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發表方式 » 1937年11月國民政府發表宣言

1937年11月國民政府發表宣言

發布時間: 2021-03-20 22:09:55

❶ 1937年11月17日左右發生的事

作為新中國最年輕的直轄市的重慶,在抗戰期間和解放前,卻具有「雙都」的身份,即「戰時首都」和「永久陪都」。

從1937年11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簡稱「國府」)發布《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到1946年5月5日發布《還都令》(還都南京)的八年半期間,重慶一直是中國的「戰時首都」。此外,在國府於1940年9月6日定重慶為「陪都」至解放軍於1949年11月30日解放重慶的九年多期間,重慶也是中國的陪都。

抗戰前,中國的首都是南京,重慶是行政院直轄市,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後,日本大舉侵略中國,直逼南京,形勢非常危急。1937年11月17日,國府主席林森率領大小官員撤離南京,並於三日後在武漢發布《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宣布遷都重慶,重慶正式擔負起中國戰時首都的責任。

1940年9月6日,國府發布《國民政府令》,正式頒令「明定重慶為陪都」、「還都以後,重慶將永久成為中國之陪都」,既明確了重慶擔負「戰時首都」的法律地位,也宣示了即使還都南京後,重慶作為陪都的地位也不會改變,即「永久陪都」。

「陪都」實為「戰時首都」

重慶市社會科學院文史研究所所長,著名歷史專家張鳳琦,日前在接受本報專訪時強調,重慶在中國八年抗戰時期的主體功能是「戰時首都」,而不是「陪都」。

她解釋說:「戰時首都」的歷史長達八年多;國府「移駐」重慶,實質上就是把首都的功能由南京遷移到重慶 。因此,八年抗戰時期,重慶是中國政治與文化中心,世界反法西斯戰線遠東指揮中心,也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和第二次國共(國民黨與中共)合作的所在地。

對於為何選擇重慶作為陪都,她說:「這與重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有關,重慶四周環山,長江和嘉陵江環繞,易守難攻。尤其是長江三峽,是一個天然屏障,日本的陸軍和海軍始終沒有攻入重慶。只有靠空襲。後來日軍對重慶進行了長達五年的大轟炸,造成幾十萬平民死傷。」

今天,如果你來到重慶市中心解放碑附近的較場口,就能看到一幅巨型雕塑,它生動地再現了當年日本大轟炸期間,躲避在防空洞的百姓掙扎求生的慘烈景象。至今,老一輩的重慶人一提到重慶大轟炸就義憤填膺。許多受害者還在向日本政府要求賠償。

談到重慶在抗戰期間的地位,張鳳琦表示,除了作為中國戰時首都,重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線遠東指揮中心。當時,盟軍中國戰區司令部就在重慶,美軍顧問團也常駐重慶。1942年,同盟國宣布蔣介石為盟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擔任指揮中國、泰國、越南等地聯合部隊的指揮任務,由美國史迪威將軍擔任最高統帥參謀長。史迪威同時擔任中緬印戰區總司令。

了解中國抗戰歷史的人,都對宋氏三姐妹攜手慰勞軍隊傷員的一張歷史照片留有深刻印象。當時,重慶經歷日軍大轟炸,每天都有軍人和平民死於轟炸,當時宋氏三姐妹——宋靄齡、宋慶齡和宋美齡,捐棄前嫌,攜手抗日。這體現了中國人在面臨國家民族危難時刻,共同抵抗外敵的決心和勇氣。

「鐵血西遷」

撐起工業「脊樑」

用張鳳琦的話說,就是重慶作為中國抗戰時期大後方的政治中心,國共兩黨直接溝通,團結所有可以團結的力量,形成強有力的統一戰線,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一致抗日。

重慶對抗日戰爭的另外一個貢獻,是為前方戰場提供了急需的槍支彈葯。抗戰開始後,上海、南京等沿海地區成百上千家工廠輾轉遷移到重慶,實現了中國近代工業史上規模空前、意義深遠的「鐵血西遷」,成為支撐中國抗戰的工業「脊樑」,形成了以重慶為中心的新工業區。

今天重慶許多大企業前身,都是當年南遷的企業。如當年的鋼鐵廠遷建委員會(今重慶鋼鐵集團公司)、第25廠(今嘉陵廠)、第1廠(今建設廠)、第24廠(今特殊鋼廠)、第21廠(今長安廠)、第20廠(今長江廠)等。

成為戰時文教中心

張鳳琦表示,伴隨著重慶作為當時中國政治中心的形成,重慶的文化與教育發展迅猛,空前繁榮,重慶也因此成為戰時中國的文教中心。

當時中國幾乎所有頂尖的藝術家都薈萃重慶,創作出一大批藝術精品,如郭沫若的《屈原》、陳白塵的《大地回春》和陽翰笙的《天國春秋》等。

抗戰前,重慶只有重慶大學,陪都期間,北京、上海和南京的著名學府遷移重慶,使當地高等教育出現空前的繁榮,光大學數量就達到31所。中國頂尖的教授、學者雲集重慶。當時著名的中央大學、中央政法大學和復旦大學都遷移到重慶。

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立的聯合國,將它的資料交給每個成員國保管備份。由於重慶是中國戰時首都,1947年成立的「國立羅斯福圖書館」(重慶圖書館的前身)自然也就成了聯合國指定的資料寄存館,一直未間斷過,使重慶圖書館為成為中國國家圖書館(當時稱「北京圖書館」)外,迄今為止中國保藏聯合國資料最早的另一圖書館

❷ 國民政府發表自衛宣言,表示抗戰是在什麼事變之後

1937年8月13日,日軍製造八一三事變,次日,國民政府發表《自衛抗戰申明書》。

❸ 國民政府發表自衛宣言是時間

(1)中共的抗日通電(1937年7月8日)
(2)蔣介石廬山談話版
(3)國民政府的自衛宣言權(1937年8月14日)蔣介石廬山談話和「自衛宣言」的背景,並對談話和宣言做一評價。
3、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
第一:第二次國共合作實現的背景:
第二:過程:
(1)「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2)「一二、九」運動,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推向新高潮。
(3)瓦窯堡會議,確定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
(4)《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奠定了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基礎。
(5)西安事變,標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

❹ 11月20日國民政府正式遷都什麼市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下旬,一直等著中國屈服的日本人,等來的卻是一個晴天霹靂般的消息:中國政府決定遷都。

中國國民政府把首都從南京遷走,這到底意味著什麼?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日,中國國民政府發布遷都文告:

自盧溝橋事變發生以來,平津淪陷,戰事蔓延,國民政府鑒於暴日無止境之侵略,爰決定抗戰自衛。

全國民眾,敵愾同仇,全體將士,忠勇奮發,被侵各省,均有極急劇之奮斗、極壯烈之犧牲。

而淞滬一隅,抗戰亘於三月,各地將士,聞義赴難,朝命夕至,其在前線,以血肉之軀,築成壕塹,有死無退。暴日傾其海陸空軍之力,連環攻擊,陣地雖化煨燼,軍心仍如金石。臨陣之勇,死事之烈,實足昭示民族獨立之精神,而奠定中華復興之基礎。

邇者,暴日更肆貪黷,分兵西進,逼我首都,察其用意,無非欲挾其暴力,要我為城下之盟。

殊不知我國自決定抗戰自衛之日,即已深知此為最後關頭,為國家生命計,為民族人格計,為國際信義與世界和平計,皆無屈服之餘地。凡有血氣,無不具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之決心。

國民政府茲為適應戰況、統籌全局、長期抗戰起見,本日移駐重慶。此後將以更廣大之規模,從事更持久之戰斗,以中華人民之眾、土地之廣、人人本必死之決心,以其熱血與土地凝結為一,任何暴力,不能使之分離。

吾人外得國際之同情,內有民眾之團結,繼續抗戰,必能達到維護國家民族生存獨立之目的。特此宣告,惟共勉之。

蔣介石同時給全國所有部隊的軍事將領發去了通電:

各戰區司令長官、各總司令、各軍團長、各軍長、師、旅長鈞鑒:

密。

國民政府為適應戰略、統籌全局起見,業於號日(二十日)移駐重慶,公布宣言,諒已周悉。

此項措施,在使中央中樞不受敵人暴力之威脅,貫徹我持久抗戰之主旨,以打破日寇之妄想與狡謀。我前方軍事,不但絕無牽動,必更堅決進行。首腦既臻安固,則手足百體,更能發揮充分之效用;後方展及全國,則軍事籌濟,更有永久確實之根據。

就整個抗戰大計而言,實為進一步展開戰略之起點。敵人狡惡之企圖,已失作用。傾兵深入,其困難必愈甚,而我方主動之地位亦愈強。

我前線將士自茲一心殺敵,更無顧慮,宜抱破釜沉舟之決心,益堅最後勝利之自信,寸地尺土,誓以血肉相撐持,積日累時,必陷窮寇於覆滅。遵有計劃有步驟之策略,作更堅決更勇敢之奮斗。

❺ 1937年11月20日,國民政府發表宣言:「淞滬一隅,抗戰亘於三月,各地將士,聞義赴難,

答案C
本題考查學生對淞滬會戰的理解。結合所學知識淞滬會戰的作用粉碎了日軍迅速滅
亡中國的計劃。其它與歷史事實不相符合。所以選C。

❻ 為什麼1937年南京失陷後國民黨要遷都重慶當時國民黨能不遷都嗎請給出理由。

1937年11月20日,國民政府發表遷都重慶宣言。此前,淞滬抗戰爆發後,國民政府就策劃遷都。10月29日,國民政府行政院長蔣介石在國防最高會議上報告《國民政府遷都重慶與抗戰前途》,提出國民政府將遷都重慶。10月30日,國民政府決定遷都重慶。11月12日,上海淪陷,日軍分三路進逼南京。
是日,國民政府正式發表移駐重慶宣言。宣言指出:暴日分兵西進,副我首都,「察其用意,無非欲挾其暴力,要我為城下之盟。殊不知我國自決定抗戰自衛之日,即已深知此為最後關頭,為國家生命計,為民族人格計,為國際信義與世界和平計,皆無屈服之餘地。凡有血氣,無不具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之決心。國民政府茲為適應戰況,統籌全局長期抗戰起見,本日移駐重慶。此後將以最廣大之規模,從事更持久之戰斗」。
同日,國民政府還決定,財政部、外交部、內政部以及衛生署遷至武漢。
11月23日,國民政府國防最高會議副主席汪精衛由南京乘中山艦抵漢口,對記者發表談話, 聲稱:國民政府移駐重慶意義有二:(一)不受敵人威脅;(二)期能發動全民最廣大之抗戰力量。

重慶有三峽天險且四面皆山,鬼子不易攻入,而昆明雖是高原,但那時鬼子已經進入香港、東南亞等地,對昆明來說並不能算是安全的。這是我自己的淺薄理解,期望看到權威說明。
不能因為自」七七事變」以來,國民連續在正面戰場大潰敗.

❼ 1937年七七事變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士書》的內容是什麼

告抗戰全體將士書
這次盧溝橋事變,日本用了卑劣欺騙的方法,占據了我們的北平、天津,殺死了我們的同胞百姓,奇恥大辱,無以復加,思之痛心。自從九一八以後,我們愈忍耐退讓,他們愈凶橫壓迫,得寸進尺,了無止境,到了今日,我們忍無可忍,退無可退了。我們要全國一致起來與倭寇拚個他死我活!我們軍人,平日受全國同胞的血汗供養,現在該怎樣的忠勇奮發,以盡保國衛民的責任!我個人做了全國的統帥,負國家存亡將士生死的全責,自然要竭我心力,操最後必勝的把握。我常常說:我們既戰,就要必勝,只要我們全體將士能夠一心一德,服從命令,結果一定可以打敗倭寇,雪我國恥。在此即刻就要與倭寇拚命抗戰的時候,特地提出下面最重要的五點,希望大家注意:
一、要有犧牲到底的決心
各位要知道倭寇向來利用投機取巧的方法,來奪取我們的土地,除非使他們受到相當的打擊,他們總不肯停止侵略的。現在我們既然是全國一致的和他抗戰,他們為面子關系,一定要出全力來拚;所以戰事不發動則已,一經發動,定必延長,不是他死,就是我亡。因此我們大家必須同心合力,死命相拚,要萬眾一心的拚戰到底!你們要知道,戰爭的勝負,全在於精神,我不怕敵,敵必怕我;怕敵人的一定失敗,不怕敵人的一定勝利。雖然我們的槍炮不如倭寇,只要我們抱定犧牲到底,忠勇不怕的革命精神,向前殺去,倭寇必敗無疑;因為倭寇只會投機取巧,不願真正犧牲。
二、要相信最後勝利一定屬於我們
倭寇到我國內地來作戰,因為到處地形生疏,而且到處人民都是我們的同胞,就是他們的仇人,幾乎到處都有寸步走不得的形勢。因此倭寇個個都懷怕死不肯犧牲的心理,於是行動緩慢,不敢急進,只是仗他們的飛機大炮向我們猛烈轟炸,希望把我們嚇退,而避免真正的作戰;除此以外,實別無本領。所以只要我們誓死拚命,頑強抵抗,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死,謹慎瞄準,愛惜我們的子彈,持久死守,來消耗他們的實力,結果一定可以打勝仗的;只要我們臨戰勿慌張,匆忙亂,就是有一些損失,或一時挫折,也只要利用他們不肯犧牲,不敢急進的弱點,從容補救,繼續奮斗,一定能爭取最後五分鍾的勝利。
三、要運用智能自動抗戰
歷來作戰,關於整個的戰略戰術,當然由最高統帥部頒發指示;而對於各部隊所擔任范圍以內的事務,必須由各部隊的各級主官,自動的詳細研究,來幫助總部之所不及。譬如當地的形勢,敵我的詳情,便衣隊的編配,間諜的使用,戰爭劇烈接濟斷絕的設法補救,交通阻礙命令不達時臨機應變,都應該由各單位的主官自動的運用智能,以謀取戰爭的勝利!這是上自軍長師長旅長,下至連長排長都應該有的責任和本領。
四、要軍民團結一致親愛精誠
任何戰爭,得到民眾幫助的,一定勝利。這次抗戰,尤其應該發動全國各地方全體民眾的力量和敵人拚命。但是要希望民眾和軍隊合力一心,合拍應手,一定先要對民眾表示親愛精誠,得到他們的信仰,才能達到希望。關於對民眾表示親愛精誠的方法,例如徵用民夫,必須隨時體恤,勿使過度疲勞,發生怨望;遇到落難婦女老幼,必須盡力補救,視同自己家人一樣;對於戰區及附近的民眾,更須告以國家已到了危亡關頭了,既是中華民族的同胞,就應該大家一致起來殺敵救國等的大義。總須隨時隨地
幫助民眾,教導民眾,救護民眾,以表示親愛精誠,痛癢相關,甘苦相共。這樣軍民團結,民眾自然樂於幫助,漢奸自然不會發生,敵人未有不打敗仗的。
五、要堅守陣地有進無退 我們革命的精神,就在於有進無退;我們革命的成功,也就在於有進無退的連坐法。過去作戰如此,現在對於倭寇作戰,更應該要實行連坐法,使得勇敢的可以放心,怕死的要退也不敢退,才可以得到最後的勝利。因為倭寇仗他強大的武器,猛烈轟炸,無非迫我們退卻,使他可以進攻。如果我軍能屹立如山,堅守陣地,有進無退,等到接近沖鋒肉搏,他們雖有飛機大炮,也就無法使用,以我軍的久經戰陣,定可取得最後勝利。倘使未曾得到統帥的命令,擅自退卻,不僅個人要受連坐法的處罰,並且搖動軍心,貽害國家,無異於引狼入室,為虎作倀的漢奸;如果各區陣線之前,凡遇有未奉本委員長命令擅自退後者,無論任何官兵一律以賣國罪處死毋赦。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天要死的,總要死得值得,死得光榮;若果因擅自退卻,致被軍法制裁而死,遺臭萬年,何如在前方應戰犧牲,流芳百世。目下中央正擬頒獎勵固守據點的辦法,如有能固守據點,有進無退的,就給他晉升三級,榮贈三代,並及其子孫。所以你們務要堅守陣地,有進無退,為國家增光寵,為自己保榮譽。如有擅自退卻者,必以漢奸論罪,必殺無赦。
上面所舉的,是驅除倭寇、復興民族最重要的五點,以後再有重要的指示,另外陸續頒發。各位要知道,我們自九一八失去了東北四省以後,民眾受了痛苦,國家失去了領土,我們何嘗一時一刻忘記這種奇恥大辱?這幾年來的忍耐,罵了不還口,打了不還手,我們為的是什麼?實在為的要安定內部,完成統一,充實國力,到最後關頭來抗戰雪恥!現在既然和平絕望,只有抗戰到底,那就必須舉國一致,不惜犧牲來和倭寇死拚。我們大家都是許身革命的黃帝子孫,應該要怎樣的拚死,圖報國家,以期對得起我們總理與過去犧牲的先烈,維持我們祖先數千年來遺留給我們的光榮歷史與版圖,報答我們父母師長所給我們深厚的教誨與養育,而不致於對不起我們後代的子孫。將士們!現在時機到了,我們要大家齊心,努力殺賊,有進無退,來軀逐萬惡的倭寇,復興我們的民族!
蔣中正
1937年7月31日

類似 牧誓,作用也類似 牧誓。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