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格式模板 » 英文摘要底色

英文摘要底色

發布時間: 2021-03-06 23:21:13

A. 哪位可以介紹好看的武打小說給我

五鳳朝陽刀吧!很好的!

簡介:
明朝末年,國運將盡,滿人崛起,入關日急。在官爵巨回金收答買下,一大批朝中顯貴、宮內權宦、武林敗類、江湖匪徒,紛紛投靠多爾袞,集中打擊先天無極派。致令誤切兄嫂仇,黑衣麗人抱恨死;滿懷喪家怨,孤兒齊六旁門;為護魏銀屏,赫赫三老慘遭害;成全李文蓮,絕愛女魔遁海疆……從而,引出昔日頭號女煞星血濺紅,慨然允許收魏銀屏為徒。窩藏在親王潘邸和老駙馬宮內的五毒神砂餘孽,乘機蠢動,刀殺科場主考,綁架皇親國戚,幾讓武鳳樓、江劍臣、李鳴等仁人義士死無葬身之地。

作者簡介:
馮家文。1930年3月出生於安徽省蕭縣。5歲從父讀方塊,兩年識得字三千。7歲入學。8歲因家鄉淪陷(日寇侵華)而全家逃亡農村。生計日逐維艱。寒窗苦讀十載,終與蟾宮無緣(18歲喪父,無力攻讀大學)。
解放後,為償童年夙願——10歲看《水滸》,12歲讀《三國》,立誓撰寫小說——投入曲藝戰線。歷任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中華武俠文學研究會理事。曾先後創作出多部長篇作品。《五鳳朝陽刀》、《六指金環》、《獨臂武松》、《袖裡刀槍》、《鳥盡弓藏》、《鬧市神龍》、《彎刀殘魂》、《絕代胭脂女窩主》。

有時間到我的空間里看吧!~~~~

B. 學位論文封面的要素

1.寧簡勿繁。 簡潔可使封面設計意圖明確,而明確的圖形會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要盡量用少的設計元素營造豐富的畫面。去掉一切多餘的東西,不要把設計語言說完,要把想像的空間留給讀者。我們有些編輯總想在封面上表達太多的東西,生怕讀者不了解書的內容。而實際情況是:一個小小的封面也不可能承載太多的信息,結果往往是適得其反。倒不如大膽地舍棄,抓住和突出最能打動人心的東西,得到以一當十的效果。 (hfwbsc素材)
02
2.寧穏勿亂 有時我們強調書的封面設計要清新活潑,有現代感,但其含意,是指設計整體中的一種關系。一個封面中的設計元素,只要有一兩個是動態的,就能顯出很強的動感來。如果所有的元素都處於不穩定狀態,那就是亂,而不是活潑。古詩講:「萬綠叢中一點紅」,正是因為有了綠的襯托,紅才顯得醒目。目前我們有些書的封面,就顯得太亂,太鬧。
03
3.寧明勿暗 我們國內的許多圖書設計與歐美相比,總顯得比較灰暗。這也許和我們含蓄的性格有關,不像西方人那麼直白。我們的書往往一本單看還可以,但放到大環境中就顯不出來。所以我覺得,封面應盡量採用明快的顏色。
04
4.闡述清晰 我們以往有些設計的失敗,還在於編輯與設計者之間溝通的障礙。我們無法用准確的語言表達意圖,往往過於籠統和概念,以至使設計者理解上產生誤差,有時越改離初衷越遠。要解決這個問題,文字編輯應學習些設計知識,掌握一些專業語匯,名詞和概念要和設計者對接,找到和設計者溝通的方法。
05
5.多用範例 我覺得,多用範例是一個簡潔有效好辦法。當你覺得難於用語言闡述清楚自己的意圖時,可以找一些與你構想相近的圖書設計樣本,使設計者找到一個最為接近的參照。同時,多看範例,也可以養眼,這是提高審美修養的一個很重要的方法。

C. 論文後的英文摘要下有灰背景是怎麼回事

選中要改的文字,點格式下拉菜單里的自動套用格式,搞定!

D. 英文摘要背景呈灰色

如果你想讓英文摘要背景呈現灰色那麼你可以再word中選中英文摘要 然後再背景色處選擇灰色
如果你想把灰色去掉則可以選擇有灰色背景的英文摘要 在背景色處選擇無

E. win7字體顯示有底紋,如圖

1、美化主題的問題
很多人使用了系統美化主題包,在你刪除的時候,或者中馬被刪除等情況,字體也被刪除了,比如宋體方面的字體,或者說是你主題的字體等等,不要下微軟雅黑字體之類的字體,這沒用的,因為系統用的基本是宋體、楷體、新宋之類的字體,如果美化主題桌面需要的字體在系統裡面沒有,就會出現所有的字體都變成方框的現象,桌面空白處點右鍵——屬性——更改下美化主題看看會不會還出現這種情況。
不行就把E:\WINDOWS\Resources\Themes下的文件用你在別的機子上拷貝的相同文件替換一下,然後把主題換成WINDOWS經典主題後,然後再換成WINDOWS XP的主題試一下,替換文件最好在安全模式下替換。

2、區域語言設定問題
控制面板——區域和語言選項——選項和高級兩處都要是中國

3、系統內部編碼問題
在瀏覽網頁過程中不小心點了編碼選項,誤操作,或者其他不可預知的情況,由於編碼錯誤也會出現字體都變成方框的現象,打開一個網頁,找空白處滑鼠右鍵——編碼——選「檢體中文」

4、字體庫被破壞問題
同樣,很多不可預知的問題導致把系統自帶的字體庫給破壞了,如果字體庫被破壞,系統顯示所需要的文字不存在,當然會出現字體都變成方框的現象,可以從網上下載一個將原來的覆蓋了,或者將別人電腦中的字體庫備份一下,然後安裝到自己的電腦中試一試,x:\windows\fonts目錄下所有文件全部到你機器上。

F. 文科論文格式

中英文摘要——目錄——正文,正文一般包括:導言(研究背景,文獻綜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對策建議)——參考文獻——附錄——致謝——學術成果。

G. 愛情公寓前情提要的背景聲音 就是英文的那句話

Previously On Ipartment
意思是 「愛情公寓 前情提要」
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有用
都是愛情公寓粉絲,肥水不流外人田,你懂的.....

H. 閱讀提要是什麼意思

讀文章,抓意旨

人民教育出版社 劉真福

「讀文章,抓意旨」與其說是理論問題,不如說是實踐問題;而實踐問題又等同於過程和方法問題、操作訓練問題。但是語文課堂歷來只重視「寫法」教學,忽視「讀法」教學。其實每個學生都希望老師出示一些「讀法」的「利器」,可是老師自己都苦於閱讀文章不得法,怎麼能出示「利器」?本文就如何在閱讀時迅速、准確、深入、全面地領會文章意旨的話題提示九種方法,這些方法不僅可實施於閱讀課的教學,教師自己也可參用於自己平時的閱讀實踐。對這些方法,師生可擇其善者而參用之。

1.關注標題,揣摩文意。

讀文章標題,目光應該稍停,凝視一會,琢磨一番,因為標題往往蘊含很多的信息,它也往往最集中地反映文章意旨。如史鐵生《我與地壇》,看標題知道寫真人真事真地點,可能寫作者在北京地壇的許多往事,也可能表達作者對地壇的濃厚情意、悠長思念,至於文體,可能是敘事性的或抒情性的散文。有預想和沒有預想是不一樣的,有了預想,便有了對文章意旨的印證性期待,很容易把握文章思想感情,不然的話,文本是一直是一種陌生化的東西呈現在你的面前。再如居里夫人《我的信念》,看標題就知道是女科學家展示自己的心靈世界,或許寫她對科學事業的展望,對科學發展的堅定信念,或許陳述她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或許寫她對社會發展的認識,對社會正義公理的認定和追求。有了這樣的預想,再讀正文,文章意旨便全在你的「俯視」之內。事實上,以上猜想大部分是對的。

有的文章有副標題,也值得認真揣摩。許多作者寫文章時,用了一個正標題之後,嫌其不足以明確告訴讀者有關文章的信息,又擬一個顯豁的副標題,直接告訴文章寫作范圍、文章大概意旨等。如謝冕《重新創造的藝術天地》原題為《漫步在詩的郊野——關於詩歌欣賞的通信》,原題的正題是詩化的,讀者讀了可能不知所雲,甚至連文體都難以揣摩,有了副標題,讀者一下就知道了文章的寫作話題、寫作范圍和大致的寫作意旨。

有的文章有二級三級標題,對這些小標題也要先讀,稍加揣摩,你會獲得一些重要信息,這些信息一半是標題告訴的,一半是你猜想到的,你對文章意旨應該有大概了解了。如曹沖《神奇的極光》有三個二級標題:「古老的神話傳說」「極光一瞥」「極光的來龍去脈」。三個二級標題明確地劃出文章有機聯系的三部分,讀過之後也大致知道了文章大概意旨:文章描述了有關自然界極光的現象和規律,表明科學界對極光的科學認識。

2.瀏覽開頭,掃視結尾。

不是所有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都會告訴你最重要的信息,但確有相當多的文章開篇明意,或卒章顯志。作者寫作時會自然而然地把最重要的話先說,讓人「先睹為快」,然後往下慢慢細說;或者先把各方面、各環節都說一遍,又嫌其頭緒多,涉及面廣,再總的概括文章意旨。所以讀文章要先把開頭和結尾看一遍,看看能否發現意旨所在的語句。

開篇明意的,如魯迅《為了忘卻的記念》開篇一段:

「我早已想寫一點文字,來記念幾個青年的作家。這並非為了別的,只因為兩年以來,悲憤總時時來襲擊我的心,至今沒有停止,我很想藉此算是竦身一搖,將悲哀擺脫,給自己輕松一下,照直說,就是我倒要將他們忘卻了。」

這篇文章的標題耐人尋味,讀者不易明了,所以作者先在開頭破題解題,說明忘卻的由來,以及忘卻和記念的關系。這一段往下,是詳切的敘事。所以這一段是把全文的內容總的提示了一下,並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讀了它,對文章應該有一個大概了解。不讀這段,或忽視了它,往下讀文中各個事件,盡管也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但總不如細讀第一段來得迅速、便捷。

卒章顯志的,如魯迅《拿來主義》最後一段:

「總之,我們要拿來。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那麼,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會成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這人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

文章從「閉關主義」「送去主義」開始說起,繞了很大的圈子,最後言歸正傳,如上文解說「拿來主義」的定義;不看文章最後一段,很難知道作者所謂「拿來主義」是什麼意思,但如果先看最後一段,能很快明了文章意旨,閱讀時就心中有數了。

3.前看段首,後看段末。

閱讀文章段落要抓關鍵句。關鍵句最能表達文章意旨,其他語句都是有層次、有步驟地圍繞它展開敘述或說明的。很多論說文、科技說明文都有這種關鍵句,而且常常出現於段首或段末,也有個別的出現於段落中間。如果想快速領會到文章段落的意旨,應該首先捕捉到這樣的關鍵句。

出現於文章段首的關鍵句,如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歷來為繁蕪叢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

劃線部分就是關鍵句,其中「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這幾個字尤其要注意。這一句正是段落的首句。它的前面的「正像……一樣」是這句話的狀語,不能單獨成為句子;它的後面的「即……事實」是解釋這話的。當然冒號後的一大串句子更是詳細地解釋這句話的。如果忽略這句話,就不容易抓住這一段的意旨,而且不容易讀懂引號後的一大串句子的意思。

出現於文章段末的關鍵句,如周先慎《簡筆與繁筆》:

「從來的文章家都提倡簡練,而列繁冗拖沓為作文病忌。這誠然是不錯的。然而,文章的繁簡又不可單以文字的多寡論。言簡意賅,是凝練、厚重;言簡意少,卻不過是平淡、單薄。『繁』呢,有時也自有它的好處:描摹物態,求其窮形盡相;刻畫心理,能使細致入微。有時,真是非繁不足以達其妙處。這可稱為以繁勝簡。看文學大師們的創作,有時用簡:惜墨如金,力求數字乃至一字傳神。有時使繁:用墨如潑,汩汩滔滔,雖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簡筆與繁筆,各得其宜,各盡其妙。」

劃線部分是關鍵句,其中「各得其宜,各盡其妙」這幾個尤其要注意。這一句正是段落和末句。它的前面那麼多的句子都是談簡筆與繁筆的運用情況的,段末「各得其宜,各盡其妙」是概括性語句,總的歸納簡筆與繁筆的各自優長,其實也是表明作者對兩種筆法的態度。如果粗心大意忽略這幾個字,讀者或許會陷入思維的混亂,不知作者到底要說簡練好還是繁復好。而且光看段落開頭一句,不能准確把握段落意旨,會誤以為繁就是繁冗拖沓,是不好的。如果能迅速地搜尋到段落末句,會立刻「心明眼亮」的。

4.先看提要,後看正文。

提要,是文章內容的精要概述,也就是對文章意旨的簡捷陳述。有必要對提要和摘要作一辨析。提要是作者或編者對原文作的概括、提煉,寫成一篇意義顯豁又高度概括的短文。摘要稍微復雜,也有一定的難度,它摘取原文里的一些概括性很強的關鍵語句(它們原本不甚關聯),並加進一些聯綴的語句,組成一篇語句通順、條理清楚的短文。摘要後面還常常伴有關鍵詞。提要和摘要一般置於篇幅較長或閱讀難度較大的文章的前面,起著幫助廣大讀者順利而迅速地捕捉到文章的的中心思想、核心意旨的作用。翻開課本,有的課文前面有關於內容的簡略提示語;閱讀書報,有的長篇報道或長篇論文有關於內容的提示短文;閱讀學術品位較高的理論期刊,一般都有摘要,並有若干關鍵詞。閱讀這些提要和摘要非常重要,可以預先大概地了解文章的意旨,帶著「前攝記憶」來讀較長或較難的文章,不致墮入「雲霧山中」。

有的課文前有簡略的提要性的話,如人教版《語文實驗課本(必修)文學讀本》上冊《齊桓晉文之事》:

「在這篇談話中,孟子集中地闡述了他的仁政思想和經濟思想,描繪出一幅美好的『保民而王』的社會藍圖。他從齊宣王有『不忍』之心說起,鼓勵齊宣王發揚這種『仁術』,推恩百姓,以德服天下。孟子認為,仁者無敵,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保民』的王道的基礎。若想『保民』,就要給他們提供一個基本的生活保障,使民有維系生存的產業,才能有服從之心。在談話中,孟子能抓住對方心理,時揚時抑,隨機應變。又善於運用比喻,因勢利導,左右氣氛,表現出高超的論辯才能。」

上面帶上劃線的話都是提要性的話。

又如劉貞福《論感悟——學習語文新大綱、課程標準的體會》(載《課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3期)這篇論文正文前的摘要和關鍵詞:

「摘要:感悟一詞作為語文教學的一個核心概念,出現在新大綱、義教課標、高中課標中,對語文教學的影響已見端倪,而且還日益顯著而深遠。但是新大綱、課程標准僅提概念,未作詳說,本文順著新大綱、課程標準的思路據以推斷、演繹,說出了它們的應有之義。感悟是語文學習的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心理意識活動,是學習者對語文材料的積極反應,聯想、想像和理解得以展開、躍進,情感體驗得以加深,才性得以發揮,人格得以升華。感悟是認知與情感相融合的心理意識活動。感悟是認知與情感相區別的心理意識活動。感悟是客體呈現的確定性有限性與主體認知的不確定性無限性相結合的心理意識活動。感悟是求知學習與人生體驗相一致的心理意識活動。」

「關鍵詞:感悟 新大綱 課程標准 語文教學」

以上摘要的話就來自全文各個地方。

5.速讀全文,總結印象。

速讀、略讀往往成為細讀、精讀的初步。為了快速把握文章意旨,可以採用速讀之法。速讀的結果是印象式的,未必准確,但是快速而有效,能為下一步的精研細讀作準備。通過速讀得到了印象,並在腦子里迅速整理、提煉、回味,差不多可以抓住文章意旨。另外,速讀並不是單純地追求速度,而要將上面提到的其他閱讀方法聯合運用,如關注標題、瀏覽篇首篇末、抓段首段尾關鍵句等。

我們先速讀一文章片段,以求悟得段落意旨,來演示這一方法。朱光潛《咬文嚼字》最後一段是:

「以上只是隨便舉幾個實例,說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例子舉不勝舉,道理也說不完。我希望讀者從這粗枝大葉的討論中,可以領略運用文字所應有的謹嚴精神。本著這個精神,你隨處留心玩索,無論是閱讀或寫作,就會逐漸養成創作和欣賞都必需的好習慣。你不能懶,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時興會所生的幻覺迷惑而輕易自滿。文學是艱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勵,推陳出新,時時求思想情感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你才會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

這段第一句話中有「咬文嚼字」四字,作者在這里照應標題,強化文章意旨在讀者心中的印象。那麼在本段中,作者對「咬文嚼字」作了怎樣的闡述呢?快速讀下來,一句句話在我們眼前展開,文字信息很多,留在我們腦海里的幾個關鍵詞語「謹嚴精神」「好習慣」「完美」非常重要,這與「咬文嚼字」的釋義緊密相關:從「謹嚴」中我們看到「咬文嚼字」的做法和態度,從「好習慣」和「完美」中看到作者對這一概念的評價。由此可以得出結論:作者肯定和欣賞「咬文嚼字」的做法和態度。如果光看標題不正這段文字,會產生迷惑或誤會:咬文嚼字可以是好行為,也可以是壞習慣?你看作者在前面的段落里說:「咬文嚼字有時是一個壞習慣,所以這個成語的涵義通常不很好。」作者說這話沒錯,但對讀者把握文章意旨或許是一種干擾。

讀一段文字是這樣,讀全文也可照此辦理。《咬文嚼字》義理深刻,說理生動,材料繁富,想要迅速抓住文章意旨,應當牢記標題「咬文嚼字」四字,並在流動的文字信息中,推究它的涵義,揣摩作者對這種做法和習慣的態度(贊成或懷疑)。在快速閱讀當中,對於表達觀點的語句要用「眼定法」,對所引材料要用「眼跳法」。表達觀點的語句散見於各段落,大致有:

「這是煉字的好例。」

「但是我們原在咬言語嚼字,非這樣錙銖必較不可。」

「我們必須有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裡實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最後一段作者集中闡述了「咬文嚼字」這個概念,上有述議,不復說明。

捕捉到這些關鍵語句,然後再總結印象,可以悟得全文意旨,方法正如上文對最後一段的分析。

6.精讀全文,概括要點。

精讀,也就是精細的閱讀,是對閱讀材料進行的緩慢、精細而深入的閱讀。它是學習語文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中學語文課本上的精讀課文是主要的閱讀課文。如何做好精讀,這里提幾點供參考:

(1)放慢速度。逐句逐段地看,可以回顧前文,可停駐思考。只有慢才能達到精讀的「精」的程度或水準;如果一目十行,匆匆讀過,印象淡薄,理解粗淺,那不叫精讀。當然,放慢速度並不意味著鼓勵閱讀的「少慢差費」。

(2)力求深入。與略讀、瀏覽相比,精讀給讀者帶來更加充分的感受和理解,對文章意旨體會得更加深入、細致而准確。所謂深入,是探入文章底蘊,文章意旨直露無遺;所謂准確,是不能出錯,經歷了精讀,理解不應該出現偏誤。

(3)注重整體把握。整體把握是理解文章意旨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對精讀尤其如此。整體把握要求超越局部的限制而進行更高的概括提煉,而精讀很容易陷入局部細讀之中,忘記整體地、全面地領會文章意旨。所以精讀文章應該時時有「全文觀」。

精讀能培養精確全面地把握文章意旨的能力,並訓練語感,積累詞彙語匯,還能給人以寫作的啟示,更重要的是發展思維,熏陶感染,潛移默化,獲得生活閱歷(閱讀是否也可以說是人生閱歷的一種?)和思想啟迪。

概括要點,是一種最常用的閱讀方法,所謂語文能力訓練,概括要點是主要的訓練項目之一。關於概括要點的方法,這里提幾點供參考:

(1)提煉大意。這是對文章意旨的領會和把握,在思想認識上與文章意旨、作者寫作意圖貼合一致。但這還只是停留在「思想認識」上,還有待於以語言的形式呈現出來。

(2)語言表述。這是用語言或文字將領會到和把握到的文章意旨表述出來。語言表述可視作概括要點的完成,提煉大意是它的必要准備,它是提煉大意的必然結果。

(3)語言形式。這種表述文章意旨的語言應該是簡短的、精粹的,可以是原文原句,也可以是讀者自己想出來的。有些文章有關鍵語句,即所謂「原文原句」,可以作為對文章意旨的直接概括,但這種語句,應該是能完整、准確地概括文章意旨的,而不是某些僅僅促發讀者思考、感慨或聯想的語句。

文章意旨在讀者視野中的完成,應該是:句意—→段意—→篇章大意。這也是由局部到整體、由微觀到宏觀的概括提煉的過程。

精讀與概括有必然的聯系,精讀中時時都在概括;概括未必唯有精讀能做到,但唯有精讀才能做好。我們平時讀課文,應該隨時概括並記錄下文章要點,包括層意段意、章節大意。

7.參閱介紹,重視評語。

文章介紹和文章評語,是兩種不同性質的語段或文章。介紹性的文字一般是以旁觀者的身份說話,成為作者和讀者之間的傳話人,三者之間形成「作者-介紹者-讀者」的對話關系。它與提要不同:文章提要只將文章壓縮,必須簡略,一般沒有評語;文章介紹可繁可簡,可短可長。文章介紹所涉甚廣,可以陳述文章大概內容,也可以介紹文章形成過程,還以穿插作者自述的話,或介紹者自己的簡略評語。閱讀文章介紹有助於了解文章概貌,迅速地把握意旨。

文章評語是指對所讀文章直接的重要的評論語言。這樣的評語往往高屋建瓴、一語中的。當然,不是所有的評論都值得重視,只有瀏覽到最重要的話時才有必要閱讀和認真記取,以備閱讀文章作參考。

這兩種語段或文章一般都是專家寫的,盡管這種眼光是「外來」的,但是先閱讀它們,再閱讀文章,就獲得了一種較高的眼光,可以更深入更准確地把握文章本身。經過長期訓練,閱讀者也會自然地獲得同樣高的眼光,養成對文章意旨把握的迅速和敏感。

文章介紹,如高中課文《〈寬容〉序言》,注釋①有這樣的介紹:

「《寬容》初版於1925年。在這本著作中,房龍縷述人類思想發展的歷史,倡導言思想的解放,主張對異見的寬容,譴責反動勢力鎮壓新思想的罪惡。」

即使還沒有讀課文,讀了這介紹,就已經對課文的意旨或傾向有了一定的了解。盡管這些文字是小號字,容易被人忽略,但它們對你閱讀和理解課文所起的作用一點也不小。

課本里的課文一般都是名家名文,所以相關的評論文章很多,也很容易找到。人教版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第二冊的《荷塘月色》,雖是老課文,但課本採用了新的練習題模式,陳述了一些專家(郁達夫、佘樹森、餘光中、楊昌江)對課文的評論,它們從不同的角度課文後的評論,這些評論以欣賞為主,也有批評。這些精彩、精闢的評論對我們理解文章思想內容、把握作者情感態度很有用處。其中餘光中的評論別具一格,他說「就憑了這樣的一二十篇散文,朱自清能稱為散文大家嗎?我的評斷是否定的」,然後從幾個方面指出朱自清散文的不足,似乎也有道理。以前我們習慣看正面的評論,這里提供反面的評論,也許會使一些同學感到迷惑,也許使更多的同學開了眼界,受到啟發,引導他們從不同的方面領會文章意旨。

如果有條件,每學一篇課文都應該找一些相關的評論資料來讀一讀,哪怕找一些片段資料來讀也好,閱讀時作一些記錄。

8.查尋背景,知人論世。

打個比方,把一個大的圓圈線上的一段剪截下來,可能看不出它是彎曲的弧形,只有把它還原到圓圈當中,才能看出它的弧形;一小片灰色放在你面前,你看不出它的色彩屬性,但是把它放在黑的底色中,它就顯出白來;但如果把它放到白的底色中,它又顯出黑來。由此可以看到背景、底色的襯托作用。把同樣的道理用到文章閱讀上來,可以理解為文章的相關背景對文章閱讀具有重要作用。

這種背景包括作者的思想傾向、寫作風格和這篇文章的寫作意圖,還有文章涉及的歷史事件、時代風習、時代政治背景等。閱讀不同的文章,對了解與文章相關的背景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有的文章要求了解歷史事件,如果不了解這一事件的原委就不知作者意欲何言;有的文章要求了解作者的生活經歷和思想狀況,如果不了解這些就難以體會到文章深處蘊藏的意旨。

所謂知人,就是正確深入地了解作者其人其事,發現作者的寫作意圖;所謂論世,就是充分地了解文章產生的時代背景,追索文章當中的時代意義、時代精神。既知人又論世,就能做到對文章意旨的更為可靠、堅實的把握。知人論世法,是專家們解讀文章時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例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有《生命,生命》一文,注釋①有這樣的話:

「杏林子,本名劉俠,女作家。12歲時染上了類風濕關節炎,後來病情惡化。她忍著病痛,寫了四十多個劇本和許多散文。」

關注這些說明非常重要,通過了解作者的生活經歷,來感受作者的內心世界,再體會文章意蘊,會感受到作者一顆真誠的心的跳動,會讀出更多的東西來,如果是感情豐富的人來讀,細細讀來會感動流淚的。

再有,讀魯迅的文章常常需要解讀文章背景,尤其是歷史背景。《記念劉和珍君》《為了忘卻的記念》等文都在注釋①有相關的提示。僅以《記念劉和珍君》為例:

「1926年3月,奉系軍閥在日本帝國主義支持下進兵關內,馮玉祥率領的國民軍同奉軍作戰。日本帝國主義公開援助奉軍,派軍艦駛入大沽口,炮擊國民軍。國民軍開炮還擊。日本帝國主義糾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國駐北京公使,借口維護八國聯軍入侵時與清政府簽訂的《辛丑條約》,提出種種無理條件,並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國軍隊,准備武力進攻。3月18日,北京人民為了反對帝國主義侵犯我國主權,在天安門前集會抗議,會後到執政府前請願。段祺瑞竟命令衛兵向請願群眾開槍,並用大刀鐵棍追打砍殺,打死打傷200餘人,製造了屠殺愛國人民的『三一八』慘案。劉和珍等都是當時遇害的。劉和珍,江西省南昌市人,北京女子師范大學英文系學生,學生自治會主席,遇害時年僅22歲。」

魯迅此文是針對現實事件有感而發的,在當時可稱「時文」,不必陳述現實事件原委;可進隔幾十年,文章成了「歷史名文」,後人不完全了解當時事件,讀來定有隔膜,有必要了解事件來龍去脈。所以為了更好地把握文章意旨,應該細讀這些小號的文字。

9.索隱探賾,領會真意。

有些文章的意旨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以「復合意旨」的面目呈現。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可能是為當時政治形勢所迫不得不採用曲筆,也可能是為了追求一種特殊的表達效果而故意採用曲筆。我們讀這樣的文章,應該讀出它們的本意、真意、多意、復合意旨,如果達不到這樣的效果,那就是功夫不到,出現另一種意義上的「意猶未盡」。

索隱探賾的方法並不難發現,只是做起來難,當然,如果持之以恆地訓練,習慣成自然,做起來也不會太難。一是要發現一些蛛絲馬跡,任何含有復合意旨的文章都會留有讓讀者深入領會、發現「礦藏」的「苗頭」,如果文章全然沒有這樣的「苗頭」,那麼所謂的復合意旨也就不存在了;二是要多疑善問,多問幾個為什麼,復合意旨再深再隱,也經不起善於思考的人的窮盡追問。

有時,為了更正確地領會文章意旨,必須採用索隱探賾的讀法。例如錢鍾書《讀〈伊索寓言〉》,很多人都讀偏了,讀歪了,以為作者真的是批評《伊索寓言》,說它太幼稚,不適合給與作者同時代的兒童閱讀;其實不然,作者是借批評《伊索寓言》來諷刺當時社會的種種劣跡斑斑的人們,與其說作者批評《伊索寓言》幼稚可笑,還不如說作者指斥當時混亂的社會現實,指斥人們(他們也是伊索的後代們)早已變得不幼稚、不單純、不善良、不正直、不誠信、不公正。那麼,如何發現問題、懷疑其他人誤讀的呢?是從「作者什麼要批評《伊索寓言》」和「作者批評《伊索寓言》好像不是很恰當」開始的。先說前者,一個消失已久的寓言作者,一部自古人人都鍾愛的寓言書,怎麼會引發作者如此冷嘲熱諷?其中必有隱情未能發現。再說後者,文章對《伊索寓言》的批評並不給人以「擊中要害」的感覺,倒是批判當時社會的話給人痛快淋漓的感覺。兩個問題結合著思考,應該能發現作者寫作的原意、本意。

有時,為了更深入地領會文章意旨,應該採用索隱探賾的讀法。例如《為了忘卻的記念》,開篇已經將文章意旨告訴了我們,作者是為了紀念五個青年作家遇害,同時也為了使自己擺脫悲哀而把他們忘卻。讀者讀到這里,也算把握了文章意旨或作者寫作意圖,但善思多疑的讀者仍會覺得「意猶未盡」。寫作此文本是紀念,卻說「為了忘卻」,從表面上看,似乎也有道理,只是別忘了:魯迅寫文章善用曲筆。魯迅何曾忘記過被反動派殺害的志士仁人,又何曾打算忘記掉呢?其中必有深意,那就是他本人拒絕遺忘,也對世人提出忠告,不要遺忘烈士們。從這意義上說,標題具有多義性:(1)為了擺脫悲哀而忘卻;(2)警醒當時的世人不要忘卻;(3)用文字記錄下一群青年烈士,讓歷史永遠記住他們。可見這是一篇典型的含有「復合意旨」的文章,而且深隱的意旨才是作者真正要表達的。

以上從不同方面粗略解析了閱讀文章把握意旨的方法,涉及文章的各個構成要素(標題、段落、全篇……)、文章之外的要素(作者概況、時代背景……)和一般性的閱讀方法(精讀、速讀、瀏覽……),還有其他方法未能提及,閱讀的方法應該說難以勝數。本文為著說明的便利而分條列點,其實在閱讀實踐中是多法並存、互相滲透的,很難以某一讀法貫穿閱讀的全程。只要你平時注意各種閱讀方法,潛心沉入閱讀活動當中,那些技巧、奧秘自然會「不招自來」,將引領你開掘文章意旨的豐廣源泉。

I. 論文ppt內容需要添加摘要麼

關於內容:
1、一般概括性內容:課題標題、答辯人、課題執行時間、課題指導教師、課題的歸屬、致謝等;
2、課題研究內容:研究目的、方案設計(流程圖)、運行過程、研究結果、創新性、應用價值、有關課題延續的新看法等;
3、PPT要圖文並茂,突出重點,讓答辯老師明白哪些是自己獨立完成的,頁數不要太多,30頁左右足夠,不要出現太多文字,老師對文字和公式都不怎麼感興趣;
4、凡是貼在PPT上的圖和公式,要能夠自圓其說,沒有把握的堅決不要往上面貼;
5、每頁下面記得標頁碼,這樣比較方便評委老師提問的時候review 。

關於模板
1、不要用太華麗的企業商務模板,學術ppt最好低調、簡潔一些;
2、推薦底色白底(黑字、紅字和藍字)、藍底(白字或黃字)、黑底(白字和黃字),這三種配色方式可保證幻燈質量,個人覺得學術ppt還是白底好;
3、動手能力強的大牛可以自己做符合課題主題的模板,其實很簡單,就是把喜歡的圖在「幻燈片母版」模式下插入就行了。

關於文字:
1、首先就是:不要太多!圖優於表,表優於文字,答辯的時候照著ppt念的人最遜了;
2、字體大小最好選ppt默認的,標題用44號或40號,正文用32號,一般不要小於20號。標題推薦黑體,正文推薦宋體,如果一定要用少見字體,記得答辯的時候一起到答辯電腦上,不然會顯示不出來;
3、正文內的文字排列,一般一行字數在20~25個左右,不要超過6~7行。更不要超過10行。行與行之間、段與段之間要有一定的間距,標題之間的距離(段間距)要大於行間距。

關於圖片:
1、圖片在ppt里的位置最好統一,整個ppt里的版式安排不要超過3種。圖片最好統一格式,一方面很精製,另一方面也顯示出做學問的嚴謹態度。圖片的外周,有時候加上陰影或外框,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關於格式,tif格式主要用於印刷,它的高質量在ppt上體現不出來,照片選用jpg就可以了,示意圖我推薦bmp格式,直接在windows畫筆里按照需要的大小畫,不要縮放,出來的都是矢量效果,比較pro,相關的箭頭元素可以直接從word里過來;
3、流程圖,用viso畫就可以了,這個地球人都知道;
4、ppt里出現圖片的動畫方式最好簡潔到2種以下,還是那句話,低調樸素為主;
5、動手能力允許的話,學習一下photoshop里的基本操作,一些照片類的圖片,在ps里做一下曲線和對比度的基本調整,質量會好很多。windos畫筆+ps,基本可以搞定一切學術圖片。

關於提問環節:
評委老師一般提問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
1、他本人的研究方向及其擅長的領域;
2、可能來自課題的問題:是確實切合本研究涉及到的學術問題(包括選題意義、重要觀點及概念、課題新意、課題細節、課題薄弱環節、建議可行性以及對自己所做工作的提問);
3、來自論文的問題:論文書寫的規范性,數據來源,對論文提到的重要參考文獻以及有爭議的某些觀察標准等;
4、來自幻燈的問題:某些圖片或圖表,要求進一步解釋;
5、不大容易估計到的問題:和課題完全不相乾的問題。似乎相干,但是答辯者根本未做過,也不是課題涉及的問題。答辯者沒有做的,但是評委想到了的東西,答辯者進一步打算怎麼做。

建議
一、要對論文的內容進行概括性的整合,將論文分為引言和試驗設計的目的意義、材料和方法、結果、討論、結論、致謝幾部分。
二、在每部分內容的presentation中,原則是:圖的效果好於表的效果,表的效果好於文字敘述的效果。最忌滿屏幕都是長篇大論,讓評委心煩。能引用圖表的地方盡量引用圖表,的確需要文字的地方,要將文字內容高度概括,簡潔明了化,用編號標明。
三、 1、文字版面的基本要求
幻燈片的數目:
學士答辯10min 10~20張
碩士答辯20min 20~35張
博士答辯30min 30~50張
2、字型大小字數行數:
標題44號(40)
正文32號(不小於24號字)
每行字數在20~25個
每張PPT 6~7行 (忌滿字)
中文用宋體(可以加粗),英文用 Time New Romans
對於PPT中的副標題要加粗
3、PPT中的字體顏色不要超過3種(字體顏色要與背景顏色反差大)
建議新手配色:
(1)白底,黑、紅、籃字
(2)藍底,白、黃字(淺黃或橘黃也可)
4、添加圖片格式:
好的質量圖片TIF格式,GIF圖片格式最小
圖片外周加陰影或外框效果比較好
PPT總體效果:圖片比表格好,表格比文字好;動的比靜的好,無聲比有聲好。
四、(注意)
幻燈片的內容和基調。背景適合用深色調的,例如深藍色,字體用白色或黃色的黑體字,顯得很莊重。值得強調的是,無論用哪種顏色,一定要使字體和背景顯成明顯反差。注意:要點!用一個流暢的邏輯打動評委。字要大:在昏暗房間里小字會看不清,最終結果是沒人聽你的介紹。不要用PPT自帶模板:自帶模板那些評委們都見過,且與論文內容無關,要自己做,簡單沒關系,純色沒關系,但是要自己做!時間不要太長:20分鍾的匯報,30頁內容足夠,主要是你講,PPT是輔助性的。 記得最後感謝母校,系和老師,弄得煽情點。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