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在哪發表論文
我覺得這位老弟應該還沒開始從事科學研究,所以問的問題很寬泛。呵呵,先說一下無傷專大雅的,SCI只是屬收錄高水平科學期刊的索引資料庫,不是具體的科學期刊;而且一般我們都叫科學期刊,不叫科學雜志。至於怎麼投稿,首先你要查閱相關主題的文獻,確定你的研究方向目前的研究水平以及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然後酌情進行研究,並確定你的研究能夠發的期刊的水準。之後根據期刊的要求撰寫論文,這一步很復雜,要自己弄。投稿相對簡單,大部分期刊只要網上上傳即可。之後就是等編輯的郵件,跟蹤文章審稿的情況;文章修改;接收。當然,說著簡單,但實際上要想發一篇SCI論文,每一步都要花費很多精力。
⑵ SCI論文怎麼發表,發表到哪裡好,求高手指點!
我朋友是在這里發表的。你可以去這里那裡了解一下。你去咨詢下:編輯扣扣:254266222
還不錯的。服務很周到的,包括翻譯+編輯+潤色+投稿。速度蠻快的,可以加急處理。
⑶ 請問大家SCI論文一般到哪裡去投稿
根據你寫的主題啊 醫學?生物?社會學?等等相關學術領域里的 根據論文水平投相應分數的雜志啊
⑷ 如何在SCI期刊上發表文章
SCI 論文發表有哪些省錢的技巧?很多作者在投稿時,想讓發表率更高一些,又能少花費些。SCI 論文發表,並不難,那麼都有哪些省錢技巧呢,下面就給大傢具體介紹一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 首先在投稿前,電子版一定要認真的核對,要思路清晰、概念清楚,而且文章中不可以出現太多的空格,因為空格會增加版面費的,許多作者都交過這樣的冤枉錢。
(2)SCI 論文發表的時候,文章格式可以根據投稿雜志的格式來進行修改,這樣審核的編輯會覺得你很用心,可能會比較投機,錄取率比較高。
(3) 關於科學內容和資料數據一定要正確,你可以找一些專業人士,對文章進行處理,提高成功率。
(4) 如果覺得英文翻譯做不好,盡量不要用在線翻譯,你可以告訴編輯,申請讓他們編輯幫助翻譯。一般雜志社都會有專業的英文編輯。
(5)SCI 論文發表時,最好要註明自己的聯系方式,郵箱和電話,方便他人聯系。有事情也可以及時與作者溝通,寄發雜志的時候,快遞公司也方便聯系作者,留下聯系方式可以省很多麻煩。
(6) 很多作者想了解自己稿件的處理進度,一般好的雜志處理稿件的周期是 3 個月。可以在投稿後一個月打個電話,進行咨詢 (一般外審就回來了);在修改的稿件寄回後 2 周,可以打個電話,咨詢一下稿件修改是否合格,並詢問什麼時候可以刊出; 當您收到校樣之後,可以給編輯打個電話,告訴他是否有需要有大的改動,這樣彼此都了解一下情況 (因為校樣的寄發速度有時很慢,萬一雜志送印刷廠就很難改動了)。
(7)SCI 論文發表投稿的時間,建議您在需要晉升的前 6 個月投發稿件,這樣在晉升前刊登的幾率會高一些。
(8) 在您投稿的時候,最好先對所在科室投稿的情況,進行統計,把那些處理稿件較快,服務態度好,雜志郵寄迅速快,作為衡量一本期刊的標准,並進行准確分類。最後選出好的期刊。
(9) 最後,提醒大家,認真按照批註去修改文章,如果您有不同的想法,也可以在旁邊用不同顏色的文字標明。
以上就是對 SCI 論文發表技巧的介紹,能夠讓自己的文章在 SCI 期刊發表,是一種莫大的榮耀。希望您看過之後會對您有幫助。
⑸ SCI論文如何發表
SCI論文只需要聯系相關報刊機構即可發表。(相關機構聯系方式是機密,無法透露,請自行收索相關網頁獲取聯系方法)
最重要的是選擇意向投稿期刊。根據本領域SCI收錄期刊來選擇。通過查看期刊的影響因子、發文頻次及數量等來判斷發文容易程度;
查看期刊近幾期或近幾年發文情況,判斷其主要刊載主題、研究方向。根據所選意向期刊要求,回閱讀大量相關中外文文獻,進行論文撰寫。
(5)sci在哪發表論文擴展閱讀:
SCI論文本身來說,我國科研工作者大多面臨英語能力匱乏的缺陷,尤其對於年齡大和專業性強的科技工作者來說,內容不是問題,英語往往成為了制約的瓶頸。
SCI論文對我國大部分科技工作者來說依然是神秘的,難於發表的,正基於此,大部分科研機構、高校等單位引入作為評價標准,這也是有失公正,破壞了中文期刊的發展,降低了中文在科技領域的「幣值」。
⑹ 發表SCI論文,哪兒可以找到SCI全文,及有什麼技巧
SCI不是資料庫,而是評價體系你可以找SCI收錄的期刊列表根據期刊名去附近的資料庫找文章而資料庫一般是出版商自建的
⑺ 在sci發表一篇論文發表成功了有報酬嗎
主要是看發表的sci論文實際情況,大多數時候是沒有報酬的。尤其是向收取版面費的sci期刊投稿發表,還需要作者花錢。至於sci論文發表成功了,本單位是否有獎勵,那要看本單位相關規定。
⑻ 怎樣才能發表 SCI 文章
問題過於寬泛,可以分享SCI經驗,但是很難說某一種方法就可以保證。
體會一
1.一半時間做實驗,一半時間看文獻。
千萬不能把時間全部消耗在實驗台上。看文獻、看書、看別人的操作、聽別人的經驗、研究別人的思路,邊做邊思考。要學會比較,不要盲從。否則,會被一些小小的問題困擾許久。
2.准備越充分,實驗越順利。
古人雲,磨刀不誤砍柴工。前期的知識儲備、文獻儲備、材料准備、方法准備可以避免手忙腳亂,充分的預實驗使你充滿信心。一步一個腳印,就不必「從頭再來」。最不能容忍的是在開始的幾步偷懶,造成後面總有一些無法排除的障礙
3.記錄真實詳盡。
人總是有一點虛榮心的。只把成功的步驟或漂亮的結果記到實驗記錄里,是很多人的做法。殊不知,許多寶貴經驗和意外發現就這樣與你擦肩而過。客觀、真實、詳盡的記錄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4.不要為老闆省錢。
效率為先。整天算計著省錢,一旦用了不可靠的東西,只會浪費時間,遭受打擊,到頭來一分錢也省不了。
5.把握心理優勢。
做過實驗的人都經歷過失敗和挫折。有些失敗應當在預實驗階段發生,你這時能坦然接受。假如不做預實驗,在正式的實驗中遇到,你的挫折感就很明顯。假如你因為趕時間而錯誤操作,你會沮喪。假如你能因為目前心浮氣燥而果斷地放一放,就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假如你早上進入實驗室之前還不知道今天要干什麼,你最好想好了再去。最大的錯誤是重復犯同樣的錯誤。記住,屢教不改者不適合做實驗。
體會二
1.先看綜述,後看論著。看綜述搞清概念,看論著掌握方法。
2.先看導師既往發表的文章,再看師兄師姐答辯的論文。看前者知道大方向(實際上應當在考他的研究生之前看過),看後者知道哪些可以借鑒。
3.早動手,在師兄師姐離開之前學會關鍵技術。
4.如果接師兄師姐的工作往下做,一定要看其實驗記錄前人的結果不一定可信!
5.兩手准備。設計課題要為了闡明問題,即不論結果為陽性或陰性,都能寫文章。陽性結果說明什麼,陰性結果說明什麼。假如課題要求得出陽性結果,你可能要事先設計幾部分,萬一第一部分得不出預期結果,可以用其它部分彌補損失。
體會三
1.多數文章看摘要,少數文章看全文
掌握了一點查全文的技巧,往往會以搞到全文為樂,以至於沒有時間看文章的內容,更不屑於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並不多,過分追求全文是浪費,不可走極端。當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對的。
2.集中時間看文獻
看過總會遺忘。看文獻的時間越分散,浪費時間越多。集中時間看更容易聯系起來,形成整體印象。
3.做好記錄和標記
復印或列印的文獻,直接用筆標記或批註。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獻,可以用編輯器標亮或改變文字顏色。這是避免時間浪費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則等於沒看。
4.准備引用的文章要親自看過
轉引造成的以訛傳訛不勝枚舉。
5.注意文章的參考價值
刊物的影響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數能反映文章的參考價值。但要注意引用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評價這篇文章的:支持還是反對,補充還是糾錯。
怎樣看文獻
1. 目標
漫無目的則毫無效率,抓不住重點才效率低下。選題之前可能會有一段時間處於迷茫狀態,不知從哪入手。胡亂看了大量文獻,卻不知所以然。在導師的指導下,在同行的啟發下,有些人可以迅速明確目標,有的放矢,入門就從這里開始。即使導師不導,沒有定題,自己也要先設定一個具體的問題看文獻。不管你將來做不做這些東西,總比沒有目標好得多,保證有收獲。科研的一般法則是共通的。
2. 層次
對於一個具體的課題來說,相關文獻分屬於三個層次:研究方向、研究領域、研究課題。例如有人研究幹細胞定向分化治療帕金森病,對他來說,研究方向就是帕金森病,研究領域是帕金森病的幹細胞治療,研究課題是某種物質誘導幹細胞定向分化為分泌多巴胺的神經細胞。看文獻時要分清手上的文獻是屬於那個層次,這決定你對它要掌握到什麼程度。研究方向層次的文獻:一般涉及,基礎知識,學科水準,了解當前重大進展與趨勢,達到專業人員水平;研究領域層次的文獻:了解焦點與熱點,已/正/將進行的課題,達到專家水平;研究課題層次的文獻:要全面,了解歷史、現狀、展望、主要方法、手段,達到No1專家水平。正確分辨文章的層次,才能把精力用到點子上。
3. 形式
廣義的文獻包括可以閱讀的所有出版形式。教科書、專著、會議摘要匯編、期刊、網頁、甚至ppt文件。比如要了解免疫應答的基本形式,最好是看教科書;要參考大鼠腦立體定點陣圖譜,最好是看專著;要知道最新進展,最好是查閱期刊;要了解別人的研究動向,最好是參會或看會議論文匯編。不要找錯信息源。
4. 程度
對文獻的熟悉程度不同,閱讀文獻的方式大不相同。新手學習式閱讀,逐字逐句,搞清細節,掌握最基本的知識點。最初的十幾、幾十篇要精讀,精華的幾篇甚至要背誦。老手搜索式閱讀,已熟悉各種研究的常見模式和一般套路,能夠迅速提取關鍵信息,把握思路,經常不按常規順序閱讀。有人看圖說話,有人辨數識字。高手批判式閱讀,一針見血,直指問題所在。實際上沒有一篇論文是無懈可擊的。新手要穩,老手要准,高手要狠。新手、老手、高手的代表人物分別是研究生、導師和審稿人,但認真鑽研的研究生完全可以在3年中實現從新手到高手的嬗變。對自己有清醒的定位,才能選擇正確的閱讀方式。
5. 矛盾
文獻讀的多了,腦子里塞滿了信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反而無所適從?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循證醫學劃分臨床試驗證據的等級;同理,我們看文獻也要重視實驗證據的強度。發現矛盾,是第一步;找出異同,是第二步;思考解決,是第三步。從相互矛盾的結論推導中發現矛盾的根源,此時如能跳出圈外,不走思維定勢,從原始的科學問題出發,「無招勝有招」,真正是到達另外一種境界了。何必翻譯外國人的綜述謊稱自己的綜述?何必重復別人做過的實驗謊稱自己的思路?
體會四
1.實驗課學不會實驗
實驗課之前老師把前面的步驟做完了,把所有問題都解決了,上課的時候讓大家見到完美無缺的最後一步的表演。這是真正的實驗嗎?那時候我們還天真地問老師:我們可以走了嗎?什麼時候交實驗報告?對多數人來說,實驗技能只能是在實驗室里「泡」出來的。
2.交流是最好的老師
做實驗遇到困難是家常便飯。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反復嘗試?放棄?看書?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應該想到的是交流。對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請教體現你對他的尊重;對同年資的人,公開的討論可以使大家暢所欲言,而且出言謹慎。千萬不能閉門造車。一個實驗折騰半年,後來別人告訴你那是死路,豈不冤大頭?
3.最高層次的能力是表達能力
再好的工作最終都要靠別人認可。表達能力,體現為寫和說的能力,是需要長期培養的素質。比如發現一個罕見病例,寫好了發一篇論著;寫不好只能發一個病例報道。比如做一個課題,寫好了發一篇或數篇論著;寫不好只能發一個論著摘要或被槍斃。一張圖,一張表,無不是表達能力的體現。寥寥幾百上千字的標書,可以贏得大筆基金;雖然關系很重要,但寫得太差也不行。有人說,我不學PCR,不學spss,只要學會ppt(powerpoint)就可以了。此話有一點道理,實驗室的boss 們表面上就是靠一串串ppt 行走江湖的。經常有研究生因思維敏捷條例清楚而令人肅然起敬。也經常有研究生不理解「為什麼我做了大部分工作而老闆卻讓另一個沒怎麼幹活的人寫了文章?讓他去大會發言?」你沒有看到人家有張口就來的本事嗎?
4.學好英語,不學二外
如今不論去日本還是歐洲,學術交流早已是英語的天下。你不必為看不懂一篇法語的文章而遺憾,寫那篇文章的人正在為沒學好英語而犯愁。如果英文尚未精通,暫且不要去學二外。
⑼ 誰可以告訴我怎樣在SCI上發表論文,步驟、途徑和方法以及注意事項是不是不同期刊上發表步驟都差不多
方法:
1、了解你專業的期刊信息,並訂閱;
2、了解你所在專業你的優勢適合在那幾本期刊上投稿;
3、寫論文;如在某些方面不太了解可請老師做下指導;
4、論文寫好以後,可以選擇你合適的期刊進行投稿;
5、論文投稿的過程也可以咨詢機構;
注意事項:
1、論文格式要正確;2、論文不能抄襲。 不同期刊發表都差不多,但對格式要求不一樣。
⑽ sci論文發表流程有哪些
現在SCI期刊基本上都是網上投稿。投稿後期刊編輯經過審稿之後過段時間回就會給你回復,在回執連接答中查看進度。然後你就按照期刊的回復內容查看即可。最後就是版權教交易和出版。我是在NPG奈普格SCI論文裡面負責這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