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發表方式 » 新聞出版業統計報告

新聞出版業統計報告

發布時間: 2021-03-16 23:21:24

❶ 你是如何看待現在的出版行業的

整個出版社從上至下時刻都面臨著來自讀者,來自所屬集團,來自出版總署,甚至來自國家的重重考核,圖書質量是非常嚴肅的事情,任何一個正規的出版社都會將其放在經濟效益之上。如此這般如履薄冰太難堅持了。

❷ 全國新聞出版社統計網為什麼打不開請知道的大俠告訴我下·急···············

我也打不開,打到當地新聞出版局,但全部人都去了開會,只有一個接電話的工作人員,不太清楚該怎麼辦,開會要開一整天,現在不知道該怎麼辦?

❸ 如何填寫新聞出版企事業單位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統計表

我是批發部,專門做書的,我想問一下我該如何填寫新聞出版企事業單位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統計表

❹ 中國傳媒集團的數量是多少

截止到2003年初,我國共經批准成立了69個傳媒集團,其中包括38個報業集團、13個廣電集團、1家期刊集團、9個出版集團、5個發行集團和3個電影集團。2001年,內地報業廣告營業額超過1億元的報社(集團)已經達到50家以上,占內地報業廣告營業額的80%。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估計,在未來3至5年內,中國的傳媒集團將超過100家。
"傳媒集團"包括報業集團、出版集團、發行集團、廣播電視集團和電影集團5類。
另外,如果你確有興趣的話,建議你買本《中國傳媒集團發展報告》。報告全面介紹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傳媒集團發展現狀,深入總結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業集團化建設的經驗和研究成果,系統收錄傳媒集團發展的有關資料,是一部研究我國傳媒業改革和發展的大型工具書。該書為 16K,特精裝,約90萬字,718面。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報告中收錄的85家傳媒集團均為國家廣電總局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的試點集團。

❺ 國家統計局資料庫中怎麼查包裝印刷行業的相關數據

2011年,首都出版版權工作將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以機制創新為突破口,不斷深回化改革,加快資源答整合,推進高新技術與出版產業的融合,創新和完善新聞出版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優化政府管理模式,提高服務水平,努力開創首都出版和版權工作的新局面。據前瞻網調查,從《中國印刷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截至2010年11月底,北京地區新聞出版業收入達到466.17億元,同比增長9.45%;資產總額達到935.15億元,同比增長8.74%;利潤總額30.59億元;從業人員11.58萬餘人。新聞出版行業收入總額在全市文化創意產業9大領域中排名第四位。
未來將有可能出現以下趨勢:
1、大中型出版機構一體化運作;
2、出版機構與技術提供商的合作將進一步深入;
3、中小型出版機構將走服務外包之路;
4、新型數字出版機構不斷涌現,以互聯網形態為主;
5、閱讀器廠商開設網路書店;
6、傳統渠道全面向電子渠道轉型;
7、運營商進入全流程數字出版;
8、將出現更加細分的專業資料庫服務商。

❻ 文化產業統計主要關注哪些經濟指標

既然你做「文化產業統計」,我想一定是統計系統下發有這方面的文件,那其中一定有統計口徑和統計范圍的說明,「關注哪些經濟指標」就在這裡面找。我想一般應該包括以下內容:
從業人員數,相關單位個數,營業收入,創造產值,擁有資產等等。

❼ 全國新聞出版統計網在線直報後單位號和 密碼怎麼輸

1、登來陸全國新聞出版統計網(自網址:WWW.PPSC.GOV.CN);

❽ 有誰有中國文化產業現在的具體統計數據

都在下面了,自己整理吧,希望對你有用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文化市場以「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的方針為指引,基本形成了由娛樂市場、演出市場、音像市場、電影市場、網路文化市場、藝術品市場等組成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文化市場體系,初步建立起以綜合行政執法、社會監督、行業自律、技術監控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市場監管體系。
到2007年底,全國文化系統登記注冊的文藝表演團體達4512個,藝術表演場所2070個,演出經紀機構1024個,文化娛樂場所82174家,藝術品經營機構1112家,音像製品批發零售出租機構87137家,網吧13萬多家,其他文化經營單位11783家。文化市場形成多樣化、多層次、多渠道的文化產品供給新格局和傳播快、覆蓋廣、容量大的文化產品流通新網路。
2007年中國文化產品和服務進出口貿易總額為166.4億美元,其中核心文化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129.2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26.6%,是2001年的3.7倍;文化服務進出口貿易總額為37.2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39.9%,是2001年的6.1倍,中國文化產品進出口不平衡的局面有所改觀。
截至2007年底,中國經營性文化產業機構已達27.2萬家。文化產業日益成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文化產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上升。
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國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開拓出文化產業新的發展空間;新聞出版媒體「整體上市」,標志著文化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技術進步醞釀突破,廣電和電信產業的融合穩步推進;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逐步成型,所有這些與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宏觀總體形勢都令人鼓舞。
在金融危機從美國發端並蔓延全球之際,到2008年底為止,中國文化產業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與感應最明顯的製造業特別是出口外向型企業相比,危機對文化企業帶來的影響還沒有呈現集中爆發勢頭,對於一些堅持創新的文化企業來說,風暴雖然潛藏風險,但更蘊含機遇。
這次金融危機正好可以迫使中國下決心進行經濟結構的轉型,會加速文化產業轉型的步伐。國家拉動內需、拉動消費、減少收入差別程度等政策的實施,以及教育、衛生、文化等領域的改革,都會直接推動文化消費,直接推動文化產業發展。
「十一五」規劃已經把文化產業作為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舉措,從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鼓勵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文化部明確提出在五年內文化產業要實現年均15%的增長。北京、上海、浙江、廣東、雲南、重慶、四川、河南、山西等諸多省、市提出建設文化大省、文化強省的目標,在規劃中都提出文化產業要高於GDP的增長速度。
文化產業是投資回報最好的行業之一。當代社會各種產業利潤主要靠領先的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來實現,而文化產業正是自主創造和技術含量高的一個門類。加上政策因素和市場因素的作用,文化產業的資本盈利率比較高,文化產業方面投資熱將會長期存在。最後從消費角度看,文化產品是與日俱增的消費熱點。
中投顧問2009-2012年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