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發表方式 » 博士學位發表nature

博士學位發表nature

發布時間: 2021-03-23 23:53:39

Ⅰ 我是本科生,在《自然》雜志發表論文一篇可以被保送上研究生嗎

這是不一定的,這個只是輔助性,主要還是要看你的分數是怎麼樣的。

Ⅱ 天才少年曹原再發Nature論文,他曾經有哪些輝煌的成就

以他現有的頭銜來看,他目前應該稱得上是中國最年輕的學者。除此之外,他還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曹原是在成都出生的,隨後跟隨父母一起去了深圳,從小就展現了非凡天賦的他,總能在他身上找出超越同齡人的閃光點。年僅11歲的他進入了深圳耀華實驗學校讀書,而且僅僅花費相當於常人一半的時間,就將初中和高中的課程全部讀完了。也就是在他14歲的時候,他已經學完了全部課程,並且以理科699分的優異成績考入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少年班進行學習。

曹原取得了震驚學術界的發現之後,收到了來自全世界各國科研機構的橄欖枝,就連向來自大的美國也向他發出邀請,請他加入美國國籍,並且許諾了一系列“好處”。但是面對所謂的“誘惑”,曹原並沒有絲毫動心,他並沒有覺得美國綠卡有什麼特殊之處。他覺得自己是中國人,是祖國培養出來的人才,他能夠在物理學上達成里程碑式的成就,離不開祖國的支持,他以中國人的身份而自豪。

Ⅲ 大學生發表文章被science或nature收錄會不會被國外名校錄取

下面談一下投稿的基本過程,特別是與Cell、Nature、Science、PNAS等影響因子比較高的雜志有關的一些技術性問題,也許可以打破其神秘感.其實這些雜志的主編,編輯們都經常在介紹其政策,評審標准,過程,等等.他們也經常來中國訪問.今天我來代替他們介紹一下.一個系列雜志叫Cell、Neuron、Immunity…..等等,原來都是從Cell分出來的.這個雜志的基本特點是它有一個非常強的編委Editorial Board.怎樣的人可以當編委呢?他們往往是有名的科學家,而且也願意並能夠非常快地對投稿做出評估.這些科學家也經常被選來做評審reviewer.大家都知道每篇文章送到雜志社後,都要請該領域的2-3專家看,並匿名寫出評審意見給作者. 你不知道是誰寫的,但這些專家會給你提出批評,哪些地方不好,哪些地方需要進一步做實驗,怎麼樣做,這就叫雜志評審. Cell、Neuron、Immunity等這些雜志的評審不少就是編委做的.因為現在雜志競爭的重要因素是發表要快,而做編委的專家能很快寫出評審意見來.還有一個特點,Cell等雜志主編,編輯有非常大的權利,他們甚至可以象追星族那樣去追科學家,去參加各種各樣的科學會議,當看到你有非常重要的最新成果,他們會去競爭,會問你,你的文章寫出來了沒有,我保證給你多少時間發表,等等.另一個系列是Nature衍生出來的,這些雜志的特點是沒有一個編委,但有一個評審專家庫, 也就是說誰來評審,不是亂選的.這些雜志主編,編輯也有相當大的權利.這些是什麼人呢?他們一般是讀完博士,然後到非常好的實驗室做博士後,這些人也許自己沒有做出什麼特別重大的貢獻,沒有什麼好的文章,但他們欣賞能力特別好,文筆非常好,寫得又快.你可不要小看他們,雖然自己沒有做出什麼偉大的工作來,但他們的思想水平學術水平都相當不錯,看得多,寫得快,Nature、Science的編輯大同小異,都是這樣一批年紀不大的人,很活躍,經常參加各種各樣的會議和活動. Science雜志的編輯權利相對小些,因為他們還有一個編委會editorial board,有相當大的權利.一般過程是,當你的文章送到Science雜志社後,編輯先做一個初審,看一下是不是基本夠格,然後他還要把文章的摘要Abstract送到編委會的某一個人那裡,認可以後,才可以拿出去評審.兩道關卡,大部分文章一下子就這樣被砍掉了. PNAS雜志是美國科學院院刊,文章有好有壞,院士自己投稿就不需要經過評審,叫做contribute. 院士原來一年可以五篇,後來減到四篇、三篇,就是院士自己寫的文章,只要你投就給你發表,不需要經過評審,相信你是院士,投科學論文應該有責任心的.第二種叫做Communicate,不是院士自己的文章,是你的文章,院士覺得你的文章不錯,他來給你通訊,投到PNAS雜志,這文章要評審,但是評審專家由院士自己來選.所以這個也不怎麼樣.還有一種叫Track C,就象一般雜志,你只要投過去,然後編輯部來給你選一個院士, 由他來找評審專家,相對來說,這比較客觀些,所以Track C的文章質量就相對好一些. 我不是說院士的文章都很差,但院士有特權,可以把在其他雜志發不出去的文章,投到PNAS上去,所以在PNAS上有很多不怎麼樣的文章.

Ⅳ nature和science都多久出一期啊,分別在每年的幾月

science和nature都是周刊~

Nature 自然
出版:英國MacMillan.Ltd
創刊:1869年
刊期:周刊
定位:兼顧學術期刊和科學雜志,即科學論文具較高的新聞性和廣泛的讀者群。論文不僅要求具有「突出的科學貢獻」,還必須「令交叉學科的讀者感興趣」。
自然出版集團出版的Nature系列刊物有三類:
(NaturePublishingGroup)
※綜述性期刊,對重要的研究工作進行綜述評論;
※ 研究類期刊,以發表原創性研究報告為主;
※臨床醫學類期刊,對醫學領域重要的研究進展做出權威性解釋,並促進最新的研究成果轉變為臨床實踐。

science 科學

該雜志於1880年由愛迪生投資1萬美元創辦,於1894年成為美國最大的科學團體「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的官方刊物。全年共51期,為周刊,全球發行量超過150萬份。 該雜志連同英國的《nature》雜志被譽為世界上兩大最頂級雜志,代表了人類自然科學研究的最高水平。

多數科技期刊都要向讀者收取審稿、評論、發表的相關費用。但《science》雜志發表來稿是免費的。其雜志的資金來源共有三部分:AAAS的會員費、印刷版和在線版的訂閱費、廣告費。

《science》雜志屬於綜合性科學雜志,它的科學新聞報道、綜述、分析、書評等部分,都是權威的科普資料,該雜志也適合一般讀者閱讀。「發展科學,服務社會」是AAAS也是《science》雜志的宗旨。

在全球,《science》雜志的主要對手為英國倫敦的《nature》雜志,該雜志創辦於1869年,曾發表了大量的達爾文、赫胥黎等大師的文章。21世紀的 前4年中,二者為率先發表人類基因排列的圖譜而激烈競爭。

《science》雜志的主編唐納德·科尼迪畢業於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為斯坦福大學第八任校長,著名的環境科學教授。

《science》雜志官方網址:http://www.sciencemag.org Science Magazine, an International weekly science journal, is published by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with assistance of Stanford University's HighWire Press.

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四十五。

參考
http://ke..com/view/216361.htm
http://ke..com/view/436562.htm

Ⅳ 美國雜志《科學》和《自然》是月刊還是期刊

都是周刊。

1、美國《科學》雜志為周刊 ,一年51期,全球發行量超過150萬份。《科學》(英語:Science)是美國科學促進會(出版的一份學術期刊,為全世界最權威的學術期刊之一。

《科學》是發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論文、以及綜述和分析當前研究和科學政策的同行評議的期刊之一。該雜志於1880年由愛迪生投資1萬美元創辦,於1894年成為美國最大的科學團體「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的官方刊物。

2、《英國自然雜志》周刊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性科技期刊,自從1869年創刊以來,始終如一地報道和評論全球科技領域里最重要的突破。

《自然》雜志也是一份在學術界享有盛譽的國際綜合性科學周刊。雜志以報道科學世界中的重大發現、重要突破為使命,要求科研成果新穎。

(5)博士學位發表nature擴展閱讀:

《科學》主編:

《科學》雜志的現任主編唐納德·科尼迪畢業於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為斯坦福大學第八任校長,著名的環境科學教授。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4年1月13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美國《科學》雜志主編麥納特,就科學技術、航天、教育、氣候變化、環境保護等問題回答了提問。

李克強表示,尊重科學、尊重知識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當今時代,科學技術不僅關乎經濟社會發展,而且事關民生改善。希望《科學》雜志繼續支持中國科技事業進步,促進基礎科學研究,向國際社會積極傳播中國科學界的聲音,擴大中外科研成果交流互鑒。

《自然》雜志的使命:

首先,通過迅速發表各科學領域的重大進展為科學家服務,並提供一個報告和討論科學新聞和科學問題的論壇。其次,確保科學成果快速傳播到世界各地以使它們在學術研究、社會文化和日常生活方面產生重要影響。

Ⅵ 哪個博士生連發兩篇Nature論文

3月5日,《自然》連刊兩文報道石墨烯超導重大發現,第一作者均為中國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曹原。曹原本科畢業於中科大少年班,令人驚訝的是,這位博士生今年年僅21歲。

2018年3月5日《自然》以背靠背長文形式在網站刊登了重大研究成果,文章還配以第三篇文章作為評述前述成果。

MIT石墨烯超導重大發現

范德華異質結構是二元構築單元垂直堆疊而成,在二維材料豐富的功能性基礎上,可以實現更多的工程化操縱。其中一個方向,就是通過控制層間扭曲角度,來調控范德華異質結的電子結構。


一位與曹原熟悉的少年班畢業生說:他實在是太強了,以前在科大就是傳說級的人物。

Ⅶ 誰有清華生命學院博士研究生馮鋒在Nature雜志發表的文章的全文

請給出源郵箱或參考我給你發的網站
A Xanthomonas uridine 5′-monophosphate transferase inhibits plant immune kinases

Feng Feng, Fan Yang, Wei Rong, Xiaogang Wu, Jie Zhang, She Chen, Chaozu He & Jian-Min Zhou
authors
Nature 485, 114–118 (03 May 2012) doi:10.1038/nature10962
Received 05 September 2011 Accepted 17 February 2012 Published online 15 April 2012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