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人文社科論文格式
(1)構成項目
本科畢業論文包括以下內容(按順序):封面、中文內容提要與關鍵詞、英文內容提要與關鍵詞、目錄、正文、注釋、附錄、參考文獻、封底。其中畢業設計的正文還應包括所使用的主要儀器設備、實驗數據和結果等;「注釋」與「附錄」視具體情況安排,其餘為必備項目。如果需要,可以在正文前加「引言」,在參考文獻後加「後記」。
(2)各項目含義
封面:封面由文頭、論文標題、作者、院系、專業、年級、學號、指導教師、答辯日期、成績等10項內容組成。
中文內容提要與關鍵詞:內容提要是對論文內容的概括性描述,應忠實於原文,字數控制在300-500字之間。關鍵詞是從論文標題、內容提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現論文主題的、具有實質意義的詞語,通常不超過7個。
英文內容提要與關鍵詞:英文內容提要(Abstract)和關鍵詞(key words)由中文內容提要和關鍵詞翻譯而成。
目錄:列出論文正文的一、二級標題名稱及對應頁碼,附錄、參考文獻、後記等的對應頁碼。
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部分,通常由緒論(引論)、本論、結論三部分組成。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確標示。正文的各個章節或部分應以若干層級標題來標識。正文字數應在7000-10000字之間。
注釋:對所創造的名詞術語的解釋或對引文出處的說明。注釋採用腳注形式。
附錄:附屬於正文、對正文起補充說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是文字、表格、圖形、圖像等形式。
參考文獻:作者在寫作過程中使用過的文章、著作名錄。
封底:封底由指導教師評語、院系論文答辯機構意見兩部分組成。
3.畢業論文格式編排
(1)紙型及頁邊距
畢業論文一律用國際標准A4型紙(297mm×210mm)列印。頁面分圖文區與白邊區兩部分,所有的文字、圖形、其他符號只能出現在圖文區內。白邊區的尺寸(頁邊距)為:天頭(上)20mm,地腳(下)15mm,訂口(左)20mm,翻口(右)15mm。
(2)版式與用字
文字圖形一律從左至右橫寫橫排。文字一律通欄編輯。使用規范的簡化漢字。除非必要,不使用繁體字。忌用異體字、復合字及其他不規范的漢字。
(3)論文各部分的編排式樣及字體字型大小
文頭:封面頂部居中,3號宋體加粗,上下各空兩行。固定內容為「東北財經大學本科畢業論文」。
論文標題:2號黑體加粗,文頭下居中,上空兩行。
論文副標題:小2號黑體加粗,緊挨正標題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號。
作者、院系、專業、年級、學號、指導教師、答辯日期、成績:項目名稱用3號黑體,內容用3號楷體,在正副標題下居中依次排列,各佔一行。答辯日期和成績兩欄內容留空,由論文答辯機構手寫。
中文內容提要及關鍵詞:排在封二或另起頁,標題3號黑體,頂部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內容用小4號宋體,每段起首空兩格,回行頂格。關鍵詞三字用4號黑體,內容用小4號黑體;關鍵詞通常不超過7個,詞間空一格。
英文內容提要及關鍵詞:另起頁,項目名稱規定為「Abstract」,頂部居中,3號加粗,推薦使用Arial體,上下各空一行;內容為小4號字,推薦使用Arial體,每段起首空兩格,回行頂格。關鍵詞三字用4號字,內容用小4號字,推薦使用Arial體;關鍵詞通常不超過7個,詞間空一格。標點符號用英文形式。
目錄:另起頁,項目名稱用3號黑體,頂部居中;內容用小4號仿宋。
正文文字:另起頁,論文標題用3號黑體,頂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論文副標題,小三黑體,緊挨正標題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號;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號宋體,每段起首空兩格,回行頂格,單倍行距。
正文文中標題:
一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全形,4號黑體,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
二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全形,與正文字體字型大小相同,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符號;
三級以下標題:三、四、五級標題序號分別為「1.」 半形、「(1)」半形和「①」,與正文字體字型大小相同,可根據標題的長短確定是否獨占行。若獨占行,則末尾不使用標點;否則,標題後必須加句號。每級標題的下一級標題應各自連續編號。
注釋:正文中加註之處右上角加數碼,形式為「①」或「⑴」,同時在本頁留出適當行數,用橫線與正文分開,空兩格後寫出相應的注號,再寫注文。注號以頁為單位排序,每個注文各佔一段,用5號宋體。引用著作時,注文的順序為:作者、書名、出版單位、出版時間、頁碼,中間用逗號分隔;引用文章時,注文的順序為:作者、文章標題、刊物名、期數,中間用逗號分隔。
附錄:項目名稱為4號黑體,在正文後空兩行頂格排印,內容編排參考正文。
參考文獻:項目名稱用4號黑體,在正文或附錄後空兩行頂格排印,另起行空兩格用小4號宋體排印參考文獻內容,具體編排方式同注釋。參考文獻中的英語部分使用小4號Times New Roman體。
指導教師評語:排在封三上半頁,項目名稱用3號黑體,第一行居中編排。內容由指導教師手寫並在指定位置簽署姓名和日期。
(4)表格
正文或附錄中的表格一般包括表頭和表體兩部分,編排的基本要求為:
表頭:表頭包括表號、標題和計量單位,用5號黑體,在表體上方與表格線等寬度編排。其中,表號居左,格式為「表1」,全文表格連續編號;標題居中,格式為「××表」;計量單位居右,參考格式為:「計量單位:元」。
表體:表體的上下端線一律使用粗實線(1.5磅),其餘表線用細實線(0.5磅),表的左右兩段不應封口(即沒有左右邊線)。表中數碼文字一律使用5號字。表格中的文字要注意上下居中與對齊,數碼位數應對齊。
(5)圖
圖的插入方式為上下環繞,左右居中。文章中的圖應統一編號並加圖名,格式為「圖1 ××圖」,用5號黑體在圖的下方居中編排。
(6)公式
文中的公式應居中編排,有編號的公式略靠左排,公式編號排在右側,編號形式為「(1)」。公式下面有說明時,應頂格書寫。較長的公式可轉行編排,在加、減、乘、除號或等號處換行,這些符號應出現在行首。公式的編排應使用公式編輯器。
(7)數字
文中的數字,除部分結構層次序數詞、片語、慣用詞、縮略語、具有修辭色彩語句中作為詞素的數字、模糊數字必須使用漢字外,其他應使用阿拉伯數字。同一文中,數字的表示方法應前後一致。
(8)標點符號
文中的標點符號應正確使用,忌誤用、混用,中英文標點符號應區分開。
(9)計量單位
除特殊需要,論文中的計量單位應使用法定計量單位。
(10)頁碼
全文排印連續頁碼,單面印時頁碼位於右下角;雙面印時,單頁碼位於右下角,雙頁碼位於左下角。
4.印刷與裝訂
(1)印刷與裝訂
論文一律用A4紙列印,單、雙面均可,推薦雙面印製。單面印製時,指導教師評語、院(系)論文答辯機構意見兩部分印在最後一頁;雙面印製時,指導教師評語、院(系)論文答辯機構意見兩部分排在封三。文稿一律左側裝訂。
(2)份數
論文至少印製三份。
建議看看下面的資料網,在這里想要誰給現寫一篇,可能不會有,因為z這里沒人會為了這個區花費一些時間去寫的,所以根據我搜集的一些網站來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用心去做,不管畢業論文還是平時作業嗎,我相信你都可以做好的。畢業論文以及畢業設計的,推薦一個網 http://www.wendangtianxia.com 這個網站的論文都是以words的形式原封不動的打包上傳的,網上搜索不到的,對畢業論文的寫作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論文寫作建議看看下面的資料網,在這里想要誰給現寫一篇,可能不會有,因為z這里沒人會為了這個區花費一些時間去寫的,所以根據我搜集的一些網站來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用心去做,不管畢業論文還是平時作業嗎,我相信你都可以做好的。寫作資料也很多
範文:http://www.cglunwen.com/shekelunwen/
希望對你有幫助
論文格式 概述論文格式是指撰寫論文所需要滿足的相應規范要求。它主要包括論文結構布局要求、頁面排版要求、文字內容要求,參考文獻引用要求等幾部分內容。在不同的條件下--比如論文類型和發表刊物等等--論文格式也會有相應的調整。 目錄[隱藏]說明 (一)題名(Title,Topic) 1.准確得體 2.簡短精煉 3.外延和內涵要恰如其分 4.醒目(二)作者姓名和單位 (三)摘要(Abstract) (四)關鍵詞(Key words) (五)引言(Introction) (六)正文(Main body) (七)參考文獻 (八)電子文獻的載體類型及其標識 九)內容的格式要求 說明(一)題名(Title,Topic) 1.准確得體 2.簡短精煉 3.外延和內涵要恰如其分 4.醒目(二)作者姓名和單位(三)摘要(Abstract)(四)關鍵詞(Key words)(五)引言(Introction)(六)正文(Main body)(七)參考文獻(八)電子文獻的載體類型及其標識九)內容的格式要求
[編輯本段]說明當我們對一個問題研究之後,如何將其展現於眾人面前是一個重要的工作。在這里我們結合具體的事例,給大家介紹科研的一個重要部分論文的一般格式及其注意事項。當然,要寫出一篇好的論文,絕不是單單這么一個簡要的介紹就夠了,還需自己多寫、多練。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學者涉及到學術論文的寫作領域,那麼怎樣寫學術論文、學術論文寫作是怎樣要求的、格式如何,下面就介紹一下學術論文的寫作,希望能對您論文寫作有所幫助。 [編輯本段](一)題名(Title,Topic)1、論文格式的論文題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論文題目是一篇論文給出的涉及論文范圍與水平的第一個重要信息,也是必須考慮到有助於選定關鍵詞和編制題錄、索引等二次文獻可以提供檢索的特定實用信息。 論文題目十分重要,必須用心斟酌選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話:論文題目是文章的一半。 對論文題目的要求是:准確得體;簡短精煉;外延和內涵恰如其分;醒目。對這四方面的要求分述如下。
1.准確得體
要求論文題目能准確表達論文內容,恰當反映所研究的范圍和深度。 常見毛病是:過於籠統,題不扣文。關鍵問題在於題目要緊扣論文內容,或論文內容民論文題目要互相匹配、緊扣,即題要扣文,文也要扣題。這是撰寫論文的基本准則。
2.簡短精煉
力求題目的字數要少,用詞需要精選。至於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並無統一的硬性規定,一般希望一篇論文題目不要超出20個字,不過,不能由於一味追求字數少而影響題目對內容的恰當反映,在遇到兩者確有矛盾時,寧可多用幾個字也要力求表達明確。 若簡短題名不足以顯示論文內容或反映出屬於系列研究的性質,則可利用正、副標題的方法解決,以加副標題來補充說明特定的實驗材料,方法及內容等信息使標題成為既充實准確又不流於籠統和一般化。
3.外延和內涵要恰如其分
外延和內涵屬於形式邏輯中的概念。所謂外延,是指一個概念所反映的每一個對象;而所謂內涵,則是指對每一個概念對象特有屬性的反映。 命題時,若不考慮邏輯上有關外延和內涵的恰當運用,則有可能出現謬誤,至少是不當。
4.醒目
論文題目雖然居於首先映入讀者眼簾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題目是否醒目的問題,因為題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現的內容是否醒目,其產生的效果是相距甚遠的。 有人對36種公開發行的醫學科持期刊1987年發表的論文的部分標題,作過統計分析,從中篩選100條有錯誤的標題。在100條有錯誤的標題中,屬於省略不當錯誤的佔20%;屬於介詞使用不當錯誤的佔12%)。在使用介詞時產生的錯誤主要有:
①省略主語或第一人稱代詞不達意後,沒有使用介詞結構,使輔助成分誤為主語;
②需要使用介詞時又沒有使用;
③不需要使用介詞結構時使用。屬主事的錯誤的佔11%;屬於並列關系使用不當錯誤的佔9%;屬於用詞不當、句子混亂錯誤的各佔9%,其它類型的錯誤,如標題冗長、文題不符、重復、歧意等亦時有發生。 [編輯本段](二)作者姓名和單位這一項屬於論文署名問題。署名一是為了表明文責自負,二是記錄作者的勞動成果,三是便於讀者與作者的聯系及文獻檢索(作者索引)。大致分為二種情形,即:單個作者論文和多作者論文。後者按署名順序列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對研究工作與論文撰寫實際貢獻最大的列為第一作者,貢獻次之的,列為第二作者,余類推。註明作者所在單位同樣是為了便於讀者與作者的聯系。 [編輯本段](三)摘要(Abstract)論文一般應有摘要,有些為了國際交流,還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對是論文內容不加註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其作用是使讀者不用閱讀論文全文即能獲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應包含以下內容:
①從事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內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獲得的基本結論和研究成果,突出論文的新見解;
④結論或結果的意義。
論文摘要雖然要反映以上內容,但文字必須十分簡煉,內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數不超過論文字數的5%。例如,對於6000字的一篇論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300字。
論文摘要不需要列舉例證,不講研究過程,不用圖表,不給化學結構式,也不要作自我評價。 撰寫論文摘要的常見毛病,一是照搬論文正文中的小標題(目錄)或論文結論部分的文字;二是內容不濃縮、不概括,文字篇幅過長。
為了方便國際交流,很多論文都要求有英文摘要,尤其是在高校里。英文摘要的內容要求與中文摘要一樣,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部分。但是,英文有其自身特點,最主要的是中譯英時往往造成所佔篇幅較長,同樣內容的一段文字,若用英文來描述,其佔用的版面可能比中文多一倍。因此,撰寫英文摘要更應注意簡潔明了,力爭用最短的篇幅提供最主要的信息。第一,對所掌握的資料進行精心篩選,不屬於上述「四部分」的內容不必寫入摘要。第二,對屬於「四部分」的內容,也應適當取捨,做到簡明扼要,不能包羅萬象。比如「目的」,在多數標題中就已初步闡明,若無更深一層的目的,摘要完全不必重復敘述;再如「方法」,有些在國外可能早已成為常規的方法,在撰寫英文摘要時就可僅寫出方法名稱,而不必一一描述其操作步驟。
中英文摘要的一致性主要是指內容方面的一致性,目前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存在兩個誤區,一是認為兩個摘要的內容」差不多就行」,因此在英文摘要中隨意刪去中文摘要的重點內容,或隨意增補中文摘要所未提及的內容,這樣很容易造成文摘重心轉移,甚至偏離主題;二是認為英文摘要是中文摘要的硬性對譯,對中文摘要中的每一個字都不敢遺漏,這往往使英文摘要用詞累贅、重復,顯得拖沓、冗長。英文摘要應嚴格、全面的表達中文摘要的內容,不能隨意增刪,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個字也不能改動,具體撰寫方式應遵循英文語法修辭規則,符合英文專業術語規范,並照顧到英文的表達習慣。
選擇適當的時態和語態,是使摘要符合英文語法修辭規則的前提。通常情況下,摘要中謂語動詞的時態和語態都不是通篇一律的,而應根據具體內容而有所變化,否則容易造成理解上的混亂。但這種變化又並非無章可循,其中存在著如下一些規律:
1、時態:大體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1)敘述研究過程,多採用一般過去時。
2)在採用一般過去時敘述研究過程當中提及在此過程之前發生的事,宜採用過去完成時。
3)說明某課題現已取得的成果,宜採用現在完成時。
4)摘要開頭表示本文所「報告」或「描述」的內容,以及摘要結尾表示作者所"認為"的觀點和"建議"的做法時,可採用一般現在時。
2、語態:在多數情況下可採用被動語態。但在某些情況下,特別是表達作者或有關專家的觀點時,又常用主動語態,其優點是鮮明有力。 [編輯本段](四)關鍵詞(Key words)關鍵詞屬於主題詞中的一類。主題詞除關鍵詞外,還包含有單元詞、標題詞的敘詞。
主題詞是用來描述文獻資料主題和給出檢索文獻資料的一種新型的情報檢索語言詞彙,正是由於它的出現和發展,才使得情報檢索計算機化(計算機檢索)成為可能。 主題詞是指以概念的特性關系來區分事物,用自然語言來表達,並且具有組配功能,用以准確顯示詞與詞之間的語義概念關系的動態性的詞或片語。
關鍵詞是標示文獻關建主題內容,但未經規范處理的主題詞。關鍵詞是為了文獻標引工作,從論文中選取出來,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內容信息款目的單詞或術語。一篇論文可選取3~8個詞作為關鍵詞。
關鍵詞或主題詞的一般選擇方法是:
由作者在完成論文寫作後,縱觀全文,先找出能表示論文主要內容的信息或詞彙,這些住處或詞彙,可以從論文標題中去找和選,也可以從論文內容中去找和選。後三個關鍵詞的選取,補充了論文標題所未能表示出的主要內容信息,也提高了所涉及的概念深度。需要選出,與從標題中選出的關鍵詞一道,組成該論文的關鍵片語。 [編輯本段](五)引言(Introction)引言又稱前言,屬於整篇論文的引論部分。其寫作內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識空白,理論依據和實驗基礎,預期的結果及其在相關領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長,內容選擇不必過於分散、瑣碎,措詞要精煉,要吸引讀者讀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並無硬性的統一規定,需視整篇論文篇幅的大小及論文內容的需要來確定,長的可達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 [編輯本段](六)正文(Main body)正文是一篇論文的本論,屬於論文的主體,它占據論文的最大篇幅。論文所體現的創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結果,都將在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這一部分內容充實,論據充分、可靠,論證有力,主題明確。為了滿足這一系列要求,同時也為了做到層次分明、脈絡清晰,常常將正文部分分成幾個大的段落。這些段落即所謂邏輯段,一個邏輯段可包含幾個自然段。每一邏輯段落可冠以適當標題(分標題或小標題)。段落和劃分,應視論文性質與內容而定。 [編輯本段](七)參考文獻[序號]. 編著者. 書名[M],出版地:出版社,年代,起止頁碼
[序號]. 作者. 論文名稱[J],期刊名稱,年度,卷(期),起止頁碼 [編輯本段](八)電子文獻的載體類型及其標識隨著我國信息化進程的加快,電子文獻的採用量逐漸加大,其標注方式的規范化已經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現根據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的《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的有關規定,對來稿提出如下要求:
一、對於資料庫、計算機程序及電子公告等電子文獻類型的參考文獻,以下列雙字母作為標示:
電子文獻類型資料庫計算機程序電子公告電子文獻類型標識DBCPEB二、電子文獻的載體類型及其標識
對於非紙張類型載體的電子文獻,當被引用為參考文獻時需在參考文獻類型中同時標明其載體類型。
《規范》採用雙字母表示電子文獻載體類型:磁帶(magnetic tape)MT,磁碟(disk)DK,光碟(CD-ROM) CD,聯機網路(online)OL,並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獻載體類型的參考文獻類型標識:
[文獻類型標識/載體類型標識]
如:[DB/OL]——聯機網上資料庫(database online)
[ DB/MT]——磁帶資料庫(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碟圖書(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碟軟體(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網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網上電子公告(electronic pulletin board online)
如:[1]王明亮.關於中國學術期刊標准資料庫系統工程的進展[DB/OL].文獻網址, 1998-08-16/1998-10-04.
以紙張為載體的傳統文獻在引作參考文獻時不必註明其載體類型。 [編輯本段]九)內容的格式要求1、畢業論文格式的寫作順序是:標題、作者班級、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姓名、中文摘要及關鍵詞、英文摘要及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2、畢業論文中附表的表頭應寫在表的上面,居中;論文附圖的圖題應寫在圖的下面,居中。按表、圖、公式在論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分別編號。
3、畢業論文中參考文獻的書寫格式嚴格按以下順序:序號、作者姓名、書名(或文章名)、出版社(或期刊名)、出版或發表時間。
4、論文格式的字體:各類標題(包括「參考文獻」標題)用粗宋體;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姓名、摘要、關鍵詞、圖表名、參考文獻內容用楷體;正文、圖表、頁眉、頁腳中的文字用宋體;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體。
5、論文格式的字型大小:論文題目用三號字體,居中;一級標題用四號字體;二級標題、三級標題用小四號字體;頁眉、頁腳用小五號字體;其它用五號字體;圖、表名居中。
6、格式正文列印頁碼,下面居中。
7、論文列印紙張規格:A4 210×297毫米。
8、在文件選項下的頁面設置選項中,「字元數/行數」選使用默認字元數;頁邊距設為 上:3厘米;下:2.5厘米;左:2.8厘米;右:2.8厘米;裝訂線:0.8厘米;裝訂線位置:左側;頁眉:1.8厘米;頁腳1.8厘米。
9、在格式選項下的段落設置選項中,「縮進」選0厘米,「間距」選0磅,「行距」選1.5倍,「特殊格式」選(無),「調整右縮進」選項為空,「根據頁面設置確定行高格線」選項為空。
10、 頁眉:頁眉從摘要頁開始到論文最後一頁,均需設置。頁眉內容:浙江廣播電視大學漢語言文學類本科畢業論文,居中,列印字型大小為5號宋體,頁眉之下有一條下劃線。
頁腳:從論文主體部分(引言或緒論)開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頁,頁碼編寫方法為:第×頁共×頁,居中,列印字型大小為小五號宋體。
前置部分從中文題名頁起單獨編頁。
字體與間距:畢業論文字體為小四號宋體,字間距設置為標准字間距,行間距設置為固定值20磅。
Ⅲ 好的論文該怎麼寫,基本格式與要求。重點在形式!我寫的屬於人文類論文
人文社科類論文包括:
封面
扉頁
目錄
論文摘要(中、外文)
縮略語表
正文
參考文獻
致謝詞
附錄。
正文由前言、研究方法、研究內容、研究結論、討論、對策等幾個部分組成。
希望回答對你有用
Ⅳ 論文發表具體格式要求是什麼
論文格式要正規的就行,普遍就是需要文摘 關鍵字 正文 參考文獻。你網上看看 按照大部分的格式去整理就行了,字體 段落你發表的時候會告訴你要求的,寫作方面的話,務必不要抄襲,很多都是網上隨便復制了就過來 那是肯定不行的,至少你可以參考他的內容,但是不能抄襲。不知道你的用途,如果是評職稱的話,是務必發省級以上正規期刊才行,很多東西如果不了解的話,是很容易上當的。我們單位每年都有發,你可以問問你們單位的,說不定也有人組織。我們單位實在百姓論文網安排的,時間也很久了,你要不去問問,畢竟比我專業多了,都是經驗啊,採納我。
Ⅳ 發表論文格式要求
論文發表的格式一般都是需要正規的格式文
章篇名為正體,前後加引號,篇名後的間隔逗號在引號之內;
文集書名,刊物或報紙名字均為斜體;
外文刊物一般應註明卷數,期數及出版日期. 有關鍵字,以及參看文獻。具體可以網路百姓論文網,以前那邊發表過文章,聽他們專業的講解過一些,你可以去問問客服相關的問題,希望可以幫到你。
Ⅵ 發表小論文需要的格式
【來稿格式】
論文題目(宋體:3號字)
基金項目
作者姓名、單位、地址、郵編回
關鍵詞:xxx(宋體答,5號字)
摘
要:xxx(宋體,5號字,300字以內)
正
文:……(宋體,5號字,正文字數不少於2200)
注
釋:採用章節附註形式,需註明引文出處、作者、出版社、頁碼(宋體,5號)
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別、學歷、職稱、研究方向;單位名稱、通信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E-mail。
可網路《中國科技縱橫》雜志社曹穎
望樓主採納!
Ⅶ 發表論文格式問題
發表的論文和正常論文格式是一樣的,論文需要關鍵字 文摘 正文內容 參考文獻幾回個內容組成,有部分答期刊還需要英文摘要等等。大體上都是這個格式,字體方面每個期刊會有自己的要求,所以在寫作之前需要問一下發表期刊的格式要求。一般雜志社都會告知你,具體情況你可以去百姓論文網了解一下,因為當時主要參考和寫作都是他們指導的。希望對你幫助 採納我
Ⅷ 發表論文的格式要求
發表的論文格式要求,一般來說你們學校都會在相關的通知里有說明,最主要就是比如說字體的要求,段落的要求。一級標題二級標題的要求,參考文獻的要求的。
Ⅸ 發表論文的字體格式
發表論文的字體,一般是宋體,小四號,論文題目,下面的標題,加粗。就是這么簡單,其實字體什麼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內容。格式來說,當然你得是論文的格式,題目,作者信息,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這幾項都得齊全,不能沒摘要,參考文獻,個別的還需要英文摘要。一兩句話說不太明白,你可以去淘淘論文網上看下,你上面有發表論文的格式模板,你可以參照那個修改下格式。
Ⅹ 發表論文的格式是什麼樣的
發表論文的標准格式論文格式要求
1 論文名稱、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名、單位所在城市名、摘要、關鍵詞、中圖分類號 文稿必須包括中英文題名、中英文作者姓名、中英文作者單位名、中英文單位所在城市名及郵政編碼;必須包括中英文摘要、中英文關鍵詞(3~5個)。英文內容單獨放在正文之前。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避免使用"…的研究"等非特定詞,不使用副題名。英文題名應與中文題名含義一致,開頭不用定冠詞。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摘要,即應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和過程、結果和結論(中文一般不少於200字),採用第三人稱寫法,不要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避免圖表、公式和參考文獻的序號。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文意一致,採用被動語態表述。中文關鍵詞選詞要規范,應盡量從漢語主題詞表中選取,不能採用英文縮寫。英文關鍵詞應與中文關鍵詞一一對應,也不能採用英文縮寫。
2 正文 正文篇幅一般在8000字以內,包括簡短引言、論述分析、結果和結論等內容。文中出現的外文縮寫除公知公用的首次出現一律應標有中文翻譯或外文全稱。文中圖、表應有自明性,且隨文出現,並要有相應的英文名。文中圖的數量一般不超過6幅。圖中文字、符號、坐標中的標值和標值線必須寫清,所有出現的數值都應標有明確的量與單位。文中表格一律採用"三線表"。文中有關量與單位必須符合國家標准和國際標准。用單個斜體外文字母表示(國家標准中專門規定的有關特徵值除外;如要表示量的狀態、序位、條件等,可對該單個字母加上下角標、阿拉伯數字以及"′""^"等),避免用中文表示。正文章節編號採用三級標題頂格排序。一級標題形如1,2,3,…排序;二級標題形如1.1,1.2,1.3,…排序;三級標題形如1.1.1,1.1.2,1.1.3,…排序;引言不排序。
3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應是國內外正式公開發表的並且在文中切確引用的專著、期刊文章、論文集文章、學位論文、報告、報紙文章、國家(國際)標准、專利、電子文獻(網路、磁帶、磁碟、光碟)等等,按文中引用的先後順序編號。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如下:專 著 作者名. 書名. 版本(第1版不著錄).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頁碼. 期 刊 作者名. 題名. 刊名, 出版年, 卷(期):起止頁碼. 論文集 作者名. 題名. 論文集編者名(可不著錄). 論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頁碼. 學位論文 作者名. 題名. 保存地點: 保存單位, 年份. 科研報告 作者名. 報告題名.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報 紙 作者名. 題名. 報紙名, 出版日期(版次). 標 准 標准編號, 標准名稱. 專 利 專利所有者. 專利題名. 專利國名: 專利號, 出版日期. 電子文獻 作者名. 題名. 出版地: 出版者(網址、網站名、網頁名), 發表或更新日期. 作者三名以內的全部列出,四名以上的列前三名,中文後加"等",英文後加"et al"。作者姓名不管是外文還是漢語拼音一律姓在前、名在後(外文姓不可縮寫,名可縮寫)。外文參考文獻的出版地、出版商和出版年務必按順序一一標出。期刊與論文集的起止頁碼必須標出。所有列出的參考文獻必須在文中標出其引用之處,標不出引用之處的文獻不得列入參考文獻之中。
4 作者簡介、基金項目 在文稿首頁地腳處寫明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別,籍貫,職稱,最後學位(或在讀學歷)。如果論文涉及的是有關基金項目的研究內容,須在地腳處寫明:基金或資助機構的名稱,項目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