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解熱
① 驚風的治療葯方由哪些葯材組成
驚風又稱「驚厥」,俗名「抽風」,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病證,可由多種原因及多種疾病引起,臨床上出現頸項強直,四肢抽搐,甚則角弓反張或意識不清症狀者,均歸屬於驚風的范疇。一般以1~5歲嬰幼兒為多見,年齡愈小,發病率愈高。七歲以上則逐漸減少。發病時往往症情比較凶險,變化迅速,常能威脅到小兒生命。
【方一】定風丹
【出處】《中國醫學雜志》
【組成】生乳香10克,生沒葯10克,硃砂2克,全蜈蚣1條,全蠍3克,雙鉤藤10克。
【功用】定驚安神,熄風止痙。
【主治】小兒急驚風。
【方解】乳香、沒葯行氣活血;硃砂安神定驚;全蠍、蜈蚣熄風止痙;鉤藤鎮肝熄風止痙。
【葯理】乳香有鎮痛、消炎、升高白細胞、促進傷口癒合、祛痰的作用;沒葯有抑菌、降脂作用;硃砂能降低大腦中樞神經興奮性,有鎮靜、抗驚厥作用;全蠍、蜈蚣有明顯抗癲癇、抗驚厥作用;鉤藤有降壓、鎮靜、抗栓、抗凝的作用。
【用法】共研為細末,每次沖服0.3克。亦可置其口中,乳汁送下。
【方二】定風散
【出處】《河南中醫》
【組成】生石膏24克,天竺黃18克,膽南星12克,硃砂9克,蜈蚣20條。
【功用】清熱瀉火,豁痰開竅,定驚熄風。
【主治】小兒急驚風。
【方解】石膏清熱瀉火;天竺黃、膽南星化痰開竅,清熱定驚;硃砂安神定驚;蜈蚣熄風止痙。
【葯理】天竺黃有明顯的鎮痛抗炎作用,提高痛閾強度優於消炎痛;硃砂能降低大腦中樞神經興奮性,有鎮靜、抗驚厥作用;全蠍、蜈蚣有明顯抗癲癇、抗驚厥作用;膽南星有祛痰及抗驚厥、鎮靜、鎮痛作用。
【用法】研為細末,根據年齡酌量服用。定風散內硃砂,因含汞不宜煎煮,長期服用時,劑量宜小,以免蓄積汞中毒。
【方三】人參湯加味
【出處】《中國現代實用醫學雜志》
【組成】人參9克,乾薑2克,白術6克,茯苓8克,炙甘草5克,山葯6克,扁豆5克,薏米8克,天麻5克,鉤藤6克,地龍5克。
【功用】溫中祛寒,補氣健脾,平肝熄風。
【主治】小兒慢驚風。
【方解】用白術培脾土之虛,人參益中宮之氣,乾薑散胃中之寒,甘草緩三焦之急也。且乾薑得白術,能除滿而止吐;人參得甘草,能療痛而止痢。方中炙甘草、乾薑溫中散寒;人參、白術、茯苓、山葯、扁豆、薏米健脾益氣,除濕止瀉;天麻、鉤藤平肝熄風。
【葯理】人參湯(《傷寒論》理中丸)能促進黏膜細胞再生修復,促進醋酸型胃潰瘍癒合。能降低胃液中游離鹽酸濃度,減輕黏膜侵蝕和減少胃蛋白酶激活,對胃潰瘍的發生起保護作用。對脾胃陽虛型低血壓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血壓作用。本方現代主要運用於慢性胃腸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擴張、胃下垂、慢性結腸炎、功能性子宮出血等證屬中焦虛寒者,為本方溫中祛寒、補氣健脾、平肝熄風的功能提高了一定的葯理依據。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四】麻翹石膏湯
【出處】《新疆中醫葯》
【組成】麻黃6克,生石膏20克,連翹20克,金銀花20克,大貝母20克。
【功用】解表清里泄熱。
【主治】急驚風證見發熱,怕冷,咳嗽,流涕,心痛抽風,白苔或黃苔,紋紅紫,脈浮數。
【方解】麻黃解表邪,石膏清里熱,大貝母泄降,連翹、金銀花清熱解毒,蜂蜜、白糖潤腸緩下,以瀉里熱。並能補虛解熱、強心等。綜合起來,有解表清里,泄熱之效。
【葯理】麻黃具有興奮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金銀花的化學成分有環己六醇、黃酮類、皂苷鞣質等,具有抗菌、消炎、收斂作用,對多種細菌、黴菌均有抑製作用;川貝含貝母鹼、西貝母鹼等多種生物鹼,具有降低血壓作用;石膏能抑制發熱時過度興奮的體溫調節中樞,抑制汗腺分泌並能降低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連翹濃縮煎劑在體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白喉桿菌及霍亂弧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
【用法】一劑葯煎兩遍。合在一起,加白糖、蜂蜜各30克。一歲內小兒,分六次服;1~8歲,分五次服,3~6歲,分四次服,6~9歲,分三次服,9~12歲,分二次服。
【方五】麻翹石膏湯加服蠍蠶珀牛散
【出處】《新疆中醫葯》
【組成】蠍蠶珀牛散(蠍牛散):全蠍15克,僵蠶15克,琥珀5克,天麻15克,川貝母18克,牛黃1.2克,麝香0.6克,梅片0.6克,赤金16張。麻翹石膏湯見方四。
【功用】泄熱豁痰,清熱解毒,鎮驚安神,平肝熄風,鎮疼解痙,通絡開竅。
【主治】急驚風證見後腦部劇疼,脊背和四肢酸痛。
【方解】方中以全蠍、僵蠶、天麻鎮靜解痙;以琥珀,赤金養心安神,平肝鎮驚;以梅片、麝香、川貝母、牛黃泄熱豁痰,通絡開竅。
【葯理】僵蠶醇有催眠、抗驚厥作用;琥珀酸具有中樞抑製作用;天麻能使小鼠自發性活動明顯減少,可抑制或縮短實驗性癲癇的發作時間;牛黃有解熱、鎮靜、抗驚厥、降壓、抗炎、止血、降脂作用;麝香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雙向調節作用,小劑量興奮,大劑量則抑制。
【用法】惡心嘔吐,抽搐不安時,可刺少商,曲池,合谷。共為細末。1歲內小兒,每服0.1~0.3克;1~3歲;每服0.15~0.5克;3~6歲,每服0.3~0.6克;6~9歲,每服0.5~1克;9~12歲,每服0.6~1.2克。1日3次,開水送下。
【方六】麻翹石膏湯加服青蟬散
【出處】《新疆中醫葯》
【組成】青蟬散:大青葉30克,蟬蛻30克。麻翹石膏湯見方四。
【功用】清熱化痰,定驚熄風。
【主治】小兒驚風抽搐,高熱昏迷,頭疼發冷等證。
【方解】青蟬散用大青葉,清熱解毒;用蟬蛻,熄風鎮驚,平肝解痙。
【葯理】蟬蛻有抗驚厥、解熱的作用。大青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均有一定抑製作用,對乙肝表面抗原以及流感病毒亞甲型均有抑製作用,並有顯著的抗白血病作用。
【用法】共為細末。1歲內小兒,每服0.3~0.6克;1~3歲,每服0.5~1克;3~6歲,每服0.6~1.2克;6~9歲,每服1~2克;9~13歲,每服1.5~3克。一日三次,開水送下。
【方七】銀葛桂枝湯
【出處】《新疆中醫葯》
【組成】金銀花20克,連翹20克,大青葉20克,葛根10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僵蠶10克,蟬蛻10克,生甘草3克,生薑10克。
【功用】清熱解毒,熄風解痙,鎮驚安神,解表散邪。
【主治】小兒急驚風證見昏迷不醒,頭向後背,口張不開,脖項強直、硬,高熱譫語,煩躁不安,發驚抽搐。
【方解】金銀花、連翹、大青葉清熱解毒;葛根、桂枝發表解肌,祛風解痙;僵蠶、蟬蛻熄風解熱;生薑解表和胃;白芍養血斂陰,平抑肝陽;生甘草調和諸葯。
【葯理】蟬蛻、葛根有明顯解熱、解痙作用。金銀花的化學成分有環己六醇、黃酮類、皂苷鞣質等,具有抗菌、消炎、收斂作用,對多種細菌、黴菌均有抑製作用;連翹濃縮煎劑在體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白喉桿菌及霍亂弧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大青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均有一定抑製作用,對乙肝表面抗原以及流感病毒亞甲型均有抑製作用,並有顯著的抗白血病作用;僵蠶醇有催眠、抗驚厥作用;白芍能促進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並有提高免疫力、鎮痛、解痙的作用。
【用法】配合刺十宣,大椎。一劑葯煎兩遍,合在一起。1歲小兒,分6次服;1~3歲,分5次服;3~6歲,分4次服;6~9歲;分三次服,9~12歲,分2次服。
【方八】蠶蜈雄星散
【出處】《新疆中醫葯》
【組成】僵蠶6克,全蠍6克,蜈蚣6克,雄黃6克,膽南星6克,蟬蛻6克,天竺黃6克,麝香0.6克。
【功用】泄熱豁痰,平肝鎮痙,安神定驚。
【主治】急驚風證見一直高熱不減,或是一陣一陣發高熱,納呆。
【方解】本方用僵蠶、全蠍、蜈蚣鎮痙解毒;用雄黃、蟬蛻平肝安神;用南星、麝香、天竺黃泄熱豁痰,開竅通絡。
【葯理】僵蠶醇有催眠、抗驚厥作用;全蠍、蜈蚣有明顯抗癲癇、抗驚厥作用;雄黃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100%的殺滅作用,也可殺滅大腸桿菌;天竺黃有明顯的鎮痛抗炎作用,提高痛閾強度優於消炎痛;膽南星有祛痰及抗驚厥、鎮靜、鎮痛作用;麝香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雙向調節作用,小劑量興奮,大劑量則抑制;蟬蛻有明顯解痙作用。
【用法】可刺少商,大椎,十宣。共為細末。1歲內小兒,每服0.15~0.3克;1~3歲,每服0.3~0.5克;3~6歲,每服0.5~1克;6~9歲,每服0.6~1.2克;9~12歲,每服0.7~1.5克。每4小時服1次,開水送下。
【方九】參麝樟腦散
【出處】《新疆中醫葯》
【組成】紅麗參8克,樟腦3克,麝香0.9克。
【功用】益氣固脫。
【主治】急驚風證見脈快無力,並且亂,大囟門膨脹,眼斜視,眼皮下垂,瞳孔散大,或左右瞳孔大小不等,口眼歪斜,腹瀉等時。
【方解】紅麗參、樟腦強壯健腦;麝香氣味香竄可以芳香開竅。
【葯理】三葯可以強心興奮,亢進腦中樞之機能,消除腦中樞之抑制狀態。
【用法】可剌人中、印堂、合谷、隱白。共為細末。1歲內小兒,每服0.15~0.3克;1~3歲,每服0.3~0.6克;3~6歲,每服0.4~0.9克;6~9歲,每服0.5~1克;9~12歲,每服1~2克。1日3次,開水沖服。
【方十】朱冰散
【出處】《新疆中醫葯》
【組成】硃砂0.5克,冰片0.9克,薄荷冰0.6克,生甘草3克。
【功用】醒腦通竅,安神鎮靜。
【主治】急驚風證見脈快無力,並且亂,大囟門膨脹,眼斜視,眼皮下垂,瞳孔散大,或左右瞳孔大小不等,口眼歪斜,腹瀉等時(同方九)。
【方解】方中冰片,芳香去穢,通竅啟閉;薄荷冰、硃砂鎮心安神;生甘草補虛清火。
【葯理】硃砂能降低大腦中樞神經興奮性,有鎮靜、抗驚厥作用;冰片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製作用,主要成分有耐缺氧作用;薄荷含有薄荷醇、薄荷酮等成分,具有鎮痛止癢之功;甘草其所含甘草次酸、甘草鋅能治療急慢性炎症。
【用法】共為細末。1歲內小兒,每服0.15~0.3克;1~3歲,每服0.3~0.6克;3~6歲,每服0.4~0.9克;6~9歲,每服0.5~1克;9~12歲,每服1~2克。1日3次,開水沖服。
【方十一】附星散
【出處】《新疆中醫葯》
【組成】白附子6克,天麻6克,天南星6克,防風6克,白芷6克。
【功用】通陽散寒,祛風辟穢,開竅滌痰,熄風導滯。
【主治】急驚風證見小兒昏迷,不省人事,口眼歪斜,手足抽動。
【方解】白附子辛溫散寒,溫發陽氣;天麻,南星滌痰啟閉,熄風除濕;防風,除風解熱;用白芷辟穢開竅。
【葯理】白附子有明顯的鎮靜、抗驚厥及鎮痛作用;防風有解熱、抗炎、鎮靜、鎮痛、抗驚厥、抗過敏作用;天麻能使小鼠自發性活動明顯減少,可抑制或縮短實驗性癲癇的發作時間;天南星具有祛痰、抗驚厥、鎮靜及鎮痛作用;白芷有抗菌、抗真菌、解熱、抗炎、鎮痛、解痙、抗癌、降血壓的作用。
【用法】可刺人中,印堂。共為細末。1歲內小兒,每服0.15~0.3克;1~3歲,每服0.3~0.6克;3~6歲,每服0.4~0.9克;6~9歲,每服0.5~1克;9~12歲,每服1~2克。一日三次,開水沖服。
【方十二】抱龍丸
【出處】《新疆中醫葯》
【組成】抱龍丸(片玉心書方):膽南星15克,天竺黃3克,雄黃1.5克,辰砂3克,老琥珀0.9克,牛黃0.3克,麝香0.15克。
【功用】化痰開竅,清熱醒神。
【主治】急驚風證見昏睡喘促,痰聲漉漉,抽搐。
【方解】牛黃清熱開竅;麝香開竅醒神,通經活絡;硃砂清心鎮靜,安神解毒;琥珀鎮驚安神;膽南星、天竺黃清熱化痰,清心定驚;雄黃祛痰。
【葯理】牛黃有解熱、鎮靜、抗驚厥、降壓、抗炎、止血、降脂作用;琥珀酸具有中樞抑製作用;麝香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雙向調節作用,小劑量興奮,大劑量則抑制;天竺黃有明顯的鎮痛抗炎作用,提高痛閾強度優於消炎痛;膽南星有祛痰及抗驚厥、鎮靜、鎮痛作用;雄黃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100%的殺滅作用,也可殺滅大腸桿菌;辰砂能降低大腦中樞神經興奮性,有鎮靜、抗驚厥作用。
【用法】共為細粉,將生甘草用雪水熬膏,投入葯粉為丸,如皂角子大,黃臘色。1~3歲,每服三分之一丸至二分之一丸;3~6歲,每服二分之一丸至一丸。一日服二次,開水送下。在潮時用燈心,竹葉湯或薄荷湯送下。
② 解熱的方法如何運用
中醫學認為,陽亢生熱,熱盛生痰,痰盛就會生驚生風。因此,在癲癇病治療,特別是發作期的治療中,解熱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多數醫家認為,癲癇熱證主要表現為心肝二經郁熱。解熱首先是要辨清是外感還是內熱,是真熱還是假熱,是心經的熱還是肝經的熱。
外感暑熱,如內里寒濕,就容易成風成痰。在這種情況下,外熱為表,內寒為本,那麼溫平內里就是重要的,解表倒在其次,一味下苦寒之葯,與內寒相兼相迎,反會生內熱。內寒虛者為陰,涼葯一促,就如雪上加霜,衍成虛火,病情反見危重。內熱者痰飲必盛,外感寒邪,易聚成風,風行而氣血郁滯,病必然會發作。這種情況下,寒為表,熱屬里,一定要以涼葯除去內熱,才能去痰之根本。可見,如果不辨表裡、真假,解熱一法便用不到點子上。進一步說,經脈之間互為表裡,臟腑各部互相傳變,真要能把葯用在該用的地方,絕非容易的事。
③ 解熱和退熱的區別是什麼
解熱鎮痛葯,為一類具有解熱、鎮痛葯理作用,同時還有顯著抗炎、抗風濕作用的葯物。因此,本類葯物又稱為解熱鎮痛抗炎葯。臨床常用於感冒發熱頭痛,偏頭痛,牙痛,神經痛,關節痛,肌肉痛和痛經等. ?鎮痛葯鎮痛葯主要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選擇性抑制和緩解各種疼痛。
④ 怎樣才能解熱
可以告訴你個有效的辦法,因為我也是這么做的,首先堅持沖涼,用水沖掉身上的汗水,然後在最後一盆水裡放一點點花露水,再沖1次!這樣在家裡的話可以保持涼快,睡覺的時候在席子上塗點花露水.盡量少做激烈的運動或動作,讓自己保持平靜:
1.少吃多餐。每餐吃得越多,所產生的熱量也越多,尤其是高蛋白食物產生熱量更多。
2.冷水涼腕。每過幾小時,就把你的手腕在冷水龍頭下沖個三五秒鍾。因為手腕處是血管密集的部位,用冷水沖一下,能起到涼血的作用。
3.吃辛辣食物。紅辣椒可以刺激口腔內的熱量受體,提高血液循環,導致大量出汗,有助於降低體溫。
4.溫水沖澡。經常用溫水泡澡或淋浴,特別是在臨睡前,水溫比體溫稍低就行。
5.待在地下室。一般情況下,地下室的溫度會比上層低10℃—15℃左右。
6.穿輕戴素。最好穿輕便、淺色的棉製衣物。合成纖維一般會吸熱,而棉製品則正好相反,有散熱的作用。7.拉好窗簾。當你不在家時,可以把窗簾拉下來,阻止熱量進入,讓室溫升高。
8.多多飲水。在大熱天里,最好不要喝酒,酒精會使體內缺水。不如喝點礦泉水或低糖汽水,當然,最好喝點菊花茶,它能起到降溫醒腦的作用。
9.選用蘆薈。女性可用冰涼的蘆薈油來代替普通的保濕霜,早晚使用能夠起到降低皮膚溫度的效果。
10.放慢節奏。大熱天里,宜放慢節奏,避免劇烈活動,以防體溫升高。如果你有跑步的習慣,最好在氣溫相對較低的時候進行,如每天早上7點前。
11.使用冰袋。利用重復使用的冰袋,冰袋內的液體會持續釋放涼意來降溫,舒解由天熱引起的頭
⑤ 解熱有什麼方法~
教你做最解渴的飲品組圖 消暑解渴,現代人大多喜歡冰鎮飲料。可是,往往飲時覺得舒服,過後卻仍有渴感,而傳統消暑療疾花茶卻沒有這些弊端,其配料價廉且便於家庭操作。金銀花、杭白菊、野菊花、金蓮花都具有散風、清熱、解毒、清肝、明目等功效,多喝點可以清涼一夏。 金銀花:金銀花3克,置杯內入沸水沖泡,為夏日良茶。其性寒味甘、消暑解渴,用於暑熱煩渴、咽喉腫痛、熱毒瘡腫、小兒熱癤及痱子。 野菊花:野菊花清熱解毒功效較好,還有降壓作用。喝野菊花茶對毒癤頭、長瘡、不明原因腫痛效果比較好。配加山楂、桑葉、金銀花一起泡茶喝,能預防高血壓、降壓。此外,取30-50克野菊花煎水,可用來外搽。不過野菊花屬寒性,胃部不適者不可久服。 金蓮花:金蓮花以前一直作為觀賞花,最近幾年從南美秘魯引進,也是作為清熱解毒之用,但與野菊花不同,金蓮花多用於扁桃體炎、中耳炎、脈管炎等炎症。金蓮花雖然好看,但泡茶喝味道偏苦,可適當加點冰糖調調口味。 杭白菊:杭白菊茶應推薦給常用電腦的人喝。因為經常使用電腦,常常會出現視力模糊、眼晴干澀的症狀。取4-5克杭白菊配枸杞,還可改善迎風流淚的症狀。早上起床眼皮腫大的人也不妨用杭白菊消腫。用法是取20-30克煎水,用小紗布浸濕後敷於眼部,數分鍾即可消腫。 荷葉:鮮荷葉25克或干品9克,洗凈切碎,放砂鍋內加水煎茶。其性平味甘淡微澀,所含荷葉鹼、蓮鹼、荷葉苷等成分,能生津止渴、清涼解熱、止瀉降水、降脂減肥。用於中暑身熱、頭昏腦脹、胸悶煩躁、小便短赤。 炎熱夏天有十件事情你一定不要做 不宜坐木 俗話說:「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夏天氣溫高,濕度大,木頭,尤其是久置露天里的木料,椅凳等,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太陽一曬,溫度升高,會向外散發出濕熱,使人易患皮膚病、風濕和關節炎等。 精彩推薦:夏天吃薑不可忽視的五項注意 不宜多吃冷食 在炎熱的夏季,如果胃腸受到大量冷食的刺激,會加快蠕動,縮短食物在小腸里的停留時間,影響人體對食物營養的吸收。同時,由於夏季氣溫高,體內熱量不易散發,胃腸內的溫度也較高,如果驟然受冷刺激可導致胃腸痙攣,引起腹痛。 精彩推薦:解讀八種夏天易發皮膚病 不宜夜晚露宿 盛夏時節,身上的汗腺不斷向外分泌汗液,以散發體內的熱量,睡著後,機體處於放鬆狀態,抵抗力暫時下降。此時如果正值夜晚,氣溫下降,再遇冷風襲來,露水加身,容易導致頭痛、腹痛、關節不適,並引起消化不良和腹瀉。夜晚露宿還易被蚊蟲叮咬,可能染上疾症,如大腦炎等病。 不宜缺少午睡 夏季晝長夜短,氣溫高,人的新陳代謝旺盛,消耗量也大,容易疲勞。加上夜間炎熱,睡不安穩,導致睡眠不足。因此,中午睡上一二個小時,對健康大有裨益。可使身體各系統得到休息,也是防止中暑的一項好措施。 精彩推薦:小竅門:夏天如何巧驅蚊 電風扇不宜吹得過久 電扇吹得過久會破壞出汗的均衡狀態,使人感到頭痛、頭昏、腿酸手軟、全身不適,嚴重者還可能誘發其他疾病。盛夏之夜開著電扇入睡,更容易受涼。尤其老年人和兒童更應注意。 空調不宜開得太大 空調能給人帶來舒適的環境。但如室內外溫差太大,使人對室內外溫度變化難以適應而容易「傷風」「感冒」,而且如室內外溫差太大,不注意室內通風換氣,會使室內空氣混濁,致使各種病原微生物孳生。若人的機體抵抗力降低時,就容易患病。因此,夏天使用空調溫差不易太大,最好在5-8度之間,最大不能超過10度。 精彩推薦:夏天想減肥 必須遵守15條 不宜「快速冷卻」 炎夏,人們外出歸來為盡快消汗除熱,往往喜歡沖冷水浴來「快速冷卻」,但由於人在陽光下吸收了大量的熱量,如此「快速冷卻」,使全身毛孔迅速閉合,使熱量不能散發出而滯留體內,引起高熱,還會因腦部毛細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重者還可引起休克;而且此時人體抵抗力降低,感冒就會「乘涼而入」。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先將身上的汗擦乾或待汗發散干之後再沖洗。 渴極不宜急飲 夏天出汗多,有人一下子喝進很多水,會增加心臟負擔,使血液濃度下降,甚至可出現心慌、氣短、出虛汗等現象,渴極了應先喝少量的水,停一會兒再喝。 精彩推薦:夏天 每天吃冷飲不要超過150克! 不宜用飲料代替白開水 汽水、果汁、可樂等飲料中,含有較多的糖精及電解質。這些物質會對胃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慾,如大量飲用,還會增加腎臟過濾負擔,影響腎功能。而且過多攝入糖分會增加人體熱量,使人肥胖。因此,夏季不宜多喝飲料,最好還是喝白開水,尤其是兒童和老人,更應少喝飲料多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