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發表方式 » 張凌雲發表論文

張凌雲發表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3-28 00:25:10

❶ 寫有關中國近代的旅遊景點的論文1000字

智慧旅遊背景下鄉村旅遊的發展及對策研究
--以江西婺源為例

XXX系 XXX專業
學號:XXXXXXXX 姓名:XXX 指導老師:XXX

摘要:在當前的社會發展進程中,旅遊已經成為人們文化娛樂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構成部分。而近年來,隨著信息化產業的發展,智慧旅遊的概念也被提了出來。江西婺源是我國的最美鄉村,近年來,其藉助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婺源在進行鄉村旅遊產業發展的過程中也實現了不斷的創新,促使自身在發展的過程中實現了信息化平台建設,從而打造出智慧鄉村旅遊管理體系、服務體系以及人文體系等多重內容的智慧旅遊新品牌。因此,本文在研究開展的過程中,以江西婺源地區為例,藉助文獻研究法、實例分析法等方式,就其在進行智慧旅遊發展背景下的具體做法、成效、出現的問題及相應解決對策等內容進行了論述。通過本文的論述,就婺源鄉村旅遊發展的現狀,以及其在進行發展過程中如何通過有效的對策改善其發展現狀等內容展開了深入的論述。
關鍵詞:智慧旅遊;鄉村旅遊;發展對策;江西婺源

Study on thedevelop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tourism tourism under the backgroundof wisdom
Jiangxi -- TakingWuyuan as an example

XXX XXX professional
Number: XXXXXXXX Name: XXX Instructor: XXX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ourism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 culture and entertainment section. In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instry, the concept ofthe wisdom of tourism has also been put out. Jiangxi Wuyuan is the mostbeautiful village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process of Wuyuan rural tourism instrydevelopment is also a continuous innovation, make themselves realize theinforma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so as tocreate a new brand of wisdom tourism, rural tourism multiple content managementsystem intelligence service system and cultural system etc.. Therefore, in theprocess of research, taking Jiangxi Wuyuan area as an example, by using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case analysis method, the specific practices, inthe wisdom of tourism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achievements,problem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Wuyuan, and howthrough th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its development status and soon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carried out in-depth discussion.
Keywords: Wisdom tourism;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Jiangxi Wuyuan

目 錄
目 錄..................................................................... 3
1.引言..................................................................... 4
2. 婺源的旅遊發展的優勢分析................................................ 4
2.1 優美的自然環境..................................................... 4
2.2 歷史文化資源....................................................... 5
2.3 豐富的鄉村資源..................................................... 6
3.婺源鄉村旅遊的發展現狀及問題............................................. 6
3.1 婺源鄉村旅遊的發展現狀............................................. 6
3.2 婺源鄉村旅遊發展的問題............................................. 7
3.3 智慧旅遊信息化背景下婺源鄉村旅遊的問題闡述......................... 9
4 婺源智慧旅遊的對策研究................................................... 9
4.1 智慧旅遊與鄉村旅遊的結合........................................... 9
4.2 智能服務的提供.................................................... 10
4.3 重視智慧化人才的培養.............................................. 10
結論...................................................................... 10
參考文獻:................................................................ 11

1.引言

婺源是我國知名的鄉村旅遊勝地,有著「最美鄉村」的稱謂。在進行婺源的旅遊產業發展過程中,其形成了以鄉村旅遊為主導的旅遊產業鏈發展模式。在進行鄉村旅遊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婺源藉助自身的資源優勢,大力拓展鄉村旅遊的影響力,從而打造出一個獨具優勢的鄉村旅遊知名品牌。
隨著旅遊形式變更的加快,互聯網、雲計算、電子商務等科技信息技術相繼進入旅遊市場發展的新浪潮,初步實現開發基於信息技術的智慧旅遊的想法被提出,而婺源也被列入江西智慧城市三大試點城市之一,在智慧旅遊積極發展的背景下,如何將鄉村旅遊發展與其相結合才能使旅遊事業朝著更加規范明智的方向邁進,才能促進婺源旅遊的健康態成長正是我們急需研究的課題
藉助智慧旅遊這一旅遊形式的誕生,發展婺源旅遊需要認知自己在旅遊形式中的確切地位,在智慧旅遊的背景下能適應時代,從單純的產品宣傳轉型到服務性宣傳,通過服務來帶動產品,轉變觀念才能更適應新媒體時代。所以必須立足根本發現問題,從而形成一種可行對策方案來促進婺源鄉村旅遊的進一步發展。利於婺源的旅遊品牌的建設,完善婺源鄉村旅遊的發展,活躍婺源的旅遊建設,為婺源的鄉村旅遊在智慧旅遊的背景下結合發展提供科學性依據。
2. 婺源的旅遊發展的優勢分析
在進行鄉村旅遊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婺源地區可謂是擁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真寫優勢促使婺源能夠在進行鄉村旅遊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充分的將自身的優勢資源整合起來,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鄉村旅遊新發展。
2.1優美的自然環境
首先,婺源本身擁有十分豐富的自然資源,具有優美的自然風光,被稱為「中國最美鄉村」。其中最美的是李坑村、江灣等景區。每年的三四月份,婺源地區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開的時候,整個婺源處於一片花的海洋之中。
優美的自然風景賦予了婺源發展旅遊產業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此外,在婺源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其擁有十分豐富的林木。許多古樹資源直到現在仍然保存完好,這也給婺源的旅遊資源產業開發提供了獨有的自然條件。而且,婺源境內山水資源豐富。其境內近乎百分之八十的區域都是以山地為主,造成了連綿起伏的山地景觀。
此外,婺源還擁有豐富的水資源。每年春天,潺潺的流水給整個婺源增添了幾分婀娜多姿的美感。藉助婺源的山地資源,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瀑布,景色宜人。
山水的聯合作用,也促使婺源地區形成了十分豐富的溶洞資源。各種大大小小的溶洞中布滿了各具特色的鍾乳石。千姿百態的鍾乳石景觀也讓前來參觀游覽的遊客驚嘆不已。
優美的自然環境,豐富的自然景觀,促使越來越多的遊客選擇前往婺源旅遊,在花海、山海徜徉中享受難得的閑適時光。而這也為婺源發展鄉村旅遊產業提供了豐富的旅遊資源基礎。因此,其也吸引了不少中外遊客前往觀光。
2.2歷史文化資源
婺源地區擁有十分悠久的發展歷史。在歷史的進程中,也促使其積淀了豐富的文化底蘊。這也為婺源地區發展旅遊產業提供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

在婺源,最知名的莫過於李坑、江灣等景區。在江灣地區,匯集了春秋時期吳太子鴻墓,以及西漢的吳苪墓和朱熹的祖墓等。這些知名的歷史文化遺跡吸引了許多國內外遊客的觀光瀏覽。

圖1 婺源的徽派建築

2.3豐富的鄉村資源
除了歷史文化遺跡之外,在發展鄉村旅遊的過程中,最重要的鄉村文化特色的體現。婺源地區擁有一百多個村莊,許多村莊發展至今已經擁有上百年、上千年的發展歷史。而隨著鄉村旅遊口號提出,這些古村落也成為婺源地區發展旅遊文化資源的重要構成要素。
在婺源的村鎮產業發展的進程中,有知名的偉人故居——江灣,其整個的建築風格以徽派建築為主(如圖1),具有濃郁的鄉村文化意境。迄今,婺源的173個鄉村中有超過50%的村鎮被納入到旅遊產業發展的規劃中。

3.婺源鄉村旅遊的發展現狀及問題

婺源婺源地區風景優美,景色宜人,被海內外媒體譽為「中國最美的鄉村」。在發展鄉村旅遊的過程中,婺源縣人民政府憑借自身的自然、歷史優勢,在進行旅遊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實現了較好的發展態勢。
3.1婺源鄉村旅遊的發展現狀
目前,婺源在進行鄉村旅遊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已經形成了規模化、產業化的發展模式。其也成為我國鄉村旅遊產業發展的領軍代表。綜觀婺源鄉村旅遊的發展,可以看出,其在近年來的發展過程中無論是從整體的旅遊人數接待,還是從旅遊產業收入方面都實現了較高的提升。圖2 中展現的鄉村旅遊的產業鏈構成。

圖2 鄉村旅遊的產業鏈構成
圖3中展示的是今年1-3月婺源在發展鄉村旅遊方面的接待人數和營業收入情況。由於1-3月並非婺源旅遊的旺季,因此其在接待人數方面數量不多,而整體收入情況也相對較低。進入到4月份後,婺源迎來油菜花開的季節,其旅遊接待人數和旅遊營業收入將呈現直線的增長。
婺源在發展鄉村旅遊產業的過程中,具有鮮明的季節性特徵。
圖3 2015年婺源鄉村旅遊情況

3.2婺源鄉村旅遊發展的問題
雖然婺源地區在鄉村旅遊產業發展的進程中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是也有一些固有的問題凸現出來。
3.2.1 旅遊產業結構單一
雖然婺源有「中國最美鄉村」之城,但是其在進行旅遊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僅有鄉村旅遊和自然觀光作為旅遊產業發展的支撐。其整個旅遊產業結構單一。隨著我國旅遊產業發展的提速,目前在中國的許多地區也都開始了鄉村旅遊的發展進程。諸如上海、北京等地區都推出了郊區旅遊。相對來說,這種郊區旅遊的內容實質上與婺源的旅遊產業結構相差無幾,都是前往鄉村觀光住宿,感受鄉村文化的意境。所不同的是,婺源的鄉村文化更多的是帶有鮮明的地域特色。而且,就目前鄉村旅遊的發展現狀來說,其更多的也就是進行觀光、品農家菜,住農家院等。並沒有太多新穎的元素納入進來。
就婺源來說,婺源地區擁有十分豐厚的文化資源底蘊。但是其在發展鄉村旅遊產業的過程中並沒有合理的將這些文化傳承、民俗內容等在旅遊產業發展的過程中進行呈現。所以導致婺源地區在發展鄉村旅遊產業的過程中形成了單一的旅遊產業結構,不利於婺源鄉村旅遊產業的長久發展。
3.2.2 經營理念及水平不足
從婺源鄉村旅遊的發展源頭來說,其多數是由鄉鎮和農戶自發組成的旅遊村。而隨著越來越多的遊客前往婺源地區觀光旅遊,這些農戶本身也就成了當地旅遊產業和旅遊資源的經營者。對於這些經營者來說,其並沒有經過專業的旅遊經營學習和培訓,因此在進行旅遊資源的經營過程中無論是從理念還是水平方面都有著較明顯的欠缺。
由於經營理念和經營水平的不足,促使其在進行鄉村旅遊發展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個人主觀思想和主觀意識的影響,其往往更多看重的是眼前的經濟效益。在這種思想的主導下,其會造成整個婺源旅遊產業發展的制約,不利於經濟效益的提升。所以,這些經營者在進行鄉村旅遊發展的過程中盲目的進行投資,對居住環境、建築設施等大加改造,而忽視了鄉村旅遊本質的內容改善。比如在進行農家樂的菜品設置上,農戶們更加重視的菜品的質量,以及遊客的不同口味需求。但是從遊客的視角來說,其重視的是在其它地區所不能吃到的菜品,其中最關鍵的是當地的原材料供應,以及周邊古樸的本真環境。所以經營理念的差異,促使婺源地區在進行鄉村旅遊發展的過程中,逐步的將原有的特色內容逐漸的改進,直到沒有特色。這對於婺源地區鄉村旅遊產業的長遠發展來說,是十分不利的。
3.2.3資金匱乏導致產業發展步履維艱
資金是發展的基礎,也是根本前提。即便是進行鄉村旅遊產業的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發展的支撐。從目前婺源地區的發展來說,資金匱乏的問題影響著其整個產業的發展速度和發展前景。
由於資金的不到位,導致婺源地區在進行一些傳統文化資源保護方面舉步維艱。而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管和保護,也往往會導致這些傳統歷史古跡的破壞甚至消失。這是婺源地區在發展鄉村旅遊產業過程中面臨的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
3.2.4 生態環境破壞嚴重
婺源地區發展旅遊的過程中,強調的農村生態旅遊。因此其應該強化對環境的保護和重視。但是從縣長來說,似乎這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其在發展旅遊的過程中,一方面是由於遊客素質的低下,導致在進行旅遊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帶來許多人為的環境破壞。其次是經營者為了更好的吸引遊客,盲目開發旅遊資源,也導致了對當地生態環境的破壞。
任何產業的發展都不應該以破壞環境為前提。對於婺源這樣一個以生態鄉村旅遊的地區來說,其在鄉村旅遊發展的過程中更是應該加強對這點內容的把握和重視。但現實卻並非如此。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也對婺源鄉村旅遊產業的長久發展帶來了一些消極的影響。
3.3智慧旅遊信息化背景下婺源鄉村旅遊的問題闡述
而今,越來越多的地區在發展旅遊的過程中強調智慧旅遊的概念。但其是否真的對智慧旅遊的概念有所了解卻值得推敲。
3.3.1 信息化發展水平滯後
由於婺源本身地處江西境內,其無論是從新技術的引進,還是新資源的開發方面都有著較大的壓力。對於信息化手段的應用,婺源地區更是存在較大的滯後性。這種滯後性的存在,促使其在進行智慧旅遊發展的過程中很難在短時間內實現突破。
3.2.3資金和技術匱乏
信息化的發展同樣離不開資金的支撐。婺源地區要想實現鄉村旅遊的智慧化發展,就必然要通過大量的資金投入進行智慧化體系和相關系統的建設。在進行發展的過程中,其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技術的投入。
首先從資金方面來說,在前面的論述中也曾提到過,婺源地區在發展鄉村旅遊的過程中資金匱乏的問題十分突出。對於智慧旅遊以及鄉村旅遊信息化的發展也是一樣。由於資金的匱乏,致使婺源在進行信息化旅遊產業建設的過程中面臨重重困境。
其次是技術的匱乏。由於江西地區本身在我國的省市中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婺源在科技的研發和技術實現方面往往比許多一線城市而言,存在較大的困難。技術實力的欠缺,導致婺源地區在實現智慧化旅遊發展的過程中心有餘而力不足。

4 婺源智慧旅遊的對策研究

4.1智慧旅遊與鄉村旅遊的結合
首先,在智慧旅遊與鄉村旅遊的結合方面,婺源地區應該學習我國其它地區的先進經驗,在進行旅遊發展的過程中,結合智慧旅遊的要求來進行鄉村旅遊的推動。
首先是對智慧旅遊的理解。智慧旅遊指的是以信息化的手段運用推動旅遊產業的發展,提升旅遊產業發展進程中的技術內涵和實力。藉助信息化的手段推動智慧旅遊,能夠促使整個產業的發展速度得到提升,同時也實現管理手段的信息化和便捷化。
在進行婺源的鄉村旅遊發展的過程中,針對鄉村旅遊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可以藉助智慧旅遊的方式來進行改善。通過智慧旅遊與鄉村旅遊的結合,促使其在進行鄉村旅遊發展的過程中能夠形成產業化、規模化的發展模式。以信息化為主導,促使其在旅遊要素的規劃、旅遊基礎設施的配備以及旅遊文化活動的監管方面都能夠實現電子化、]信息化的運營。
4.2智能服務的提供
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移動終端的快速普及,遊客對旅遊資訊獲取的及時、准確以及方式或途徑的多樣性需求,變得越來越突出。
因此,鄉村旅遊建設在優化資訊網站功能、增強服務信息交互的同時,還需要在旅遊目的地引入一些智能化服務實施,以迎合這種新型旅遊趨勢和豐富遊客體驗方式。鄉村體驗農具的智能儲管箱、度假屋的客房智能感應系統、遊客體驗影音回放系統、遊客記賬式消費管理系統、電子票單等預定服務系統,這些在國外已經成熟應用的信息化系統和智能化解決方案將使得鄉村旅遊目的地的服務更具有人性化、現代化。事實上,這種智能化服務理念和企業化經營思路,已經觸動了我們很多經營管理者「將鄉村旅遊打造成休閑風景區、自然體驗區,而不只是吃農家菜、住農家屋的普通田園農庄」的神經。
4.3重視智慧化人才的培養
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培養高學歷、新型鄉村旅遊管理人才,是婺源鄉村旅遊長遠發展的主要支撐。婺源鄉村人力資源豐富但是農民總體素質低,高學歷實用人才奇缺,這嚴重製約了我過鄉村旅遊的發展。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完善婺源人才政策支持體系。政府應進一步加大相關政策的支持力度,在制定政策時充分考慮各地的獨特性採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努力提升高學歷實用型人才的待遇水平。落實人才培養機制,深刻認識原有規章制度中的不足,用科學、專業的眼光推進人才培養工作上升到一個新的台階。

結論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物聯網、泛在網、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普及,智慧旅遊成為了推動旅遊業發展的一股新浪潮。2011年,國家旅遊局長邵琪偉提出要用十年的時間在婺源初步實現基於信息技術的「智慧旅遊」。2014年是婺源的智慧旅遊年,智慧旅遊的建設如火如荼。 婺源鄉村旅遊的發展受基礎環境、農村經濟以及服務配套設施等客觀因素限制,較之旅遊景區、旅行社、旅遊飯店等成熟的旅遊經濟業態,發展相對緩慢。隨著《中國旅遊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的出台和鄉村旅遊經濟在旅遊客源結構優化過程中越發明顯的調節作用,近些年婺源各地相繼加大了對鄉村旅遊發展的重視,在資源開發、產銷一體、品牌推廣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舉措。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自2011年以來,在以北京、南京、揚州等智慧旅遊試點城市為代表的鄉村旅遊智慧建設帶動下,一大批諸如旅遊商品在線營銷、鄉村旅遊電子商務采購、鄉村旅遊資訊等平台開始成為建設主流,並有效推動鄉村旅遊在智慧化應用和運營中的發展。從愛爾蘭、葡萄牙、澳大利亞等國外鄉村旅遊的成熟發展經驗來看,未來鄉村旅遊的發展將變得越來越智慧,越來越「非農村化」。

參考文獻:
[1] 徐舒.基於智慧旅遊的秦皇島市旅遊公共信息服務建設[J].商,2013(11):32-34
[2] 朱珠,張欣.淺談智慧旅遊感知體系和管理平台的構建[J].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6):第2版
[3] 張凌雲.智慧旅遊:個性化定製和智能化公共服務時代的來臨[J].旅遊學刊,2012(02):40-42
[4] 金衛東.智慧旅遊與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J].旅遊學刊,2012(02):18-19
[5] 於萍.鎮江市旅遊資源評價與開發策略[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3);第2版
[6] 呂禎婷,羅世俊,謝晶晶.皖南黃山區鄉村旅遊資源評價及開發建議[J].黃山學院學報,2009(02):第3版
[7]胡秋媛,陳煥雄.婺源鄉村旅遊發展的SWOT分析[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3(05):第3版
[8]高曾偉,高暉.鄉村旅遊資源的特點、分類及開發利用[J].金陵職業大學學報, 2012(03):第2版
[9]張玉改,蘭貴秋.開發鄉村旅遊資源芻議[J].商業時代,2013(24):33-35
[10]高曾偉,王志民.論鄉村旅遊資源[J].鎮江高專學報,2011(01):第4版
[11]金學良,陳常優.鄉村旅遊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摘錄)[J].人文地理,2009(03):36-38
[12]曾天雄,馬昌群.論鄉村旅遊資源的開發[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5):第2版
[13]彭明勇,鄉村旅遊資源的模糊評價法[J].職業時空,2007(03):26-28
[14舒象連.我國鄉村旅遊資源及其開發散論[J].旅遊研究與實踐,2011(02):22-23

❷ 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的學院領導

黨委書記:曹長興
曹長興,男,1960年生於吉林長春,漢族,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碩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學習經歷:1991年畢業於北京化工學院化學工程專業,獲碩士學位;1997年至1998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化學工程系作高級訪問學者。工作經歷:被評為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歷任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化學工程系副主任、教學工作評價辦公室主任、教學工作評價領導小組秘書長、黨委組織部部長兼統戰部部長、黨委副書記。2009年12月至今任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黨委書記。主要研究領域:化工過程模型化和最優化,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二十餘篇,與他人合著《石油化工工藝工程師必讀》叢書,主持和參加多項科研項目,其中有2項分別榮獲中石化公司優秀計算機軟體三等獎和2004年第七屆全國統計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研究成果在石油化工企業中得到應用。代表性成果:在擔任北京石油化工學院黨委組織部部長、黨委副書記十餘年間,在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取得多項成績:2002年北京石油化工學院作為北京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試評估高校之一,試點工作成果獲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的肯定,試點經驗在北京高校交流推廣;2007年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榮獲北京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優秀高校和單項進步獎高校的稱號;《高校學生工作流程再造理論與實踐探索》一文獲2008年北京高校領導幹部優秀論文三等獎等。
院長:黃先開
黃先開,男,1964年10月出生,湖南瀏陽人,中共黨員,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教育部高等學校數 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學習經歷:1980-1984年,湖南吉首大學數學系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1986-1989年,北京理工大學應用數學系學習,獲理學碩士學位;1996-1999年,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習,獲管理學博士學位;2000-2001年,哈佛大學經濟系高級訪問學者。工作經歷:歷任北京商學院數學教研室主任、基礎部主任、數理系主任、教務處處長;中共紹興市委副秘書長(掛職);2009年至今任北京聯合大學副校長、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院長(兼)。主要獲獎: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原國內貿易部有突出貢獻的青年科技與管理專家,北京市優秀教務處長。獲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1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國家級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主要研究領域:應用數學、計量經濟分析、貨幣政策與宏觀經濟分析、教育管理。代表性成果: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0多篇,其中被SCI, EI收錄8篇;Mathematics Review收錄16篇;出版專著三部,主編教材、教學輔導書20多部;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重大項目三項,主持北京市自然科學項目、教改項目三項。
黨委副書記:范蓓
范蓓,女,1961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碩士,副研究員。學習經歷:1979-1983年,北方交通大學鐵道機械繫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2000-2002年,參加北京管理研修學院舉辦的澳大利亞梅鐸大學(Murdoch University)工商管理專業學習,獲碩士學位。工作經歷:歷任鐵道部南口機車車輛廠任助理工程師;北京聯合大學電子工程學院團委副書記、宣傳部幹事;校經濟管理辦公室副主任、財務處處長;2009年至今任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黨委副書記。代表性成果:發表論文有《加強管理促進校辦產業的發展》、《高校產業中的風險及其控制》、《Internet 商貿及安全問題》、《Internet 商貿安全問題解決方案》、《多校區財務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設的模式研究》等。參加了校辦企業《遠程網路監控系統》、市級科研《建立適應科技產業化高校科研管理機制的研究》、校級教改《多校區教育經費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設研究》等項目的開發研究。
副院長:張凌雲
張凌雲,男,1960年12月出生,中國致公黨員,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學習經歷:畢業於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系,獲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旅遊經濟專業經濟學碩士學位。曾赴英國薩利大學短期訪問研究。工作經歷:歷任南開大學旅遊學系副教授、中國旅遊報編輯和記者、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總經理秘書和市場部副部長、深圳雅昌企業有限公司企劃總監、靈趣中華旅遊網首席運營官(CEO)、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發展研究院院長等職。主要研究領域:旅遊經濟、旅遊地理和旅遊管理研究。代表性成果:主持和參與了國家旅遊局中國旅遊業發展「十一五」、「十二五」旅遊發展規劃;主持國家旅遊局重點科研攻關項目「世界旅遊強國內涵及指標體系」;主持起草了多部旅遊業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地方標准;在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來源期刊上發表了學術論文60餘篇,出版了專著、譯著和教材等30餘部。主要獲獎:先後榮獲2009年度北京市教工委科技先鋒先進個人和2010年度國家旅遊局學術成果論文一等獎。主要兼職:兼任中國旅遊研究院學術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旅遊發展研究基地副主任、《旅遊學刊》學術委員、《旅遊科學》學術委員、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旅遊管理》學術顧問、國家旅遊局5A景區驗收組特邀專家、全國旅遊標准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10)委員、全國休閑標准化技術委員會(SAC/TC 498)委員,中國地理學會旅遊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旅遊學會常務理事。
副院長:王美萍
王美萍,女,1961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教授。工作經歷:1981年至2000年一直從事教學工作,2000年任旅遊學院酒店與餐飲管理系主任兼系總支書記。現任旅遊學院副院長,主管學院教學和科研工作。兼任旅遊學院全聚德餐飲管理學院院長,《旅遊學刊》編委、教育部高職高專餐旅管理服務類專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西餐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高級考評員,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職業培訓教材工作委員會委員。業務專長:旅遊高等教育管理及餐飲管理科學和應用技術。主要成果:撰寫《酒店管理專業應用性人才培養模式探討》、《糖塑藝術浮翠流丹》、《烹飪高職教育定位的問題思考》等多篇論文。主持《高等職業教育實踐課程工作過程導向同步協作式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設計性、綜合性實驗項目》、《膳食營養與配餐》、《北京市郊區民俗旅遊特色餐飲調研》等多項課題研究和勞動社會保障部、北京市職業技能鑒定題庫建設。主筆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標准;主編北京市高校精品教材、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教材、國家級職業教育規劃教材、高職高專酒店管理專業教材、國家職業資格操作技能考核手冊等多部教材。
副院長:石美玉
石美玉,女, 1972年8月出生,朝鮮族,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教授職稱。學習經歷:1990年9月至1997年7月就讀於吉林大學經濟學系經濟學專業,先後取得經濟學學士、碩士學位;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財貿系應用經濟學專業學習,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2004年6月在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博士後流動站做科學研究;2005年9月至2006年7月在北京大學做國內訪問學者。工作經歷:歷任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休閑與旅遊管理系副主任、北京學研究基地旅遊研究室主任、旅遊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所所長、《旅遊學刊》編委,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旅遊管理專業負責人。2011年至今任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副院長。主要研究方向:旅遊購物及旅遊商品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旅遊開發;消費者行為與旅遊目的地營銷;會展旅遊;旅遊發展模式與政策評價等。在國內外發表論文40多篇,出版專著2部,合著4部,教材3部,主持或參與世界銀行、國家、省部級和其他橫向課題40多項。社會兼職:東北亞國際旅遊論壇中方專家之一、(韓)《東北亞旅遊研究》學術委員、北京旅遊學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山東省旅遊商品專家委員會委員、山東旅遊策劃規劃營銷專家委員會委員。

❸ 張凌雲的人物簡介

1996年6月畢業於浙江農業大學茶學系,畢業後在浙江大學茶業科技開發公司從事茶葉新產品開發工作,1999年9月始在浙江大學茶學系攻讀碩博連讀,2004年3月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茶樹生物技術與資源利用。在茶葉加工、深加工與綜合利用方面具有獨到之處。現為廣東省科技推廣專家服務團成員之一,近年來先後在廣東、廣西、貴州等省及地區從事茶葉生產技術推廣工作。長期從事茶飲料、濃縮汁等深加工化學及工藝技術的科研工作,對固液態茶飲料體系穩定化研究、理化成分動態變化及其配套技術等有堅實的基礎和豐富的經驗。1999-2000年即參與了罐裝液態茶飲料加工技術的研究,主要負責液態茶飲料體系組成及配套新技術的研究工作。2001-2003年先後主持和參與了「不同茶樹品種『冷後渾』特性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302325),綠茶貨架期內保質機理研究(杭州市科技局,WHH-ZJU-2003-004),2001-2004年在博士論文期間,以「不同茶樹品種鮮茶汁飲料適制性研究」為主題,首次對鮮茶汁飲料用原料品種、嫩度、沉澱形成及其處理方法進行了系統研究。較早在國內發表了「綠茶鮮汁飲料提取條件、適制性、沉澱特性的研究」,介紹茶飲料穩定體系的成因。目前已開展的與本課題相關的基礎性研究主要包括:1不同茶類紅茶茶乳酪的組成成分分析;2茶飲料穩定態體系研究。3系統開展了不同品種綠茶水浸液冷後渾基礎研究。明確了不同綠茶浸提液冷後渾的組成差異性,提出了冷後渾後期沉澱轉變由表觀色澤至成分結構的獨特現象,並擬進一步深入剖析實質的轉化機理。
2003年以來先後主持了「綠茶貨架期內保質機理研究」(杭州市科技局,WHH-ZJU-2003-004),有機綠茶品質劣變機理及保鮮技術與應用(義烏市科技局,ZJYW/04-2-03),高兒茶素種質資源篩選及其深加工產品開發研究(山東省中青年科學家科研獎勵基金項目,2005BSA09001)、 茶葉功能成分HPIS提取技術研究(山東省科技廳,2006GG2209014)等研究工作。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5篇,其中SCI收錄3篇。主編和參編《綠色食品茶葉生產頂尖指南》、《優質茶葉生產技術》(中國農業出版社)等專著。2006-2007年間先後獲得浙江省科技廳頒發的浙江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

❹ 張凌雲的藝術簡介

中國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成都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入編《中國文藝家傳集》。
四川省成都市人,出生於1958年。自幼跟隨父親張白河(中國著名電影宣傳畫畫家)學習繪畫,獲其真傳。美術功底深厚扎實,具備多種藝術語言表現技法。並於1985年畢業於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和東方美術電視函授學院。從1976年開始繪畫創作至今,從事美術專業30餘年。
曾參軍南海艦隊,在部隊從事美術宣傳工作,1982年退伍調入成都市勝利影劇院任專業美術師。現為職業畫家。2006年成立自己的個人畫室:凌雲畫廊
1982年電影宣傳畫《風雪黃昏》,《人生》入選四川省第二屆電影宣傳畫創作展。
1984年,電影宣傳畫《鐵面人》入選成都,重慶,貴陽,昆明四市創作年展。同年7月被《電影評論》發表。
1984年油畫《月夜》入選成都市油畫創作展。
1987年電影宣傳畫《拉雷多監獄》,《迪斯科舞星》入選成都,昆明,貴陽,南寧四大城市聯展,其中《迪斯科舞星》獲3等獎。
1987年油畫《童戀》,《階梯》入選四川省油畫創作展,《童戀》選送日本展出。
1988年油畫《老婦》入選成都市油畫創作展。
1990年電影宣傳畫《霹靂舞》入選四川省電影宣傳畫創作展。同年入編《四川電影宣傳畫集》。
1999年油畫《木橋》,《小溪,頑石》入選四川省迎澳門回歸風景油畫創作展。
2007年油畫<<年年有魚>>被香港收藏家收藏;《樹林》,《花卉》,《熊貓》等等多副作品被多位收藏家收藏。
2008年5月16日即興創作的油畫《眾志成城,抗震救災》義捐給四川省美協用於災區重建,並入編《四川省「我為抗震救災作貢獻」大型美術作品賑災義拍》畫冊
2008年6月3日創作的抗震題材《警察媽媽——蔣小娟》發布在油畫網凌雲畫廊中,得到廣泛關注和好評!
2008年創作的油畫《高原老人》被印尼收藏家收藏。
2008年創作的油畫《風姿2》被四川航空公司收藏。
2008年創作的油畫《旋律》《印象薩克斯》被成都市某會所收藏。

❺ 求生態旅遊方面的書籍!緊急緊急!

生態旅遊 作者: 出版:中國旅遊出版日期:2008年05月 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生態旅遊從理論到實踐的各個方面,既總結了已有的有關生態旅遊的研究成果,如生態旅遊的產生與發展、生態旅遊的基本概念體系、生態旅遊的基礎理論、生態旅遊者及生態旅遊市場、生態旅遊資源及生態旅遊開發、生態旅遊業及生態旅遊管理、生態旅遊環境及生態旅遊環境保護、生態旅遊規劃與生態設計,也涉及到了諸如生態旅遊體驗、生態旅遊環境解說與教育等生態旅遊研究領域的一些新內容。本書努力做到理論與案例相結合,具有較強的系統性。http://www.xinhuabookstore.com/proct/909339/

❻ 龔淑英的主要發表論文

序號 作者 年份 篇名 文獻來源
1 徐准盾龔淑英 2005 綠茶水浸出物含量對茶湯濃度及其感官審評的影響 茶葉,2005,31(3):166-169
2 姜紅艷龔淑英 2004 茶葉中鉛含量及研究動態 茶葉,2004,30(4):187-189
3 張琳潔龔淑英 2003 茶的物質屬性與茶文化的思想背景 茶葉,2003,29(2):
4 龔淑英 周樹紅 2003 不同輻射處理對普洱茶主要化學成分及感官品質的影響 茶葉科學,2003,23(1):51-55
5 龔淑英 周樹紅 2002 普洱茶貯藏過程中多酚類及其氧化產物含量變化的研究 中國普洱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6
6 龔淑英 張琳潔 2002 對日中感官審評茶葉方法與特點的比較和思索 茶葉,2002,28(3)
7 龔淑英 石元值 2002 濃縮茶汁的制備與保鮮研究初報 茶葉,2002,28(1)
8 陸建良、梁月榮、龔淑英、顧志雷 2002 茶湯色澤與茶葉感官品質相關性研究 茶葉科學,2002,22(1):56-61
9 龔淑英 周樹紅 2002 普洱茶貯藏過程中主要化學成分含量及感官品質變化研究 茶葉科學,2002,22(1)
10 龔淑英 2001 烏龍茶和茉莉花茶感官審評方法及技術要點 中國茶葉加工,2001,(2):44-46
11 梁月榮,陸建良,龔淑英,徐月榮,屠幼英 2001 嫁接對茶樹新梢化學成分的影響 茶葉2001年01期
12 龔淑英,顧志蕾 2001 兩種不同烏龍茶審評方法香氣與滋味的比較 茶葉科學2001年02期
13 龔淑英,顧志蕾,陳利燕 2001 針型茶的形態與沖泡方法對沖泡方法對沖泡效果的影響 茶葉,2001,27(1):44-47
14 梁月榮,傅柳松,張凌雲,陸建良,龔淑英,顧志蕾,徐月榮 2001 不同茶類和產區茶葉氟含量研究 茶葉2001年02期
15 龔淑英,朱曉玲 2001 中國茶造型與沖泡技藝 茶葉信息,2001,(14):18-20
16 龔淑英,顧志蕾,陳利燕 2001 針型茶的形態與沖泡方法對沖泡效果的影響 茶葉2001年01期
17 李再兵,龔淑英 2001 液態茶飲料的發展現狀及研究進展 茶葉2001年03期
18 龔淑英,梁月榮,徐月榮,陸建良,屠幼英 2000 利用雲南大葉種加工名優綠茶技術 中國茶葉2000年03期
19 陸德彪,毛祖法,龔淑英,俞燎遠,孫利育 2000 機制龍井茶質量與機械結構關系研究 中國茶葉2000年01期
20 龔淑英 2000 「巴仙碧峰」茶的加工工藝及品質研究報告 茶葉,2000,26(1):26-29
21 龔淑英 2000 中國茶的造型 中國茶葉2000年01期
22 龔淑英 2000 利用雲南大葉種加工名優綠茶技術 中國茶葉,2000,22(3):14
23 龔淑英、朱曉玲 2000 名優綠茶的造型加工方法和泡茶藝術 中國茶葉加工,2000,(3):12-14
24 龔淑英 2000 中國茶的造型 中國茶葉,2000,(1):16-17
25 梁月榮,蔡偉鋒,陸建良,屠幼英,徐月榮,龔淑英,方輝遂 2000 浙農113和浙農139引種重慶涪陵後化學成分的變化 茶葉2000年02期
26 龔淑英 1999 簡述20世紀中國茶葉加工業的發展 中國茶葉加工,1999,(2):2-5
27 龔淑英 1999 名優綠茶沖泡水溫及時間對感官品質的影響 茶葉科學,1999,19(1):67-72
28 龔淑英 1999 溫度變化對機制浙江龍井茶品質的影響 浙江農業大學學報,1999,25(1):50-54
29 龔淑英,沈培和,顧志蕾,周樹紅 1999 名優綠茶沖泡水溫及時間對感官品質的影響 茶葉科學1999年01期
30 梁月榮,龔淑英,方輝遂,徐月榮,陸建良,屠幼英,葉繼術,駱穎穎 1999 「巴仙銀尖」的加工工藝及品質研究報告 茶葉1999年04期
31 龔淑英,陸德彪,毛祖法,俞燎遠,錢曉東 1998 機制龍井茶攤涼與輝鍋工藝研究初報 茶葉科學1998年02期
32 龔淑英,顧志蕾 1997 袋泡茶質量評判方法探討 中國茶葉加工,1997,(3):42-44
33 龔淑英,顧志蕾,龔琦 1997 袋泡茶感官審評中的沖泡條件 茶葉科學,1997,17(增刊)(--):108-112
34 龔淑英 1994 茶葉精製過程中「組合」的技術訣竅 茶葉1994年02期
35 龔淑英,尹軍峰 1993 茶葉配套採制的經濟效益分析 茶葉,1993,19(1):51~53
36 龔琦,王金木,龔淑英 1993 環境條件對茶葉殺青的作用及過程模擬 茶機設計與研究,1993,(1):9~10
37 龔淑英,李仲先 1993 「茶」字的字源學考證 農業考古,1993年第2期
38 龔淑英,張堂恆 1992 酸化茶鮮原料對鮮茶汁壓榨提取的作用 浙江農業大學學報,1992,18(增刊):13~17

❼ 張凌雲的論文

[1]Yuerong Liang, Lingyun Zhang and Jianliang Lu.A study on chemical estimation of pu-erh tea quality[J].J. Sci. Food Agric.,2005,85:381-390.
[2]Yuerong Liang, Jianliang Lu, Lingyun Zhang et al. Estimation of tea quality by infusion colour difference analysis[J]. J. Sci. Food Agric., 2005,85:286-292.
[3]Yuerong Liang, Jianliang Lu, Lingyun Zhang et al. Estimation of black tea quality by analysi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colour difference of tea infusions[J].Food Chemistry2003, 82: 283-290.
[4]Yuerong Liang, Jianliang Lu , Lingyun Zhang.Comparative study of cream in infusions of black tea and green tea [camellia sinensil(L.) O. Kuntiz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technology.2002,37:627-634.
[5]Lu JL, Liang YR & Zhang LY (2001). The classification tea cultivars and their growing in China, , (Shizuoka, Japan) Proceedings of 200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a Culture and Science P331-334.
[6]張凌雲,張燕忠,葉漢鍾.不同採摘季節對嶺頭單樅烏龍茶香氣品質影響的研究[M].海峽兩岸茶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p183-189.
[7]張凌雲,張燕忠,葉漢鍾.不同採摘時期對重發酵單樅茶香氣及理化品質影響研究[J].茶葉科學,2007,27(3):236-242.
[8]張凌雲,梁月榮.不同茶樹品種綠茶鮮汁飲料熱加工與老化特性初探[M].海峽兩岸茶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3.p264-266.
[9]張凌雲,梁月榮,等.滅菌與老化處理對綠茶鮮汁飲料品質影響研究[J].茶葉科學.2003,(2):171-176.
[10]張凌雲,梁月榮,等.不同原料綠茶鮮汁飲料加工與老化特性初探[J].糧油與食品機械.2003,(10):86-88.
[11]張凌雲,丁兆堂.採摘嫩度對綠茶鮮汁飲料品質的影響[J].食品與生物學報.2009,29(1):23-27.
[12]張凌雲,張燕忠,孫慶磊,吳穎.毛葉茶理化品質分析研究[C].第五屆海峽兩岸茶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403-412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