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出版業
❶ 手抄新聞最早在義大利的威尼斯
是。
威尼斯位於地中海北岸,早在十世紀末就是個富庶的商業共和國,是東西方交通樞紐和貿易中心。十五世紀時,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這里萌芽。
這里的手工業主、商人、航海界人士十分關心商品的銷路、各地的物價、來往的船期,於是有人專門打聽這些消息,抄寫後出售。手抄小報就這樣在威尼斯興起了。
手寫的新聞是公開分發的。有幾種分配方式:
(1)把它放在公共場所,用繩子圍起來,交一個銅板讀它。
(2)把新聞放在房間里,給讀者一個銅板讓他們進去。
(3)復制多份,然後在街上賣。
(4)根據要求提供新聞。
(5)定期向用戶郵寄。
(1)威尼斯出版業擴展閱讀:
起源
國內
手工復制新聞是指用手工發送或出售的新聞報道。唐代,官文和政事在駐守北京的官府里被復制和分發。如今大英圖書館的《金熙宗》(公元887年唐熙宗)就是金熙宗從《忠報》上抄寫的六十行《忠報》。
這篇報道使張懷申派使節到唐王的府邸去談判,讓他正式辦這個節日。這些副本被稱為「殘障券」、「殘障券」、「表格」和「雜報」。自宋朝以來,一些人為了牟利而復制、出售《地報》,後來發展成手抄出版物。
外國
歐洲手寫新聞最早可能出現在16世紀的義大利威尼斯。也被稱為威尼斯公報,它是一份公開出售的手寫報紙,報道商業新聞,如航運日期和市場狀況,以及政治、戰爭和宗教信息,對商業有直接影響。
❷ 威尼斯的小艇作者簡介和寫作背景
馬克吐溫,(mark
twain
l835~1910)
美國作家。本名塞謬爾·朗赫恩·克萊門斯。馬克·吐溫是其筆名。出生於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漢尼拔的
一個鄉村貧窮律師家庭,從小出外拜師學徒。當過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水手、南軍士兵,還經營過木材
業、礦業和出版業,但有效的工作是當記者和寫作幽默文學。
馬克·吐溫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大師。他經歷了美國從「自由」資
本主義到帝國主義。作品有《競選州長》《神秘來客》等。
❸ 威尼斯的小艇作者簡介
馬克·吐溫(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 ),原名薩繆爾·蘭亨·克萊門(Samuel Langhorne Clemens),美國作家、演說家,「馬克·吐溫」是他的筆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測水的深度的術語。
12歲時,父親去世,他只好停學,到工廠當小工。曾做過密西西比河的領航員、礦工及新聞記者工作。漸漸地著手寫一些有趣的小品,開始了自己的寫作生涯。 代表作品有小說《百萬英鎊》、《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湯姆·索亞歷險記》等。
(3)威尼斯出版業擴展閱讀:
《威尼斯的小艇》是人教實驗版小學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八組中的一篇講讀課文。它是馬克·吐溫的一篇寫景散文,以形神兼備,靈活多變的文句,展示了瑰麗的異國風情與小艇的獨特作用。
課文從「我」的所見所感入手,首先交代了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接著詳細介紹了小艇獨特的構造特點,然後講了船夫的高超駕駛技術,最後說了小艇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抓住事物特點並把人的活動同景物、風情結合起來進行描寫,是課文表達上的主要特點。
❹ 威尼斯是一個怎樣的城市
是一個浪漫的城市。
威尼斯(Venice)是義大利東北部著名的旅遊與工業城市,也是威尼托地區的首府。威尼斯曾經是威尼斯共和國的中心,被稱作「亞得里亞海明珠」,十字軍進行十字軍東征時也曾在這里集結,堪稱世界最浪漫的城市之一。
(4)威尼斯出版業擴展閱讀
威尼斯的沒落
威尼斯從15世紀開始沒落,當時它在保衛塞薩洛尼基時首次失利,敗給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威尼斯也在1453年派遣船艦幫助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來抵抗土耳其人的侵略,在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之後,他轉而侵略威尼斯,並造成威尼斯巨大的損失。
黑死病在1348年肆虐威尼斯,並在1575-1577年間卷土重來。在這三年間,高達五萬人死於黑死病,城市只剩下三分之一人口。1630年,黑死病更造成接近三分之一公民死亡。
文藝復興末期,威尼斯開始失去國際貿易中心的地位。當時,葡萄牙成為歐洲與東方貿易的主要媒介,影響威尼斯巨大財富的來源。同時,法蘭西和西班牙霸權主義橫行,爆發了義大利戰爭,威尼斯的政治影響力式微。然而,威尼斯帝國是農產品輸出國,及至18世紀中葉仍是重要的製造業中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威尼斯
❺ 世界上第一家報紙企業是
世界上第一份報紙是什麼時候出的? 最早:羅馬共和末期產生手抄的「羅馬公報」;唐朝時則有「邸報」,兩者均為官方發行,以宣布政令為主。 起源:1566年威尼斯發行不定期「威尼斯小報」,內容以商業訊息為主,是最早使用「報紙」一詞的刊物。Gazette原本的是硬幣名稱,與新聞、訊息等沒有關系。當時「威尼斯小報」售價1個Gazette。此一名詞後來成為歐洲各國報紙的通稱。 1650年萊比錫的「新到新聞」為最早的日報。 1605年荷蘭安特衛普發行《新聞紀事報》,為第一份發行的印刷報紙,迄今已400年。 1609年史特拉斯堡出現第一家報社發行的報紙「通訊或教導」,此後各國官方紛分出版報紙。 18世紀時法國首先出版以一般人為主的報紙,使報紙銷售量大幅增加。 19世紀時工業革命使報紙廉價與普及,報紙內容也轉以大眾為訴求。 中國: 英國傳教士1815年在麻六甲創辦中文月刊《察世俗每月統計傳》,目的在宣傳教義,是第一份定期中文刊物,距今190年。1827年傳教士又在廣州辦《廣東紀錄報》,是在中國土地上第一份中文報紙,距現在也有178年了。至於中國人自辦的報紙,為1874年王韜在上海辦的《循環日報》,距今為134年。
❻ 威尼斯商人哪個出版社翻譯的好
其實嘛~~~!我覺得較為正規的出版社都可以啦!我看的是北京燕山出版社的。
❼ 威尼斯城市的特點
義大利東北部城市,亞得里亞海威尼斯灣西北岸重要港口。人口34.3萬。主建於離岸4公里的海邊淺水灘上,平均水深1.5米。由鐵路、公路橋與陸地相連。由118個小島組成,並以 180條水道、378座橋梁聯成一體,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之稱。公元452年興建。八世紀為亞得里亞海貿易中心。十世紀曾建立城市共和國,中世紀為地中海最繁榮的貿易中心之一。新航路開通後,因歐洲商業中心漸移至大西洋沿岸而衰落。1866年並入義大利王國。工商業發達,有煉鋁、化學、煉焦、化肥、煉油、鋼鐵等工業。以生產珠寶玉石工藝品、花邊、刺綉等著稱。陸上的馬爾蓋拉港是重要油港和客運港。馳名的旅遊中心,年有3百萬遊客。古老的聖馬可廣場是城市活動中心,廣場周圍聳立著大教堂、鍾樓等拜占庭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物。離岸2公里處的線狀沙洲-利多是歐洲最著名的海濱浴場。
威尼斯是一個美麗的水上城市,它建築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風情總離不開「水」,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她就好像一個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夢,詩情畫意久久揮之不去。這個城市,有一度曾握有全歐最強大的人力、物力和權勢。威尼斯的歷史相傳開始於公元453年;當時威尼斯地方的農民和漁民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轉而避往亞德里亞海中的這個小島。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積不到7.8平方公里,卻由118個小島組成,177條運河蛛網一樣密布期間,這些小島和運河由大約350座橋相連。整個城市只靠一條長堤與義大利大陸半島連接。
這里建築的方法,是先在水底下的泥上打下大木樁,木樁一個挨一個,這就是地基,打牢了,鋪上木板,然後就蓋房子,這兒的房子無一不是這么建造的。所以有人說,威尼斯城上面是石頭,下面是森林。當年為建造威尼斯,義大利北部的森林全被砍完了。這樣的房子,也不用擔心水下的木頭爛了,它不會爛的,而且會越變越硬,愈久彌堅。此前考古者挖掘馬可•波羅的故居,挖出的木頭堅硬如鐵,出水後見了氧才朽。
威尼斯肥沃的沖積土質,就地而取材的石塊,加上用鄰近內陸的木頭做的小船往來其間;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們建起了威尼斯。這個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卻被一百多條蛛網般密布的運河割成一百多座小島,島與島之間只憑各式橋梁錯落連接,初來乍到很快便會迷失在這座「水城」中。好在有大運河呈S形貫穿整個城市。沿著這條號稱「威尼斯最長的街道」,可以飽覽威尼斯的精華而不用擔心迷路。沿岸的近200棟宮殿、豪宅和七座教堂,多半建於14至16世紀,有拜占庭風格、哥特風格、巴洛克風格、威尼斯式等等,所有的建築地基都淹沒在水中,看起來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藝術長廊。平日里大運河真的像一條熙熙攘攘的大街一樣,各式船隻往來穿梭其上,最別致的當然還是貢多拉。
威尼斯有毀於火中又重生的鳳凰歌劇院,徐志摩筆下憂傷的嘆息橋,偉大的文藝復興和拜占庭式建築,世界上最美的廣場之一—聖馬可廣場,有美得令人窒息的迴廊,大師安東尼奧尼電影中最美的段落有一些就在這兒拍攝;這兒是文藝復興的一個重鎮,產過歷史上最重要的畫派之一:威尼斯畫派;德國音樂大師理查德•瓦格納在這里與世長辭……這個城市昔日的光榮與夢想通過保存異常完好的建築延續到今天,她獨特的氣氛令遊人感到如受魔法,令凡是來過的威尼斯遊客都念念不舍,樂而忘返。
威尼斯及其瀉湖
英文全稱:Venice and its Lagoon
英文簡稱:Venice
編號:546-004
1987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I)(III)(IV)(V)(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始建於5世紀、由118個小島構成的威尼斯,10世紀成為當時最主要的航運樞紐。總體上來說,它就是一幅非凡的建築傑作。
素有「亞得里亞海明珠」之稱的威尼斯(英文:venice 、義大利文:venezia) 四周環海,位於義大利東北部亞得里亞海濱的威納托省(Veneto)。從地圖上看,威尼斯彷彿一顆鑲嵌在美妙長靴靴腰上的水晶,在亞得里亞海的波濤中熠熠生輝。
編輯本段【威尼斯的歷史和地理】
威尼斯是一個美麗的城市,它建築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這個面積只有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一度曾握有全歐最強大的人力、物力和權勢。威尼斯的歷史相傳開始於公元453年;當時這個地方的農民和漁民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轉而避往亞德里亞海中的這個小島。肥沃的沖積土質,就地而取材的石塊,加上用鄰近內陸的木頭做的小船往來其間;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們建起了威尼斯。威尼斯10世紀開始發展,14世紀前後,這里已經發展成為義大利最繁忙的港口城市,被譽為整個地中海最著名的集商業貿易旅遊於一身的水上都市;14~15世紀為威尼斯全盛時期,成為義大利最強大和最富有的海上「共和國」、地中海貿易中心之一。16世紀始,隨著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威尼斯逐漸衰落,1797年,威尼斯屈從於拿破崙的統治,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威尼斯共和國從此滅亡。1849年反奧地利的獨立戰爭取得勝利。直到1866年威尼斯地區和義大利才實現統一,從此成為義大利的一個地區。
編輯本段【威尼斯的交通】
西北角有一條四公里長的長堤與大陸相通,它不但是義大利重要的港口,也是一座文化藝術古城。威尼斯及其瀉湖,由118個島嶼組成。素有「水都」、「水城」、「橋城」或「百島之城」的美稱,是義大利威尼斯省的省會(另一資料:威內託大區的首府),也是義大利北部的主要港口。這座世上獨一無二的水上城市景色旖旎、風光獨好,城內歷史古跡比比皆是,是一座風景如畫而又古韻十足的歷史名城,這里的所有景色都離不開水。威尼斯全市有117條大小河道(另一資料:177條大小運河)相通,靠401座各式橋梁把它們連接起來。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馬路,市內沒有汽車和自行車,也沒有交通指揮燈,船是市內唯一的交通工具。
❽ ①《威尼斯商人》選自《________》(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版)里的《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場。
①《威尼斯商人》選抄自《_莎士比亞全襲集_》(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版)里的《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場。莎士比亞(1564~1616),文藝復興時期_英__國傑出的戲劇家和詩人,主要作品有《李爾王》、《__奧賽羅_》、《_哈姆萊特_》、《羅密歐與朱麗葉》等。《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亞的著名__喜__劇。
②不準流一滴血,___也__不準割得超過__或是__不足一磅的重量,__要是__你割下來的肉,比一磅略微輕一點__或是__重一點,___即使_相差只有一絲一毫,_或者_僅僅一根汗毛之微,__就___要把你抵命。
補充注釋一下: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是:《奧賽羅》《李爾王》《哈姆萊特》(或曰《哈姆雷特》)與《麥克白》。《羅密歐與朱麗葉》不是四大悲劇中的。
❾ 威尼斯商人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為了幫助好友巴薩尼奧成婚,向猶太人高利貸者夏洛克借了三千金幣。夏洛克因為安東尼奧借給別人錢不要利息,影響了他的生意,又侮辱過他,所以借機報復,在借約上戲言三個月期滿還不上錢,就從安東尼奧身上割下一磅肉抵債。安東尼奧因船失事,不能如期還錢,夏洛克就提起公訴,要安東尼奧履行借約。
(9)威尼斯出版業擴展閱讀
《威尼斯商人》 是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創作的戲劇,是一部具有諷刺性的喜劇。大約作於1596~1597年。
該劇的劇情是通過三條線索展開的:一條是鮑西亞選親;一條是傑西卡與羅蘭佐戀愛和私奔;還有一條是「割一磅肉」的契約糾紛。
劇本的主題是歌頌仁愛、友誼和愛情,同時也反映了資本主義早期商業資產階級與高利貸者之間的矛盾,表現了作者對資產階級社會中金錢、法律和宗教等問題的人文主義思想。這部劇作的一個重要文學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這一惟利是圖、冷酷無情的高利貸者的典型形象。部分節選選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級下冊第13課)和上海教育出版社(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材。
❿ 威尼斯商人主要內容
劇情大要
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Antonio),為幫助好友巴薩尼奧(Bassanio)娶得波西亞(Portia),而與仇家——放高利貸的猶太人夏洛克(Shylock)借錢。答應若無法還錢,就割下自己的一磅肉抵債。不料,他的商船在海上遇險,因而無法如期還款,被夏洛克告上了法庭。
一再遭對方侮辱歧視,女兒潔西卡(Jessica)又跟羅倫佐(Lorenzo)私奔,因此夏洛克懷著深仇大恨,來到威尼斯法庭。他斬釘截鐵的拒絕和解,堅決按照借據條款,從安東尼奧身上割下一磅肉,這時劇情達到扣人心弦的最高潮。
另一方面,在幽雅的貝爾蒙莊園,美麗富有的少女波西亞(Portia)發出嘆息:她的終身大事必須取決於父親生前設置的金、銀、鉛三個彩匣,選中正確彩匣的求婚者就是她的丈夫。波西亞被父親剝奪了婚姻自主權,為此感到苦惱。所幸她情意所鍾的巴薩尼奧選中了鉛盒,有情人終成眷屬。
以上的兩條情節線在『法庭訴訟』一幕中匯合在一起,裝扮成法學博士的波西亞在千鈞一發之刻大呼『等一下!』並向夏洛克指出,借據上只說他可取安東尼奧的一磅肉,但可沒說他能拿安東尼奧的一滴血。夏洛克自然無法只割安東尼奧的肉而不令他流血,聰慧的波西亞運用機智救了丈夫好友的性命。
打贏官司後,波西亞惡作劇的向沒認出她的丈夫,討了結婚戒指作為勝訴的酬勞,回家後再假意責怪他,引起一場喜劇性的吵嘴。最後在巴薩尼奧的恍然大悟中,本劇圓滿落幕。
簡介
該劇的劇情是通過三條線索展開的:一條是鮑西亞選親;一條是傑西卡與羅蘭佐戀愛和私奔;還有一條是「割一磅肉」的契約糾紛。
劇本的主題是歌頌仁愛、友誼和愛情,同時也反映了資本主義早期商業資產階級與高利貸者之間的矛盾,表現了作者對資產階級社會中金錢、法律和宗教等問題的人文主義思想。這部劇作的一個重要文學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這一惟利是圖、冷酷無情的高利貸者的典型形象。
部分節選選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級下冊第13課)和上海教育出版社(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材。
(10)威尼斯出版業擴展閱讀:
劇情考證
據 Capell的考據,威尼斯商人劇本是從義大利人 Ser Gio-vanni Fiorentino的作品『II Pecorone』(《大綿羊》或譯為《笨蛋》,1378年)的義大利故事集中獲得靈感。
索求「一磅肉」的故事是取自1596年希爾維(Alexander Silvayn)出版的《雄辯家》(The Orator)。
波西亞擇婿的方法,是采自英國十三世紀拉丁文的一部小說集「 Gesta Romanorum 」,潔西卡私奔的情節出自1470年的《Tales of Massuccio di Salerno 》。
1589年,英國劇作家馬洛(Christopher Marlowe)就已經寫過《馬爾他的猶太人》(The Jew of Malta)的劇本。
歷史背景
猶太人在逾越節(Passover)食用基督徒的肉,是中古世紀的傳說。基督徒普遍相信猶太人曾加害耶穌基督。歐洲人一提起猶太人,就聯想到放高利貸,猶太人可以放貸給基督徒,《舊約聖經·申命記》記載:「借給外邦人可以獲利,只是借給你弟兄不可取利。」
但基督徒是被嚴禁放高利貸的,1179年,拉特蘭第三屆大公會議規定,高利貸者要被逐出教會。猶太人因放高利貸普遍遭到社會排斥,英王愛德華一世在位其間曾下令將猶太人逐出英國。1492年,猶太人被逐出西班牙。
1509年,康布雷聯盟戰爭爆發,猶太人為逃難而來到威尼斯,群居在一家舊式的鑄鐵廠,這些猶太人被規定要穿著黃色衣服或帽子。1541年,威尼斯當局將猶太人安排在另一塊聚居區,即後來著名的紅桌,有七層樓高。
後來猶太人被准許成為威尼斯市民,並且可以從事貿易活動。早期歐洲的銀行家幾乎都是猶太人,居住於義大利北部倫巴底,英語的Bank 是從義大利文的Banca 演變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