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水污染的摘要
① 關於水污染的防治與治理
生物凈化在水污染治理上的應用 —by x 學號: x 摘要: 水污染的治理包括內環境治理和外環境治理。前者是對污染源的治理,難度大,耗資多。後者利用生態自凈能力對水污染進行治理。生物凈化就是外環境治理的重要手段,地球上到處都有能參與凈化的生物種屬,通過其特有的新陳代謝活動,吸收積累分解轉化污染物,降低污染物濃度,降低毒性,最終達到排放標准。其高效性、簡易性使生物凈化越來越受到重視。 正文: 目前我國七大水系中近一半河段污染嚴重,86%的城市河段水質普遍超標。水污染不僅加劇水資源的短缺,水質惡化還嚴重威脅群眾的身心健康。據初步調查,據調查,全國有7億人飲用大腸桿菌超標水,1.9億人飲用水有害物質含量超標,其中約3500萬人飲用硝酸鹽超標水,6300多萬人飲用高氟水,200萬人飲用高砷水,3800多萬人飲用苦鹹水,血吸蟲病區約1100多萬人飲水不安全;相當一部分城市水源污染嚴重,威脅到飲水水質。當前飲水水質帶來的危害,已嚴重影響人們生命健康。看著這一組組觸目驚心的數字,不禁讓人感到後怕,然而當人們沉浸在優越的物質生活中逐漸淡忘這些的時候,今年哈爾濱停水事件又再一次為我們敲響了警鍾! 種種現實讓人們不禁產生這樣的疑問,這些污染的根源是什麼?答案就是——污染和浪費。隨著經濟的發展,廢水排水量增長速度極快,然而大部分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或間接排入水體,嚴重污染了水資源。而人們對水資源的浪費又使可用的水資源更加短缺。面對種種危機人們開始重視對水資源保護以及對水污染的治理。 水污染的治理包括內環境治理和外環境治理。前者是對污染源的治理,難度大,耗資多。後者是利用自然環境凈化能力對水污染的治理。生物凈化就是外環境治理的重要手段,由於地球上到處都有能參與凈化活動的生物種屬,它們通過本身特有的新陳代謝活動,吸收積累分解轉化污染物,降低污染物濃度,使有毒物變為無毒,最終達到水排放標准。因此利用生物凈化污水受到人們的重視。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幾種: (一)沉澱處理法 用於凈化生活污水。在污染物還未破壞水域自凈能力的前提下,採用簡單的格柵,通過水中濾食性和沉食性動物的活動與運動,提高水體自凈能力,促進水體中懸浮物沉澱、並被埋藏在底質中使污水凈化。 (二)水生生物養殖法 用於生活污水和含有機污染物的工業廢水。通過水生生物降解污染物,是防止水體富營養化的有效措施。 1.放養水生維管束植物(簡稱水生植物)這類自養型水生植物對水污染有很好的忍耐性,它不僅能行光合作用吸收環境中CO2、放出O2改善水體質量,而且能消除許多污染元素。目前已經發現其中許多種類對有機污物、酚氰農葯和重金屬元素都有很強的凈化能力。象茭白、慈姑對生活污水BOD去除率可達80%以上;香蒲、眼子菜、鳳眼蓮可去除石油廢水有機污染物達95%,蓼屬植物在水中DDT為0.3ppb時,體內濃度可達30.3ppm,富集系數為10萬。鳳眼蓮在含3ppm的Pb水中,體內可蓄積5468ppm,為水中Pb濃度的1823倍,在含6ppm的Cd水中,莖葉吸收Cd可達700ppm,根的含量是莖葉的10~16倍,一畝水面鳳眼蓮每4天就能從廢礦水中取得75gAg。不少水生植物的生長速度快,能吸收大量N、P、K營養元素。每公頃鳳眼蓮每年可吸收N1989kg、P 322kg、K 3188kg;放養水面60%的小球藻、綠藻、柵藻只需1天就可使水中的N、P、Fe、Na含量下降55%,9天就可使污染濃度幾乎接近於零,完全能把生活污水變成飲用水。種養蘆葦、菱、蒲草等能凈化工業廢水中有毒物。如氰在蘆葦體內與絲氨酸結合成丙氨酸,繼而轉化成天冬醯胺和天冬氨酸而失去氰的毒性;As、Hg、Cd被貯積在水草體內,從而降低廢水有毒物濃度。 2.養殖水生動物 用於凈化生活污水。有人將魚類、貝類飼養在放有1/5污水池中,仍能正常成活,其增重率比凈水飼養的高;污水養殖一些食草性魚類,不僅能利用營養元素,還能以池中蘭綠藻作為餌料,達到消除水體富營養化目的。由於此法養殖的動物,往往具有異味或蓄積有害健康的物質,影響食用價值,故當前利用水生動物凈化污水的應用和報道較少。 (三)生物穩定塘法 國內外用來處理生活污水和石化、焦化、造紙、制葯廢水的傳統方法。 1.好氧塘 以天然池塘、窪地、水坑中水草、藻和微生物吸收分解氧化功能凈化污水,是典型的藻菌共生系統。靠藻菌共生關系在塘內循環不止污水得以凈化。有毒物經塘中發生的物化、生化作用被去除;有機污物被微生物降解;懸浮物由於塘中物理因素產生聚凝沉澱而去除;病原菌由於不適應環境而死亡;N、P由於藻類增殖攝取而部分去除。有人證實30畝的淺藻池可處理2萬人生活污水,對BOD去除率可達80%~95%。 2.厭氧塘 在無氧條件下,由厭氧細菌及兼氣菌降解有機污物,一般由二步組成。一是水解,經芽孢桿菌、變形菌、鏈球菌的胞外酶,將不溶水的大分子有機污物降解成溶水低分子物氨基酸、單糖和有機酸類;二是經甲烷桿菌、產 甲烷球菌將有機酸降解成CO2和CH4,使污水凈化。此法可加大塘深至4m,因BOD去除率僅為50%~70%,故多用在工業廢水的預處理上。 (四)活性污泥法 用於大型污水處理廠及工礦廢水的處理上。此法是在好氣菌作用下,把含有大量有機污物廢水形成生物絮體(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對污染物的吸附,以及絮體上微生物、藻、原生動物和寡毛類動物對有毒物分解氧化作用,廢水在曝氣池停留4~10 h,使污泥與廢水充分接觸就可完成凈化過程。活性污泥組成: 1.污泥絨粒 其成分復雜,因被處理的廢水性質不同而不同,但多數形成絨粒的主體是菌膠團; 2.污泥生物 在絨團周邊生活的生物群,主要有變形蟲、鞭毛蟲、根足蟲、纖毛蟲,尤以累枝蟲、鍾蟲最多。此法凈化效果較高,目前正在向著更完善化方面發展。 (五)生物膜法 用於凈化食品工業、發酵工業廢水。實踐中較常應用的是生物濾池,該池利用濾料(花崗岩、無煙煤等)或轉盤的吸附作用,使污水中菌、藻、微型動物阻留形成2~3 mm厚生物膜,其中原生動物吞噬細菌使膜不斷更新,蠕蟲吞食有機殘粒,動物運動使粘狀生物膜得到松動,在膜外層形成0.1~0.2 mm厚生態平衡小生境。當污水流經生物膜時有機污物被迅速吸附,成為細菌新陳代謝的物料,溶解性污物被微型生物降解吸收,轉化成體內物貯存,難分解污物被濾池掃除生物分解去除,靠寡毛類線蟲和昆蟲幼蟲的掠食作用清除多餘老化的生物膜。為保證廢水與礦化生物濾料充分接觸,廢水需在生物濾池停留30 min,污染物濃度便大幅度下降。 (六)生物接觸氧化法 用於生活污水和毛紡、化工、制漿廢水的處理。此法兼備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特點。所採用的工藝有: 1.生物鐵法 利用鐵的物化效應和生物效應處理焦化廢水; 2.活性碳生物膜法 利用活性碳吸附作用,使微生物在碳表面繁殖來降解污物,凈化氯基化合物工業廢水;3.生物酸化還原氧化法 處理硝基苯化合物工業廢水。 (七)土地處理系統 用於處理生活污水和食品工業廢水。此法是一個物化、生化的綜合過程,通過土壤較強的過濾、吸附、氧化、離子交換作用,微生物的吸收分解作用,以及土壤結構和植物根系對污物的阻滯作用,完全能使污水凈化。污水在水田中停留3~8d,(BOD)5去除率可達80%~95%,P和N去除率分別達98%和85%,但污水中的油脂、皂類過多會堵塞土壤空隙,常帶來灌田的「污水病害」,因此必須進行預處理後才能應用。 (八)固定化細胞法 用於多種工業廢水的凈化。在廢水中直接利用含有某種特殊催化功能酶的微生物制備成固定化細胞。此法必須篩選具有特殊分解能力的菌種形成一個平衡系統,實現強化型廢水凈化。包埋純種微生物制備的固定化細胞作為吸附劑,可有效去除廢水中重金屬、酚等芳香烴有毒化合物,有人從活性污泥中分離出熱帶假絲酵母菌,處理焦化廢水酚的去除率達99%。此法凈化效果最高,但因選育高產酶菌株困難,成本較高影響發展。 綜上所述,生物凈化在水污染治理上有很強的生命力,據所處理的污水成分及處理目的,選擇適當的處理方法,或進行污水綜合治理都能起到顯著成效。 在對這些新方法應用感到希望的同時,我們還應該認識到這些治理方法都只是一些補救措施,僅有的少量可用水資源已經不容許我們再對其破壞,我們應該採取預防為主,治理為輔的措施,採取防治結合的戰略方針,在源頭上杜絕污染,在每個人的意識中形成節水的概念,在實際中採取有效措施對已受到污染的水體進行治理。 生命之源——水是有限的,是寶貴的,是不可再生的。面對一次次慘痛的教訓,每個人都要自覺樹立節水意識,節約每一滴水,減少和杜絕人為的水污染。水污染是文明的污染,是時代的污染;水消失就意味著民族消失,意味著人類的滅亡!為了民族的復興,為了人類的生存,為了所有生命的繼續存在,珍惜水資源,從現在開始,從我做起! 參考書籍: 《生物學通報》 1993年第7期 《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報告集》 中國工程院 錢正英、張光斗等 主編 《植物資源與環境學報》 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② 求有關水污染方面的書籍的書抄,要作者名 書名 出版社,篇名,內容摘要
污水 污水(英文:sewage,wastewater)受一定污染的來自生活和生產的排出水。
水體受污染的原因:
人類生產活動造成的水體污染中。工業引起的水體污染最嚴重。如工業廢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復雜,不僅在水中不易凈化,而且處理也比較困難。
工業廢水,是工業污染引起水體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它占工業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工業廢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廠種類不同而千差萬別,即使是同類工廠,生產過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質和量也不一樣。工業除了排出的廢水直接注入水體引起污染外,固體廢物和廢氣也會污染水體。。。。。。
農業污染首先是由於耕作或開荒使土地表面疏鬆,在土壤和地形還未穩定時降雨,大量泥沙流入水中,增加水中的懸浮物。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近年來農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農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著或被吸收,其餘絕大部分殘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氣中,通過降雨,經過地表徑流的沖刷進入地表水和滲入地表水形成污染。
城市污染源是因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廢氣引起水體污染造成的。城市污染源對水體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它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各種污水的混合液,其中包括廚房、洗滌房、浴室和廁所排出的污水。
世界上僅城市地區一年排出的工業和生活廢水就多達500立方公里,而每一滴污水將污染數倍乃至數十倍的水體。
主要污染物:
● 病原體污染物
③ 關於環境污染的提綱
提綱:內容摘要:我們全世界的人都生活在美麗的地球上,地球是我們懶以生存的地方而隨著時代的變化,也隨著科技的發達,對環境的污染也是越來越嚴重。所以當務之及:保護壞境成為了全世界最為迫及的問題。
關鍵詞:污染 氣候中毒 環境保護
破壞環境最為嚴重的就是大氣污染,大氣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對局部地區和全球氣候都會產生一定影響,尤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空氣中的污染物會隨著空氣,食物,飲水被我們吸入體內,會導致人們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甚至致癌。所以保護好環境我們才會生活得更好!
一, 保護壞境人人有責
人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
1,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
2,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不受破壞。……
3,保護環境就是讓我們的後代更好地生活下去。……
二, 破壞壞境等於破壞了我們的家園
從全球來看破壞壞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工廠,汽車等排出的廢氣,廢水以及固體廢物。……
2,人們濫伐樹木,破壞森林,過度放牧等導致大面積的沙漠化。……
3,CO2過度排放導致溫室效應,使全球氣溫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4,人類大量撲殺動物,使大量物種滅絕,破壞食物鏈。……
5,過度開采不可再生資源,使我們的家園——地球越來越貧瘠。……
三,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1,人類與自然互助,文明共環境和諧……
2,千方百計治理污染,齊心協力保護環境……
3,生命是樹,綠色是根,植樹造林,美化家園…….
4,植樹造林,造福後代,美好家園需要我們共同建設……
結構:(例文) 環境問題不僅是個生活質量問題,更是一個直接影響人尖生存與發展的大問題。
(提出論點) 我們不得不承認,環境保護已迫在眉睫。環保雖如此重要,國家也頒布了一系列保護環境的法律和法規,可是在社會上仍有一些人,為了個人的利益去破壞環境,有的救災屢禁不止。這就要求我們採取措施進一步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依法規范人們的行為。
(分析論點)為此,我特提出如下建議:
(解決論點) 首先,應在學生中普及環保教育,開設環保科目,並規定為必修課。規定每個學生必須對環保作出貢獻。如規定每個學生一年必須種一棵樹等,從而讓每個學生都明白:對於環保,自己也有一份責任,自己也應該出一份力。 其次,國家有關部門應不定期對各個單位進行突擊檢查,對那些違反有關環保方面的法律和法規的單位實施重罰,並對其進行思想教育。這樣才能從污染源上加以控制、治理。 再次,對在環保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個人,應在物質和精神上給予獎勵。這樣能更有效地調動人們的積極性,這對於全民參加環保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最後,國家應撥款建一些環保設施,如建一些污水處理站,保證流入江海湖泊的水的質量;採取「垃圾分類回收」措施,並在行動之前加以宣傳,以得到群眾的積極響應。 環保問題的確應該引起我們每個人的重視。每個人都應該思考,自己應該為環保做點什麼。願人人都為環保出一份力,讓美好的環境永遠伴隨著我們!
(聯系實際,表明觀點) 評價:本文側重解決環境問題,特點是將分析問題結合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人類只有一個可生息的村莊?地球。可是這個村莊正在被人類製造出來的各種環境災難所威脅:水污染、空氣污染、植被萎縮、物種瀕危、江河斷流、垃圾圍城、土地荒漠化、臭氧層空洞…… 作為居住在地球上的村民,我們不能僅僅擔憂和抱怨,而必須行動。意識到那種無節制消耗資源和污染環境的生活方式是造成環境惡化的根源,我們必須選擇有利於環境的生活方式來善待地球: 一、 節約資源,減少污染 二、 綠色消費,環保選購 中國在未來的世紀中能否強大富有,在很大程度的上,取決於整個民族能否建立起環境意識,取決於你、我、他,我們每一個人的行動。保護環境,匹夫有責,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一起來保護環境吧!
範文:隨著年齡一天天長大,身邊的一些事物也在發生著細微的變化,如今,就連欣賞藍天白雲也彷彿成為了一種奢侈。五一去北京的時候在道邊看到一株蒲公英,勾起了我對童年的美好回憶。面對久違了的蒲公英,是因為久居城市嗎?還是因為周圍的一切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
21世紀可謂挑戰與機遇並同在,希望與困難共存。它在給我們帶來許多美好憧憬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難題,其中首要的就是環境問題。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方面有大氣環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環境問題等。隨著經濟和貿易的全球化,環境污染也日益呈現國際化趨勢,近年來出現的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問題就是這方面的突出表現。
由於人們對工業高度發達的負面影響預料不夠,預防不利,導致了全球性的 三大危機: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人類不斷的向環境排放污染物質。但由於大氣、水、土壤等的擴散、稀釋、氧化還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質的濃度和毒性會自然降低,這種現象叫做 環境自凈。如果排放的物質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環境質量就會發生不良變化,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存,這就發生了環境污染 。寫到這里,我上網搜索了一下環境污染的分類。
環境污染的各種分類:
按環境要素分 :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類活動分:工業環境污染、城市環境污染、農業環境污染。
按造成環境污染的性質、來源分:化學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雜訊污染、放射性、電磁波)固體廢物污染、能源污染。
環境污染會給生態系統造成直接的破壞和影響,如沙漠化、森林破壞、也會給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造成間接的危害,有時這種間接的環境效應的危害比當時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難消除。例如,溫室效應、酸雨、和臭氧層破壞就是由大氣污染衍生出的環境效應。這 種由環境污染衍生的環境效應具有滯後性,往往在污染發生的當時不易被察覺或預料到,然而一旦發生就表示環境污染已經發展到相當嚴重的地步。當然,環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後果是使人類環境的質量下降,影響人類的生活質量、身體健康和生產活動。例如城市的空氣污染造成空氣污濁,人們的發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環境質量惡化,飲用水源的質量普遍下降,威脅人的身體健康,引起胎兒早產或畸形等等。嚴重的污染事件不僅帶來健康問題,也造成社會問題。隨著污染的加劇和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由於污染引起 的人群糾紛和沖突逐年增加。
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地形復雜的國家,發展林業有著比較優越的條件,我國古代許多地方都覆蓋著茂密的森林。但是,長期以來,由於人們對森林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如亂砍濫伐、毀林開荒等,使我國的森林越來越少。近幾十年來,我國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目前我國的森林覆蓋率仍然很低,按人均計算,我國是世界上森林最少的國家之一。因此,我們每一個公民,都應該從我做起,愛護周圍的一草一木,積極參加植樹造林活動,努力提高我國的森林覆蓋率。
說道環境污染的防治 ,每一個環境污染的實例,可以說都是大自然對人類敲響的一聲警鍾。為了保護生態環境,為了維護人類自身和子孫後代的健康,必須積極防治環境污染。我們應該提倡天天都是環境日這一理念。
與此同時,生態環境產業化的發展是必須的,是大勢所趨! 環境有其特殊性,他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關繫到我們的身體健康和社會穩定。但是本身的經濟效益出的慢,導致了經濟發展初期乃至中期很少有人能重視他。而且,生態環境產業化所涉及的行業過於廣泛,生物工程、化學工程、土木工程等一系列復雜的專業重視都融合其中。這些都導致了生態環境產業化發展初期的緩慢以及發展方向的不確定性。
環境是人類生存的空間,人類在不斷的發展和開拓自然資源的同時,破壞了環境。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它要求要與環境相輔相成。換句話說,人是社會的主體,人在環境和可持續發展之間起到一個橋梁的作用,一但橋梁摧毀的話,很嚴重的。所以說環境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可持續發展是環境具體表現。
在提倡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我認為我們自身的素質和意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人的意識有很多種類,同時也很復雜,意識中與環境、資源及保護等有關的內容即是我們對保護環境的意識,或稱環境意識。它涉及人類對其生存環境、自然資源種類及有限性等的認識,以及人們的行為取向和社會心理。我們應該認識到,目前全球生態系統都受到一定程度的自然及人為方面的危害,特別是中國的環境更是令人堪憂,我們應該樹立起良好的環保意識,自覺維護生態平衡、抵制破壞環境的行為,要有高度的資源(空氣、水、土地等)有價意識和資源再利用意識,保護和節省不可再生資源,做到物品循環利用,努力約束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以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選修了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並不是為了能為環境問題做出多麼大的貢獻,而是希望能夠借著一雙慧眼來觀察這個每天都在發生微小變化的世界。感知它,認識它,盡微薄之力影響它。
④ 關於渭河水質污染情況的調查報告
摘要:渭河是陝西省的第一大河,是黃河最大的一級支流,是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然而近年來渭河水體污染嚴重,水質嚴重惡化,基本喪失了生態功能,嚴重阻礙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因此針對渭河流域水質現狀,尋根溯源並探討解決問題的途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根據2007年陝西省渭河流域水質監測資料對渭河流域水質現狀進行了評價,並分析了污染產生的主要原因,同時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渭河流域水質污染控制對策。
關鍵詞: 渭河流域 水質現狀 保護對策
1 概況
1.1 渭河基本情況
渭河發源於甘肅省渭源縣的烏鼠山,流經隴東高原、天水盆地、關中平原(寶雞、咸陽、西安、銅川、渭南等重要城市和楊陵區),至潼關港口入黃河,共經甘肅、寧夏、山西三省(區)26個縣(市、區),幹流全長818 km,流域面積134766km2,其中陝西境內河長502.2 km,西起寶雞,東到潼關,南依秦嶺,北至黃龍山,流域面積67059 km2。
1.2 渭河水系特徵
渭河北岸支流源遠流長,但數量較少,主要有金陵河、千河、漆水河、涇河、石川河和北洛河等;南岸支流均發源於秦嶺北坡,比降大,流程短,流域而積小,由西向東主要有清姜河、石頭河、黑河、澇河、灃河、灞河、尤河等。
涇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發源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縣,流經寧夏、甘肅、陝西三省,至陝西省高陵縣的涇渭堡匯入渭河。涇河全長455km,流域而積4.54萬km2。陝西段河長275km,流域面積0.94萬km2,僅占總流域面積的21%。省內支流有黑河、三水河和泔河等。
北洛河是渭河第二大支流,發源於陝北吳旗白於山區的草梁山,流經延安地區,穿越渭北高原東部至大荔縣朝邑入渭,全長680.3km,區內長145km,全流域面積26905km2,區內面積3813km2,河系不發育,僅有石堡川、白水河、大峪河等短小支流。
1.3渭河流域社會經濟概況
渭河流域地處陝西中部,包括寶雞、咸陽、西安、楊凌、銅川、渭南等6個地市,工業集中,人口密集,農業發達,旅遊資源豐富,科技、教育實力雄厚,是陝西省政治、經濟、文化、金融及信息中心。2007年區內總人口2340萬人,集中了陝西省62.7%的人口,85%的工業,81%的國民生產總值,是陝西省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全區社會經濟概況詳見下表。
表1 渭河流域2007年社會經濟概況
分類 單位 西安 銅川 寶雞 咸陽 楊凌 渭南
總人口 萬人 822.52 83.19 375.86 497.44 15.68 545.65
耕地面積 千公頃 263.86 64.50 306.62 358.52 4.35 513.09
國內生產總值 億元 1450.02 83.63 476.93 483.97 19.58 350.07
工業總產值 億元 948.87 69.20 364.80 320.79 8.43 277.79
農業總產值 億元 69.5 8.47 45.1 124.4 1.77 76.6
註:資料來源於《陝西省統計年鑒2007》。
1.4污水排放現狀
渭河橫貫關中地區,已經成為關中地區的排污河,大量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直接排入,使渭河深受其害。從2007年監測資料來看,渭河水不僅作為飲用水源己經不可能,作為農業灌溉用水也受到嚴重的威脅,而且幹流水體魚類等水生生物已經基本絕跡。渭河不僅基本喪失了它原有的功能,還影響到黃河的水質。關中地區入渭排污口及排污狀況統計結果見表2。
表2 渭河流域關中地區排污口及排污狀況統計表
排污口 指標及單位 西安 咸陽 寶雞 渭南 銅川 楊凌 合計
排污口總計 污水量(108?m3/a) 4.46 1.03 0.94 1.028 0.167 0.080 7.71
COD(104?t/a) 9.35 2.90 1.993 2.52 0.334 2.52 17.12
NH3—N(104?t/a) 0.832 0.217 0.205 0.174 0.023 0.009 1.46
排污口數量(個) 117 11 101 13 67 3 312
1.5面源污染
區域非點源污染的產生主要是降雨徑流過程,土地利用類型、植被情況及人類活動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研究表明,渭河水系水質污染主要來自點源污染,即城鎮工業及生活廢污水的大量排放所致。由於沒有對河流面源污染狀況做詳細調查監測,在此僅對能夠產生面污染的主要影響因素作些分析。區域面源污染的發生
(1)與該區的水土流失密切相關,經多年治理後,1995年度關中地區尚有水土流失面積1.63萬km2,占關中總土地面積的29.5%,佔全省的流失面積26.9%。年產沙量5529萬t,佔全省7.4%,多年平均侵蝕模數為998t/ km2。
(2)與土壤背景值有關,渭河流域耕層土壤的有機質、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鉀的平均含量分別為1.11%、0.08%、49PPM、7.4PPM、155PPM,含量都稍高於全省的平均值,西安市耕層土壤的有機質含量為最高,依次是寶雞、銅川、咸陽、渭南等市。在自然區域上的分布呈現出關中平原腹地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於渭北原區。
(3)與農葯化肥的使用狀況有關,據統計,渭河流域農葯年總使用量為4728t,畝均使用量0.279kg,高於全省畝均使用量的81.2%;化肥年總使用量341.5萬t,畝均使用量128kg,高於全省畝均使用量70.2%。農葯畝均使用量西安市為最高(0.348kg),依次是渭南、咸陽、寶雞、銅川。農葯畝均使用量超過0.5kg的有西安的四個郊縣及渭河兩岸的部分縣。西安市蓮湖區高達0.761kg/畝。咸陽市的化肥畝均使用量超過150kg,其中有10個縣超過200kg/畝。
(4)與大氣污染與酸雨有關,據監測,1995年渭河流域7個市縣二氧化硫年均值為0.085mg/m3,日均值范圍為0.003—1.130,超標率14.1%,超過國家二級標準的只有銅川市,出現在冬季;7個縣市氮氧化物年均值為0.042 mg/m3,未超過國家二級標准。日均值范圍為0.002—1.000,超標率9.8%;總懸浮顆粒年日均值為0.618 mg/m3,日均值范圍為0.063—2.439,超標率為70.6%,7個縣市年日均值全部超標;自然降塵年平均為24.51t/km2.月,超過我省暫行標准(18.0 t/km2.月)的0.36倍。年平均降塵量范圍為12.26—41.46 t/km2.月;1995年關中地區降水PH值范圍為4.35—9.35,全年採集酸雨總量占采水總量的2.75%,酸雨樣品占總雨量的2.0%。關中僅在西安和渭南兩市出現酸雨。
(5)與土地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狀況有關,根據陝西省土地管理局土地面積調查結果,渭河流域總土地面積5558.7千公頃,佔全省總土地面積26.7%,其中耕地面積2162.26千公頃,占渭河流域總面積的38.9%,佔全省耕地面積的40.1%。園地面積107.89千公頃,占渭河流域總面積的0.01%。林地面積1850.45千公頃,占渭河流域總面積的33.3%。牧草地面積256千公頃占渭河流域總面積的4.6%居民及工礦地面積375.98千公頃,占渭河流域總面積的6.8%。交通用地面積74.28千公頃,占總面積1.3%。水域面積168.51千公頃占總面積的3.0%。未利用土地面積562.59千公頃,占總面積的10.1%。研究表明:土地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如陡坡地的增加,森林覆蓋率的降低,人類活動的加劇等,都會使面源污染負荷量增大,目前渭河流域地區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有:首先是有林地和草地的總面積也是呈銳減的趨勢,由於耕地的減少,引起亂墾荒地,關中地區大於25°陡坡耕地有124.94公頃,佔到耕地面積5.8%,其中寶雞地區陡坡耕地佔到17.1%,這些都是造成水土流失,破壞生態環境的隱患所在;其次是渭河水系水質的惡化,帶來的是渭河流域廣大灌區土壤作物的嚴重污染,渭河流域環境保護形勢十分嚴峻,加強水資源保護已刻不容緩。
2 渭河流域水質現狀
2.1河流水質現狀
2.1.1 斷面選擇與評價標准
1.1 斷面選擇
選擇了渭河幹流陝西段的6個監測斷面(拓石、林家村、咸陽公路橋、耿鎮、華縣、潼關吊橋)、支流8個監測斷面(黑河黑峪口、灃河入渭口、灞河馬渡王、涇河張家山、景村、北洛河吳旗、交口、狀頭)作為評價斷面,控制河長493公里。
1.2 評價指標、評價標准、評價方法
評價指標和標准:根據地面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表1中的24個指標。
1.3評價結果:
北洛河水系
北洛河水系評價河長541.4公里。全年平均、非汛期水質評價結果相同:Ⅳ類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58.8%,劣Ⅴ類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41.2%;汛期全部為劣Ⅴ類水質。主要超標項目氨氮、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等。
涇河水系
涇河水系評價河長為222.5公里,汛期和全年平均水質評價結果相同:Ⅴ類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72.6%,劣Ⅴ類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27.4%;汛期Ⅳ類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72.6%,劣Ⅴ類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27.4%。主要超標項目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等。
渭河水系
渭河水系干、支流評價河長總計524.7公里。汛期:Ⅱ類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31.6%,Ⅲ類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12.2%,Ⅳ類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20.6%,劣Ⅴ類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35.6%;Ⅰ~Ⅲ類的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43.8%;Ⅳ~Ⅴ類的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20.6%;主要超標項目為氨氮、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非汛期:Ⅱ類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22.8%、Ⅳ類水質河長26.0%、劣Ⅴ類水質河長51.2%;Ⅰ~Ⅲ類的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22.8%;Ⅳ~Ⅴ類的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26.0%;主要超標項目為氨氮、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全年平均:Ⅱ類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22.8%,Ⅲ類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12.2%,Ⅳ類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29.4%,劣Ⅴ類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35.6%;Ⅰ~Ⅲ類的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35.0%;Ⅳ~Ⅴ類的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29.4%;主要超標項目為氨氮、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2.2功能區達標評價
渭河流域: 2007年參加評價的水功能區僅22段,評價河長1288.6公里。按個數評價達標率全年平均31.8%;累計河長達標率全年平均14.3%。
表3 渭河流域按功能區評價統計表
水功能區 按個數達標評價 按河流長度達標評價
區劃個數 評價個數 達標個數 個數達標率(%) 評價河長(km) 達標河長(km) 河長達標率(%)
一級區 36 6 1 16.7 527.6 71.7 13.6
二級區 116 16 4 25.0 761.0 112.0 14.7
水功能區 152 22 7 31.8 1288.6 183.7 14.3
在評價的22段水功能區中一級區6段,河長527.6公里。按個數評價達標率全年平均和16.7%;累計河長達標率全年平均13.6%。超標項目為氨氮、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在評價的22段水功能區中二級區16段,河長761.0公里。按個數評價達標率全年平均25.0%;累計河長達標率全年平均14.7%;超標項目為氨氮、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3 污染原因分析
3.1 河道生態水量不足
渭河流域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兩季,年內6~10月可得60%的降水和70%的徑流。渭河流域關中地區自產徑流約70億m3/a,扣除汛期水量,僅餘20億-30億m3/a水量,從渭河年取地表水約20億-25億m3,其中,渭河寶雞峽林家村引渭工程近10年平均年取水量4.83億m3,占河道水量的49.07%(見表3)。因此平時河道生態水量甚少,河流稀釋凈化能力很低。
從表4看出:1995年以後,盡管年徑流量逐年減少,但年引水量並沒有因此減少,且有加重的趨勢,造成河道的生態水量大幅下降,致使水體中的污染物濃度得不到稀釋和降解,從而說明河道生態水量的不足是1995年以後污染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表4 渭河林家村引渭工程近10年引水量
*年引水量=年徑流量-斷面下游實測年徑流量。
年份 年徑 流量/億m3 斷面下游實測徑流量/億m3 年引水量/億m3 年引水量/年徑流量(%)
1990 25.82 21.63 4.19 16.23
1991 12.65 6.36 6.29 49.72
1992 22.84 17.91 4.93 21.58
1993 19.72 15.65 4.07 20.64
1994 10.74 5.94 4.80 44.69
1995 6.66 2.28 4.38 65.77
1996 7.66 3.25 4.41 57.57
1997 4.02 0.84 3.18 79.10
1998 9.43 4.08 5.35 56.73
1999 9.45 4.07 5.38 56.93
2000 8.74 2.55 6.19 70.82
平均 12.52 7.69 4.83 49.07
3.2化肥和農葯使用不合理
據資料報道,寶雞市土壤養分失衡的問題一直比較突出,有機肥施用量偏低,而超高量使用氮磷肥料,使土壤結構遭到破壞,土壤板結、耕層變淺、保水保肥性能差等現象日趨嚴重[7];且由於大量使用廉價低質的氮肥和農葯,以及氮、磷、鉀肥施用不成比例,因而使氮肥溶解而被沖人水體中造成污染[7]。這也是寶雞市區附近的卧龍寺橋、虢鎮橋斷面NH3-N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3.3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不協調是造成水質惡化的重要因素
在生產活動中,只注重對環境的索取,過分強調人在環境中的主宰,割裂了與環境的對立統一關系,片面地認識和利用整體性的「人類—環境」系統,則是產生渭河水污染的根源所在。只注重開發、不注重保護、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等,從宏觀到微觀對環境的認識和相互矛盾的決策,則是造成渭河水污染的重要認識根源。
3.4用水量加大造成污染型缺水,加劇了水環境問題
由於用水量加大而污水處理能力嚴重不足,造成水質型缺水。
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用水量的增大,排入江河的廢污水量不斷增加。據《陝西省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記報告》資料,渭河廢污水年排放量達7.05億噸,是水體的主要污染源。
渭河水資源嚴重不足,污徑比不斷增大,自凈能力下降,同時,由於上游築壩攔水使渭河水量巨減。沿岸大量未經任何處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排入渭河,且遠大於渭河本身的環境容量,使得渭河幾乎喪失了自然稀釋凈化的功能。
3.5水土流失問題
渭河流域多年平均輸沙量達4.58億噸,嚴重的水土流失造成面污染加劇。日趨嚴重的水污染不僅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功能,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對正在實施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而且還嚴重地威脅到城鄉居民的飲水安全和人民群眾的健康。
4 保護對策
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環境保護法制在實現持續發展進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國實行的「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誰污染誰治理」和「強化環境管理」的三大政策,確立了我國環境立法的基本原則。強化政府職能。建議成立由一位省級領導負責,相關部門參加的統一協調機構,加大對綜合治理、生態環境保護以及區域水體功能及產業布局等方面的研究和監管力度,提高科學治污的能力和水平。
4.1 保證河道生態需水量
從分析可知,渭河寶雞林家村斷面以上引水量占斷面下遊河流徑流量的百分比由1991年的16%提高到2000年的71%,致使渭河徑流量大為減少,環境容量喪失殆盡,污染嚴重加劇。因此通過農業節水灌溉技術,降低農業灌溉用水量,以減少引水量,提高河流徑流量,在近期內使該斷面下游(渭河中下游,渭河污染最嚴重的河段)的河流徑流量提高2-3倍,以改善渭河中下游的水質,減輕中下游城市的治污壓力。
同時,關中平原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水資源,主要來源於南北山地森林、丘陵的補給。因此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營造水源涵養林以增加渭河流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量,從而保證河道生態需水量 。
4.2 大力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及其污染控制
通過分析可知,渭河流域造紙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分布廣,是造成COD污染的一個主要原因。 因此:
1) 通過工業布局, 產業結構, 產品結構的調整, 淘汰排污量大的重點污染企業和產品。結合企業的技術改造, 推行清潔生產工藝技術。
2) 結合城市環境綜合治理和流域治理, 關閉、搬遷一批污染嚴重而效益差的小造紙廠、小煉油廠等"五小企業", 使流域水環境污染得到緩解。
3) 對重大工業污染戶嚴格實行限期治理。對機械、電力和造紙工業等, 其污水必須治理達標後才允許排放。
4.3 加強面源污染控制
1) 推廣、採用各種類型的"持續農業"耕作法,減少土壤侵蝕,使排入渭河的泥沙沉積物減少,從而減少化肥中N、P流入水體的量,防止渭河水體富營養化。
2) 完善農田灌溉方式,採用噴灌、滴灌、滲灌等新技術以及肥料與水混合的灌溉技術,節約灌溉用水,節省肥料,防止水體污染。
3) 改善施肥方式,減少肥料流失。
4) 加強土壤和化肥的化驗和檢測, 科學定量施肥。
5) 調整化肥品種結構, 加強開發生態肥料與農葯,開發和推廣土壤及作物的固氮、固磷技術,鼓勵使用有機肥,減少常規化肥、農葯的使用量。
6) 加強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增加地表覆蓋,實施濕地恢復工程,保護生態環境,避免水土流失及肥料流入水體。
4.4 實施生物生態治理
渭河沿岸的中小城鎮和農村排放的城鎮生活污水,也是渭河污染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根據中小城鎮和農村的基本現狀,首先考慮採用荒地、廢地、劣地以及坑、塘、窪,建一廢水土地處理系統和廢水穩定塘系統等多種形式的處理系統,以低成本、有效的控制水質。這種經濟、簡易、節能的處理技術,如果與當地的生態農業相結合,形成污水回收與再用的生態農業就可以實現污水的無害化和資源化,達到生態治理的目的。
4.5 以防為主,防治結合
如果水體污染後再治理,要使水域生態系統恢復到原有的良性循環是非常困難的。所以保護水環境應貫徹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綜合利用方針。對於將來可能產生新污染的新工業,首先要嚴格控制興建,污染不重的要從預防為主,是工業污染物要在生產過程中解決;其次對污染物進行綜合利用;再次就是進行污水處理,根據河段和行政區域情況把污水處理到一定程度後才排放。
4.6 總量控制
採取綜合防治措施,既污水處理設施、生物措施和水利措施等有機的結合起來,並合理利用各種水環境的稀釋自凈能力,將過去的排放濃度控制改為總量控制。結合各水功能區、各行政區,及時對流域內的各種水體進行監測,逐漸做到從根本上解決污染。
4.7 嚴格生產管理,開展清潔生產
嚴格生產管理可以減少或降低生產過程中水、能資源和原材料的浪費,從而減少向水環境的排污;開展清潔生產除了加強生產管理外,還包括開發合理使用自然資源,保護自然環境的實用技術、方法和措施。其目的是將污染消滅在生產過程中,它於污染的末端治理相比,效果更佳,因為前者不僅排污,還具有相當的經濟效益,從而使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了統一。
4.8 經濟手段
利用經濟手段使污染者對其造成的污染損失進行賠償,即使社會凈損失為零。
要改變原有的水資源無償使用的局面和觀念,明確水資源的產權,建立起一個合理的水資源價格體系,逐步推行排污總量控制,應用市場機制,有償使用環境容量。
污水經過處理變成可利用的水資源,具有雙重意義,既減輕了污染又增加了水資源。為此,應制定和頒布一系列有關污水資源化方面的法規、政策和獎勵制度,實行按質供水。
⑤ 跪求論文摘要翻譯 不要工具和在線翻譯 珠海市城市水系生態系統的水污染問題,直接關繫到城市社會經濟的可
很簡單的
⑥ 有關環境污染的書籍,作者姓名,書名,出版社,篇名,內容摘要記錄描述清楚!謝謝
寂靜的春天,很經典的書
環保局長,以小說的形式寫的,還不錯
其實這個可能還是文獻多一點,書籍的話很多都會比較過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