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發表方式 » 奈瑟出版

奈瑟出版

發布時間: 2021-03-30 16:05:10

① 心理學歷年大事記

心理學大事年表對於大多數中國人,心理學是帶著一點神秘而又陌生的領域,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心理學這門學科愈加重視,更多的人對其產生了興趣,我們想了解它,但總感到無從下手。甚至有人認為心理咨詢以及自我的心理調節就是心理學的全部,鑒於此,我們列出心理學大事年表,希望藉此為大家更好、更全面的了解心理學提供一點線索與幫助。
約公元前510年
孔子提出性習論、學知論、發展觀和差異觀等教育心理學思想。
約公元前450年
古希臘的恩培多克勒認為人體由四根(土、水、火、空氣)構成;人的心理特性依賴身體的特殊構造;身體上的四根的配合比例不同造成心理上的差異。
約公元前429年
古希臘的德謨克利特認為生活和心理活動都是靈魂的功能,也都是機械的作用。認定心理是物質的派生的存在。
約公元前400年
古希臘的希波克拉底認為腦是心理的器官。他將恩培多克勒的人體四根說發展為人體四液說。在《論人的本性》一書中認為正是這四種體液形成了人的性質。他將心理疾病分為狂躁、憂郁和痴呆三類。
約公元前380年
古希臘的柏拉圖承認物與觀念兩種現象,觀念除生而具有者外,皆為感官觀察的結果。這是心物二元論的基礎。
約公元前350年
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提出5種感覺的理論和3條聯想律。誤認為心臟是心理的器官。著有《論靈魂》。
約公元前320年
孟子主張「性善論」,重視環境和教育在人性發展中的作用。在情意心理方面提出「寡慾」、「尚志」等。
約公元前260年
苟子認為:「形具而神生」,主張「性惡淪」,注重「化性起偽」,所著《勸學》、《解蔽》、《正名》等專篇,對學習、認識人性和思維等心理問題有較全面、系統的論述。
約公元70年
王充著《論衡》,其中論述有關感知覺、思維、注意、情慾和人性等心理學思想。
約公元100年
劉劭著《人物誌》,提出人的才性與其鑒定問題。
約公元500年
范縝著《神滅論》闡明形神關系問題。
公元1650年
英國哲學家霍布斯的《人性論》出版,主張機械主義的決定論。
法國哲學家、數學家笛卡爾的《論情慾》出版,提出心身交互作用論及「反射」的概念。
公元1677年
英國哲學家、教育家斯賓諾莎的《倫理學》出版,提倡心物平行論。
公元1689年
洛克的《人類理解論》出版,創術語「觀念的聯結」,即「聯想」。提出「白板說」。
公元1695年
萊布尼茨提出心身平行論,創術語「統覺」。
公元1709年
貝克萊的《視覺新論》出版。
公元1734年
沃爾夫的《經驗心理學》出版,創「官能心理學」。世界上首次出現「心理學」一詞。
公元1739年
休謨的《人性論》出版。用聯想主義、現象主義及科學因果論闡明自然現象的規律。
公元1754年
孔狄亞克的《感覺論》出版。
公元1760年
麥斯麥發表動物磁性論,並提出麥斯麥術用於治療精神病患者。
公元1765年
萊布尼茨的《人類理解新論》出版。
公元1807年
貝爾和馬讓迪發現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在結構和功能上的差異。
揚提出色覺論,即後由赫爾姆霍茨發展的三色說。
公元1808年
加爾建立顱相學說。
公元1816年
赫爾巴特的《心理學教科書》出版。
公元1821年
弗盧朗第一次進行腦功能定位實驗。
公元1822年
貝塞耳首先在天文觀測上發現反應速度的個別差異。
公元1825年
「普爾金耶現象」發現。
公元1826年
繆勒發表《視覺比較生理學》,提出神經特殊能量學說。
公元1832年
貝內克提出心理學為自然科學,他的《心理學教科書》出版。
公元1834年
加爾和施普爾茨海姆提出官能分區的假設,推動了腦功能的研究。
韋伯的《觸覺論》發表,提出韋伯定律。
公元1838年
法國精神病學創始人埃斯基羅爾創術語「幻覺」。
惠斯通發明實體鏡。
公元1840年
達爾文發表自然選擇學說。
公元1843年
布雷德的《神經病學》出版,創術語「催眠術」。
公元1844年
洛采提出動的視覺的部位標記說。
公元1850年
赫爾姆霍茨首創測量神經沖動傳導速率的方法。他最早進行反應時的實驗。
公元1852年
赫爾姆霍茨發表色覺論。
公元1855年
麥克斯韋首創混色器。
公元1868年
費希鈉的《心理物理學綱要》出版。
公元1861年
布羅卡發現大腦言語中樞的部位。
公元1863年
馮特的《論人類和動物的心理學講演錄》出版。
謝切諾夫的《腦的反射》出版,用新的反射學說解釋各種心理現象。
公元1865年
密爾提出聯想四法則,即類似律、接近律、多次律和不可分律。
公元1869年
高爾頓的《遺傳的天才:它的規律與後果》出版。
公元1872年
達爾文的《人和動物的表情》出版。強調人類意識和動物心理在發展上的連續性。
公元1874年
布倫塔諾的《從經驗的觀點看心理學》出版,為意動心理學的創立奠定了基礎。
韋尼克研究失語症,發現大腦聽覺言語中樞。
馮特的《生理心理學綱要》出版。
公元1876年
世界上第一種心理學雜志《心》在英國創刊,由培因主編。
公元1878年
繆勒的《論心理物理學的基礎》出版。
公元1879年
馮特在萊比錫大學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志現代心理學的誕生。
公元1881年
馮特主編世界上第一種實驗心理學雜志《哲學研究》。
泰勒最先應用心理學方法研究增強工效問題,創立「泰勒制」。
公元1882年
普賴爾的《兒童心靈》出版,是心理學史上第一部用觀察和實驗方法研究兒童心理發展的較系統的著作。
霍爾在霍普金斯大學建立美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
別赫捷列夫在喀山建立俄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後來出版《脊髓和腦的傳導通路》。
羅馬尼斯的《動物的智彗》出版。
公元1885年
艾賓浩斯的《記憶》出版。發表「保持曲線」,創立「節省法」。
朗格提出情緒學說,即「詹姆斯—朗格情緒理論《見情緒理論》。
馬赫的《感覺的分析》出版。
公元1887年
霍爾創辦了美國第一種心理學期刊《美國心理學雜志》。
公元1889年
顏永京的《心靈學》出版。這是中國最早的哲學心理學譯著。
第1屆國際心理學會議於8月6~10日在巴黎召開,夏爾科任主席。
公元1890年
詹姆斯的《心理學原理》出版。
卡特爾的《心理測驗及其測量》出版。創術語「心理測驗」。
公元1892年
美國心理學會成立,霍爾為第一任會長。
鐵欽納首次發表心理學研究「關於認識的時間測量」和博士論文「單視刺激的雙視的結果」。以後在康奈爾大學創立構造心理學。
詹姆斯的《心理學簡編》出版。
公元1893年
美國《心理學訐論》創刊,卡特爾任主編。
公元1894年
屈爾佩建立符茲堡學派。
公元1895年
法國第一種心理學雜志《心理學年報》創刊。
公元1896年
勒邦的《群眾心理學》出版.提出群體心理與群體「暗示說」。
鐵欽納的《心理學大綱》出版。
杜威的重要論文「心理學中的反射強概念」發表。
公元1897年
英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由沃德在劍橋大學建立。
公元1898年
阿根廷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由皮涅羅建立。它也是拉丁美洲國家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
桑代克的博士論文「動物智慧:動物聯想過程的實驗研究」發表。最先用客觀法研究動物行為。
公元1900年
馮特的社會心理學巨著《民族心理學》第一卷出版,1920年10月全書完成。
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出版。
摩根的《動物的行為》出版。創術語「嘗試錯誤」。
公元1901年
法國心理學會成立。
公元1902年
英國心理學會成立,邁爾斯為第一任會長。
公元1903年
德國實驗心理學會成立。
澳大利亞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由史密斯建立。
公元1904年
《英國心理學雜志》創刊。
美國《心理學公報》創刊。由卡特爾和鮑德溫主持。
斯皮爾曼發表著名論文「一般智力」,首次提出能力的二因素說。
公元1905年
《比奈一西蒙量表》問世。
公元1907年
王國維譯丹麥霍夫丁的《心理學概論》的中譯本出版。
別赫捷列夫的《客觀心理學》出版。
公元1908年
國際精神分析協會第一次會議在奧地利的薩爾茨堡舉行。
麥獨孤的《社會心理學導論》出版。
羅斯的《社會心理學》出版。
艾賓浩斯的《心理學綱要》出版。
公元1909年
蔡元培留德期間在萊比錫大學從師馮特;回國後積極提倡和發展心理科學。
公元1911年
斯特恩提出智商概念。
公元1912年
韋特海默研究似動現象,發表《運動視覺的實驗研究》標志格式塔心理學的建立。
俄國第一個心理研究所由切爾帕諾夫在莫斯科大學建立。
日本《心理研究》創刊,1926年改為《心理學研究》。
阿德勒在《精神病的組成》中提出個體心理學的名稱,並創建個體心理學派。
公元1913年
華生發表《行為主義者心目中的心理學》,標志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建立。
閔斯特伯格的《心理學與工業效率》出版。
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學》出版,提出練習律和效果率。
公元1916年
美國《實驗心理學雜志》創刊。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論》出版。
特曼修訂比奈一西蒙測驗,稱為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公元1917年
陳大齊在北京大學創建中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
克勒的《人猿的智慧》出版。
公元1918年
陳大齊的《心理學大綱》出版,為中國最早的大學心理學教科書。
公元1919年
華生的《在行為主義者看來的心理學》出版。
公元1920年
中國第一個心理學系在南京東南大學建立。
國際應用心理學會成立。克拉帕雷德為首任會長。
公元1921年
中華心理學會在南京成立。它是中國心理學會的前身。首任會長張耀翔。
廖世承、陳鶴琴合著《智力測驗法》。
郭任遠在美國{哲學雜志》第18期上發表論文「取消心理學的本能說」。
克雷奇默的《體格與性格》出版。
公元1922年
中國第一本心理學專業雜志《心理》創刊,張耀翔主編。
公元1923年
艾偉在美國東喬治』華盛頓大學開始從事漢字心理研究。
劉廷芳在美國哥倫比亞太學發表博士論文「漢字心理研究」。
皮亞傑的《兒童的語言和思維》出版。
弗洛伊德的《自我與本我》出版,探討人格的結構:本我、自我和超我。
公元1924年
陸志韋修訂比奈一西蒙智力測驗。
奧爾波特的《社會心理學》出版。
公元1926年
北京大學建立心理學系。
清華大學建立教育心理學系,後改為心理學系。
日本心理學會成立。
印度心理學會成立。
公元1927年
巴甫洛夫的《大腦兩半球機能講義》出版。
公元1929年
波林的《實驗心理學史》出版。
克勒的《格式塔心理學》出版。
拉什利發表大腦皮層功能等勢說。
公元1930年
國際心理衛生協會成立。
公元1931年
中國測驗學會6月21日在北平舉行第一次年會並宣告正式成立。
公元1932年
中國《測驗》雜志創刊,為中國測驗學會之會刊。
巴特利特的《記憶:一個實驗的與社會的心理學研究》出版,提出圖式的概念。
維戈茨基的《思維和言語》出版。
公元1936年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4月19日在南京舉行成立大會。
公元1937年
中國心理學會1月24日在南京舉行成立大會。
公元1941年
英海爾德與皮亞傑合著的《兒童數量觀念的發展:守恆與原子論》出版。
公元1945年
澳大利亞心理學會成立。
公元1947年
艾森克的《人格的維度》出版。
墨菲的《人格》出版,發展了人格的生物社會的理論。
赫布在《行為的組織》一書中提出新行為論。
韋克斯勒發表兒童智力量表。
公元1951年
羅傑斯的《患者中心治療》出版。
國際心理科學聯合會成立,皮埃隆為主席。
公元1953年
斯金納的《科學和人類行為》出版。
公元1954年
馬斯洛的《動機與人格》出版,提出他的需要層次論。
公元1967年
奈瑟的《認知心理學》出版。
公元1973年
魯利亞的《神經心理學原理》出版。
公元1981年
休伯爾和維厄瑟的感受野研究及斯佩里關於割裂腦的研究獲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

② 微生物檢驗技術初級(師)考試的復習方法是什麼,看書應該怎麼看

第一遍快速學習:

整理出初級微生物檢驗技術士每個章節的脈絡和重要內容,理解、弄懂所學的知識點。

結合課本、筆記,先把每個章節的重點、難點知識仔細地用熒光筆、或彩筆在書中劃出來,然後在16開大紙上用樹形圖的方式或畫表格的方式把這些重要知識一層一層地寫下來,反復加以理解,並把重要的習題的解題思路在旁邊簡要備注出來。

第二遍在理解的基礎上開始記憶:

隨身攜帶自己寫下的筆記,反復背誦自己所總結出來並寫下來的概念、定理、公式、性質、特點等重點難點內容。

復習筆記要盡量反映知識的系統性。特別應當把重點概念和原理的聯系與區別反映出來,做到一看見筆記,就可以從整體和全局上把握某個專題的知識,即可以把「知識網」展現出來。

第三遍嘗試回憶:

重新書寫筆記,能清晰回憶出來的內容只需略寫概念、術語、數字,而不需要寫出具體內容。回憶不出來的內容把詳細內容寫下來。再反復背誦。

第四遍構築知識網路並思考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系:

網路圖(大括弧、小括弧、表格等形式)幫我們把每一個章節的重要概念、定理公式等重要知識點的層級關系整理得一目瞭然。

由於內容的熟悉和空間距離的接近,我們會突然領悟到,原來每一個章節內部知識點之間,以及前後各個章節的知識點之間存在的內在的聯系。這種感悟會讓我們醍醐灌頂,欣喜若狂。我們要把自己的發現用尖頭和簡單的術語在這張網路圖上表現出來。

第五遍加以鞏固:

最後一定要做題,用來學寶典app做題,配合筆記書本,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只有做題才能明白自己哪些地方學得好,哪些地方是弱點,然後再通過重做來寫寶典app的錯題收集功能,查漏補缺,彌補自己的不足。

(2)奈瑟出版擴展閱讀:

微生物的世界之最:

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大的微生物:

1985年Fishelson、Montgomery及Myrberg三人發現一種生長於紅海水域中的熱帶魚(名叫surgeonfish)的小腸管道中的微生物費氏刺骨魚菌(Epulopiscium fishelsoni),這是當時世界上所發現最大的微生物。

它外形酷似雪茄煙,長約200~500μm,最長可達600μm,體積約為大腸桿菌的100萬倍,這種微生物並不需要由顯微鏡觀察便可直接由肉眼察覺到它的存在。

目前最大的微生物則是1997年,由Heidi Schulz在納米比亞海岸海洋沉澱土中所發現的呈球狀的細菌,直徑約100~750μm。這比之前所提的微生物大上2~4倍。

2011年9月我國科學家在海南發現世界最大真菌子實體,該子實體已生長了20年,長度超過10米,寬度接近1米,厚度在5厘米左右,體積為409262–525140立方厘米,重量超過500千克。

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小的能獨立生活的微生物:

支原體,過去也譯成「霉形體」,它是一類介於細菌和病毒之間的單細胞微生物,是地球上已知的能獨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大小約為100納米。支原體一般都是寄生生物,其中最有名的當屬肺炎支原體(M.Pneumonia),它能引起哺乳動物特別是牛的呼吸器官發生嚴重病變。

病毒:

最小的植物病毒,萵苣花葉病毒,粗1.5納米,長28納米;

最小的動物病毒,口蹄疫病毒,直徑只有2.1納米。

亞病毒:(包括類病毒、擬病毒、朊病毒)是世界上最小的微生物。

擬病毒的大小和類病毒相似;朊病毒比已知的最小的常規病毒還小得多(約30~50nm);類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可傳染的致病因子,比普通病毒簡單,1971年首次報道的馬鈴薯紡錘形塊莖病類病毒,它的大小隻有萵苣花葉病毒的三十九分之一。

③ .一本 書的出版,標志著認知心理學的興起。

認知心理學起始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60年代以後飛速發展,1967年正式形成。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奈瑟《認知心理學》一書的出版,標志著認知心理學已成為一個獨立的流派。 與馮特心理學有一脈相承的繼承關系。受格式塔心理學思想影響。

④ 廣州奈瑟貿易有限公司怎麼樣

廣州奈瑟貿易有限公司是2016-10-19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廣州市越秀區水蔭路117號星光映景16層K422號。

廣州奈瑟貿易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0101MA59FCB091,企業法人李鳳濱,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廣州奈瑟貿易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音像製品及電子出版物批發;體育用品及器材批發;游藝及娛樂用品批發;樂器批發;照相器材批發;其他文化娛樂用品批發;體育用品及器材零售;樂器零售;照相器材零售;游藝娛樂用品零售;。

通過愛企查查看廣州奈瑟貿易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⑤ 有哪些心理學名人

1、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奧地利精神病學家。1870年生於維也納,1937年5月28日卒於蘇格蘭的阿伯丁。幼時身體孱弱,長大後決定學醫。1895年獲維也納大學醫學博士學位,成為眼科和內科醫生。

1902年參加弗落伊德的精神分析小組,曾任維也納精神分析小組的主席。後因強調社會因素和意識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並把補償缺陷的作用看作神經症的根本原因而與弗洛伊德發生明顯的分歧。

5、庫爾特·勒溫(Kurt Lewin,1890-1947),德裔美國心理學家,傳播學的奠基人之一,社會心理學的先驅,也是首先將格式塔心理學原理用於研究動機、人格及團體社會歷程的心理學家。

他出生於普魯士波森省的莫吉爾諾鄉村的一個中產階級猶太家庭,因心臟病突發逝於美國馬薩諸塞州的牛頓維爾(Newtonville)。

⑥ 認知心理學派的創始人是誰

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奈瑟《認知心理學》一書的出版,標志著認知心理學已成為一個獨立的流派。所以認知心理學派的創始人是奈瑟

⑦ 心理學的分類有哪些

現代心理學的發展,在理論上已形成了基本的、作為一門科學的獨立體系。在應用上與社會各實踐領域建立了廣泛的聯系,從而形成許多分支學科,體現了獨立的在科學體繫上的分類。

普通心理學

普通心理學是研究正常成人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徵的一般規律的學科,是心理學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礎研究。普通心理學研究心理過程的發生發展和個性心理特徵形成的最一般的理論和規律,建立心理學研究最一般的方法論原則和具體的方法。普通心理學既包括過去研究中已經定論的、為科學實踐所證實並為科學家所公認的理論和規律,也包括雖不一定為大家所公認,但卻有重大影響的學派的理論和學說,還包括處於科學發展前沿的新成果和新發現。因此,普通心理學的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它已形成的理論體繫上,不斷地充實著新的內容。特別由於心理學尚屬一門年輕的科學,這一點尤為重要。

在普通心理學的范圍內,按照心理活動的基本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徵,還可分為感覺(視覺、聽覺、觸摸覺、運動覺、嗅味覺等)心理學、知覺心理學、記憶心理學、注意心理學、思維心理學、言語心理學、情緒心理學、動機心理學、智能心理學、氣質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等分支基礎學科。

生理心理學

生理心理學是從人體生理和神經生理、神經解剖、神經生物化學等方面進行關於心理的生理基礎和機制研究的學科,是心理學基礎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理心理學在現代腦科學研究成果和現代技術方法的基礎上,揭示各種心理現象在腦的解剖部位及腦功能上發生的規律。生理心理學還包括神經心理學、心理生物學、動物心理學等分支學科。

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在特定社會、群體條件下,心理、動機、人際關系發生發展及其規律的學科。社會心理學著重探討個體社會化的條件和規律,個體的社會動機與態度的形成,人際關系和群體心理的形成與影響等方面的一般規律。社會心理學包括民族心理學、家庭心理學等分支學科。

變態心理學

它研究人的心理與行為的異常,包括認知活動、情感活動、動機和意志行為活動、智力和人格特徵等方面的異常表現。所以,也可以說,變態心理學是研究和揭示心理異常現象的發生、發展和變化規律的一門科學。

研究病人的異常心理或病態行為的醫學心理學分支。又稱病理心理學,它用心理學原理和方法研究異常心理或病態行為的表現形式、發生原因和機制及其發展規律,探討鑒別評定的方法及矯治與預防的措施。變態心理有多種表現形式。按心理過程或症狀,可分為感覺障礙、知覺障礙、注意障礙、記憶障礙、思維障礙、情感障礙、意志障礙、行為障礙、意識障礙、智力障礙、人格障礙等。按臨床精神疾病的表現或症狀可分為神經症性障礙、精神病性障礙、人格障礙、葯物和酒精依賴、性變態、心理生理障礙、適應障礙、兒童行為障礙、智力落後等。

評定心理現象是否異常,一般需從3 方面考察:①從統計學方面考察。處於群體中常態曲線兩個極端的個體屬於異常。②從個人生活史考察。常把個體當前的心理活動與以往的加以對比,看是否有異於尋常的改變。③從社會適應狀況考察。可根據個體社會適應能力缺陷的程度,分析其是否屬於異常。此外,在評定心理現象是否異常時,不可忽略參考社會文化背景等方面的資料。

對變態心理的矯治,可區分為心理治療和軀體治療兩大類。心理治療如言語和非言語的心理療法、催眠療法、暗示療法、行為療法等。軀體治療包括精神葯物治療、物理治療、心理生理治療和外科治療等。此外,採用一些綜合性療法也可取得顯著效果。預防是變態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課題。由於變態心理發生的原因十分復雜,因而需要各個方面採取綜合性的預防措施才能奏效。

變態心理學是研究病人的異常心理或病態行為的醫學心理學分支,又稱病理心理學。它用心理學原理和方法研究異常心理或病態行為的表現形式、發生原因和機制及其發展規律,探討鑒別評定的方法及矯治與預防的措施。

發展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心理發展規律的學科。發展中的個體,無論處於發展的哪一階段之中,他們的心理發展既包括心理的各個過程及各個特徵,又分別有著主要的發展方面和主要的矛盾。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每一階段主要矛盾得到解決,即將向下一階段過渡。發展心理學就要研究個體心理發展各個階段各方面的矛盾與變化。發展心理學可分為嬰兒心理學、幼兒心理學、學齡兒童心理學、少年心理學、老年心理學等分支學科。發展心理學既是心理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對發展中的人進行教育、教養的理論根據。

教育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是研究學校教育和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心理活動規律的學科。它主要涉及掌握各科知識和各種技能的心理活動特點及規律,研究智能的發展與智力測查方法,影響教學過程的心理因素、道德品質與行為習慣的形成規律,以及家庭、學校、團體、社會意識形態等對學生的影響。教育心理學涉及的范圍很廣,它可包括德育心理、學習心理、學科心理、智力缺陷與補償、智力測量與教師心理等分支。

勞動心理學

勞動心理學研究人在勞動過程中所需的心理能力和心理品質,研究操作程序、操作條件與操作者的心理特點適應等問題。勞動心理學可包括工程心理學與工業心理學。工程心理學主要研究在生產高度機械化和自動化條件下人與機器的相互作用問題。工業心理學研究生產者選拔和操作合理化等問題。

文藝心理學

文藝心理學在各種藝術領域有不同的研究對象。對於繪畫藝術,著重研究光感覺、視色學、視知覺的規律,如光覺與色覺的感受性,視知覺的參照、透視規律。對於音樂藝術,著重研究發音和聽覺特性,如發聲機制及發聲規律,聽覺的音高、音強、音色、節奏感和旋律感。對於舞台藝術體現的是完整的人物角色,需研究個性的全面特徵、情緒體驗和表現、人格結構和行為;探討各類角色的典型特徵並在舞台上再現的規律。藝術心理學還要研究藝術家獨特的心理素質,如形象思維能力、情緒情感體驗特徵等。人的藝術特長屬於特殊才能,不是人人所具備的。因此,對藝術工作者的心理特長、個性差異的鑒別及測量方法的制訂,是重要的研究方面。

體育運動心理學

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體育活動和競賽活動所涉及的心理特點。在一般的體育運動中,研究各種體育運動所涉及的骨骼肌肉系統的解剖特點和器官活動的靈敏度與感受性以及受意識支配的能力,研究運動技能和技巧形成的一般規律。在運動競賽中,研究競賽條件下應具備的情緒特徵、意志品質和人格特點,競賽中的動機水平、情緒狀態對運動技能發生的影響。在運動員選拔方面,心理選拔和測量方法的制訂也是重要的研究領域。

航空航天心理學

航空航天心理學研究在空中和宇宙飛行條件下人的心理活動特點。在非陸地的異常條件下從事緊張的駕駛操作,要求飛行員和宇航員具有較全面的優秀心理素質和較完善的個性特徵。飛行中缺乏視覺參照物,完全依靠儀器儀表的指示進行操作,從而要求飛行員具備精確的視一動協調反應能力,對錯覺的意識靈敏度,還要求堅強沉著的意志,穩定的情緒等特徵。宇宙飛行在失重條件下,要求具備心理反應變化的高度適應性和自我協調能力。為了培養和選拔飛行員和宇航員,心理素質的測定和訓練過程的檢測方法,均是重要的研究方面。

組織管理心理學

組織管理心理學研究某一群體——一個企業或一個學校的組織管理工作中人的因素方面。它涉及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心理素質以及二者之間的關系的協調問題。一方面,包括領導者對被領導者的心理活動的掌握,例如對生產者的專業能力和技能的了解,用以對人才的估量和選拔;對生產者的動機、情緒和需要的了解,以預測他們的表現和對工作的影響;協調與生產者之間的關系,發揮他們的生產和工作積極性。另一方面,還包括對領導者的心理活動特點的研究。例如領導能力、領導作風、領導心理素質的了解,用以對領導行為的評價和對領導者的選拔。組織管理心理學既可用於工業生產、企業經營,又可用於諸如學校、醫院、文體機構等事業單位。

臨床或醫學心理學

心理異常可由遺傳和社會適應不良而產生。臨床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異常的發生原因、發病機制、症狀與診斷、預防與治療的學科,並從中分出心理治療與心理咨詢的面對社會和醫療服務的專門事業。臨床心理學既包括嚴重的心理變態疾病(如精神分裂症);也包括輕度的單純由心理因素所引起的神經症(如神經性焦慮)或憂鬱症,還包括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軀體疾病(如高血壓)。後者稱為心身醫學;並從治療的角度,研究病因,診斷與預防,形成一門新興的健康心理學。

對心理異常的研究,不僅對醫療實踐有重要作用,而且從異常與正常的比較中,有助於揭示心理的機制。因此,從學科的觀點和學術研究的角度,對心理異常的病因、機制、診斷與治療方面的研究,稱為變態心理學。

司法與犯罪心理學

司法心理學是研究違法行為以及處理違法行為中的心理學問題的學科。它涉及犯罪、偵察、審訊以及改造罪犯等過程中,對犯罪原因、偵訊技術、改造手段的研究。偵察和審訊人員應具備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技能也是研究的組成部分。

犯罪心理學與司法心理學有重疊的方面,前者著重研究罪犯行為的心理原因。尤其是青少年犯的心理特點、心理動機、個體人格和情緒特徵,是研究的重要方面。對罪犯的個人成長背景、家庭、學校、社會的致犯罪因素等方面也要進行調查研究。

⑧ 請問認知心理學的定義,和認知心理學的代表人物

認知心理學研究人如何知覺、學習、記憶和思考的問題。
最有名的應該是奈塞爾neisser,因開創性的著作而被譽為認知心理學之父。
他出版了第一部認知心理學專著。在《認知心理學》這本專著出版之前,雖然異信息處理理論為基礎的認知心理學思想已經興起,認知、認知學習及認知主義等名詞也已存在,但認知心理學這一名詞,卻是從奈瑟的專著出版之後才定案的,可以說是他定義了一個即將統治心理學界的新領域,因此有人說他:「是在適當的時間出版了適當的專著」:其二,在專著中他對認知心理學這個學科進行了定義:認知心理學是對感官接受信息後,經過轉換、簡化及加工等心理操作,從而獲取知識。儲存知識及運用知識等內在過程的科學研究,他的定義至今仍為現代認知心理學家所廣泛採用和認同:其三,認知心理學家反對行為貶低內部心理過程的觀念,注意感知、思維、記憶語言等認知過程,但是當時這些過程都是被孤立地作為研究對象,是奈瑟把這些以前看似不相關的研究領域融合為一個緊密相關的科學。主張以整體的觀點來研究人的心理活動,因此可以說是他為認知研究提供了整個框架。

⑨ 心理學家——Neisser奈塞爾

認知心理學之父-奈瑟2009-03-21 23:31奈瑟(Neisser)一位出身於德國的美國心理學家,以信息加工理論為基礎的現代認知心理學的先驅,因開創性的著作而被譽為認知心理學之父。

奈瑟(1928——),1928年出生於德國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三歲時隨著父母移民美國。1946年他考入哈佛大學,先是主修物理學,後因受當時該校年輕教授米勒的影響而改學心理學。1950年畢業後他進入斯瓦茲莫而學院,師從完形心理學創始人之一的柯勒教授,這無疑對他今後從事認知心理學的研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取得碩士學位之後,由於對當時占據主流地位的行為主義絲毫不感興趣,他先是到麻省理工學院新成立的心理系學習,但很快發覺該系對信息理論的研究范圍太窄,於是不久之後重返哈佛大學並於1956年取得心理學哲學博士學位。1957年他在布蘭代斯大學開始自己的第一份教學工作,雖然當時的系主任斯洛對他影響很大,但他並沒有因此而轉入人本主義陣營,相反在這一階段他因在視知覺研究領域進行了大量的探索而嶄露頭角。1967年,他出版了被譽為認知心理學界「聖經」的《認知心理學》一書,這也成為心理學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他因此而被譽為認知心理學之父。隨後他曾在康奈爾,亞特蘭大,喬治亞,賓州和艾姆力等多所大學任教,研究范圍從早年的視知覺研究,注意、記憶、語言、自我概念的研究等轉移到晚年的智力測量的研究。奈瑟從不盲目跟隨主流,但卻總能引領心理學研究的潮流。他對心理學的貢獻主要有以下幾點方面:

首先,出版了第一部認知心理學專著。在《認知心理學》這本專著出版之前,雖然異信息處理理論為基礎的認知心理學思想已經興起,認知、認知學習及認知主義等名詞也已存在,但認知心理學這一名詞,卻是從奈瑟的專著出版之後才定案的,可以說是他定義了一個即將統治心理學界的新領域,因此有人說他:「是在適當的時間出版了適當的專著」:其二,在專著中他對認知心理學這個學科進行了定義:認知心理學是對感官接受信息後,經過轉換、簡化及加工等心理操作,從而獲取知識。儲存知識及運用知識等內在過程的科學研究,他的定義至今仍為現代認知心理學家所廣泛採用和認同:其三,認知心理學家反對行為貶低內部心理過程的觀念,注意感知、思維、記憶語言等認知過程,但是當時這些過程都是被孤立地作為研究對象,是奈瑟把這些以前看似不相關的研究領域融合為一個緊密相關的科學。主張以整體的觀點來研究人的心理活動,因此可以說是他為認知研究提供了整個框架。

奈瑟的認知研究應具有生態效度的觀點:面對認知心理學研究范圍越來越窄的趨勢,1976年出版了《認知與現實》一書,他提出認知研究應具有生態效度,強調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應重視實驗室以外的世界。他批評當時認知心理學的主流研究將注意力過分地集中於內在心理加工過程,過分誇大接受者的作用而忽略了環境的影響。他還強調知覺和進化相似,都渋及對環境地適應性問題。奈瑟認為如果認知心理學的研究只局限於在嚴格控制條件下的實驗室內,從事與日常生活無關的研究那麼它的發展將難免重蹈行為主義的覆轍。

學術上的成就:奈瑟的研究領域頗廣,其中對記憶和注意的實證的研究最多,尤其對自然情境中生活事件的記憶和記憶錯覺很感興趣。在研究視知覺和注意的關系時,提出了在視知覺加工之前存在一個自動的預注意階段。在對注意限制的研究中,他驗證了刺激的屬性和語義特徵都對注意產生影響,並提出了一個,建設性的觀點即知覺是由已存在的知識來塑造,注意受個人經驗的影響。他所創造的視覺字母識別實驗至今仍被用來研究刺激特徵對注意的影響。奈瑟堅持認為認知研究應具有生態效度。這一觀點在他對記憶的研究中得到充分的說明,同時他還是最早走出實驗室研究記憶的心理學家,正是他對水門事件錄音帶中約翰迪安證詞的分析才引發了心理學家研究真實生活中的記憶現象和記憶問題的熱潮。

晚年的奈瑟將注意力轉向了對人類智力的研究,主要研究如何測量人的智商以及解釋不同社會階級和種族在IQ上的差異。1996應邀擔任全美心理協會主席後,他成立專門的委員會對弗林效應(IQ測驗分數每十年平均提高三點的現象)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後證實弗林效應的確存在,人類智力有普遍提高的趨勢。在對教育程度的提高,營養的增加。對技術變革等因素充分研究之後,他提出現代社會豐富的視覺環境沖擊對IQ測量分數的提高起了關鍵作用。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