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格式模板 » 農村金融時報電子版

農村金融時報電子版

發布時間: 2021-03-21 21:54:43

Ⅰ 湖北省武穴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概況

2006年以來,新生的湖北省武穴市信用合作聯社堅持服務地方政府「農業立市、工業強市」的經營戰略,定位「民營企業的銀行」、「社區市民的銀行」、「農民自己的銀行」,搶抓改革機遇,把握發展主題,轉換經營機制,轉變增長方式,實現了各項業務全面發展、各項管理緊步跟進、各項改革深入展開,在推進「湖北綜合實力強市」經濟建設中充分發揮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走出了一條既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又實現自身效益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歷經三年改革攻堅,武穴市農村信用聯社終於成為地方金融業一支璀燦奪目的奇葩。

武穴市素有「鄂東門戶」之稱,是一座在改革開放中迅速崛起的沿江縣級城市,人口74萬,轄內中小企業、個私經濟發達、市場繁榮、民資富裕。武穴人聰慧勤勞、富而思進,實現了從一個資源小縣向經濟強市的轉變。如果把武穴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比喻為「一股洶涌奔騰的浪潮」,那麼武穴市農村信用社就象是大潮中絢麗的浪花,它在金融機構林立、競爭激烈的夾縫中脫穎而出。

新機制:引領新發展

武穴市農村信用社成立於1952年;1996年10月,與農行脫離行政隸屬關系;2006年5月28日,統一縣級聯社法人資格,武穴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掛牌開業。半個多世紀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武穴市農信社沐浴著改革的春風和發展的陽光,各項業務快速發展,2006年啟動第二輪體制改革後,迎來了飛速發展的黃金期,成績令人矚目。
改革激發活力,創新引領發展。三年來,武穴市農信人圍繞「一級法人、統一核算、分級管理、授權經營」管理體制的要求,加快經營機制轉換,深化授權管理和人事、分配製度改革,整合了業務流程,完善了競爭機制,企業活力日益凸現。

——經營實力顯著增強。一是專項中央銀行票據成功兌付,認真落實國家扶持政策,於2008年4月初成功兌付9507萬元專項中央銀行票據。二是各項業務穩健發展。截止2008年9月末,存貸款余額分別達到12.07億元和6.55億元,比改革前分別增長60.5%和38%。今年以來,新增存款2.37億元,新增貸款0.68億元,發放社團貸款2000萬元,存貸款規模在全市同業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三是效益連年贏利,今年1—9月實現各項收入3930萬元,帳面利潤969萬元,人均利潤2.31萬元,比改革前提高3倍。

——服務水平有效提升。堅持服務「三農」經濟不動搖,牢固確立同業錯位競爭的經營策略,不斷加快與現代商業銀行接軌步伐,充分發揮體制優勢和地緣優勢,積極按市場化運作,強化輻射功能,拓寬融資渠道,創新服務品種、增加服務手段,加大信貸投放,大力支持農戶、優質涉農企業和中小民營企業的發展。農區鎖定服務范圍,規范貸款流程,簡化貸款手續,打造貸款「綠色通道」,全面開辦了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農戶聯保貸款、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生源地助學貸款、農戶生產經營貸款、個體工商戶貸款等普惠型支農業務項目。代理發放各種惠農補貼資金16.84萬戶2.78億元,農業貸款余額達到5.78億元,占貸款總額的88.2%。全市營業網點實施扁平化管理,城區成立黃岡縣(市)聯社首家金融超市,直接面向市場,項目貸款、新增公司客戶貸款和大額自然人客戶貸款統一到金融超市發放,更加方便了城區客戶的信貸資金需求,支持市域經濟發展的貢獻度得到強化,金融主力軍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先後開辦了中小企業擔保公司融資擔保貸款、工程車按揭貸款、商鋪按揭貸款等適合中小企業、個私經濟特點的新業務。2006年以來,累計發放各項貸款7.15億元,有效滿足了特色農業、中小企業擴張的資金需求。

——服務功能日臻完善。堅持實施金融科技為先導的創新發展戰略,先後完成了全省農村信用社貸款五級分類和中國人民銀行大小額支付系統、電話銀行、支票影像交換系統、同城票據交換系統、全國「農信銀」電子匯兌系統、湖北省農村信用社「一本通」實時匯兌系統的上線運行,資金匯劃實現了實時清算。加入全國銀聯系統的「農民工銀行卡」和 「福卡貸記卡」具備了跨行、跨地區使用功能。同時,在城區益興信用社布設第一台ATM機(自動取款機),結束了長期以來信用社只能櫃台辦理業務的歷史,開辦了代收水電費、代發單位工資、代收行政罰沒款和代扣稅款及VIP銀行金卡、客戶實時到帳 「簡訊通」業務。目前,已具有簽發銀行承兌匯票、信用卡、貼現等多種現代化結算手段,長期存在的結算不暢「瓶頸」問題基本得到有效解決,綜合服務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品牌形象得到確立。通過深化改革,不斷創新發展,武穴市聯社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日益顯現,市委、市政府、社會各界對農村信用社的關切度顯著增加,行業形象和社會地位得到全面提升。涌現出一批省、市聯社、地方政府表彰的「先進基層黨組織」「先進信用社」、「支農先進單位」先進群體和先進個人。

新構架:描繪新藍圖

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是深化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改革的重要內容。聯社統一法人地位以來,圍繞「三改一完善」的總體要求,致力法人治理結構的不斷完善,初步實現了由單一管理型向服務經營型轉變的跨越。

——「三會」成員結構優化。通過向社會公示,實行無記名投票等程序公開選舉社員代表、理事和監事。目前,全市信用社 「三會」成員由外部社員代表、外部理事和外部監事組成,既充分體現了「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新型股份合作關系,又有效解決了「內部人」控制問題。

——組織架構日趨規范。圍繞建立「相互制衡、高效運作」工作機制,積極構建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經營班子四位一體的法人治理運作平台。社員代表大會是權力機構,決定全社發展方向、經營方針等重大事項。理事會是決策機構,理事長是法定代表人;監事會是監督機構,下設審計稽核部、安全保衛部;經營班子負責經營管理,下設信貸經營管理部、風險資產管理部、貸款審查委員會、抵貸資產管理委員會等工作機構。

——制衡機制逐步完善。按照「三權分立、相互制衡、共謀發展」的原則,選舉產生了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聘任高級管理層,建立了以「三會一層」為主體的組織架構。完善「三會」制度,對年度經營計劃、財務預決算方案、利潤分配方案、股金分紅方案等重大事項均由理事會討論決定,充分發揮了理事會的戰略決策功能。經營班子按照理事會授權組織實施經營管理,監事會認真履行監督職能,強化對決策、經營行為的監督和高管人員的績效評價,有效解決了制約弱化的問題,形成了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及經營班子各負其責、協作共事、共謀發展的和諧氛圍。

——優化網點格局設置。實行聯社一級法人模式,全市33個營業網點推行扁平化管理,對171名農戶聯絡員一次性解聘,解僱臨時用工109名,真正解決遏制風險的根本問題,結束了辦社幾十年來依賴代辦業務的歷史,徹底消除了農村信用社的案件隱患和風險。撤並了23個「邊、小、危、虧」的營業網點,經過省聯社公開招聘考試,累計錄用大中專畢業生和原臨時工29人,職工隊伍煥發活力。對信用社「人員實行配額制、費用實行包干制、經營實行授權制、工資實行掛鉤制」,真正推行「以業務量定人員、以收入定費用、以管理水平定許可權、以經營效益定工資」的等級管理方式,徹底解決了基層信用社只當「二傳手」的中層板結難題。

新管理:彰顯新效應

業務發展,管理先行。三年來,武穴市聯社通過學習、分析現代金融企業的管理模式,確立新的銀行理念,堅持資本約束機制,逐步塑造向市場營銷要效益,向結構調整要效益,向資產質量要效益,向集約管理要效益,向人力資源要效益,向科技創新要效益的理念。
——全面加強風險管理。一是致力於以風險防範為核心的內控建設,堅持用制度規范和約束經營行為,促進了內控管理水平和風險防範能力的不斷提高。二是堅持業務發展和風險管理並重,始終把穩健經營作為首要任務,將到期貸款收回率納入年度工作目標並簽訂責任書,有效增強了全系統提高經營業績和防範風險的約束力。三是健全風險管理組織網路體系,成立了風險管理領導小組、不良資產風險部、貸款管理委員會、貸款審查中心、抵債資產管理委員會等風險管理組織,為從源頭上遏止經營風險打牢了組織基礎。

——切實加強制度建設。根據武穴市聯社新的運營機制和業務流程,在對信貸風險管理、資金業務管理、財會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計算機系統管理及內部稽核監督和監察保衛等方面原有規章制度進行全面梳理的基礎上,修訂完善了涵蓋法人治理以及內部管理各方面35餘項內控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管理手冊》,保持了管理的連續性和風險的可控性,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制度體系。同時,堅持「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切實提高制度執行能力,「有章不循、違規操作」的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實施科學流程管理。重點圍繞如何落實崗位責任和風險問責這個核心,著力於業務組織管理流程的再造,促進管理的規范、經營機制的轉換,建立透明的信貸、財務、科技、費用等方面的決策和管理程序,強化制度執行力,明確領導層、管理層和業務經營等各個環節中「誰的責任,誰來監督,出了問題誰負責」,令行禁止,違者必罰,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剛性力,確保制度落實。

——加強平安創建工作。完善稽核監察機制,成立了審計稽核部,調整充實了隊伍力量,稽核員通過考試上崗,實行包社駐點序時審計,深入開展業務稽核和事後監督檢查,對高風險業務、易發案件部位,開展多形式專項稽核、重點稽核,增強審計稽核崗位履責能力,重點加強對信貸資產質量、財務收支、規章制度的監督檢查,提高頻率和強度,會計差錯率明顯降低,保證了內控防範體系的高效運轉。同時,認真按照銀監部門和省、市聯社關於開展案件專項治理和治理商業賄賂及「三鐵教育」活動的要求,成立「專項整治」活動領導小組,及時制訂方案,全面開展員工行為風險排查和安全「五個一」、「四個一」,發現問題認真進行整改,今年以來,除常規性組織安全檢查外,加大安全設施建設力度,先後投資320萬元,對轄內安全不達標單位進行安全設施改造。目前,改造達標的營業網點達24個,剩餘網點預計在11月底前達標,進一步增強了案防能力。杜絕了可防性案件的發生,有力地保障了各項業務的安全運行。

新文化:鑄造新形象

優秀的企業文化,是凝聚合力、推動業務發展的精神力量。三年來,武穴市聯社堅持把「創新、忠實、敬業、開拓」作為打造優秀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積極營造了人心思干、令行暢通的和諧氛圍。

——以人為本,提高隊伍綜合素質。 一是大力推進領導能力建設。通過崗位培訓、專家講座、交流學習、負責人主要工作月報、理事長每月調研一個信用社等形式,讓優秀管理人員在實踐中鍛煉提高。2006年調整中層幹部11人,選拔培養後備幹部6人;二是實施幹部動態管理。強化幹部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堅持「在位要受控、升遷靠競爭、屆滿要輪崗、末尾要淘汰」原則,對中層幹部加強履職能力和業績考核,落實幹部問責、末位淘汰和任期內警告等制度,通過崗位競爭等措施,構建識人、用人機制;三是建立新型薪酬分配製度。建立以利潤為中心的績效考核體系,構建崗位工資隨效益增加和業務發展而聯動的績效分配機制,實行以崗定薪、崗變薪變,獎優罰劣,既做加法,又做減法,拉大收入分配檔次,體現按勞分配和風險與收益相匹配原則。2007年,推行萬元含量工資,全系統員工整體收入比上年增長26%,人均增資超7000元,年人均收入達2.64萬元,收入最高與最低相差7.51萬元,徹底打破「大鍋飯」,充分調動了一部分能幹事會幹事人的積極性;四是建設培訓型團隊。立足內強素質,分崗位、分層次組織開展員工業務培訓,實現向「多專智能」轉變。網點負責人、信貸人員開展貸款五級分類、市場營銷、財務分析、經營理念、綜合素質以及新業務進行4期封閉式培訓,相繼舉辦10餘期信貸、會計、出納、計算機、新員工知識講座。五是班子建設進一步加強。今年以來,通過加強學習,提高了班子整體素質,通過加強民主集中制,增強了班子團結,通過分工協作,協調溝通,提高了班子的戰鬥力。今年建黨節前夕,龍坪信用社黨支部榮獲省聯社「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優質服務,拓寬發展新空間。一是建立完善彈性窗口和彈性崗位制度,加大自助設備投放力度,在員工著裝、禮儀、儀態、網點標識等方面做到「五個統一」。即統一標准裝修,統一戶外標識,統一員工著裝,統一服務設施,統一員工牌號,在服務上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在營業網點上樹立統一的形象;二是全面開展「優質服務年」活動,組織員工認真學習省聯社《優質服務規范手冊》,印發「優質服務年」活動實施方案,制訂《武穴市農村信用社櫃面服務規范實施細則》,加強檢查督辦,對基層違反服務規范的行為及時予以糾正,聯社統一製作服務監督崗,公布舉報電話,實行職工掛牌上崗,規范服務質量;用「主動、熱情、耐心、周到」的標准,規范服務態度,提升基層網點的人氣指數;把「一切為了客戶,為了一切客戶,為了客戶一切」貫穿於優質服務年活動之中,時刻把客戶需要放在第一位置,把客戶滿意作為第一標准,整體服務形象明顯提升。

—— 奉獻愛心,開展精神文明創建。全市信用社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做到重大節慶和紀念日有活動,日常的學習、教育、文體等活動有安排,在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同時寓教於樂,形成特色文化。以黨建帶團建,組織優秀青年團員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工會組織開展職工生日送鮮花送祝福活動,定期安排全體職工體檢和羽毛球、乒乓球、書法、業務技能比賽活動,今年夏季業務技能、書法參賽,在黃岡市聯社獲得一定名次,增強了職工凝聚力和對信用社的歸屬感。汶川大地震後,全系統為災區捐款40030元,又相繼交納「特殊黨費」15485元;黃岡市聯社組織開展扶貧濟困互助基金,班子成員到職工踴躍捐款,監事長劉志勇帶頭奉獻愛心1000元。

——開展宣傳,打造品牌形象。全市信用社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工作,塑造良好社會形象。一是戶外宣傳。在鄉鎮公交車、戶外牆壁上廣泛宣傳;二是報刊宣傳。在《金融時報》、《黃岡日報》、《鄂東晚報》等國家、省、市相關金融媒體刊物上宣傳。三是媒體宣傳。在武穴電視台、黃岡電台等媒體上不間斷宣傳。四是社會活動宣傳。在梅川鎮相繼舉辦了兩屆「黃岡市金融『三下鄉』暨金融廟會活動」、職工義務獻血活動、反假幣、反洗錢等社會宣傳活動。近年來,建立全市網點通訊員網路,制訂信息宣傳調研考核獎勵辦法,全市農信社每年在市級以上媒體發表各類文章150多篇,社會形象進一步提升。五是以《武穴農信社簡報》為依託,大力宣傳改革發展方面的典型和作法,指導和推動全市農村信用社企業文化建設的開展。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歷史鐫刻了成績,未來展現著宏圖。面對新的形勢,武穴市農村信用社將圍繞建設「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和效益良好」的現代金融企業目標,以湖北省聯社成立三周年為新的起點,迎接新挑戰,踏上新征程,弘揚新風貌,實現新跨越,為推進地方經濟發展譜寫新的華彩樂章!

Ⅱ 中國農業金融問題

這幾個雖然不是專業的農村金融網站,但都對農村金融有很多的討論和報道.
中國金融網:http://www.zgjrw.com
每天第一時間報道金融要聞.
金融時報-金時網: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
《金融時報》是黨和國家在金融經濟領域的重要輿論陣地,是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指定披露重要金融信息.
中國金融資源總庫:http://finance.yrzjw.com

Ⅲ 請問《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縱橫」和「農發行之窗」版的信箱。

農金縱橫和農發行之窗都是[email protected] 農金縱橫責任編輯郝飛
農發行之窗責任編輯孫金霞

Ⅳ 農村金融時報的簡介

我們對這個領域的人們充滿敬畏。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堅守和付出,中國經濟所依賴的基礎才那麼牢固與堅韌,整個農業、農村和農民的生存狀態才會不斷向好。 我們對這條戰線的勇士滿懷敬仰。正是因為基於他們的創造與革新,中國經濟所流淌的血脈才那麼噴薄與張揚,廣大農民的致富之路才能如此寬敞與明朗。 如果說農業是經濟的基礎,金融是經濟的血脈,那麼如何來形容農村金融呢?我們認為,農村金融應該就是現代農村經濟的內核。 為我國 搭建一個高端、權威、快捷的信息平台,向世人全面展示農村金融機構的新經驗、新創造、新面貌,自然成為《經濟日報》報業集團創建這份報紙的宗旨。我們的願景是希望通過打造一個主流財經媒體,能在推動農村金融事業改革與發展方面盡微薄之力。 我們堅信,農村金融有著極具魅力的市場空間。 作為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新興經濟體,中國的 「三農」事業正處於劇烈變革的時期:影響農業產業結構與組織形式的現代農業日趨壯大,改變農村社會結構與面貌的城鎮化建設勢頭猛勁,蛻變收入結構和生活方式的新型農民不斷涌現。如此種種急劇變化,帶給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影響必將深刻而久遠。 在這種背景下, 「三農」對金融的需求便顯得更加迫切與多元。攤開農村金融機構的版圖,我們可以看到還有不少空白點需要填補;聆聽涉農產業民眾的心聲,我們可以知曉還有眾多金融服務等待提供。盡快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農村金融體系,不僅是 「三農」大市場自身的渴望,更是金融界應該擔當的責任。 我們欣慰地看到,農村金融機構迅猛壯大,農村金融服務進村入戶,農村金融市場收獲豐盈。還有什麼理由不讓人相信,一個農村金融的黃金時代正在到來。 我們張開雙臂迎接這個黃金時代。作為媒體人,我們願意與農村金融界同生存、共進取,把 《農村金融時報》建設成為這支隊伍的精神家園。享受他們開拓事業的歡愉,分擔他們服務基層的艱辛,這份情感將始終伴隨著我們前行。

Ⅳ 如何促進農村金融改革

新農村建設中如何推進農村金融改革
梁繼先 濮陽職業技術學院
[摘 要] 在我國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迫切需要加大對新農村建設的資金投入和改善農村金融服務,本文首先分析農村金融的需求和供給現狀及存在問題,然後提出深化農村金融改革的合理化建議。[關鍵詞] 新農村建設 金融 農村金融 金融改革

金融頻道申請認證!財富值雙倍檢索優先專屬展現同行交流

383《商場現代化》2007年10月(下旬刊)總第519期
同時,逐漸遠離了農村中小客戶。盡管目前農業銀行在大多數地區還設有縣級機構,但由於貸款權的上收,很多分支機構都是「只存不貸」,成為農村資金外流的渠道,這樣不僅沒有為農村經濟提供支持,反而加大了農村資金的供需矛盾。作為已經進行商業化改革的農業銀行,自身商業性金融機構的性質使得其無論如何改革,都必須考慮贏利目標的實現,不可能再承擔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政策性職能,因此農業銀行日益退出農村金融市場是一種理性的選擇,農業銀行對農村經濟的支持作用日漸減弱。(3)農村信用社經營實力有限,難以獨立擔當支持「三農」的重任。由於農發行政策性金融功能的缺位,農業銀行等商業性農村金融機構出於商業化經營的目標紛紛退出,客觀上形成了農村信用社對農村金融市場的壟斷。近年來對農村信用社改革已經在全國范圍內鋪開,並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諸如資本充足率、不良資產率都較前些年有很大改善,但是長期困擾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發展的體制、機制、風險等問題並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其經營實力還相當有限。隨著大部分的農村信用社法人從鄉一級向縣一級提升,農村資金外流的現象很可能愈演愈烈。並且對於實行「自主經營、自我約束、自我發展和自擔風險」的農村信用社來說,支持新農村建設要能夠為其帶來贏利,而如果是以虧損為代價的,必然缺乏內在動力。加上農村信用社目前的壟類單調,無法滿足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對金融服務多樣化、多層次的需求,廣大農民的金融福利水平很低,分享不到金融改革和發展的成果。
2.非正規金融沒有得到規范化管理
民間信貸是農村融通資金的傳統方式,長期以來由於正規金融服務不能滿足農村發展和農產的需求,民間金融包括高利貸行為得到快速發展的空間,但是由於沒有國家法律保護和監管約束,各種形式的非正規金融組織長期處於游離狀態,造成民間借貸良莠不齊,缺乏規范,矛盾四起,增加了農民債務負擔和農村金融風險。最近多項調查顯示,除了部分私人間借貸外,農戶和中小企業從非正規金融獲得服務的成本一般都很高,相當一部分的農戶和中小企業因支付不起過高的利息而被排除在非正規金融市場之外。
三、農村金融改革的幾點建議
1.豐富和完善政策性金融機構的功能
主要應當解決好農發行的功能定位問題,不能僅限於糧棉油收購,應將其業務范圍適當擴大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字型大小龍頭企業、科技示範和轉化項目等領域,擴大支農范圍。同時應發揮好國家開發銀行的作用,加大對農村道路、飲水、電力、燃氣以及農田水利等大中型基礎設施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通過財政投入和國家政策性金融投入的持續增加,拉動城市商業性資金對農村的投入。
2.鼓勵商業銀行重回農村市場,引導城市資金迴流農村目前農村信用社的經營狀況有了根本性好轉,農村信用社持有的央行票據開始兌付,農村信用社資金緊張的問題有望得到根本性緩解。在這種情況下,應當引導商業銀行重新進入農村地區開展業務,增加對農村互助組織、農村小企業的信貸供給。當然,引導商業銀行重回農村市場,目前應主要引導商業銀行信貸業務進入農村,暫時不宜允許其在農村設立分支機構,這樣,通過商業銀行在農村開拓信貸市場,既可以達到城市資金迴流農村的目的,同時也可以避免農村資金外流。
3.將農村信用合作社改造成真正的民間金融。
農村信用社的發展問題,不單是一個金融問題,而是事關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大局的重要問題。必須堅持農村信用社支持和服務「三農」的制度特徵,並通過相應的制度約束,保證其功能實現。這些制度特徵和約束至少應當包括:(1)是立足於農村社區的金融組織;(2)這個組織的功能是聚集農村、農民和農戶的資金,並通過金融手段在「三農」發展中進行配置;(3)這個組織應當使農民貸款盡可能地方便,並有內在動力自覺並不可選擇地在「三農」中尋求資金出路;(4)這是個能夠自動進化的、開放的和動態的制度安排,隨著各地「三農」需求的變化而調整自己的組織結構和功能方向;(5)這個組織體系應當具備自我風險控制能力,並受相應必須的監管約束。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力爭將農村信用社改造成真正的合作金融組織,基本解決農戶在農村信用社貸款難的問題。
4.合理引導民間資金
(1)加快民間借貸立法,使民間借貸行為有法可依,規范發展;(2)加強民間借貸行為的引導,盡可能抵消民間借貸的消極影響。要送金融知識下鄉,積極宣傳信貸政策,使廣大群眾熟悉借貸的相關政策法規及民間借貸的潛在風險,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主動規避風險;(3)銀行機構與民間借貸「聯姻」。通過開辦委託貸款、個人理財等中間業務,為民間資金開辟更為廣闊的投資渠道,讓民間資金更好地為農村經濟建設服務。
5.加大金融創新力度,提高金融服務質量。金融機構要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切實掌握農戶的資金需求狀況,簡化貸款手續,按照農業生產周期合理確定貸款期限,努力滿足農民生產、生活資金需要,要進一步發揮金融部門信息廣的優勢,為農民增收出謀劃策,提供科技信息服務,當好農民的金融顧問,切實提高農村金融服務重量。
6.建立農村民間金融機構存款保險制度,防範基本的金融風險。
農村存款保險制度不僅是保障農產存款和實現農村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也是開放民營銀行的前提條件。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基本目的:一是保護小儲戶,防止擠兌現象;二是為處置出現嚴重問題、破產或瀕於破產的金融機構提供資金支持。從我國當前情況看,建立我國農村民間金融機構存款保險制度的最基本目的,在於以此加強我國金融管理部門的監管能力和對瀕臨破產的農村民間金融機構的處置能力。為了降低農村民間金融機構的脆弱性,有必要建立存款保險制度,以保護公眾信心。突出監管功能和加強對包括出現嚴重問題的農村民間金融機構的處置能力,將是我國農村存款保險機構的運作特點。
參考文獻
[1]董曉林 洪慧娟: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年
[2]董曉林:新農村建設與農村金融體系的改革和完善.經濟問題,2006年第12期
[3]劉振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濟南金融,2006年第4期
[4]韓 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背景下的農村金融市場改革.在第二屆中國金融改革高層論壇上的發言,2006年
[5]解洪文:加快農村金融體制改革,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切入點」.金融時報,2007

Ⅵ 農村金融方面的報刊雜志有哪些

農村、金融時報的郵發代號是多少

Ⅶ 農村金融時報的版面設計

第1版:農金要聞第2版:綜合第3版:觀點第4版:綜合第5版:區域金融第6版:分支機構第7版:農發行之窗第8版:保險·理財第9版:農信·綜合第10版:農信·管理第11版:農信·創新第12版:農信·經營

Ⅷ 農村金融時報的介紹

《農村金融時報》是由經濟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以農村金融領域新聞報道為主的權威性報刊,旨在及時、准確、全面報道金融監管部門有關農村金融的各項政策,傳播我國農村金融領域以及涉及「三農」的新政策、新現象、新經驗、新成果為主要報道內容,於2011年元月正式創刊。

Ⅸ 貧困戶小額貸款的政策

貧困戶每戶最高可貸款5萬元,並且三年內免息:

一、按照相關規定在脫貧攻堅期內,符合以下4個條件的貧苦戶每戶最高可貸款5萬元,由當地縣級財政機構按照同期貸款基準利率給予全額貼息,對於農戶來說也就是三年內免息,換句話說,也就是國家拿5萬元無償的給農戶用三年,農戶可以利用這筆錢進行生產或者創業,進而脫貧致富。

二、根據國家金融扶貧政策的相關規定,2017年農村貧困戶只需滿足以下4個條件,即可申請享受扶貧小額信貸政策:

1、「三好」農民。即遵紀守法好、家庭和睦好、鄰里團結好。

2、「三強」農民。即責任意識強、信用觀念強、履約保障強。

3、「三有」農民。即有勞動能力、有致富願望、有致富項目。

4、「三無」農民。無賭博、吸毒、嫖娼等不良風氣;無拖欠貸款本息、被列入貸款黑名單記錄;無游手好閑、好吃懶做行為。

(9)農村金融時報電子版擴展閱讀:

1、扶貧貸款的貼息范圍:2000年1月1日起,中央財政根據國務院確定的年度扶貧貸款計劃規模(含當年新增、收回再貸、未到期的上年新增扶貧貸款),在計劃額度內進行貼息。1998年前發放的所有扶貧貸款均不再貼息。

2、扶貧貸款的貼息比例:根據國務院作出的「從2000年開始,把當年新增扶貧貸款,收回再貸的扶貧貸款,以及未到期的上年新增扶貧貸款全部納入當年扶貧貸款計劃;財政部根據年度扶貧貸款計劃給予貼息」的決定,中央財政在國務院批準的年度扶貧貸款計劃規模內貼息,原則上只貼一年。

3、扶貧貸款的貼息年限:根據國務院作出的「從2000年開始,把當年新增扶貧貸款,收回再貸的扶貧貸款,以及未到期的上年新增扶貧貸款全部納入當年扶貧貸款計劃;財政部根據年度扶貧貸款計劃給予貼息」的決定,中央財政在國務院批準的年度扶貧貸款計劃規模內貼息,原則上只貼一年。

4、扶貧貸款貼息的結算:扶貧貸款貼息實行按季據實結算。每季末由農業銀行各省級分行(直屬分行列其中數)匯總填報《扶貧貸款財政補貼利息結算表》,經省級財政部門會同省級扶貧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上報財政部和農業銀行總行;

5、由農總行匯總後(附分省表),於次季第一個月底前報財政部,由財政部審核,並與農業銀行總行結算。各級農業銀行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扶貧辦必須認真、及時、真實、准確地按照規定做好此項工作。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