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欄投稿
可以投稿的正規雜志很多,你可以網路搜索《中國寫手之家》網站,裡面有各類雜志的徵稿,基本上都是值得信任的雜志,稿件要求及投稿郵箱及稿費標准都有,高稿費的不少,千字100到150元的很多,但稿費高的也有難度,看你的文章質量了。
具體情況如下:
先找到並進入《中國寫手之家》網站,點擊進入「雜志徵稿」。
B. 怎樣在第一財經周刊投稿
第一財經周刊各文章下面都有改欄目編輯郵箱,直接投給他們就行了。不過他們是做新聞的,一般論文什麼的就別投了。
C. 如何在雪球財經原創專欄裡面發文章
雪球網站新聞發布收錄,一般是以下2種方法。
1、文章質量高,他們會收錄轉載。這個事情也是無意中發現的,我去年寫了一篇文章,網路搜索的時候發現不少知名網站居然轉載了,有點受寵若驚。
2、直接找第三方公司,比如傳媒類、品牌管理類公司利用他們的媒體渠道系統進行投放,價格方面如果找到直接對接的渠道,它是非常低的。之前給客戶投放過雪球文章,一篇文章當時記得是10塊,一頓早餐錢。
D. 本人想在財經類網站上面投稿,想找一些不收費的網站,有誰知道哪個比較好的沒
個人感覺悟空說財經網站上面的作家專欄不錯,自己注冊賬號自己發布,不收費,你可以試試。
E. 怎麼開財經專欄
如下是我認為寫經濟專欄的要點,一些此前說過,一些沒有,混合起來粗略地說說吧。
第一點,說過的,是我察覺到一般讀者喜歡學,但不喜歡被教。要教的意圖是我認為經濟專欄寫手最普遍的敗筆。有膽拿起筆寫經濟專欄,通常是什麼教授或博士之類,以為自己懂得比讀者多,動筆時老是擺脫不了從上對下說話的意識。不一定明顯,但通常我只讀幾句就感受到。這大忌相當普及。高傲無所謂,讀者奇怪地容易接受;下教是另一回事,寫專欄不可取也。作者要把讀者拉近身邊,像對朋友那樣說話。聽來容易,但十之八九的經濟專欄寫手辦不到。好些寫手說不上有什麼學問,以教導的姿態下筆就更令人反胃了。放開來寫的一個重點是學問要廣博,閑話可以隨意地與正文混合發揮。
第二點,切忌磨斧。磨斧的文字讀得不舒服。不是沒有讀者,而是只能有一小撮相當固定的讀者。有些人就是喜歡讀磨斧文字。我不懂心理學,無從分析。我認為磨斧文字不夠大氣,廣泛一點看,讀者不愛讀,而這樣一來,傳世的機會就下降為零了。
第三點,是四十年前史德拉(George J. Stigler)教我的。寫文章不要回應批評,不要反駁,也不要批評他家之見。史老兄當時是二十世紀中對經濟思想史研究得最深入的人。當時我剛發表了的《佃農理論》惹來不少爭議,好幾間學報的主編要求我作回應。跑去找史德拉問計,他的看法,是經濟思想史上從來沒有一篇批評或回應的文章可以留存下來,因為讀者要知道的是作者自己的想法,批評或回應是把自己的腦子降級了。後來讀到一位英國的數學大師的「自白」,看法一樣。
第四點,重視解釋現象。這是最困難的了,因為作者不僅要懂,而且要熟,也要懂得深入淺出地處理。一方面,寫經濟專欄不可能不涉及作者自己的價值觀,什麼好什麼不好的含意,或明或暗對讀者總要有點提示。但如果作者的價值觀沒有客觀推理的支持,文章就容易成為廢物了。另一方面,讀者是無情的,邏輯錯了,或沒有事實支持,或被事實推翻,他們不會忘記。不可能永遠不錯,問題是錯多還是錯少。再另一方面,讀者要知道作者對自己推斷的肯定性。模稜兩可或拖泥帶水的分析或推斷,不容易持久地欺騙所有的讀者。所以為了自保,我喜歡說明哪一點肯定,哪一點不是那麼肯定,又或者哪一點要看局限的變化如何。這是說,不要誇大自己佔有的推斷或解釋范圍,但如果不言佔有,推斷就顯得作者無能了。有時我喜歡鋌而走險,上蒼保佑,大致上過了關,但我懂得利用disclaimer,說明某范圍之外我是放棄了的。
寫經濟專欄不能不寫經濟解釋,而原則上,解釋得出就是推斷得到。沒有解釋力的經濟分析只是得把口,而如果解釋沒有推斷的功能,怎樣算也不到家。這里的問題是讀者容易受騙,雖然作者不容易持久地騙所有的人。一般的騙術,多半不是刻意的,是作者只是說故事,沒有真的解釋什麼。這類專欄作品我一望而知,雖然一般讀者不容易察覺。
是的,寫有解釋或推斷力的經濟專欄,作者要不斷地從科學方法著手,每一步都要考慮可以被事實推翻的含意,頻頻考慮反證的實例。寫這樣的專欄文字,因為不是嚴謹的學術論著,概念要拿得准,理論要用得淺,但要很熟,也要想得很快。所謂到家,是要在一口氣寫數百字的過程中,作者能想也不用多想地一路堅守著基礎的理論與概念,沿途每一句都考慮到反證的實例,知道這些反證實例大致上不存在。這也是說,掌握基礎的理論與概念重要,推理熟得想也不用多想重要,對世界的多類現象知得多也重要。
想到一個認為值得動筆的經濟專欄題材,有半天的時間給你想,下筆要在三個多小時內寫二千五百字——這是我一氣呵成的寫法。於是逼著要博他一手,而又因為題材永遠牽涉到真實世界,內容一般超越在名學報發表的學術文章。沒有後者那麼嚴謹,也不用遵守什麼學術規格,但內容不能馬虎,因為有太多讀者監管著。至於是否在說故事騙人,還是每一步都通過科學驗證,長久一點看讀者會聰明起來,因為他們可從作者的推斷的准確性上作判斷。說故事,不推斷,因而不能被事實驗證的經濟專欄,皆低能之作也。
F. 想投財經類的稿件,並可賺稿費,都可以在哪投
投報紙、雜志、獎勵基金,比如《中國證券報》、《新財經》、國泰安十周年研究獎勵基金
G. 有沒有雜志可以投稿,最好是財經類雜志,比如寫公司之類的,稿酬怎麼算
看你的情況,比較適合給《財經》、《世界經理人》、《商界》、《環球企業家》、《商業周刊》、《北大商業評論》、《財經界》等刊物投稿。
雜志的稿費適合一次性稿酬的規定,按水平高低按每千字30~70元支付。
需要注意的事項:1、觀點要正確,不可以偏概全。2、語言要順暢,深入淺出。3、引文、引事要准確,並標出出處。4、不可一稿多投。
H. 金融財經新聞媒體發稿找誰怎麼投稿發稿價格多少
發稿簡單的理解就是發某篇文章在某個地方,在近幾年這種事情還是比較多的,就像我們公司以前也沒注重這方面,只知道競價,信息流等,但短時間還好,時間長了有點傷不起啊,所以在去年開始我們也是不定時的發文,但市場上發稿的也比較多,也是做了不少的對比,結合實際情況讓錦隨推發的,目前首頁還有相關信息。
I. 《財經》怎麼投稿
《財經科學》組稿要求
1、符合本刊學術定位要求,主題包括金融學、工商管理、理論經濟、區域經濟、財稅會計等以及交叉學科和新興學科。
2、選題盡量突出前沿問題、難點問題、熱點問題、重點問題,做到針對性強,與時俱進。
3、選題內容要新,突出新理念、新視角、新架構、新觀點。
4、分析方法要新:盡量採用現代經濟學的分析工具,實證性分析提倡運用計量工具,對策性分析應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5、盡量避免一般知識性的描述,拒絕常識性的東西(包括意義、作用、特點等),力戒教科書化和空泛議論,突出論述深度。
6、採用規范的經濟學語言,避免使用陳舊、過時的語言以及文件式語言拒假話、大話、空話、套話、虛話。
《財經科學》《財經科學》用稿體例
1、註明作者的工作單位、地址、職稱、郵政編碼、E_mail信箱、聯系電話。
2、提供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和中文摘要對應的英文摘要。要求用第三人稱客觀敘述內容梗概,簡明、公正,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
3、論文需附有英文標題,並列出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關鍵詞3-5個及相應的英文關鍵詞。
4、若為基金資助項目,請註明文章的基金來源及基金項目編號。
5、註明投稿日期。
6、正文的標題層次為:一(二)3、(4)。
7、凡引文出處一律列入文末「參考文獻」,著錄入方式為:
(1)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等
[序號]著者.書名[文獻類型標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任選).(文獻類型標志:專著M 論文集C學位論文D報告R標准S專利P其它文獻Z)
如:[1]梁能.公司治理:中國的實踐與美國的經驗[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25-30.
(2)期刊
[序號]著者.篇名[J].刊名,年,卷(期刊).
如:[2]張帆.鄭京平.跨國公司對中國經濟結構和效率的影響[J].經濟研究,1999,(1),35-39.
(3)論文集中析出的文獻
如:[3]白欽先.再論銀企關系[A].白欽先:經濟金融文集[C].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9.261-273.
(4)報紙文章
如:[4]董計營.國有經濟-經濟發展的控制性力量[N].經濟時報2000-11-20(5)。
[序號]著者.篇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文中引文序號與文末參考文獻序號相對應,均用上標防括弧[]。引文的頁碼一律用圓括弧寫在引文序號之後。
例:「x x x x x x 」(28頁)
8、注釋是對論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用圓圈標注①②,置於當頁底腳。
9、如是書評,請作者將字數控制在1500字以內,並註明書評作者的工作單位、職稱、郵編和聯系電話。此外,還應為我刊提供原著一本。
10、因人力有限,本刊概不退稿;作者若2個月未收到回復,即可另投他刊。
J. 第一財經日報的投稿郵箱是多少
第一財經日報
上海
地址:上海市康定路211號藝海大廈14樓(200041)
合作垂詢:(021)52132233 轉
北京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光華路2號陽光100G座3層(100026)
合作垂詢:(010)58685888
廣州
地址:廣州市白雲路83號廣東省高速公路大廈15樓(510100)
合作垂詢:(020)83731351
深圳
地址:深圳市深南中路新聞大廈A座1806室(518028)
合作垂詢:(0755)82090834
沒有網路約稿,你可以給服務郵箱:[email protected] 發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