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有的人發表在哪裡
① 臧克家寫的 有的人 的寫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1949年11月1日。1949年10月19日是魯迅先生逝世13周年紀念日,勝利了的人民在全國各地第一次公開地隆重紀念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先生。
臧克家親身參加了首都的紀念活動.並去瞻仰了魯迅故居,這首詩就是之後詩人為了紀念魯迅逝世13周年而作。
(1)臧克家有的人發表在哪裡擴展閱讀
《有的人》當代詩人臧克家為紀念魯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寫的一首抒情詩。詩人以高度濃縮概括的詩句,總結了兩種人、兩種人生選擇和兩種人生歸宿,謳歌了魯迅先生甘為孺子牛的一生,抒發了對那些為人民而活的人們由衷的贊美之情。通篇使用對比,在相互的對照中將現實世界中兩種截然不同的生命方式及其歷史結果藝術呈現。
這首詩手法非常簡單,語言明快直接,觀點立場鮮明、毫不含糊,其中所表達的觀點也是一針見血,使人能夠直接領會其中所包含的情感。詩人從開篇到結尾,反復使用簡明的對比手法來寫兩種人,這兩種人相互對照和映襯,因此而使其中偉大的更偉大,卑劣的更卑劣。
② 臧克家 有的人
有 的 人
━━紀念魯迅有感
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有的人
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麼偉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
有的人
情願作野草,
等著地下的火燃燒。
有的人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騎在人民頭上的
人民把他摔倒;
給人民作牛馬的
人民永遠記住他!
把名字刻在石頭上的
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
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
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場可以看到;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著的人,
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1949年11月1日
③ 臧克家寫的《有的人》的時代背景
寫作背景1949年全國解放後,臧克家由香港回到北京。10月19日,是魯迅先生逝世13周年紀念日,全國各地第一次公開地隆重紀念這位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學家。臧克家親自參加了首都的紀念活動,目睹了人民群眾紀念魯迅的盛況,並瞻仰了魯迅在北京的故居。他深切追憶魯迅為人民鞠躬盡瘁的一生,百感交集,於1949年11月1日寫了《有的人》這首短詩,抒發自己由紀念魯迅所引起的無限感慨以及對人生意義的深刻思考,非常偉大 http://ke..com/view/196388.htm#2
④ 臧克家《有的人》
《有的人》是當代詩人臧克家為紀念魯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寫的一首抒情詩。
《有的人》(紀念魯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
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有的人
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
有的人
情願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有的人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騎在人民頭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給人民作牛馬的
人民永遠記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頭的
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
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
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場可以看到;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著的人,
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4)臧克家有的人發表在哪裡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1949年11月1日。1949年10月19日是魯迅先生逝世13周年紀念日,勝利了的人民在全國各地第一次公開地隆重紀念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先生。臧克家親身參加了首都的紀念活動.並去瞻仰了魯迅故居,這首詩就是之後詩人為了紀念魯迅逝世13周年而作。
詩人以高度濃縮概括的詩句,總結了兩種人、兩種人生選擇和兩種人生歸宿,謳歌了魯迅先生甘為孺子牛的一生,抒發了對那些為人民而活的人們由衷的贊美之情。通篇使用對比,在相互的對照中將現實世界中兩種截然不同的生命方式及其歷史結果藝術呈現。
後世影響:
《有的人》被選入六年級上冊人教版第二十課,至今仍被選入中學語文教材。
⑤ 臧克家的作品《有的人》的背景資料
1949年10月19日是魯迅先生逝世13周年紀念日,勝利了的人民在全國各地第一次公開地隆重紀念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先生。1949年11月1日,臧克家親身參加了首都的紀念活動.並去瞻仰了魯迅故居,這首詩就是之後詩人為了紀念魯迅逝世13周年而作。臧克家以高度濃縮概括的詩句,總結了兩種人、兩種人生選擇和兩種人生歸宿,謳歌了魯迅先生甘為孺子牛的一生,抒發了對那些為人民而活的人們由衷的贊美之情。通篇使用對比,在相互的對照中將現實世界中兩種截然不同的生命方式及其歷史結果藝術呈現
⑥ 臧克家在什麼情況下寫了《有的人》
1949年,臧克家來到了北京。10月19日是魯迅先生逝世13周年紀念日,勝利了的人民在全國各地第一次公開地隆重紀念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先生。臧克家親身參加了首都的紀念活動,並去瞻仰了魯迅故居,看到了魯迅文章中提到過的「棗樹」、「老虎尾巴」。睹物思人,百感交集,心中充滿了對魯迅的思念和崇敬,寫了《有的人》這首短詩。
這首詩是1949年11月1日為紀念魯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寫的,它通過兩種人的鮮明對比,熱情地歌頌了魯迅「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偉大精神,無情地鞭撻了騎在人民頭上的反動統治者,啟示我們要樹立革命的人生觀。
⑦ 有的人 臧克家
臧克家 【zāng kè jiā】 同志(1905.10.08~2004.02.05)享年99歲。
曾用名臧瑗望,筆名孫荃、何嘉,是詩人聞一多先生的高徒。
1905年10月8日出生於山東諸城。 他自幼受祖父、父親影響,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詩文基礎。
1923年夏,考入山東省立第一師范。期間,閱讀了大量新文學作品,並開始習作新詩。
1925年首次 在全國性刊物《語絲》上發表作品,署名少全。
1927年,考入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曾經參加北伐戰爭。
1929年,在青島《民國日報》上第一次發表新詩 《默靜在晚林中》,署名克家。
1930年,考入國立山東大學,得到聞一多(時任山大文學院院長)、王統照先生的熱情教誨與精心幫助。他創作的《難民》、《老馬》、《有的人》等詩篇,以凝練的詩句描寫了舊中國農民忍辱負重的悲苦生活;長詩《罪惡的黑手》,揭露了帝國主義的罪惡和偽善的面目,這些詩是他早期詩歌的代表作,已成為我國現代詩史上的經典之作。
1932年開始發表新作,以一篇《老馬》成名。
1933年他的第一部詩集《烙印》出版,得到聞一多、茅盾等前輩的好評;次年,詩集《罪惡的黑手》問世,從此蜚聲詩壇。
1934年至1937年在山東省立臨清中學任教,出版詩集《運河》和長詩《自己的寫照》,創作了散文集《亂莠集》。
1936年參加中國 文藝家協會。
抗日戰爭爆發後,臧克家同志把自己的命運和民族的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積極投身抗日愛國活動。
1938年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當選為襄陽 、宜昌兩分會理事。
1938年至1941年夏初,任第五戰區抗敵青年軍團宣傳科教官、司令長官部秘書、文化工作委員會委員、戰時文化工作團團長、三十軍 參議。
1941年秋,任第三十一集團軍參議、三一出版社副社長、代理社長,籌備出版了進步刊物《大地文叢》,創刊後,被當局查禁。
1942年7月,他憤而辭職, 冒著酷暑自河南葉縣歷經艱難徒步赴重慶。
1943年4月,在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第五屆年會上當選為候補理事。同年夏,任賑濟委員會專員並負責編輯《難童教養》雜志至1945年秋。
1948年12月,由於上海白色恐怖嚴重,被迫潛往香港。
1949年3月,臧克家同志由中共黨組織安排來到北平。歷任華 北大學文藝學院文學創作研究室研究員,出版總署、人民出版社編審,《新華月報》編委,主編《新華月報》文藝欄。
1949年7月出席了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 者第一次代表大會,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工作者協會委員。
1951年6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曾任民盟中央文教委員會委員。
1956年,臧克家同志調任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
1957年至1965年任《詩刊》主編。經他聯系,由《詩刊》創刊號首次發表的毛澤東詩詞十八首,在 全國產生了巨大影響。
1957年,他和周振甫合著的《毛主席詩詞講解》,對毛澤東詩詞的傳播和普及,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被迫停止文學創作和社會活動,下放到湖北咸寧「五七幹校」。1972年回到北京。
1976年1月《詩刊》復刊,臧克家同志擔任顧問兼編委。
近代傑出詩人,著名作家、編輯家,忠誠的愛國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三屆代表,全國政協第五、六、七、八屆委員,第七、八屆常務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第一、二屆理事,第三屆理事、顧問,第四屆顧問,第五、六屆名譽副主席,中國文聯第三、四屆委員,第六、七屆榮譽委員,中國詩歌學會會長,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寫作學會名譽會長臧克家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04年2月5日20時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
抗日戰爭爆發後,臧克家同志把自己的命運和民族的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積極投身抗日愛國活動。1938年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當選為襄陽、宜昌兩分會理事。1938年至1941年夏初,任第五戰區抗敵青年軍團宣傳科教官、司令長官部秘書、文化工作委員會委員、戰時文化工作團團長、三十軍參議。他滿懷激越的愛國熱情,冒著敵機轟炸的危險,三赴台兒庄前線采訪,寫成長篇報告文學《津浦北線血戰記》;他不畏艱辛率第五戰區戰時文化工作團深入河南、湖北、安徽農村及大別山區,開展抗日文藝宣傳和創作活動;他不顧個人安危組織「文藝人從軍部隊」;冒死赴隨棗前線從事抗日救亡的文化宣傳工作,曾參加隨棗戰役。這期間,臧克家同志創作和出版了《從軍行》、《淮上吟》等詩集及散文集《隨棗行》,熱情謳歌了抗日軍民的偉大愛國精神和英勇抗敵的事跡。1941年秋,任第三十一集團軍參議、三一出版社副社長、代理社長,籌備出版了進步刊物《大地文叢》,創刊後,被當局查禁。1942年7月,他憤而辭職,冒著酷暑自河南葉縣歷經艱難徒步赴重慶。1943年4月,在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第五屆年會上當選為候補理事。同年夏,任賑濟委員會專員並負責編輯《難童教養》雜志至1945年秋。在此期間,創作出版了長詩《古樹的花朵》、回憶錄《我的詩生活》和《泥土的歌》、《十年詩選》等詩集。臧克家(1905.10.8-2004)山東諾城人。18歲以前,一直生活在膠東半島的農村。1923年入濟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學習,受五四運動影響,學習寫詩。1925年處女作《別十與天罡》載《語絲》。1926年秋,考入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曾參加討伐反動軍夏斗寅的戰役。大革命失敗後,逃亡東北。1929年入國立青島大學補習班,發表新濤《默靜在晚林中》。1934年畢業於國立山東大學中文系。在校期間,在新詩創作上得到聞一多、王統照的鼓勵與幫助。1932年在《新月》4卷7期發表第一首詩作《難民》。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烙印》出版。接著又出版了《罪惡的黑手》、《運河》兩本詩集和長詩《自己的寫照》。1936年參加中國文藝家協會臧克家是中國現實主義新詩的開山人之一。他從兩個方面繼承和發展了新詩的現實主義傳統。其一,他推進了新詩對舊中國農民和農村的吟唱,在他之前,還沒有一位詩人能夠如此成功地抒寫農民和農村。其二,他推進了中國現代敘事詩的建設,他的敘事詩是詩人內心世界與外在世界的交融。臧克家是一位中國韻味十足的詩人。他有意識地向中國古典詩歌吸取養分,予以現代化改造,鑄造自己作品的中國風格。他的詩具有含蓄蘊籍的抒情方式,重「藏」,詩在詩外,筆有藏鋒;他的詩運用素樸精煉的言說方式,精煉,而又大巧若朴;他的詩追求諧和悅耳的音樂方式,「敲聲音」,是臧克家煉字的標准之一,他尋覓著音節和諧,鏗鏘動人,增加讀者聽覺上的美感。在新詩發展史上,像臧克家這樣深刻的具有中國風格的現實主義詩人實在很少,值得學術界深入研究。
對於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來說,臧克家是一個豐富的存在,他的文學活動長達七十餘年。2002年底面世的《臧克家全集》共有12卷,近630萬字。臧克家是是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的重要一頁,中國現實主義新詩的開山人之一。
臧克家以新詩名世,但是,被詩名遮掩了的散文也有很高成就。應當說,在創作的時間和數量上,他的散文是與詩平分秋色的。包括《野店》、《蛙聲》、《山窩里的晚會》、《海》、《爐火》、《我的詩生活》在內的散文和回憶錄,是留給散文評論界的一個大題目。晚年的臧克家,年老多病,不能接觸新鮮生活,因此「老來意興忽顛倒,多寫散文少寫詩」。「我大力抓住了散文,以抒發我的詩的情趣。」臧克家的詩,很少散文化的傾向;他的散文卻尋求著詩化——內中都蘊涵著詩魂,這就確立了臧克家散文的品位。有的偏愛者甚至有「文勝於詩」的說法。
從橫的方面,先是不知世事、尚未流汗的孩子,似不足悲;次是正在「流汗」的爸爸,憂郁心態透出詩行;最後是汗盡而逝的爺爺,盡顯悲愴之情。農民家庭在泥土裡的生活!再從縱的方面,孩子——爸爸——爺爺,三個形象顯示的不僅是三代,而且是無數代,這是中國農民世世代代生活道路的具象化,每個形象都有高度概括性。觀察之細,運思之深,謀篇之巧,餘味之濃,其他詩人很難望其項背。僅此一首,「農民詩人」臧克家的成就不需再置一詞了。
臧克家非常強調只寫自己熟悉的,這是他的現實主義的很大的特點。在「時代需求」和「自己熟悉」的關繫上,他強調的是題材的熟悉。當然,隨著時代的變化,詩人要去熟悉新的過去不熟悉的生活,這才是徹底的現實主義。他為1946年版的《泥土的歌》寫的序言《當中隔一段戰爭》中說:「幾時,不再讓我為他們悲慘命運發愁、悲傷、憤怒,不再唱這樣令人不快的歌?幾時,讓我替他們——中國農民,出自真情如同他們唱悲哀的歌一樣唱一支快樂的、解放的歌?」他熟悉的是舊中國的農民,所以寫的就是舊中國的農民。但是他也嚮往新的人物,新的世界。
對於農村的自然景色,臧克家從來是傾心的。只要條件具備,他的靈感就會輕易襲來,於是,一首首優秀之作便問世了。1942年他完成了《泥土的歌》——這是臧克家除了《烙印》之外最重要的、也是詩人自己最滿意的作品。在抗戰開始後一段時間,詩人和作家們對於創作有所反思——空洞的熱情消失了,高調的呼喊嘶啞了,一部分詩人和作家重新回到了熟悉的題材,以新的審美眼光打量舊的題材,寫出了新時代的新作品。於是,巴金寫出了《春》(1939)和《秋》(1940);曹禺寫出了《北京人》(1941);茅盾寫出了《霜葉紅似二月花》(1943);臧克家則寫出了他的第11部詩集《泥土的歌》。和那些直接吟唱時事的急就章相比,臧克家說:「我最合適於唱這樣一支歌,竟或許也只能唱這樣一支歌。」1944年,當他編選自己的《十年詩選》時,直接表現抗戰烽火的作品入選很少。
臧克家的詩是醞釀於抒情之中的哲學,是哲學的詩。聞一多曾下過一個精闢的結論,「克家的詩,沒有一首不具有一種極其頂真的生活的意義。」這「極頂真」正是來自詩人關照生活本質,把握生活本質的哲理性總結。《三代》這首「極頂真」的抒情短詩就具有質朴、簡潔、冷峻、深刻的藝術特色。
解放戰爭時期,臧克家同志多次參加「呼籲停戰、實現和平」簽名等進步活動,在重慶,曾應邀出席毛澤東同志在張治中寓所舉行的文化界人士座談會。在上海,他主編了《僑聲報》文藝副刊《星河》、《學詩》和《創造詩叢》、《文訊》月刊等書刊,團結了大批進步作家;激憤於政治的黑暗腐敗,他創作了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和政治諷刺詩,出版了《寶貝兒》、《生命的零度》、《冬天》等詩集,產生了廣泛的影響。1948年12月,由於上海白色恐怖嚴重,被迫潛往香港。
1949年3月,臧克家同志由中共黨組織安排來到北平。5月在《人民日報》發表組詩《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表達了他到解放區後的喜悅心情。後歷任華北大學文藝學院文學創作研究室研究員,出版總署、人民出版社編審,《新華月報》編委,主編《新華月報》文藝欄。1949年7月出席了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會,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工作者協會委員。1951年6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曾任民盟中央文教委員會委員。
1956年,臧克家同志調任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1957年至1965年任《詩刊》主編。經他聯系,由《詩刊》創刊號首次發表的毛澤東詩詞十八首,在全國產生了巨大影響。這期間,他兢兢業業致力於社會主義文學事業繁榮發展的組織領導工作,在《詩刊》的創刊與發展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繁榮詩歌創作、加強詩歌隊伍建設中,做出了顯著的成績;同時滿懷對祖國、對黨、對人民的無限熱愛之情,筆耕不輟,勤奮創作,以熱情、多產的詩人形象活躍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國詩壇上,迎來了他創作的又一高峰,相繼出版了《臧克家詩選》、《凱旋》等詩集和長詩《李大釗》。其中,《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毛主席向著黃河笑》等膾炙人口的作品,多次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1957年,他和周振甫合著的《毛主席詩詞講解》,對毛澤東詩詞的傳播和普及,起了重要的作用。
臧克家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被迫停止文學創作和社會活動,下放到湖北咸寧「五七」幹校。1972年回到北京。1976年1月《詩刊》復刊,臧克家同志擔任顧問兼編委。
粉碎「四人幫」後,年逾古稀的臧克家同志文思泉湧,又迎來了創作的春天。他把心底的頌歌唱給了社會主義新時期,出版了《憶向陽》、《落照紅》、《臧克家舊體詩稿》等詩集;《懷人集》、《詩與生活》等散文集;《學詩斷想》、《克家論詩》、《臧克家古典詩文欣賞集》等論文集。凝結著他一生汗水和心血的十二卷本《臧克家全集》也於2002年12月出版。
臧克家同志的作品多次獲獎,曾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在國內外產生廣泛影響。1988年4月,獲中國作家協會首屆文學期刊編輯榮譽獎;1990年8月,他主編的《毛澤東詩詞鑒賞》獲全國圖書「金鑰匙」獎和第五屆中國圖書獎一等獎。1991年10月,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2000年1月,獲首屆「廈新杯中國詩人獎」終身成就獎;同年11月,獲「國際炎黃文化研究會首屆龍文化金獎」終身成就獎。2002年10月,被世界詩人大會和世界藝術文化學院授予榮譽人文學博士;同年12月,獲第七屆今世緣國際詩人筆會頒發的「中國當代詩魂」金獎。2003年12月,《臧克家全集》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
臧克家同志熱愛黨,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七十餘年創作生涯中,無論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他都以極大的熱情關心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文學的發展,熱忱謳歌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以短詩和長詩、新詩和舊詩、散文和隨筆、評論和書信、小說和雜感等多種體裁寫出了七十餘部著作。他積極倡導作家深入生活、反映時代,大力提倡題材、風格的多樣化和藝術上的探索創新。他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團結愛護中老年詩人,熱情培養青年詩人。他見證了我國新詩從誕生到發展的全部歷史,對我國新詩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臧克家同志的一生是不懈追求光明的一生,是自覺地表現時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是勤奮筆耕、嘔心瀝血、不斷攀登藝術高峰的一生。他思想敏銳、愛憎分明,善良正直、樂觀豁達,作風正派、文風朴實,平易近人、襟懷坦盪,生活儉朴、嚴於律己。他把畢生的精力和心血無私地貢獻給了黨和人民的文學事業。
臧克家先生於2004年逝世後安葬於北京萬佛園華僑陵園。
臧克家同志的逝世,使中國的文學事業失去了一位巨匠,使當代詩壇失去了一顆璀璨的明珠,使我們大家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可親可敬的師長。我們將永遠學習他,懷念他。
臧克家同志永垂不朽!
他的作品《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收錄在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13課。
⑧ 臧克家《有的人》收錄在哪本書里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六年級上冊中有
⑨ 臧克家《有的人》全文
有的人
——紀念魯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
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有的人,
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
有的人,
情願做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有的人,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騎在人民頭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給人民作牛馬的,
人民永遠記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頭的,
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
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
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場可以看到;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⑩ 有的人——臧克家
《有的人》
——紀念魯迅有感
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有的人
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
有的人
情願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有的人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的活。
騎在人民頭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給人民作牛馬的
人民永遠記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頭的
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
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
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場可以看到;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的活的人,
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1949年11月1日於北京臧克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