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記錄格式
⑴ 地質調查路線主要記錄格式
數字地質填圖路線記錄與原野外記錄簿的記錄格式和主要記錄內容等基本一致,但也有一定的區別,根據多個1∶5萬區域地質調查數字地質填圖經驗,結合有關規范和數字地質填圖系統的功能與特點,推薦的記錄格式如下:
地質填圖記錄格式-1
地質填圖記錄格式-2
地質填圖小結格式
⑵ 野外水文地質調查記錄格式及主要內容有哪些
野外水文地質調查記錄格式很多與地質調查類似,如:地層、岩性、構造等的調查。但也有自己特殊的要求。如:抽水試驗記錄表,水井調查表,泉水調查表等,按相應表格要求填寫即可。
⑶ 鑽孔地質記錄表
地質鑽孔資料庫中鑽孔地質記錄表見表4.4。
表4.4 鑽孔地質記錄表
表4.4由3部分組成,分別對地層特徵、岩石特徵和簡易水文情況進行了描述。數據項說明如下:
(1)鑽孔編號:同表4.3中第一項。
(2)鑽孔號:同表4.3中第三項。
(3)層號:指進行某地層岩性描述的序號。
(4)層位或侵入時期:沉積岩層的地質年代或侵入岩的侵入時期代碼(CB04)。
(5)分層深度:岩層在鑽孔內底部的深度,單位為m。
(6)岩石地層單位名稱:經地層對比劃分的岩層名稱,按照各省地層清理成果填寫漢字名稱。
(7)岩層傾角:描述岩層的傾斜角,單位為(°)。
(8)岩層厚度:描述岩層的厚度。描述層在鑽孔內的頂深度與底深度之差,單位為m。
(9)接觸關系:描述層與下伏地層之間的地質接觸關系。即,本層與其下一層的接觸關系(CB01—18)。
(10)岩礦心長度:所描述地層的岩(礦)心長度,單位為m。
(11)採取率:描述層的層採取率。即,層岩(礦)心長度/層進尺×100%。
(12)岩石名稱:描述岩層主要岩石名稱。
(13)花紋代碼:用於表示該岩層岩性的花紋圖形。
(14)岩性描述:描述層的岩性特徵、構造特徵和變質特徵等。
(15)補充說明:包括掉鑽具、塌孔、掉塊、埋孔、涌水、漏水、縮擴孔徑、逸氣、涌沙等現象發生的層位、深度情況的簡要說明。
(16)測點地面高度:水文測量點的地面高程值,單位為m。
(17)地下水位高程:鑽孔地下水位的海拔高程值,單位為m。
(18)靜止水位:鑽孔地下水靜止水位的高程值,單位為m。
(19)沖洗液消耗量:鑽孔清洗液的使用量。
(20)泥漿比重:鑽孔使用泥漿的密度,單位為g/cm3。
(21)編錄人:鑽孔記錄編錄人員的姓名。
(22)編錄日期:鑽孔編錄的年、月、日。
(23)檢查人:對鑽孔記錄編錄表進行檢查的人員姓名。
(24)檢查日期:對鑽孔記錄編錄表進行檢查的年、月、日。
⑷ 地質觀察點的觀察、描述內容及記錄格式
地質觀察點是野外地質路線上進行觀察、研究地質現象的地點。其布設應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1)點位的布置以能有效控制各種地質界線和地質要素為原則。
(2)下列位置必須布設地質觀察點:地層分界線上、不同岩石接觸處、岩相變化處、構造點、蝕變帶、礦化及礦點、重要化石點、標志層、代表性產狀要素測量點、取樣點、山地工程以及其他有意義的地質現象觀察部位等。
(3)按實際地質情況,適當布設岩性控制點,一般岩性控制點不超過總地質點數的30%,切忌機械地等距離布點。
3.4.1地質觀察點的一般工作程序及注意事項
(1)用手持GPS定點或利用地形、地物在地形圖上進行定點,註明點號,描述記錄觀察點的地理位置、坐標。在一個工作區范圍內,點號必須按順序統一連續編號。若有數個作業組在同一工作區同時工作,則必須在野外工作前統一分配觀察點號,決不允許在同一工作區內有重號現象發生。
(2)觀察研究觀察點岩石露頭,確定露頭類型(天然的或人工的)和出露的程度(良好、一般、較差或差等),這將決定該觀察點視野范圍及資料的可靠程度。
(3)觀察研究觀察點附近的地層特徵、古生物特徵(化石)及地質體的岩石學特徵及各類岩石間的接觸關系。
(4)觀察研究觀察點附近褶皺、節理、斷層等構造的特徵。
(5)觀察研究觀察點附近的礦化現象、蝕變帶及礦體特徵。
(6)觀察研究觀察點附近的地貌及第四紀地質、水文地質的特徵。
(7)測量各種產狀要素和有關數據(礦物顆粒大小、礫石大小、岩層厚度、斷層帶的出露寬度、礦層或礦脈的長度和寬度等)。
(8)經過上述觀察研究後,進行詳細的文字記錄和描述。
(9)繪制地質素描圖或勾繪信手剖面圖或作必要的地質攝影。
(10)採集各類標本、樣品。
在野外進行地質觀察的過程中,首先,必須堅持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客觀地搜集資料,對觀察內容的取捨不應帶有主觀的隨意性。其次,在工作中必須遵循客觀規律,避免盲目性。還必須多做沿途點間的路線觀察研究,以了解和掌握各種地質現象在點間的變化情況。
3.4.2常見地質觀察點的觀察和描述內容
常見地質觀察點主要有:岩性點、界線點、構造點、礦體(礦化)點、地貌點、第四紀地質點及水文地質點等。對觀察點描述的內容不能限於一個點,而應包括觀察點及其附近一定范圍之內的所有地質現象。觀察點的類型不同,描述的內容應有所側重。
Ⅰ.岩性點(界線點)的觀察描述
岩性的觀察描述是野外地質觀察描述工作的基礎,只有在詳細觀察岩性特徵,正確確定岩石名稱後,才能進一步研究其在空間上的變化及其與其他地質體的關系。岩性描述內容如下:
(1)關於岩石的顏色。為岩石的新鮮面整體顏色(風化顏色加括弧寫於新鮮顏色之後)。
(2)礦物成分及結晶狀態、粒度形態、含量及變化。一般按主要成分在前、次要成分在後的順序描述。注意目估礦物含量總和不能大於100%。對於斑(玢)岩,先描述斑晶成分、含量、形態、大小及其變化情況,後描述基質;碎屑岩、火山碎屑岩按碎屑物、膠結物的順序描述。
(3)結構、構造的描述。
侵入岩:結構如粗粒、中粒、細粒、微粒、斑狀、似斑狀等;構造如塊狀、斑雜、流動、條帶狀等。
火山岩:結構如灰綠、粗玄、球粒、斑狀、集塊、火山角礫、凝灰等;構造如熔渣狀、枕狀、流紋狀、氣孔狀、杏仁狀等。
沉積岩:碎屑岩結構如粗、中、細粒砂狀、粉砂狀、泥質結構等,並描述膠結物成分、膠結類型、層理構造等特徵。
變質岩:結構如變余結構、粒狀變晶結構、鱗片變晶結構等;構造如變余構造,片麻狀、片狀、千枚狀、板狀、條帶狀構造等。
(4)蝕變、礦化的描述。蝕變描述主要指岩石的蝕變情況,包括蝕變部位、蝕變礦物、殘留礦物等;礦化描述主要指金屬礦物種類、目估含量、集合體形式等。
(5)岩層(岩體)空間特徵觀察描述。在岩性觀察的基礎上,向周圍擴大觀察范圍,描述岩層、岩體在空間分布上的總體特徵。描述內容:岩相劃分情況;岩性變化及互層情況;層理、片理產狀及變化;化石產出情況等。
(6)接觸關系觀察描述。描述不同岩層、岩體之間的相互關系。描述內容:①接觸帶類型:按接觸界線的明顯程度分為急變、漸變兩種類型;②接觸關系分為:沉積(超覆)、斷層、侵入(脈動、涌動)、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等;③接觸帶特徵及變化;④接觸帶產狀變化。
Ⅱ.岩性觀察描述實例
黑雲母二長花崗岩:肉紅色、灰白色,中粗粒花崗結構,塊狀構造。主要礦物成分:石英約佔25%,鉀長石佔30%~35%,斜長石佔30%~35%,黑雲母約佔10%。長石呈板狀自形-半自形晶,大小2~4mm;石英為他形粒狀,大小在2.5~3.5mm 之間;黑雲母呈棕黑色,片狀,大小約3mm。未見礦化蝕變。
伊丁橄欖玄武岩:灰綠色、暗紫色,斑狀結構、杏仁狀構造。礦物成分:斑晶為伊丁石化的橄欖石,斑晶約佔15%,少數被綠泥石和褐鐵礦交代。基質為隱晶質斜長石、輝石,粗玄(間粒)結構(顯微鏡下可見,在較自形的長板條狀斜長石微晶組成的三角形空隙中充填了多個細小的伊丁橄欖石和水雲母化的斜長石及磁鐵礦顆粒)。氣孔呈渾圓或不規則狀,多被白色的次生礦物——方解石礦物充填,成杏仁體。整個岩石遭受後期碳酸鹽化作用強烈。
復成分礫岩:紫紅色,礫狀結構,中厚層狀構造。礫石成分復雜,大多為岩屑,有變質砂岩、石英岩、凝灰岩、長石砂岩、石英砂岩、玄武岩、花崗岩等,含量超過70%。礫石粒徑2~60m m,少量達100~150m m。磨圓度差,次稜角狀-次圓狀;大小混雜,分選性差;基底式膠結,膠結物為泥質、鈣質,抗風化能力弱,礫石易於剝落,岩石表面坑坑窪窪。岩層厚度20~40cm。結合古地理分析,推測為湖泊邊緣河湖相快速堆積。未見礦化蝕變。詳細命名為:紫紅色中厚層狀復成分礫岩。
Ⅲ.構造點的觀察描述
(1)褶皺構造的觀察描述內容。褶皺要素:測量兩翼的產狀、褶皺樞紐產狀、軸面產狀、翼間角大小;組成褶皺的岩性、新老關系等。幾何形態:注意觀察描述轉折端形態、各褶皺層的厚度變化、褶皺的對稱性、空間關系等。
(2)斷裂構造的觀察描述內容。構造岩的描述內容:構造角礫岩著重描述構造角礫岩成分,礫徑大小、形態、排列形式,膠結物成分、膠結程度等;糜棱岩重點觀察結構特徵及變形特徵等。
斷裂構造的描述內容:斷層兩盤的岩層(石)及其產狀變化;斷層面產狀及斷層破碎帶寬度的確定;斷層力學性質及兩盤的相對運動方向:主要根據兩盤地層的新老關系、牽引褶皺、擦痕、階步、羽狀節理、兩側小褶皺、斷層角礫岩等確定;斷層組合、配置形式及其與其他構造的關系等;斷層其他特徵:地形地貌標志、斷層三角面;斷裂中的礦化蝕變現象等。
(3)節理的觀察描述內容。包括:節理的性質及節理面特徵;節理的充填情況(注意含礦性);節理與層理及大構造的關系;節理的分期配套及組合形式(有重點地觀察);節理的產狀,等。
Ⅳ.礦化點(礦體)的觀察描述
首先在地質點或工程中詳細觀察礦石、礦化特徵,並進行礦石、礦化命名。在此基礎上加大觀察范圍,追索觀察礦(化)體的總體特徵。
A.礦石、礦化命名
(1)凡有用元素含量達邊界品位者,一律定位為礦石,作為基本名稱。如黃銅礦≥1%(即Cu≥0.3%),則定名為××岩黃銅礦石;凡含有用礦物,其中有用組分目估含量在某一界限以上又達不到邊界品位時可稱為礦化。命名時以岩石名稱作基本名稱,其前冠以「××礦化」。如黃銅礦化變質粉砂岩(Cu品位在0.1%≤Cu≤0.3%時)。
(2)有兩種以上有用礦物(礦化)時,只選兩種主要的,最多不得超過三種。按「少前多後」的原則冠在岩石名稱之前,其餘在描述中敘述。如黃銅金礦石、黃鐵方鉛閃鋅礦石等。
(3)參與命名的有用元素目估含量范圍:
Cu品位在≥0.3%達邊界品位者,則定名為××岩黃銅礦石;品位在0.1%≤Cu≤0.3%時,定為×銅礦化,如輝銅礦化石英砂岩。
Au品位在≥1×10-6達邊界品位者,則定名為××岩金礦石;0.3×10-6≤A u≤1×10-6時,定為金礦化。
其他礦種一般以邊界品位的三分之一左右數值作為礦化命名的含量下限。
B.礦石、礦化描述內容及順序
礦石岩石:礦石總體新鮮顏色,風化色加括弧寫於後。
結構、構造:主要的放在前面,次要的放在後面。
礦物成分、含量及產狀特徵:先描述金屬礦物的種類及含量百分比、集合體產狀特徵;後描述脈石礦物種類及其含量變化。
礦物共生組合:主要的(含量多的)在前,次要的在後,最後為脈石礦物,並用短線連接。如:次黃鐵礦-黃鐵礦-黃銅礦-石英。
礦化總體特徵:首先概括敘述該礦段的整體礦化程度,包括貧富、均勻程度及其與岩石、構造等的聯系;其次由上到下敘述各段中金屬礦物的組成、含量、產狀等的變化特徵。
礦石的次生變化:有條件時,可根據礦物之間的交代關系,確定主要金屬礦物的生成順序,早生成的在前,後生成的在後,並用箭頭依次連接。如,磁黃鐵礦 →黃鐵礦 →黃銅礦 →褐鐵礦、孔雀石。
C.礦(化)體特徵的觀察
礦(化)體的寬度、產狀的測量;礦(化)體頂、底板圍岩特徵;礦(化)體沿走向在礦化強度、礦體厚度、產狀上的變化情況;礦(化)體賦存構造部位,成礦後構造對礦體的影響等;礦化與蝕變的組合關系。
V.礦石觀察描述實例
透輝石矽卡岩磁黃鐵礦、黃銅礦石:古銅色(褐色),半自形-他形粒狀結構,浸染狀構造,塊狀構造。
礦物成分:金屬礦物有黃銅礦(2%~5%)、磁黃鐵礦(20%~25%)、黃鐵礦(3%);脈石礦物主要為透輝石(40%~50%)、石榴子石(5%~10%)、方解石、綠泥石等。
礦物共生組合為磁黃鐵礦-黃鐵礦-黃銅礦。
黃銅礦呈他形粒狀,星點狀分布於磁黃鐵礦之間,少量呈細脈狀;磁黃鐵礦多呈團塊狀、粒狀集合產出,上部以塊狀為主,下部以團塊狀為主。
金屬礦物礦化不均勻,上部較富,下部較貧。礦石中可見黃鐵礦、黃銅礦細脈穿插磁黃鐵礦,故推測其生成順序:磁黃鐵礦→黃鐵礦→黃銅礦。局部見碳酸鹽化和綠泥石化,綠泥石多沿裂隙面分布。
礦體與上盤岩石界線不清楚,成漸變過渡關系。
Ⅵ.圍岩蝕變的觀察描述
(1)蝕變種類:按主要蝕變礦物類型有:硅化、絹雲母化、綠泥石化等。
(2)蝕變礦物分布特徵:如蝕變礦物呈星點狀分布、帶狀分布、面狀分布等。
(3)蝕變規模及強度:面型蝕變描述其范圍大小,如蝕變范圍500m×400m;帶型蝕變說明蝕變帶長度、寬度等。
(4)蝕變分帶及其與圍岩的關系:例如,斑岩型礦床從斑岩體內部到遠離圍岩,具有鉀化-石英絹雲母化-青磐岩化的分帶等。
(5)蝕變與礦化關系:如蝕變強度與礦化強度具正相關關系,其中黃鐵礦與絹雲母化關系密切,輝鉬礦化與鉀化(黑雲母化)關系密切等。
3.4.3野外記錄描述必須遵守的原則
野外工作中,必須將觀察研究的各種地質、礦產情況及時用文字或地質素描圖或照片等記錄描述在野外記錄本上。野外路線觀察記錄是第一性的原始資料,是開展綜合研究、編寫地質報告的重要基礎資料。野外記錄本是極其重要的野外原始資料,必須認真、細致地記錄,嚴密妥善地保管。
對於地質路線觀察記錄,首先應保證其客觀性,同時還應注意記錄的完整性、連續性、統一性和直觀性。記錄描述的內容原則上應包括所見到的全部地質現象,對重要的或首次觀察到的地質現象要詳細描述,對一般的或多次見到的地質現象,前面已描述過的內容可以簡略一些,著重記錄其出現的特殊性或其變化情況,做到文字准確充實、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同時,野外記錄中還可適當記述觀察者對客觀現象的分析、判斷、推理和綜合歸納的內容。在觀察描述時還應作必要的地質素描圖、信手剖面圖等。對礦點(礦體)應作大比例尺的地質草圖,適當採集標本和樣品。每條路線結束,應做路線小結。
野外記錄本上不允許隨便塗改,更不能把行政事務記入其中。當記錄內容需要修改時,絕不允許將其任意擦掉或塗改,而只能將原內容劃去而另加批註。必須保持野外記錄本的整潔、美觀,書寫要工整,字跡要清晰。一般使用H—3H 型鉛筆書寫,不允許用圓珠筆或鋼筆記錄。
3.4.4野外記錄本的記錄格式
野外記錄本右頁為橫條格,用於文字記錄;左頁為厘米格,用於繪制素描圖、剖面圖或貼照片等。
首先在右頁上部填寫時間、天氣、地點。在右頁兩側向內縮進1cm,各劃一條直線。左側線外記小標題如路線、任務等;兩直線中間記具體內容;右側線外記採集到的標本、樣品號。然後,按下列順序和格式進行記錄:
路線:××——××——××
任務:
1.觀察認識×××岩及×××岩特徵。觀察××岩脈、××脈特徵及其穿插關系。
2.××岩區或×××地層分布區地質填圖;調查××岩體與××圍岩接觸關系;追索××標志層;××地層剖面觀察分層等等。
人員:××記錄,×××掌圖,××測量產狀,××采樣(標本)。
(此間必須空行)
No.001
位置:石灰山村北西700m處山間小路。
坐標:X: 2029.430,Y: 29887.063。
露頭:天然一般或人工良好。
點性:界線點:C1g/Z(或岩性點、構造點,要考慮岩層上下、斷盤上下)。
描述:點北為震旦系(Z)青灰色千枚岩夾變質砂層……無礦化蝕變。產狀:140°∠40°。點南為下石炭統官山嶺組(C1g)灰白色巨厚層狀石英礫岩……無礦化蝕變。產狀:135°∠56°。兩者呈角度不整合接觸。
構造:在不整合以北約5m 震旦系(Z)中見一寬約2m的構造破碎帶,岩石破碎呈透鏡狀定向排列,流劈理構造極發育,地貌上形成負地形——沖溝。推測為逆沖斷層。未見礦化蝕變。產狀:296°∠63°。
褶皺:……
礦化:……
其他:如水文、地貌、第四紀地質等地質情況描述……
標本:直接記在右側線外
B001—1(陳列標本)
GP001—1(光譜樣)
b001—1(薄片)
樣品:H001—1(化學樣)
(此間必須空行)
點間:
(1)D001→NE 50m
為灰白色中厚層狀含礫石英粗砂岩……無礦化蝕變。
(2)50m→NE 150m
為灰白色中厚層狀石英粗砂岩……無礦化蝕變。
在130m 處量測岩層產狀165°∠38°。
(3)150m至D002
為灰白色中厚層狀石英砂岩。無礦化蝕變。
(此間必須空行)
路線小結的內容(另起一頁)
(1)目的:地質填圖(掃面)、專項地質礦產調查或地質認識實習,以及達到與否的程度。
(2)工作量:路線長度、觀察點總數、不同性質觀察點數、樣品種類和個數。
(3)地質成果:各種岩性和岩石組合的特徵及其岩石填圖單位的歸屬、接觸關系、構造、礦化、蝕變等特徵方面及其變化情況的綜合分析;本次實習主要寫對本路線中所見到的地質現象認識上的收獲,包括對地質現象特徵的識別以及與地質作用的因果關系。
(4)建議:如能否作為控制岩石填圖單位的剖面和採集配套樣品地。
(5)存在的主要地質問題:說明有關影響路線地質調查質量方面的天氣、植被、交通、人文、工作等情況。
3.4.5幾點說明
(1)在野外必須用H—3H 型鉛筆書寫和繪圖。經過室內整理後,要將每天記錄的數據(點號、方位、產狀、礦物成分比含量等)用黑水筆著墨。標本要塗上油漆條,寫編號,樣品要整理,並填寫標本簽、樣單。
(2)路線小結、次日的觀察記錄都應另起一頁。記錄本內不得記與野外地質調查無關的內容。
⑸ 數字實測地質剖面記錄格式
數字地質剖面記錄與原野外記錄簿格式和主要內容等基本一致。丈量的相關數據要與實測剖面丈量登記表一一對應,數據准確。剖面分層記錄要逐層詳細描述。根據作者最近幾年多個1∶5萬區域地質調查項目中的數字地質填圖經驗,結合有關規范和數字地質填圖系統的功能與特點,總結後推薦的記錄格式如下。
剖面記錄格式首頁
區域地質調查導論
剖面記錄格式正文頁
剖面小結格式-1
剖面小結格式-2
⑹ 請教地震記錄的數據格式
seg2轉segy格式軟體是有的而且很多。你說的*.dat到底是什麼格式,可以通過查看二進制代碼確定。
⑺ 工程地質信息文件格式
地質鑽孔資料庫中工程地質信息文件格式見表5.22。
表5.22 工程地質信息文件格式
續表
⑻ 野外記錄格式及要求
在野外工作過程中,應將觀察到的各種地質現象准確、清楚、系統地記錄在專用的野外記錄簿(簡稱野簿)上。野外記錄是地質人員最寶貴的原始資料,是野外地質工作的成果,也是地質工作一切結論的基礎。野外記錄的質量直接關繫到地質工作的質量,反映了地質人員的工作作風和科學態度,因此,要求記錄認真、態度嚴謹、格式通用、術語准確、字跡清楚。野外記錄內容包括文字和圖件兩部分。
(一)文字記錄
在野外把所觀察到的地質內容按一定規格用鉛筆(2H)記錄在野簿的右頁上。野簿記錄除自己看以外,還要供他人查閱,是一個地區最原始的地質資料,這完全不同於上課筆記或讀書筆記。為便於大家都能看懂記錄,除文字清晰外,還要按一定格式記錄(圖3-8),記錄項目有日期、星期、天氣情況、地點、觀察路線及編號、路線的起訖和經由地點、任務、人員、使用的地形圖編號、觀察點號、位置、意義、觀察內容、各種測量數據、樣品編號、照片編號、路線小結等。其中,路線號、點號、樣品號、照片號等應做到統一、順序編錄。
對文字記錄特作如下要求:
1)文字記錄必須在野外當時完成,不能在室內想像或追憶記錄。記錄內容必須是自己觀察到的地質現象,絕對不允許抄別人野簿的內容。
2)記錄要認真,文字清晰,條理清楚,格式正確。
3)只能用鉛筆(最好是2H),不能用其他筆記錄。
4)記錯的地方可用鉛筆刪掉或改正,不能用橡皮擦掉重寫,更不允許撕掉廢頁。上交野簿時,頁碼要齊全,不能缺失。
5)野簿是專供記錄野外地質現象之用,除記錄與地質有關的內容外,不得記錄任何其他內容。
圖3-8 野簿文字記錄格式示意圖
6)野簿用畢(工作結束),上交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保管,不能遺失。如果遺失必須馬上報告老師或主管單位。
7)記錄產狀要素,要另起一行,並用一定的符號表示,如面狀地質要素產狀表示為:200°∠25°。
(二)圖件記錄
各種地質信手剖面圖、地質素描圖等繪在野簿的左頁(厘米紙)上,是為了配合文字記錄而進行的。在野外,有些現象用文字較難表達清楚,為了更清晰、更形象地把所觀察到的地質現象表示出來,可採用圖示來表示其內容。圖示能起到簡潔、直觀、明了、形象地說明地質內容的作用,使讀者能較快地、正確地理解記錄者所表示的內容,建立空間概念,這些特點都優於文字記錄.有時也優於照片。圖件的類型有多種,可根據需要繪制不同的圖件。一年級地質認識實習常用的有:①地質素描剖面圖;②平面示意圖;③地質信手剖面圖 無論何種圖件,它們都必須具備以下內容:圖名、比例尺、方位、圖例及所表示的地質內容等5個部分,它們相對位置的關系見圖3-9,圖例也可以放在比例尺與圖名之間。作圖要求圖面內容正確、結構合理、線條均勻、清晰,整潔美觀等(見圖2-4,圖4-5,圖4-9)。
圖3-9 地質圖件各項內容相對位置圖
1)素描圖:是把典型且重要的地質內容形象、真實地描繪出來的圖件。地質素描圖類似於照相,但又不同於照相,照相是純直觀的反映,不分主次,而地質素描圖則可突出重點,去掉一些次要的部分或干擾因素,觀察者可以根據需要取捨,使圖面簡潔、明了、形象,如圖2.4。作圖的步驟是:①選取地質內容;②確定素描圖的方位;③根據要求確定比例尺;④按實際的相對位置勾畫地質內容;⑤標出圖名、圖例等。
2)平面示意圖:是把地質現象垂直投影到水平面而繪制的圖件。在平面圖上表示地質內容的相對位置關系,如圖4-5。作法是:①選取圖面范圍(按要表示的地質內容確定);②選定比例尺;③勾畫地質界線;④標出方位、圖名、圖例、地物名稱等。
3)地質信手剖面圖:是把在某一條路線上所觀察到的地層、構造及地層接觸關系等地質現象實事求是地反映在地形剖面圖上的圖件,如圖4-9。由於地質內容的相對位置是目估或步測的,而不是實測的,故稱信手剖面圖。但圖中所反映的地質現象必須是正確、真實的.不可虛構。可以簡化復雜的地質現象,把主體內容表示出來,刪去次要的內容,使圖面更清晰。作法是:①確定剖面線(基線)方位,一般要求與地層走向線或地質構造線垂直;②確定比例尺,根據實際剖面的長度,選取適當的比例尺,以便繪出的剖面圖不至於過長或過短,同時又能滿足表示各種地質內容的需要,使圖面美觀;③按選取的剖面方位和比例尺勾繪地形輪廓(地形線),可根據地形圖上的等高線和剖面線的交點分別按高程及水平距離投影到方格紙(野簿的左頁)上,然後把各相鄰點按地形實際情況連接起來,即成地形線(地形剖面);④將各項地質內容按要求所劃分的單元及產狀用量角器量出,投在地形剖面(地形線)上相應點的位置(即地質界線與地形線的交點),畫地質界線的產狀必須用量角器量,如某一地質界線的產狀為270°∠60°;⑤用各種通用的花紋和代號表示各項地質內容;⑥標出圖名、圖例、比例尺、剖面方位及剖面上的地物名稱。
(三)室內整理
在野外記錄的內容(文字、圖件等)回到室內要進行整理。原則上文字不能改動,只是由於下雨等種種原因,未來得及記錄的內容,回到室內可以根據當天採回的標本或回憶加以補充,或者一些記錯的內容加以改正,但必須加上「補充」或「批註」等字樣,以免和野外記錄相混淆。野簿上的圖件要清繪、上墨,方法是用繪圖筆沿著野外用鉛筆畫好的線條逐一上墨,補充未完成的內容,如圖例、圖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