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發表方式 » 人民出版社教案

人民出版社教案

發布時間: 2021-03-29 11:45:46

㈠ 人民美術出版社 六年級 美術全冊教案

課題名稱 《水墨畫——動物》
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⑴、背景分析:在中國經濟騰飛令世人矚目的同時,中國文化也越來越受到世界的關注。中國畫是我國特有的民族繪畫形式,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國門去西方學習,同時也在傳播中國文化。但是長期以來,應試教育重壓下的年輕學子們能成為合格的中國文化的傳播者嗎?我們的課堂培養了多少具有一定文化藝術修養和審美品味的人呢?
⑵、功能分析:水墨畫是中國畫的一種。指用純水墨所作之畫 。水墨畫強調以筆法為主導,充分發揮墨法的功能。水墨畫強調「墨即是色」,就是指墨的濃淡變化就是色的層次變化;以及強調「墨分五彩」,就是指色彩繽紛可以用多層次的水墨色度來代替。
兒童對於水墨畫表現有著自己的感受方式、理解方式和表達方式,不一定非要合乎我們理論上的要求,這既是兒童的特點,也是兒童的魅力所在。其實兒童運用筆墨時的大膽想像及創造精神正與水墨畫意象表現的本意相契合。
⑶、結構分析:本課學習中,主要教學生用中國畫中的點厾法來畫動物,點厾法,即:不用勾邊線,直接用有濃淡變化的墨或顏色來畫物體的一種中國畫技法。
⑷、要素分析:中國畫的特點;筆墨用水的控制;中鋒和側鋒的用筆:墨分五色的練習:用水墨表現動物造型。
2、學生情況分析:
⑴、學習准備情況分析:
①、學生的起點能力分析:學生在日常的生活、學習、娛樂等活動中已經在有意或無意地看過某些中國畫作品,這些視覺上的美好感受為學生學習水墨畫提供了很好的知識基礎和情感基礎。
②、學生學習水墨畫的心理特點分析:傳統的中國畫教學歷來以技法傳授的方式為主,習慣用一種模式來要求學生如何表現,這容易對兒童的創造力產生抑製作用,不符合藝術教育特點。每個兒童都有著純真的內心世界,有著各不相同的美好夢想和對身邊事物種種不同的感受。因此,新課程標准明確規定5—6年級學習領域:運用形、色、肌理、空間等美術語言,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適合於自己的工具、材料,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把握好教學目標,對學生的筆墨技法不要作過高的要求,也不要把過多的筆墨技法傳授給學生,以免讓學生產生畏難情緒、感到約束而降低對水墨畫的學習興趣。應讓學生在嘗試筆墨運用過程中,對所熟悉了解的動物進行點厾法的概括性的表現,同時也為以後學習水墨畫打下基礎。
⑵、學習風格分析:本課的教學策略是在教學中堅持從形象分析走向感情體驗,拓展學生的感知力。改變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方式 ,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式、學生分組合作討論式、學生自評互評式、嘗試體驗式等教學方法,努力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以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中國水墨畫的特點。
2、能力目標:鞏固中國水墨畫的用筆和用墨的方法,進一步加強學習中國水墨畫的興趣,初步掌握用點厾法來畫動物。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中國水墨畫教學,激發學生對中國民族傳統畫種的熱愛,陶冶藝術情操。
教學重點 用筆用墨的技法。
教學難點 動物的外形、姿態、結構。
教學准備
教具

學具
補充材料 教具:PowerPoint多媒體課件、動物水墨畫作品,准備示範用的宣紙、墨汁、毛筆、調色盤、筆洗、毛氈,磁鐵。
學具:大白雲、小狼毫、墨汁、宣紙、筆洗、毛氈(可以用吸水的報紙代替)、調色盤,建議每人准備一小塊濕抹布。
補充材料:榮寶齋中國美術網、華夏書畫網
教學流程
教學
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意圖 執教者
個性化調整
一.導入階段 1.課件播放「小蝌蚪找媽媽」的中國畫美術動畫片,提出此動畫片與平時所看到的動畫片有何不同?以水墨畫作為動畫片有沒有它的優點?
2.請學生隨意在宣紙上塗抹,看看筆墨有何特點?
3.師示範墨分五色

4.學生演示運筆的方法。 (1).學生觀看視頻及欣賞圖片。潛意識的感受到水墨畫的輕柔、朦朧、透明的特性。

(2).嘗試筆墨產生學習水墨畫的興趣。
(3).加深學生印象。
(4).復習以前所學的知識點。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二.發展階段 1.課件展示;螃蟹(實物)與水墨畫螃蟹有什麼區別?

2.請同學們用以前曾學過的方法來畫一畫螃蟹。
3. 展示學生畫的螃蟹。

4.欣賞水墨畫作品,課件演示畫螃蟹(視頻),思考大師是如何運用筆墨來表現其外形特徵的。、

5.跟老師先學學畫螃蟹,師動一筆生動一筆。

6.欣賞部分動物圖片,分析了解其外形特徵。

7.作業要求;選擇其中一種動物用水墨形式進行表現。 (1).學生小組討論

(2).學生第一次用水墨來表現動物。
(3). 學生自評。

(4). 欣賞大師作畫過程,主動與大師的畫進行比較,讓學生直觀體會到用筆用墨的基本技法,體會到中鋒、側鋒、逆鋒等用筆方法,以及一張完整的中國畫是詩、書、畫、印的結合。
(5).學生跟著老師一步一步畫出螃蟹,讓他們一邊模仿一邊初步嘗試用點厾法來表現螃蟹特徵。
(6).學生觀察動物特徵,小組分析怎樣用筆墨概括的畫出其動態造型。
(7).學生大膽嘗試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①.用實物與作品進行對比,促進學生對水墨畫的理解和認識。
②.促使學生自主地進行探究性的學習。

③.讓學生初步了解水墨畫的一些特點:墨韻。
④.加深理解,從大師的畫遷移回學生的繪畫中,拉近創作距離。

⑤.第二次完成螃蟹作品,使學生能更加了解用筆墨的技法,以及如何抓住動物的造型特徵來進行水墨畫的繪制。
⑥.擴展學生的求知面,注重個體學習和群體交流,增強水墨畫的情感理解。
⑦.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學習的教學理念。
三.結束階段 1.展示學生作品,並請學生談談這節課的體會。 (1).學生互相欣賞所創作的作品交流思想。(自評互評結合 ) ①.通過自評、互評以及教師評的形式,進一步激發學生去感受,使情感得到升華。
四.拓展延伸 1.中國畫強調意境,強調詩情畫意,畫中有詩,詩中有畫,氣韻生動,功夫在畫外。課件展示不同內容的水墨畫作品。 (1).學生欣賞水墨畫作品 ①.通過欣賞了解到水墨畫的現代走向形式;一類走中西結合,一類走以西為主中為輔的道路。

板書設計
水墨畫——動物

學生第一次螃蟹作品 師示範步驟:

學生第二次螃蟹作品

學生作品展示

㈡ 綜合實踐活動三年級上冊教案人民出版社蔬菜知多少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綜合實踐《走進蔬菜家庭》教案教學設計
第六課 走進蔬菜家庭
活動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各種蔬菜。讓學生了解蔬菜的價值。提高學生的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初步體驗觀察探究的過程,並學會撰寫小組活動計劃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小組活動,使學生學會分享共同的勞動成果,學會相互合作。
活動准備
1、明確活動的目的和意義。
2、確定研究課題,制定活動方案。
3、上網或到圖書館查閱資料。
活動重點
掌握收集資料的方法,會種綠豆芽。
活動記實
第一課時
1、導入,引出主題
同學們,我們現在猜幾個謎語好不好,①架上爬藤結綠瓜,綠瓜頂上開黃花,生著吃來鮮又脆,炒熟做菜味道佳。(打一蔬菜) ②紅口袋,綠口袋,有人怕,有人愛。(打一蔬菜)③紫色樹,開紫花,紫色果里裝芝麻。(打一蔬菜)④兄弟七八個,圍著柱子坐,一旦分了家,肚子都打破。(打一蔬菜)誰來說一下這是蔬菜?你們知道它們都有價值么?那麼這次活動我們就以《走進蔬菜家庭》為主題,好嗎?
2、確定主題,板書 主題六《走進蔬菜家庭》
3、提出問題。
(1)你都吃過哪些蔬菜。
(2)你都知道哪些蔬菜。
(3)蔬菜有哪些價值。
(4)蔬菜與我們人類的關系。
(5)關於蔬菜,你還想了解哪些問題?
4、歸納問題。
5、按自願結合的原則分小組,推選小組長。
6、小組長匯報本組要研究的問題。
第二課時 設計活動方案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確立了本次活動要研究的課題,那麼本節課我們各小組同學共同制定各組的活動計劃。
二、制定計劃
1、各小組同學分別填寫各自的活動計劃表。
2、各小組匯報本組所填寫的活動計劃表。
3、各組的同學根據同學們的建議修改活動計劃表。

㈢ 人民版歷史教案哪種好

一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古代中國的政治家
千秋功過秦始皇

1、探討戰國末年的基本形勢,理解秦統一六國的必然性。 2、了解秦始皇在統一戰爭中的事跡,評價秦始皇個人在這場統一戰爭中作用。 3、列舉秦始皇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的主要措施,分析和評價這些措施在當時所起 到的作用以及對後世的影響。 二、過程與方法 1、從秦始皇的境遇、言行和功績當中,深入了解秦始皇的突出特點和性格。 2、理解秦始皇與時代的關系,從而深刻感悟當時歷史發展的主題。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情感、 1、通過對秦始皇的了解,認識到有其歷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2、從秦始皇的嚴刑酷法認識是否順應民心是政權穩固的基礎,而民眾則是真正主宰歷史 發展的決定性力量。

教學重點:秦始皇建立統一的中央專制集權制度的主要措施 教學難點:如何評價秦始皇
「秦王掃六合」 一、 秦王掃六合」 1、秦國崛起 、 公元前 4 世紀,秦孝公任用商鞅實行變法,獎勵耕織,秦國經濟由此得到較快發展。 在激烈的兼並戰爭中,秦國成為當時的戰國七雄中最為強大的諸侯國。 2、嬴政親政 、 (1)公元前 247 年,13 歲的嬴政即位。按照秦國法律,國君到 22 歲舉行冠禮,然後 才可以親理政務。因此,在這一段時間中,秦國朝政由太後和相國呂不韋掌管。當時,呂 不韋被尊為「仲你」 ,把持著秦國大權,權傾一時。 (2)公元前 238 年,嬴政親政。此時,並以放縱 里。 3、離間敵國,遠交近攻 、離間敵國, (1)秦王嬴政是一個有著極磊抱負和雄心的人,他親政後繼續其先輩開創的偉業,准 備並吞六國。他任用賢能的李斯、尉繚等客卿,重用王翦父子等著名將領,開始了統一全 國的戰爭。 (2)秦國的東進行動,對六國形成了很大的威脅。六國開始聯合起來,共同對付秦國。 秦王採納了李斯和尉繚提出的派遣大批間諜前往六國活動,用重金收買六國的大臣,擾亂 六國原定的計劃建議,把收買敵國官員、離間其君臣關系與軍隊的進攻合起來。秦王還采 坶的罪名,免掉了呂不韋的相位, 強令他遷居蜀郡,呂不韋畏罪自殺。通過這些行動,秦王嬴政把政權完全集中到了自已手

納了李斯和尉繚提出的建議:選擇弱國、正面突擊進攻路線,先滅與秦國接壤的韓國,再 向兩翼進攻,最後滅齊國。 4、秦滅六國 、 (1)公元前 230 年,秦國派兵攻佔韓國,俘虜了韓王安。韓國成為六國中第一個被秦 國滅掉的國家。公元前 228 年,秦國大將王翦大破趙軍,佔領了趙國國都邯鄲,趙王也秦 軍俘虜。公元前 226 年,秦軍攻佔燕國都城。公元前 225 年,秦軍挖開黃河堤防,水灌魏 國都城,魏王向秦國投降。公元前 223 年,秦軍滅掉楚國。公元前 221 年,秦軍滅掉了東 方六國中最後一國—齊國。 (2)秦王嬴政兼並六國,前後總共花費了 10 年時間,終於實現了統一各國的雄心, 也適應了人民要求統一的願望。 從此, 第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大帝國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 二、確立中央集權制 1、創立皇帝制 、 (1)統一六國後,秦王立即著手組織群臣議定包括君主稱號在內的一系列政治制度, 以適應時代的要求。 (2)嬴政創立「皇帝」這一尊號,確立皇權的至高無上。秦王自稱「始皇帝」 ,他的 子孫繼承皇位,都按照次序用數字計算,稱「二世」「三世」 、 ,一直傳千世萬世, 「傳之無 窮」 。秦王朝二世而亡,但「皇帝」的尊號,卻長期為後代的封建統治者所襲用,成為封 建君主制度的一個專用名詞。 2、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 、 (1)關於國家的政治制度,秦始皇否定了一些大臣提出的效法周王朝分封制、建立諸 侯國的建議,決定在全國范圍內推行以郡縣制為基礎的中央集權制,並制定了一整套相應 的中央和地方行政機構。 (2)秦始皇建立了直屬於皇帝的中央官僚體系—三公九卿制。 「三公」就是丞相、太 尉、御史大夫。丞相是中央政權機構中的最高行政長官,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務;太尉是 中央最高軍事長官,協助皇帝處理全國軍務;御史大夫掌管監察,並協助丞相處理政事。 三者分權獨立,又相互制約,而大權最終集於皇帝手中。 「九卿」是聽命於皇帝的九個主 管具體事務的官職。 3、地方上推行郡縣制 、 (1)在地方行政方面,秦始皇把全國分成 36 郡(後來增加到 40 多郡) ,由中央直接 管轄。郡設郡守、郡尉、監御史。郡守是一群的最高行政長官,而郡尉則掌管群內軍務, 監御史掌管內監察。這樣,郡守要受郡尉和監御史的牽制和監督,中央政府的權力更加集 中了。 (2)群的下面是縣,縣設縣令。縣令是一縣的行政長官,受郡守的節制。縣里設有縣 丞和縣尉。縣丞是縣令的幫手,掌管司法和稅收;縣尉主管軍事和治安。此外在縣的下面 還設有鄉、亭、里等基層行政單位。這樣,中央的命令可以一級一級地下達,一直到達鄉 里。 4、中央集權制度 、 (1)三公九卿制和郡縣制的實行,是更加皇權重要措施。在中央集權制的這種權力框

架內,三公九卿和地方主要官吏的任免,都要經過皇帝批准,官吏在任免權掌握在皇帝手 中,官吏不再是諸侯的臣屬,而是直接對皇帝負責。同時,三公九卿和郡、縣的主要官吏, 職責各有分工,相互牽制,難以形成一人專權的局面,這樣更有利於皇帝對各級官吏的控 制。而且,皇帝還可以通過各級負有監察權之職的官員和每年年終對官吏的考核監察,加 強對各級官吏的控制。這樣,從中央到地方,就形成了一個金字塔式的統治體系,確保了 皇帝對全國的統治,從而在全國形成一個空前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 (2)秦始後之後的歷代封建王朝,基本上都沿襲了這各中央集權高度。 「大統一」 三、 大統一」政策的實施 1、統一文字 、 (1)秦始皇除了建立起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外,還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國家統一和政 權鞏固措施。統一文字是秦始皇統一舉措的一個重要內容。 (2)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文字形體各不相同,這使各地人民在經濟文化的溝通和交 流方面很不方便。統一六國後,秦始皇命令全國各地一律改用小篆。不久,隸書出現,後 來發展成楷書。 (3)文字的統一對於各地的文化交流起到了巨大的推進作用,使得人們在進行社會活 動時不再受各地方音的限制,這對於全國人民共同心理和共同文化的進一步形成,具有深 遠的歷史意義。 2、統一貨幣、度量衡、車軌 、統一貨幣、度量衡、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貨幣、度量衡以及車軌都不一致,在當時經濟生活中已經顯出 了不便。 統一後, 這些形制各異的貨幣, 一律改用秦國的圓形方孔的半兩錢, 稱為 「下幣」 , 又以黃金為「上幣」 。同時,又把商鞅變法時制定的秦國的度「尺、寸」 、量(升、斗)和 衡(稱)的標准推行到全國,方便了各地的貿易往來和國家的財政稅收。戰國時,各國的 車軌寬窄不一,秦始皇規定車軌一律六尺寬,以便車輛可以在全國各地順利通行。 3、大力發展交通事業和南征北戰 、 (1)秦始皇為鞏固其統治,還大力發展交通。他以國都咸陽為中心,修築了通往全國 各地的馳道。在水路交通方面,疏浚了著名的鴻溝(今河南汴河) ,作為不路交通的主要 路線。秦始皇還命令監祿開鑿了靈渠,溝通了湘水和灕水,把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連接了 起來。 (2)秦始皇還多次對匈奴和南越進行戰爭,鞏固了北方和西南邊防。為了抵禦匈奴, 秦始皇征發數十萬人修築長城,把原來秦、趙、燕三國的長城連接起來,形成了舉世聞名 的萬里長城,有效地阻擋了北方少數民族的侵擾。 四、歷史的餘音 1、有所作為的古代帝王 、 秦始皇統一全國,結束了戰國時期諸侯割據的混戰局面。他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使農業 生產得到了恢復和發展;他採取有利於國家統一和政權鞏固的措施,建立起中央集權的政 權機構。這是他作為一個封建時代政治家的傑出之處。 2、惟我獨尊、專制暴虐的暴君 、惟我獨尊、 (1)秦始皇焚書坑儒,實行思想文化專制;無限制地使用民力、物力,超出了當時人

們所能忍受的極限。秦朝時全國人口約 2000 萬人,被征發修築宮殿和陵墓、防禦匈奴和 修長城的成年男子就有 200 多萬人,超過了全國總人口的十分之一。為了修建宮殿、陵墓 和滿足其奢侈的生活,秦王向民眾收大量的賦稅,造 成「男子力耕不足糧餉,女子力不 織不足衣服」的悲慘景象。 (2)迷信法家輕罪重罰理論的秦始皇,為穩固其統治,還制定了嚴酷的刑法。當時僅 死刑處罰就有棄市、腰折、車裂等名目;罪名較重的犯人,連他們的親屬也要被一並處死。 當時被施以刑罰的民眾數量驚人,僅修建阿房宮和驪山陵墓所徵用的刑徒就有 70 萬人。 秦始皇以輕罪重罰威懾人民,甚至赴勞役誤了行程的人都要被處死。 3、秦朝暴政而亡 、 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在聲勢浩大的第五次出全國時,死在沙丘平台,宦官趙高和丞 相李斯矯詔立胡亥為秦二世。第二年,陳勝、吳廣起兵反秦,三年後,秦朝覆亡。

㈣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數學四冊全冊教案

http://wenku..com/view/0991c80d844769eae009ed41.html
你看看是不是,我的理解是四冊應該是二年級 下冊吧

㈤ 河南人民出版社小學家長學校教材教案

教學設計生抄活化、游戲化的相關性分析:

1、動物與幼兒的關系是親密的,鴨子形象是孩子樂於親近的,也是生活中從圖片、兒童書中見到最多的動物形象,因此選擇了這一教材。

2、本次活動教師創設了游戲情景,以故事情節貫穿始終,引導幼兒在說、唱、玩、演的過程中,自然掌握了音樂節奏,感受到保護與被保護的情感。

活動目標:

1、能夠跟著音樂節奏合拍地做小鴨走路、捉魚的動作。

2、通過動作、神情的傳遞,感受保護與被保護的情感。

3、能在有限的空間里不推、不擠。

㈥ 山東人民出版社品德與社會教案

四年級第一單元單元備課
一、教學內容:
本單元有三課:第一課:生活需要消費。第二課:不同的購物場所。第三課:做聰明的消費者。
二、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養成熱愛勞動、勤儉節約的態度。
2、養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團結協作、有責任心的品質。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觀念。
能力目標:
能與他人平等的交流與合作,學習民主地參與探究活動。
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認識、分析社會事務和現象,嘗試合作地、有創意的探究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習對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養成搜集、整理和運用社會信息的能力能夠運用簡單的學習工具探索和說明問題。
知識目標:
1、初步了解生產、消費活動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初步理解個體與群體的互動關系。
了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和社會規則。
初步懂得講文明、守法律對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三、重難點:
1、使學生逐步養成熱愛勞動、勤儉節約的態度。
2、使學生初步了解生產、消費活動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3、了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和社會規則。
四、教學措施:
1、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 2、創設學習情境,靈活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 3、充實教學內容,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結合起來。
五、課時安排:
本單元計劃安排9課時。
四年級第一課 《生活需要消費》
教學內容:教材第4——11頁。
教學目標:
使學生知道生活需要消費,了解最基本的消費知識。
使學生知道生活與消費、消費與收入、收入與勞動之間的關系。
使學生知道家庭消費依靠父母的勞動收入來維持,要尊重父母的勞動成果,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消費知識,知道生活、消費、收入、勞動間的密切關系。
培養學生尊重父母、勤儉節約等好品質。
教學准備:
1、布置學生准備家庭照片。
2、准備自己及家庭的消費統計表(一周及一學期)。
教學活動安排:
第一課時:調查家庭收入、體驗勞動感受
活動一:調查家庭收入
導入。帶領學生閱讀教材第6頁第一段文字,對消費作簡單介紹。
識圖。讓學生交流自己家庭的照片,介紹自己家庭情況,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認識到我們家庭中的生活用品,是靠爸爸媽媽的辛勤勞動收入購買的,引起學生探究爸爸媽媽收入問題的興趣。
問題探究。教師針對學生對學生采訪爸爸媽媽的有關問題進行討論,制定出采訪計劃,去采訪爸爸媽媽。
交流。交流學生采訪情況,鼓勵學生充分的交流,說清楚爸爸媽媽的職業及工作情況,然後填寫家庭收入表。
深化認識。老師組織學生在討論中認識爸爸媽媽的工作,無論從事什麼職業,他們都在各自不同的崗位上辛勤的工作,靠他們的勞動為家庭提供了收入,激發學生對爸爸媽媽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從而自覺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活動二:體驗勞動
提出問題,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勞動體驗」的要求及開展活動的「小提示」,明確「勞動體驗」的有關要求及注意問題。
提示學生採取收集、整理廢舊報紙、紙箱、酒瓶等,然後自己找收購點去賣掉。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獲得收入,如:給人做零工等。
總結。總結這次勞動活動的收獲。指導學生認識到,收入是通過自己的勞動所獲得的,最後填寫「我想說的話」,使學生說出自己的感想。

第二課時:我家的消費
活動一:我的消費
搜集資料。課前搜集「我的消費」的有關票據,並填寫好一周支出統計和一學期支出統計表。
課堂交流。根據課前填寫的統計表,看看自己的消費情況,組織學生討論交流自己的消費情況,認識自己的消費是否適合家庭的收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學生製作。指導學生設計、製作「家庭日常消費記錄卡」布置學生進行記錄。
活動二:我家的消費
提供出:課前搜集的「家庭一周日常消費記錄卡」,了解家庭日常消費情況及家庭月支出情況,搜集家庭有關衣食住行支出的票據。
討論:家庭消費有哪些方面?根據課前搜集的有關資料填寫「家庭月支出調查表」,通過討論了解家庭消費有許多方面,如:買電腦、買書、旅遊、看醫生等。
說說你家還有那些消費?讓學生結合自己家庭的消費情況充分說一說,對自己家庭的消費情況作進一步了解。
對於「自己有結余的錢,會做什麼?」這個問題,先讓學生討論,引導他們認識到:不能亂花錢,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做有意義的事情等。
四年級第二課 《不同的購物場所》
教學內容:教材第12——21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幾種購物場所及特點。
2.通過探究超市的秘密,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感受不同行業的人們的勞動給自己生活帶來的方便,並尊重他們的勞動。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了解幾種購物場所及特點,培養他們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美德。
教學准備:
1.讓學生課前調查、統計有關購物場所的人數等有關知識,讓學生實際到購物場所購物,能說出自己的感受。
2.教師准備有關的課件。
教學活動安排:
第一課時:超市探秘的准備
發現問題。讓學生匯報交流課下調查、統計的不同商業場所購物人數的情況,再根據繪制的統計圖,很容易發現許多人喜歡到超市裡買東西。並提出問題:為什麼許多人喜歡到超市裡買東西呢?
討論交流。根據自己的調查統計情況,就人們大多喜歡到超市裡買東西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設。
引導探究。在學生提出自己的假設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共同提出幾種假設,再根據個人意見分組進行研究。
制定探究計劃。分小組根據各組的調查目的制定調查計劃,確定調查、訪問的時間、地點、對象、方式和內容等。
做好准備。根據制定的計劃,做好研究准備,如:記錄本等。
第二課時:超市探秘
學生分組去超市探秘。各小組去超市時,要在家長或老師陪同下開展探秘活動,提醒學生:注意交通安全。
各小組在超市進行調查、訪問。指導學生要注意觀察,遇到不明白的問題,在小組內先共同解決,對於確實無法解決的問題要向超市裡的工作人員詢問解決,獲得他們的幫助。要求學生采訪中注意文明禮貌。
對自己觀察或采訪的內容及時進行記錄。
各小組對超市探秘後獲得的數據等進行整理,以供課上交流。
第三課時:超市探秘總結
各小組根據去超市調查、采訪獲得的信息資料進行討論,驗證自己先前提出的假設是否正確,
小組內分工,將討論的情況進行整理。對自己提出假設的驗證情況進行重點分析,知道那些假設正確,那些假設錯誤等。
各小組推薦代表發言,匯報調查、采訪的基本情況,獲得的有關信息及對自己小組提出假設的驗證情況等。
總結整理,發現新的問題。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根據發想的性問題,再制定調查、采訪計劃,供同學們可下去調查驗證。
四年級第三課 《做聰明的消費者》
教學內容:教材22——27頁內容。
教學目標:
1.了解購物的基本常識,學會比較商品的價格以及真假偽劣等。
2.了解消費者的權益,增強學生的消費保護意識。
3.做一個文明的消費者。
教學重難點:
1.了解有關的購物常識,培養學生參與社會活動意識。
2.培養學生做文明消費者。
教學准備:
1.布置學生課前參加一次購物活動,了解基本購物知識。
2.准備部分購物場所的課件、圖片等。
3.收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有關內容。
教學活動安排:
第一課時:我和媽媽去購物
活動一:
1.課前活動:課前安排學生去商店進行一次購物活動,收集購物的基本知識,獲得購物的基本常識。
2.自學教材:讓學生自學,在學生明白每幅圖意的基礎上,學會基本的購物知識。
3.組織交流:回憶自己在實際購物時是怎樣做的,結合自學的知識,說說自己的做法那些是對的,那些需要改正。
4.歸納總結: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老師帶領學生歸納總結出基本的購物常識。如:買食品時要看生產日期、保質期,隨季節變化購買降價物品,物品的包裝不同,價錢也會不同等。

第二課時:我是聰明消費者
1.組織討論:讓學生分組討論去商店買東西時,應注意什麼?如:買便宜好用的商品、比較商品的價格、注意文明禮貌等方面。
2.整理教室,分組。准備表演:模擬購物。
3.模擬表演:分別找幾組同學進行模擬表演去商店怎樣買東西。老師可指導學生:在購物時,不要忘了向售貨員索要發票,如果發現購買的商品有質量問題時,要及時找商店的有關人員進行調換,並出示購物發票。
4.學生自學:讓學生自學解決「如果商店不同意調換怎麼辦?」這個問題。指導學生聯系實際談談「你或你家購買的商品,是否給或你家造成損害」,「你們都是怎樣處理的」。
5.教師介紹:教師根據課前收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有關內容及消費者理賠的案例進行分析、講解,讓學生明白消費者應該享有哪些權益,如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最後,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獲。

第三課時:消費三元錢
1.課前准備:安排學生在自己的零花錢中,取出3元錢供活動用。
2.組織討論:組織學生討論怎樣去花這3元錢,重點解決在學生消費這3元錢時,看看誰是最聰明的消費者。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注意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3.消費3元錢:組織學生去商店消費,提示學生:要購買自己需要的物品,還要注意比較物品的價格、質量等。
4.交流心得:組織學生把在消費3元錢的過程中的收獲填寫在課本提供的「我的收獲」里。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