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分發表
❶ 書本為什麼要分上下冊
如果說是學校,上下冊是為了區分學期,
上學期為過年,下學期為升級
如果是其他,就是寫完一半現出版
或者一本書太長,不方便閱讀。
————————————————
希望採納,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❷ 書本分多少類。
最簡單的圖書分類法:
主要分19類,
1。社科 2。文藝 3。經濟 4,法律 5。古籍 6.藝術 7.科技 8.計算機 9.醫葯衛生 10.生活 11.建築 12. 少兒 13。教輔 14.外文 15.音像 16。音樂 17.雜志 (18.文具 19。體育用品 ,後兩種分類主要為書店附屬分類)
——————————華麗的分割線———————————————————
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簡稱中圖法):
分類法基本結構
(1)基本部類:如中圖法分五大類部:馬列毛鄧;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綜合性圖書。
(2)基本大類:構成分類表的第一級類目。中圖法為22個基本大類。 (3)簡表:由基本大類與由其直接展開的一、二類目所形成的類目表。如: (4)詳表:由簡表展開的各種不同登記的類目所組成的類目表,是文獻分類的真正依據。
五個基本部類及下設的二十二個大類列表如下:
A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A 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A1馬克思、恩格斯著作 A2列寧著作 A3斯大林著作 A4毛澤東著作 A49鄧小平著作 A5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毛澤東、鄧小平著作匯編 A7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毛澤東、鄧小平生平和傳記 A8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學習和研究
B 哲學、宗教
B0哲學理論 B1世界哲學 B2中國哲學 B3亞洲哲學 B4非洲哲學 B5歐洲哲學 B6大洋洲哲學 B7美洲哲學 B80思維哲學 B81邏輯學(論理學) B82倫理學(道德哲學) B83美學 B84心理學 B9宗教
C 社會科學總論
C0社會科學理論與方法論 C1社會科學現狀與發展 C2社會科學機構、團體、會議 C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C4社會科學教育與普及 C5社會科學叢書、文集、連續性出版物 C6社會科學參考工具書 [C7]社會科學文獻檢索工具書 C8統計學 C91社會學 C92人口學 C93管理學 [C94]系統科學 C95民族學 C96人才學 C97勞動科學
D 政治、法律
D0政治理論 D1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D2中國共產黨 D33/37各國共產黨 D4工人、農民、青年、婦女運動與組織 D5世界政治 D6中國政治 D73/77各國政治 D8外交、國際關系 D9法律
E 軍事
E0軍事理論 E1世界軍事 E2中國軍事 E3/7各國軍事 E8戰略學、戰役學、戰術學 E9軍事技術 E99軍事地形學、軍事地理學
F 經濟
F0經濟學 F1世界各國經濟概況、經濟史、經濟地理 F2經濟計劃與管理 F3農業經濟 F4工業經濟 F49信息產業經濟(總論) F5交通運輸經濟 F59郵電經濟 F7貿易經濟 F8財政、金融
G 文化、科學、教育、體育
G0文化理論 G1世界各國文化與文化事業 G2信息與知識傳播 G3科學、科學研究 G4教育 G8體育
H 語言、文字
H0語言學 H1漢語 H2中國少數民族語言 H3常用外國語 H4漢藏語系 H5阿爾泰語系(突厥-蒙古-通古斯語系) H61南亞語系(澳斯特羅-亞細亞語系) H62南印語系(達羅毗荼語系、德拉維達語系) H63南島語系(馬來亞-玻里尼西亞語系) H64東北亞諸語言 H65高加索語系(伊比利亞-高加索語系) H66烏拉爾語系(芬蘭-烏戈爾語系) H67閃-含語系(阿非羅-亞細亞語系) H7印歐語系 H81非洲諸語言 H83美洲諸語言 H84大洋洲諸語言 H9國際輔助語
I 文學
I0文學理論 I1世界文學 I2中國文學 I3/7各國文學
J 藝術
J0藝術理論 J1世界各國藝術概況 J2繪畫 J29書法、篆刻 J3雕塑 J4攝影藝術 J5工藝美術 J59建築藝術 J6音樂 J7舞蹈 J8戲劇藝術 J9電影、電視藝術
K 歷史、地理
K0史學理論 K1世界史 K2中國史 K3亞洲史 K4非洲史 K5歐洲史 K6大洋洲史 K7美洲史 K81傳記 K85文物考古 K89風俗習慣 K9地理
N 自然科學總論
N0自然科學理論與方法論 N1自然科學現狀與發展 N2自然科學機構、團體、會議 N3自然科學研究方法 N4自然科學教育與普及 N5自然科學叢書、文集、連續性出版物 N6自然科學參考工具書 [N7]自然科學文獻檢索工具 N8自然科學調查、考察 N91自然研究、自然歷史 N93非線性科學 N94系統科學 [N99]情報學、情報工作
O 數理科學和化學
O1數學 O3力學 O4物理學 O6化學 O7晶體學
P 天文學、地球科學
P1天文學 P2測繪學 P3地球物理學 P4大氣科學(氣象學) P5地質學 P7海洋學 P9自然地理學
Q 生物科學
Q1普通生物學 Q2細胞生物學 Q3遺傳學 Q4生理學 Q5生物化學 Q6生物物理學 Q7分子生物學 Q81生物工程學(生物技術) [Q89]環境生物學 Q91古生物學 Q93微生物學 Q94植物學 Q95動物學 Q96昆蟲學 Q98人類學
R 醫葯、衛生
R1預防醫學、衛生學 R2中國醫學 R3基礎醫學 R4臨床醫學 R5內科學 R6外科學 R71婦產科學 R72兒科學 R73腫瘤學 R74神經病學與精神病學 R75皮膚病學與性病學 R76耳鼻咽喉科學 R77眼科學 R78口腔科學 R79外國民族醫學 R8特種醫學 R9葯學
S 農業科學
S1農業基礎科學 S2農業工程 S3農學(農藝學) S4植物保護 S5農作物 S6園藝 S7林業 S8畜牧、動物醫學、狩獵、蠶、蜂 S9水產、漁業
T 工業技術
TB一般工業技術 TD礦業工程 TE石油、天然氣工業 TF冶金工業 TG金屬學與金屬工藝 TH機械、儀表工業 TJ武器工業 TK能源與動力工程 TL原子能技術 TM電工技術 TN無線電電子學、電信技術 TP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技術 TQ化學工業 TS輕工業、手工業 TU建築科學 TV水利工程
U 交通運輸
U1綜合運輸 U2鐵路運輸 U4公路運輸 U6水路運輸 [U8]航空運輸
V 航空、航天
V1航空、航天技術的研究與探索 V2航空 V4航天(宇宙航行) V7航空、航天醫學
X 環境科學、安全科學
X1環境科學基礎理論 X2社會與環境 X3環境保護管理 X4災害及其防治 X5環境污染及其防治 X7廢物處理與綜合利用 X8環境質量評價與環境監測 x9安全科學
Z 綜合性圖書
Z1叢書 Z2網路全書、類書 Z3辭典 Z4論文集、全集、選集、雜著 Z5年鑒、年刊 Z6期刊、連續性出版物 Z8圖書目錄、文摘、索引
通用復分表
一、總論復分表 二、世界地區表 三、中國地區表 四、國際時代表 五、中國時代表 六、世界種族與民族表 七、中國民族表 八、通用時間、地點表
❸ 出版書籍的一般步驟有哪些出版方式
1、完成作品並錄入/排版,設計封面,做到稿件齊、清、定;
2、直接向出版社編輯部門投稿或者找代理人代理出版您的作品;
3、由出版社或者代理人初步審核選題、稿件,簽署出版合同或代理合同;
4、交納相關費用:出版管理費(書號費)、編審費(部分出版社不收取或者包含在管理費之中);
5、進入出版環節(若代理出版一般為一個月左右或者更短時間);
6、審稿完成後,由出版社發取書號、CIP、委印單等(部分有發行委託書);
7、印刷-發行。
❹ 書的參考文獻格式是什麼
參考文獻是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對某一著作或論文的整體的參考或借鑒。徵引過的文獻在注釋中已註明,不再出現於文後參考文獻中。
⑴文後參考文獻的著錄規則為GB/T 7714-2005《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適用於「著者和編輯編錄的文後參考文獻,而不能作為圖書館員、文獻目錄編制者以及索引編輯者使用的文獻著錄規則」。
⑵順序編碼制的具體編排方式。參考文獻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置於方括弧內。一種文獻被反復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號標示。一般來說,引用一次的文獻的頁碼(或頁碼范圍)在文後參考文獻中列出。格式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頁碼(或頁碼范圍).」。多次引用的文獻,每處的頁碼或頁碼范圍(有的刊物也將能指示引用文獻位置的信息視為頁碼)分別列於每處參考文獻的序號標注處,置於方括弧後(僅列數字,不加「p」或「頁」等前後文字、字元;頁碼范圍中間的連線為半字線)並作上標。作為正文出現的參考文獻序號後需加頁碼或頁碼范圍的,該頁碼或頁碼范圍也要作上標。作者和編輯需要仔細核對順序編碼制下的參考文獻序號,做到序號與其所指示的文獻同文後參考文獻列表一致。另外,參考文獻頁碼或頁碼范圍也要准確無誤。
⑶參考文獻類型及文獻類型,根據GB3469-83《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規定,以單字母方式標識:
專著M ; 報紙N ;期刊J ;專利文獻P;匯編G ;古籍O;技術標准S ;
學位論文D ;科技報告R;參考工具K ;檢索工具W;檔案B ;錄音帶A ;
圖表Q;唱片L;產品樣本X;錄相帶V;會議錄C;中譯文T;
樂譜I; 電影片Y;手稿H;微縮膠卷U ;幻燈片Z;微縮平片F;其他E。
標注規范和範例:
參考文獻類型:專著[M],論文集[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准[S],專利[P],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A]
電子文獻類型:資料庫[DB],計算機[CP],電子公告[EB]
電子文獻的載體類型:互聯網[OL],光碟[CD],磁帶[MT],磁碟[DK]
A: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可選)
[1]劉國鈞,陳紹業.圖書館目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B:期刊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1]何齡修.讀南明史[J].中國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
C: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
[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A].原文獻主要責任者(可選).原文獻題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7]鍾文發.非線性規劃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應用[A].趙煒.運籌學的理論與應用——中國運籌學會第五屆大會論文集[C].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468.
D:報紙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8]謝希德.創造學習的新思路[N].人民日報,1998-12-25(10).
E:電子文獻
[文獻類型/載體類型標識]:[J/OL]網上期刊、[EB/OL]網上電子公告、
[M/CD]光碟圖書、[DB/OL]網上資料庫、[DB/MT]磁帶資料庫
[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的出版或獲得地址,發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12]王明亮.關於中國學術期刊標准化資料庫系統工程的進展[EB/OL].
[8]萬錦.中國大學學報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6.
❺ 在書籍中發表的論文如何認定是否核心期刊論文
簡單說,我感覺你把兩個問題混淆在一起了。
你所說的《新世紀黨政幹部理論學習文集》,無論是哪個出版社出版的,都是論文集,現階段的政策是,在評職稱的時候,80%以上的單位,論文集都不算分了,所以是哪個出版社的,都無所謂了。
之所以現在論文集不算分,就是因為論文集往往都是臨時性的出一本或幾本書。在這一領域沒有系統性、連貫性、專業性、權威性。
並不是說論文集裡面的文章質量不高,而是因為出版社和雜志社的編輯研究方向不同。雖然都是做文字工作的,但是雜志社的編輯常年和論文打交道,更有很多雜志都是聘請專家學者進行稿件的外審,就論文這方面來說,畢竟還是有自己的獨到、完善之處,所以出來的論文相對質量就高些。
出版社的編輯,對長篇大論的東西往往更擅長把握和審查,在出版論著、教材、小說等等方面更有發言權。
所以,你讓一個外科醫生,去內科坐診,雖然都是大夫,有些內科的病,他們也許能看好,但是畢竟是不專業。
你想要把不同的出版社的刊物劃分個檔次,就評職稱方面來說,就要是在出版社出的論著或教材,無論哪個出版社出的,都可以和你們單位承認的最高級別核心刊物相提並論,但是根據出版社的級別,這些論著或教材在評職稱的時候,在論著裡面又有所區別對待,比如級別高的出版社,分量就重些,類似於教育系統評職稱,教育廳主管的刊物就比科技廳主管的刊物好用,雖然都是同一級別的刊物,加分也一樣。但那些區別都是人為的,並不是硬性規定的。
其實,無論哪一部論著或教材,付出的心血都要比一篇文章多的多,正因如此,所以論著都要算在最高加分的行列裡面。
就像我們平常所說的奧迪和桑塔納。專著就好比是奧迪,論文就好比是桑塔納。最便宜的奧迪,也比最貴的桑塔納價格高。難道非要奧迪A8和豪華桑塔納比,奧迪A6和普桑去比?
所以,只能是奧迪裡面有A8、A6之分,桑塔納裡面有豪桑和普桑之別。
❻ 圖書的出版和發行分為兩個公司,請問出版和發行的工作分別是什麼呀,有何不同,各公司是如何分工合作的。
幾位說的……
其實出版和發行體現在公司上很好理解,一般而言,出版公司是負責組稿或者徵稿,然後印刷環節,從出版社購買書號、中期的市場營銷等程序,說的簡單,但其中環節之復雜非外人能體會出來,單說幾點吧,徵稿和組稿好辦,但涉及到書籍的印刷環節,就需要編輯了解紙張克重和印刷工藝,要是一攬子交給印刷廠,那就完蛋了,不是印出來垃圾,就是無法和書的內容達到完美一致,而且會影響到銷售等環節。同時圖書最要緊的書號也是不可或缺的,編輯需要有豐富的出版社人脈關系,一本書需要書號才能上架銷售,否則就是非法出版物。但書號的買賣有大的水分,一般分為以書抵號和購買兩種,以書抵號就是用印刷出版的實體書按照一定比例抵給出版社,購買的話一般在現金上實現,這就需要編輯的交際能力了,有人花一萬或八千弄個書號,有人卻三四千搞定,這就是能力問題了,也是人緣。
同時市場營銷也是關鍵,雖說出版公司只是負責出版,一般銷售的環節都是交給發行公司做代銷,但書籍要是賣不好,人家還是會退貨的,所以營銷這塊省不得,一般都是網上營銷,也有活動營銷兩種,當然名人自傳就例外了,單靠作者的名氣就夠了。
在說說,發行類公司,看來看去,大家還真沒幾個懂的,發行類的公司可不是簡單的賣書,這裡面的門道深到無法想像,細分下來也多如牛毛,簡單的把發行類公司分析一下吧。
一般,涉及圖書發行的公司都是按照各自的渠道劃分,大體如做圖書館配送的,簡稱館配,如做學校練習冊配送的,就是教輔,又如做政府項目農家書屋的,也稱作配送,配送的方式和館配差不多。
無論館配,教輔,還是農家書屋都是政策性的圖書配送,也就是說由國家撥款購買的圖書,這些圖書都是由新聞總署每年公布的圖書目錄里挑書,目錄外的書不考慮。當然適合市場銷售的圖書業有很多,銷售渠道主要以主渠道和二渠道,還有包銷渠道,以及網購為主。
主渠道就是新華書店的銷售,國企嘛,再爛也有國家給撥款扶持,不過銷售力度不大,也不打折。
二渠道就是民營書店的銷售,很多發行公司下面都會開幾家書店,銷售平平,但多少算個門麵店,大些的公司則開書城,做一個系統的采購模式,但近幾年真心不咋地。
至於包銷,則是企事業機關或者集團內部的采購,一般而言,報銷個幾萬冊也就頂天兒了。
網購方面,當當,卓越,京東,以及N多網上書城有很多,銷售不錯,但壓貨嚴重。
以上發行只是簡而言之,並非那麼簡單,每種細分下去,工作方式和方法都不同,打個比方吧,如館配這類里又有專供年檢,文史、社科,目錄、一元書等類型的公司,很多也很復雜。
如果樓主在出版公司工作,就要以印刷,稿件,書號,還有營銷為關鍵的學習。要是做發行的工作,那麼就看你身處那類型的公司了,不過類別多如牛毛,但主要的還是靠口才和交際能力,因為發行員說白了,每天就是兩項工作,一是如何把圖書發出去,賣得好,二是如何把貨款收回來,一分不差。這個都是需要閱歷和能力,還有一張能把死人說話的口才,希望這些話對你有用,祝你好運。
❼ 圖書分哪些種類
圖書按學科劃分為: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圖書。
按文種劃分為:中文圖書和外文圖書。
按用途劃分為:普通圖書和工具書。
內容劃分:小說、兒童讀物、非小說類、專業書、工具書、手冊、書目、劇本、報告、日記、書集、攝影繪畫集。
特徵劃分:線裝書、精裝書、平裝書、袋裝書、電子書、有聲讀物、盲人書、民族語言書。
(7)書本分發表擴展閱讀
與其它出版物相比,圖書的特點為:
1.內容比較系統,全面,成熟,可靠;
2.出版周期較長,傳遞信息速度較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圖書的定義是:凡由出版社(商)出版的不包括封面和封底在內49頁以上的印刷品,具有特定的書名和著者名,編有國際標准書號。有定價並取得版權保護的出版物稱為圖書。
圖書是以傳播文化為目的,用文字或其它信息符號記錄於一定形式的材料之上的著作物,圖書是人類思想的產物,是一種特定的不斷發展著的知識傳播工具。
❽ 圖書出版大致流程是什麼
1.選題
編輯通過市場調研提出出版內容選題,經過責任編輯、編輯室主任、出版社社長和總編輯(或出版社選題論證委員會)的三級論證,最終由出版社選題審核委員會審批通過,報省一級新聞出版局批准。
2.選題報批
省一級新聞出版局依據國家《出版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政策對出版圖書選題內容進行審批,確保有關選題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並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備案。
根據《出版管理條例》和《圖書、期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重大選題備案辦法》(新聞出版署[1997] 860 號)等法律法規,對於涉及國家安全、社會安定等方面的內容,對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會產生較大影響的選題,實行重大選題備案制度,即出版單位須向新聞出版總署專題申報備案,同意後方可出版。
3.組稿、編輯
選題經批准後,出版業務進入編輯環節。
編輯組織稿件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直接與作者簽約組織稿件,或委託作者(多為知名學者)代理組織稿件。每一種圖書,都與作者簽訂出版合同,約定和保護作者和出版社雙方的合作條件和權利。出版社擁有的是著作權人(作者)許可使用的專有出版權。出版合同通常包括著作權人允許出版社對其著作的使用范圍、許可使用年限、出版社向作者支付報酬標准、付酬方式等。合同期限一般在3-10年。
出版社向作者支付稿酬一般有三種方式:基本稿酬加印數稿酬、版稅和一次性付酬。基本稿酬加印數稿酬,指出版者按作品的字數,以千字為單位向著作權人支付一定報酬(即基本稿酬),再根據圖書的印數,以千冊為單位按基本稿酬的一定比例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即印數稿酬);作品重印時只付印數稿酬,不再付基本稿酬。版稅,指出版者以圖書定價×發行數×版稅率的方式向著作權人付酬;版稅率一般是3%-10%。一次性付酬,指出版者按作品的質量、篇幅、經濟價值等情況計算一個確定現金數額的報酬,並一次性向著作權人付清。
4.審稿、申報書號
審稿:
審稿是編輯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審稿實行三審制,對稿件進行三個級別的審查,即責編初審、編輯室主任復審和社長(總編輯)終審。三審後的書稿按齊、清、定的原則,發送出版社的出版生產部門,進入生產流程。
申報書號:
出版社總編室負責向出版業務部申請分配書號、條碼並向新聞出版總署信息中心申請CIP(Cataloguing in Publication)數據,即圖書在版編目數據,規定了圖書在版編目數據的內容、選取規則及印刷格式,包括書名、作者、出版社、版本、印張等。
每年12月,出版社將有關書號申請的各項材料,經由省新聞出版局報送新聞出版總署,新聞出版總署核定下一年度發給公司的書號數量。新聞出版總署將書號按核定數量經由省新聞出版局發給出版社。出版社按照所得書號數量,填寫ISBN條碼製作申請單,報送國家圖書條碼中心製作相應條碼。出版社也可根據需要,定期、不定期或隨時向省新聞出版局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申請所需數量的書號。
在書號獲批後,編輯人員填寫《CIP數據申請表》,再由出版社總編室將《CIP數據申請表》報送新聞出版總署信息中心。新聞出版總署信息中心將編制完畢的CIP數據返給出版社,以備印載在圖書上,做為版權保護的重要手段。
5.確定印數和定價
圖書定價和印數由各出版社營銷部連同責任編輯根據市場調研情況分析確定。定價主要參考因素為成本、圖書印數、同類書市場價格及該書目標讀者群的消費能力。印刷數量的確定主要參考成本、定價及對該書銷量的預測,一般每版圖書的印刷數量劃分為四種情況:3,000冊至4,000冊;5,000冊至8,000冊;8,000冊至10,000冊;或10,000冊以上。一般來說,出版社主要採用較少印數、多次印刷策略,以降低出版風險、減少資金佔用,加快周轉。
6.排版和印刷
有關書稿經社長(或總編輯)終審簽發後,由相關出版社之業務部門完成封面設計和版式設計,並負責安排印刷商排版、印刷。出版社將達到印製標準的書稿發送到印刷廠,進行排版及製作清樣,圖書清樣完成後,送出版社出版部進行校對,出版社將校對完的清樣退回印刷廠,印刷廠按出版社所做的改動進行改版,這樣反復三次,行業內稱為「三校」,最後經該書責任核對、責任編輯和出版部主任審定簽字,交社長(或總編輯)簽批,返回印刷企業,進行印製、裝訂。
7.發行和銷售
各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一般採用自辦發行、獨立發行、參加圖書訂貨會等方式銷售。
自辦發行是由出版社與零售書店簽訂協議,一般由出版社將成品書從印刷廠發運到各書店。
獨立發行是由出版社根據資質情況選擇發行商,並與發行商(主要為圖書批發商)訂立批發協議,一般由出版社將成品書從印刷廠運送到批發商的倉庫,批發商將書發送至其下遊客戶,批發商在約定期限內與出版社結清書款。獨立發行方式的優勢在於可以充分利於發行商廣泛的發行渠道和較低的發行成本,且圖書銷售回款有較好的保證。獨立發行又可以分為包銷和經銷,包銷主要以學生課本和暢銷書為主,一般不允許退貨;經銷則是以一般圖書為主,通常允許退貨。
出版社每年定期參加的主要圖書訂貨活動有:全國每年一度最大規模的北京圖書訂貨會、書市,每兩年一次的全國規模的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此外,亦參加各類專業出版社訂貨會、民營書店聯合舉辦的圖書訂貨會以及各種圖書團體采購活動等。近年來,還可以參加每年一度的國際最大圖書展覽——「法蘭克褔國際圖書博覽會」。
出版社營銷部及責任編輯負責策劃、參與圖書市場推廣活動,主要形式有參加全國各大定期新書訂貨活動,在全國各種新書目錄及《中國圖書商報》上發布新書預告,組織作者到零售書店舉辦講座、簽名售書等新書推廣活動,組織書評家發布書評等。
❾ 書本出版一般要經過哪些流程
1、完成作品並錄入/排版,設計封面,做到稿件齊、清、定;
2、直接向出版社編輯部門投稿或者找代理人代理出版您的作品;
3、由出版社或者代理人初步審核選題、稿件,簽署出版合同或代理合同;
4、交納相關費用:出版管理費(書號費)、編審費(部分出版社不收取或者包含在管理費之中);
5、進入出版環節(若代理出版一般為一個月左右或者更短時間);
6、審稿完成後,由出版社發取書號、CIP、委印單等(部分有發行委託書);
7、印刷-發行。
❿ 出版社如何分級
1、從出版介質來說,出版社可分為
圖書出版社
音像製品出版社(唱片公司)
雜志出版社等
2、從出版類別許可來說,出版社可分為
綜合出版社
專業出版社
3、從出版經營性質來說,出版社可分為
公益性出版社
經營性出版社
拓展資料:
出版社,指進行圖書、圖畫、雜志,報紙和電子物品等有版權物品的出版活動的組織。中國大陸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國農業出版社、中國林業出版社等。台灣地區:東立出版社。日本:集英社、小學館等。
2017年12月1日,《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范》正式實施,規定出版社標准英文名為Press或Publishing House。
基礎構成
各國學者給出版所下的定義盡管在文字上稍有差別,但對出版活動本質特徵的描述卻十分接近。各國學者都認為出版活動的內涵由以下內容構成:①出版是將已有的作品形成為出版物的過程;②原始作品必須經過一個大量復制的過程,使其形成一定的載體形式,成為出版物;③通過一定方式使公眾獲得這些出版物,也是出版活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出版程序
(1)按新聞出版署相關行政規定和行業慣例,由相應職業資質的出版社編輯、編輯部主任 (副主任) 、總編輯 (副總編輯) 對原作品進行包括「初審—復審—終審」的「三審」,並將相關書面審稿意見存檔。
(2)需專題報批的相關類別和選題,提交相關機構組織專家進行出版審查,審查范圍包括出版社的出版資質、編輯人員資質、作者資質和內容問題等。需專題報批的類別包括重大歷史事件、人物的表述及評價,重大國策與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民族問題,宗教問題,軍事與國防問題,外交問題,色情問題,等等。部分類別出版物必須交由相關專業出版社出版。審查有時會無限期脫延,意味選題自動否決;大部分情況下,會由相關審查部門出具審查結果,以及包括具體修改要求的審查意見。
(3)「三審」及「專題報批」後,出版社申報選題並申請相關出版手續
(4)編輯人員對原作品進行具體內容編輯,有時這個過程需與作者溝通,甚至退回作者修改
(5)美術編輯對版式、封面進行設計
(6)錄排人員對書稿進行錄入、排版與相關技術工作
(7)確定印刷量和市場價格,有時這個工作是提前確定的
(8)出國際標准書號以及圖書在版編目 (CIP) 數據、條碼等
(9)出膠片 (很少時候會用硫酸紙) ,交由印刷廠和裝訂廠進行印製
(10)出版社技術人員檢查藍紙、毛書或對批量圖書進行質量抽檢
(11)圖書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