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會議投稿
。。擴充一下,引用會議文章,或說明會議宣讀過。會議的目的是交流,把文章寫得更好。
專門發了一個貼澄清這點。
如果為了快些發表,論文已在國際會議上發表過,再投稿國外期刊,本不算一稿多投,但是編輯們是否不喜歡這類文章而容易遭拒呢?唉,投期刊實在是太難等了啊。投會議又不上檔次。投著名會議又沒錢去開會。 waltz8286(站內聯系TA)最好不要!我剛被拒的論文中用過已經發表的論文中的圖表都被編輯指出來,他們認為不是最新的研究成果不讓發。visitor958(站內聯系TA)人家是一個會議,一個雜志。同是會議,或都是雜志,當然就不行了。
(會議版討論過多次,大家可以去看看)
(會議版討論過多次,大家可以去看看)
但是在會議版找了半天沒找到。
(會議版討論過多次,大家可以去看看)baoyanl(站內聯系TA)如果在會議論文集發表,而且為EI,SCI,ISTP等收錄,那再投雜志,屬於典型的一稿多投。visitor958(站內聯系TA)那裡的問題,沒有你的問題這么好回答。。。會議論文,完全可以擴充再投期刊!有些會議會後出專刊,和會議論文幾乎差不多(會議論文已經到了雜志論文的水平了。。。)
但是在會議版找了半天沒找到。
(會議版討論過多次,大家可以去看看)
當然,盡量多擴充,以免有雞蛋里挑骨頭的人,找麻煩。
那裡的問題,沒有你的問題這么好回答。。。會議論文,完全可以擴充再投期刊!有些會議會後出專刊,和會議論文幾乎差不多(會議論文已經到了雜志論文的水平了。。。)
當然,盡量多擴充,以 ... 宣讀與發會議論文一樣嗎?ahmau(站內聯系TA)如果會議僅僅是宣讀倒可以,但如果出版了有ISBN的論文集,我認為就是發表了。
當然,最穩妥的方法是向編輯部聲明曾經在某某會議上宣讀過,刊登在何論文集中。xiaomei8189(站內聯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ahmau at 2009-6-3 12:07:
如果會議僅僅是宣讀倒可以,但如果出版了有ISBN的論文集,我認為就是發表了。
當然,最穩妥的方法是向編輯部聲明曾經在某某會議上宣讀過,刊登在何論文集中。 謝了,這法子不錯。wordadobe(站內聯系TA)先發會議,補充數據再發期刊論文非常正常,上面有些人瞎扯,別聽他們的
非常多的著名論文之前都有一個會議版本,你檢索一下就知道了
先發會議,補充數據再發期刊論文非常正常,上面有些人瞎扯,別聽他們的
非常多的著名論文之前都有一個會議版本,你檢索一下就知道了
沒啥一稿多投,這是學界通常的做法。 我同意這位同學的說法!就是這樣的
❷ 國際會議論文和國際期刊論文的區別
會議論文和期刊論文區別詳細:
1,會議論文一定是針對某個學術會議投稿,並且由學術會議的會務組決定是否錄用,期刊論文肯定是針對某學術期刊投稿,而且是期刊編輯部決定是否錄用,而不是審稿專家,審稿專家只是審稿並返回意見,真正決定錄用權在於期刊編輯。
2,會議論文錄用後,可以選擇參加會議或者不參加會議,但是學術會議必須召開,而期刊論文錄用後只需等著出版即可。
3,會議論文出版後一般會寄送論文集(部分會議會將論文提交到國際期刊上發表,並寄送期刊),但是期刊論文出版後一定是寄送期刊。
4,會議論文一般審稿周期都比較短2周左右,快的1周,甚至野雞會議幾天就可以錄用,但是期刊論文相對慢些,國內中文核心期刊一般2個月,普刊也得1-3周左右,當然部分水刊也可以幾天錄用甚至1天錄用。
(2)國外會議投稿擴展閱讀:
寫論文注意事項:
1,摘要中應排除本學科領域已成為常識的內容;切忌把應在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寫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對論文內容作詮釋和評論(尤其是自我評價)。
2,不得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題名是《幾種中國蘭種子試管培養根狀莖發生的研究》,摘要的開頭就不要再寫:「為了……,對幾種中國蘭種子試管培養根狀莖的發生進行了研究」。
3,結構嚴謹,表達簡明,語義確切。摘要先寫什麼,後寫什麼,要按邏輯順序來安排。句子之間要上下連貫,互相呼應。摘要慎用長句,句型應力求簡單。每句話要表意明白,無空泛,籠統,含混之詞,但摘要畢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電報式的寫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稱。建議採用「對……進行了研究」,「報告了……現狀」,「進行了……調查」等記述方法標明一次文獻的性質和文獻主題,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
5,要使用規范化的名詞術語,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新術語或尚無合適漢文術語的,可用原文或譯出後加括弧註明原文。
6,除非實在無法變通,一般不用數學公式和化學結構式,不出現插圖,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該文獻證實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縮略語,略稱,代號,除了相鄰專業的讀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科技論文寫作時應注意的其他事項,如採用法定計量單位,正確使用語言文字和標點符號等,也同樣適用於摘要的編寫。摘要編寫中的主要問題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現引文,無獨立性與自明性;繁簡失當。
❸ 向國際會議投稿和向雜志社投稿有什麼區別
區別很大,向國際會議投稿你發表的是肯定是會議論文,如果這個國際會議被EI檢索,那麼您的論文是CA方式檢索的EI論文。如果您向期刊論文投稿,如果這個期刊被EI檢索,那麼你的文章進EI方式就是JA檢索方式。當然現在國際會議太多了,很多質量都不高,投之前一定要判斷好會議的權威性,如果不知道如何哦按段權威性,建議你網路搜:EI學術會議中心,有很多關於會議的信息,包括權威性判斷、投稿指南啊等等
❹ 國際會議的WorkShop和一般的Paper投稿有什麼區別
國際會議的WorkShop和一般的復Paper投稿區制別為:版權協議不同、資料庫不同、審核標准不同。
一、版權協議不同
1、國際會議的WorkShop:國際會議的WorkShop不用簽訂版權協議,內容可以拿去別的地方發表。
2、一般的Paper投稿:一般的Paper投稿要簽訂版權協議,不能重復。
二、資料庫不同
1、國際會議的WorkShop:國際會議的WorkShop不會被記錄到資料庫中。
2、一般的Paper投稿:一般的Paper投稿會被記錄到資料庫中。
三、審核標准不同
1、國際會議的WorkShop:國際會議的WorkShop以研討為主,審核標准相對於Paper投稿較低。
2、一般的Paper投稿:一般的Paper投稿以出版為主,審核標准相對於WorkShop較高。
❺ 國際會議論文投稿費用是多少
國際會議分三六九等,大多很爛,隨便扔一篇就行
❻ 國際會議投稿必須是英文嗎
請你參考
http://..com/question/184093106.html
❼ 關於投稿國際會議的的格式問題。
8.5英寸乘以11英寸的紙(跟a4差不多大,比a4稍寬稍短,叫letter
size),不超過12頁,包括圖、表,參考資料可另算,多少頁都可以。
分兩欄,10磅字體,開頭首字字體是12磅,單倍行距,字體為times
roman或類似的標准論文的字體,參考資料也是這種字體格式。
所有的文字、圖都要在6.5英寸乘以9英寸大小的范圍內(意即,上下左右邊距各1英寸)
❽ 關於國外科學會議的投稿
就按正常的來寫就可以,不用太緊張,態度要謙虛,誠懇點就行
❾ 關於投稿國內會議與國際會議
「一中一洋」不算是一稿多投,而是二次發表」。所謂二次發表,是指使用同版一種語言或另外一種語言再次發權表,尤其是使用另外一種語言在另外一個國家再次發表。二次發表是允許的,但是必須滿足以下所有條件:
1) 已經徵得首次和二次發表期刊編輯的同意,並向二次發表期刊的編輯提供首次發表的文章;
2) 二次發表與首次發表至少有一周以上的時間間隔;
3) 二次發表的目的是使論文面向不同的讀者群;
4) 二次發表的論文應在論文首頁採用腳注形式說明首次發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