等,從形式到內容都十分豐富。

藝文著述是家族先人的心血結晶,其中的大量珍貴史料文獻,有著非常珍貴的參考和欣賞價值。但是,由於藝文著述的種類、內容繁多,而又良不齊,所以還需後人用心整理,方能使家族中的藝文精品得以流傳和利用。同時,我們在續補家譜現代藝文著述時,更需精心挑選,慎重錄入,把最有價值和代表性的文獻傳給後代。

七 家譜圖像

家譜之體現,能合書、圖、史、表、志為一體者,它的利用價值就顯得大些。家譜主要以文字內容為主,圖片資料為副,但一張好的圖片、照片仍是能將時代的精神面貌和特質傳達出來。

將圖片、照片納入家譜的意義在於,為家族傳承提高了一個最直接的環境背景,使家譜不在局限在文字文字記錄、整體概念也變得鮮明而生動起來。

只要是能讓人對家譜有更進一步認識的古地圖或老照片,均應該被收入家譜里,包括:

1)老照片:家中存有的古老黑白照片、一家人的合照等,都有其歷史價值,也是見證家譜的最原始材料。

2)祖先圖片(遺像、人物畫、肖像畫):中國歷代以來多有大量之人物畫及肖像畫,其中有大部分是為了紀念先人,或表達對聖賢親人的追慕。也有些家譜將家族先人中顯達之人,畫出其儀容,置於卷首,以求達到光大族望,啟迪後人的目的,有些也刊載一些先人手澤遺墨。

3)風水圖(祠堂圖、墓圖):祠堂是供奉先人的地方,在古代更是家族聚會之所,所以一般的家譜均有記載和刊載建物版圖、描繪實狀,有些更是附刊墓圖,有些甚至詳記地理方位。人們相信一個家族的興衰和祖輩所居住、埋葬的地點有很深的關系,這些都蘊涵著豐富的「風水」內容,所以也被稱為「風水圖」。

4)故居/村莊圖:明清族譜中不但記述居址遷徙,很多富家所修的譜書中,還以精美的版圖,印製出他們家族的庭院、樓閣、書齋、房舍等。

㈥ 臨江仙詞牌格式

1、格一雙調,五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韻。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中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平。

2、格二雙調,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

中中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中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3、格三雙調,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

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4、格四雙調,五十八字。上片五句,四平韻;下片五句,三平韻。

仄中平中仄中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5、格五雙調,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6、格六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三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7、格七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8、格八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

中中中中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平中仄仄,中仄仄平平。

中中中中平中仄,中平平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中仄仄平平。

9、格九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10、格十雙調,五十九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11、格十一雙調,五十九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

仄中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中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6)卷首格式擴展閱讀:

臨江仙詞牌沿革

臨江仙原是唐教坊曲,後用作詞牌,《樂章集》入「仙呂調」,《張子野詞》入「高平調」。

按《臨江仙》調起於唐時,惟以前後段起句、結句辨體,其前後兩起句七字、兩結句七字者,以和凝詞為主,無別家可校。其前後兩起句七字、兩結句四字、五字者,以張泌詞為主,而以牛希濟詞之起句用韻、李煜詞之前後換韻、顧夐詞之結句添字類列。

其前後兩起句俱六字、兩結俱五字兩句者,以徐昌圖詞為主,而以向子諲詞之第四句減字類列。其前後兩起句俱七字、兩結俱五字兩句者,以賀鑄詞為主,而以晏幾道詞之第二句添字、馮延巳詞之前後換韻、後段第四句減字、王觀詞之後段第四句減字類列。

蓋詞譜專主辨體,原以創始之詞、正體者列前,減字、添字者列後,茲從體制編次,稍詮世代,故不能仍按字數多寡也。他調准此。

此調唱時音節需流麗諧婉,聲情掩抑。至今影響最大的《臨江仙》,是明代才子楊慎所作《廿一史彈詞》的第三段《說秦漢》的開場詞《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毛宗崗父子評刻《三國演義》時被放在卷首,後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片頭曲歌詞有引用

㈦ 詩歌的謄寫格式

謄寫,指照底稿抄寫。
《宋史·選舉志一》:「試卷,內臣收之,付編排官,去其卷首鄉貫狀,別以字型大小第之;付封彌官謄寫校勘,用御書院印,付考官定等畢,復封彌送覆考官再定等。」《說文·言部》「謄」 清段玉裁註:「今人猶謂謄寫。」《紅樓夢》第三七回:「 寳玉 又見 寳釵 已謄寫出來,因說道:『了不得!香只剩下一寸了!我纔有了四句。』」蔣元卿《校讎學史》第五章九:「 宋 刻本,率由善書之士,謄寫上板。」

詩歌如果是古詩,用毛筆謄寫的話可以用豎格,也可以用橫格,隨你喜歡咯

㈧ 家譜格式有幾種

家譜族譜,是一個氏族歷史的載體,應有一個完整的體系,要有綱有目,層次分明。卷首《譜頭》應有序言、氏族源流、祠堂、族產、世系分布、遷徙衍變、古跡遺存、文物文獻、典故軼事、名人傳記、先祖遺訓、族規家訓、詩詞歌賦等。分卷按支系記載,記錄世系姓名、性別、婚配、子女、生卒年月、居住地、墳山坐向、墓地墓碑等。請採納。

㈨ 卷首語的格式怎麼寫

卷首語只不過是「寫在卷首的話」而已。
寫卷首語不必拘泥於某種現成的所謂格式,只要回是能夠闡明意義答,或是表達想法即可。可以是對雜志的總結,也可以是雜志的來龍去脈或是應某某之邀的緣由,甚至是個人的感悟或心靈的思索。
但是要注意,一得貼近受眾,不能脫離雜志宗旨。二得有亮點,因為這是開卷第一篇文章,要讓人能讀得下去,要麼有意境,要麼有趣味。

㈩ 清朝誥命的形式

在中國的封建社會中,歷代帝王為了維護專制統治,形成了一套等級森嚴的官員封贈制度,利用它來滿足官僚士大夫「上榮祖考,下及子孫」的慾望,使之效忠於朝廷。誥命和敕命就是這種制度的一個物證。它由皇帝降旨授予,為體現對臣下的榮寵,書寫在貴重的絲織品上,色彩絢麗,精美華貴。

清代對有功勞、政績官員的獎賞辦法之一,就是在國家慶典時,給官員及家屬封贈名號。清制規定,覃恩封贈五品以上官員及世爵承襲罔替者,發給誥命;敕封外藩,覃恩封贈六品以下官員及世爵有襲次者,發給敕命。由於實行「覃恩封贈」,除了封授官員本身以外,還對官員的先代和妻室實行推恩封贈,並可延及官員的子孫後人,有的可以封襲數代。

清代的誥命和敕命的內容為:先簡述皇帝的相關旨意,然後是被封贈者的任官事跡或功績,最後是封授的品秩、襲次等。由翰林院撰擬,用駢體文,文式上有著嚴格的限制。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改為各按官職大小統一撰定文字頒布,文式存貯內閣,刷印成冊。每當封典時,吏、兵二部題准封贈職務及姓名,由中書科按品級繕寫,經內閣誥敕房核參考後,加蓋御寶頒發。

封贈官員的誥敕命均為卷軸形式,寬約32厘米左右,一般長3米左右,有的可長達5米。卷軸外與軸柄相連處,為約50厘米長的紅色提花錦緞,軸柄和錦面按官員品級不同而有嚴格區別:一品為玉軸鶴錦面;二品為犀軸螭錦面;三四品為貼金軸;五六品為角軸,均牡丹錦面;七品以下角軸,小團花錦面。卷軸內,誥命為五色及三色綻絲織就,一般為紅、藍、黑、淺黃、明黃五種顏色,上面有卷雲紋樣;敕命的材質為純白綾,上下鑲有藍綠色邊。

誥敕命卷首、卷尾分別織有升降龍紋圖樣,首尾相向的兩條飛龍之間織有篆體字,誥命為「奉天誥命」,敕命為「奉天敕命」。起首才是「奉天承運,皇帝制曰……」的固定格式,一般是織在上面的。後面書寫的部分,誥命在不同顏色的質地上,用紅、黃、綠、黑等不同顏色分段書寫;敕命用單色墨筆書寫。均為漢文和滿文合璧書寫,漢文從右至左書寫,滿文從左至右書,兩種文字向中間延伸,合於中幅書寫日期,上面加蓋皇帝的「制誥之寶」或「敕命之寶」璽印。

清代誥命、敕命由宮廷御用絲織機構製造。康熙元年(1662年)定,由江寧織造局織辦。光緒四年(1878年),誥命、敕命改由杭州織造局織造。清朝初期特別是康乾盛世時期的誥命,用料考究,做工精細,現在看來依然光彩奪目。而隨著國力衰落,清中晚期誥命絲道已變得十分稀疏,對此,中書科多次提出絲道要緊密,字樣要清楚,不能粗疏不勻、偷工減料。但織造局除織造定例緞匹外,還要完成大量臨時加派的任務,而清政府織造經費遠遠不能保證,誥命敕命加工粗劣也就難免了。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