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纜工程畢業設計摘要
⑴ 通信工程畢業論文怎麼寫
通信工程很好寫額,論文可以給你寫好的
⑵ 畢業設計的摘要怎麼寫
書寫摘要的基本規范和原則
(1)論文摘要分為中文摘要和外文(一般為英文)摘要。摘要在篇幅方面的限定,不同的學校和機構有不同的要求,通常中文摘要不超過300字,英文摘要不超過250個實詞,中英文摘要應一致。畢業論文摘要可適當增加篇幅。
(2)摘要是完整的短文,具有獨立性,可以單獨使用。即使不看論文全文的內容,仍然可以理解論文的主要內容、作者的新觀點和想法、課題所要實現的目的、採取的方法、研究的結果與結論。
(3)敘述完整,突出邏輯性,短文結構要合理。
(4)要求文字簡明扼要,不容贅言,提取重要內容,不含前言、背景等細節部分,去掉舊結論、原始數據,不加評論和注釋。採用直接表述的方法,刪除不必要的文學修飾。摘要中不應包括作者將來的計劃以及與此課題無關的內容,做到用最少的文字提供最大的信息量。
(5)摘要中不使用特殊字元,也不使用圖表和化學結構式,以及由特殊字元組成的數學表達式,不列舉例證。
(2)光纜工程畢業設計摘要擴展閱讀:
摘要的四要素
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稱為摘要的四要素。
(1)目的:指出研究的范圍、目的、重要性、任務和前提條件,不是主題的簡單重復。
(2)方法:簡述課題的工作流程,研究了哪些主要內容,在這個過程中都做了哪些工作,包括對象、原理、條件、程序、手段等。
(3)結果:陳述研究之後重要的新發現、新成果及價值,包括通過調研、實驗、觀察取得的數據和結果,並剖析其不理想的局限部分。
(4)結論:通過對這個課題的研究所得出的重要結論,包括從中取得證實的正確觀點,進行分析研究,比較預測其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的意義,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價值。
參考資料:網路-摘要
⑶ 畢業設計摘要寫在哪裡
目 錄
XXX題目
【摘要】xxx
【關鍵詞】xxx;xxx;
xxxx正文xxxxxx
⑷ 誰能幫我找一篇題目為《淺談光通信系統的發展》的畢業論文!加急!
光纖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
[摘要]對光纖通信技術領域的主要發展熱點作一簡述與展望,主要有超高速傳輸系統,
超大容量波分復用系統,光聯網技術,新一代的光纖,IP over SDH與IP over
Optical以及光接入網.
關鍵詞:光纖 超高速傳輸 超大容量波分復用 光聯網
光纖通信的誕生與發展是電信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近幾年來,隨著技術的進步,
電信管理體制的改革以及電信市場的逐步全面開放,光纖通信的發展又一次呈現了蓬
勃發展的新局面,本文旨在對光纖通信領域的主要發展熱點作一簡述與展望.
1 向超高速系統的發展
從過去2O多年的電信發展史看,網路容量的需求和傳輸速率的提高一直是一對主
要矛盾.傳統光纖通信的發展始終按照電的時分復用(TDM)方式進行,每當傳輸速率
提高4倍,傳輸每比特的成本大約下降30%~40%;因而高比特率系統的經濟效益大致
按指數規律增長,這就是為什麼光纖通信系統的傳輸速率在過去20多年來一直在持續
增加的根本原因.目前商用系統已從45Mbps增加到10Gbps,其速率在20年時間里增加了
20O0倍,比同期微電子技術的集成度增加速度還快得多.高速系統的出現不僅增加了業
務傳輸容量,而且也為各種各樣的新業務,特別是寬頻業務和多媒體提供了實現的可能.
目前10Gbps系統已開始大批量裝備網路,全世界安裝的終端和中繼器已超過5000個,主
要在北美,在歐洲,日本和澳大利亞也已開始大量應用.我國也將在近期開始現場試驗.
需要注意的是,10Gbps系統對於光纜極化模色散比較敏感,而已經敷設的光纜並不
一定都能滿足開通和使用10Gbps系統的要求,需要實際測試,驗證合格後才能安裝開通.
在理論上,上述基於時分復用的高速系統的速率還有望進一步提高,例如在實驗室
傳輸速率已能達到4OGbps,採用色度色散和極化模色散補償以及偽三進制(即雙二進制)
編碼後已能傳輸100km.然而,採用電的時分復用來提高傳輸容量的作法已經接近硅和鎵
砷技術的極限,沒有太多潛力可挖了,此外,電的40Gbps系統在性能價格比及在實用中
是否能成功還是個未知因素,因而更現實的出路是轉向光的復用方式.光復用方式有很
多種,但目前只有波分復用(WDM)方式進入大規模商用階段,而其它方式尚處於試驗
研究階段.
2 向超大容量WDM系統的演進光纖接入|光纖傳輸
如前所述,採用電的時分復用系統的擴容潛力已盡,然而光纖的200nm可用帶寬資
源僅僅利用了不到1%,99%的資源尚待發掘.如果將多個發送波長適當錯開的光源信
號同時在一極光纖上傳送,則可大大增加光纖的信息傳輸容量,這就是波分復用(WDM)
的基本思路.採用波分復用系統的主要好處是:(1)可以充分利用光纖的巨大帶寬資
源,使容量可以迅速擴大幾倍至上百倍;(2)在大容量長途傳輸時可以節約大量光纖
和再生器,從而大大降低了傳輸成本;(3)與信號速率及電調制方式無關,是引入寬
帶新業務的方便手段;(4)利用WDM網路實現網路交換和恢復可望實現未來透明的,具
有高度生存性的光聯網.
鑒於上述應用的巨大好處及近幾年來技術上的重大突破和市場的驅動,波分復用系
統發展十分迅速.如果認為1995年是起飛年的話,其全球銷售額僅僅為1億美元,而2000
年預計可超過40億美元,2005年可達120億美元,發展趨勢之快令人驚訝.目前全球實
際敷設的WDM系統已超過3000個,而實用化系統的最大容量已達320Gbps(2*16*10Gbps),
美國朗訊公司已宣布將推出80個波長的WDM系統,其總容量可達200Gbps(80*2.5Gbps)
或400Gbps(40*10Gbps).實驗室的最高水平則已達到2.6Tbps(13*20Gbps).預計不
久實用化系統的容量即可達到1Tbps的水平.可以認為近2年來超大容量密集波分復用系
統的發展是光纖通信發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不僅徹底開發了無窮無盡的光傳輸鍵路的
容量,而且也成為IP業務爆炸式發展的催化劑和下一代光傳送網靈活光節點的基礎.
3 實現光聯網——戰略大方向
上述實用化的波分復用系統技術盡管具有巨大的傳輸容量,但基本上是以點到點通
信為基礎的系統,其靈活性和可靠性還不夠理想.如果在光路上也能實現類似SDH在電
路上的分插功能和交叉連接功能的話,無疑將增加新一層的威力.根據這一基本思路,
光的分插復用器(OADM)和光的交叉連接設備(OXC)均已在實驗室研製成功,前者已
投入商用.
實現光聯網的基本目的是:(1)實現超大容量光網路;(2)實現網路擴展性,允
許網路的節點數和業務量的不斷增長;(3)實現網路可重構性,達到靈活重組網路的
目的;(4)實現網路的透明性,允許互連任何系統和不同制式的信號;(5)實現快速
網路恢復,恢復時間可達100ms.
鑒於光聯網具有上述潛在的巨大優勢,發達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進
行預研,特別是美國國防部預研局(DARPA)資助了一系列光聯網項目,如以Be11core
為主開發的"光網技術合作計劃(ONTC)",以朗訊公司為主開發的"全光通信網"預
研計劃","多波長光網路(MONET)"和"國家透明光網路(NTON)"等.在歐洲和
日本,也分別有類似的光聯網項目在進行.光纖接入|光纖傳輸
綜上所述光聯網已經成為繼SDH電聯網以後的又一新的光通信發展高潮.其標准化
工作將於2000年基本完成,其設備的商用化時間也大約在2000年左右.建設一個最大透
明的.高度靈活的和超大容量的國家骨幹光網路不僅可以為未來的國家信息基礎設施(
NII) 奠定一個堅實的物理基礎,而且也對我國下一世紀的信息產業和國民經濟的騰飛
以及國家的安全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4 新一代的光纖
近幾年來隨著IP業務量的爆炸式增長,電信網正開始向下一代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發
展,而構築具有巨大傳輸容量的光纖基礎設施是下一代網路的物理基礎.傳統的G.652
單模光纖在適應上述超高速長距離傳送網路的發展需要方面已暴露出力不從心的態勢,
開發新型光纖已成為開發下一代網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為了適應干線
網和城域網的不同發展需要,已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新型光纖,即非
零色散光纖(G.655光纖)和無水吸收峰光纖(全波光纖).
4.1 新一代的非零色散光纖 非零色散光纖(G.655光纖)的基本設計思想是在1550
窗口工作波長區具有合理的較低色散,足以支持10Gbps的長距離傳輸而無需色散補償,
從而節省了色散補償器及其附加光放大器的成本;同時,其色散值又保持非零特性,
具有一起碼的最小數值(如2ps/(nm.km)以上),足以壓制四波混合和交叉相位調
制等非線性影響,適宜開通具有足夠多波長的DWDM系統,同時滿足TDM和DWDM兩種發展
方向的需要.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可以將零色散點移向短波長側(通常1510~1520nm
范圍)或長波長側(157nm附近),使之在1550nm附近的工作波長區呈現一定大小的色
散值以滿足上述要求.典型G.655光纖在1550nm波長區的色散值為G.652光纖的1/6~
1/7,因此色散補償距離也大致為G.652光纖的6~7倍,色散補償成本(包括光放大器,
色散補償器和安裝調試)遠低於G.652光纖.
4.2 全波光纖 與長途網相比,城域網面臨更加復雜多變的業務環境,要直接支持大
用戶,因而需要頻繁的業務量疏導和帶寬管理能力.但其傳輸距離卻很短,通常只有
50~80km,因而很少應用光纖放大器,光纖色散也不是問題.顯然,在這樣的應用環
境下,怎樣才能最經濟有效地使業務量上下光纖成為網路設計至關重要的因素.採用
具有數百個復用波長的高密集波分復用技術將是一項很有前途的解決方案.此時,可
以將各種不同速率的業務量分配給不同的波長,在光路上進行業務量的選路和分插.
在這類應用中,開發具有盡可能寬的可用波段的光纖成為關鍵.目前影響可用波段的
主要因素是1385nm附近的水吸收峰,因而若能設法消除這一水峰,則光纖的可用頻譜
可望大大擴展.全波光纖就是在這種形勢下誕生的.
全波光纖採用了一種全新的生產工藝,幾乎可以完全消除由水峰引起的衰減.除
了沒有水峰以外,全波光纖與普通的標准G.652匹配包層光纖一樣.然而,由於沒有了
水峰,光纖可以開放第5個低損窗口,從而帶來一系列好處:
(1)可用波長范圍增加100nm,使光纖的全部可用波長范圍從大約200nm增加到
300nm,可復用的波長數大大增加;
(2)由於上述波長范圍內,光纖的色散僅為155Onm波長區的一半,因而,容易實
現高比特率長距離傳輸;
(3)可以分配不同的業務給最適合這種業務的波長傳輸,改進網路管理;
(4)當可用波長范圍大大擴展後,允許使用波長間隔較寬,波長精度和穩定度要
求較低的光源,合波器,分波器和其它元件,使元器件特別是無源器件的成本大幅度
下降,這就降低了整個系統的成本.
5 IP over SDH與IP over Optical
以IP業務為主的數據業務是當前世界信息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因而能否有效地
支持IP業務已成為新技術能否有長遠技術壽命的標志.
目前,ATM和SDH均能支持IP,分別稱為IP over ATM和IP over SDH兩者各有千秋.
IP over ATM利用ATM的速度快,顆粒細,多業務支持能力的優點以及IP的簡單,靈活,
易擴充和統一性的特點,可以達到優勢互補的目的,不足之處是網路體系結構復雜,
傳輸效率低,開銷損失大(達25%~30%).而SDH與IP的結合恰好能彌補上述IP over
ATM的弱點.其基本思路是將IP數據包通過點到點協議(PPP)直接映射到SDH幀,省
掉了中間復雜的ATM層.具體作法是先把IP數據包封裝進PPP分組,然後利用HDLC組幀,
再將位元組同步映射進SDH的VC包封中,最後再加上相應SDH開銷置入STM-N幀中即可.
IP over SDH在本質上保留了網際網路作為IP網的無連接特徵,形成統一的平面網,
簡化了網路體系結構,提高了傳輸效率,降低了成本,易於IP組插和兼容的不同技術
體系實現網間互聯.最主要優點是可以省掉ATM方式所不可缺少的信頭開銷和IP over
ATM封裝和分段組裝功能,使通透量增加25%~30%,這對於成本很高的廣域網而言
是十分珍貴的.缺點是網路容量和擁塞控制能力差,大規模網路路由表太復雜,只有
業務分級,尚無優先順序業務質量,對高質量業務難以確保質量,尚不適於多業務平台,
是以運載IP業務為主的網路理想方案.隨著千兆比高速路由器的商用化,其發展勢頭
很強.採用這種技術的關鍵是千兆比高速路由器,這方面近來已有突破性進展,如美
國Cisco公司推出的12000系列千兆比特交換路由器(GSR),可在千兆比特速率上實
現網際網路業務選路,並具有5~60Gbps的多帶寬交換能力,提供靈活的擁塞管理,組
播和QOS功能,其骨幹網速率可以高達2.5Gbps,將來能升級至10Gbps.這類新型高速
路由器的埠密度和埠費用已可與ATM相比,轉發分組延時也已降至幾十微秒量級,
不再是問題.總之,隨著千兆比特高速路由器的成熟和IP業務的大發展,IP over
SDH將會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光纖接入|光纖傳輸
但從長遠看,當IP業務量逐漸增加,需要高於2.4Gbps的鏈路容量時,則有可能
最終會省掉中間的SDH層,IP直接在光路上跑,形成十分簡單統一的IP網結構(IP over
Optical).顯然,這是一種最簡單直接的體系結構,省掉了中間ATM層與SDH層,減
化了層次,減少了網路設備;減少了功能重疊,簡化了設備,減輕了網管復雜性,特
別是網路配置的復雜性;額外的開銷最低,傳輸效率最高;通過業務量工程設計,可
以與IP的不對稱業務量特性相匹配;還可利用光纖環路的保護光纖吸收突發業務,盡
量避免緩存,減少延時;由於省掉了昂貴的ATM交換機和大量普通SDH復用設備,簡化
了網管,又採用了波分復用技術,其總成本可望比傳統電路交換網降低一至二個量級!
綜上所述,現實世界是多樣性的,網路解決方案也不會是單一的,具體技術的選
用還與具體電信運營者的背景有關.三種IP傳送技術都將在電信網發展的不同時期和
網路的不同部分發揮自己應有的歷史作用.但從面向未來的視角看,IP over Optical
將是最具長遠生命力的技術.特別是隨著IP業務逐漸成為網路的主導業務後,這種對
IP業務最理想的傳送技術將會成為未來網路特別是骨幹網的主導傳送技術.在相當長
的時期,IP over ATM,IP overSDH和IP over Optical將會共存互補,各有其最佳應
用場合和領域.
6 解決全網瓶頸的手段——光接入網
過去幾年間,網路的核心部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交換,還是傳輸都
已更新了好幾代.不久,網路的這一部分將成為全數字化的,軟體主宰和控制的,高
度集成和智能化的網路.而另一方面,現存的接入網仍然是被雙絞線銅線主宰的(90%
以上),原始落後的模擬系統.兩者在技術上的巨大反差說明接入網已確實成為制約
全網進一步發展的瓶頸.目前盡管出現了一系列解決這一瓶頸問題的技術手段,如雙
絞線上的xDSL系統,同軸電纜上的HFC系統,寬頻無線接入系統,但都只能算是一些
過渡性解決方案,唯一能夠根本上徹底解決這一瓶頸問題的長遠技術手段是光接入網.
接入網中採用光接入網的主要目的是:減少維護管理費用和故障率;開發新設備,
增加新收入;配合本地網路結構的調整,減少節點,擴大覆蓋;充分利用光纖化所帶
來的一系列好處;建設透明光網路,迎接多媒體時代. 所謂光接入網從廣義上可
以包括光數字環路載波系統(ODLC)和無源光網路(PON)兩類.數字環路載波系統
DLC不是一種新技術,但結合了開放介面VS.1/V5.2,並在光纖上傳輸綜合的DLC(ID
LC),顯示了很大的生命力,以美國為例,目前的1.3億用戶線中,DLC/IDLC已佔據
3600萬線,其中IDLC佔2700萬線.特別是新增用戶線中50%為IDLC,每年約500萬線.
至於無源光網路技術主要是在德國和日本受到重視.德國在1996年底前共敷設了約230
萬線光接入網系統,其中PON約佔100萬線.日本更是把PON作為其網路光纖化的主要技
術,堅持不懈攻關十多年,採取一系列技術和工藝措施,將無源光網路成本降至與銅
纜絞線成本相當的水平,並已在1998年全面啟動光接入網建設,將於2010年達到6000
萬線,基本普及光纖通信網,以此作為振興21世紀經濟的對策.近來又計劃再爭取提
前到2005年實現光纖通信網.光纖接入|光纖傳輸
在無源光網路的發展進程中,近來又出現了一種以ATM為基礎的寬頻無源光網路
(APON),這種技術將ATM和PON的優勢相互結合,傳輸速率可達622/155Mbps,可以
提供一個經濟高效的多媒體業務傳送平台並有效地利用網路資源,代表了多媒體時代
接入網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方向.目前國際電聯已經基本完成了標准化工作,預計
1999年就會有商用設備問世.可以相信,在未來的無源光網路技術中,APON將會占據
越來越大的份額,成為面向21世紀的寬頻投入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
7 結束語
從上述涉及光纖通信的幾個方面的發展現狀與趨勢來看,完全有理由認為光纖通
信進入了又一次蓬勃發展的新高潮.而這一次發展高潮涉及的范圍更廣,技術更新更
難,影響力和影響面也更寬,勢必對整個電信網和信息業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它的
演變和發展結果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電信網和信息業的未來大格局,也將對下一世紀
的社會經濟發展產生巨大影響.
⑸ 關於光纖通信專業的畢業論文!
碼分多址蜂窩移動通信系統
CDMA技術的優點及問題及越區切換
由於CDMA技術本身所固有的許多特點,使它非常適合於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它的優點主要表現在如下10個方面。
1.語音激活技術
統計結果表明,人們在通話過程中,只有35%的時間在講話,另外65%的時間處於聽對方講話、話句間停頓或其他等待狀態。在CDMA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中,所有用戶共享同一個無線頻道,當某一用戶沒有講話時,該用戶的發射機不發射或少發射功率,其他用戶所受到的干擾都相應地減少。為此,在CDMA系統中,採用相應的編碼技術,使用戶的發射機所發射的功率隨著用戶語音編碼的需求來作調整。當用戶講話時語音編碼器輸出速率高,發射機所發射的平均功率大;當用戶不講話時語音編碼器輸出速率很低,發射機所發射的平均功率很小,這就是語音激活技術。在蜂窩移動通信系統中,採用語音激活技術可以使各用戶之間的干擾平均減少65%。也就是當系統容量較大時,採用語音激活技術可以使系統容量增加約3倍,但當系統容量較小時,系統容量的增加值要降低。在頻分多址、時分多址和碼分多址三種制式中,唯有碼分多址可以方便而充分地利用語音激活技術。如果在頻分多址和時分多址制式中採用語音激活技術,其系統容量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二者都必須增加比較復雜的功率控制系統,而且還要實現信道的動態分配,其結果必然帶來時間延遲和系統復雜性的增加,而在CDMA系統中實現這種功能就相對簡單得多。
2.扇區劃分技術
扇區劃分技術是位於蜂窩小區中心的基站利用天線的定向特性把蜂窩小區分成不同的扇面,如下圖所示。常用的方式有
利用120°圓形覆蓋的定向天線組成的三葉草形無線區(圖(a));利用60°扇形覆蓋的定向天線組成的三角形無線蜂窩區(圖(b));利用120°扇形覆蓋的定向天線組成的120°扇形無線蜂窩區(圖(c))。
在頻分多址和時分多址制式中,在每個蜂窩小區中採用分扇區天線通常只能起到減少干擾的作用,不能增加系統容量。而在碼分多址制式蜂窩移動通信系統中,利用120°扇形覆蓋的定向天線把一個蜂窩小區劃分成三個扇區(如圖(c)所示)時,平均處於每個扇區中的移動用戶是該蜂窩的三分之一,相應的各用戶之間的多址干擾分量也減少為原來的三分之一左右,從而系統的容量將增加約3倍(實際上,由於相鄰扇區之間有重疊,一般只能提高到2.55倍)。
3.高系統容量
由於碼分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可以通過採用上述兩種方法以及其他技術直接地或間接地提高系統容量,使碼分系統的容量比模擬FDMA系統及數字GSM系統都要高出若干倍。理論分析表明,在相同的頻率帶寬下,對於寬頻碼分系統,每個蜂窩小區所能提供的信道數是模擬FDMA系統的20倍左右,是數字GSM系統的10倍左右;對於窄帶碼分系統來說,其系統容量的優勢有所
降低,但也是模擬FDMA系統的10倍以上,是數字GSM系統的3倍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在移動通信事業迅猛發展的今天,移動用戶量日益猛增,而頻率資源日趨緊張,採用碼分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是勢在必行。
4.軟容量
在模擬頻分系統和數字時分系統中,通信信道是以頻帶或時隙的不同來劃分的,每個蜂窩小區提供的信道數一旦固定,很難改變。當沒有空閑信道時,系統會出現忙音,移動用戶不可能再呼叫其他用戶或接收其他 用戶的呼叫。當移動用戶在越區切換時,也很容易出現通話中斷現象。在碼分系統中,信道劃分是靠不同的碼型來劃分的,其標準的信道數是以一定的輸入、輸出信噪比為條件的,當系統中增加一個通話用戶時,所有用戶輸入、輸出信噪比都有所下降,但不會出現因沒有信道而不能通話的現象。例如對一個標准信道數為40的扇區來說,當第41個用戶呼叫時,對所有移動用戶的影響是接收機的輸入信噪比下降10lg(41/40)=0.1dB,即使再增加兩個用戶通信,比標准多三個,其影響是所有接收機的輸入信噪比下降10lg[(40+3)/40]=2.3dB,這使該扇區內的移動用戶信息數據的誤碼率有所升高,通話質量有所下降,但增加的三個用戶都不會發生因無信道而出現忙音的現象。這對於解決通信高峰期時的通信阻塞問題和提高用戶越區切換的成功率無疑是非常有益的。
5.軟切換
當移動用戶從一個小區(或扇區)移動到另一個小區(或扇區)時,移動用戶從一個基站的管轄范圍移動到另一個基站的管轄范圍,通信網的控制系統為了不中斷用戶的通信就要做一系列的調整,包括通信鏈路的轉換,位置更新等,這個過程就叫越區切換。越區切換實現了小區(或扇區)間的信道轉換,是保證一個正在處理或進行中的呼叫的不中斷運行。
在模擬FDMA系統和數字TDMA系統中,移動用戶在越區切換時,需要在另一個小區(或扇區)尋找空閑信道,當該區有空閑信道時才能切換。這時移動台的收、發頻率等都要作相應的調整,稱之為硬切換。這種切換過程是首先切斷原通話通路,然後與新的基站接通新的通話鏈路。這種先斷後通的切換方式勢必引起通信的短暫間斷。另外由於通信環境的影響,在兩小區的交疊區域內,移動台接收到的兩個基站發來的信號的強度有時會出現大小交替變化,從而導致越區切換的「乒乓」效應,用戶會聽到「咔嗒」聲,對通信產生不利的影響。此外切換時間也較長。
在CDMA系統中,由於所有的小區(或扇區)都可以使用相同的頻率,小區(或扇區)之間是以碼型的不同來區分的。當移動用戶從一個小區(或扇區)移動到另一個小區(或扇區)時,不需要移動台的收、發頻率切換,只需在碼序列上作相應地調整,稱之為軟切換。軟切換的優點在於首先與新的基站接通新的通話,然後切斷原通話鏈路。這種先通後斷的切換方式不會出現「乒乓」效應,並且切換時間也很短。另外由於CDMA系統有「軟容量」的優點,越區切換的成功率要遠大於模擬FDMA系統和數字TDMA系統,尤其是在通信的高峰期。
6.特有的分集形式
在CDMA系統中,由於採用了寬頻傳輸,使它具有了特有的頻率分集特性,即當信道具有選頻特性時,對CDMA系統中信息傳輸影響較小。
CDMA系統有分離多徑信號的能力,可以實現路徑分集。由於移動通信環境的復雜和移動台的不斷運動,接收到的信號往往是多個反射波的疊加,形成多徑衰落。在模擬FDMA系統和數字TDMA系統中,為了解決多徑衰落對通信帶來的不利影響,採取了包括增加發射功率等一系列措施。在CDMA系統中,可以採用它特有的技術(如瑞克(RAKE)接收技術),將多徑信號分離出來,
分別接收,這樣不但克服了多徑衰落對通信帶來的不利影響,還等效增加了接收有用信號的功率(或者說等效增加了發射信號的功率)。由於這種特有的分集形式以及其他措施,使CDMA系統的發射功率相對很低。
除了這種特有的分集形式外,CDMA系統還採用其他分集技術,如空間分集、時間分集等,使CDMA系統的性能更加提高。
7.與窄帶系統(模擬系統)共存
當碼分系統與窄帶系統(例如模擬FDMA系統)工作於同一頻段時,由於在CDMA系統中採用了寬頻傳輸方式,並且發射功率較低,平均落到每個窄帶系統中的帶寬內的干擾信號功率很小。尤其是寬頻CDMA系統,其對窄帶系統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窄帶系統對CDMA系統的影響可以等效為「人為干擾」,由於CDMA系統特有的抗干擾能力,把這個干擾降低到了最低限度。
這個干擾的存在只使得CDMA系統的容量降低,但不妨礙CDMA系統的正常工作。CDMA系統的帶寬越寬,兩個系統共存時相互間的影響越小,反之則越大。這給CDMA系統與模擬窄帶系統雙模式共存以及由模擬移動通信系統向數字移動通信系統平滑過渡提供了可能性。
8.良好的保密能力
碼分數字移動通信系統的體制本身就決定了它具有良好的保密能力。首先在CDMA數字移動通信系統中必須採用擴頻技術,使它所發射的信號頻譜被擴展的很寬,從而使發射的信號完全隱蔽在雜訊、干擾之中,不易被發現和接收,因此也就實現了保密通信。其次在通信過程中,各移動用戶所使用的地址碼各不相同,在接收端只有完全相同(包括碼型和相位)的用戶才能接收到相應的發送數據,對非相關的用戶來說是一種背景雜訊,所以CDMA系統可以防止有意或無意的竊取,具有很好的保密性能。
9.發射功率低、移動台的電池使用壽命長
由於在碼分數字移動通信系統中,可以採用許多特有的技術來提高系統的性能,所要求的發射功率大大降低,從而對電池的體積減小和使用壽命增長都是非常有益的,對移動台整機的體積減小和成本的降低也是有利的。
10.頻率分配和管理簡單
在模擬頻分多址和數字時分多址移動通信制式中,頻率分配和管理是一項比較復雜的技術,而動態頻率分配就更加復雜。在碼分數字移動通信體制中,所有移動用戶可以只用一個頻率,不需要動態分配,其頻率分配和管理都很簡單。
以上是碼分數字移動通信系統的主要優點,但同時它也存在需要人們攻克的難點。在CDMA數字移動通信系統中,突出的問題是遠近效應。所謂遠近效應是指距接收機近的用戶對距離遠的用戶的干擾。
在CDMA數字移動通信系統中,由於在同一蜂窩的各用戶使用的是同一頻率,共享一個無線頻道。由於路途衰耗的原因,距基站近的移動台所發射信號有可能完全淹沒距離遠(例如處於蜂窩區邊緣)移動台所發送來的信號,如果不採取有力的措施,這將使基站無法正常接收遠距離移動台所發送來的信號。而在模擬頻分多址和數字時分多址移動通信系統中,由於各信道使用不同頻率或時隙,且各信道之間有相應的保護帶寬或保護時間,故遠近效應問題不太突出。
當前,在CDMA系統中為解決這個問題所採取的措施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信號處理方法,在接收端用信號處理的方法,依次逐個抵消掉較強信號,直到能解調出所需信號為止,但由於這種方法運算量很大及當前器件的運算速度等問題,還不能實際使用;當移動台距基站近時,其發射功率減小,當距離遠時,發射功率增大,從而保證在基站所收到的每個移動台的信號功率相等,消除遠近效應的影響,使系統處於最佳運行狀態。功率控制技術已在實際當中採用,它是CDMA數字移動通信系統中的最關鍵技術之一。功率控制技術很復雜,其所控制的范圍和精度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的性能,如偏差過大,不僅系統容量迅速下降,而且通信質量也將急劇下降。
碼分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的網路結構如下圖所示。
它是一個抽象的平面圖,其實現將隨著功能實體在各個物理單元中的分布情況不同而有所改變。各部分的作用和功能如下:
1.移動台(MS)
其包括手機和車台等,是用戶端終接無線信道的設備;通過空中無線介面Um,給用戶提供接入網路業務的能力。
2.基站(BS)
其設於某一地點,是服務於一個或幾個蜂窩小區的全部無線設備的總稱。它是在一定無線覆蓋區域內,由移動交換中心(MSC)控制,與移動台通信的設備。
3.移動交換中心(MSC)
是完成對位於它所服務的區域中的移動台進行控制、交換的功能實體,也是與其他MSC或其他公用交換網之間的用戶業務的自動接續設備。
4.歸屬位置寄存器(HLR)
是為了記錄的目的而指定用戶身份給它的一種位置登記器。登記的內容是用戶的信息(例如ESN、DN、IMSI(MSI)、服務項目信息、當前位置、批准有效的時間段等)。
5.拜訪位置寄存器(VLR)
是MSC檢索信息用的位置寄存器。例如處理發至或來自一個拜訪用戶的呼叫信息——用戶號碼、向用戶提供本地用戶的服務等參數。
6.設備識別寄存器(EIR)
是為了記錄的目的而分配用戶設備身份給它的寄存器;用於對移動設備的識別、監視、閉鎖等。
7.鑒權中心(AC)
是一個管理與移動台相關的鑒權信息的功能實體。
8.消息中心(MC)
是一個存儲和轉送短消息的實體。
9.短消息實體(SME)
是合成和分解短消息的實體。有時HLR、VLR、EIR及AC位於MSC之中,SMC位於MSC、HLR或MC之中。
碼分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不是公共交換電話網(PSTN)的簡單延伸,它是與PSTN、PSPDN、ISDN等並行的業務網。由於移動用戶大范圍的移動,該網在管理上應相對的獨立。
通信系統的通信容量可以用不同的表徵方法進行度量。對於點對點的通信系統而言,系統的通信容量可以用信道效率來度量,即用在給定的頻率帶寬中所能提供的最大信道數目進行衡量。一般地說,在給定的頻率帶寬中所能提供的信道數目越大,系統的通信容量也越大。在蜂窩移動通信系統中,系統的容量有多種衡量方法,如用每小區可用信道數(ch/cell)、每小區每兆赫茲可用
信道數(ch/cell/MHz)、每小區愛爾蘭數(Erl/cell)、每平方公里用戶數(用戶數/km)以及每平方公里每小時通話次數(通話次數h/km)等進行度量。這些表徵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對系統的容量進行衡量,它們之間是有聯系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互相轉換。考慮到信道的分配涉及到頻率復用和由此而產生的同頻干擾問題,一般認為用每小區可用信道數(ch/cell)或每小區每兆赫茲限制CDMA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容量的原因是由於系統中存在多址干擾,即同時通信的移動用戶之間的相互干擾。在某個蜂窩小區內,如果有N個用戶同時通信,系統必須能提供N個或N個以上的(邏輯)信道。同時通信的用戶數N越大,多址干擾越強。N的最大值就是系統容量,即在保證接收所需信號功率與干擾功率的比值大於或等於某一門限值的條件下,該小區同時通信的最大用戶數。
首先考慮一般碼分通信系統(即暫不考慮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的特點)的容量。若N個用戶同時通信,每個用戶的信號都受到其他N-1個用戶信號的干擾。假定系統的功率
控制是理想的,即到達接收機的所有N個信號強度都一樣,則理論分析表明,此時系統容量為
式中W是CDMA系統所佔的有效頻譜寬度;Rb是信息數據的速率;Eb是信息數據的一比特能量;N0是干擾(雜訊)的功率譜密度(單位赫茲的干擾功率);W/Rb是CDMA系統的擴頻增益。當CDMA系統所佔的頻譜寬度W一定時,它隨著信息速率Rb的降低而增大。Eb/N0是比特能量與雜訊密度比,其比值取決於系統對誤碼率或話音質量的要求,並與系統的調制方式和編碼方案有關。
例如:N-CDMA系統所佔的有效頻譜寬度W=1.2288MHz,話音編碼速率Rb=8.6kbit/s,若比特能量與雜訊密度比Eb/N0=7dB,則N=29.5;若Eb/N0=6dB,則N=37。
結果說明:在滿足一定通信要求的前提下,比特能量與雜訊密度比Eb/N0越小,系統的容量越大。但在上面的結果中,沒有考慮CDMA蜂窩系統的特點,還應該根據其特點對系統容量公式進行修正。
1.採用語音激活技術提高系統容量
統計結果表明,對話的激活期(占空比)d=0.35。也就是,人們在通話過程中平均只有35%的時間在講話,
另外65%的時間處於聽對方講話、話句間停頓或其他等待狀態。在CDMA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中,所有用戶共享同一個無線頻道,如果採用語音激活技術,使通信中的用戶有語音時才發射信號,沒有講話時,該用戶的發射機就停止發射功率,那麼任一用戶話音發生停頓時,其他用戶所受到的干擾都會相應地平均減少65%,從而系統容量可以提高到1/d=2.86倍。為此,CDMA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的計算公式變成
式中d是語音占空比(d=0.35)。
2.利用扇區劃分提高系統容量
在碼分多址制式蜂窩移動通信系統中,利用120°扇形覆蓋的定向天線把一個蜂窩小區劃分成3個扇區時,處於每個扇區中的移動用戶是該蜂窩的三分之一,相應的各用戶之間的多址
干擾分量也減少為原來的約三分之一,從而系統的容量將增加約3倍(實際上,由於相鄰天線覆蓋區之間有重疊,一般能提高到G=2.55倍左右)。為此,CDMA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的計算公式變為
式中G是扇形分區系數(G=2.55)。
3.鄰近蜂窩小區的干擾對系統容量的影響
根據碼分多址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的特點,在CDMA蜂窩移動通信系統中,所有用戶共享同一個無線頻道,即若干個小區內的基站和移動台都工作在相同的頻率上。因此,任一小區的移動台都會受到相鄰小區基站的干擾,任一小區的基站也都會受到相鄰小區移動台的干擾。這些干擾的存在必然會影響系統的容量。其中任一小區的移動台對
相鄰小區基站(反向信道)的總干擾量和任一小區的基站對相鄰小區移動台(正向信道)的總干擾量是不同的,對系統容量的影響也有所差別,下面分別加以簡要說明。
(1)正向信道(由基站到移動台)
在一個蜂窩小區內,基站不斷地向所有通信中的移動台發送信號,移動台在接收它自己所需的信號同時,也接收到基站發給所有其他移動台的信號,而這些信號對它所需的信號將形成干擾。當系統採用正向功率
控制技術時,由於路徑傳播損耗的原因,位於靠近基站的移動台,受到本小區基站所發射的信號干擾比距離遠的移動台要大,但受到相鄰小區基站的干擾較小;位於小區邊緣的移動台,受到本小區基站所發射的信號干擾比距離近的移動台要小,但受到相鄰小區基站的干擾較大。移動台最不利的位置是處於3個小區交界的地方,如下圖中的X點。
假設各小區中同時通信的用戶數都是N,即各小區的基站同時向N個用戶發送信號,
當移動用戶從一個小區(或扇區)移動到另一個小區(或扇區)時,移動用戶從一個基站的管轄范圍移動到另一個基站的管轄范圍,通信網的控制系統為了不中斷通信就要做一系列的調整,包括位置更新、轉換通信鏈路等,這個過程就叫越區切換。
越區切換實現了小區(或扇區)間和頻道間的信道轉換,保證了一個正在處理或進行中的呼叫的不中斷運行。切換是由於無線轉播、業務分配、操作和維護激活、設備故障等原因而產生的。例如:
(1)移動台移動至小區的邊界,信號強度低到一定程度;
(2)移動台在小區中進入信號強度縫隙中(陰影區),信號惡化到一定程度;
(3)移動交換中心發現一些小區太擁擠,而另一些小區很閑時,可命令擁擠的小區的一些移動台提前切換,以調整各小區的負荷量等等。
對越區切換的基本要求是:
(1)高的切換成功率;
(2)減少系統中不必要的切換;
(3)使用優化的越區切換演算法來控制各小區的業務量;
(4)切換速度快,切換經歷的時間短;
(5)對話音質量的影響小等。
在CDMA系統中的越區切換有兩類,即硬切換(Hard Handoff)和軟切換(Soft Handoff)。
硬切換是指移動台在不同頻道之間的切換, 這些切換需要移動台變更收發頻率,即先切斷原來的收發頻率,再搜索、使用新的頻道。
硬切換會造成通話暫短中斷,切換時間較長時(大於200ms),將影響用戶通話。
軟切換是指移動台在相同的CDMA頻道中的切換。軟切換不需要移動台變更收發頻率,只需要在偽隨機碼的相位上作一調整。CDMA系統的移動台中有多個RAKE (瑞克)接收機,可以同時接收幾個基站發來的信號。當需要切換時,移動台除了與原服
務基站保持通話鏈路外,還與新的基站建立了通話鏈路。直到移動台接收到的原基站發來的信號低於一門限時才切斷與原基站的通話鏈路。這種先通後斷的軟切換保證了通話不會中斷。通常所說的軟切換中還包含一種更軟切換(Softer Handoff)。更軟切換是指同一蜂窩小區內不同扇區之間的切換。在兩扇區邊界,基站和移動台通過分集技術可以同時在兩個扇區傳輸信號。
在軟切換過程中,由於移動台中有多個RAKE接收機,移動台開始與目標基站建立通信時,不中斷與原服務基站的通信,此時移動台同時與兩個基站建立了通話鏈路。當原服務基站的信號強度低到一門限值時,再切斷與原服務基站的通信聯系。由於移動台在軟切換中不變更收發頻率,所以軟切換只能在具有相同CDMA頻道的小區(或扇區)之間進行切換。
軟切換是CDMA系統中特有的一個重要概念。在CDMA蜂窩移動通信系統中,具有相同CDMA頻道的各小區使用同一頻率,移動台在小區之間移動時不需要像頻分或時分系統那樣重新分配頻率或時隙,這使得軟切換成為可能。
在CDMA系統中,一般情況下每個移動台擁有三個以上RAKE接收機,即每個移動台中有多個解調器,這允許移動台同時與兩個或多個小區保持通信。
移動台在與基站A通信時,連續監視相鄰小區的導頻信號強度,任何一個導頻信號(如基站B)的強度超過一預定的門限時,立即報告系統。系統則命令基站B建立與移動台的通信,開始軟切換。此時移動台同時接收到來自兩個基站的通信信號,兩路信號密切結合,彼此加強。
在反向鏈路上,移動交換中心根據基站接收的信號強度確定哪個基站的接收信號更強,從而選擇它。
參考文獻
[1] 樊昌信,等.通信原理.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
[2] 郭梯雲,鄔國揚,李建東. 移動通信. 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3] 啜鋼 等.移動原理通信與系統[M].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4] 段麗.移動通信技術.人民郵電出版社
[5] 韋惠民.蜂窩移動通信技術》.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6] 曹志剛,錢亞生. 現代通信原理.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7] 鄧華MATLAB通信模擬及應用實例詳解. 北京: 人民郵電大學出版社
[8] 姚東等MATLAB命令大全.北京人民郵電出版
⑹ 畢業設計摘要與結束語
呵呵咱倆的類似我也是做工程造價的.正好有現成的提供給你.看看和不和你心意.
摘要:隨著我國建築市場管理的日趨完善,為了適應當今建築市場的發展,所以我們必須去接受國際工程市場流行的工程量清單招標、無標底招標、總承包招標,這將是我國建築市場以後的發展方向。為了適應現行的工程量清單招標模式本文以某某樓為招標背景,進行建築工程工程量清單招標模式設計。
頒發給投標者的文件(招標文件)包括:合同條件;規范;圖紙;工程量表;投標書格式;評標辦法以及投標者須知。除投標者須知外,上述全部文件在授予合同時構成合同文件。通常,把招標文件連同一封信函送給投標者,信函僅限於說明上述文件,並發給收件人一份投標邀請書。
本招標工程項目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通過邀請招標方式擇優選定承包人。對招標過程中,具體的工作流程與注意事項,進行詳細闡述。按照《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要求做出的工程量清單和工程量計算書,力求是施工圖最真實的反映。
結束語:通過這一階段的畢業設計,我受益匪淺,不僅鍛煉了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而且培養了棄而不舍的求學精神和嚴謹作風。回顧此次畢業設計,是大學四年所學知識很好的總結。
此次編制招標文件不僅重溫了過去所學知識,而且學到了很多新的內容。相信這次畢業設計對我今後的工作會有一定的幫助。所以,我很用心的把它完成。在設計中體味艱辛,在艱辛中體味快樂。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指導老師某某,他們對我的畢業設計進行了多次的修改,我的畢業設計才得以順利完成。同樣我也要衷心的感謝教育過和指導過我的各位老師,感謝給予我幫助的朋友們,謹獻上我最真摯的祝福。
⑺ 畢業設計摘要如何寫
摘要是畢業設計(論文)的內容不加註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摘要主要是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閱讀畢業設計(論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供讀者確定有無必要閱讀全文。摘要中應用第三人稱的方法記述論文的性質和主題,不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應採用「對…進行了研究」、「報告了…現狀」、「進行了…調查」、「設計了…系統」等表達方式。排除在本學科領域已成為常識的內容,不得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書寫要合乎邏輯關系,盡量同正文的文體保持一致。結構要嚴謹,表達要簡明,語義要確切,一般不再分段落。商品名需要時應加註學名。對某些縮略語、簡稱、代號等,除了相鄰專業的讀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現處必須加以說明。摘要中通常不用圖表、化學結構式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
畢業設計(論文)的摘要可包含中文摘要和外文摘要。中文摘要字數為200字左右,外文摘要約為150個實詞。
⑻ 光電計數器畢業設計的摘要怎麼寫
光電計數器,不僅有摘要,還有整體的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