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格式模板 » 高中政治哲學答題模板

高中政治哲學答題模板

發布時間: 2021-03-15 04:26:10

① 高中政治哲學部分答題套路,舉例說明

看最後問題問你是用哪個模塊的內容 你就用哪個模塊的 要是問你用辯證法你就用辯證法那個單元的 問你唯物論你就回答唯物論方面的 不可回答其他單元的唯物論有物質意識運動規律 辯證法有聯系發展整體部分等 你可以自己去找 如果不清楚的話可以在追問 希望能幫到你

② 關於高中政治哲學部分答題模式的問題

1、依據類也就是原因類,可答原理,當然也要答方法論。
2、基本用發展觀包括認識的發展、社會意識的變化;量變引起質變等,可分為為什麼要探索及怎樣探索。
3、也應該用方法論,哲學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
4、就是評析或評價類,是什麼,為什麼合理,啟示(怎麼做)

③ 高中政治哲學問題的答題模式是什麼

1,先逐句分析每一句話,找到其中所含的哲學原理
2,分條寫下這些哲學原理,例如: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等等。(寫這些原理時最好按照在其課本上的順序寫)
3,結合題目,簡單的說就是把題目中體現你所寫的原理的話抄在原理的後面,說明這句話哪裡體現了你所說的原理。一般來說只要照題抄就可以了。
4,有的題目需要寫出方法論,例如:原理是「價值觀具有重大的導向作用,不同的價值觀具有不同的導向作用」後面加上方法論「這就要求我們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堅持集體主義價值觀」等等
5,如果此題是辨析題,一定要在論述題目之前寫明:題中觀點是正確的,或題中觀點是片面的。切記不能寫「錯誤的」而是「片面的」

呵呵,這可是我們政治老師給我們總結的呦!

④ 高中政治哲學主觀題答題模式和公式(詳細,要思路)

高中政治基本知識

1.中國的基本國情是什麼? 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2.中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表現有哪些? ①現階段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②科學技術水平、民族文化素質還不夠高;③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完善
3.我國的主要矛盾是什麼? 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4.國家的根本任務是什麼? 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5.「三個代表」的含義及意義? ①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②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③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①是我國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基本經驗和必然要求,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先進性的集中體現,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③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道,是我們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6.我們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是什麼? 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7.我國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內容是什麼? 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

其根本依據 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
1.根本目的 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全國各族人民的分配利益」
2.根本途徑 自力更生、艱苦創業
3.目標 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4.領導核心 中國共產黨
5.主體 全國各族人民
6.核心內容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7.最重要內容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8.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於經濟建設,就是要把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擺在首要地位。
9.其意義是什麼 只有……才能從根本上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才能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才能推動社會全面進步。
10.四項基本原則 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11.意義 四項基本原則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共同政治基礎,是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政治保證。

12.什麼叫改革 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13.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就是要在各方面形成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相適應的比較成熟、比較定型的制度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生機和活力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偉大實踐的經驗,集中到一點是 就是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⑤ 求高中政治哲學答題技巧

備註:答哲學題應注意的問題
1.哲學題目應看清楚題目的要求,明確要用哪部分的內容作答。(如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人生和價值觀)
2.解主觀性試題「四步法」:
第一步:審清設問,明確要求。
第二步:審讀材料,劃分層次,明了題意。
第三步:分析判斷,確定要用的理論。
第四步:★理論與材料相結合
3.答題的一般格式
①原理(主要考察24個主幹原理)
②方法論(與具體原理相對應)
③★結合材料分析(詳細程度由分值決定,一般是多分多答,少分少答)
4.答題要求
序號化(注意表明答題層次,先答把握比較大的原理)
段落化(注意答題分層次,世界觀、方法論、結合材料分段答題)
簡潔化(答原理中的主幹知識,不要過於啰嗦,原理部分不要求敘述過於詳盡)
清晰化(擺明觀點、證明材料有理有據,整體把握材料內容)
規范化(嚴格按照哲學中原理內容的表述,切記不要隨意亂編)
我還有哲學中相通原理、二十四個主幹原理總結

⑥ 高中政治哲學答題技巧/方法

你屬於記憶和理解都不到位的問題。
因為我明天還要上學,沒辦法在這里詳細說明。
想不起來很簡單。
先看書,從頭看到尾,包括小字、名人名言、成語和俗語。
不是所有的都要背,黑體字肯定都得背的,然後經常用的句子是要背的。
名人名言,俗語和成語出現在哪一框知識里,就要理解清楚它和這一框知識的聯系。(做選擇題用)
小字是幫助你理解哲學原理和應用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不需要記憶,但是必須看,不看就會出現你說的,分不清,答題從材料中找不到,想不起的問題。)
例如: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那麼小字就會出現這樣的例子: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所以實行社會主義公有制。資本主義國家則實行私有制。(這沒必要一個字一個字的記憶吧?但是不看你就難得理解)
還有,要重視概念。考試不會讓一個不差的寫下原句的,只會換種說法表達同樣的意思。但是你必須完全理解概念。(其實完全理解了自己組織語言都八九不離十了),題目中往往蘊含著關鍵詞,關鍵詞就在概念中有所體現。要善於總結。
比如:矛盾的普遍性是什麼?特殊性是什麼?理解清楚以後自然就清楚什麼叫矛盾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我在這里說通俗點,普遍性相當於本質,特殊性相當於現象。本質就是同類現象中一般的東西。而不是只存在於一個現象中。如果本質和現象也沒搞清楚,我例子就白舉了。書上有相關本質和現象的概念。
最後,在看書和理解的基礎上要整理知識結構圖,不要抄資料上的。自己寫。用大括弧加小括弧。盡量詳細(宏觀,中觀,微觀。微觀中有些不經常用的可以不寫在知識結構圖上。)
知識結構圖建立以後印在腦子里,答題時候按結構圖找角度。復習課本按結構圖復習。一下就知道哪裡出問題了。
太晚了,有具體問題+727150403說。

⑦ 政治哲學答題技巧高中

政治答題技巧有哪些呢?

主觀題就是非選擇題,政治作為典型的文科學科,主觀題應該如何解答呢?小編整理了以下高中政治主觀題的答題技巧與方法供大家參考

高考政治主觀性試題具有的信息量大,能力層次多,綜合要求高,選拔功能強的特點,在命題時突出重視基礎,重在運用,熱點多元,模擬情境,強調聯系,細分入口,角度多維,分層設問,適度開放,植設難度等原則。

高考政治主觀題是高考政治試卷的重頭部分,因此,在高中政治高考復習中有重中之重的地位。要有效提高高中政治主觀題的高考復習,教師必須對高考政治主觀題進行分析。本文試就多年高中政治復習備考的教學所思,對高考政治主觀性試題題型作探索性分析總結。

1政治主觀題答題步驟:

1、首先,閱讀設問時:

⑴看清試題要求:①一看范圍要求。要明確試題是要求用政治、經濟或哲學的有關知識,還是用哲學中的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或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某些知識來分析回答問題。②二看分值要求。如果分值較高,則答案要點可能較多,若分值較低,則答案要點較少。

⑵讀設問抓關鍵:這是個關鍵性步驟。因為命題的意圖、指向、要求等,種種限定均在其中。①一定抓住關鍵詞語,辨明命題意向。(主體、范圍性語句)②是抓准限制詞語,吃透題意細節。(設問詞、問題短語)

2、然後,讀材料全文:

⑴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即能夠表達全文意思的語句。⑵分出段落層次,並概括每段的意思。⑶理出段與段之間的內在聯系。⑷認真思考的基礎上列出答案要點。有了答案要點,也就有了答題方向。按這個方向組織答案,一則可以防止跑題,二則可以防止遺漏要點。

3、構思: 要通過構思來理清答題思路, 要搞清用什麼原理(單個原理還是多個原理)以及如何運用該原理進行表達;要找准答題的切入點;可以採取在心中打草稿的方式來理清答題思路。

4、作答:把該回答的問題理清思路以後,就可以動筆作答了。作答時要注意把它們分成幾個自然段,以要點化的方式,正確運用學科語言(學科術語),認真工整地書寫(要書寫清楚),將答案准確完整地表達出來。

2高中政治6大類主觀題答題技巧

題型一:「體現(說明)類」主觀題

【題型特點】體現型的設問中有「體現了什麼」「怎樣體現」「如何體現」等字眼。 【設問形式】(1)材料是如何體現某某觀點或原理的?

(2)材料體現了政治生活(經濟、文化、生活與哲學)的哪些原理? (3)材料是如何堅持某某觀點或原理的? (4)運用某某原理分析說明某一做法。

【解題技巧】

具體的解題思路是:定點——聯系——梳理——作答

一定點:確定考核的知識點是什麼;比如材料是如何體現政府職能的?所應確定的觀點原理就是「政府職能」。材料是如何體現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的?材料體現了辯證法的哪些原理?上述材料是如何體現我國外交政策的?上述材料是如何體現生活與哲學的某某原理的?上述材料體現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二拆分:就對應的原理進行分解。比如政府的職能有四個。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有三個體現等等。

三聯系:聯系所給材料與所學知識;

四梳理作答:將材料所給的信息與考核的知識點一一對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點,作答時要做到觀點和材料相結合。 這種類型題的答案的每個要點應當包含兩部分內容:一是材料(對材料要加以概括,而不能一味的抄材料),二是理論,實現材料與理論的有機對接或一一對應,既不能僅僅回答理論,也不能理論與材料兩張皮(先羅列理論後羅列材料,或反之)。

【例】2008年夏季高考文綜北京卷第39題第1問:航天界專家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在經過前六次無人飛船的試驗後,我國成功發射了「神舟」七號載人飛船,但這僅僅是載人航天出艙的第一步。在此之後,我國再發射載人飛船,會將飛船的一個太空艙留在太空軌道,使之成為空間實驗室;通過多次發射,多個太空艙在太空對接,便可以形成真正的空間站;再向前發展,中國人登上月球,將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回答:上述材料是如何體現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的?(10分)

【參考答案】①前6次無人飛船實驗是「神舟」7號成功發射的前提和基礎。②「神舟」7號是在前6次無人飛船實驗基礎上引起的質變。③從「神舟」7號到空間實驗室,再到空間站、探測月球等,是在新質基礎上不斷量變、質變的過程。

題型二:「反映類」主觀題

【題型特點】「反映型」的設問,一般來說所給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圖表式的,大致有兩種情況:一是反映了什麼問題或現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麼變化。

【解題技巧】不管是哪一種設問的情況,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說感性材料理性化,既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學的知識加以表明。做這類題關鍵是對材料所給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採用定點法。(同上)解題步驟可概括為:審設問—審材料—提煉觀點—組織答案。

題型三:「因果(原因、為什麼)類」主觀題

【題型特點】此類一般設問以「為什麼說」,「為什麼要」等形式呈現; 注意作答時要回答兩個方面:一是原因,二是意義 【解題技巧】具體有三種方案:

第一種:從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開。必然性亦可理解為緊迫性,也就是應客觀規律、時代背景而生的產物,是為了解決現狀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決此問題的重要現實意義。

第二種:從為什麼要、為什麼能的角度展開。一定要緊扣題意且聯系教材知識來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時還要分析能夠這么做的條件和社會環境。

第三種:從政治、經濟或文化、歷史或現實,內因與外因等角度展開,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一般情況下要回答「這樣說」「這樣做」的依據,意義(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時也要回答不這樣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應由近及遠,由直接到間接,先經濟後政治有次序,有條理地展開說明。回答意義要注意由小到大,由近及遠,有點到面。 例、(2009年全國文綜Ⅰ卷第39題) (60分)

材料三

美洲金銀產地的發現,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於礦井,對東印度開始進行的征服和掠奪,非洲變成商業性地獵獲黑人的場所:這一切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

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 ——馬克思 英國資產階級將被迫在印度衽的一切,既不會使人民群眾得到解放,也不會根本改善他們的社會狀況,因為這兩者不僅僅決定於生產力的發展,而且還決定於生產力是否歸人民所有。但是,有一點他們是一定能夠做到的,這就是為這兩者創造物質前提。 ——馬克思《不列顛在印度統治的未來結果》

我們黨領導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是要通過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胡錦濤《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⑹結合材料,分析早期資本主義擴張的二重性,並說明我國為什麼要大力發展生產力和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2分)

【解析】本小題是一道「為什麼」類的問答題,前一問考查的辯證法知識,後一問考查的是歷史唯物主義關於發展生產力的知識。對早期資本主義的對外擴張要辯證分析,既有消極作用,也有積極作用,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中,就是其積極作用的表現,也體現出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我國大力發展生產力,有利於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這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質基礎,也體現出社會主義優越性,還能夠更好地解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答案】①馬克思既揭露資本原始積累的罪惡,也充分肯定其發展生產力、奠定社會發展物質基礎的作用。②闡明了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

①發展生產力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質前提,讓人民及時分享生產力發展的成果體現了社會主義優越性;②踐行科學發展觀,把二者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解決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實現人的解放和全面發展。

題型四:「措施(對策、怎麼樣)類」主觀題

【題型特點】此類題的設問一般來講都是給出了確定的主體,如黨、國家、政府、公民、企業、消費者和個人等。並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內容。

【解題技巧】解答此類題目時,可採用定點法,同題型一。 先分析主體 凡是經濟學中見到如何經營類題時,應想到: (1)市場:面向市場進行產業、產品結構調整,生產適銷對路商品;遵循價值規律,將生產資料與勞動力進行優化合理配置。 (2)科技:貫徹科教興國戰略,運用高新技術; (3)管理:加強管理,貫徹人才強國戰略 (4)素質:提高經營者,勞動者的素質; (5)效益:努力降低生產成本,增大產出,提高經濟效益,走新型工業化之路。 (6)品牌: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與信譽,創立品牌,生產優質無公害商品,沖破國際「綠色壁壘」 (7)競爭力: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將企業做大做強,增強國際競爭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運用政治學知識回答如何做,一般會從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兩個角度來回答,但具體的又可以從黨、國家機關、公民角度回答: 從國家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履行國家職能和堅持國家機構的組織活動原則方面回答 從黨的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黨的領導方式和黨的建設角度回答; 從公民的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及其關系的處理角度回答。 從哲學角度回答怎樣做的問題,一般要側重於方,原理不用過多表述,但一定要結合實際問題來談,要體現哲學的思想與方法的要求。 例1:材料三:為了貫徹十七屆三中全會和第11個「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中央財政

對資金的投向從拉動經濟增長向調整經濟結構,實現協調發展的方向轉變,重點增加投入300億元,用於「三農」建設。

(2)結合材料三,說明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應當如何發揮財政作用?

答:(2)①發揮國家財政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通過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經濟建設中的農業建設支出,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2分)

②充分發揮國家財政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作用。通過對「三農」的財政投入,有利於減輕農民負擔,協調城鄉發展,促進社會和諧。(2分)

(若僅答出財政的作用,沒有結合材料說明,只能得2分)

例2:2008年12月25日至26日,江蘇省經濟工作會議在南京舉行。會議強

調,全省各級黨委、政府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中央關於經濟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積極應對國際經濟環境急劇變化、國內經濟困難明顯加大帶來的嚴峻挑戰,堅定必勝信心,積極應對挑戰,全力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會議強調,要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推動科學發展的戰略選擇,深入實施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

(1)請結合《經濟生活》的有關知識回答:如何促進我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答:(1)促進我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做到:①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省份。②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③統籌城鄉發展,推動社會主義新

農村建設。④加強能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⑤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6分)(註:答對任意三點即可得滿分)

題型五:「意義(影響)類」主觀題

【題型特點】此類題的設問一般有「積極影響」「經濟意義」「政治意義」「經濟政治意義」等,所以先要注意答題的角度,弄清楚是讓你回答哪一方面的意義:對個人的意義,對政府的意義,對社會的意義,對國家的意義等。還要注意問你的是政治意義,經濟意義,社會意義。這類題與時政的聯系很緊密。答案中常見的「關鍵詞」有:有利於···推動了···促進了···增強了···保障了···動員了···保證了···維護了···只有···才能···基本上都是動賓結構。 【組織答案】在解答中,縱向上,回答意義要注意由小到大,有部分到整體、由國內到國際,由近及遠,由直接到間接,先經濟後政治有次序,有條理地展開說明。橫向結構看,答案裡面一般要有效地材料語言+相關的教材知識內容+相關的時政,對該問題的最新表述(這是加分點) 【例題展示】 (1)試述我國「神舟七號」發射成功的政治意義。 (2)請你運用《經濟生活》有關知識說明大學生當好村官的意義。 (3)燃油稅改革的經濟意義? 例1:圖1顯示的「橄欖型」或「紡錘型」收入分配結構, 圖2顯示的是「倒金字塔型」收入分配結構。圖2反映 的是我國目前的個人收入人群的分布狀況,圖1反映的 是我國期待改進的個人收入人群的分布狀況,它體現收 入分配的相對公平。

(1)在讀圖的基礎上,說說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現及其社會意義。

(2)結合我國目前的分配製度,說明推進「橄欖型」收入分配結構建立的措施。 答案:(1)①公平主要指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現為收入分配的相對平等,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能過於懸殊,要求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與平均主義有根本區別。 ②意義: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會主義分配原則的體現,它有助於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實現經濟發展,社會和諧。

(2)①合理的收入分配製度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要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健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 ②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註重公平。 例2: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什麼重要意義?

答: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地位)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有助於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利於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

題型六:「認識(評價)類」主觀題

【題型特點】認識類題通常是材料先給出一個重大的社會現象,然後要求用所學的知識談談對這一現象的認識,常見設問有「談談你對??的認識」、「如何認識??」、「如何看待??」、「如何評價??」、「如何分析??」等。

這種題型有兩類:一類是對某種已定型的某種現象、制度、做法的認識。一類是對某些具有爭議性的現象和觀點的認識。

【解題技巧】此類題可按照「判斷表態」——「闡述道理」——「明確做法」的解題思路來作答,也可按照「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解題思路來作答 「是什麼」——即題目說(做)的是一件小事,或題目觀點是對還是錯

「為什麼」——即說(做)這件事的依據、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不做這件事的危害性

依據——是說(做)這件事的經濟學、哲學、政治學的理論依據; 重要性——是說(做)這件事的作用、意義、目的、目標等;

必要性——是說(做)這件事當前存在的客觀實際,即非做不可的原因; 可能性——是說(做)這件事存在哪些主客觀條件,使做這件事成為可能 危害性——是做或不做這件事將會導致怎樣的消極後果。

「怎麼辦」——即黨、國家、公民、企業、消費者、個人等准備怎樣做這件事,採取哪些具體措施來解決問題。

回答時先原理,後結合材料要全面,辯證要站在自身的角度、態度要鮮明。

小編推薦:高中政治萬能答題模板

例1:近幾年來,「公民上訪」現象屢見不鮮。有人因經濟糾紛上訪,有人因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上訪。有關部門對此都作出了妥善的處理,大部分上訪群眾對處理結果表示滿意。但也有極少數人無理取鬧,聚眾鬧事,圍攻黨政機關,擾亂社會秩序。 請你運用所學政治生活有關知識,談談對「公民上訪」現象的認識。

答:(1)「公民上訪」現象是指公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信訪舉報制度,就有關問題向相關國家機關當面反映自己的意見,提出的批評和建議的行為。

(2)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當家做主,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公民上訪」是公民行使憲法所規定的監督權的重要方法。② 保障「公民上訪」,有利於改進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有利於激發廣大公民關心國家大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的主人翁精神。

(3)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公民要勇於使用憲法和法律賦予自己的權利,向有關部門反映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但要負責地行使權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要遵守法律,依照規則和程序辦事,不能採用非法方式,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原則。

例2:假若你正在以《拒絕過度包裝,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題出一期黑板報,一位同學卻不以為然的說:「企業生產的產品不包裝,怎麼能銷售?我就喜歡精美包裝的商品。」 (2)請運用矛盾分析法,談談你對這位同學觀點的看法。

答:(2)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企業產品的適度包裝是必要的,這有利於出售產品和方便消費者。因此,該同學的觀點有一定的合理性。(3分)

②但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其中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主導作用,處於支配地位,這要求我們要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產品的過度包裝,是弊大於利。因此,作為消費者,要拒絕過度包裝,綠色消費。(3分)

⑧ 求高中政治大題答題模式!(經濟,哲學,政治)

原因類可以從理論(原理知識)和現實(意義)一起回答.加以闡述.
措施類可以從國家(政治學和經濟學較多).企業(如果是經濟學).個人方面展開.(這種也適合經濟學的意義類).

⑨ 高中政治哲學的主觀題答題模式是什麼

首先看問題,問題中說的是讓你回答什麼東西。辯證法?唯物論?認識論?
其次就是看材料,看的同時要想到你所學過記過的知識。一句話兩句話的分析。仔細對照。
最後。找到對應關系按照先理論後材料的答題模式做答。即:用材料來彌補理論的空虛。。當然必須的要分清楚條例。也就是第一第二第三。
答題還要看分數。猜測下每題的分數。

一、審學科。對題目的背景材料和設問略讀一遍 , 弄清回答該問題所依據的學科知識范圍 , 看其屬於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還是生活與哲學;或某個具體知識點及有關知識(如經濟制度的有關知識、科學發展觀的角度、國際社會的有關知識、文化的作用的知識、辯證法的有關知識等)
二、審主體。主體不同,答案就會不同。經濟生活的主體通常有國家 ( 政府 ) 、企業 ( 經營者 ) 、消費者(勞動者)等,政治生活的主體通常有公民、政府、黨、國際組織等,文化生活的主體通常是國家(政府)、公民等,
生活與哲學的主體通常是具體的哲學觀點 。
三、審客體。客體則是具體的分析對象,即用知識來說明什麼問題。客體審清楚了,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縮小知識范圍,這很重要,否則當知識范圍過大時,就會出現亂答的情況。
四、審指向(即題型)。題型一般有體現題(體現了、反映了等)、原因題(一般其設問以「為什麼說」、「為什麼要」、「依據」等形式)、措施題(怎麼辦、如何做、措施、建議等)、意義題(設問一般有「積極影響」、「經濟意義」、「政治意義」、「經濟政治意義」等)、啟示題(其形式一般是「這給了我們哪些啟示」或「這件事對你有什麼啟發」等)、認識(評價)題(常見設問有「如何認識」、「如何看待」、「談談對某一現象的看法」、「分析(評價)某一現象」等等)等。
五、審聯系。在明確知識范圍、主客體、設問指向和分值的基礎上,進一步研讀材料和設問 , 構建材料、設問、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才能進一步明確答題的知識點范圍。根據解讀出來的信息 , 在自己知識儲備系統中查找相應的知識 , 組織出答案。
例如:[2008年江蘇單科第35(1)]有人說,政府在頒布該辦法前廣泛徵求意見,沒有必要。請用政治生活的知識評析這一說法。
審設問:(1)知識范圍是政治生活;(2)主體是政府;(3)客體是徵求群眾意見;(4)題型是評析題;(5)綜合聯系,我們要答我國人民的地位,政府的性質,公民參與決策的意義。
參考答案: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參與民主決策是公民的權利。我們的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公民參與民主決策是政府履行其職責、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需要。廣泛徵求意見,可以增強公民的責任感和參與意識。
注意:1、做題時最好先看設問,再有針對性地看材料。這會節約很多時間。
2、多花時間審設問,不要怕浪費時間,因為審清楚了設問會在答題時節約大量時間的。
歷史:首先 課本的知識要爛熟於胸 早晨多背背 沒事多翻翻 然後 學會把不同的歷史事件進行橫向縱向比較 最後 要多練習
題目要根據材料回答 就必須在材料找答案
題目要根據所學知識回答 就必須把事例放在那一課中 這就靠你的積累了
題目沒要求 就要把兩者結合
高中歷史解題技巧指導

總體概述

成績的取得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一抓書本知識,二抓解題策略即應試能力。

1、是細心審題:

不管是客觀題還是主觀題,都必須先看清時間、限定詞和求答項,尤其是在關鍵詞上不能犯低級錯誤

2、是規范答題:

格式規范:不同題型有不同的格式要求,如果格式一錯就可能全盤皆輸,如評論式的問答題就要注意三要素,比較式問答題要先答比較項再展開具體內容。

語言規范:也就是語言表達要用學科語言,我們應盡可能用書本語言去答題。要點表述規范:一是強調答案不能「猶抱琵琶半遮面」,只抓了要點而丟了得分點;二是表述必須條理化,不能雜亂無章,不知所雲。

3、是遷移知識:

這種遷移能力對考生來說至關重要,很多學生看到一個題目往往不聯系書本知識,不知道用書本語言來表達,結果造成不能得分。我們要重視知識的遷移:

(1)、做選擇題時,不少題目在確定選項時很難判斷,但如果結合書本知識的相關內容就很容易判斷;

(2)、做材料題時,有的材料很難理解,只要聯系書本相關知識就會迎刃而解,看到問題中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就必須回歸書本找答案。

(3)、做問答題時,這點更重要,遇到比較靈活的題目也是最容易丟分的地方,做這類題目時,要求學生先必須學會解剖題目,理解題意,不能雲里霧里,然後在腦子中過濾這段時期的有關內容,從中挑出題目需要的內容組合答案,如果能養成習慣的話,解答這樣的問答題就很簡單了。

4、是掌握技巧:

(1)、採用一題多解的方法,主要是講選擇題時一般至少用兩種解題思路幫助學生開闊思路,訓練發散思維。

(2)、抓住一般規律,切忌滿天撒網。例如,比較改革運動一般都是要從背景、目的、性質、內容、結果、影響等方面去找比較項,同時注意抓住參照項來思考。

(3)、不同題型有不同的思維方法:如材料式選擇題,所選答案就要注意全面、准確的反映材料原則。程度式選擇題就要學會推理,如根本原因就是原因的原因。再如材料分析題,方法很多,但至少要養成一個習慣:先看問題,帶著問題抓有效信息,並且將找到的信息予以標注,然後再組織答案。

分例解說

一、關於選擇題的解題方法

一、高考歷史選擇題常見類型簡介

根據近幾年選擇題的命題特點和常考題型,選擇題的題型主要分七類:

1.排列選擇題(組合選擇題)

近幾年排列選擇題的排列一般分三種:(1)按某一類事件的時間順序排列。(2)按歷史地理知識的排列。(3)按因果關系順序排列。

例如:王安石認為「公私常以困窮為患者,殆以理財未得其道」,下列變法措施中,與解決這一問題有關的是: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將兵法 ④市易法 (2004年江蘇高考題)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因果關系型選擇題

這類選擇題考查的角度主要有兩種情況:(1)由結果推斷出原因,其結構形式是題干為果,備選項為因。在考查原因時常用的概念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源;內因、外因;主觀原因、客觀原因、政治原因、經濟原因、思想原因等。(2)由原因推斷出結果或影響,其結構形式為題干是因,備選項是果。

例如:東晉南朝時期江南農業迅速發展,其主要原因是:(2004年廣東高考題)

A.商品經濟水平較高,起到推動作用 B.北方人口南遷並帶動先進生產技術

C.江南越人開始從事農耕生產 D.江南的氣候、土壤對農業發展有利

3.程度型選擇題

程度型選擇題中的四個備選項有部分符合、有的基本符合、有的全部符合題干要求的標准,但這些備選擇的內容與題干要求的標准之間,「不同於一般選擇題的正、誤關系」,而是一種「質、量關系,或者說是程度關系」。這種題型的題干往往設置一個程度的副詞或形容詞,如「主要」、「重要」或者「最主要」、「最重大」等等,其考查往往側重於因果關系,考查范圍往往注重於歷史結論。

例如:五四愛國運動後新文化運動陣營發生分化,主要原因在於其成員:(2004年廣東題)

A.對文學革命的理解不同 B.對中國傳統禮教的認識不同

C.對科學與民主觀念的宣傳方式不同 D.對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態度不同

4.材料型選擇題

材料型選擇題中引用的材料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文字材料,材料往往出自歷史文獻、考古報告、文學作品等;另一類是圖表材料,材料往往出自各種地圖、圖畫、照片、統計圖表等。

例如:19世紀中期一位英國經濟學家說:「大洋洲有我們的牧羊場,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們的牛群,秘魯送來它的白銀,南非和澳大利亞的黃金流向倫敦;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茶,而且我們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種植園遍布東印度群島。」這段話表明:(2004年廣東)

A.英國在歐洲沒有殖民地或自治領 B.各國經濟都依賴對英貿易

C.世界經濟聯系加強 D.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確立

5.否定型選擇題

否定型選擇題有一個很突出的特徵,就是在題干中往往用「不正確」、「錯誤」等否定式的詞語予以提示。

例如:下列關於拉丁美洲獨立運動背景的敘述,不正確的是:(2004年廣東高考題)

A.拉丁美洲資本主義工商業發達 B.拉美人民受啟蒙學說影響,民主意識增長

C.法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西班牙、葡萄牙不斷衰落

D.美國的獨立鼓舞人民的鬥志

6.比較型選擇題

比較型選擇題考查分析、比較歷史的能力,其特點是在題干中把具有可比性的歷史事件或幾個相同點及不同點,其表述一般都是教材中沒有敘述過的新的結論,要求應試者通過比較後選出正確答案。

例如:以下關於國際聯盟和聯合國的表述,正確的是:(2004江蘇高考題)

A.都是帝國主義戰爭的產物 B.總部都設在美國

C.都曾經受到大國操縱 D.都一貫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

7.填空式選擇題(單純識記題)

填空型選擇題,其特點是題干表述不完整,用選項補充完整,其實是填空題的變形。這類選擇題主要是考查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是否准確。

例如:唐代中日交通的主要港口城市是:(2004年廣東高考題)

A.明州 B.揚州 C.泉州 D.廣州

二、高考歷史選擇題解題方法

1、做好選擇題的關鍵——審題

一選擇題知識覆蓋面廣,要求考生要踏實、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學基礎知識。同時要培養概括、分析、評價等能力,提高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認識問題的水平。這是做好選擇題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在具備這些前提條件之後,再輔之以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真正答好選擇題。

二認真審題,對選擇題尤其關鍵。要根據選擇題的特點,採用立體式的審題方法,仔細閱讀題乾和選項,領會題意和要求。在此前提下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正確解讀命題用語;

第二,妙用解題技巧。

三、審題的鑰匙—— 正確解讀「命題用語」

(1)明確題目結構,注意題干中的各要素。要仔細推敲題干,搞清題干中主幹語和條件限定語、答題項,搞清時空范圍。

(2)注意題干中的關鍵詞

(3)注意題干中敘述的轉義

(4)注意題干中的特殊要求,如「不正確」、「不包括」、「無關」、「都屬於」、「共同點」、「相同之處」等。

(5)注意區別題目中的比較固定的各種用語

近幾年的歷史高考,由於強調了歷史思維能力的考查,所以試題中要求學生回答歷史事件的過程、內容即回答「是什麼?」的相對減少,而要求學生分析歷史事件、現象產生的背景要素(含原因、條件等),即回答「為什麼?」以及「如何評價?」(含性質、特徵、作用、影響等)的試題則大量增加,這種命題特點不僅體現在材料解析題和問答題上,還突出表現在選擇題上。

二、關於材料分析題的解題方法

1、通讀材料、明確主題

在命制一道材料題時,命題者往往是先確立一個主題,再圍繞這個主題去尋找材料、構思設問,所以,一般來說,每道材料解析題都會有一個主題。在解答材料題時,首先要通過瀏覽材料,盡可能的抓住作者的命題意圖或材料的主題,這樣就能迅速調動所學知識點,從而使解題明確方向,集中思維,為下一步解答奠定基礎。

2、分析問題、細讀材料(很重要的環節)

在明確材料的主題後,接下來應該認真分析命題者提出的問題,通過分析設問句中的關鍵字、詞,明確作者問的是什麼,需要回答什麼。再根據這些問題,仔細地閱讀材料,力爭把每段材料的意思都弄明白,大致形成答題思路。閱讀的過程中,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和研究,不要放過材料的任何一個部分,包括題頭、摘引等,尤其是材料中有關時間、地點、人物之類的信息,往往是解題的突破口。

3、提取信息、加工整理

材料分析題所提出的問題絕大部分答案應該從材料中得出,因此這時應根據仔細閱讀材料後的思路,再次結合問題到材料中去尋找信息,把與問題相關的信息都提取出來,寫在草稿紙上備用。能否把材料中的所有相關信息都找出來,取決於答題者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然後把找到的信息進行篩選,剔除不需要的和重復的信息,根據所學知識,把這些信息進行歸納整理,列好提綱,准備答題。

4、審查提綱、流暢表達

在上述步驟進行完畢後,還要最後瀏覽一遍材料及其設問,審查自己列出的提綱是否正確或有無遺漏,最後就可以在試卷上動筆答題了。答題時一定要做到依據提綱,一氣呵成,言簡意賅,擊中要害,不可羅里羅嗦,言之無物,塗塗改改,答非所問。

例題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永樂二年,禁民下海。時福建瀕海居民,私載海舡,交通外國,因以為寇,郡縣以聞。遂下令禁民間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為平頭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樂實錄》卷二十七

材料二 順治元年,清政府頒發「遷海令」,將北起山東南至廣東的沿海居民內遷三十四華里,並且將所有沿海船隻悉行燒毀,寸板不許下水。凡溪河裝柵,貨物不許越界,時刻瞭望,違者死無赦。
——《台灣外紀》卷十二

材料三 夷貨非衣食所需,可謂中國不缺耶。絕之則內外隔而構之釁無由生矣,夷雖欲窺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①根據材料概括明清兩朝海外貿易政策的相似之處。

②根據以上材料,比較兩朝海外貿易政策目的有何區別。

③結合所學知識,請你對上述政策進行客觀的評價。

步驟分析

第一步:瀏覽材料、明確主題。

從材料中的「永樂二年」、「順治元年」等有關時間和內容的表述,可以看出,本題所考查的是「明清時期的海外政策」——這就是本道題的主題。這時,應該馬上從腦海里調出有關這一主題的相關知識,如鄭和下西洋、華僑開發南洋、戚繼光抗擊倭寇、葡萄牙占據澳門、鄭成功收復台灣、抗擊沙俄的斗爭、鴉片走私和禁煙運動等知識點和「閉關鎖國」這一外交政策,從而為進一步閱讀材料打下基礎。

第二步:分析問題、細讀材料。

顯然,本題是要求比較明清兩個時期海外貿易政策的異同點,並歸納出其歷史影響。帶著這個問題,仔細的閱讀材料,明白每段材料的具體意思,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比如材料二的摘引「台灣」就很重要,它隱含著當時清政府制定政策時的心態和目的,即「害怕反清勢力的增長,維護滿清的長久統治。」

第三步:提取信息、加工整理。

先帶著問題到材料中尋找有效信息,如第①問,材料一的「禁民下海」,材料二的「不許下水」、「不許越界」,材料三的「內外隔」等;第②問,材料一的「因以為寇」,材料三的「構之釁無由生矣,夷雖欲窺伺我也,何可得哉」等,就是本題重要的材料信息。

再根據材料意思和所學知識,對這些信息進行整理,第①問的「相似之處」很好概括,就是「禁海」;第②問的「不同」,應具體從材料中的意思出發,結合所學,得出「海患」、「固統」這一關鍵區別。第③問,應該從對外貿易的角度去理解其歷史影響。

這樣,已經初步形成本題的答題提綱。

第四步:審查提綱、流暢表達。

根據上述提綱,在試卷上寫出自己的答案。注意要用簡潔規范的語言文字進行恰當的概括說明,不要照抄材料或簡單翻譯材料,避免「泛泛而談」,要有針對性地回答問題。

參考答案

①都不允許民間船隻出海,禁止海外貿易。

②明朝是為了防止居民與外敵聯系,形成海患;清朝是為了防止居民與沿海反清勢力聯系,威脅其統治。

③明清的海禁政策,不利於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和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是導致中國近代貧窮挨打的重要原因。

解答材料解析題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兩點:

1、解答材料題一定得緊扣材料,上述四個步驟始終沒有離開材料,其中關鍵步驟應該放在第二、三步上,這兩個步驟做好了,動筆書寫答案應該是非常迅速、非常准確的。而考生們恰恰容易忽視這兩個環節,不少考生害怕時間不濟,往往是材料都沒有讀完,意思也沒有完全明白,就匆匆下筆,結果是離題千里,答非所問,命中率低下。因此解答材料題(包括問答題),一定要養成「明題意、列提綱」的良好審題習慣。

2、下筆作答時,應該根據材料的語言環境和提取的有效信息,盡量用自己的語言表述,不可把教材中的表述、老師授課的講述和材料中的原話照搬照抄,同時做到語言精煉、流暢,書寫清晰、規范。

由此可見,解答材料題是有其特殊規律和方法的,考生們如果能很好的落實解答材料解析題的「四步法」,一定會在高考中取得滿意的成績。

三、關於問答題的解題方法

一、問答題的種類

問答題按照題的性質和要求,可分為敘述、綜合、分析、比較、評述、材料式問答題等不同種類。

1.敘述題:將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或歷史人物活動的原因(或背景)、經過、意義(或性質、影響、作用、評價)按一定順序直接敘述出來。

2.綜合題:將分散在不同章節、不同國度、不同歷史時期但又有某種聯系的歷史內容系統歸納,貫穿融會,進行表述,並得出適當結論。難度較大。

3.分析題:將復雜的歷史事件、現象或內容分解成幾個方面:背景、原因、性質、特點、結果、意義、作用、經驗教訓等,揭示其本質並得出結論。如說明了什麼?有什麼啟示等等。

4.比較題: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進行歸納,找出它們之間的可比點加以比較,求同析異,以加深對歷史事件本質的理解。這是認識和分析歷史問題的常用方法。

5.評述題:先將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和人物的活動,給以綜合歸納,概要敘述,再依據當時的具體條件,給予歷史唯物主義的評價。評價歷史人物還要注意結合時代背景,實事求是地評述。可先敘後評或邊述邊評,夾敘夾議。

6.材料式問答題:即材料解析題(含圖表、圖片)和問答題的融合,從形式上看它由兩部內容構成:一是材料;二是設問。近幾年高考主觀試題幾乎全部採用了這種形式。

二、問答題的結構及其作用

1.問答題的結構。任何一道題意明確、表述完整的問題都有四項基本構題成分,即:提示項、限定項、中心項、求答項。

2.問答題結構的作用。

(1)提示項:限定解答的方式,包括考生答題的思維方式和表述方式。

(2)限定項:指定解答的已知條件,例如:時間、空間、史實、觀點、引語等。

(3)中心項:規定解答所依據的內容。中心項千變萬化,無一相同。它涉及到政治、經濟、制度、人物、國際關系等各種知識領域。中心項是構題的核心部分,其他三項都從屬於中心項。

(4)求答項:指定解答的「未知」項目。常見的求答詞語有原因、經過、結果、性質、特點、意義、影響、相同點、不同點等。還有「哪些」、「如何」、「什麼」、「怎樣」、「為什麼」等,既是求答詞,又是提示詞。這四項結構共存於題目之中,它們出現的次數不一,先後位置多變。但四者互相依存,合理統一,共同發揮考查能力的作用。

三、解問答題的讀、審、答

1、讀題:對題目要全讀、細讀、多讀,領會材料題意。

2、審題是解答問答題的至關重要的一步。在高考中有許多考生答題情況很不理想,究其原因,除了知識和思維能力上的缺陷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沒有審明題意和抓住思路,答題亂了套,甚至答非所問,即使掌握了充分的知識也起不了作用,如何審好題應注意以下幾點:考生臨試審題是科學知識和思維能力在短時間內綜合、靈活的運用。考生能不能很快了解題目要問什麼,要你回答什麼,能不能對試題進行深入地發掘,實際上也是一種信息處理能力。審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審要求。審題首先明確試題的具體要求,要學會分析試題的結構成分。一道完整的、題意明確的歷史問答題在一般情況下由提示語、限定語、主幹語(也叫中心項)、答項語四種成分構成。分析清楚試題的結構成分,就可完整准確把握題意。

第二,深入發掘題意,突破重點難點。

第三,審題型。審題時還應判定該題屬於何種題型。如前所述,歷史問答題大致分為敘述題、綜合題、分析題、比較題、評述題、材料式問答題五種題型。不同類型的試題,各有不同的特殊要求,答題形式和方法也不盡相同。因此,判定題型對加強答題的針對性是有幫助的。另外,一道試題如有幾問,那就要注意這幾問是否屬於同一題型。因為一道有幾問的試題,不同問屬於不同題型的情況並不鮮見。

第四,審求答重點。試題的問法,提問的方式、角度不同,答題的重點也就不同。確定答題的重點,有利於詳略得當地組織材料,科學分配答題時間。

3、答案規范化。
第一,觀點正確,史論結合: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是解答問題最基本的要求。「史」是指具體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論」是指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概念或觀點。史論結合,就是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去分析史實,得出正確的評價或結論,做到材料(史實)和觀點相統一。敘述史實是答題的基礎,好比「畫龍」;簡要的分析、評論是答題的靈魂(即考生的立場和政治方向),猶如「點晴」。答題既要反對缺乏分析的材料堆砌,也要反對缺乏史實的泛泛空論。

第二,敘事有序,論證有力:歷史問答題各種類型題雖然各有其特徵和能力考查的側重點,但解答時都離不開史實的敘述和對歷史問題的分析、評論、論證。敘述史實要有序,或按時間順序,或按空間順序,或按邏輯順序,切忌雜亂無章,顛三倒四。分析史實,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論證某種觀點正確與否,要抓住要點、切中要害,要言之成理、論證有力。

第三,詳略得當,要點全面:試題要求的重點,應該多寫詳答,將各要點,諸要素交待清楚;非重點部分就須少寫略答,以繁中求簡,雜中取精。這就是要答題「要點化」。當試題涉及到很多時,答案的每個要點就要簡明扼要;試題要求的內容較少,答案則應相對比較詳細具體。

第四,文字准確,條理清楚:有些考生答題時文字表達能力差,語無倫次,詞不達意,不會概括,羅羅嗦嗦寫了一大篇,不得要領,看不懂他究竟說什麼。有些考生採用「多答戰術」,不管與題意有關無關,讓閱卷老師去「揀破爛兒」。這都是不可取的。好的答案在表達上應力求文字准確、簡煉。這就要學會提煉和概括。另外,在答案編寫形式上,要根據題意和答案內容分段,每段之中的每個要點前面必須有數碼序號,做到「段落化、要點化、條理化、序號化」,以求層次清楚,使人一目瞭然。

第五、認真檢查,及時更正:對題目和答案要認真而嚴格地檢查一遍。看審題是否偏差,題意是否抓准,要點是否齊全,答案是否完整。通過檢查,應及時更正,做到對題作答,要點分明,書寫規范,亦無錯別字。

⑩ 高中政治的答題格式!

政治,經濟,哲學生活的政治大題都需要先答課本上的原理,再結合材料分內析,一定要先亮容出觀點,材料分析是形式的,一般在改卷過程中,老師注意地都是你的觀點是否與課本中的觀點一致。
而辨析題的話,要這樣答:
第一點,先肯定論題中合理的地方,要結合課本的觀點哦,再分析材料。
第二點,指出論題中不合理的地方,也結合課本的觀點,再分析材料。
第三點,小結,總結一下。
嗯,在答題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分點,這樣,老師在改卷時,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出你是否有答到重點,有比較好的印象分。
而沒分點的話,一大段的話,放在那裡,任誰也不願意多看,自然也就沒分了。
政治是我的強項哦,把我的方法都告訴你了。當然做到以上的方法之前,一定要熟吃政治課本中的觀點,可以框架記憶,這樣容易記,理解去記,死記硬背沒辦法記住,就算記住也會很容易忘掉的。
祝你成功!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