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密歐與朱麗葉出版時間
『壹』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基本信息
·出版社:少年兒童出版社
·頁碼:564 頁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bkbk852828
·條形碼:bkbk852828
·版本: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
·正文語種:中文
·讀者對象:少兒
『貳』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作者是誰,是哪個國家的人
莎士比亞(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原名:愛德華·德·維爾(Edward
De
Vere)
公元1564年4月23日生於英格蘭斯特拉福鎮-1616年5月3日(儒略歷4月23日),英國著名劇作家、詩人,主要作品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等。
生平
偉大的英國劇作家、詩人威廉·莎士比亞1564年生於英國中部瓦維克郡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其父約翰·莎士比亞是經營羊毛、皮革製造及穀物生意的雜貨商,1565年任鎮民政官,3年後被選為鎮長。莎士比亞幼年在當地文法學校讀書。他雖受過良好的基本教育,但是未上過大學。1582年,18歲的莎士比亞與同鄰鄉農家女26歲的安妮·哈瑟維結婚,不滿21歲時已有了三個孩子。
1585~1592年間他的情況不詳,被論者稱為「失去的年頭」。1585年後離開斯特拉特福,到倫敦謀生,1590年左右參加了劇團成為一名演員和劇作家,開始了他的舞台和創作生涯。他三十而立,蜚聲劇壇,四年後就已經成了英國戲劇界的泰斗。1592年,劇院經理P.亨斯婁首先提到莎士比亞的劇作《亨利六世》上篇。同年,劇作家R.格林死前在《千悔得一智》中影射莎士比亞姓氏,並引用《亨利六世》下篇台詞,罵莎士比亞是「一隻暴發戶式的烏鴉」,可見他當時已頗有名望。1593~1594年,他創作出版了兩首長詩《維納斯與阿多尼斯》和《魯克麗絲受辱記》,先後獻給了年輕貴族索桑普頓伯爵。他還寫過一些雜詩和1609年出版的
154首十四行詩。從1594年開始,他所在的劇團受內侍大臣庇護,稱為「宮廷大臣劇團」。1598年左右,他作為劇團股東同其他人合建了環球劇場,他以後的戲劇作品主要在這里公演(後來大約1609年增加了「黑衣修士劇場」)。他自己也隨團進宮演出,偶爾還去大學和法律學校演戲;夏季或瘟疫流行,倫敦劇場停演時,就到外省演出。1598年大學人士F.米爾斯已在其《智慧的寶庫》中,列舉莎士比亞35歲以前的劇作,稱贊他的喜劇、悲劇都「無與倫比」,能和古代第一流戲劇詩人們並稱。但他生前沒出版過自己的劇作。1596年,他以他父親的名義申請到「紳士」稱號和擁有紋章的權利,又先後3次購置了可觀的房地產。1603年,詹姆士一世繼位,他的劇團改稱「國王供奉劇團」,他和團中演員被任命為御前侍從。1612年左右他告別倫敦回到家鄉定居。1616年
4月23日病逝,葬於鎮上的聖三一教堂。死前留有遺囑。他的兩個據說比較可靠的肖像是教堂中的半身塑像和德羅肖特畫像,手跡則有
6份簽名和《托馬斯·莫爾爵士》一劇中三頁手稿。1623年,演員J.海明和H.康代爾把他的劇作印成對開本,收進36出戲(其中20出是首次付印),號稱「第一對開本」。從1772年開始,有人對於莎劇的作者不斷提出過疑問,並且企圖證實作者是培根、C.馬洛、勒特蘭伯爵、牛津伯爵、德比伯爵等等,但都缺乏證據。
莎士比亞在倫敦住了二十多年,而在此期間他的妻子仍一直呆在斯特拉福。他在接近天命之年時隱退回歸故里斯特拉福(1612年左右)。1616年莎士比亞在其五十二歲生日前後不幸去世,葬於聖三一教堂。死前留有遺囑。他的兩個據說比較可靠的肖像是教堂中的半身塑像和德羅肖特畫像,手跡則有
6份簽名和《托馬斯·莫爾爵士》一劇中三頁手稿。1623年,演員J.海明和H.康代爾把他的劇作印成對開本,收進36出戲(其中20出是首次付印),號稱「第一對開本」。
『叄』 羅密歐與朱麗葉
羅密歐與朱麗葉(天涯書庫)
http://www.tianyabook.com/waiguo2005/s/shashibiya/lmoy/
網路 > 瀏覽詞條
http://ke..com/view/38546.htm
[img]http://ke..com/pic/4/117567199488217_small.jpg[/img]
羅密歐與朱麗葉
羅密歐與朱麗葉,英文原名為The Most Excellent and Lamentable Tragedy of Romeo and Juliet,簡寫為Romeo and Juliet,是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著名的悲劇,但羅密歐與朱麗葉這個悲劇故事並不是莎士比亞的原創,而是改編自阿瑟·布盧克(Arthur Broke)1562年的小說《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悲劇歷史》(The Tragicall History of Romeus and Juliet)。
劇情
故事發生在[url義大利維洛那城。凱普萊特和蒙太古兩大家族互相知視,因為兩家有著積怨很深的世仇,大有不共載天之勢。在一次盛大華麗的宴會上,凱普萊特大人美麗多情的女兒朱麗葉與蒙太古大人英俊、瀟灑的兒子羅密歐一見鍾情,羅密歐無法抑制自己對朱麗葉的愛,向她求愛,朱麗葉幸福地擁入了他的懷抱,兩個家族的深仇大恨阻擋不了愛情的狂潮,花前月下,他們互訴衷腸。來自兩個家庭的強烈反對,反而使愛情之火越燃越旺。他們私訂終身,並在好心的神父勞倫斯的主持下舉行了婚禮,朱麗葉望著身邊英俊而多情的羅密歐,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誰知,羅密歐在街上與凱普萊特的侄子提伯爾特相遇,提伯爾特故意挑釁,兩人發生了格鬥,羅密歐殺死了對方,被逐出維洛那城。
朱麗葉含淚送別了羅密歐,她的心和情已隨著羅密歐去了,她喪魂失魄地思念著羅密歐。然而,父親卻逼她忘了這個家族的仇人,嫁給帕里斯伯爵。朱麗葉不敢背叛家族,又不願意背叛心上人的愛情,她的心被痛苦和矛盾撕咬著,左右為難。好心的芝倫斯神父再次幫助朱麗葉,讓她吞服安眠葯,以假死來搪塞帕里斯的求婚,拖延時間。
不明真相的凱普萊特一家人信以為真,傷心地為朱麗葉送葬。這時羅密歐悄悄地潛回了維洛那城,他以為朱麗葉真的死了,急急忙忙地趕到墓地,望著安詳、蒼白、停止了呼吸朱麗葉,他千呼萬喚,悲痛欲絕,他無法離開他心愛的朱麗葉,他無法孤獨地、沒有愛情地活著,他喝下毒葯倒在朱麗葉的身邊。可不一會兒,朱麗葉的葯性過了,她蘇醒過來,驚喜地發現心上人就在身旁,但羅密歐告訴他,他快要死了,朱麗葉抱著他,不相信這一切,然而他一點點衰弱下去,朱麗葉不能離開羅密歐,哪怕赴黃泉,他們也不再分離,朱麗葉毅然用短劍結束自己年輕生命。他們擁抱著愛情升入了天國。
一對情人殉情而死。他們的鮮血終於喚醒了兩個互相敵視的家族言歸於好。
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and Juliet)
導演:雷那托·卡斯特拉尼Renato Castellani
演員:勞倫斯·哈維Laurence Harvey、蘇珊·仙托Susan Shentall、Flora Robson
簡介:戀人羅密歐與朱麗葉來自兩個有世仇的家族,於是他們陷入了理想與現實,愛與恨的沖突之中……該片曾獲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獎。
中文名稱: 羅密歐與朱麗葉
外文名稱: Romeo and Juliet
其它名稱: 殉情記
主題
主題詞或關鍵詞: 劇情片 故事片 有視頻 愛情片 譯製片
內容摘要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戀人羅密歐與朱麗葉來自兩個有世仇的家族,於是他們陷入了理想與現實,愛與恨的沖突之中……該片曾獲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獎。
演職員表
【導演】 Renato Castellani
【編劇】 Renato Castellani
William Shakespeare
【主要演員】
勞倫斯 哈維 (Laurence Harvey) ...... Romeo
蘇珊 仙托 (Susan Shentall) ...... Juliet
弗洛拉 羅布森 (Flora Robson) ...... Nurse
默夫雲 約翰斯 (Mervyn Johns) ...... Friar Laurence
比爾 特拉弗斯 (Bill Travers) ...... Benvolio
Enzo Fiermonte ...... Tybalt
Aldo Zollo ...... Mercutio
塞巴斯蒂安 卡伯特 (Sebastian Cabot) ...... Capulet
Lydia Sherwood ...... Lady Capulet
Norman Wooland ...... Paris
Guilio Garbinetti ...... Montague
Nietta Zocchi ...... Lady Montague
Dagmar Josipovitch ...... Rosaline
Lucian Bodi ...... Abraham
Thomas Nicholls ...... Friar John
內容類型
視頻類型: 劇情片 故事片 愛情片 譯製片
所屬國別: 英國
語種
原文語種: 英文
配音語種: 中文
內容創建者
原著作者: 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編劇: Renato Castellani
導演: Renato Castellani
主演: 勞倫斯·哈維(Laurence Harvey) 弗洛拉·羅布森(Flora Robson)
其它責任者
攝影: Robert Krasker
作曲: Roman Vlad
出品者: Rank Film Organization [gb] Universalcine [it]
內容創建日期
攝制日期: 1954年
出版
出版者: 福建東宇公司
關聯信息對象
海報
Image
觀看視頻
觀看視頻
羅密歐與朱麗葉 撥號上網 家庭寬頻 本地網
出處信息
視頻來源: 福建東宇2003
視頻載體: Betacam
視頻抽象格式描述
視頻時間長度: 138分鍾
視頻色彩: 彩色
『肆』 羅密歐與朱麗葉和梁祝哪個先出版的
梁祝現出
『伍』 羅密歐與朱麗葉 寫作的時代背景
羅密歐與茱莉亞是莎士比亞在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
但是但羅密歐與朱麗葉這個悲劇故事並不是莎士比亞的原創,而是改編自阿瑟·布盧克(Arthur Broke)1562年的小說《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悲劇歷史》
1593年的夏天,倫敦劇場界的閃亮新星威廉莎士比亞面臨一個重大的危機,他失去寫作的靈感,那是伊莉莎白一世的時代,充滿多采多姿的娛樂和趣事,偉大的莎翁卻江郎才盡,不管他用什麼方法,不管劇場老闆和債主給他多大的壓力,他就是沒有創作下一出戲的靈感和動力,這出戲叫作「羅密歐與海盜之女阿絲」。 莎士比亞需要一名女神激發他的靈感,沒想到現實生活竟然反映他的創作,他愛上一個女孩,並將他帶入他自己寫的戲劇之中。 一名薇拉夫人不顧當時女人不能粉墨登場的禁令,假扮成男人,前去劇場為莎士比亞試演,不過年輕的莎翁很快就發現她是女人,他們倆立刻墜入愛河,這時候莎翁的靈感如泉涌,將他們的愛情付諸成文字,薇拉成為他生命中的茱麗葉,而他這個羅密歐也找到生存的意義。 可是莎翁的運氣沒那麼好,雖然他下筆如神,可是他卻得面對薇拉必須嫁給魏瑟爵士的殘酷事實。 在一場身分混淆、錯綜復雜的烏龍鬧劇中,大吃乾醋的丈夫和老婆的情人決斗,私訂終身的情侶偷偷調情,而年輕的莎翁不但得為他的劇本想出完美的結局,也得為他自己的愛情找到快樂的結局。 威廉莎士比亞簡介 莎士比亞是文學史上公認的大師,他的作品流傳至今已有近五百年,對世界文學及文化的影響深遠,但是他一生的故事卻仍是一個謎,世人對他的了解並不多,甚至有人認為並沒有這個人的存在。 不過最廣為人所接受的事實是,莎士比亞於1554年生於斯特拉福,他的父親是位殷商,他在18歲那天和安妮海瑟威結婚,並育有三名子女。 1585年至1592年這段期間,完全沒有莎士比亞的任何記錄,直到他於1592 年他在倫敦擔任演員和劇作家。他在倫敦劇場界聲名鵲起,並引起許多競爭對手的妒意。 1593年他出版多首十四行情詩,1594年他的事業終於有了重大突破,他完成偉大的愛情劇「羅密歐與茱麗葉」。到底他的靈感來自何方?關於這點是眾家所說紛紜。有些學者認為他曾有過一名神秘的情婦,不過直到他於1616年四月去世,都沒有任何證據能證實這一點。
『陸』 誰知道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書有幾個版本 是哪幾個出版社的
人民出版社的莎士比亞全集,權威哦。
或梁實秋版本的
『柒』 羅密歐與朱麗葉作者是誰
莎士比亞(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原名:愛德華·德·維爾(Edward De Vere) 公元1564年4月23日生於英格蘭斯特拉福鎮-1616年5月3日(儒略歷4月23日),英國著名劇作家、詩人,主要作品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等。
生平
偉大的英國劇作家、詩人威廉·莎士比亞1564年生於英國中部瓦維克郡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其父約翰·莎士比亞是經營羊毛、皮革製造及穀物生意的雜貨商,1565年任鎮民政官,3年後被選為鎮長。莎士比亞幼年在當地文法學校讀書。他雖受過良好的基本教育,但是未上過大學。1582年,18歲的莎士比亞與同鄰鄉農家女26歲的安妮·哈瑟維結婚,不滿21歲時已有了三個孩子。
1585~1592年間他的情況不詳,被論者稱為「失去的年頭」。1585年後離開斯特拉特福,到倫敦謀生,1590年左右參加了劇團成為一名演員和劇作家,開始了他的舞台和創作生涯。他三十而立,蜚聲劇壇,四年後就已經成了英國戲劇界的泰斗。1592年,劇院經理P.亨斯婁首先提到莎士比亞的劇作《亨利六世》上篇。同年,劇作家R.格林死前在《千悔得一智》中影射莎士比亞姓氏,並引用《亨利六世》下篇台詞,罵莎士比亞是「一隻暴發戶式的烏鴉」,可見他當時已頗有名望。1593~1594年,他創作出版了兩首長詩《維納斯與阿多尼斯》和《魯克麗絲受辱記》,先後獻給了年輕貴族索桑普頓伯爵。他還寫過一些雜詩和1609年出版的 154首十四行詩。從1594年開始,他所在的劇團受內侍大臣庇護,稱為「宮廷大臣劇團」。1598年左右,他作為劇團股東同其他人合建了環球劇場,他以後的戲劇作品主要在這里公演(後來大約1609年增加了「黑衣修士劇場」)。他自己也隨團進宮演出,偶爾還去大學和法律學校演戲;夏季或瘟疫流行,倫敦劇場停演時,就到外省演出。1598年大學人士F.米爾斯已在其《智慧的寶庫》中,列舉莎士比亞35歲以前的劇作,稱贊他的喜劇、悲劇都「無與倫比」,能和古代第一流戲劇詩人們並稱。但他生前沒出版過自己的劇作。1596年,他以他父親的名義申請到「紳士」稱號和擁有紋章的權利,又先後3次購置了可觀的房地產。1603年,詹姆士一世繼位,他的劇團改稱「國王供奉劇團」,他和團中演員被任命為御前侍從。1612年左右他告別倫敦回到家鄉定居。1616年 4月23日病逝,葬於鎮上的聖三一教堂。死前留有遺囑。他的兩個據說比較可靠的肖像是教堂中的半身塑像和德羅肖特畫像,手跡則有 6份簽名和《托馬斯·莫爾爵士》一劇中三頁手稿。1623年,演員J.海明和H.康代爾把他的劇作印成對開本,收進36出戲(其中20出是首次付印),號稱「第一對開本」。從1772年開始,有人對於莎劇的作者不斷提出過疑問,並且企圖證實作者是培根、C.馬洛、勒特蘭伯爵、牛津伯爵、德比伯爵等等,但都缺乏證據。
莎士比亞在倫敦住了二十多年,而在此期間他的妻子仍一直呆在斯特拉福。他在接近天命之年時隱退回歸故里斯特拉福(1612年左右)。1616年莎士比亞在其五十二歲生日前後不幸去世,葬於聖三一教堂。死前留有遺囑。他的兩個據說比較可靠的肖像是教堂中的半身塑像和德羅肖特畫像,手跡則有 6份簽名和《托馬斯·莫爾爵士》一劇中三頁手稿。1623年,演員J.海明和H.康代爾把他的劇作印成對開本,收進36出戲(其中20出是首次付印),號稱「第一對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