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出版禁用詞
❶ 如何看待近日發布的《新華社新聞報道中的禁用詞》
要加強黨對基層組織的領導與控制力,比如原來各科局局長一人說了算的,現在要經過黨組,削弱了一把手的權利,很有可能要把所有的權利重新回歸黨的控制之下,
❷ 什麼叫禁用詞
禁用詞是指新華社發布的《新華社新聞報道中的禁用詞(第一批)》,媒體報道中的禁用詞主要涉及了五方面內容,分別是社會生活類的禁用詞,法律類的禁用詞,民族宗教類的禁用詞,涉及我領土、主權和港澳台的禁用詞以及國際關系類的禁用詞。其中,社會生活類的禁用詞中提到與文藝有關的規定如下:對文藝界人士,不使用「影帝」、「影後」、「巨星」、「天王」等詞語,一般可使用「文藝界人士」或「著名演員」、「著名藝術家」等。
中文名
禁用詞
外文名
stop word
發布
新華社
類型
五個方面
內容
「影帝」、「影後」等
❸ 新聞報道中的禁用詞有哪些
根據新華社發布的《新華社新聞報道中的禁用詞(第一批)》規定,媒體報道中的禁用詞主要涉及了五方面內容,分別是社會生活類的禁用詞,法律類的禁用詞,民族宗教類的禁用詞,涉及我領土、主權和港澳台的禁用詞以及國際關系類的禁用詞。其中,社會生活類的禁用詞中提到與文藝有關的規定如下:對文藝界人士,不使用「影帝」、「影後」、「巨星」、「天王」等詞語,一般可使用「文藝界人士」或「著名演員」、「著名藝術家」等。
以下是新華社規定的第一批禁用詞:
一、社會生活類的禁用詞
1.對有身體傷疾的人士不使用「殘廢人」、「獨眼龍」、「瞎子」、「聾子」、「傻子」、「獃子」、「弱智」等蔑稱,而應使用「殘疾人」、「盲人」、「聾人」、「智力障礙者」等詞語。
2.報道各種事實特別是產品、商品時不使用「最佳」、「最好」、「最著名」等具有強烈評價色彩的詞語。
3.醫葯報道中不得含有「療效最佳」、「根治」、「安全預防」、「安全無副作用」等詞語,葯品報道中不得含有「葯到病除」、「無效退款」、「保險公司保險」、「最新技術」、「最高技術」、「最先進製法」、「葯之王」、「國家級新葯」等詞語。
4.對文藝界人士,不使用「影帝」、「影後」、「巨星」、「天王」等詞語,一般可使用「文藝界人士」或「著名演員」、「著名藝術家」等。
5.對各級領導同志的各種活動報道,不使用「親自」等形容詞。
6.作為國家通訊社,新華社通稿中不應使用「哇噻」、「媽的」等俚語、臟話、黑話等。如果在引語中不能不使用這類詞語,均應用括弧加註,表明其內涵。近年來網路用語中對臟語進行縮略後新造的「SB」、「TMD」、「NB」等,也不得在報道中使用。
二、法律類的禁用詞
7.在新聞稿件中涉及如下對象時不宜公開報道其真實姓名:
(1)犯罪嫌疑人家屬;
(2)涉及案件的未成年人;
(3)涉及案件的婦女和兒童;
(4)採用人工受精等輔助生育手段的孕、產婦;
(5)嚴重傳染病患者;
(6)精神病患者;
(7)被暴力脅迫賣淫的婦女;
(8)艾滋病患者;
(9)有吸毒史或被強制戒毒的人員。
涉及這些人時,稿件可使用其真實姓氏加「某」字的指代,如「張某」、「李某」,不宜使用化名。
8.對刑事案件當事人,在法院宣判有罪之前,不使用「罪犯」,而應使用「犯罪嫌疑人」。
9.在民事和行政案件中,原告和被告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原告可以起訴,被告也可以反訴。不要使用原告「將某某推上被告席」這樣帶有主觀色彩的句子。
10.不得使用「某某黨委決定給某政府幹部行政上撤職、開除等處分」,可使用「某某黨委建議給予某某撤職、開除等處分」。
11.不要將「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稱作「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也不要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稱作「省人大副主任」。各級人大常委會的委員,不要稱作「人大常委」。
12.「村民委員會主任」簡稱「村主任」,不得稱「村長」。村幹部不要稱作「村官」。
13.在案件報道中指稱「小偷」、「強奸犯」等時,不要使用其社會身份作前綴。如:一個曾經是工人的小偷,不要寫成「工人小偷」;一名教授作了案,不要寫成「教授罪犯」。
14.國務院機構中的審計署的正副行政首長稱「審計長」、「副審計長」,不要稱作「署長」、「副署長」。
15.各級檢察院的「檢察長」不要寫成「檢察院院長」。
三、民族宗教類的禁用詞
16.對各民族,不得使用舊社會流傳的帶有污辱性的稱呼。不能使用「回回」、「蠻子」等,而應使用「回族」等。也不能隨意簡稱,如「蒙古族」不能簡稱為「蒙族」,「維吾爾族」不能簡稱為「維族」,「哈薩克族」不能簡稱為「哈薩」等。
17.禁用口頭語言或專業用語中含有民族名稱的污辱性說法,不得使用「蒙古大夫」來指代「庸醫」,不得使用「蒙古人」來指代「先天愚型」等。
18.少數民族支系、部落不能稱為民族,只能稱為「XX人」。如「摩梭人」「撒尼人」「穿(川)青人」「?人」,不能稱為「摩梭族」「撒尼族」「穿(川)青族」「?族」等。
19.不要把古代民族名稱與後世民族名稱混淆,如不能將「高句麗」稱為「高麗」,不能將「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等泛稱為「突厥族」或「突厥人」。
20.「穆斯林」是伊斯蘭教信徒的通稱,不能把宗教和民族混為一談。不能說「回族就是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就是回族」。報道中遇到「阿拉伯人」等提法,不要改稱「穆斯林」。
21.涉及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的報道,不要提「豬肉」。
22.穆斯林宰牛羊及家禽,只說「宰」,不能寫作「殺」。
四、涉及我領土、主權和港澳台的禁用詞
23.香港、澳門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在任何文字、地圖、圖表中都要特別注意不要將其稱作「國家」。尤其是多個國家和地區名稱連用時,應格外注意不要漏寫「(國家)和地區」字樣。
24.對台灣當局「政權」系統和其他機構的名稱,無法迴避時應加引號,如台灣「立法院」、「行政院」、「監察院」、「選委會」、「行政院主計處」等。不得出現「中央」、「國立」、「中華台北」等字樣,如不得不出現時應加引號,如台灣「中央銀行」等。台灣「行政院長」、「立法委員」等均應加引號表述。台灣「清華大學」、「故宮博物院」等也應加引號。嚴禁用「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稱呼台灣地區領導人,即使加註引號也不得使用。
25.對台灣地區施行的所謂「法律」,應表述為「台灣地區的有關規定」。涉及對台法律事務,一律不使用「文書驗證」、「司法協助」、「引渡」等國際法上的用語。
26.不得將海峽兩岸和香港並稱為「兩岸三地」。
27.不得說「港澳台遊客來華旅遊」,而應稱「港澳台遊客來大陸(或:內地)旅遊」。
28.「台灣」與「祖國大陸(或『大陸』)」為對應概念,「香港、澳門」與「內地」為對應概念,不得弄混。
29.不得將台灣、香港、澳門與中國並列提及,如「中港」、「中台」、「中澳」等。可以使用「內地與香港」、「大陸與台灣」或「京港」、「滬港」、「閩台」等。
30.「台灣獨立」或「台獨」必須加引號使用。
31.台灣的一些社會團體如「中華道教文化團體聯合會」、「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等有「中國」、「中華」字樣者,應加引號表述。
32.不得將台灣稱為「福摩薩」。如報道中需要轉述時,一定要加引號。
33.南沙群島不得稱為「斯普拉特利群島」。
34.釣魚島不得稱為「尖閣群島」
35.嚴禁將新疆稱為「東突厥斯坦」。
五、國際關系類禁用詞
36.不得使用「北朝鮮(英文North Korea)」來稱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可直接使用簡稱「朝鮮」。英文應使用「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Korea」或使用縮寫「DPRK」。
37.有的國際組織的成員中,既包括一既有國家,也包括一些地區。在涉及此類國際組織時,不得使用「成員國」,而應使用「成員」或「成員方」,如不能使用「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而應使用「世界貿易組織成員」、「世界貿易組織成員方」、「亞太經合組織成員」、「亞太經合組織成員方」(英文用members)。
38.不使用「穆斯林國家」或「穆斯林世界」,而要用「伊斯蘭國家」或「伊斯蘭世界」。
39.在達爾富爾報道中不使用「阿拉伯民兵」,而應使用「武裝民兵」或「部族武裝」。
40.在報道社會犯罪和武裝沖突時,一般不要刻意突出犯罪嫌疑人和沖突參與者的膚色、種族和性別特徵。比如,在報道中應迴避「黑人歹徒」的提法,可直接使用「歹徒」。
41.公開報道不要使用「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等說法。可用「宗教激進主義(激進派、激進組織)」替代。如迴避不了而必須使用時,可使用「伊斯蘭激進組織(分子)」,但不要用「激進伊斯蘭組織(分子)」。
42.不要使用「十字軍」等說法。
43.人質報道中不使用「斬首」,可用中性詞語為「人質被砍頭殺害」。
44.對國際戰爭中雙方的戰斗人員死亡的報道,不要使用「擊斃」等詞語,可使用「打死」等詞語
45.不要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區稱「黑非洲」,而應稱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❹ 淘寶廣告法禁用詞 高品質算不算
不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規定:
廣告內容准則
第八條廣告中對商品的性能、功能、產地、用途、質量、成分、價格、生產者、有效期限、允諾等或者對服務的內容、提供者、形式、質量、價格、允諾等有表示的,應當准確、清楚、明白。
廣告中表明推銷的商品或者服務附帶贈送的,應當明示所附帶贈送商品或者服務的品種、規格、數量、期限和方式。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廣告中應當明示的內容,應當顯著、清晰表示。
第九條 廣告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使用或者變相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國歌、國徽,軍旗、軍歌、軍徽;
(二)使用或者變相使用國家機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名義或者形象;
(三)使用「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用語;
(四)損害國家的尊嚴或者利益,泄露國家秘密;
(五)妨礙社會安定,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六)危害人身、財產安全,泄露個人隱私;
(七)妨礙社會公共秩序或者違背社會良好風尚;
(八)含有淫穢、色情、賭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內容;
(九)含有民族、種族、宗教、性別歧視的內容;
(十)妨礙環境、自然資源或者文化遺產保護;
(十一)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的其他情形。
第十條 廣告不得損害未成年人和殘疾人的身心健康。
第十一條 廣告內容涉及的事項需要取得行政許可的,應當與許可的內容相符合。
廣告使用數據、統計資料、調查結果、文摘、引用語等引證內容的,應當真實、准確,並表明出處。引證內容有適用范圍和有效期限的,應當明確表示。
第十二條 廣告中涉及專利產品或者專利方法的,應當標明專利號和專利種類。
未取得專利權的,不得在廣告中謊稱取得專利權。
禁止使用未授予專利權的專利申請和已經終止、撤銷、無效的專利作廣告。
第十三條 廣告不得貶低其他生產經營者的商品或者服務。
第十四條 廣告應當具有可識別性,能夠使消費者辨明其為廣告。
大眾傳播媒介不得以新聞報道形式變相發布廣告。通過大眾傳播媒介發布的廣告應當顯著標明「廣告」,與其他非廣告信息相區別,不得使消費者產生誤解。
廣播電台、電視台發布廣告,應當遵守國務院有關部門關於時長、方式的規定,並應當對廣告時長作出明顯提示。
第十五條麻醉葯品、精神葯品、醫療用毒性葯品、放射性葯品等特殊葯品,葯品類易制毒化學品,以及戒毒治療的葯品、醫療器械和治療方法,不得作廣告。
前款規定以外的處方葯,只能在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共同指定的醫學、葯學專業刊物上作廣告。
第十六條 醫療、葯品、醫療器械廣告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一)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斷言或者保證;
(二)說明治癒率或者有效率;
(三)與其他葯品、醫療器械的功效和安全性或者其他醫療機構比較;
(四)利用廣告代言人作推薦、證明;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
葯品廣告的內容不得與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的說明書不一致,並應當顯著標明禁忌、不良反應。處方葯廣告應當顯著標明「本廣告僅供醫學葯學專業人士閱讀」,非處方葯廣告應當顯著標明「請按葯品說明書或者在葯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推薦給個人自用的醫療器械的廣告,應當顯著標明「請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或者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購買和使用」。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明文件中有禁忌內容、注意事項的,廣告中應當顯著標明「禁忌內容或者注意事項詳見說明書」。
第十七條除醫療、葯品、醫療器械廣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廣告涉及疾病治療功能,並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使推銷的商品與葯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
(4)新聞出版禁用詞擴展閱讀:
第十八條 保健食品廣告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一)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斷言或者保證;
(二)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
(三)聲稱或者暗示廣告商品為保障健康所必需;
(四)與葯品、其他保健食品進行比較;
(五)利用廣告代言人作推薦、證明;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
保健食品廣告應當顯著標明「本品不能代替葯物」。
第十九條廣播電台、電視台、報刊音像出版單位、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以介紹健康、養生知識等形式變相發布醫療、葯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
第二十條 禁止在大眾傳播媒介或者公共場所發布聲稱全部或者部分替代母乳的嬰兒乳製品、飲料和其他食品廣告。
第二十一條 農葯、獸葯、飼料和飼料添加劑廣告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一)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斷言或者保證;
(二)利用科研單位、學術機構、技術推廣機構、行業協會或者專業人士、用戶的名義或者形象作推薦、證明;
(三)說明有效率;
(四)違反安全使用規程的文字、語言或者畫面;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
第二十二條 禁止在大眾傳播媒介或者公共場所、公共交通工具、戶外發布煙草廣告。禁止向未成年人發送任何形式的煙草廣告。
禁止利用其他商品或者服務的廣告、公益廣告,宣傳煙草製品名稱、商標、包裝、裝潢以及類似內容。
煙草製品生產者或者銷售者發布的遷址、更名、招聘等啟事中,不得含有煙草製品名稱、商標、包裝、裝潢以及類似內容。
第二十三條 酒類廣告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一)誘導、慫恿飲酒或者宣傳無節制飲酒;
(二)出現飲酒的動作;
(三)表現駕駛車、船、飛機等活動;
(四)明示或者暗示飲酒有消除緊張和焦慮、增加體力等功效。
第二十四條 教育、培訓廣告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一)對升學、通過考試、獲得學位學歷或者合格證書,或者對教育、培訓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證性承諾;
(二)明示或者暗示有相關考試機構或者其工作人員、考試命題人員參與教育、培訓;
(三)利用科研單位、學術機構、教育機構、行業協會、專業人士、受益者的名義或者形象作推薦、證明。
第二十五條招商等有投資回報預期的商品或者服務廣告,應當對可能存在的風險以及風險責任承擔有合理提示或者警示,並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一)對未來效果、收益或者與其相關的情況作出保證性承諾,明示或者暗示保本、無風險或者保收益等,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利用學術機構、行業協會、專業人士、受益者的名義或者形象作推薦、證明。
第二十六條 房地產廣告,房源信息應當真實,面積應當表明為建築面積或者套內建築面積,並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一)升值或者投資回報的承諾;
(二)以項目到達某一具體參照物的所需時間表示項目位置;
(三)違反國家有關價格管理的規定;
(四)對規劃或者建設中的交通、商業、文化教育設施以及其他市政條件作誤導宣傳。
第二十七條農作物種子、林木種子、草種子、種畜禽、水產苗種和種養殖廣告關於品種名稱、生產性能、生長量或者產量、品質、抗性、特殊使用價值、經濟價值、適宜種植或者養殖的范圍和條件等方面的表述應當真實、清楚、明白,並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一)作科學上無法驗證的斷言;
(二)表示功效的斷言或者保證;
(三)對經濟效益進行分析、預測或者作保證性承諾;
(四)利用科研單位、學術機構、技術推廣機構、行業協會或者專業人士、用戶的名義或者形象作推薦、證明。
第二十八條 廣告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的,構成虛假廣告。
廣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虛假廣告:
(一)商品或者服務不存在的;
(二)商品的性能、功能、產地、用途、質量、規格、成分、價格、生產者、有效期限、銷售狀況、曾獲榮譽等信息,或者服務的內容、提供者、形式、質量、價格、銷售狀況、曾獲榮譽等信息,以及與商品或者服務有關的允諾等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對購買行為有實質性影響的;
(三)使用虛構、偽造或者無法驗證的科研成果、統計資料、調查結果、文摘、引用語等信息作證明材料的;
(四)虛構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效果的;
(五)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的其他情形。
❺ 如何看待近日發布的《新華社新聞報道中的禁用詞》
語言可以活潑,尤其是網路語言,草根性和娛樂化是其特色之一,但新聞是嚴肅的,規范的語言是必要的,反對語言的過度娛樂化和低俗化是嚴肅媒體的職責所在。
❻ 央視 算不算違禁詞
不是的。
這不算。
❼ 新華社規定翻譯禁用詞,你都知道哪些
社會生活類
◆禁用「殘廢人」、「獨眼龍」、「瞎子」、「聾子」、「傻子」、「獃子」、「弱智」等蔑稱,而應使用「殘疾人」、「盲人」、「聾人」、「智力障礙者」等詞語。
◆報道各種事實特別是產品、商品時不使用「最佳」、「最好」、「最著名」等具有強烈評價色彩的詞語。
◆醫葯報道中不得含有「療效最佳」、「根治」、「安全預防」、「安全無副作用」等詞語,葯品報道中不得含有「葯到病除」、「無效退款」、「保險公司保險」、「最新技術」、「最高技術」、「最先進製法」、「葯之王」、「國家級新葯」等詞語。
◆對文藝界人士,不使用「影帝」、「影後」、「巨星」、「天王」等詞語,一般可使用「文藝界人士」或「著名演員」、「著名藝術家」等。
◆對各級領導同志的各種活動報道,不使用「親自」等形容詞。
◆作為國家通訊社,新華社通稿中不應使用「哇噻」、「媽的」等俚語、臟話、黑話等。如果在引語中不能不使用這類詞語,均應用括弧加註,表明其內涵。近年來網路用語中對臟語進行縮略後新造的「SB」、「TMD」、「NB」等,也不得在報道中使用。
法律類
♣在新聞稿件中涉及如下對象時不宜公開報道其真實姓名:
(1)犯罪嫌疑人家屬;
(2)涉及案件的未成年人;
(3)涉及案件的婦女和兒童;
(4)採用人工受精等輔助生育手段的孕、產婦;
(5)嚴重傳染病患者;
(6)精神病患者;
(7)被暴力脅迫賣淫的婦女;
(8)艾滋病患者;
(9)有吸毒史或被強制戒毒的人員。
涉及這些人時,稿件可使用其真實姓氏加「某」字的指代,如「張某」、「李某」,不宜使用化名。
♣對刑事案件當事人,在法院宣判有罪之前,不使用「罪犯」,而應使用「犯罪嫌疑人」。
♣在民事和行政案件中,原告和被告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原告可以起訴,被告也可以反訴。不要使用原告「將某某推上被告席」這樣帶有主觀色彩的句子。
♣不得使用「某某黨委決定給某政府幹部行政上撤職、開除等處分」,可使用「某某黨委建議給予某某撤職、開除等處分」。
♣不要將「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稱作「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也不要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稱作「省人大副主任」。各級人大常委會的委員,不要稱作「人大常委」。
♣「村民委員會主任」簡稱「村主任」,不得稱「村長」。村幹部不要稱作「村官」。
♣在案件報道中指稱「小偷」、「強奸犯」等時,不要使用其社會身份作前綴。如:一個曾經是工人的小偷,不要寫成「工人小偷」;一名教授作了案,不要寫成「教授罪犯」。
♣國務院機構中的審計署的正副行政首長稱「審計長」、「副審計長」,不要稱作「署長」、「副署長」。
♣各級檢察院的「檢察長」不要寫成「檢察院院長」。
民族宗教類的禁用詞
▼對各民族,不得使用舊社會流傳的帶有污辱性的稱呼。不能使用「回回」、「蠻子」等,而應使用「回族」等。也不能隨意簡稱,如「蒙古族」不能簡稱為「蒙族」,「維吾爾族」不能簡稱為「維族」,「哈薩克族」不能簡稱為「哈薩」等。
▼禁用口頭語言或專業用語中含有民族名稱的污辱性說法,不得使用「蒙古大夫」來指代「庸醫」,不得使用「蒙古人」來指代「先天愚型」等。
▼少數民族支系、部落不能稱為民族,只能稱為「XX人」。如「摩梭人」「撒尼人」「穿(川)青人」「人」,不能稱為「摩梭族」「撒尼族」「穿(川)青族」「族」等。
▼不要把古代民族名稱與後世民族名稱混淆,如不能將「高句麗」稱為「高麗」,不能將「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等泛稱為「突厥族」或「突厥人」。
▼「穆斯林」是伊斯蘭教信徒的通稱,不能把宗教和民族混為一談。不能說「回族就是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就是回族」。報道中遇到「阿拉伯人」等提法,不要改稱「穆斯林」。
▼涉及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的報道,不要提「豬肉」。
▼穆斯林宰牛羊及家禽,只說「宰」,不能寫作「殺」。
涉及我領土、主權和港澳台的禁用詞
●香港、澳門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在任何文字、地圖、圖表中都要特別注意不要將其稱作「國家」。尤其是多個國家和地區名稱連用時,應格外注意不要漏寫「(國家)和地區」字樣。
●對台灣當局「政權」系統和其他機構的名稱,無法迴避時應加引號,如台灣「立法院」、「行政院」、「監察院」、「選委會」、「行政院主計處」等。不得出現「中央」、「國立」、「中華台北」等字樣,如不得不出現時應加引號,如台灣「中央銀行」等。台灣「行政院長」、「立法委員」等均應加引號表述。台灣「清華大學」、「故宮博物院」等也應加引號。嚴禁用「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稱呼台灣地區領導人,即使加註引號也不得使用。
●對台灣地區施行的所謂「法律」,應表述為「台灣地區的有關規定」。涉及對台法律事務,一律不使用「文書驗證」、「司法協助」、「引渡」等國際法上的用語。
●不得將海峽兩岸和香港並稱為「兩岸三地」。
●不得說「港澳台遊客來華旅遊」,而應稱「港澳台遊客來大陸(或:內地)旅遊」。
●「台灣」與「祖國大陸(或『大陸』)」為對應概念,「香港、澳門」與「內地」為對應概念,不得弄混。
●不得將台灣、香港、澳門與中國並列提及,如「中港」、「中台」、「中澳」等。可以使用「內地與香港」、「大陸與台灣」或「京港」、「滬港」、「閩台」等。
●「台灣獨立」或「台獨」必須加引號使用。
●台灣的一些社會團體如「中華道教文化團體聯合會」、「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等有「中國」、「中華」字樣者,應加引號表述。
●不得將台灣稱為「福摩薩」。如報道中需要轉述時,一定要加引號。
●南沙群島不得稱為「斯普拉特利群島」。
●釣魚島不得稱為「尖閣群島」。
●嚴禁將新疆稱為「東突厥斯坦」。
國際關系類禁用詞
▶不得使用「北朝鮮(英文NorthKorea)」來稱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可直接使用簡稱「朝鮮」。英文應使用「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或使用縮寫「DPRK」。
▶有的國際組織的成員中,既包括一些既有國家,也包括一些地區。在涉及此類國際組織時,不得使用「成員國」,而應使用「成員」或「成員方」,如不能使用「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而應使用「世界貿易組織成員」、「世界貿易組織成員方」、「亞太經合組織成員」、「亞太經合組織成員方」(英文用members)。
▶不得使用「穆斯林國家」或「穆斯林世界」,而要用「伊斯蘭國家」或「伊斯蘭世界」。
▶在達爾富爾報道中不得使用「阿拉伯民兵」,而應使用「武裝民兵」或「部族武裝」。
▶在報道社會犯罪和武裝沖突時,一般不要刻意突出犯罪嫌疑人和沖突參與者的膚色、種族和性別特徵。比如,在報道中應迴避「黑人歹徒」的提法,可直接使用「歹徒」。
▶公開報道不要使用「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等說法。可用「宗教激進主義(激進派、激進組織)」替代。如迴避不了而必須使用時,可使用「伊斯蘭激進組織(分子)」,但不要用「激進伊斯蘭組織(分子)」。
▶不要使用「十字軍」等說法。
▶人質報道中不使用「斬首」,可用中性詞語為「人質被砍頭殺害」。
▶對國際戰爭中雙方的戰斗人員死亡的報道,不要使用「擊斃」等詞語,可使用「打死」等詞語。
▶不要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區稱「黑非洲」,而應稱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