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發表方式 » 墓碑出版社

墓碑出版社

發布時間: 2021-03-18 22:42:06

『壹』 墓碑年號現在寫中華人民共和國行嗎

墓碑年號現在寫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年號,年號,是我國歷代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

我國的傳統紀年,源遠流長。《書·伊訓》曰:「成湯既沒,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訓》、《肆命》、《徂後》。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於先王。」《書·太甲中》曰:「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歸於亳」。商時,年稱祀。商太甲元祀、商太甲三祀,分別約當於西元前1580年、西元前1578年。因此,我國使用傳統的紀年方法,至少有三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中國的數千年文明史,在時間上主要以傳統紀年維系。要了解華夏文明,就難以繞開傳統紀年。
年號被認為是帝王正統的標志,稱為「奉正朔」。一個政權使用另一個政權的年號,被認為是藩屬、臣服的標志之一。這種現象主要發生在中國分裂的時期。五代十國時,閩國、楚國使用後梁、後唐年號,吳越國使用唐、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和北宋的年號。也因此,許多地方割據勢力、少數民族政權,以及人民起義也常常自立年號紀年。
中國歷史上的年號,據統計數目在數百以上。梁啟超的統計是316個;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國歷史紀年表》的統計是500多個。

『貳』 斯斯艾艾的意思,問的不是期期艾艾是斯斯艾艾,除非出版社印錯了

你說的應該是期期艾艾吧。
沒有斯斯艾艾這個詞。
要不就是出版社印錯字了。

期期艾艾的意思如下。

【釋義】
形容口吃的人吐詞重復,說話不流利。 常來形容人口吃。

【出處】
這句成語是由「期期」和「艾艾」結合而來的。「期期」見於《史記·張丞相列傳》:「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不奉詔。」「艾艾」見於《世說新語·言語》:「鄧艾口吃,語稱『艾……艾』。」
據《史記》記載:漢初有個將軍叫周昌,沛縣(今屬江蘇)人。秦末,為泗水卒史,農民戰爭中歸劉邦,並從劉邦入關破秦,任中尉,後升至御史大夫,封汾陰侯。周昌為人正直,敢於直言。他口吃,說起話來很費勁。當時,漢高祖劉邦想廢掉太子劉盈,另立如意為太子。周昌對此堅決反對,並向劉邦提出勸諫,說:「我不善言辭,但知此事不能這么辦,如陛下想廢太子,我就不服從您的命令了。」因為周昌口吃,在說上述話時,把本不需重疊的「期」字說成了「期期」。
據《世說新語》記載:三國時,魏將鄧艾口吃,但應對巧妙。他在自稱名字時,常常連說:「艾……艾」。有一次,晉文王和他開玩笑說:「你老說『艾……艾』,究竟是幾個艾呀?」鄧艾回答說:「『鳳兮,鳳兮』本來就是一個鳳。」
根據以上記載,後人引伸出「期期艾艾」這句成語,形容口吃的人說話不流利。
示 例 感情的激動使我說話~了。(茅盾《腐蝕·十月十日》)
用 法 作謂語、狀語;形容口吃
【例句】 感情的激動使我說話~了。(茅盾《腐蝕·十月十日》)
【近義】支支吾吾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形容口吃

但是根據意思帶回原文又好像怪怪的,口吃的搖曳著的菊花?
我暈,什麼出版社,你發個EM過去問一下好了。

『叄』 明天出版社怎麼樣

明天出版社 成立於1983年8月13日,社號333。該社是在原山東人民出版社少年兒童讀物編輯室基礎上組建的一家地方專業出版社。原名山東少年兒童出版社,1985年2月15日改為明天出版社,社址在濟南市勝利大街39號。建社時,有幹部、職工20人,到1987年末全社幹部、職工增到32人,其中編輯人員26人。設有文藝讀物編輯室、思想教育讀物編輯室、科學知識讀物編輯室、美術低幼讀物編輯室及辦公室。
該社主要任務是根據各個年齡段少年兒童的不同特點和需要,編輯出版題材多樣、內容新穎、富有特色的各類少兒讀物及《幼兒園》畫刊和少年文學季刊《明天》。建社4年來,出版圖書543種,總印數為6171。3萬冊。1987年同1984年相比,年出書種數增長4。2倍,印數增長11。5倍。《幼兒園》畫刊1987年平均發行量達37萬冊,《明天》季刊1987年平均發行量2500冊。在已出版的圖書中,有《考娃娃》、《冰雪花》、《節日的禮物》、《奇怪的墓碑》、《冰心作品集》、《葉君健童話故事集》等67種分別在全國性、區域性和省級圖書評獎中獲獎。有《船隊按時到達》、《教寶寶叢書》、《幼兒智力訓練寶盒》等106種圖書遠銷歐美、東南亞、香港等地。該社注重優化選題,提高圖書質量,所出圖書內容新穎、圖畫精美、設計獨特,市場競爭力日益增強,經濟效益日益提高。1984至1987年共實現利潤633萬多元,上繳稅利324萬元。1984年僅有固定資產15萬元,流動資金10萬元,到1987年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分別達到39萬元和45萬元。
該社前任社長由原省出版局副局長許平兼,副總編輯蘇森、劉海棲。1987年社長許平,總編輯、副社長劉海棲,副總編輯趙鎮琬。明天出版社出版的〔楊紅櫻系列校園小說〕十分受現在的中小學生歡迎.〔櫻桃〕(楊紅櫻的粉絲)已遍步全國。

『肆』 楊紅櫻的淘氣包馬小跳系列叢書一共有多少本

作者簡介

楊紅櫻,中國當代最受小讀者熱愛的童書作家。她曾做過七年小學教師、七年兒童讀物編輯和兒童刊物主編,現在全力以赴地為兒童寫作。
2000年,她以《女生日記》拉開《楊紅櫻校園小說系列》的序幕,與其後的《男生日記》、《五·三班的壞小子》、《漂亮老師和壞小子》、《淘氣包馬小跳系列》等作品一起,在學生、老師和家長中引起強烈反響,作品累計銷售數量超過1000萬冊。
她的作品曾獲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冰心兒童圖書獎等國家級重大獎項,《瞧,這群俏丫頭》、《瞧,這幫壞小子》等多部作品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為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優秀讀物。
從19歲便開始為孩子們寫作的楊紅櫻,自言平生最大的願望是——破解童心。
楊紅櫻目前住址:四川省成都市撫琴西路318號欣園4—3—8—1。郵編:610031。

笑貓日記簡介

《笑貓日記》是楊紅櫻的全新系列作品,目前一共有七本:《保姆狗的陰謀》、《塔頂上的貓》、《想變成人的猴子》、《能聞出孩子味兒的烏龜》、《幸福的鴨子》、《虎皮貓,你在哪裡》和《藍色的兔耳朵草》。
《保姆狗的陰謀》:冬日的翠湖公園景象肅殺,而兩只狗的出現更使這里充滿了陰謀和殺機。和牧羊犬親密無間的臘腸狗,為什麼一定要置牧羊犬於死地?一個又一個的謎團,伴著我、地包天和杜真子,度過了一個不平靜的冬季……
《塔頂上的貓》翠湖公園里有一座美麗的白塔。伴著第一縷春風,一隻美麗的虎皮貓突然出現在塔頂。這惹怒了一群著名的「資格貓」,他們都上不去的地方,決不允許別的貓爬上去!他們開會咒罵,憤怒地遊行……這些瘋狂的行為,受到了老老鼠的嘲弄,讓公園里的老鼠們樂翻了天。這真是一個熱鬧好笑而又令我憂傷的春天……
《想變成人的猴子》在夏天開始的時候,我帶著一顆受傷的自尊心,離開了杜真子的家,住進翠湖公園的一個秘密山洞裡,和一隻受人虐待的猴子成了好朋友。一場暴雨淹沒了山洞,我和猴子來到馬小跳的家。馬小跳的生活讓猴子羨慕不已。猴子一心想變成人,一個個開心好玩的故事就這樣發生了……
《能聞出孩子味兒的烏龜》這是一個百年一遇的盛夏。一隻背上刻滿了甲骨文的烏龜,突然闖入我的秘密山洞。烏龜說,只要生活在有孩子味兒的地方,心就永遠不會變老。在大雨滂沱的深夜,烏龜馱著我們穿過城市中密林般的樓群,一路聞著孩子味兒找到了馬小跳的家……
《幸福的鴨子》這個暑假,我和馬小跳他們一道,來到了鄉下張達外婆的家。我們見到了巨大阿空、臘腸狗拖拖,和一隻名叫麻花兒的女鴨子。麻花兒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和一顆容易被感動的心,她心中的幸福彷彿沒有邊際……
《虎皮貓,你在哪裡》 寂寞的日子裡,沒有一點兒關於虎皮貓的消息。為了找到她,我踏上了艱辛曲折的尋貓之路。樣子相似的虎皮貓到處都是。一場場誤會和一個個故事,就在夏末初秋的這些日子裡,接踵而至。是那祈福的鍾聲,把我們引向古老的鍾樓……
《藍色的兔耳朵草》:在遙遠的群山之中,藏著一座晶瑩得如同藍寶石般的藍山。老老鼠告訴我,生長在藍山上的藍色的兔耳朵草能治好虎皮貓的耳朵。通往藍山的路,危機四伏。那巨大的山蜘蛛、兇猛的母老虎、殘暴的公花豹,還有力大無比的湖怪,都能輕易地置我於死地,但是為了我心愛的虎皮貓,這一路,我走得義無反顧。可是,歷盡千辛萬苦采來的兔耳朵草,竟被幾只饞嘴的兔子偷吃了。我萬念俱灰地回到了馬小跳的家,綠毛龜卻告訴我,只要心中有愛,奇跡就一定會出現……
這些從嚴冬寫到金秋的故事,猶如溫暖童年的「心靈雞湯」,猶如陪伴你成長的「心情寶典」。相信你將會在幽默好玩、美妙溫暖的文字中,發現一條連通現實和幻想的秘密通道,相信你會感動,會流淚,會哈哈大笑,會開始生命中最初的思考……用夢想溫暖童年,用智慧點亮童心。

笑貓日記人物簡介

笑貓:很多的心情,這只貓都是用笑來表達的。他會微笑、狂笑、冷笑、獰笑、嘲笑、苦笑,還會皮笑肉不笑。笑貓是一隻有思想的貓,相信性格決定命運。他喜歡觀察人,也能聽懂人說的話。
杜真子:她和表哥馬小跳見面會吵架,分開會想念。她是一個長著一張貓臉的「小女巫」是笑貓在這個世界上最愛的人。她會成語接龍,會演白雪公主,還會做土豆沙拉。她可以把男孩子們指揮地團團轉,讓他們都崇拜他。
地包天:一隻性格很好的京巴狗。她喜歡交際,見誰都挺親熱。她還喜歡吃甜蒜,嘴裡總有一股酸味兒。她從來不乘電梯,總是擔心萬一停電了,被關在電梯里怎麼辦……
馬小跳:心裡有話不說出來會憋得難受,但有一個秘密他不會告訴任何人,那就是他在上幼兒園時,曾經狂熱地崇拜過他現在的同桌冤家。他對朋友赤膽忠心,卻經常遭到朋友的背叛。他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站辦公室的時候垂頭喪氣,出辦公室的時候歡天喜地。他最怕笑貓對他冷笑。
老頭兒:一隻純種的德國臘腸狗,長著一張憂郁的老頭兒臉。他是帥仔的保姆狗 。在體形上,他比帥仔小,年齡卻比帥仔大。他具備臘腸狗的一切優良品質——智慧、冷靜、堅韌,但強烈的嫉妒心使他喪失了理智,最終一步一步地走向罪惡的深淵。
毛超:嘴巴閑不住,說十籮筐話,有九籮筐都是廢話。

笑貓日記的出版社

明天出版社成立於1983年8月13日,社號333。該社是在原山東人民出版社少年兒童讀物編輯室基礎上組建的一家地方專業出版社。原名山東少年兒童出版社,1985年2月15日改為明天出版社,社址在濟南市勝利大街39號。建社時,有幹部、職工20人,到1987年末全社幹部、職工增到32人,其中編輯人員26人。設有文藝讀物編輯室、思想教育讀物編輯室、科學知識讀物編輯室、美術低幼讀物編輯室及辦公室。該社主要任務是根據各個年齡段少年兒童的不同特點和需要,編輯出版題材多樣、內容新穎、富有特色的各類少兒讀物及《幼兒園》畫刊和少年文學季刊《明天》。建社4年來,出版圖書543種,總印數為6171。3萬冊。1987年同1984年相比,年出書種數增長4。2倍,印數增長11。5倍。《幼兒園》畫刊1987年平均發行量達37萬冊,《明天》季刊1987年平均發行量2500冊。在已出版的圖書中,有《考娃娃》、《冰雪花》、《節日的禮物》、《奇怪的墓碑》、《冰心作品集》、《葉君健童話故事集》等67種分別在全國性、區域性和省級圖書評獎中獲獎。有《船隊按時到達》、《寶寶叢書》、《幼兒智力訓練寶盒》等106種圖書遠銷歐美、東南亞、香港等地。該社注重優化選題,提高圖書質量,所出圖書內容新穎、圖畫精美、設計獨特,市場競爭力日益增強,經濟效益日益提高。1984至1987年共實現利潤633萬多元,上繳稅利324萬元。1984年僅有固定資產15萬元,流動資金10萬元,到1987年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分別達到39萬元和45萬元。該社前任社長由原省出版局副局長許平兼,副總編輯蘇森、劉海棲。1987年社長許平,總編輯、副社長劉海棲,副總編輯趙鎮琬。
明天出版社地址:山東省濟南市勝利大街39號明天出版社笑貓編輯部。郵編:250001。

『伍』 你認為出版界中最具權威性的出版社有哪些

明天出版社:成立於1983年8月13日,社號333。該社是在原山東人民出版社少年兒童讀物編輯室基礎上組建的一家地方專業出版社。原名山東少年兒童出版社,1985年2月15日改為明天出版社,社址在濟南市勝利大街39號。建社時,有幹部、職工20人,到1987年末全社幹部、職工增到32人,其中編輯人員26人。設有文藝讀物編輯室、思想教育讀物編輯室、科學知識讀物編輯室、美術低幼讀物編輯室及辦公室。
該社主要任務是根據各個年齡段少年兒童的不同特點和需要,編輯出版題材多樣、內容新穎、富有特色的各類少兒讀物及《幼兒園》畫刊和少年文學季刊《明天》。建社4年來,出版圖書543種,總印數為6171。3萬冊。1987年同1984年相比,年出書種數增長4。2倍,印數增長11。5倍。《幼兒園》畫刊1987年平均發行量達37萬冊,《明天》季刊1987年平均發行量2500冊。在已出版的圖書中,有《考娃娃》、《冰雪花》、《節日的禮物》、《奇怪的墓碑》、《冰心作品集》、《葉君健童話故事集》等67種分別在全國性、區域性和省級圖書評獎中獲獎。有《船隊按時到達》、《教寶寶叢書》、《幼兒智力訓練寶盒》等106種圖書遠銷歐美、東南亞、香港等地。

『陸』 墓碑的作者、國際書號、出版社、頁數、閱讀類別是什麼

作者楊繼繩

『柒』 求書!《魯迅小說全編》 人民文學出版社

魯迅是一個辛亥革命前受到封建思想嚴重毒害和摧殘的下層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是封建教育科舉制度的犧牲品,在他的身上即有可悲的一面,又有可愛的一面。首先,孔乙己雖是一個下層的知識分子,卻不同於其他的下層社會的勞動者。孔乙己雖然和那些短衣幫們同樣是站著喝酒的,但是他卻看不起那些短衣幫。孔乙己為了顯示自己是讀書人,竟然一直都不肯脫掉那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的長衫,同時他說起話來又是滿口的之乎者也,甚至當別人戲弄他時,他還一再表現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賞的傲氣,即使是生存成了問題,但這個孔聖人的門徒依然是整日里只想進學,對造成自己如此狼狽生活的原因沒有絲毫反省。學而優則仕一直是知識分子的目標。在這種封建思想的熏陶下,孔乙己自然鄙視農工商,因而他的生活自然十分窮困潦倒。當他不得已去幹些偷書的事時,被人嘲笑,卻硬要去漲紅了臉的爭辯,死要面子,最後落到被大折腿的慘境,作者通過對孔乙己的外貌和語言的描寫,來揭示孔乙己的可悲之處。其次便是孔乙己的可愛之處——即他的心地善良。雖然孔乙己也幹些小偷小摸的勾當,但是品行比別人都好,他從不拖欠酒錢,雖然間或沒有現錢,暫時記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還清,從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同時孔乙己對孩子們也很熱情,給孩子們分茴香豆和教「我」識字,都表現出他質朴善良的本性當他將僅有的幾顆茴香豆分給孩子們一人一顆後,便多乎哉?不多也,即流露出他天真的本性,又表現了他善良的心地,當孔乙己教我識字時,雖然顯得孔乙己有點迂腐,但是從側面反映了孔乙己的可愛之處。孔乙己的一生是極其不幸的,不僅表現在科舉制度對他的毒害,也表現在短衣幫對他的嘲諷,但是最能表現出孔乙己一生不幸的是孔乙己的迂腐和麻木不仁。陳士成一個花費了畢生的精力去追求功名利祿的下層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封建科舉對他的毒害,使他無一技之長,最終窮困潦倒。這種人如果窮困無聊了,那就更要修破書,擦古瓶,讀象譜,懷祖德,甚至於翻骯臟的牆根,開空虛的抽屜,想發現連他自己也莫名其妙的寶貝,來救這無法可想的貧窮。「陳士成的利慾之心在一次又一次失敗的考試中非但沒有減弱, 反而越來越膨脹,終於導致了他的死亡。你也許會覺的他可憐、活該,是自取滅亡,誰讓他那麼貪心了。可是別忘了,他所有對科舉道路的貪婪幻想是被那個等級分明的社會刺激出來的。那個社會給他規定的人生道路就是那麼狹窄,要麼不計一切成為上等人,要麼就被人踩在腳下」。[1]終於陳士成在「白光」的誘導下,用盡心力所挖掘的也只是象徵陳腐和終結的一具零落不全的下巴骨,而那具下巴骨也便在他手裡索索的動彈起來而笑吟吟的現出笑影,終於聽他開口道這回又完了。最後,有人在湖裡發現了一具屍體。陳士成的一生,除可悲之處之外,就只能看到封建思想滲透下的封建文人的心裡變態了。

不論是孔乙己還是陳士成,這兩人都是封建思想的知識分子受害者。作者對他們的描寫除了批判與同情之外,主要是為了向世人揭示封建思想的「吃人」本質,用以驚醒那些仍然麻木的具有封建思想的下層文人。

2、維護封建思想的知識分子形象。

《肥皂》中的四銘,《高老夫子》的高爾礎等。他們表面上道貌岸然、滿腹經綸,象個飽學之士,整日里說著倫理道德,實際上他們的內心已完全墮落,滿腦子男盜女娼,是一些不學無術的封建道德的衛道士、假道學。作者對他們只有批判沒有同情。

《肥皂》中的四銘。表面上他是一個尊孔、崇儒、專經、復古的國粹派,組建移風文社以挽頹風而存國粹為己任,整日里鼓吹專重聖經崇,祀孟母。寫什麼孝女行,實際上他是一個「言行不符,名實不副,前後矛盾,撒誑造謠,蠅營狗苟的偽君子,其靈魂的淫穢無恥更甚於用言語挑逗乞丐少女的無賴光棍。他神氣十足的以有教養的正人君子自居,聲言要維護倫理道德,向敗壞風氣的壞學生及惡社會宣戰,但內心裡卻丑惡至極,當他聽到挑逗女丐的言語後,又情不自禁的講述了孝女的德行及光棍的穢語,最後通過他老婆的簡直是不要臉的唾罵,將四銘內心的淫穢揭露的淋漓盡致。《肥皂》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經典諷刺小說之一,魯迅把這一群『衛道』之徒的丑態揭露的含蓄而深刻。虛偽的衛道使他遺失了健康的人格和自己的良知,本我被道貌岸然的面具和男盜女娼的腹心給泯滅了。四銘這樣的維護封建思想的知識分子給社會帶來的只有因循守舊,阻礙社會的前進。與四銘相比,高爾礎更是新舊兩種文化夾縫中的封建怪胎。表面上標榜道德高潔、心性純潔,骨子裡卻卑鄙骯臟,腐敗醜陋。「高老夫子本名高幹亭,朋友們叫他高老桿,與老缽和黃三是一夥兒,專門一同打牌、看戲、喝酒、跟女人,但是會得寫幾句洋八股,提倡國粹,得了社會上的稱贊,他便追隨俄國文豪高爾基改名為高爾礎,同時被賢良女學校聘為歷史教員,於是他便由老桿一躍而變為高老夫子了」[2]此人雖身為一個女校的歷史教員,雖然易字「爾礎」以表仰慕俄國文豪高爾基之心,還發著「中華民皆有整理國樂之義務」的宏論,但卻是個不學無術,假充正經的偽君子,坐在牌桌上湊著「清一色」,看戲、喝酒、跟女人,無一不做。「他教課的動機是『看女人』,正如他的牌友所說:『外面看看還不夠,又要鑽到裡面去看了,』在備課過程中功夫全費在照鏡子和如何遮住眉棱上的瘢痕上。」[3]作者通過高爾礎這個表面掛著「順應世界潮流」招牌,內心卻是個不學無術的文人敗類的形象,來嘲諷了維護封建思想的無恥文人。進而有力的譏諷和抨擊像高爾礎之流的文人墨客的無恥嘴臉。在四銘和高爾礎身上這種極端醜陋的負面人格,正是封建文化的長期壓抑,新思潮的強烈沖擊所致,在他們的虛偽卑劣中,隱隱傳來了封建帝國的倒塌聲。

魯迅所寫的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識分子的形象,包括以上兩種類型,即受害者和維護者。而對於他們的刻畫,魯迅始終是抱著「啟蒙教育」的思想和改良人生的目的,因此其小說的題材「多采至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要揭出病苦,引起療效的注意」[4]而反封則是魯迅小說的重中之重,只有多揭露一些與封建有關的知識分子的可悲可嘆之處時,才能夠真正的驚醒世人達到療救世人的目的。

二、具有小資產階級思想的知識分子形象。

從清末到民國中後期,大資產者和封建買辦及帝國主義共同統治著中國,而魯迅本人就生活在那樣的年代。因此在魯迅的小說里所反映的知識分子的形象有很多的一部分是描寫具有小資產階級思想的知識分子的,而在這些具有小資產階級思想的知識分子中又無非是寫了大致的三種類型:即革命者、投機者、消沉者。

1具有革命精神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形象。

夏瑜,這個出現在《葯》中的知識青年。不僅牢頭無法理解,茶客們說他瘋了。老百姓拿他當人血饅頭的原料,甚至連他的母親也不明白,因為兒子為革命犧牲,他感到羞愧,夏瑜的革命理想和革命行動是可悲的,但更可悲的是他的鮮血竟被貧窮、善良的華老栓當作給兒子的靈丹妙葯,當他在獄中宣傳革命道理時,年輕人們感到氣憤,並且群毆他,茶客們知道後又拍手稱快。他勸極其反動的阿義革命,被打後,硬自以為阿義是可憐蟲,而那些不聽他的話,去造反的群眾也是可憐蟲。可是他在其他人的眼中卻是不僅僅是可憐蟲,更是被吃的假葯、騙錢的資本、鑒賞殺人的盛舉、無聊的談資罷了。雖然夏瑜堅貞不屈,視死如歸,但卻是孤獨與寂寞的。從而影射出當時的中華民族的可悲——這是因為「華夏兩家的姓其實是中華民族的代稱,所以說兩家的悲劇命運正是當時中國的寫照。」[5]我們從華老栓全家的無知,和茶館里花白鬍子、駝背、康大叔等人對夏瑜的死的麻木上,可以形象的感觸到,如果再不進行思想啟蒙的話,那麼像這種為革命而流血的志士,仍然是不會被人理解的,當然在思想啟蒙的治療的中間,「也不免夾雜些講舊社會的病根暴露出來,催人留心,設法加以治療的希望。」[6]可見,魯迅從寫小說的伊始,就對社會給予極大的關注,對變革時代人們的命運給予極大的關注,而作為思想家和文學家的魯迅,又一直認為知識分子應該是社會改革和變遷的啟蒙者和先鋒,特別是像夏瑜這樣的人,更應該去做社會的啟蒙者和先鋒,所以魯迅在寫道夏瑜死後,在他的墳上多了一圈紅白的花不很整齊,倒也有精神。這就表明還有人紀念革命烈士,革命者是斬不盡,殺不滅的,就有如在黑暗中多了一點「星火」一樣,給人以希望。

2投機取巧的知識分子形象。

假洋鬼子,一個被諷刺的上等人、一個善於見風使舵的人、一個會投機取巧的人。他留過洋,可是他在留過洋後,回國第一件事便是裝上了一條已經在留洋期間就剪掉的大辮子。革命一開始,他便將長了一尺多長的辮子拆開了披在肩上,可謂易守易功,投機到了極點。他整日里和那些遺老、地主們、買辦們接近,目的無非就是想投機。假洋鬼子整日往趙太爺家跑,進而去接近那些有頭有臉的上等人,同時他還給自己裝上了一條假辮子,以便更容易讓趙太爺之流接納他。可是一旦革命開始後,假洋鬼子又趕緊將假辮子去掉,並且口口聲聲胡吹自己是功臣,假洋鬼子的投機程度及其投機方法極其令人費解。魯迅先生之所以要寫像假洋鬼子這樣的投機人,目的也就是想通過揭露假洋鬼子之流的投機面目。進而以警惕世人。

3消沉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形象。

《在酒樓上》的呂緯甫、《孤獨者》中的魏連殳《頭發的故事》中的N先生、《端午節》中的方玄綽、《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學青年、以及《傷逝》中的涓生和子君。而在這些人的身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具有現代的意識、進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也曾有過為自己理想而奮斗的輝煌歷史,但是隨著歲月的考驗,生活的磨練後,他們的反抗幾乎都以失敗而告終,所以他們又全都消沉了。這類形象不僅數量眾多,而且也是魯迅最為看重的知識分子,我們可以通過他們失敗的故事,看到他們的悲劇其實是時代和社會的悲劇,也是他們自己意志薄弱的悲劇。

(1)失落的知識分子形象;

《在酒樓上》是一篇充分反映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題材小說。作者成功的塑造了呂緯甫這個消沉的知識分子形象。 呂緯甫,是一個較早覺醒的知識分子。他在辛亥革命時期,還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反封建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戰士。他和他的戰友們曾經連日議論些改革中國的方法,並且還英勇地去城隍廟內去拔掉神像的鬍子,這一連串的壯舉都可以證明年青時的呂緯甫是一個進步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然而隨著生活的不如意,再加上革命又處於低潮中,所以一個具有進步要求的知識分子終於將舊日的豪情壯志、人生目標、以及革命的精神統治拋卻了,進而變成了一個情緒消沉,意志頹廢,行動緩慢做事又敷衍的軟弱的知識分子。昔日的呂緯甫是一個無神論者,可是消沉後的他,竟然千里跋涉回故鄉去為一個三歲時便死去弟弟遷葬。與呂緯甫相比,魏連殳的生活道路性格都發生了變化。魏連殳所在的社會環境發生了變化,社會上的矛盾尖銳。如軍閥與人民,軍閥與軍閥等等,再者是魏連摩的個人生活細節也發生了變化,過去魏連殳稱為老太太,在他當了師長顧問後,蔑稱為老傢伙。對孩子們也由過去的愛護變為戲弄,甚至花錢買孩子們狗叫,磕響頭等。魏連殳是作者塑造的一個思想感情及其復雜,性格獨特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作者通過他短暫的一生描繪了一個昔日有過民主意識的覺醒的戰斗過的知識分子,但在黑暗的現實面前,由於缺乏正確的指導思想再加上自身的意志薄弱和生活的困倒,一步步的消沉直至最後的毀滅。魏連殳的形象是魯迅筆下的知識分子中最突出的。小說中魏連殳的形象也是由一個正常的進步人士變為一個病態的消沉人士。小說中的N先生是二十一世紀初期的中國知識分子先覺者的化身,他負笈海外,只因沒有了辮子,就險些被停職,在社會上處處碰壁,所以N先生心情變得很激憤。他以頭為例,激動講述了自己頭上的辮子與自己的一生的遭遇,進而讓人們感到辛亥革命不徹底所帶來的不良影響,致使像N先生這樣的知識分子也只能撫今追昔,發出無限的感嘆。

2無奈的知識分子形象;

方玄綽也對黑暗的現實不滿,但是他卻決不會去想怎樣抗爭,而是總用「差不多」來說服自己得過且過。即便是生活上困難重重,他也是繼續保持樂觀的精神態度,甚至會去賒上酒來進行自我安慰。當然他也並不真是心情那麼平靜的。雖然方玄綽有覺醒的一面,可是在小說中,更多的是諷刺他消沉的一面,對於生活中的切身矛盾,他只是口頭上的不滿,欠薪不發,生活落迫,他也不參加同時的「索薪」斗爭。他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安分守己的人,但實際上他是一個空發牢騷,逃避斗爭的庸人。他堅持自己的哲學和為人。走投無路時,他就一步步麻醉自己。方玄綽的形象是:庸俗、軟弱、自私、麻木,雖然他曾經有過覺醒和作為,但最終還是在黑暗現實的重壓之下失去前進的信心,乃至消沉墮落。 《幸福的家庭》所寫的是一個為了掙幾個稿費養家糊口的窮苦的文學青年。他為了迎合時尚潮流,決定構思一篇名叫《幸福的家庭》的小說。可是現實的殘酷打破了他的白日夢,作者用這種筆法善意的嘲諷主人公的虛幻的理想。

3由覺醒變消沉的知識分子形象

在這篇小說中,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主人公涓生和子君的形象。涓生和子君是二十世紀的知識分子,他們在一定程度可以被認定為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識分子。隨著時代步伐,涓生和子君大膽的追求著自由戀愛和婚姻自主,他們不顧封建勢力和世俗的偏見,沖破封建牢籠,結合在了一起。然而女主人公子君卻由於與涓生同居後便不再讀書,不再思考,整日里不是回憶過去兩人熱戀時情景,就是忙著做家務。生活使子君變得日漸空虛、庸俗、更甚至於是麻木不仁。男主人公涓生原本是一個追求新思想的青年知識分子,他曾以自己的覺醒喚起了子君的覺醒,同時將他自己最純真的愛情奉獻給了子君。可是當與子君共同度過了一段幸福的生活後,他便不再滿足於愛情生活了。他認為,他們間的愛情應該是時時更新,生長,創造。不然,他們的幸福生活就會凝固。然而,由於涓生沒有正確的指導思想,所以連涓生也不知道怎樣去更新他們的幸福生活。直到涓生失業之後,他竟然錯誤的將一切是非都推在子君的頭上,是子君束縛住了他的發展空間。於是涓生提出與子君分手,當真的分手之後,涓生本以為己可以自由的飛翔。可是,他錯了,分手後的涓生依舊是處境艱難,無奈的他只有是帶著悔恨回首往事。子君呢?分手後的她,又被重新推回到了以前的封建牢籠之中,於是不久之後,他便「在嚴威和冷眼」中走進了「連墓碑也沒有的墳墓」。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結局,在我看來主要是因為他們二人對現實沒有足夠認清,同時他們的奮斗目標只停留在了「個性解放」和「戀愛自由」上了。所以一旦他們走到了一起之後,便失去了奮斗目標,外加上涓生的自私,與子君的怯弱,最終導致他們分手,直至毀滅。魯迅之所以寫這樣的小說,主要是想讓人們通過對涓生於子君這對戀愛的自由戀愛的悲劇故事,去思索這種「個性解放與自由戀愛」背後的思想局限性。

魯迅所描繪的這些具有小資產階級思想的知識分子的形象,分為三小類:即革命者,投機者,消沉者。而對於這三種人的刻畫,魯迅先生則是採取了連自己也燒在裡面,自己一定要深深的感覺到,正是基於這樣的觀點,魯迅先生將自己融進了小說,進行了全面的自我剖析,如《頭發的故事》中的N先生的經歷其實就是採取於魯迅先生的親身經歷,而《傷逝》中的涓生與子君,也折射出了魯迅對愛情看法。由此可見,魯迅先生為了喚醒民眾的心靈,不惜對自身進行毫不留情的剖析,以此來讓那些尚未清醒的具有小資產階級思想的知識分子們早日覺醒。

三、覺醒的知識分子形象。

覺醒的知識分子主要包擴《狂人日記》中的狂人與《一件小事》中的「我」,而在這兩篇小說中《狂人日記》中的狂人屬於已經覺醒的知識分子,還有《長明燈》里的狂人。而《一件小事》中的「我」則屬於正在覺醒的知識分子。

1、已經覺醒的「狂人」。

《狂人日記》中的狂人,是魯迅先生根據自己所學的醫學知識和看過的外國作品構思而成的。這是個非常態的人,在他身上具有「瘋」與「不瘋」的兩面性如果你說他是個瘋子,可是他卻能夠從嘴裡喊出「救救孩子」的偉大呼聲,並且認識到了封建社會的吃人本質;如果說他「不瘋」可是他又確實是一個非正常人,一個患了迫害狂的精神病人。其實,狂人並非來自生活,而是具有象徵意義,他是作者對一個啟蒙者,一個覺醒的知識分子在當時社會的真實處境的象徵性表達。之所以採用」狂人」這一詞來定義這一覺醒的知識分子,是因為他在愚昧的群眾眼裡和一個真瘋子沒有什麼區別——如果他試圖進行啟蒙的話。小說的主人公「狂人」是「五四」時期覺醒了的知識分子的代表。他以理性的批判對封建禮教進行了徹底的否定,揭露封建社會的吃人的本性,最後發出「救救孩子」的呼籲。因此,狂人實際上是一個敢於向傳統挑戰的已經覺醒的知識分子形象,一個敢於向現實的世俗社會挑戰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義的相征形象。

2、《長明燈》中的瘋子。

在《長明燈》中,作者通過吉光屯的命名,影指長期封建社會形成的迷信習俗已經成為了人們長期尊崇的信徒,而所謂的梁武帝點燃的長明燈是封建社會的宗法的圖騰象徵。瘋子吹滅了長明燈,象徵著反封建斗爭掀起的浪潮。在作品裡,瘋子盡管是孤軍奮戰,受到人們的敵視和禁錮,但他浩然的正氣使得凡夫俗子感到膽戰心驚。《長明燈》實質上是對不合理的社會的反抗。

3、正在覺醒的「我」。

《一件小事》中的我是一個正在覺醒的知識分子。小說的故事主要講述了:「我」,坐人力車去上班時,撞倒一個老女人,沒有傷,也沒有人看見。我以為還是一走了事,不必自找麻煩,但車夫卻主動扶著老女人,走向巡警分住所。在這一過程中,表現出了我對車夫又開始的不滿,繼而自愧,最終無比敬仰的心裡變化過程。小說中的「我」是一個正在覺醒的知識分子,在作者的小說中,本小說是最短的。線索也極單純,但是它所蘊含的思想卻其深刻。

作者在表現覺醒的知識分子的形象時,主要寫出了幾種類型,即已經覺醒的狂人、瘋子和正在覺醒「我」。而在這幾種類型,不論是哪一種,作者都賦予了極其深刻的意蘊。

縱觀中國文學史,像魯迅這樣為數不多的小說作品獲得了不朽地位的,恐怕並不多,這不是時代所決定的,而是因為魯迅的小說本身,所包含的思想意蘊和藝術成就所決定的。魯迅先生的小說,是作為意識形態存在的中國文學的組成部分。它的現代化起點要從五四時期算起。而他本人就是這種從內容到形式都嶄新的文學的奠基人,是中國小說現代化征途上邁出的第一步,所以說魯迅的小說在中國文學史上及至世界文學史上劃時代的意義正在這里。
說了這么多你就把分給我吧

『捌』 請哪位朋友告知朱潤東《中國歷代作品選》(上海古籍出版社)全編本(六本)目錄,謝謝!

http://..com/question/9352941.html有.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