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聚落電子版
⑴ 中國地理圖書
《徐霞客游記》以日記體為主的中國地理名著。明末徐弘祖經34年旅行,寫有天台山、雁盪山、黃山、廬山等名山游記17篇和《浙游日記》、《江右游日記》、《楚游日記》、《粵西遊日記》、《黔游日記》、《滇游日記》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遺有60餘萬字游記資料。死後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記》。世傳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數種。主要按日記述作者1613~1639年間旅行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作詳細記錄,在地理學和文學上卓有成就。
在地理學上的重要成就有: (1)喀斯特地區的類型分布和各地區間的差異,尤其是喀斯特洞穴的特徵、類型及成因,有詳細的考察和科學的記述。僅在中國廣西、貴州、雲南3省區,他親自探查過的洞穴便有270多個,且一般都有方向、高度、寬度和深度的具體記載。並初步論述其成因,指出一些岩洞是水的機械侵蝕造成,鍾乳石是含鈣質的水滴蒸發後逐漸凝聚而成等。他是中國和世界廣泛考察喀斯特地貌的卓越先驅。 (2)糾正了文獻記載的關於中國水道源流的一些錯誤。如否定自《尚書·禹貢》以來流行1000多年的「岷山導江」舊說,肯定金沙江是長江上源。正確指出河岸彎曲或岩岸近逼水流之處沖刷侵蝕厲害,河床坡度與侵蝕力的大小成正比等問題。對噴泉的發生和潛流作用的形成,也有科學的解釋。 (3)觀察記述了很多植物的生態品種,明確提出了地形、氣溫、風速對植物分布和開花早晚的各種影響。 (4)調查了雲南騰沖打鷹山的火山遺跡,科學地記錄與解釋了火山噴發出來的紅色浮石的質地及成因;對地熱現象的詳細描述在中國也是最早的;對所到之處的人文地理情況,包括各地的經濟、交通、城鎮聚落、少數民族和風土文物等,也作了不少精彩的記述。 他在中國古代地理學史上超越前人的貢獻,特別是關於喀斯特地貌的詳細記述和探索,居於當時世界的先進水平。
在文學上的主要特點是: (1)寫景記事,悉從真實中來,具有濃厚的生活實感; (2)寫景狀物,力求精細,常運用動態描寫或擬人手法,遠較前人游記細致入微; (3)詞彙豐富,敏於創制;絕不因襲套語,落入窠臼; (4)寫景時注重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同時注意表現人的主觀感覺; (5)通過豐富的描繪手段,使游記表現出很高的藝術性,具有恆久的審美價值。
此外,在記游的同時,還常常兼及當時各地的居民生活、風俗人情、少數民族的聚落分布、土司之間的戰爭兼並等等情事,多為正史稗官所不載,具有一定歷史學、民族學價值。《徐霞客游記》被後人譽為「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呵呵,有點多,但都是比較適合的。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取捨一些,融合一下
⑵ 中國有哪些傳統聚落被<<世界遺產名錄>>
二、三江並流(於2003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三、曲阜孔廟孔林孔府(於199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四、蘇州古典園林(於199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五、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於198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六、頤和園(於1998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七、平遙古城(於199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八、麗江古城(於199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九、雲崗石窟(於2001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十、布達拉宮(於1994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十一、黃山(於1992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十二、明清皇宮(北京故宮、沈陽故宮)(於198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十三、長城(於198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十四、天壇(於1998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十五、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於1994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十六、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於198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十七、青城山-都江堰(於2000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十八、大足石刻(於1999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十九、龍門石窟(於2000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二十、莫高窟(於198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二十一、武陵源(於1992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二十二、皖南古村落(於2000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二十三、武當山古建築群(於1994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二十四、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明孝陵、十三陵、盛京三陵)(於2000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二十五、九寨溝(於1992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二十六、黃龍(於1992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二十七、泰山(於198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二十八、武夷山(於1999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二十九、廬山(於1996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三十、峨眉山-樂山大佛(於199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三十一、《世界遺產名錄》新增24項 澳門歷史城區入選
三十二、大熊貓棲息地申遺成功 成為中國第32處世界遺產
三十三、殷墟「申遺」成功成為我國第33處世界遺產
⑶ 我國有哪些聚落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長城 The Great Wall
舉世聞名的中國古建築萬里長城,東起渤海灣山海關,西至甘肅省的嘉峪關.穿過崇山峻嶺、山澗峽谷,綿延起伏1.2萬余華里,橫跨中國北方七個省、市、自治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為了御敵,便據險修築長城.秦統一中國後,把分段的防衛牆連接起來,建成規模宏偉的萬里長城,以後各朝又陸續加固增修.到了明代(1368年至1644年),在舊有的基礎上逐漸改建成如今的面貌.萬里長城氣魄雄偉,是世界歷史上偉大的工程之一.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故宮 Imperial Palace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位於北京市區中心.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始建於明永樂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年),後經多次重修與改建,仍保持原有布局.佔地72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屋宇9000餘間,周圍宮牆高10餘米,長約3公里,四腳矗立風格綺麗的角樓,牆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環繞.整個建築群氣勢宏偉豪華,布局開闊對稱,內外裝飾壯麗輝煌,是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華.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4年7月1日,沈陽故宮 作為明清皇宮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莫高窟 Mogao Caves
位於甘肅省敦煌市鳴沙山東麓斷崖上.俗稱千佛洞,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始鑿於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以後歷代相繼鑿建.洞窟分上下五層,高低錯落,依次排列,南北長1600多米.其形制主要有禪窟、中心柱窟和覆斗頂窟.現存已編號洞窟492個,壁畫4.5萬多平方米,彩塑3000餘尊,唐、宋木構建築5座.1900年於藏經洞發現西晉至宋代經、史、子、集各類文書繪畫作品5萬余件.莫高窟集建築、繪畫、雕塑於一體,是我國內容最豐富的石窟藝術寶庫.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⑷ 《中國境內氏族聚落重要遺址分布》這些遺址的分布有什麼共同點,為什麼會這樣分布
史前城址與中原地區中國古代文明中心地位的形成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境內史前時代城址陸續被發現,部分並經發掘。綜合20多年的發現,已知這批史前時代城址分別分布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總數據不完全統計,達50座左右。
由早期城址的大批發現及國外考古學理論的陸續被介紹而引發的關於早期城址的功能及其在中國古代文明發展中的地位的討論十分熱烈。本文也擬就這一問題,談一點一得之見,並著重討論在各地早期城址大批涌現的歷史背景下中原地區中國古代文明中心地位的形成問題,以就教於識者。
一
黃河流域發現的史前時代城址,僅就其分布地域而言,可以分作三群。
A、河套城址群
見於報道明確屬於史前時代的城址,約15座。主要分布於內蒙古境內陰山山脈以南的丘陵地帶。集中分布在黃河河套地區的包頭大青山南麓;准格爾與清水河之間的南下黃河兩岸和涼城岱海周圍三個地區。這批史前城址均為石城聚落,面積除涼城老虎山城址達13萬平方米,其它多在2萬平方米左右,如小沙灣石城址面積僅4000平方米。石城聚落均臨險而築,有的直接利用陡峭山崖使石築圍牆並不封閉,顯然是因山就勢而築的防禦色彩十分濃厚的城堡聚落。這批石城址的年代,約在距今5000年至4300年之間[1]。
B、中原城址群
分布於河南境內,見於報道和目前已知的有7座。中原城址群基本沿太行山東麓及屬於秦嶺山系的熊耳山、伏牛山東麓一線南北分布。7座城址可分作兩亞群。豫北太行山東麓的2座城址,位於漳、衛河之間;豫中地區的5座城址,分別位於沙、潁河的上中游。就面積而言,後崗城址不明[2],以孟庄城址[3]和新近確認的新密古城寨城址[4]為大,均在15萬平方米以上。其它為3萬平方米左右。登封王城崗城址[5]現有東西兩座並列城堡,面積僅約12000平方米。中原城址群的年代,西山古城約在距今5300年,王城崗城址約在距今4000多年前[6]。其中西山古城是目前中國境內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城址之一,由它的脫胎於環壕聚落的近圓形平面和先進的方塊版築法的夯築方式來看,中原地區在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間,似還應有更多的城址分布有待於發現。
C、海岱城址群
集中分布在黃河下游的山東省境內,目前共發現史前時期城址約15座[7]。這批城址中,有13座分布在泰、沂山北麓,沿古濟水走向呈東西一線分布[8]。海岱地區的古代城址,規模宏大,如比較清楚的城子崖城址,面積20餘萬平方米[9],近年發現的景陽崗城址和教場鋪城址,面積分別達到約35萬平方米和33萬平方米[10]。位於泰、沂山南麓的丹土城址的面積也達20餘萬平方米。新發現的江蘇連雲港藤花落城址[11],應該屬於這一組群目前所知最靠南的一座,它有內外兩重城垣,外城面積約14萬平方米。丁公、田旺城址的面積均在10〜15萬平方米。這是黃河流域其它地方的同期城址所難以企及的。海岱城址群和中原城址群一樣,其年代分屬於兩個時期:屬於大汶口文化的西康留、王家莊城址,年代可早至距今6000年〜5000年前[12] ;其它屬於龍山文化的城址,年代當和中原地區的龍山時代城址相近。
二
長江流域大批新石器時代城址的發現,不論從其廣闊的分布區域還是其深厚的文化內涵上,都令人們耳目一新。這批城址,暫可分作兩群。
A、川西城址群
位於成都平原西側岷江上游兩岸,是90年代中期的重要的考古新發現。川西平原確認的4座史前城址,規模均較大,溫江魚鳧城和郫縣古城的面積均達30餘萬平方米,寶墩城址面積也達25萬平方米,最小的芒城內外兩重城垣,面積也達12萬平方米[13]。據初步研究,這4座城址的年代,約在距今4900年〜4000年之間。
B、江漢城址群
分布於長江中游南北兩岸湘、鄂兩省境內漢水與長江交匯處的東西兩側。目前確認的有8座。長江中游是中國境內率先實現新石器時代革命的地區之一,也是中國稻作農業的重要要起源地。8座城址中,以湖南澧縣城頭山[14]和湖北江陵陰湘城[15]做工作最多。城頭山古城面積約8萬余平方米,其時代據最新發掘成果已重新確定為早期城牆始築於大溪文化晚期,距今約6000年[16]。其它如江陵陰湘城、荊門馬家院[17]、公安雞鳴城[18]、應城門板灣[19]等均屬於屈家嶺文化城址,年代推測在距今5000年~4800年。這一區域內的城址,以屬於石家河文化的湖北天門石家河[20]規模最大,面積達120萬平方米,城內面積也約80萬平方米。
杭嘉湖地區的良渚文化中心區,近年也有發現大規模城址的報道[21],因具體情況尚不明朗,目前暫不作討論。
三
迄今中國境內發現的史前時代城址,有以下幾點值得予以特別注意:
1.這些城址,僅分布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這是中國新石器文化最早發育和最為發達的兩大地區。
2.中國早期城址最早出現在距今約6000年前,大約在距今4000多年前相繼衰亡。其最蓬勃發展的時期約在距今4800年〜4300年間。而且各地城址的發生、發展和衰亡的歷程大體上是同步的。
3.各城址群分別在一個相對獨立的同一文化區域內大體呈均衡分布且多位於該文化的腹心地區。城址規模有大有小,若僅依此標准固然可以劃作不同的等級,但彼此之間卻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大小城址間有著嚴格的隸屬關系。龍山時代長達千年的兼並戰爭和萬國林立的歷史真實,必然導致弱肉強食和小國(姑稱之為國)對大國的一定程度的依附關系,因而可能形成一定區域的霸權勢力范圍和區域政治中心,但遠非有些人所說已形成了「都?邑?聚」格局的政治金字塔結構[22]。因為在一個相對獨立的同一文化區域內大體呈均衡分布的城址,正好說明同一文化內部的沖突加劇,其各自築城防禦的目標,或說可直接面對的敵人,重在內――同一文化相鄰部落集團,而非外――為抵禦外族的入侵。大小城址均衡分布在同一文化的腹心地區,更多地表現為一種相互戒備和對立的關系。再從龍山時代的社會發展進程看,當時在各獨立的文化區域內,尚沒有實現政治上的統一,而是一種各自為政,割據自立的局面。既然如此,更談不上大城者為都,小城者為邑的等級結構。張忠培先生對良渚文化的研究也表明:良渚文化「在政治上其文化分布范圍內,還沒有形成處於一尊統治的局面,仍被那些權貴分割成被他們分別統治的地域勢力范圍。把良渚文化中眾多的被不同權貴集團統管、具有國家性質的實體,或暫可稱之為方國。」[23]良渚文化如此,各城址群崛起時代的其它文化分布范圍內的情況,有理由說大體與之類似。而正是遂後崛起的夏文化,在中原地區首次完成了這統一進程,在一個比較遼闊的區域內最先建立起一尊統治的局面,並且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最終奠定了中原地區中國古代文明中心的地位,揭開了三代文明在這一地區持續輝煌發展的首頁。
4.城址的興廢可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以中原城址群為例分析,登封王城崗城址[24]的年代屬王城崗龍山文化二期,至第三期廢棄。由城內發掘及出土物觀察,二、三期正是王城崗遺址的繁榮期。淮陽平糧台[25]的夯土城垣屬不晚於三期的遺存,南門衛房屬三期(下另疊壓一層房基,未發掘),內側第7、8、9層疊壓主城牆,似此時城牆或者已廢。但外側疊壓主城牆的附加夯土(編1〜5層)則屬第四期,表明城牆曾經從外側修補增築。城內F1、F4及墓葬、灰坑等多為三、四期遺存,則這一時期應是遺址的繁榮期。進一步分析,由三期的F4被H31打破,H31內出菱形方格紋罐形鼎、籃紋罐及殘 ,同屬於第三期的H45內出侈沿深腹細繩紋罐、長瘦袋足繩紋 及I式盤、斂口斜腹盆等來看,三期至少可分作早、晚兩段。則平糧台古城始建於三期早段,旋至三期晚段廢棄,而至第四期時,再次修補重築。其間城址存續的二百餘年間,曾經廢棄、修補,重築的過程。郾城郝家台城址[26]疊壓在3層下,被H316打破,城牆及H316和3層同屬郝家台二期,表明城牆存續的時間也不長。輝縣孟庄城址的情況也是迭經修廢[27]。由此可見,城的興起和衰落都是在一個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的一種集中的社會現象。城址的興建、廢棄、重築,正好表明其間經歷的戰爭、弭兵、會盟、再戰的歷史真實,形象地說明了當時社會經歷的巨大動盪和激烈變革。
四
城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內大批地出現在中國的大地,決不是一個偶然的社會現象,它與中國古代文明的發展進程有著不可分割的必然聯系。
中原城址群興起的歷史背景,是仰韶文化後期廟底溝文化發生嚴重裂變,各地具有鮮明的自身特徵的考古學文化紛紛崛起。此前蓬勃發展的廟底溝文化,其分布范圍以陝晉豫鄰境地區為中心,北達河套平原,南至漢水中游,東到鄭洛地區,西至渭河上游。在這一廣闊的區域內,盡管存在著一些細微區別,但其主體文化面貌則大體相同。就陶器而言,流行卷沿或斂口的盆、斂口缽、雙環重唇小口尖底瓶、瓮、鐵軌式口沿深腹罐、釜及灶等;彩陶發達,以黑彩為主,兼用紅彩,多見白衣彩陶,主要用圓點、月牙形,弧線三角或直線條帶組成花狀幾何形彩繪圖案和寫實的鳥紋。表明這一地區在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3500年,曾經經歷了一個長期的和平繁榮發展的時期。而至公元前3500年前後,這一局面開始發生明顯變化。在廟底溝文化分布范圍內,關中地區的半坡晚期類型、豫西晉南的西王村類型、豫北冀南的大司空類型和鄭洛地區的秦王寨類型同時崛起。它的實質是各氏族集團不斷發展壯大並日益顯示出其獨立性。由此,各區域文化間發展的不平衡性也隨之增強,原屬同一文化內部的沖突和撞擊加劇。此時秦王寨文化的擴張便是一個耐人深思的例證。據孫祖初對秦王寨文化的研究[28],在這一文化的早期階段,其分布范圍大體限於鄭洛地區及沙潁河上游,而至它的中晚期,秦王寨文化分布面的四至可依次外推到淮河下游的豫東平原、黃河沿岸地帶、晉南地區、伏牛山北麓。發生於原屬同一文化內部的沖突和撞擊日趨激烈,直接導致保衛氏族集團內部公共財產的設防城堡相繼出現。這種大型防禦設施的產生及其掠奪性戰爭的加劇,必然推動氏族集團內部的變革,促使凌駕於一般社會成員之上的公共權力的集中並進而與神秘的宗教權力相結合,從而催生了一批最早的氏族特權顯貴,產生出最早的特權階層,為早期國家的誕生提供了必要的條件,把中原地區推入到了文明社會的門檻。在這一點上,中原及其周邊地區似乎走著相似的道路。
五
在公元前3500年前後中國古代文明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原以外的其它周邊地區各考古學文化,如燕山南北、長城地帶的紅山文化,黃河下游海岱地區的大汶口文化,長江下游杭嘉湖地區的良渚文化和江漢平原區的屈家嶺文化等,與中原地區大體處於同一發展水平,有的甚至比中原仰韶文化更為發達。是什麼原因,使得中原得以一枝獨秀,最終發展成為中國古代文明的中心呢?探討這一問題,應該從公元前3500年中原仰韶文化晚期的歷史進程開始。經過對這一時期及其以後的各考古學文化的比較研究,有以下幾點值得予以特別的注意。
首先,在古代文明發展的進程中,中原地區先於國家而出現的凌駕於一般社會成員之上的公共權力的取得,主要不是通過大量聚斂私人財富進而樹立其在氏族集團內部的權威,而是通過攫取公共財產分配權及對公共事物的發言權而取得的。就這一時期經過大面積發掘的幾處聚落遺址的平面布局分析,在鄭州西山[29]、孟津妯娌[30]、澠池班村[31]、新安鹽東[32]等遺址的發掘中,均可見倉儲區在聚落內部相對集中,可知儲存的財物仍為氏族成員的公共財產。私有財產的觀念在這一時期的中原地區並沒有強烈地表現出來。這一時期的墓葬中反映的情況大體與這一結論相吻合。主要見於鄭州大河村[33]、後庄王[34]、西山、洛陽王灣[35]和陝縣廟底溝[36]等處的屬於這一時期的墓葬,均為單人葬,盡管墓葬規格有別,但皆極少見隨葬品。孟津妯娌遺址M50的主人,從其埋葬位置和墓壙規格觀察,顯然是一位氏族權貴,但除了棺槨和佩戴的象牙箍顯示其權威外,卻並不見有更多的身外之物。這些情況,與同時期的其它地區隨葬用器物的豐富多彩,適成為鮮明的對照。更有意思的是,在屬於這一時期的廟底溝遺址中僅有的兩座各隨葬一隻蛋殼彩陶杯的墓葬中,兩只杯子明顯具有屈家嶺文化的風格。在鄭州大河村遺址僅有的隨葬兩件背壺的一座墓葬,墓主人為老年女性,兩背壺卻又系大汶口文化風格的器物。與之相比較,同期海岱地區的大汶口文化墓葬發現最多。其中在泰安大汶口[37]和莒縣陵陽河[38]發現的大墓均有二層台、棺槨,墓中隨葬較多的玉石器、骨牙器等禮器和工具、豬頭、豬下顎骨等視為財富的標志物。曲阜西夏侯[39]、臨沂大范庄[40]的一些大汶口文化墓葬,則隨葬多達百餘件的陶器。貧富分化的現象在大汶口文化的許多墓地中都表現的非常明顯,表明海岱地區在大汶口文化晚期社會財富已越來越向少數人手上轉移並集中。相對而言,中原仰韶文化的氏族權貴們在財富的擁有量上與氏族一般成員是在一個可以接受的低水平差距以內,整個社會財富的分配比較合理,換言之,這是一個大致平均的社會。這樣的社會顯然有利於緩和社會矛盾,加強氏族集團內部團結,提高氏族權貴們的威望和號召力,增強對外擴張的力量。掌握公共財物分配權和對公共事物發言權的氏族權貴們,同時也就獲得對其它氏族的生殺予奪大權,最初的絕對權威就這樣樹立起來。鄭州西山、澠池班村遺址發現的殘酷的人祭遺存,可以視為對違犯族規家法而對氏族成員處以極刑的例證。不靠大量聚斂個人財富,而是大體平均地分配社會財富,通過攫取公共財物分配權和對公共事物的發言權建立個人絕對權威,這一具有中原特色的歷史傳統,在中原龍山時代及其以後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仍然得以延續和發揚。
第二,中原地區氏族部落集團的統治者們,推行了一條符合當時社會發展要求並得到社會廣泛擁護的路線,代表了當時先進的生產關系的發展。這主要可以概括為在文明發展的進程中促使國家機器不斷趨於完備。包括完善官僚體制;《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之時:「官名皆以雲命,為雲師。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舉風後、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創立刑法;仍據《五帝本紀》帝舜之時:「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撲作教刑,金作贖刑。眚 過,赦;怙終賊,刑。」發展強大的軍隊。按黃帝之時,已「教熊貔貅豸區虎,」張守節在《正義》中謂此「言教士卒習戰,以猛獸之名名之,用威敵也。」似是以猛獸命名的軍隊番號。其次,由近80年中原地區有關仰韶晚期及龍山時代的考古發現看,中原部族成員普遍實行薄葬,未見有耗費民力的大型禮儀建築,可知這一部族的傳統是崇尚節儉,不事奢華的。反觀曾經輝煌一時的良渚文化的統治者們,此時卻在濫用民力,大興土木,忙於修建規模巨大的貴族墳山和祭壇,窮奢極欲,無度揮霍,驅使成千上萬的人製作工藝復雜的精美玉器,供其生前享有,死後隨葬。對社會財物的巨大浪費,終於導致社會崩解,文化式微。從這一意義上,乃是最早說明了一個被後世的歷史發展反復證明的簡單真理――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第三,中原地區「天下一尊」的中國古代文明中心地位的確立,決非一場平穩的過渡,而是經過長期的血與火的戰爭實現的。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統一戰爭的完成,就生產力發展水平而言,不是簡單的先進戰勝落後的進程,而是如前所述,是代表先進的生產關系而最終決定生產力發展方向的一方戰勝落後的陳腐的一方的結果。中國以後的歷史發展進程,如商之取代夏,偏居西陲的周之滅商,戰國時代的楚之衰亡和秦成一統,無不反復地證明了這一規律。
夏部族所領導的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統一戰爭,是以嵩山及其周圍地區為基點,以伊洛平原為中心逐步向四面展開推進的。在這一歷史進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礙來自強大的東夷部族集團。夷夏斗爭的序幕,約可追溯至大汶口文化時期。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的居民曾經西侵南下,深入至豫西、豫南部分地區,更曾深入到中原仰韶文化的腹心地區――潁水中、上游和伊洛河下游平原[41]。歷史文獻如《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的炎黃阪泉之戰,黃帝與蚩尤的涿鹿之戰,應該講的也是這一時期夷夏斗爭的故事。東夷集團在龍山時代力量之強大,約略可從山東境內如城子崖等一批規模宏大的城址、臨朐朱封龍山文化大墓中的發現[42]及以精美蛋殼黑陶為代表的制陶業和整個手工業的高度發達而見一斑。龍山時代夷夏斗爭的結局,是中原夏王朝的崛起和山東龍山文化的衰落。個中原因十分復雜,其中一點我們可以從夏王朝建立之後夏夷斗爭仍然時斷時續的分析中得到某些啟示。夏初,太康無道,夏政凌遲,因而失國。東夷族有窮氏首領羿「因夏民以代夏政。」實質上是東夷部族對中原夏王朝政權的一次顛覆。而後羿代夏後,夏後相逃至同姓斟灌氏處避難。寒浞代羿,滅二斟,殺帝相。其時,相妃後 以有孕之身,逃歸有仍,生少康,更為有仍牧正,寒浞更使其子求殺少康以斬草除根,少康逃奔有虞氏為庖正。有虞氏乃「妻之以二姚,而邑諸綸,有田一成,有眾一旅」,更有夏遺臣,逃奔有鬲氏的靡聯合二斟殘餘力量,滅浞復國,史稱「少康中興」。由這段歷史可見,中原夏部族曾以聯姻方式與東夷集團某些部族結成了政治上的聯盟。而整個東夷集團則如此前南方的良渚文化部族一樣,始終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一尊統治的政治局面,始終處於分裂割據,內亂不已的狀態,使得夏人可以從容進行聯姻結盟,採取分化瓦解,各個擊破戰略,從而最終建立並完全鞏固了自己的「天下一尊」的地位。夏王朝建立之後,促進了以青銅冶鑄業、建築業為代表的生產力的大發展,而山東龍山文化衰落之後,代之而起的岳石文化似乎較之前者倒退了一大截。孰優孰劣,一目瞭然。盡管東夷集團的強大力量一有是以後整個殷商一代的主要威脅,但顯然已是「無可奈何花落去」,無法根本扭轉其頹勢,而只是強弩之末了。
第四,以堯、舜、禹為代表的英雄人物對推動歷史發展的進程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堯、舜、禹的時代,約與考古學上的龍山時代相當,也正與夏王朝建立之前夏部族所領導的統一戰爭約略同時。這一時代產生的許多優秀的部族集團領袖,對推動歷史發展的進程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批部族集團領袖是在嚴酷的實際斗爭中產生並經部族成員推舉出來的。流行於這一進程晚期被後世文獻推崇備至的「禪讓制」,其實質就是部族集團領袖經過長期的實際斗爭考驗深受擁戴而經推舉產生。這一進程,據《古本竹書紀年》記載[43],包括舜之代堯,可能都不是和平的「禪讓」,而是夾有暴力的奪取。即便依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如果說堯、舜以賢、孝禮讓而名於天下,則大禹純粹是以勤奮智慧和功績卓著而樹立起自身的絕對權威的。部族集團領袖在實際斗爭中產生並深受擁戴,因而被授予許多特權並由此成為夏以後世襲天下的統治集團建立專制制度的基礎。至啟殺益而自立,這一制度終於壽終正寢,蛻變而為世襲制的專制制度。由此中國社會沿著夏王朝開創模式的軌跡,開始了漫長的周而復始,循環發展的歷程。
第五,中原地區「天下居中」的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廣泛吸納各地文明創造的優秀成果的寬廣胸懷和能力,決定了它成為在中華民族形成過程中起到最重要的凝聚作用的一座大熔爐,奠定了它成為中國古代文明中心的基礎。
仰韶晚期及整個龍山時代的中原社會,是一個完全開放的社會,是一座融匯四方文化精華的巨大熔爐。早在仰韶時代晚期,中原文化就與東鄰的大汶口文化、南界的屈家嶺文化廣泛交融。至龍山時代,則更多地吸收了山東龍山文化的因素。如制陶業中一定數量的黑陶的生產,器表裝飾中的泥餅、泥條和圓形鏤孔裝飾等,器類中的鼎、規鬲、瓮、豆、杯等。來自東南良渚文化的玉琮、玉璧、玉鉞等禮器以及代表君權和神權結合的玉琮上的獸面紋等,在二里頭夏文化乃至後來的商文化中都可以看到其影子並發展而為最具特徵的文化內涵。在這些陶器、玉器、獸面裝飾等的表象後面,更重要地是接受了其內蘊的統治思想,使得中原文化更顯其博大精深。一個開放的社會,一個廣泛吸納各地創造的文明成果的社會,必然不斷發展進步。有些學者在探討山東龍山文化乃至此前的良渚文化和北方地區的紅山文化的衰落時,往往將之歸結為偶然的自然因素,「洪水說」是這一研究的必然歸宿。但是,大約肆虐於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的滔滔洪水,不惟是中國古史傳說中的重要內容,也是世界范圍內廣見記載的一場人類浩劫。中原文化同樣面對無情洪水的威脅。它非但沒有衰亡,反而在洪水中崛起。實際上,一個封閉的社會環境,內亂不已的社會局面,一個暴虐的統治集團,腐敗透頂,失去民心的社會統治,即使在短時期內創造了高度的物質文明,也是不可能長久的。這也正應是中原周邊地區幾支輝煌的古代文化走向衰亡的根本原因。
最後,中原地區文明中心地位的確立,如果以夏部族完成統一並最終建立夏王朝為標志的話,那也只是它的早期。其文明中心地位的鞏固,則是以後文字的發明和廣泛傳播。從目前考古資料看,舞陽賈湖遺址發現的屬於裴李崗文化的甲骨契刻文字[44],各地仰韶、龍山文化遺址中大量發現的刻劃符號,山東鄒平丁公遺址發現的刻字陶文[45]等,可見文字的發明曾經經歷了漫長的歷程,而文字的起源也可能是多元的。可以想想,夏王朝建立後,曾經在推行文字的統一和使用傳播上做出過偉大貢獻。只有囿於目前的資料,這一進程,仍然只能認為完成於以甲骨文的廣泛使用和傳播為標志的商代時期。
⑸ 求歷史學考研教材11本的 電子檔 PDF最好 北師大版的最好 郵箱[email protected]
第一單元的中國文明的起源
中國古人類的第一課土地
1.D 2.B 3.C 4.C 5.D 6.A 7。 C 8。 ?9.B 10.D
11。北京人 - B,E元謀人 - 山頂洞人 - C,D,F,?
12(1)A - 北京人B - C - 穴居人
(2)人類遺址元謀人,主要位於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豐富的地區。
13。注意事項:
(1)天勞動:收集水果的婦女和兒童,男人捕魚,集體狩獵野獸,獲取食物;學習日:老年教年輕的狩獵技能和生活經驗;娛樂
天:晚上了盛大的篝火晚會,體育比賽;
重要提示:晚上必須負責保管火的人;
:展開合理的想像。
(2)多喝水:北京人會使用天然火。
不喝酒,根據時間是沒有一艘船。
第2課星羅棋布的氏族定居點
1.D 2.D 3.C 4.D 5.D 6.B 7.D 8.D 9.C 10.A /> 11。 (1)半坡河姆渡(2),陝西和浙江(3)粢飯(4)黃河流域,長江流域
12。 (1)黑色陶博俞文彩陶盆,河姆渡定居點和半斜坡定居點。 (2)黑陶,彩陶。
(3)當人們已經知道,畜牧,原始畜牧業開始萌芽,還經常撈去補充食品,但也反映了原始的藝術追求。
13。稍微
14。提示:(1)種植農作物,生產自己的食物。 (2)生產工具,農作物種子。 (3)略。
教訓的傳奇時代文明的曙光
1.C 2.D 3.B 4.C 5.D
6炎帝在中國漢族之間,黃帝炎帝
7。戰爭堯,舜禪讓
作為華夏子孫的許多發明的祖先黃帝被認為是通過對黃帝的功德,傳說玉為武器,提出的旅程的弓,染料的顏色的衣服。的妻子嫘祖的教民養蠶。將被連接,而不是所有人都認為這些傳說,其中包含的後代組成的。但真正的歷史事實,其中包含至少有助於我們理解,時代的黃帝生產工具的改進和農業文化的進步。
9。提示:環保意識,奉獻精神,毅力品質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10。請參閱第8題,另外補充:黃帝領導的兩倍生存的戰爭,炎帝投降。炎黃走向聯合的婚姻代占據了中原地區繼續繁衍,形成了後來的華夏人。
11。 (1)禪讓系統(2)以自己的角度來看,在符合客觀事實可以知道結果。
第4課裂紋彩繪陶器之謎
光滑的人形陶器「這是一個美麗而優雅的小女孩,小女孩的面部表情可以看出,一個美好的新生活的嚮往。類型陶器可以充滿了水,小口的人背灌溉的,小女孩的嘴用的水。
「尖口的小口瓶獨特的形狀像人的耳朵小環兩邊的瓶子上,像帽子一樣的瓶子,幾何圖案像人的頭發,你看,「她尖尖的下巴非常像人的頭部形狀啊!」提示結束時的小口瓶的水從河兩側的小環該瓶可綁一條繩子,很容易提取。 「提示結束時入水的小口瓶,一個奇妙的現象時有發生:瓶子將小幅回落,水會慢慢流進嘴裡的瓶子,沉了一會兒,瓶子的底部時,垂直的水,「小口尖底的瓶子瓶」已經充滿了一根繩子在水面上,你可以背在身上,回到住處。
「海員紋彩陶盆,可用於提供食物,水,種子,這個美好的陶器在該盆地的格局,一些神秘的圖案,圖案的幾何形狀構成的盆地,無論是當時的人們已經形成了原始的數學思維。
舞花紋彩陶盆泥濘的兵馬俑,大口微斂,鼓腹,小平底輪輞和內,外牆壁的整體造型應用在布朗紋身的可疑大型容器。各組的舞蹈圖五,手牽手,右前方的頭部,面部,右小腿,左前方,踏著節拍,選擇跳舞,有強烈的動態和節奏。 2.C
(1)圖A使用蒸米飯,有權想像的問題,只要是有道理的,因為它的生活相結合。 (2)B是魚和鹿的格局。半坡捕魚狩獵的原始居民,以補充食品。
第一單元單元測試題參考答案
1.B 2.A 3.B 4.B 5.D 6.B 7.C 8.B 9.C 10.D 11 。B 12.C 13.D 14.A 15.A 16.B 17.B 18.D 19.D 20.B(每題2分,共40分)
21。 (12分)答:在船上彩陶壺 - 半坡居民B:骨針 - 穴居人
C:魚紋彩陶盆 - 半坡居民e:的豬糧黑色滔博 - 河姆渡居民
> 22。 (10分)①的半坡原始的居民生活在固定的房子,他們已經學會了紡紗,織布,服裝;
②彩繪圖案,魚和鹿的形象,我們可以看到半坡原始居民生活捕魚狩獵的食品補貼。
23。 (回答任何4點至12點)。「歷史研究」,旨在探討學生正確認識歷史的能力。
A-考古發現,他們可以建立一個半地下的房子
B-河姆渡聚落遺址出土的稻穀遺存
C-縫制的衣服,發現在廢墟中的裝飾品
D-大汶口遺址墓葬,隨葬品的數量
E-區別半坡遺址出土的彩陶壺船
24。 (13分)洞穴潮濕,陰暗,不利於人體的健康;生活在山洞裡,有可能被洪水淹沒,野獸侵入不安全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來的居民從事原來的農業,養殖紡織決定,他們必須是穩定和久坐不動的生活。
25。 (13分)(1)噴槍堵塞,於中汲取經驗教訓的失敗的槍洪水的堤防和疏通河道相結合。 (2)要注意的河流上游的植被,以維持土壤和水堤(修建水庫)和疏通河道相結合。
第二台機組發電和社會變革
第5課夏,商,西周交替
1.C 2.A 3.B 4D。5。 - 6.C 7.C 8.A 9.B 10.B 11。地政總署署長12.C 13.A 14.A 15.C 16.B 17.A 18.B
19。夏:AFGJ供應商:中德學院西周:BEIL
20。 (1)夏桀奢侈殘暴的人有沒有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尊嚴;(2)導致民眾的不滿,反抗,消滅沸騰;(3)收益及虧損流行的觀點談點。
21。 (1)是一個世界,同一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家世界。 (2)材料酋長更換方法,如更換堯,舜禪讓。 (3)的材料更換兩個首領的世襲制,於Zhuanzai家世界的方式。 (4)從禪讓的重點選賢任能,從點的世襲制度,是生產力的發展和私有制的必然結果,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5)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王位世襲制代替禪讓系統是生產力的發展和私有制的必然結果,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促進我們的社會進入奴隸制階段,兩人的物質基礎,前者占據了上風,生產力發展水平較低的,後者佔了上風,生產力水平有了一些進展。
第6課夏商西周的社會和國家
1.C 2.D 3.D 4.D 5.D 6.B 7.C 8.B 9.D
10。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隸
11。 (1)系統奴的犧牲品(2)狀態悲慘,可以被任意殺害和交易
12(1)血緣關系的親密程度。 (2)早期的祭祀天地和自然崇拜的神靈,以祈求神靈保佑,保佑避免災難的發生。後來宗廟祭祀,以維護宗法等級秩序,加強血親意識的重要手段,以提升家族的凝聚力。 (3)主要是指禮儀教化與暴力鎮壓,理解略有下降。
第7課和演變的戰國
1.C 2.A 3.B 4.B 5.C 6.B 7.D 8.A 9.C 10。越來越多的D11.B 15.D 12.B 13.C 14.A 16.A 17.D
18(1)(2)(3)略
(4)原因:周王室的下降周天子失去了權力,強大的諸侯國繼續爭奪土地,人口和其他諸侯國的控制權,的冠軍成為主導,這是春季和霸權的本質。
實質:諸侯爭霸的目的是為了爭奪土地,人口,敬意和特權。
19。晉文公 - 保家衛國 - 尊王攘夷晉國 - 齊東 - 南齊 - 金
吳王闔閭齊桓公 - 晉文公 - 越王勾踐
課8鐵的牛耕引發的齊桓公社會變革的
1.C 2.D 3.A 4.D 5.D 6.C 7.B 8.C 9.A 10.D 11。乙12.D
13。 (1)使用鐵和牛耕和推廣;春秋
(2)鐵農場實耐用,價格低廉,勞動效率高。
(3)提高生產效率,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個人的生產成為可能,個性化生產將取代大規模強制性集體耕作,個體小農戶逐漸成為社會的基本單位,新興地主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台。
(4)地主階級
(5)政治國家的政治改革,思想上,百家爭鳴的情況
14
(1)為了實現富國強兵。 (2)治理國家,與本國國情相結合,進行改革,以促進國家的發展。 (3)商鞅違反舊貴族的利益,但在上楊琴成為最繁榮的國家,在戰國後期創造的物質條件,統一六國
第9課甲骨文和青銅器的
1.C 2.B 3.D 4.B 5.C 6.B 7.C 8.D天氣預報 - 占卜的結果;夏天 - 供應商;夏天 - 供應商;夏天 - 供應商;夏天 - 供應商
10(1)司母戊鼎1939年出土於河南安陽,供應商的兒子汪屋頂施放崇拜的母親,是世界上最大的世界上已知的青銅器;
IV羊方尊:商代青銅器精品酒器;
青銅立法肖像:1986年出土於三星堆商代古蜀文化的優秀作品。使用的子鑄造方法。
(2)馬猴羊雞狗豬鼠牛虎兔龍蛇
(3)出土的甲骨卜辭記錄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動和商代的政治和經濟形勢,研究商代歷史的顯著值。
11(1)大禹治水,國家最高權力的象徵。 (2)有很大取代周天子的意向。 (3)權威(描述為一個字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問鼎中原(解釋略)。
課,思想活躍,百家爭鳴
1.C 2.B 3.A 4.B 5.D 6.B 7.A 8.B 9.C 10.C 11。 e12.D
13。
(1)孔子,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2)孔子是中國文化的象徵,我們應該發揚,向他學習什麼樣的好點子,好做法(要知道的結果,這意味著你可以)。
(3)略有下降;結合周圍各種思想闡述了之前的例子。
14。 (1)作學問必須面對現實。
(2)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危險三人行必有我師。
(3)興辦私學,廣收門徒,提倡有教無類,受過教育的范圍擴大,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敢於堅持正確的意見「當仁不讓分工,」個性化。
15。 (1)(2)--- D --- B --- A --- C(3)--- E ---一(4)--- C ---一(5)--- F --- D(6)--- B ---?
第11課祖先的智慧和創造力
1.C 2.D 3e4.A 5.A 6。 ?7.D
8(1)流域魚嘴寶瓶口,飛沙堰(2)(加熱或冷卻的岩石突發大火石頭的原則)
9(1)無論是贊成或反對,說這合理的。 (2)的答案是開放的,創造性的,這是有道理的。什麼「歷史」
第12課略
⑹ 以下被列為《世界遺產名錄》當中的中國傳統聚落是()A.塞納河岸B.威尼斯城C.麗江古城D.五大連
塞納河岸--法國、威尼斯城--義大利、五大連池--中國黑龍江這都是自然風光;屬於中國的傳統聚落的是雲南的麗江古城;結合選項.
故選:C.
⑺ 關於鄉村聚落的書籍,誰有啊電子版的!或者是下載地址都可以!比如,金其銘的中國農村聚落地理
您甭說,我還真有一個下載地址,是PDF版的。書名是《農村聚落地理》作者:金其內銘
下載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046076.html,需注冊哦容。希望能幫到您。
⑻ 中國北方村落的社會性別與權力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中國北方村落的社會性別與權力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⑼ 《中國境內氏族聚落重要遺址的分布》,有什麼共同點,為什麼會這樣分布
史前城址與中原地區中國古代文明中心地位的形成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境內史前時代城址陸續被發現,部分並經發掘。綜合20多年的發現,已知這批史前時代城址分別分布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總數據不完全統計,達50座左右。
由早期城址的大批發現及國外考古學理論的陸續被介紹而引發的關於早期城址的功能及其在中國古代文明發展中的地位的討論十分熱烈。本文也擬就這一問題,談一點一得之見,並著重討論在各地早期城址大批涌現的歷史背景下中原地區中國古代文明中心地位的形成問題,以就教於識者。
一
黃河流域發現的史前時代城址,僅就其分布地域而言,可以分作三群。
A、河套城址群
見於報道明確屬於史前時代的城址,約15座。主要分布於內蒙古境內陰山山脈以南的丘陵地帶。集中分布在黃河河套地區的包頭大青山南麓;准格爾與清水河之間的南下黃河兩岸和涼城岱海周圍三個地區。這批史前城址均為石城聚落,面積除涼城老虎山城址達13萬平方米,其它多在2萬平方米左右,如小沙灣石城址面積僅4000平方米。石城聚落均臨險而築,有的直接利用陡峭山崖使石築圍牆並不封閉,顯然是因山就勢而築的防禦色彩十分濃厚的城堡聚落。這批石城址的年代,約在距今5000年至4300年之間[1]。
B、中原城址群
分布於河南境內,見於報道和目前已知的有7座。中原城址群基本沿太行山東麓及屬於秦嶺山系的熊耳山、伏牛山東麓一線南北分布。7座城址可分作兩亞群。豫北太行山東麓的2座城址,位於漳、衛河之間;豫中地區的5座城址,分別位於沙、潁河的上中游。就面積而言,後崗城址不明[2],以孟庄城址[3]和新近確認的新密古城寨城址[4]為大,均在15萬平方米以上。其它為3萬平方米左右。登封王城崗城址[5]現有東西兩座並列城堡,面積僅約12000平方米。中原城址群的年代,西山古城約在距今5300年,王城崗城址約在距今4000多年前[6]。其中西山古城是目前中國境內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城址之一,由它的脫胎於環壕聚落的近圓形平面和先進的方塊版築法的夯築方式來看,中原地區在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間,似還應有更多的城址分布有待於發現。
C、海岱城址群
集中分布在黃河下游的山東省境內,目前共發現史前時期城址約15座[7]。這批城址中,有13座分布在泰、沂山北麓,沿古濟水走向呈東西一線分布[8]。海岱地區的古代城址,規模宏大,如比較清楚的城子崖城址,面積20餘萬平方米[9],近年發現的景陽崗城址和教場鋪城址,面積分別達到約35萬平方米和33萬平方米[10]。位於泰、沂山南麓的丹土城址的面積也達20餘萬平方米。新發現的江蘇連雲港藤花落城址[11],應該屬於這一組群目前所知最靠南的一座,它有內外兩重城垣,外城面積約14萬平方米。丁公、田旺城址的面積均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