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仁行投稿
1. 為什麼員工總是聽不懂你在說什麼
1
前段時間,在飛機上碰到老頭兒老太太吵架,老頭兒也挺逗,一直喋喋不休念叨著同一件事,老太太倒是很沉得住氣,自顧自地做自己的事,不僅自動屏蔽了老頭兒的信息,還淡定地對旁邊的乘客說「別理他,他就這么個人」。
這就好比我們在調收音機的時候,如果波段沒有調對,那麼雜訊就會很大,阻礙我們接收有效信息。這老兩口給我的感覺就屬於典型的不對頻段。
其實,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溝通頻段,而且這種頻段往往與他的行為風格相符。如果對不上頻段,叫話不投機半句多,往往對方講的就是噪音。
比如,開會時,你在台上噼里啪啦講了一大堆,台下一大群員工低著頭玩手機沒半點反應;
再比如,你從別人那挖了個挺厲害的新員工,結果相處下來,卻發現找不到有效的方法跟他溝通,調動他的工作積極性。
是員工不行?不是!是領導不行嗎?都不是!其實就是彼此的頻段不對。
圖來源網路員工和領導不在同一頻道,溝通困難
2
對領導來說,我們不能改變別人,只能改變自己。其實,要跟員工對上頻段,也並不難。
首先,要了解自己屬於哪個頻段。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頓博士就曾根據兩個維度發現了DISC分析術,把領導行為風格分為四類人。
第一類是D型,指的是支配型領導。這類領導關注事多於關注人,目標感強,注重戰略和結果,
但往往自身速度太快、行動力太強,導致團隊跟不上,不善於授權而把下屬的「猴子」全扛在身上。
這類領導其實可以學習放下身段,多傾聽、接納差異性,包容不同的聲音。當我們頻繁跟下屬溝通時,實際上有很多需要傾聽和改善的東西。
第二類是I型,指的是互動型領導。這類領導則是關注人多於關注事。
他們可能上班愛開會,和大家溝通,下班愛聚會,更擅長講故事,勾畫願景,但欠缺的是實現願景的具體步驟和高效的行動力。
第三類是S型,指的是修正型領導。他們具備理性思維,擅長思考,喜歡用事實與數據說話。
這類領導其實可以多和員工互動,不是你把理由講足了員工就會做的,該放鬆的時候放鬆一點,不要太拘謹,這樣更有助於協作。
第四類是C型,指的是支持型領導。他們最有親和力,但也可能因為溫和而放慢了工作節奏,不善於應變而行動緩慢。
其實這類領導應該學習彈性、變通,適當給員工施加業績壓力。
說到底,領導的本質是溝通,溝通就是交換不同的信息,而不同的信息往往在不同頻段的人那裡,所以如果你希望影響更多人,就得學會去調頻,把頻道調到員工可以接受的程度。
只有領導成為快速調頻的發動機,才有可能更好地發揮專長,幫助員工釋放能量。
圖來源網路四種不同的領導類型
3
第二,要找到員工擅長的頻段,主動調到他們的頻段。
過去,我們總以為領導員工就是要控制事情、操控他們,但卻發現越控制員工越抵觸,那是因為你不了解員工的行為風格,所以在與之互動時,難度就高了。
你同樣可以用DISC分析方法給員工分類,找到相似之處,提前預測可能發生的問題。用對方喜歡的方式,影響他,比如:
關於用人,你要學會利用DISC分析員工性格特徵,在工作任務的安排上做出更有效率的選擇,讓他們最大化發揮優勢。
關於留人,你可以透過員工的「職場面具」,也就是他表現出來的狀態和他的個性之間的差異實施有效激勵,應對壓力的同時,提高員工的積極性。
關於育人,要根據員工的工作風格特點,比如目標感、溝通能力、適應能力等,來對他們進行相應的培訓。
我們最近也藉助了一套測試系統了解中層幹部的特點,之後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討,在未來培養他們的時候就可以針對性地安排學習內容。
記住,在溝通的時候,懂比控制更重要,自己要先調整頻段,再傳達信息。
4
其實說了這么多,歸根到底,我要強調的是:三種思維模式的轉變。
其一,服務思維。
過去,我們服務好客戶,是希望客戶能我們有好的反饋,消費我們的產品和服務。
今天主動改變自己,把員工服務好,調頻到他們的頻段,就像和孩子講話一樣,最好的方式是蹲下來和他們講話,溝通的效率就更高。
有服務員工的意識,團隊夥伴會在工作上給我們正向反饋。
其二,情緒勞動思維。
Hochschild(1983)針對Delta航空公司空乘人員的情緒表達進行了深入的個案研究,首先提出了「情緒勞動」的概念。
情緒勞動是指員工在工作中表現出令組織滿意的情緒狀態。比如服務人員的微笑,和客戶打交道是讓人舒服的交流方式等。
情緒勞動對組織行為有重要的影響,是達成工作績效的一個關鍵成分。情緒勞動尤其在和人打交道的某些工作中顯得更重要。
因此,在領導、銷售以及其他需要頻繁接觸他人的崗位中,有效管理情緒的能力及情緒勞動的合理運用,對這些崗位的成功十分重要。
作為領導,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也要學會調整員工的情緒。
其三,模型思維。
細心的話你可能會發現,前面講到的DISC是一種分析人的性格特徵的方法。
其實我們同樣可以藉助DISC的框架,應用在其他方面,比如,在人生規劃中,D是高度、I是熱忱度、S是寬度、C是深度。
也就是說,我們學一樣東西,我們要學會舉一反三,同樣的,要學會藉助模型的力量,也要形成自己的「模型思維」。
因為只有自己的思維改變了,對待事物、對待人的看法才有可能調整,而看法變了,我們的認知才有升級的可能。
今天,已然是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技術變了,工具變了,思維要變,認知更要變!
其實管理企業重要的是理解你的團隊,去打造一個好的架構,讓大家在非常高效的狀態下工作,這是我們期望最終能達到的結果。
以上就是今天的單仁行,如果你認為這篇文章對你的員工、同事有所幫助,也歡迎轉發分享朋友圈!
編輯/邱凱純排版/趙睿剪輯/龐偉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