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檔案出版社中國通史
㈠ 中國檔案出版社的榮譽
其中2002年編撰復的《紅色豐碑》被制列為迎接黨的十六大重點圖書,2004年7月編撰的《鄧小平手跡選》系列獲得該年度國家圖書特別獎,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至2010年底,中國檔案出版社已出版圖書1500 余種,多次獲全國優秀圖書獎、檔案學著作優秀成果獎、文秘學著作優秀成果獎以及有關省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在史學界、檔案界、秘書學界及出版界享有較高的聲譽。
㈡ 中國畫報出版社出的呂思勉的《中國通史》怎麼樣
我有呂思勉先生的《中國通史》一書,不過我買的是武漢出版社的,內容應該回沒大答的區別吧
談一談看法:
1,這本書中大量引用了古籍原文,先生的治學態度可謂嚴謹,對自己的推斷很多都附有文言文的古籍原文,但是這也造成一個很大的麻煩,文言功底不好的的人讀起來很困難,要藉助古漢語字典
2,所謂通史,側重的是「通」,只有一個歷史的大概樣貌,寫得非常簡略,不少東西先生都要讀者去查古代典籍原文,這點對普通讀者不太友好,畢竟不是誰都有耐心去找古籍的
3,一些史觀與主流史觀不同,呂思勉先生同情秦檜,並說岳飛、韓世忠是「招群盜而用之」,因為這點,這本書還曾經被民國政府查禁,不過這也說明先生有骨氣,不像錢穆和郭沫若那樣去拍當權者的馬屁,從這點看,本書值得一讀
㈢ 中國檔案出版社的介紹
中國檔案出版社為國家檔案局、中央檔案館所屬中央一級出版單位。出版范圍為文秘檔案,史料方誌類圖書。中國檔案出版社成立20餘年來,認真貫徹實行黨和國家有關新聞出版單位的方針政策,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出版了一大批社會效益好,經濟效益高的優秀圖書。特別是黨和國家領導人系列原檔影印,珍貴禮品書、文秘檔案專業培訓教材、各級各類檔案館所編撰的檔案資料類圖書,具有相當高的社會知名度,倍受有關領導和讀者的重視。近年來,為迎合中宣部和新聞出版總署所開展的新聞宣傳工作,該社著力編撰的一系列圖書得到了各界人士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㈣ 哪有帝王學 趙蕤、劉泗注 中國檔案出版社
基本信息
作 者:(唐)趙蕤 原典 劉泗 注譯
出 版 社:中國檔案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2
ISBN:780166497 版 次:1
包 裝:平裝 開 本:大32開
頁 數:426頁 印 張:1次
所屬分類:圖書 > 歷史 > 歷史讀物 > (分類細分與勘誤) 內容介紹
在中國古代浩如煙海的權謀著作中,唐代趙蕤的《帝王學》一書佔有極為突出的地位,受到歷代帝王的高度重視,其特點有三:一是全面。作者在前人相關著作的基礎上,博採眾長,從六個大的角度和多個側面全面解析帝王學,是一部公認的集大成之作;二是深刻。作者不是泛泛空論,而是在每個側面和細節問題上都做深入的剖析和論證,旁證博引,層層遞進。三是實用性極強。這是一般帝王之學的共性,但該書的突出特點在於以史論證,以大量生動的歷史事實來驗證和說服自己的觀點。
《帝王學》一書自問世以來,受到歷代帝王和政治家的高度重視和 作者簡介
姓名:(唐)趙蕤 原典 劉泗 注譯著
作者簡介:
作品:《帝王學》 目錄
目錄 自序 卷一 帝王用人之術 卷二 成功領袖養成之法 卷三 提升領導能力之法 卷四 奪取天下的雄才大略 卷五 帝王權謀之道 卷六 帝王兵法謀略之道
㈤ 聽說華夏出版社的《中國通史》被看做中國最高學術機構專業史學者對於「歷史熱」的 集體回擊
當前,影視和圖書作品中出現了「歷史熱」,出現了許多歷史題材的影視和圖書作品,為普及廣大受眾的歷史知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這些作品中也存在著一些值得高度重視的問題。一是一些以「正劇」形式出現的歷史題材影視作品,嚴重背離了歷史事實,而一些所謂的講史著作,則無視歷史研究的基本准則,熱衷於「顛覆歷史」。二是以歷史虛無主義的態度想當然地割裂歷史、虛構歷史、歪曲歷史、否定歷史。面對這種情況,專業歷史學者適時參與歷史文化普及活動,積極向大眾傳播科學研究基礎上的通俗史學是其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
五卷本《中國通史》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卜憲群總撰稿、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撰稿,近百名知名學者作為采訪嘉賓深入解讀重大歷史,創作歷時八年。它是中國頂級學者對當下「歷史熱」的集體回應,集中回答了中國人自己對歷史的重大關切,表現出中國敘事、自主敘事的突出特色。
㈥ 中國文化史與呂著中國通史一樣嗎
柳詒徵著《中國文化史》
八十萬字。成稿於20世紀20年代,初為教學講義,又在《學衡》雜志上陸續刊載,後以著作形式出版,主要版本有:1932年鍾山書局全二冊本;1948年正中書局全三冊本;200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下冊全本。除此之外,還有2008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東方出版社等多種排印本、重印本。
該書規模宏大,流布甚廣,引用資料自六經、諸子、二十五史、歷代各家著述,旁及國外漢學家論著,兼涉近代雜志、報紙、統計、報告等無不詳為搜集,各種史料多達600餘種。舉凡典章制度、文功武略、各派學說、文藝教育、民俗宗教、工商技巧、貨幣服飾、風土民情、特產建築、圖畫雕刻之類,無不追本求源,究其發展,舉其功用,論其得失。著作方法採取夾敘夾議,引進一段原始資料,隨即一段評論,有史實有史觀,以史立論,論從史出,探源溯流,援古證今,講明當代典章文物,以達經世致用之目的。
由於作者親睹清末政教腐敗,對外國列強欺凌中國有切膚之痛,故蓄志闡明中國文化政教源流,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良文化傳統,以增強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這是其撰此巨著所秉持的宗旨。
全書分為三編: 第一編自邃古以迄兩漢,是為吾國民族本其創造之力,由部落而建設國家,構成獨立文化之時期;第二編自東漢以迄明季,是為印度文化輸入吾國與吾國固有文化由抵牾而融合之時期;第三編自明季迄民國,是為中印兩種文化均已就衰,而遠西之學術思想、宗教政法依次輸入,相激相盪而卒相合之時期。
柳詒徵(1880-1956),字翼謀,號劬堂,江蘇鎮江人,著名教育家、歷史學家。代表著作有《中國文化史》、《國史要義》等。 [1] 《中國文化史(全套四冊)》的圖書簡介
張維青、高毅清著《中國文化史》第四冊,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中國文化史》以4卷、10編、175萬字的鴻篇巨制,對中國文化的形成、發展、演變的脈絡與歷程作了大致的梳理與勾勒,並用生動的事例加以論證解說。書中既有對中國文化宏觀概貌的把握,也有對各個朝代政治、經濟、軍事、社會、風俗等領域文化成果的概述。
作者旁徵博引,論古說今,參考大量西方文化史家的研究構設,提出了富有中國特色的史論研究框架,使這部著作站在世界人文高度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深度剖析。書籍裝幀典雅考究,版式設計大方莊重,插圖安排靈活得體,既具學術品位又富有藝術魅力。該書為兩位作者歷經6年的時間完成,具有學術性、創新性、綜合性的特點,可謂近年來不多見的一套研究中國文化史的力作。
㈦ 中國檔案出版社的網址
http://www.zgdazxw.com.cn/SView.asp?SID=4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首頁>>局屬事業單位>>
㈧ 中國檔案出版社的歷史沿革
中國檔案出版社成立於1982年,為國家檔案局、中央檔案館所屬中央一級出版單位。出版范圍為文秘檔案,史料方誌類圖書。中國檔案出版社成立20餘年來,認真貫徹實行黨和國家有關新聞出版單位的方針政策,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出版了一大批社會效益好,經濟效益高的優秀圖書。特別是黨和國家領導人系列原檔影印,珍貴禮品書、文秘檔案專業培訓教材、各級各類檔案館所編撰的檔案資料類圖書,具有相當高的社會知名度,倍受有關領導和讀者的重視。近年來,為迎合中宣部和新聞出版總署所開展的新聞宣傳工作,該社著力編撰的一系列圖書得到了各界人士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2011年底,中國檔案出版社在香港成功注冊,以跨媒體、多語種向世界推廣中國文化。在北京、浙江等大中城市設立多個國內編輯中心,負責圖書的策劃、組稿、編輯、出版事宜。出版范圍:史志年鑒、書畫專集、教育專著、文學作品以及個人自傳等,以立足國內、面向海外、自主創新為方針,堅持精品戰略,致力於鮮明的出版特色和品牌建設。
㈨ 適合中學生看的中國通史
個人淺見看 範文瀾寫的《中國通史》還不錯。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
㈩ 中國檔案出版社的組織機構
下設檔案史料編輯室、檔案專業編輯室、綜合編輯室、《辦公室業務》雜志社、出版部、發行部、總編室、辦公室、財務處等處室,主要編輯、出版和發行檔案、文秘、史料、方誌等方面的圖書和《辦公室業務》雜志。
讀者服務部
讀者服務部是中國檔案出版社下設機構。多年以來,讀者服務部堅持「面向教育、綜合經營」的方針,在組織結構、市場結構、經營機制等方面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保持和發揚了「高層次、高水平、高質量」的三高特色和「嚴肅、嚴密、嚴格」的三嚴作風,發行了多層次、高水平的圖書館裝備用書和系列教學輔導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