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編輯出版人
① 出版人的人物
不同類別的出版人有不同的追求,形成不同的風格和面目。這些現象形成的原因有個人方面的因素,但主要還是體制和管理方面的原因。本分類難免有偏頗之處,請務必不要對號入座。
一、引領市場型出版人。他們專門以策劃暢銷書為業,而且已經在業內形成影響。他們在圖書市場呼風喚雨,左右著暢銷書的出版形勢。白冰、金麗紅、黎波、鄧永標、安波舜等人應屬此類人物。一方面他們專門出名人書,另一方面名人指名道姓要他們為自己出書。他們是出版界的英雄,是值得出版界學習的楷模。一些出版人專門盯著他們的動向,以便克隆他們的創意。但是他們面對的市場壓力也比較大,要求每本書都成為暢銷書,是十分不易的,必須時時保持對市場的高度關注。他們不靠關系和壟斷吃飯,沒有安閑的時候。現在的暢銷書也不一定就能掙錢,宣傳推廣費用很高,加上盜版的影響,使得有些暢銷書並不掙錢。這些都對暢銷書出版人構成很大壓力。
二、教輔發家型出版人。這些人專門以策劃出版教材教輔為業,他們往往獲益很多,是出版社的頂樑柱,被提拔成為出版社的領導。他們往往是為製造庫存的出版人和獲獎出版人提供資金的人。古今中外一些實力較強的出版社無一不是靠教材教輔出版發家的。他們與教材教輔管理的政府各部門之間保持很好的關系,對於通過什麼關系發行什麼樣的教材教輔更是十分精通。
三、嗜好評獎型出版人。這些人專門或主要以出版獲得各種獎項的圖書為己任。他們不用考慮書出版後會不會賣掉,只要能評上獎,就萬事大吉。加上出版社的上級部門以獲獎書多少考察出版社負責人的業績,所以出版社的負責人也願意出版獲獎圖書。他們深深懂得各種獎項的操作規則,價值取向,專門策劃相關圖書。由於過去評獎偏重於大部頭的圖書,所以評獎圖書投入一般較大,少則十幾萬多則幾十萬,甚至二三百萬的都不稀奇。這些出版人得獎後,工資可以提高,職稱可以順利評上,真是春風得意。但是這些人往往為同事詬病,他們往往也是製造大量庫存的人。
四、學術紳士型出版人。這些人專以出版學術著作為己任,認為出版大眾化圖書有損自己的學術品位。他們決不亂出書,出版的圖書大多能保本微利,他們也是十分可敬的出版人,雖然沒有給出版社掙到多少錢,但對國家和民族文化建設貢獻良多。他們往往比較敬業,對專業了解很多,自己往往也是這方面的研究人員,甚至是專家。他們有很高的文化追求,有自己明確的文化和圖書定位。但是出版社只靠這些人是很難生存下去的。
五、理論研究型出版人。這些人一方面在出版社做編輯,另一方面對涉及的出版界的理論問題有濃厚的研究興趣,能經常在報刊上見到他們的文章。他們往往超脫了本單位和地域觀念的束縛,看問題往往從全國的角度考慮。關注點較高,研究的問題也不局限在一社一地,而是著眼全國的出版問題。這些人未必能策劃出好書,但對理論問題的認識較為深刻。大學和科研機構里的出版專業的研究人員和部分出版社內的研究人員,都應該屬於此類出版人。
六、製造庫存型出版人。他們往往打著以俗養雅、社會效益第一等旗號,隨意出書,只要自己感興趣的書就出版,根本不管書能否賣得出去,靠的就是出版社有一些教材或其他高額收入作支撐。他們往往喜歡大書套書,成規模,擺起來氣派、好看。選題大得讓人害怕,這些人可謂有氣魄,但造成海量庫存,給出版界貽害無窮。據調查,某家出版社的一名編輯名下庫存圖書碼洋高達幾千萬。
七、模仿跟風型出版人。這些人專以出版跟風圖書或盜版為業。國有和民營出版業都有這樣的人。他們不下功夫搞市場調查,專門靠寄生過日子。誰的書暢銷了,馬上模仿炮製一本類似的書,不僅書名相近,就連封面、版式設計都如出一轍,在市場上魚目混珠。有的乾脆就直接盜版。他們還出版偽書,假冒國外名牌出版社或著名作者,胡亂拼湊一些書稿,矇混上市,欺騙讀者。為了掙錢不擇手段,什麼事都敢幹。
八、專挖牆腳型出版人。這些人策劃編輯圖書不是為了學術,也不是為了市場,而是為了自己,或為自己出名,或為了自己掙錢,而不管出版社賠了多少錢。這些人整日挖空心思研究出版社的管理漏洞,利用這些漏洞賺錢,甚至勾結社外人員從出版社撈錢。他們往往巧舌如簧,能把稻草說成金條,使出版社領導心動,成全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有時靠出版社的錢財和作者進行交換,自己從作者那裡得到好處。
九、無欲無求型出版人。這些人雖然在出版社內,整日碌碌無為,不思進取,混天熬日月。不少人是因為出版業收入較高,通過各種關系進來的,對出版業很難談得上什麼感情,更不要說熱愛了。編輯的圖書既無市場價值,也無學術價值,兩邊靠不上。自己也不研究業務。雖然他們事業平平,但一般也不研究如何坑害出版社。
② 中國當下著名的出版社、出版人、暢銷書和知名作者有哪些
出版社:三聯出版社,商務印書社。
知名作者:周國平
暢銷書;狼圖騰
③ 葉聖陶先生是中國傑出的文學家,教育家,編輯出版家,社會活動家,他曾經說過什麼
以下是葉聖陶先生說過的名言,你看需要哪句就用哪句吧。
1、品德教育重在實做,不在於能說會道。
2、文當然要作的,但是要緊的在乎做人。
3、端正教育思想是改革教育最緊要之點。
4、德行須從民主來修養。
5、小學教育的價值,就在於打定小學生一輩子有真實明確的人生觀的根基。
6、學校教育應當使受教育者一輩子受用。
7、教育之要點,當天逾養成兒童正確精神之思想能力。
8、學校教育的目的就在於使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
9、教師工作的最終目的,無非是培養學生具有各種良好的習慣。
10、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
11、教習某科為教學工作,熏陶善誘為教育工作,凡為教師,固宜教學與教育兼任也。
12、或說寫似技能而非技能,實際是其人的表現。
13、各種學科除了各自的目標之外,有個共通的總目標,就是:教育學生,使之成為國家的合格公民。
14、所謂教師之主導作用,其義在「引導」,並非一切由教師主動,學生處於被動地位,只聽教師講說。
15、無論哪一種能力,要達到了習慣成自然的地步,打算我們有了那種能力。
16、盡量運用語言文字並不是生活上一種奢侈的要求,實在是現代公民所必須具有的一種生活能力。
17、各種學科的教學都一樣,無非教師幫著學生學習的一串過程。
18、只有做學生的學生,才能做學生的先生。
19、教師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
20、教師並非教書,而是教育學生。
21、師范教育是推進和革新教育事業的根本。
22、養成習慣,換個說法,就是教育。
23、就作用的方面說,進步的教育偏重熏陶。就領受的方面說,進步的教育偏重自得。
24、一輩子堅持自學的人就是一輩子自強不息的人。
25、當教師的人,應當講究修養。
26、凡為教者必期於達到不須教 類別:教育
27、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 類別:教育
28、讀書忌死讀,死讀鑽牛角 類別:學習
29、教育方面,宜將兒童所固有文藝家的宇宙視善為保留,一方固須使其獲得實際生活所需的知識,一方更須以藝術的陶治培養其直覺、感情和想像。
30、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31、教師和學生是朋友,在經驗和知識上,彼此雖然有深淺廣狹的差別,在精神上卻是親密體貼的朋友。
32、在教育方面,什麼學制、備課、訓導綱要、教科書籍,比起教師來,都居於次要地位。
33、在教育來學的人的同時,要特別注意引導他們知變、求變、善變,有所改革,有所創新。
34、在現代中國做一個人,決不可放棄豐富自己,充實自己的每一個機會。
35、把依賴性的「受教育」轉變為主動性的「自我教育」。
36、教訓對於兒童,冷酷而疏遠;感情對於兒童,卻有共鳴似的作用。所以諄諄告語不如使之自化。
37、唯有老師善讀善寫,乃能導引學生漸進於善讀善寫。
38、國文是兒童所需要的學科,國文是發展兒童心靈的學科。
39、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其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巧為善教者也。
40、教育工作不限於課堂教學,課堂教學課外活動一起抓,才能使學生受到更多的實益,打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基礎。
④ 編輯出版學專業的學界名人
羅紫初——出版理論大師
武漢大學編輯出版專業博士生導師,2001年被評為全國編輯出版學科專業第一位博士生導師。學術研究方向為出版學基礎理論、比較出版學。
現為中國編輯學會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全國高校編輯出版學專業教學協調小組成員,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中國出版科研人才庫入選專家,湖北省新聞出版局聘請的十位湖北省新聞出版行業行風義務監督員之一。
肖東發——出版史學大師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現代出版研究所所長。1974年10月畢業於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留校任教近30年,1995年被英國劍橋國際名人傳記中心收入《國際名人辭典》。
研究方向:出版印刷史、年鑒學、出版經營管理、傳媒史等。
林穗芳——編輯大師
1951年畢業於廣州中山大學語言學系,通曉16國語言。30多年來擔任責任編輯共發國際政治等書稿一百幾十部,此外,致力於編輯工作經驗的總結和理論研究,發表了多篇論文和著作,其《列寧和編輯出版工作》一書獲得首屆全國編輯出版理論優秀圖書獎。1990年獲第二屆「韜奮出版獎」。
劉杲——出版業的一面旗幟
劉杲先生曾3任新聞出版署副署長。他致力於研究編輯、出版現狀及發展,始終牢記出版工作的神聖使命,時時處處為讀者著想,規范行業行為,在出版業樹立了一面嚴謹、精益求精的旗幟。
王振鐸——編輯學的創始人之一
國內編輯學理論主流派——「編輯締構論」的創始人,也是中國當代編輯學的創始人之一。現為河南大學教授、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特約研究員等。
⑤ 我國有哪些著名編輯
我國當代著名新聞工作者、新聞教育家、人民日報社前總編輯、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范敬宜教授
⑥ 出書,我是將寫好的稿子直接郵寄給出版社還是找著名出版人,怎樣做最好
我覺得還是找個熟抄人比襲較好,現在就是這個社會,比較現實,所以人們也都很現實,靠關系是成功的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有個熟人帶一帶什麼都能很順利了,如果只是靠自己的運氣去爭取,不是說不會成功,只是機率會小很多而已,不過出書這不是一件小事,建議房主妥善考慮,要用對人,和對方的關系要處理好,而且你的書也要足夠的內容出書,現在市場上亂七八糟的書太多了,希望房主不失眾望,寫出讓自己以及所有人都滿意的作品,給文學界也添把力,本人是很喜歡寫作的,不過我如果出書應該是會靠自己,呵呵,因為沒有堅強的後盾,不過還是希望你好好利用機會,畢竟不是人人都有這樣的機會的啊!祝你好運咯!
⑦ 中國古代有哪些出版人 出版機構 和出版思想以及出版成果
《百年中華一書局》
中華書局是整理出版中國古籍的專業出版社,也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出版社之一。中華書局1912年1月1日在上海創立,創辦人為陸費逵。在傳統學術和古籍整理方面,中華書局擁有雄厚的人才資源,已故著名專家學者如陳乃乾、徐調孚、宋雲彬、楊伯峻、馬宗霍、金燦然、趙守儼等,在中華書局的發展過程中起過巨大的作用。現有工作人員中,高級職稱佔27%,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20人,絕大多數是學有專長的專家。中華書局以她一流的作者、一流的編輯出版人才和高質量的出版物享譽海內外,是最能代表中國古籍、學術著作出版水準的出版社。
中華書局以編印新式中小學教科書為主要業務的出版機構之一。1912年1月1日在上海創立,創辦人為陸費逵。初系合資經營,資本二萬五千元,以編印新式中小學教科書為主要業務。1913年設編輯所,陸續編輯出版《中華教育界》《中華小說界》《中華童子界》等雜志和大型漢語工具書《中華大字典》。1915年改為股份有限公司,自辦印刷所,增設發行所;翌年資本增至一百六十萬元,職工達千餘人,繼商務印書館之後成為國內第二家集編輯、印刷、發行為一體的出版企業。1917年,因資金周轉不靈,幾至停業。經多方設法,營業重獲發展。此後,除編印出版教科書和各種圖書雜志外,還於1929年創辦中華教育用具製造廠,製造教學文具儀器;1932年擴充印刷所,1933年在九龍新建印刷分廠,1935年在上海澳門路建成印刷總廠,購置先進印刷設備,既印本版圖書,也承印地圖、郵票、香煙殼子以及政府的有價證券、鈔票、公債券等。
到1937年春,資本擴充至四百萬元,在全國各地和香港、新加坡開設四十餘個分局,年營業額約一千萬元,進入全盛時期。
中華書局在開業之初出版發行的雜志風行一時,號稱「八大雜志」,有《中華教育界》《中華小說界》《中華實業界》《中華童子界》《中華兒童畫報》,《大中華》《中華婦女界》以及《中華學生界》。其中梁啟超主編的《大中華》在社會上頗具影響。黎錦暉等主編的《小朋友》創刊於1922年。其他雜志還有,《中華英文周報》(1919年創刊)、《新中華》(1933年創刊)等。
抗日戰爭爆發後,陸費逵赴香港,成立駐港辦事處,掌握全局重要事務;上海方面由常務董事舒新城等主持日常事務,設在公共租界的印刷總廠以「美商永寧公司」的名義維持營業。1941年7月9日,陸費逵在九龍病逝。隨後太平洋戰爭爆發,領導核心內遷,在重慶設立總管理處。此間,仍然印製教科書,編輯出版各種圖書雜志。抗戰勝利後,總管理處遷回上海,印製教科書的業務雖迅速恢復,但圖書雜志出版業務逐漸陷入困境。
從創立至1949年的三十七年間,先後編印出版了《四部備要》《古今圖書集成》《辭海》《飲冰室合集》等重要書籍,盧梭《社會契約論》、達爾文《物種原始》等重要譯著,以及幾十種雜志,在學術界頗有聲望。
⑧ 國內外出色的編輯出版人和出版活動。
1 最明星的出版人有郭敬明 他的「最系列」《最小說》《最漫畫》很暢銷 是年輕讀者很喜歡的品牌
2 網路作家轉型為出版人的路金波 現任萬榕書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常年致力於網路文學領域,現為榕樹下總經理,並成為王朔、韓寒、安妮寶貝等國內知名作家的「大東家」,成為當今著名出版人
3 詩人沈浩波轉型出版人 創辦創建北京磨鐵圖書有限公司。為民營書業之翹楚,在中國出版業享有盛譽。簽約暢銷書作家近60位:七堇年,蕭鼎、當年明月、南派三叔、安意如、張悅然,朱德庸、麥家、畢飛宇、張承志,中醫學家武國忠、曲黎敏教授,身心靈領域首席暢銷作家張德芬女士,「史上最牛歷史老師」袁騰飛,「兔斯基」創造者王卯卯,職業經理人唐駿先生等重要財經人物也是磨鐵圖書財經圖書的「專業供稿人」。
4 近代最出名最有學術水平最有出版道德的出版人是鄒韜奮 他對後來的中國出版人起到模範榜樣的作用
⑨ 著名雜志主編出版人沈昌文去世,他的一生有過哪些傳奇經歷
著名雜志主編出版人沈昌文去世,他的一生有過那些傳奇經歷呢?
沈昌文老先生著有《閣樓人語》,譯作有《控訴法西斯》、《列寧對全世界婦女的遺教》、《阿多拉茨基選集》(部分)、《馬克思恩格斯為無產階級政黨而斗爭的歷史》(部分)、《蘇維埃俄國與資本主義世界》(部分)、《馬克思主義還是伯恩斯坦主義》(部分)、《出版請的成本核算》等等。在《知道》這一本書中,書中主角是沈昌文老先生本人,這個書名”知道“,不是我們尋常說理解的字面意思,知道某件事。而是知”道“。書名中的這個”道“字,就是沈文昌老先生的做事原則,也是在生活上的原則。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到沈昌文老先生一生的人生經歷,在他的這些經歷中,能讓我們受益匪淺,暫時忘卻自己目前的一切,回到過去,回到心靈最初的那個地方去。
沈文昌老先生他心系讀者,也很尊重作者。在工作中,他能正確處理好編輯、作者、讀者三者之間的關系,他獨具慧眼、目光敏銳,再加上他的思維獨特,具有很強的創新能力。因此也開拓了不少讀者的視野。說起沈昌文老先生的一生,我們從這些著作中看得出,沈昌文老先生一生都執著於文學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