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
①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的歷史沿革
三聯書店的前身是本世紀三四十年代活躍於中國出版界的三家著名出版發行機構——生活書店、讀書出版社、新知書店。
生活書店成立於1932年7月,創辦人是鄒韜奮、胡愈之、徐伯昕等,前身是創辦於1925年的《生活周刊》。讀書出版社成立於1936年,創辦人是李公朴、艾思奇、黃洛峰等,前身是1934年創刊的《讀書生活》半月刊,1937年更名為讀書生活出版社。新知書店成立於1935年,創辦人是錢俊瑞、徐雪寒、華應申等,前身是《中國農村》月刊。
從1928年6月《生活》周刊社開始出版圖書,至1948年10月三店正式合並為止,三店共出版圖書2000餘種,先後共編輯出版期刊約50種。三店先後在上海、漢口、廣州、西安、香港等地開辦過百餘家分店。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重慶的生活、讀書、新知三店合並。1948年10月三家書店全面合並,在香港成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總管理處。1949年3月,總管理處遷至北京。
1951年8月,三聯書店並入人民出版社,仍保留「三聯」名義出書,按需要出版「非馬列」或「力圖運用馬列但還不純熟」的著作。1954年4月,三聯獲中央批准有了自己的編輯室,下轄中國歷史、外國歷史、地理等六個編輯組。
1979年,《讀書》雜志創辦起。
1986年1月1日,三聯書店恢復獨立建制。
80年代以來,出版界面臨著巨大的市場誘惑,書店始終保持三聯版圖書的品位和特色,同時對開拓和發展市場做了積極的探索和嘗試,成立了三聯讀書俱樂部,恢復了《讀書》雜志和《生活周刊》,創辦了《愛樂》雜志。
自2003年年底以後,三聯書店的運營出現了與「三聯傳統」不協調的聲音,為了經濟利益大量出版教材教輔圖書,違反國家規定,以一號兩刊形式發行《三聯財經競爭力·人才與財富版》、《讀書·中國公務員》兩本雜志,與雜志原有的學術品位大相徑庭。三聯書店主要領導人的行為引起了公憤,眾多員工為此聯名起草公開信,表達了他們對「三聯」現狀及前景的憂慮。
2004年3月一號兩刊的違規操作及員工公開信經媒體報道後,三聯風波在學術界、出版界引起巨大震動。楊絳、陳樂民、許紀霖、葛兆光、陳平原、資中筠、邵燕祥等作家學者先後不約而同地寫文章回憶老「三聯」,以另一種方式表達了對「三聯風波」的看法和關注。
2004年4月,北京萬聖書園、上海季風書園等全國42家民營書店聯名遞呈《致三聯書店暨中國出版集團的公開信》,要求對三聯書店總經理兼總編輯進行「彈劾」,此舉引發了中國文化界的「三聯保衛戰」。在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9月14日三聯書店召開了全體員工大會,正式宣布總編輯汪季賢調離,歷時180天的「三聯保衛戰」宣告結束。
②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簡稱三聯書店) 是一家有悠久歷史的著名出版社。 前身是鄒韜奮、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創立的生活書店、新知書店和讀書出版社。
法定代表人:路英勇
成立日期:1996-01-25
注冊資本:9830.0809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北京市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110000400004246T
經營狀態:開業
所屬行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法人獨資)
人員規模:100-499人
企業地址:北京市東城區美術館東街22號
經營范圍:出版人文科學著譯的書籍為主,兼及經濟、文史和性質相近的實用書、工具書,包括用文學藝術形式表現文化、學術理念的圖書(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讀書》的出版發行(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設計和製作印刷品廣告,利用自有《讀書》雜志發布廣告;圖書、期刊、電子出版物、音像製品零售、網上銷售、本版總發行;配合本版圖書出版音像製品(有效期至2025年6月30日);出版電子出版物(有效期至2025年6月30日)。(企業依法自主選擇經營項目,開展經營活動;圖書、期刊、電子出版物、音像製品零售、網上銷售、本版總發行、出版音像製品以及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依批準的內容開展經營活動;不得從事本市產業政策禁止和限制類項目的經營活動。)
③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的社會評價
三聯書店以出版社會科學讀物為主,其出版物有專業性很強的學術著作,也有中等程度的知識讀物,還有大眾普及讀物。三聯圖書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扎實的學理功底、豐富的人文關懷和思想智慧。三聯以其出版高品位的人文科學專業圖書和社會科學的譯著圖書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品牌,受到讀書界的廣泛尊敬,被譽為「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三聯書店在中國已不僅意味著一家出版社,而且代表著一種文化、一種公共的知識精神。
「一部三聯的歷史就是半個世紀以來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史。三聯最輝煌的歷史是這改革開放的二十年。倘若沒有了三聯,這二十年的思想啟蒙和知識分子的歷史很有可能要改寫。在中國出版界,具有標志鮮明的標志性出版風格的出版社是不多的,三聯書店就屬於其中的鳳毛麟角。「
季羨林曾在一篇名為《我心中的三聯「店格」》的文章中寫道:「我,作為一個老知識分子,經過了多年的觀察與思考,把我心目中三聯書店的「店格」歸納為八個字:清新、莊重、認真、求實。」「這個『格』決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地形成的,而是要經過長時期的培育和醞釀才逐漸被廣大群眾所接受的。
」
④ 生活61讀書61新知三聯書店與三聯書店有區別嗎
爬上樹中央
左手右手動了動
⑤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51年出版
《三聯生活周刊來》是北自京生活·讀者·新知三聯書店的一份讀物,是一份具有良好的聲譽,在主流人群中有著廣泛影響力的綜合性新聞和文化類周刊。
三聯出版社有三家,分別是北京三聯出版社、上海三聯出版社、香港三聯出版社,據說以香港最為正宗。
北京三聯出版社隸屬由中國出版集團,旗下優秀期刊有《三聯生活周刊》《愛樂》《讀書》;上海三聯書店是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旗下一家出版社,旗下有優秀期刊《書城》雜志;香港三聯的書內地很少見到,具體無法回答你。
其實三家三聯書店,以前應都屬於一家,戰亂後各自飄零,自立山頭。
個人認為北京的三聯,人文氣息比較濃厚,很多精品書,且價格相對便宜,在知識分子中享有較高聲望;上海的三聯,相對時尚的作品較多,建築藝術,經濟學方面的書籍不錯,不過價格相對較貴。
⑥ 上海三聯書店與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有什麼區別
由解放日報報業集團主管的上海三聯書店系國內著名出版社,在海內外享有盛譽。該社以具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知識分子為主要讀者對象,以具悠久歷史傳統的「生活、讀書、新知」為出版宗旨,出版中外人文社會科學著譯,兼及高校教材、專業工具書、實用知識類圖書。「上海三聯學術文庫」、「金融與法學原創著作叢書」、「天下論叢」等叢書構成了學術文化出版的強勢品牌;「上海三聯教材系列」、「學習型組織資源庫」及實用經管叢書、經濟、文化專業工具書顯示了專業學科的鮮明特色;大眾心理、文化生活系列拓展了青年讀物的新知識領域;同時采擷西方文化精品,建構了具探索性、前瞻性的西方學術經典系列(包括宗教學、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1986年復社以來,該社已出版各類圖書2000餘種,其中有100餘種曾獲得包括中國圖書獎在內的各類獎項,並有多種圖書被海外購得版權。改版後的《書城》雜志,系知識界廣為認同的高品味的讀書雜志。
後者是香港的三聯,兩者並無關系 所以後者的書一般都要比前者來的貴 http://www.sanlianc.com/
⑦ 《三聯生活周刊》、三聯出版社、三聯書店關系
《三聯生活周刊》是北京生活·讀者·新知三聯書店的一份讀物,是一份具有良好的聲譽,在主流人群中有著廣泛影響力的綜合性新聞和文化類周刊。
三聯出版社有三家,分別是北京三聯出版社、上海三聯出版社、香港三聯出版社,據說以香港最為正宗。
北京三聯出版社隸屬由中國出版集團,旗下優秀期刊有《三聯生活周刊》《愛樂》《讀書》;上海三聯書店是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旗下一家出版社,旗下有優秀期刊《書城》雜志;香港三聯的書內地很少見到,具體無法回答你。
其實三家三聯書店,以前應都屬於一家,戰亂後各自飄零,自立山頭。
個人認為北京的三聯,人文氣息比較濃厚,很多精品書,且價格相對便宜,在知識分子中享有較高聲望;上海的三聯,相對時尚的作品較多,建築藝術,經濟學方面的書籍不錯,不過價格相對較貴。
⑧ 上海三聯書店和讀書-生活-新知書店(三聯書店)是一回事嗎
兩家是不一樣的。
上海三聯書店是由解放日報報業集團主管
三聯書店,全稱為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它的前身是三十年代在上海創立的生活書店、讀書出版社和新知書店。1948年三店合並,正式成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1年並入人民出版社,1986年恢復獨立建制,2002年加入中國出版集團。在不同的時期,三聯書店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以其優良的歷史傳統和強烈的人文精神,走過幾十年的風雨歷程。
⑨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的介紹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簡稱三聯書店) 是一家有悠久歷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鄒韜奮、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創立的生活書店、新知書店和讀書出版社。
⑩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的出版業務
建國以後,三聯書店一度和人民出版社合並,主要出版哲學、經濟、歷史著作和翻譯讀物以及內部參考書。在出版家范用的帶領下,一批膾炙人口的書籍出版,他策劃出版的巴金的《隨想錄》,楊絳的《幹校六記》等,在當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1981年出版的《傅雷家書》反復重印,印數已超過百萬。
1986年,三聯書店恢復獨立建制,沈昌文成為總經理。在他接掌三聯書店以後,三聯書店的經濟狀況得到了改善,一部《情愛論》印了120萬冊。後來出版的《金庸全集》、《蔡志忠古籍經典漫畫》等港台版書籍更是讓三聯走上了一條更為多元的道路,改變了被主流文化不恥的武俠小說、漫畫等書籍的狀況,使這些說逐漸流行起來。金庸作品被大量出版,三聯版的《金庸全集》也成了讀者希望收藏的最佳版本。三聯書店業出版了諸如《陳寅恪的最後20年》《黃仁宇作品系列》等大量優秀的人文書籍。董秀玉是沈昌文之後的三聯的出版人。在她的主持下,《陳寅恪文集》《錢鍾書集》和楊絳的《我們仨》等一系列高水準的書籍得以出版。 三聯書店自成立之後,發展越來越多元化,但最初三店共同辦雜志的傳統仍然延續著,1979年創辦《讀書》雜志,《讀書》一直是中國知識分子十分鍾愛的一本雜志之一,始終擁有一批忠實的讀者,是同類刊物中當之無愧的帶頭刊物。此外三聯還出版了不少有影響力的雜志。
1995年出版的《三聯生活周刊》,定位在做新時代發展進程中的忠實記錄者,有中國的《時代周刊》之稱。1993年創刊的《愛樂》,為國內頗負盛名的唯一一本古典音樂評論雜志,擁有高素質的音樂評論撰稿人,深受古典音樂愛好者的喜愛。創刊於2002年的《競爭力》月刊,是中國加入WTO之後創立的第一份財經期刊,以獨家調查、深度分析、客觀評述為辦刊宗旨,創刊之初已頗具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