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發表方式 » 扶貧出版價值

扶貧出版價值

發布時間: 2021-03-28 19:37:34

A. 精準扶貧的政策和意義

「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精準扶貧,主要是就貧困地區、貧困居民而言,誰貧困就扶持誰,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全面小康→共同富裕是理想,精準扶貧就是實現這個價值和理想可以落地的操作路徑。
一是實事求是,滿足發展的需求。「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在民生問題中,困難群體往往有更多更強烈的訴求,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扶持。由於受時代的局限性,原先的扶貧制度設計存在缺陷,不少扶貧項目粗放「漫灌」,針對性不強,扶貧中的低質、低效等社會不公問題普遍存在。因此,必須運用科學有效程序,修補和完善扶貧體制機制,解決錢和政策用在誰身上、怎麼用、用得怎麼樣等問題。做到「精準度」使用國家綜合扶貧的各類資金、政策,用准用足,用在貧困群眾身上,用在正確的方向上,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眾、扶到群眾最需要扶持的地方。
二是突出重點,創新扶貧。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發展相對滯後、農民增收難是最大的困擾。貧困地區的發展,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是脫貧的前提,尤其對於集中連片扶貧區域更要積極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戶狀況,從現實條件出發,理清發展思路,制定符合客觀實際的扶貧規劃,並凝聚強大合力,對扶貧對象實施精準扶持,提高扶貧成效;解決突出問題,從根本上幫助當地謀發展,給貧困群眾帶來切實的福祉,為貧困地區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揮重要作用。
三是提升扶貧質量,注重成果。把扶貧工作當作一個系統工程,不僅要適應現代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解決困難群眾生產生活的問題,還要適應當前社會形勢的發展,最大限度挖掘、整合、運用好各方面的資源和力量,凝心聚力、聚焦發力、准確用力,讓困難群眾破除諸多壁壘,更多地享受到深化改革紅利。
同時,堅持分類指導扶貧原則,注重提高貧困農民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增強農民脫貧致富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著力提高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切實做到既「雪中送炭」又增強「造血功能」,體現精準性要求和組合拳特徵,使精準扶貧工作走向可持續的健康發展道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攻堅戰、整體戰和大決戰,就是一場貧困地區、困難群眾加快脫貧致富的解放戰爭。

B. 精準扶貧的意義

改善民生有兩個重要方面,一個是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一個是扶貧脫貧。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社會保障體系得到不斷完善扶貧工作盡管也取得了顯著成效,但貧困面依然很大,扶貧脫貧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問題上,更加註重了兜底,更加註重了扶貧工作,並作為一項重大戰略來謀劃布局。各級政府也都把推進精準扶貧作為農村工作的一個重要抓手,正在全力推進,這是當前改善民生的重頭戲,也是一項重大政治任務。

增強政治敏銳性,提升認識水平,切實把思想行動統一到上級的安排部署上來,准扶貧、精準脫貧,將有利於帶動整個社會民生的極大改善。

(2)扶貧出版價值擴展閱讀

2015年10月16日,習近平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強調,中國扶貧攻堅工作實施精準扶貧方略,增加扶貧投入,出台優惠政策措施,堅持中國制度優勢,注重六個精準,堅持分類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

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通過易地搬遷安置一批,通過生態保護脫貧一批,通過教育扶貧脫貧一批,通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扶貧。

C. 精準扶貧脫貧體現了哪些教材觀點

一、宏觀調控、「又好又快」 [課本] (1)國家宏觀調控含義: (2)國家宏觀調控的必要性: (3)我國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促進經濟增長:①重要性: ②表現:經濟總量增加,人均收入增長和生活質量提高。 增加就業:①重要性:②措施:政府鼓勵就業,市場調節就業,勞動者自主擇業的方針。 保持物價穩定:是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聯系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知識。) 保持國際收支平衡:國際收支平衡是指國家在對外經濟關系中收入和支出的大體平衡。對促進國內經濟增長,維護國家獨立和主權具有積極的作用。 總之,宏觀調控目標的四個方面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關系,只有統籌安排,才能實現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 (4)國家宏觀調控的手段 經濟手段(主要的、間接干預):是指國家運用經濟政策和計劃,通過對經濟利益的調整而影響和調節社會經濟活動的措施。經濟計劃:國家制定和實施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經濟政策:稅收政策、利率政策、價格政策、扶貧政策、匯率政策、產業政策、中部崛起戰略等等。其中,財政政策(如稅收、國債、保護價等)和貨幣政策(如利率、匯率、存款准備金率等)最為重要 法律手段(主要):含義:原因:市場經濟具有法制性 。作用: 法律與法規:企業法、勞動法、商標法、…… 行政手段(必要——直接干預)含義: 特點:直接、迅速。怎樣運用:行政手段必須反映經濟規律的要求,不能片面強調和過多運用,否則不利於市場作用的發揮,甚至會產生消極的後果。 國家宏觀調控的三種手段關系:三者是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應該以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行政手段為輔,發揮宏觀調控手段的整體功能。 (5)我國宏觀調控的特點:與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結合在一起(公有制為標志)、根本目標、強有力(利益)…… [熱點鏈接]: 1、與經濟常識結合 ⑴市場調節具有自身的弱點和缺陷,在發揮市場基礎性作用的同時,必須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進行匯率機制改革、穩定房價、個稅改革等,是國家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強宏觀調控的表現。 ⑵國家的宏觀調控目標和手段。我國現階段的宏觀經濟管理通過戰略引導、財稅調控、金融調控等多種方式來實施,共同的目標是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⑶中國人民銀行的職能。中國人民銀行依法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針對目前經濟運行情況,國家在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的同時,還必須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成立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就是要圍繞金融市場和金融中心加強央行的調節職能和服務職能,進一步發揮經濟手段的作用。 ⑷財政及其作用(課本分析要細讀)。要適應國家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我國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適當減少財政赤字和長期建設國債發行規模,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和國債資金投向結構,抑制某些方面的經濟過熱,促進經濟社會較快平穩發展。 ⑸稅收是調節經濟的重要杠桿(課本分析要細讀)。調整個稅起征點,有利於防止收人差距過分擴大,實現社會公平,構建和諧社會。 ⑹投資(積累)和消費的關系(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生產與消費的關系(立足於擴大內需) ⑺匯率。一國匯率走勢從根本上取決於國家的綜合實力和經濟發展速度。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有利於緩解國際收支不平衡、擴大內需、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8)外貿增長方式的轉變;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運用:「十五」時期,全國財政用於就業和社會保障方面的支出年均增長16.3%,占總支出的比重也提高到2005年的11%。其中,中央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補助支出從1998年的20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545億元,累計達到2826億元。2003年至2005年,中央財政在每年保持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補助資金100億元規模不變的基礎上,3年共安排再就業資金239億元。 運用經濟常識和政治常識知識,分析說明財政支出與就業和社會保障的關系。 答:①財政是政府履行職能的物質基礎,財政支出結構的調整,是國家大政方針的直接體現。增加就業再就業和社會保障支出,是履行政府職能、建設公共財政的重要方面。同時,擴大就業、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也有利於推動公共財政體制建設。②提高勞動力素質,千方百計擴大就業,有利於促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有利於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有利於增強國家競爭力和經濟發展後勁,從長遠看也有利於促進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長。③加強社會保障體系,有助於改善居民心理預期,擴大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強化公共財政建設的經濟基礎,有利於……(三點),構建和諧社會。 2、與哲學常識結合 ⑴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這就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國家採取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都是從實際情況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 ⑵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的統一。宏觀調控必須尊重價值規律、經濟規律。 ⑶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要求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市場調節中的缺陷影響經濟的發展,宏觀調控有利於克服市場缺陷,保證經濟健康發展。根據經濟運行情況,把我國連續實行多年的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轉變為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體現了聯系的觀點。 ⑷運用對立統一原理,分析市場調節和宏觀調控的關系(作為雙方,統一在市場經濟這一矛盾中)。 ⑸重視內因的作用。把擴大內需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是重視內因的作用的體現。 ⑹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整頓市場經濟秩序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體現了矛盾特殊性原理。加強宏觀調控時,要貫徹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原則。這體現了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⑺正確價值觀的標准、導向作用。宏觀調控要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和人民根本利益,堅持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促進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⑻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這就要求我們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為群眾的利益而奮斗。住房問題關繫到千家萬戶的安居樂業,關繫到社會財富的流向和社會公平的實現。因此,政府應該發揮對住房價格應有的調控作用,保持住房價格的相對穩定,這是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工作。 3、與政治常識結合 ⑴國家職能。國家加強宏觀調控是進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體現了國家組織和領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與搞好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 ⑵我國的國家機構的活動原則。是人民意旨的執行者和利益的捍衛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一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為准則和工作宗旨。國家加強宏觀調控,穩定物價、保持經濟增長,是對人民負責原則的具體體現;市場經濟的法制性、國家宏觀調控的法律手段,體現了依法治國的原則。 ⑶中國共產黨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執政黨,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對國家實行政治領導(領導方式與執政方式、執政能力建設)

D. 扶貧工作戰略價值的變化體現了什麼價值

「扶貧濟困」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層面內容中的(公正)

E. 如何做到精準扶貧

如何做到精準扶貧:

一、堅持以產業發展扶貧

堅持以產業發展扶貧,要求准確摸清本地各個鄉鎮、村的總體底數,了解當地貧困地域的范圍、貧困人口的數量、貧困程度、具體致貧原因和潛在的資源優勢,從而有針對性地規劃當地貧困人口的扶貧計劃方案,科學制定未來五年內各階段的工作任務指標,使扶貧工作的開展透明化,且使得扶貧成果有數據可依。

對於部分貧困程度嚴重的地區,扶貧工作可能需要先「輸血」,以完善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穩定政治經濟大環境,改變貧困者的思想理念,為吸引產業投資做好鋪墊,為產業引進等「造血」措施的實施打下良好基礎。扶貧前期應注重「輸血」,中期力爭「輸血」、「造血」兩手抓,到後期以「造血」為主。

二、社會工作介入精準扶貧

隨著扶貧政策執行方法的多樣化,以及救助對象需求的多元化,社會工作將成為我國農村扶貧事業發展的新路徑和必要補充。現代扶貧問題和社會工作在價值理念上具有一致性,在受助對象上具有相通性。現代扶貧問題和社會工作在價值理念上具有一致性,在受助對象上具有相通性。

三、堅持「提升內生力、提升益貧性」戰略機制

在精準扶貧中應堅持「提升內生力、提升益貧性」的戰略機制。「提升內生力」,就是以貧困地區自力更生為主,外部力量幫扶為輔。「提升益貧性」,就是開發等一切經濟社會活動要有益於貧困地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一方面,依靠自身努力改變劣勢。貧困地區應揚長避短,立足本地特色生態資源,發揮自身優勢。另一方面,創新特色「造血」方式。這就要求從實際出發,大力推進本地區的資源型工業、勞務經濟、特色農業、民族和地區特色旅遊等。

(5)扶貧出版價值擴展閱讀:

精準扶貧如何助推社會公平:

一、通過「對象精準」有利於實現起點公平

精準扶貧通過合理有效地確立識別指標,創新識別方法,精準識別貧困人口,可以有的放矢,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眾,有效解決「扶持誰」的問題,真正提高扶貧資源供給的質量和效率,也即通過再次分配減少資源稟賦的初始差距,最大限度地保證起點狀態下每個公民所擁有的要素稟賦是相近的,從而實現起點公平。

二、通過「方法精準」有利於實現機會公平

精準扶貧通過科學評估、創新扶貧資源配置方法,找准著力點,精準發力,精準施策,因地制宜,確保扶貧扶在「點」上,有效解決「如何扶」的問題,真正發揮扶貧資源的效用,才能使貧困者真正享有在市場競爭中的公平機會,才能生長出發展的自信,更公平地享有改革發展帶來的機會,以實現機會公平。

三、通過「成效精準」有利於實現結果公平

精準扶貧通過創新扶貧措施,不僅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眾和地區,真正做到「扶真貧」「真扶貧」,而且通過可持續的扶貧方式,從根源上改變了弱勢群體的弱勢地位,解決了弱勢群體權益的弱化,有助於增強貧困者獲取新的資本性資源的能力,從而有利於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以實現結果公平。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新時期精準扶貧四個要點

F. 精準扶貧有什麼現實意義

精準扶貧的現實意義:

1、消除或減少現有標准下的貧困人口,縮小社會貧富差距;

2、增加貧困人口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提高社會整體消費水平,拉動經濟發展;

3、減少社會矛盾,構建和諧社會,鞏固國家政權。

4、有利於實現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通過辛勤勞動和相互幫助最終達到豐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消除兩極分化和貧窮基礎上的普遍富裕。

(6)扶貧出版價值擴展閱讀:

精準扶貧的背面是粗放扶貧。長期來,由於貧困居民數據來自抽樣調查後的逐級往下分解,扶貧中的低質、低效問題普遍存在。表面上看,粗放扶貧是工作方法存在問題,實質反映的是幹部的群眾觀念和執政理念的大問題,不可小覷。

習近平指出,扶貧開發工作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增強緊迫感和主動性,在扶貧攻堅上進一步理清思路、強化責任,採取力度更大、針對性更強、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續的措施,特別要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下更大功夫。

G. 行業扶貧具體指什麼

行業扶貧具體指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產業發展為杠桿的扶貧開發過程,是促進貧困地區發展、增加貧困農戶收入的有效途徑,是扶貧開發的戰略重點和主要任務。

產業扶貧是一種內生發展機制,目的在於促進貧困個體(家庭)與貧困區域協同發展,根植發展基因,激活發展動力,阻斷貧困發生的動因。其發展內容為在縣域范圍,培育主導產業,發展縣域經濟,增加資本積累能力。

在村鎮范圍,增加公共投資,改善基礎設施,培育產業環境;在貧困戶層面,提供就業崗位,提升人力資本,積極參與產業價值鏈的各個環節。所以,從這一角度看,產業扶貧可看成是對落後區域發展的一種政策傾斜。



(7)扶貧出版價值擴展閱讀:

2016年11月23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的通知》。通知第二章明確指出,農林產業扶貧、電商扶貧、資產收益扶貧、科技扶貧是產業發展脫貧的重要內容。同時提出農林種養產業扶貧工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範工程。

貧困地區培訓工程、旅遊基礎設施提升工程、鄉村旅遊產品建設工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提升工程、森林旅遊扶貧工程、鄉村旅遊後備箱工程、鄉村旅遊扶貧培訓宣傳工程、光伏扶貧工程、水庫移民脫貧工程、農村小水電扶貧工程等十三五期間重點實施的產業扶貧工程。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