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發表方式 » 黨的好乾部發表說說

黨的好乾部發表說說

發布時間: 2021-03-18 04:20:21

❶ 「黨的好乾部」是指誰

焦裕祿,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崮山鄉北崮山村人,1922年8月16日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因生活所迫,幼年時代只讀了幾年書就在家參加勞動。 日偽統治時期,焦裕祿家中的生活越來越困難。他的父親焦方田走投無路,被逼上吊自殺。焦裕祿曾多次被日寇抓去毒打、坐牢,後又被押送到撫順煤礦當苦工。焦裕祿忍受不了日寇的殘害,於一九四三年秋天逃出虎口,回到家中。因無法生活下去,又逃到江蘇省宿遷縣,給一家姓胡的地主扛了兩年長工。 [1]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焦裕祿從宿遷縣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當時他的家鄉雖然還沒有解放,但是共產黨已經在這里領導群眾進行革命活動,焦裕祿主動要求當了民兵。當民兵後,他參加過解放博山縣城的戰斗。 焦裕祿於1946年1月在本村參加中國共產黨。不久,他又正式參加了本縣區武裝部的工作,在當地領導民兵,堅持游擊戰爭。以後又調到山東渤海地區參加過土地改革復查工作,曾擔任組長。 解放戰爭後期,焦裕祿隨軍離開山東,到了河南,分配到尉氏縣工作,一直到1951年。他先後擔任過副區長、區長、區委副書記、青年團縣委副書記等職。而後又先後調到青年團陳留地委工作和青年團鄭州地委工作,擔任過團地委宣傳部長、第二副書記等職。 1953年
豫劇《焦裕祿》劇照 (11張)6月,焦裕祿響應黨的號召,調到洛陽礦山機器製造廠參加工業建設。他在這個工廠擔任過車間主任、科長。在此期間,焦裕祿還到大連起重機廠實習了一年多。1962年6月,為了加強農村工作,焦裕祿又調回尉氏縣,任縣委書記處書記。同年12月,焦裕祿調到蘭考縣,先後任縣委第二書記、書記。 蘭考縣地處豫東黃河故道,是個飽受風沙、鹽鹼、內澇之患的老災區。焦裕祿踏上蘭考土地的那一年,正是這個地區遭受連續3年自然災害較嚴重的一年,全縣糧食產量下降到歷年最低水平。他從第二天起,就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他說:「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他拖著患有慢性肝病的身體,在一年多的時間里,跑遍了全縣140多個大隊中的120多個。 在帶領全縣人民封沙、治水、改地的斗爭中,焦裕祿身先士卒,以身作則。風沙最大的時候,他帶頭去查風口,探流沙;大雨傾盆的時候,他帶頭趟著齊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勢;風雪鋪天蓋地的時候,他率領幹部訪貧問苦,登門為群眾送救濟糧款。他經常鑽進農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他把群眾同自然災害斗爭的寶貴經驗,一點一滴地集中起來,成為全縣人民的共同財富,成為戰勝災害的有力武器。 焦裕祿對同志對人民滿腔熱情。他常說,共產黨員應該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在群眾的面前;在群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去關心群眾、幫助群眾。他的心裡裝著全縣的幹部群眾,唯獨沒有他自己。他經常肝部痛得直不起腰、騎不了車,即使這樣,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頂住肝部,堅持工作、下鄉,直至被強行送進醫院。 1964年5月14日,焦裕祿被肝癌奪去了生命,年僅42歲。他臨終前對組織上唯一的要求,就是他死後「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堆上。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 同年11月,中共河南省委號召全省幹部學習焦裕祿同志忠心耿耿地為黨為人民工作的革命精神。1966年2月,新華社播發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全面介紹了焦裕祿的感人事跡。隨後,全國各種報刊先後刊登了數十篇文章通訊,在全國掀起了一個學習焦裕祿的熱潮。焦裕祿成為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學習的榜樣。
個人介紹
焦裕祿,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北崮山村人,1922年8月16日出生於貧農家庭,1946年1月在本村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本區區武裝部工作。他常說,共產黨員應該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在群眾的面前;在群眾最需要幫助時候,去關心群眾、幫助群眾。他的心裡裝著全縣的幹部群眾,唯獨沒有他自己。他經常肝區痛得直不起腰、騎不了車,即使這樣,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頂住肝部,堅持工作、下鄉,直至被縣委強行送進醫院。

❷ 有關贊揚黨的好乾部的句子,急!

黨忠誠的戰士,為人民服務的典範!

❸ 如何做黨和人民需要的好乾部優秀發言稿

在努力方向上,要以矢志不渝、甘做公僕來塑造自我。好乾部的第一標準是信念堅定,而衡量一名幹部信念是否堅定,要看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否矢志不渝,對人民群眾是否飽含深情,甘做公僕。具體講,一方面要持之以恆地以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改造主觀世界,加強黨性修養,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大風大浪中立場堅定,在原則性問題上不讓步、不退縮,在政治挑釁面前敢於亮劍。另一方面要不斷強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在為民服務中實現個人價值,把聯系和服務群眾融入到日常工作中,立足崗位職能,改進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在決策前主動聽取群眾呼聲,在工作中努力為群眾解決問題,從點滴做起,當好人民公僕。
在工作態度上,要以勇於擔當、主動作為來展現自我。幹部的能力水平在完成一般性的常規任務上並不能充分體現,而是集中體現在處理復雜問題和完成應急任務中,體現在主動謀劃和科學擺布工作上。要想成為一名好乾部,就要勇於擔當、主動作為。要克服畏難情緒和懶惰思想,敢闖敢拼、敢於負責。面對工作要奮勇爭先,而不是偷懶推脫;面對困難矛盾要迎難而上,而不是躲避繞開;面對失誤要敢於負責,而不是想辦法掩飾。要克服思維慣性和惰性,下功夫研究黨中央的新思想新部署,主動調整思路方向。積極適應新的形勢任務,主動分析事關全局的重大問題、各方面關注的突出問題、影響和制約發展的深層次問題,找到症結所在,大膽突破,敢抓敢管,變被動應付為主動謀劃,在繁忙中找規律,在繁雜中理頭緒,把問題想在前面,把工作做在前頭。
在工作標准上,要以精益求精、務實創新來升華自我。勤政務實既是對幹部的作風要求,也是重要的工作標准。做到勤政務實就要堅持精益求精、務實創新。要強化精品意識,一項工作要麼不幹,要干就要干到最好,不僅要把點上的工作做好,還要深入研究每項工作對整體工作的影響作用、對面上的引領指導效用,仔細分析推進中存在的問題,思考研究解決的辦法,提出切實可行的思路舉措。要堅持高站位謀事、高標准幹事、高質量成事,始終嚴格標准、追求卓越,以一流的工作業績接受檢驗。切實做到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在謀劃上切合實際,突出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在落實上一抓到底,明確工作責任,加強督查督辦,持續跟蹤問效。要樹立創新突破的理念,勇於打破陳規,善於求新求變,努力把思想認識從不合時宜的觀念束縛中解放出來,把工作理念從傳統的思維習慣中脫離出來,對不符合實際的慣例和規矩敢於提出質疑,敢於大膽革新。
在工作紀律上,要以令行禁止、清正廉潔來錘煉自我。嚴守紀律是對幹部的基本要求,是做好工作的根本保障。工作中做到守紀律,就要令行禁止,清正廉潔。要增強大局觀和執行力,切實做到下級服從上級、局部服從全局、地方服從中央,深入學習掌握中央和上級部署,切實貫徹落實到具體工作中,不搞陽奉陰違,確保政令暢通。要把智慧和力量用在執行上,而不是應對上,堅決避免出現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現象。要強化規矩意識,嚴格依法辦事、依章辦事、按程序辦事,避免出現不講規矩和程序、憑感覺和個人好惡做事的現象。要有敬畏心,敬畏權力、敬畏法紀,清醒認識和慎重使用手中權力,杜絕僥幸心理和盲從心理,不以事小而放鬆警惕,不以任何理由而放鬆約束,時刻從嚴律己。要知足常樂,剋制慾望,簡單生活、簡單做人、簡單交往,對物質享受少一點,對精神追求多一點,用高雅的志趣抵制各種誘惑,努力做到無私無畏、清正廉潔,一身正氣、兩袖清風。

❹ 黨的好乾部 指的是誰啊

焦裕祿,革命烈士,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2年被調到河南省蘭考縣擔任縣委書記。時值該縣遭受嚴重的內澇、風沙、鹽鹼三害,他堅持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的領導方法,同全縣幹部和群眾一起,與深重的自然災害進行頑強斗爭,努力改變蘭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舊忍著劇痛,堅持工作,被譽為「黨的好乾部」、「人民的好公僕」。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鑄就了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有同名電影。

焦裕祿焦裕祿同志(1922—1964),博山縣崮山鄉北崮山村(今屬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崮山鎮北崮山村)人。中共蘭考縣委書記、革命烈士。
一九二二年八月十六日出生在一個貧農家庭里。因生活所迫,幼年時代只讀了幾年書就在家參加勞動。
抗日戰爭初期,日寇、漢奸和國民黨反動派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和壓迫越來越殘酷,焦裕祿同志家中的生活越來越困難。在抗日戰爭最艱苦的年代裡,他的父親焦方田走投無路,被逼上吊自殺。日偽統治時期,焦裕祿同志曾多次被日寇抓去毒打、坐牢,後又被押送到撫順煤礦當苦工。焦裕祿同志忍受不了日寇的殘害,於一九四三年秋天逃出虎口,回到家中,因無法生活下去,又逃到江蘇省宿遷縣,給一家姓胡的地主扛了兩年長工。
一九四五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焦裕祿同志從宿遷縣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當時他的家鄉雖然還沒有解放,但是,共產黨已經在這里領導群眾進行革命活動,焦裕祿同志自動要求當了民兵。當民兵後,他參加過解放博山縣城的戰斗。
焦裕祿同志是一九四六年一月在本村參加中國共產黨的。1946年3月他又正式參加了本縣區武裝部的工作,在當地領導民兵,堅持游擊戰爭,解放戰爭時期,他帶領民兵參加過不少戰斗,以後又調到山東渤海地區參加過土地改革復查工作,擔任過組長。
解放戰爭後期,焦裕祿同志隨軍離開山東,到了河南,被分配到尉氏縣工作,一直到一九五一年。他先後擔任過副區長、區長、中共區委副書記、青年團縣委副書記等職。而後又被先後調到青年團陳留地委工作和青年團鄭州地委工作,擔任過團地委宣傳部長、第二副書記等職。
1953年6月,焦裕祿同志響應黨的號召,被調到洛陽礦山機器製造廠參加工業建設。他在這個工廠擔任過車間主任、科長。在這期間,焦裕祿同志還到大連起重機廠實習了一年多。1962年6月,為了加強農村工作,焦裕祿同志又被調回尉氏縣,任縣委書記處書記。1962年12月,焦裕祿同志被調到蘭考縣,任縣委第二書記、書記。
1964年5月14日,焦裕祿同志因患肝癌不幸逝世,時年42歲。
1964年11月,中共河南省委號召全省幹部向他學習。1966年2月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革命烈士」稱號。1966年2月7日,《人民日報》發表了《向毛澤東同志的好學生焦裕祿同志學習》的社論和《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長篇通訊,高度贊揚了焦裕祿徹底的革命精神。
焦裕祿同志逝世後,蘭考人民為了緬懷他,專門為他建立了蘭考焦裕祿紀念園,以供人們來憑吊。現在,蘭考焦裕祿紀念園不僅是一個學習和教育的場所,同時也是一個紅色旅遊的景觀。2007年8月20日,蘭考焦裕祿紀念園經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❺ 黨的好乾部——( )

焦裕祿,革命烈士,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2年被調到河南省蘭考縣擔任縣委書記。時值該縣遭受嚴重的內澇、風沙、鹽鹼三害,他堅持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的領導方法,同全縣幹部和群眾一起,與深重的自然災害進行頑強斗爭,努力改變蘭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舊忍著劇痛,堅持工作,被譽為「黨的好乾部」、「人民的好公僕」。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鑄就了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有同名電影。贊同69| 評論

❻ 黨的好乾部

焦裕祿,革命烈士,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2年被調到河南省蘭考縣擔任縣委書記。時值該縣遭受嚴重的內澇、風沙、鹽鹼三害,他堅持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的領導方法,同全縣幹部和群眾一起,與深重的自然災害進行頑強斗爭,努力改變蘭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舊忍著劇痛,堅持工作,被譽為「黨的好乾部」、「人民的好公僕」。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鑄就了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有同名電影。
看完了採納我哦~~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