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沒出版
Ⅰ 但丁·阿利吉耶里的關於《神曲》
《神曲》是一部長篇史詩,全詩分三部,各有33章,加上全書序曲共100章,長達14,233行,每部曲最後一行都以「星」字作韻腳。這種勻稱的布局以及詩中三個境界的勻稱的結構,都是建立在中古關於數字的神秘意義和象徵性的概念上的。
《神曲》是用三韻句寫成,這是但丁以民間詩歌中流行的一種格律為基礎創制的新格律。更重要的是《神曲》用義大利俗語寫成,對於解決義大利的文學用語問題,和促進義大利民族語言的統一起了很大的作用,這使但丁成為義大利第一個民族詩人。
《神曲》原名《喜劇》,這里喜劇並沒有戲劇的涵義。由於羅馬時代戲劇演變的歷史原因,中世紀對於戲劇主要是表演性藝術的概念已經非常模糊,慣於根據題材內容和語言風格的不同,把敘事體的文學作品也稱為悲劇或喜劇。但丁因為這部作品敘述從地獄到天國、從苦難到幸福的歷程,結局圓滿,所以取名為《喜劇》。薄伽丘在《但丁傳》中對這部作品推崇備至,稱它為「神聖的」《喜劇》。1555年的威尼斯版本第一次以《神聖的喜劇》為書名,隨即被普遍採用。中文譯本通稱《神曲》。
但丁是歐洲文學史上繼往開來的詩人,馬克思和恩格斯對他評價很高,還在著作中引用《神曲》中的詩句和人物形象。《神曲》已經譯成許多種文字,成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我國最早的譯本有:1.錢稻孫,從原文譯出,譯文為騷體,照原文三韻句押韻,載1921年《小說月報》第12卷第9期;2.王維克,從原文譯出,散文譯本,1939至1948年商務印書館出版。 《神曲》是一部具有強烈政治傾向性的作品。為了喚醒人心,給改革鋪平道路,但丁在作品中廣泛、深刻地揭露了當時的政治和社會現實。他嚴厲譴責皇帝魯道夫一世和阿爾伯特一世父子只顧在德國擴充勢力,不來義大利行使皇帝的權力,「聽任帝國的花園(指義大利)荒蕪」。詩中還忠實地描繪了佛羅倫薩從封建關系向資本主義關系過渡時期的社會和政治變化,對教會的揭露和批評尤其尖銳。詩中形象地闡明了《帝制論》里政教分離的思想,反對教皇掌握世俗權力,其代表人物就是企圖建立神權統治的教皇博尼法齊烏斯八世,詩中多處揭露他的罪行。
《神曲》對於現實的揭露一般都通過人物形象進行。揭露者和被揭露者大多是歷史上或當代的著名人物,因為但丁相信,只有通過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才能打動人心,促使改革早日實現。
《神曲》通過但丁和他與在地獄、煉獄、天國中遇到的著名人物的談話,反映出中古文化領域的成就和重大問題。因此,《神曲》還起了傳播知識的作用,帶有「網路全書」的性質。但這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這部作品的藝術性。
《神曲》肯定現世生活的意義,認為它不只是來世永生的准備,而且有其本身的價值。詩中顯示出但丁對現世生活、斗爭的興趣。詩中強調人賦有理性和自由意志,對自己的行為負有道德責任,在生活和斗爭中應遵循理性指導,要象一座堅塔一般。要「克服惰性,因為坐在絨墊上或者睡在被子里,是不會成名的;默默無聞地虛度一生,人在世上留下的痕跡,就如同空中的煙霧、水上的泡沫一樣」。這種追求榮譽的思想,是但丁作為新時代最初一位詩人的特徵之一。詩中熱烈歌頌古今英雄人物,作為在生活、斗爭中的光輝榜樣。
《神曲》還表現了但丁作為文藝復興的先驅,反對中世紀的蒙昧主義,提倡發展文化、追求真理的思想。詩中贊美人的才能和智慧,對古典文化推崇備至:稱亞里士多德是「哲學家的大師」,荷馬是「詩人之王」,稱維吉爾是「智慧的海洋」、「拉丁人的光榮」;還以贊頌的筆調描寫荷馬史詩中的英雄尤利西斯(奧德修斯)受了求知慾的推動,在遠征特洛伊勝利後,堅持航海探險的英勇行為,並借他的口指出,人「生來不是為了像獸一般活著,而是為了追求美德和知識」。
《神曲》中也反映出但丁世界觀上的矛盾。例如,詩中以維吉爾作為游地獄和煉獄的向導,以貝雅特里齊作為游天國的向導,表明作者還局限在信仰和神學高於理性和哲學的經院哲學觀點里。他一方面通過上述尤利西斯所說的話,肯定追求美德和知識是人生的目的,一方面又通過維吉爾的話肯定理性的局限:「誰要是希望人的理性能夠走遍三位一體的神所走的無窮的道路,誰就是瘋狂。」他通過上述維吉爾所說的話肯定追求榮譽的必要,同時又通過奧德里齊的話說明榮譽的虛幻無常。在政治觀點上,但丁渴望祖國能實現正義與和平,但又把希望寄託在純粹中古的政治力量神聖羅馬皇帝身上。在對待詩中人物的態度上,他也常常是矛盾的。他一方面根據教會的道德標准,把保羅和弗蘭齊斯嘉作為犯淫行的罪人放在地獄里,但同時又對他們的命運極度同情以致暈倒。書中屢次揭露教皇博尼法齊烏斯八世的罪行,當他還在世的時候就宣布他一定要入地獄,但又把他在阿納尼受到的污辱,看成是對基督的污辱(因為教會認為教皇是基督在世上的代表),而為之義憤填膺。 《神曲》描寫的雖然是來世,但正是現世的反映:地獄是現世的實際情況,天國是爭取實現的理想,煉獄則是從現實到達理想必經的苦難歷程。書中暴露了現實,也著重描寫生活的理想。這說明《神曲》並不純粹是現實主義,也是浪漫主義的。在黑暗的現實中,詩人渴望一個沒有黑暗和罪惡的世界。
《神曲》中的人物形成一座豐富多姿的畫廊。作為《神曲》的主人公,詩人自己的性格和精神面貌描繪得最為細致入微。維吉爾和貝雅特里齊這兩個向導雖然具有象徵的意義,但並沒有概念化和抽象化,顯示出了不同程度的鮮明性格。在各種不同的場合,維吉爾以導師和父親的形象,貝雅特里齊以戀人、長姊和慈母的形象出現,訓誨、批評、鼓勵和救護但丁。詩中常常通過人物在戲劇性場面的行動和對行為動機的挖掘來刻畫性格。但丁勾勒人物形象的特徵,有時只用寥寥數語。
維吉爾在《埃涅阿斯紀》中關於埃涅阿斯在神巫的引導下游歷陰間的描寫,《新約·啟示錄》中關於基督啟示給聖約翰的種種神秘情景的描寫,對《神曲》的寫作都有影響。中世紀有許多描寫地獄、煉獄和天國的夢幻文學作品流行,但其中的描寫都庸俗粗糙,模糊混亂。《神曲》對於地獄、煉獄和天國的描寫,則是構思明確,想像豐富。詩人把地獄、煉獄、天國三個境界細分為若干層,體現出作者根據哲學、神學觀點所要闡明的道德意義。三個境界的性質不同,地獄是痛苦和絕望的境界,色調是陰暗或濃淡不勻的;煉獄是寧靜和希望的境界,色調是柔和爽目的;天國是幸福和喜悅的境界,色調是光輝耀眼的。在《地獄》里,但丁借自然景象來描繪人物受苦的場面,在《煉獄》里才直接描寫了自然景色,《天國》描寫的是非物質的、純精神的世界。這些境界的描述都非常真實,使人如身歷其境。對自然的描寫也往往富有高度的畫意,足見但丁對自然之美極為敏感。這一點也是他作為新時代詩人的特徵。
但丁在塑造人物形象和描寫情景時,善於使用來源於現實生活和自然界的比喻。例如,他形容鬼魂們注視但丁和維吉爾,說它們好象年老的裁縫穿針時凝視著針眼一樣。他所寫的情景越不平常,就越是用人們熟悉的事物來比喻。比喻使人物和情景鮮明突出。但丁還用比喻描寫人的心理和精神狀態。例如形容自己聽了維吉爾的話以後,疑慮頓消,精神振奮,好象夜間受到寒氣侵襲而低垂閉合的小花,一經陽光照射,朵朵挺起在梗上開放一樣。
《神曲》的細節描寫雖有高度技巧,但它的主要成就還在於高度的概括和綜合。這部作品把詩人的內心生活經驗、宗教熱情、愛國思想,把歷史的和現實的,古典的和基督教的因素融為一個和諧的整體。在這一點上,《神曲》確實是很成功的。
Ⅱ 為什麼但丁的《神曲》沒有被拍成電影
歸納一下,僅供參考
1.思想層次太高,你見過聖經拍成電影嗎?上帝也不適合出現
2.神權思想濃重,比如說維吉爾的理性無法高於神性,無法進入天堂
3.地獄篇很血腥
4.天堂篇幾乎都要特技,那麼壯觀,特別是凈火天
5.情節吧,不是太連貫
6.外國人素質高,不敢糟蹋
7.裡面有很多人是裸體的(大陸方面會和諧掉)
個人覺得可以根據神曲描述的環境拍一部電影,比如說再游三界,地獄暴動啊,也可用蒙太奇,把但丁與神曲結合起來,體現但丁波折的一生,和思想變化(最經有游戲叫《但丁地獄》,可以剪接
Ⅲ 關於《神曲》的版本
絕對是王維克譯的那版最好
找國外的資料對比一下就知道 上海譯文的那版出入太大了
Ⅳ 但丁的《神曲》怎麼沒有電影版的呢
自從無聲片時代就有。
Ⅳ 但丁的《神曲》是一部什麼樣的書
在西方文學史上,但丁是與荷馬、莎士比亞齊名的偉大詩人。但丁生活在充滿動亂的中世紀末期,他的《神曲》代表了中世紀文學的最高成就,同時又表現出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特徵。故而他被恩格斯稱為「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1265年但丁出生在佛羅倫薩的一個城市貴族家庭。在他出生前後,義大利的封建王權和教皇統治的對立沖突已經發展到了白熱化的程度。由於家庭的影響,但丁很早就參加了政治活動。當時的佛羅倫薩城的經濟、貿易和文化發展繁榮,然而黨派之爭使得政治形勢十分混亂。但丁在他的《帝制論》和《神曲》中都表明了他的政治觀念。他認為正義的世俗王權和教皇的權力應該是平等而獨立的,他們都具有一定的權力,但同時二者應約束自己的權勢。然而在你死我活的黨派之爭中,但丁最終成為一個犧牲品。1302年,他全家的財產被沒收,並被叛處終身流放。這個經歷使但丁最終走出黨派和狹隘的個人生活圈子,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學創作之中。
從1308年至1321年,但丁用了13年之久的時間完成了曠世之作《神曲》。在詩中他對義大利的歷史和未來傾注了無限的留戀和憧憬,批判了現實社會的丑惡和黑暗,表現了他對祖國的熱愛和對光明的信心。
《神曲》作為中世紀文學的產物,具有很強的神學和宗教色彩。從這個意義上說,神曲描寫的是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故事。一個名叫但丁的人物與作者但丁不同穿越地獄、煉獄最後到達天堂見到上帝的經歷。詩歌表現出明顯的基督教思想,即世人為了獲救,必須克服各種誘惑,懺悔自己的過錯,以求得上帝的寬容,進入天堂。而那些行惡之人,勢必在地獄中受到永恆的懲罰。詩中但丁的旅途象徵著人生的坎坷和艱難。「地獄篇」中所描繪的種種懲罰,正是為了提醒世人認識現實的險惡。在人生的旅途上需要有維吉爾那樣的賢師指引,更需要有貝阿特而采式的出神寄託。
從《神曲》對人物的描寫來看,《神曲》與義大利的現實和歷史有著密切的關系,與人生道路的選擇有著密切的關系,因而它又具有很強的批判現實和弘揚正義的深刻思想內涵。《神曲》在藝術上的成就無可比擬。其結構嚴謹,形式和內容達到完美的統一。全詩三卷,每卷三十三篇,加上序共一百篇。三卷分別為「地獄」、「煉獄」和「天堂」三個國度。全詩由三行一組的押韻詩體tercets寫成,形式工整勻稱,韻律平穩有力。《神曲》形式上「三」的重復,象徵了西方基督教傳統的「三位合一」的思想,體現了作者對和平、仁愛以及萬物有序的理想的追求。
本書可重點閱讀《地獄篇》,其它部分可略讀或不讀。
參見朱維基譯、上海譯文出版社版《神曲》。
Ⅵ 但丁的《神曲》有無局限性
人類無論那種文學,都是一定歷史的產物,都是當時歷史的反映,因此都帶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但丁的《神曲》也不例外,作品的局限性,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和意識的局限性: 但丁是新舊交替時期的偉大詩人。基督教神學觀念,中世紀思想的偏見,世界觀的種種矛盾,也在《神曲》中得到表現。 《神曲》中處處洋溢著對現世生活的熱忱歌頌,但是但丁又把現世生活看作來世永生的准備。他揭發教會和僧侶的敗行劣跡,但又不整個地反對宗教神學和教會,甚至還把宗教神學置於哲學之上,把信仰置於理性之上。例如,他把維吉爾選為他幻游地獄和煉獄的向導,隱喻理性和哲學指引人類認識邪惡的途徑,而把貝阿特麗切作為游歷天堂的向導,說明詩人仍然局限於信仰和神學高踞理性和哲學之上,人類只有依靠信仰和神學,才能達到至善之境的經院哲學觀點。 但丁對奧德修斯遠航探險的英雄業績的描繪,是《神曲》中最光彩奪目的詩章之一,奧德修斯召喚世人追求美德和知識的話語,也已成為至理名言傳留下來。而另一方面,但丁又借維吉爾之口表明理性的軟弱:「誰希望用我們微弱的理性識破無窮的玄夢,那真是非愚即狂。」《神曲》中抒寫的保羅和佛蘭切絲卡這對痴情戀人的悲劇性遭遇,凄楚動人,但丁因聽到他們的哭訴而極度痛苦,以致昏厥。後世無數的畫家、詩人、音樂家以這則故事為素材,創作出許多優秀的藝術作品。但是但丁又根據中世紀的道德標准,把這對青年戀人作為貪色的罪人,放入地獄接受懲戒。他還把苦行禁慾派始祖聖芳濟各置於榮耀的天堂。但丁對中世紀禁慾主義和舊禮教既摒斥又在一定程度上認同的矛盾在這里充分體現了出來。 在對待封建君主的態度上,但丁也常常是矛盾的。他曾義憤填膺地譴責,說義大利沒有一塊干凈的土地,「義大利所有的城市,到處充斥著暴君」。在《神曲》中,他對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王國的國王查理一世以及法國國王腓力普四世的罪行是痛加鞭撻的。但在但丁的政治理想中,皇帝又被視為拯救陷於危難中的義大利的救星。他在《神曲》中時常提到亨利七世,認為只有這位皇帝才是能夠使義大利這艘在暴風雨中漂盪的「孤舟」撥正航向,順流而進的「舵手」,並在《神曲·天堂》里給他預告保留了一個光榮的位置。這正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弱小的市民階級的軟弱性、妥協性的反映。為了對抗專橫恣肆的教會,最初的人文主義者不得不謀求王權的支持和保護。
Ⅶ 最近怎麼沒有出現神曲了
le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