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出版體制改革
⑴ 什麼是新聞出版體制改革
制定完善新聞出版事業單位改革的實施辦法,加快推進新聞出版事業單位人事、版收權入分配、社會保障制度和管理機制改革,健全考核、激勵和約束機制;推動一般時政類報刊社、公益性出版社等事業單位實行企業化管理,增強面向市場、面向群眾提供服務的能力。
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登記或轉制為企業。組建各種類型的出版傳媒集團。省級黨報發行機構已經全部完成轉企改制,正在整合區域報刊發行資源。
⑵ 中國的新聞出版政策何時才能放開
中國的新聞出版政策不會放開,這個問題跟我們國家的體制有關系,中國走的是社會主義專道路,西方屬國家跟我們的意識形態不同,上世紀,2戰結束,從兩大陣營對峙,到蘇聯解體,從戰爭到和平,這些斗爭的實質就是因意識形態不同而產生的。現在最實質的表現就是文化侵略,從人的思想徹底瓦解,中國改革開放後經濟雖然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是存在較大的差距,鑒於這種情況,我們在文化領域的現狀是外來文化產品數量多於國產的,形成了文化產品貿易逆差,在這種情況下,只能通過宏觀調控才能確保民族文化產業不會在短時期內為外來文化產業所擊垮。
⑶ 新聞出版行業在所有制形式方面經歷了怎樣的體制改革
所有制是指來人們對物自質資料的佔有形式,通常指對生產資料的佔有形式,即生產資料所有制。是所有人行使所有權活動的行為規范。生產資料所有制反映了生產過程中人與人之間在生產資料佔有方面的經濟關系。是所有人行使所有權活動的社會規范。所有
⑷ 什麼是新聞出版業新聞出版業的定義
新聞出版業就是新聞出版行業,新聞出版事業十分發達,報刊種類繁多。1999年出版的日報有367種,1620個地方版和地區版,由380個出版社和135家編輯部出版發行,總發行量約為2500萬份,人均報紙擁有量佔世界第四位,僅次於日、英和瑞士;
雜志1600多種,總發行量約1. 4億份;各種專業刊物8000多種。1994年德國有新聞出版企業2661家,從業人員26. 3萬。發行量最大的日報是《圖片報》,1999年第二季度達451萬份。
(4)新聞出版體制改革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結合新聞出版行業實際,新聞出版總署制定了《新聞出版業「十二五」時期發展規劃》以及各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現將《規劃》予以印發。
新聞出版業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解放思想,開拓進取,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探索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新聞出版發展的新路,開創了新聞出版業改革發展的新局面。
⑸ 新聞出版總署和中宣部是什麼關系呀是上下級關系嗎誰管誰
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主管新聞出版事業和著作權的直屬機構。
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主要職責介紹
(一)起草新聞出版、著作權管理的法律法規草案,擬訂新聞出版業的方針政策,制定新聞出版、著作權管理的規章並組織實施。
(二)制定新聞出版事業、產業發展規劃、調控目標和產業政策並指導實施,制定全國出版、印刷、復制、發行和出版物進出口單位總量、結構、布局的規劃並組織實施,推進新聞出版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
(三)監管出版活動,組織查處嚴重違規出版物和重大違法違規出版活動,指導對從事出版活動的民辦機構的監管工作。
(四)負責對新聞出版單位進行行業監管,實施准入和退出管理。
(五)負責出版物內容監管,組織指導黨和國家重要文件文獻、重點出版物和教科書的出版、印製和發行工作,制定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並承擔組織協調工作。
(六)負責對互聯網出版活動和開辦手機書刊、手機文學業務進行審批和監管。
(七)擬訂出版物市場「掃黃打非」計劃並組織實施,組織查處非法出版物和非法出版活動的大案要案。
(八)擬訂出版物市場的調控政策、措施並指導實施,指導對出版物市場經營活動的監管工作。
(九)負責全國新聞單位記者證的監制管理,負責國內報刊社、通訊社分支機構和記者站的監管,組織查處重大新聞違法活動。
(十)負責印刷業的監管。
(十一)負責著作權管理工作,組織查處有重大影響的著作權侵權案件和涉外侵權案件,負責處理涉外著作權關系和有關著作權國際條約應對事務。
(十二)組織開展新聞出版和著作權對外交流與合作的有關工作,負責出版物的進口管理工作,協調、推動出版物的進出口。
(十三)承辦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中宣部代表中央指導新聞出版總署開展工作。新聞出版總署服從和服務於中央大局。
⑹ 出版社轉制是什麼意思啊
出版社改革實際要分兩步,一是改企,二是轉制.
前者即由事業身份改為企業身份,後者是由單一國有制改為股份制.
目前出版社進行的多數是改企,注冊成企業,轉制是下一步的事。
相關文件有許多,建議看看這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41d93d0100d083.html
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出版社體制改革的政策措施
⑺ 請問何處有此<新聞出版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文件
新聞出版總署《關於深化出版發行體制改革工作實施方案》
方案在總結2003年以來開展的出版發行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闡明了深化出版發行體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並結合我國出版發行業改革的實際,提出了深化出版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原則要求和目標任務。
根據「區別對待、分類指導、循序漸進、逐步推開」的原則,方案對實行事業體制的公益性出版單位和轉企改制的經營性出版單位的改革目標和根本任務分別提出了要求。實行事業體制的出版單位要為人民群眾提供基本的公益性出版服務,傳播先進文化,提供精神食糧,體現人文關懷,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最基本的出版需求。國家將採用項目支持、政府采購等方式給以扶持。實行事業體制的出版社、報社和期刊社要積極推進勞動人事、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經費保障機制、完善的經營管理運行機制和科學的業績考評機制,切實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
經營性出版單位轉企改制工作要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增強活力,提高競爭力。方案要求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嚴格規范轉企改制工作,建立資產經營責任制,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要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有條件的要進行股份制改造,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轉企改制的出版社、報社、期刊社,實行企業的財政、稅收制度;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根據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的原則制定相關政策,做好與勞動人事、社會保障等有關政策的銜接工作。要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有計劃、有步驟地在中央國家機關和中央直屬機關所屬在京的出版社、報社、期刊社進行改革的試點工作
方案要求對出版發行單位在轉企改制過程中所涉及的配置出版資源、調整資本構成和業務范圍、變更項目、賦予出口經營權等問題,在符合改革要求、現行政策及嚴格履行報批程序的前提下,予以必要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方案對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健康、繁榮的現代出版物市場體系提出了具體措施,如:鼓勵出版集團公司和發行集團公司相互持股,進行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並購、重組,建立必要的經營性分支機構;推動有條件的出版、發行集團公司上市融資;大力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信息管理等現代流通技術和手段;鼓勵非公有資本以多種形式進入政策許可的領域等等。
方案就如何實施「走出去」戰略、轉變政府職能、改進宏觀調控、加強對出版發行體制改革工作的領導等問題也分別進行了闡述。
⑻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有流大任務:一是進一步深化對推進文化改革發展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增強全黨全社會的文化自覺。二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三是繁榮文化創作生產,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四是加快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提高我國文化總體實力。五是完善文化體制機制,增強文化發展動力和活力。六是加大文化人才培養力度,壯大文化人才隊伍。七是加強和改進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
⑼ 新聞出版體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及理論據據是什麼
首要價值
文化體制改革的首要價值,是實踐、豐富、深化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理論體系。通過改革開放以來的文化建設實踐,我們逐漸形成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政策,這就是: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以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在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培育「四有」公民,大力發展先進文化,去粗取精,在內容和形式上積極創新,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文化體制改革的進行,正是對這些思想的積極實踐,同時也是對這些思想的進一步豐富和深化。
重要價值
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價值之一,是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文化學理論。我國多年來的文化建設,固然成果豐碩,但就文化學意義上的建樹而言,並不理想。政府主管部門一度重視的是文化的政治功能,或者經濟效益(所謂「文化搭台,經濟唱戲」便是其典型思路)。已經出版的馬克思主義文化學論著,往往重視的是文化的起源和性質、文化的發展、文化的分類、文化的動力等等,而輕視甚至忽視了文化管理、文化環境、文化主體、文化秩序、文化市場、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區分等問題。從我國馬克思主義文化學理論建設的角度看,文化體制改革所面對並要解決的問題,正是對馬克思主義文化學理論的豐富。
理論價值
文化體制改革的又一理論價值,是深化了人們對於文化生產力的認識。文化是生產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從黨的十五大以來的明確認識,而這兩年文化體制改革的試點,深化了人們的認識。區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經營性文化單位和公益性文化單位,意識形態屬性較強的文化單位和意識形態屬性不強的文化單位,從而按照不同需求發展文化,是文化體制改革帶給人們的明晰認識。同時,也是對過去很長時期把文化簡單地等同於意識形態的認識的一種超越,一種進步。
詳細請參考http://ke..com/view/3282273.htm
⑽ 遼寧出版集團的體制改革
近幾年,中國的文化體制改革春潮湧動。改革試點單位——遼寧出版集團公司,以不斷創新、不斷進取的姿態,在國有經營性事業單位向現代出版企業轉變,打造新型市場主體的道路上乘風破浪,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增長。 遼寧出版集團公司創建六年以來的快速發展,關鍵是注入了創新這一神奇的激活素,產生了強烈的「化學反應」。在遼寧出版集團公司,體制和機制都做到了真改、深改,做到了方向正確、思路明確、規律准確、操作精確。
體制創新催生市場主體
邁入21世紀,特別是參加中國文化體制改革試點以來,在中宣部、新聞出版總署和遼寧省委、省政府的全力支持下,遼寧出版集團公司堅定、穩妥地邁出了里程碑式的改革之旅:
第一步:「政企分開、政事分開」。2000年3月,遼寧出版集團公司組建伊始,就明確了體制、機制的企業化是改革和發展的主要目標,成為全國出版界第一家真正實現完全政企分開和政事分開,獲得國有資產授權經營的產業集團公司。集團公司按照出版產業鏈對編輯、印刷、發行、印刷物資供應等所有成員單位實行整體推進、集約經營、專業發展,實現規模效益。
第二步:「產業架構、規范運作」。在堅持正確出版導向、社會效益第一和精神產品特殊屬性的同時,遼寧出版集團公司遵循市場運作規律,以現代企業制度來規范和理順集團公司和成員單位以及全體職工一系列的基本關系。建立起堅持正確出版方向、預算管理、財務運行、資產管理、投資開發、市場營銷等51個具有產業特點,配套運行、行之有效的現代出版管理制度,保證產業運行體系健全、規范、高效。以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統一為標准,對集團公司內部經營實體進行兼並、重組、撤銷,使出版資源配置得到優化。
第三步:「規范轉制、轉換身份」。2004年,遼寧出版集團公司按照中央文化體制改革試點的部署和遼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平穩、順利地完成整體轉制,徹底拋棄事業單位的「外殼」,打造表裡如一的現代企業。51歲的春風文藝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韓忠良告訴記者,全集團公司編、印、發2000多人全部解除國有身份,由原「國家幹部」「事業人」,變成了「社會人」。集團公司在遼寧省委、省政府的配套政策支持下,從實際出發,把政策落實到位,針對不同情況,進行剝離和分流,為轉制單位減輕了負擔。同時集團公司為所有在職職工辦理了社會保險,確保職工享受到國家規定的養老、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由於設計縝密、工作細致、政策透明、保障到位,全集團公司置換身份的人事改革始終平穩而有序。
與體制創新同步的是,遼寧出版集團公司以高新技術為支撐,打造出與國際先進水平一步到位接軌的出版發行平台。很多沈陽市民不曾想到,位於市中心的出版智能大廈,不但單獨鋪設了專用光纜線,而且直接同3顆衛星連通。從書稿的編輯到成書擺上書店櫃台,最短只需要7天時間;位於城市東南角的出版物配送中心,配送圖書種類高達60萬種,實現了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等業務環節的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運營。從中心城市發貨到邊陲小鎮,通常在48小時內讀者就能拿到自己期盼的圖書;集團公司與美國公司合作,利用世界出版最前沿的數字化技術,研發出標准中文電子圖書——「掌上書房」,在國內出版業第一家涉足生產電子圖書;集團公司引進先進的POD數碼印刷設備,解決了用傳統印刷短版圖書成本高、出版難的問題。一位老出版人感慨地說,在遼寧出版集團公司,傳統出版業的概念、載體形態、傳播內容的手段和方式等都發生了全新的變化。
內容創新實現雙效統一
出版產業與其他文化產業一樣,是內容產業。內容創新的關鍵是對出版資源進行整合,按照市場規律來運作、重構,逐步形成具有較大社會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的圖書產品,通過品牌的優勢來參與競爭,獲得最佳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春風文藝出版社是國內較有影響的文藝出版單位,累計發行600萬冊的「布老虎叢書」名聞遐邇。但外界不知的是,遼寧出版集團公司成立之前,春風文藝出版社已經資不抵債。體制、機制轉變後,春風社編輯們不但想著編書,更一門心思琢磨什麼書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什麼書會連續再版,什麼書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能做到目標最大化。
在精心策劃選題和面向市場打造精品營銷戰略下,春風社出版的小說《省委書記》、《幻城》、《夢里花落知多少》,連續3年占據全國暢銷小說排行榜前列;春風社「青春文學」系列讀物形成暢銷集群,市場佔有率已超過了18%;為未成年人出版的《小布老虎叢書》被眾多家長稱之為「綠色讀物」,全套叢書已出版40餘種,達到了無庫存、無退貨、百分之百再版的喜人成績。
長時間以來,中小學教材的巨大需求支撐著中國出版業的基本規模。據統計,全國教材碼洋曾佔到圖書總碼洋的半壁江山。遼寧出版集團公司率先成立教材出版發行中心,將教材出版與圖書主業分離,把所有出版社出版多年的教材全部統一集中到教材出版發行中心。對習慣於靠「教材之乳」生存和發展的旗下出版社,實行「斷奶」,全部推向市場,切實練好「內功」,向市場要效益。
由於堅持質量效益的發展戰略,強化了品牌意識,集團公司旗下各出版單位全力提升主業核心競爭力,強化重點圖書的策劃出版,叫好又叫座的雙效圖書批量問世。遼寧人民出版社推出的著名紅學家馮其庸先生的力作《瓜飯樓重校評批〈紅樓夢〉》,上市僅一年,定價296元的25000套圖書就已售罄;遼寧科技出版社近年來重點經營建築、平面、包裝等設計類圖書,出口圖書獲利佔全社總利潤近40%;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讀本》,創造出發行量達1063萬冊的全國奇跡,也是第一部打進歐美主流圖書市場的「五個一工程獲獎圖書」;遼寧美術出版社瞄準市場需求,聘請國內知名美術學者擔綱,編寫出《中國美術高考名師指導叢書》、《中國美術高考在線叢書》等美術、設計專業高校教材重點圖書,在細分市場形成名望,受到了讀者歡迎。
統計數據表明,遼寧出版集團公司成立以來,出版「效率」和「效益」顯著提高:集團公司已有454種圖書獲得省部級以上圖書獎;新書再版率達到64.1%,高出全國平均再版率10個百分點;單本圖書發行量在5萬冊以上的有707種;有123種進入全國不同類別暢銷書排行榜;集團公司重點書《中共黨史讀本》、《英雄就在我身邊》發行量都超過100萬冊,成為全國同類圖書中發行量之最;在國內最大規模的北京圖書訂貨會上,遼寧出版集團公司版圖書的訂貨額已連續5年名列中國前茅。
走出去創新實現運作多元化
遼寧出版集團公司參加中央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後,一直把「走出去」確定為企業改革與發展的戰略目標之一,並為此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遼寧出版集團公司圖書部主任楊永富告訴記者,集團公司「走出去」的創新舉措有三:
——攜手世界著名出版公司,創新合作模式。傳媒巨子德國貝塔斯曼公司創建於1835年,是躋身世界500強的跨國企業。遼寧出版集團公司與貝塔斯曼通過合資合作的方式,成立了遼寧貝塔斯曼圖書發行有限公司。這是中國加入WTO後,履行國家規范審批程序,第一家由國有資本絕對控股、與外資共同組建的圖書發行公司。
——引進世界著名文化品牌,創新經營理念。遼寧出版集團公司通過市場競標,完成了與世界著名的英國吉尼斯公司的全面合作。在成功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中文版唯一出版權後,又成為「吉尼斯世界紀錄」在中國地區的唯一代理認證機構。遼寧出版集團公司憑借特許的授權資格,用完全的數字和網路手段,兩年多來,將36項源自中國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和相關內容,推薦給吉尼斯公司總部,並刊登在用22種語言出版、在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上。去年10月,合作雙方在被稱為世界出版業「奧運會」的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上,為世界上最長的家譜——中國《孔子家譜》和最具性別意識的文字——中國《女書》,現場頒發吉尼斯世界紀錄證書,在國際舞台傳播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堅持專業化、商業化、多元化,創新「走出去」運作方式。遼寧出版集團公司以提升專業性、擴大商業性和實效性為指導思想,經過深入探索和實踐,建立了多元化「走出去」進入國際出版市場的運營模式和效益模式。形成了成品書出口、版權出口、來題出口、合作出口、書稿出口、共版出口、貼牌出口等方式。根據國外出版商和發行商的不同需求,遼寧出版集團公司既採取選題策劃和市場發行都在國外的「兩頭在外」的方式,又採取市場發行在國外,選題策劃、組稿、編輯、印製在國內的「一頭在外」的運作模式。
遼寧出版集團公司以商業模式輸出中國文化,重點選擇適合國際市場需求的「外向型」圖書,在選題上具有鮮明的中國社會、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特徵,在製作上凸顯國際化水準。《中國讀本》、《轉型時期的中國社會叢書》、《見證日本侵華殖民教育》、獲得老舍文學獎的《受活》,以及「中國風」系列等圖書都受到國外出版商、發行商的青睞。
遼寧出版集團公司「走出去」,實現了兩年兩大步:2003年銷售額僅為500萬多元,2004年增長到1600萬元,2005年突破30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