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發表方式 »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美術書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美術書

發布時間: 2021-03-16 19:37:30

1. 中小學美術教材(全套的,如人美版、浙美版等)哪裡可以購買,

美術學院,美術書店

2. 求解:成都的小學使用的美術課本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的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呢

l

3. 美術書人教版書上多少錢

美術書人教版幾十塊錢。

4. 求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五年級美術教案

這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內容太多了,這里全部顯示不了。留個郵箱兩冊都給你發過去,
第1課 萬綠叢中一點紅
領域:造型•表現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色彩的對比,使學生能利用對比色來裝點自己的生活。 2、進行對比色的塗色練習。
教學重點:認識色彩的對比。
教學難點:如何運用對比色。
課前准備:學生:你認為什麼是對比色,在生活中哪裡能見到對比色?
教學用具:教師:課件。學生:水粉顏料,毛筆,調色盤,筆洗,報紙,抹布。
教學思路:本課首先通過欣賞,使學生感受到對比色的強烈,在觀察色輪表發現哪些顏色是對比色,它們有什麼共同的特徵,明白補色的關系,最後通過實踐鞏固所學知識。
教學過程:
1、欣賞:
(1)出示課題——「萬綠叢中一點紅」。
(2)比較: 相同的主體,不一樣的背景,兩幅圖有什麼不同.
2、發現:
(1)當一種顏色出現在另一種顏色上,人們在視覺上便會比較兩種顏色.當兩種顏色相差得遠時,就會特顯出另一種顏色.這就是對比了.
(2)觀察色輪,發現三原色中任何兩色相混所得的間色與另一原色互為對比色,即互為補色關系。
(3)在色相環上,直線相對的兩種顏色配合,會產生強烈的對比。如紅與綠、橙與藍、黃與紫都稱為對比色。
(4)引導學生欣賞課例,通過欣賞使學生認識到強烈對比使畫面響亮,生氣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動地襯托出主體。
3、實踐:
(1)用對比色組織一幅畫面。
(2)學生作業,教師巡迴指導
4、學生的作品展評:根據本節課的要點開展點評。
教學反思:
學生通過觀察色輪表明白了對比色,從作業反饋看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對比色的知識,但還有個別同學在具體的實踐中沒有很好地運用色彩對比,把幾種對比色混合在一起反而沒能很好地表現出對比的強烈。
第2課 色彩的和諧
領域:造型•表現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 認識鄰近色,掌握鄰近色的調配規律。
2、 用鄰近色進行塗色練習。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學重點:
認識鄰近色並掌握其調色方法。
教學難點:
如何運用鄰近色表現出和諧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畫面效果。
教學准備:
教師:課件、水粉顏料和繪畫工具。
學生:水粉顏料,毛筆,調色盤,筆洗,報紙,抹布。
教學思路:
本課首先通過讓學生欣賞生活中的鄰近色,使他們感受到鄰近色的和諧美;接著通過觀察色輪表,明白鄰近色之間的色彩關系和變化規律,並在多媒體的演示下理解鄰近色的調配方法;最後最後通過動手實踐達到本課的學習目的。
教學過程:
1、引導欣賞:
(1) 播放錄象,欣賞生活中的鄰近色畫面
(2) 出示課題——「色彩的和諧」。
(3) 復習對比色,比較鄰近色與對比色的區別。
2、目標發展:
(1) 什麼是鄰近色?(出示色輪)
在色環上,相鄰近的色彩,稱為鄰近色。如:
黃——黃綠——綠
紅紫——紫——藍紫
黃橙——橙——紅橙
(2) 尋找鄰近色(師生互動)
A、 家居圖片
B、 生活圖片
C、 建築圖片
(3)欣賞畫家作品,找出鄰近色,並說說鄰近色在畫面中產生的效果:和諧
(4)師示範鄰近色的調配方法
3、實踐活動:
(1)作業:用鄰近色組織一幅畫面。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4、作業展評。

第3課:美麗的紋樣
教學目標:了解適合紋樣的基本知識,掌握其圖案裝飾的一般規律,知道適合紋樣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應會運用以前學過的點、線、面等裝飾方法和誇張、變形、省略等變化方法來對適合紋樣進行裝飾。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學會用幾何形、自然形等要素點、線、面來裝飾適合圖形的紋樣。
教學難點:運用點、線、面三要素及誇張、變形等變化方法來設計製作適合紋樣。
教學具准備:適合紋樣圖片資料、作畫工具等。
教學內容:
1、 組織教學 導入新課
欣賞圖案將學生帶入美麗的圖案中
(圖案本身的魅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帶入美的情景中,激發學生的興趣。)
生欣賞圖案
提出問題:剛剛欣賞的圖案中,你們有沒有發現什麼規律?
生:我發現它們的外形有的是我們數學中的三角形、圓形、正方形。
生:有的外形像桃子、有的像樹葉。
生:裡面的圖案類型有的是一個形象,有的是幾個形象組合在一起。
生:裡面的圖案跟外面的形狀是一樣的,也跟著是圓形、方形——
(同學們說的都不錯,觀察的很仔細,說出了這些圖案的特點)
師總結學生的發言,揭示課題:適合紋樣
2、 了解知識 掌握方法
師:在我們生活中可以發現很多這樣的圖案。來說一說,你在哪些地方見過它們?
生討論發言。
師:那我們同學想不想自己來做一做這樣的圖案呢?
我們在來仔細的觀察欣賞一下,同時思考以下的問題:
1) 什麼是適合紋樣?
2) 基本形有哪些?
3) 我們可以有哪些填充的圖案
生欣賞、思考、討論
師和生一起總結:1)適合紋樣指適合於一定的外輪廓形狀中的裝飾紋樣。適合紋樣的形態要與外廓相吻合,就是說,在除去邊框時,仍舊具有清晰的邊框外形特徵。2)可以有正方形、圓形、三角形、自然形、人造形等3)我們可以用點、線、面來裝飾,也可以用一個形象或者幾個形象來裝飾。
(了解了適合紋樣的一般知識,掌握了基本規律,有利於下一步的設計製作)
師:在以前我們學過了誇張、變形、省略等方法,這節課中我們可以用到它們。
3、 構思、設計、製作精美的適合紋樣
師:我們很多同學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了。今天呢,我們每位同學就來設計一些適合紋樣,要求先選好某種外形,在根據外形設計選擇填充圖案,去掉外形後,圖案仍能保持其形狀。
生作業 師巡視輔導
4、 評價作業(自評、互評)
教學反思:本節課的內容是很豐富多彩的,過程中設計的環節不是很多,沒有多少懸念,是靠著內容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自己的繪制,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圖案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是非常廣泛的,因而,教與學生一些簡單有效的裝飾方法是很實用的。而沒有比讓學生獲得成就感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了。

第4課 禮物的外套

教學目標:
1、了解禮物包裝的作用。
2、通過折、剪、粘等技法,給禮物穿上美麗的外套。
3、將廢舊的盒子或紙袋,進行重新美化與包裝。
4、讓學生感受美化生活用品的樂趣。
教學重點:
禮物外包裝的設計方法。
教學難點:
不同包裝材料的巧妙地設計。
教學准備:
1、學生尋找身邊的各種可利用的材料。
2、課前教師收集不同風格的禮物包裝。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組織教學。
2、教師出示圖片對比:一普通的月餅和經過包裝後的月餅。學生通過對比了解到: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日常禮包裝越來越重視;讓禮品穿上美麗的外套,能使人們更加喜愛。
3、導入課題。
二、發展階段
1、教師展示課件,講解方行紙盒的包裝。
(1)根據廢舊盒子的大小裁剪與之相適應包裝紙的大小,將盒子放在包裝紙的正中央。
(2)用雙面膠或膠水接合兩邊。
(3)抓住包裝紙,沿著禮盒邊緣,將有打折的部分往下折。左右部分的紙,也是沿著禮盒邊緣往中間折入。
(4)將底部的紙對折,再粘上雙面膠或膠水固定,注意折線須對准盒高的中線。另一面做法相同。
(5)用柔軟的材料製作花束系在理盒上。
2、讓學生討論不同的禮物是怎麼包裝的,師生交流。
3、教師給學生展示不同包裝的禮物,開拓學生的眼界。
4、學生練習:用廢舊的盒子或紙袋,進行重新美化與包裝。可以設計單獨的包裝,也可以設計一組包裝。
5、教師巡視指導。
6、作業評講:學生之間,師生之間互相點評。
三、教學拓展
1、可以將包裝設計裝飾成小動物、小娃娃、旅行鞋、星星等形狀。
2、也可以使用用舊的葯瓶、飲料瓶、香水瓶、牛奶紙盒等作基本形狀來練習包裝,然後再用帶子、彩色紙等材料加以美化,利用紙墊、金屬小圓片等物進行裝飾。

第5課 趣味文字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的;
1、在了解美術字知識和漢字結構的基礎上,了解筆畫、筆順與書寫方法。
2、學習美術字的基本書寫方法與美化方法。
3、培養學生豐富的想像力與表現力,提高學生學習美術字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了解美術字基礎知識,掌握變體美術字的書寫方法與美化方法。
2、提高學生想像能力和表現能力,感受趣味美術字的樂趣。
三、教材分析:
通過欣賞美術字了解各種美術字體的特點,比較變體美術字並感受變體文字的趣味性。引導學生掌握變體美術字的基本書寫方法,提高對美術字裝飾和美化效果,了解美術字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
四、教學過程;
(一)課前准備
1、學具:記號筆、水彩筆、熒光筆
2、教具:各種美術字和變體美術字、記號筆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①認識基本美術字體及其特點:
出示宋體、黑體等基本文字引導學生欣賞其特點。
宋體:端莊大方,筆畫橫細直粗,點上尖下圓,橫畫收筆有頓角,筆畫轉折時頓角明顯。
黑體:筆畫橫豎一樣粗,方頭方尾,醒目有力。
②欣賞基本美術字體和變體美術字的比較
出示範字「花」兩種美術字引導學生觀察那種更有趣味?為什麼?生----
2、發展階段
①認識趣味文字的特點:
趣味美術字是根據文字的內容和含義,運用豐富的想像力把文字的筆畫進行變形、加工、裝飾而成的,使之更加誇張、突出、醒目、美觀。趣味美術字在藝術上有較大的自由變化,所以它的特點是:具形象、又簡潔、美觀、生動、有趣等。
②趣味文字的分類
a、筆畫變化:改變筆畫的形狀或粗細,使之更有裝飾性。
b、字形變化:改變字的外形,使之更有造型感。
c、結構變化:將某筆畫進行誇大或縮小來求新穎的效果。
d、形象性:根據文字含義運用形象圖案來裝飾字體。
③欣賞優秀美術字
引導學生分析其特色和藝術感,感受它的趣味性。如:形象體:「心靈」運用愛心來表示點,提升了心靈的含義具形象又生動。字形變化:「流水年華」採用是一條不平靜而具有運動感的線,具有節奏感使人聯想到水的波浪。筆畫變化:如:「天香」採用直線和曲線相結合,增添文字的趣味性,以花朵裝飾更加美觀。結構變化:運用半圓形的筆畫具有活潑感,如「快樂」的書寫方法聯想到兒童的木馬玩具可以搖動的,有快樂感。欣賞課本範字學生進行分析。
④、演示美術字書寫的步驟和特點:
a、首先用尺子定文字的大小和形狀。b、再根據外形、結構、筆畫的特點用單線寫出字形。c、然後根據文字的含義應用誇張、形象手法設計趣味美術字體。如:波浪的設計和書寫,為突出浪花的形象採用曲線圓點來裝飾浪花的效果,具形象又有趣。還有「時間」採用小鬧鍾來代替日字,很有說服力,具有特殊的意義。d、最後運用色彩基礎知識對比色和鄰近色來強調趣味文字的美。
3、引導學生同桌討論交流你所選的文字將應用什麼形式來改變?
4、學生起稿設計文字,突出趣味性。
5、作業展示,學生進行評價。

第二課時
1、欣賞趣味文字在生活中的運用。(出示教具)
如「閱覽室」的提示牌運用趣味美術字和花邊製作的提示牌,作用大又美觀。「游泳館」提示牌運用自由體美術字加上簡潔的浪花,還有「歡迎」提示牌的製作醒目美觀。
2、如何製作提示牌?(演示製作過程)
先設計提示牌的立體造型,用彩色卡紙剪裁成長方形,在中間裁一個半園形再折疊成立體三角形,展開在半圓形上設計所需要趣味文字如:「音樂會」(也可根據提示牌的造型來設計字型)配上色彩並裝飾上合適的紋樣,最後把三角形連接起來。
3、學生練習製作,教師巡視
4、作品展示評比

第6課 地球的新生

教學目的
1、 認知目標: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2、 能力目標:掌握各種繪畫形式的創作方法(環保海報宣傳畫、手抄報),利用畫面表達希望和建議的方法。
3、 情感目標:增強學生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激發對地球的熱愛之情和環境保護的意識。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及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
應用各種繪畫形式,如手抄報、海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及對環境和資源的熱愛。
教學難點
構圖和版面設計的創新, 利用畫面表達希望和建議的方法。
教學准備
1、 教師准備一些手抄報、海報的課件。裝飾地球的材料。
2、 學生准備:收集、分析環境情況及資料,水粉顏料、水彩筆。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體會地球與我們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關。
(1)引導學生欣賞教師作品,感受作品所體現的「地球是我們美麗的家園」,鼓勵學生說說地球和人類的關系。
A、 語文、自然等其它學科學習過有關地球生態環境的知識嗎?
B、 你們已經有在課前做一定的資料收集和學習知識的准備工作,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象,那麼要怎樣保護環境呢?
(2)以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師將一個大地球貼在黑板上,請學生上前用教師准備好的材料裝飾地球。改變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象,使地球更美麗。
2、通過繪畫和製作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創新能力。
(1)出示教師設計的宣傳海報,引導學生觀察教師是怎樣表現地球的新生。
(2)觀察了解宣傳海報的組成部分。
A、 文字
B、 圖案
C、 色彩
(3)教師點評,引出招貼畫設計的基本要素:A、畫面 B、標題 (主要構成) C、文字 (輔助說明)
教師略帶講解宣傳海報常見的藝術風格:1、寫實 2、裝飾 3、抽象 4、漫畫
(3)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以收集、分析環境情況及資料應用各種繪畫形式,如手抄報、海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表達希望和建議等方面進行討論交流。
(4)教師小結
A、 設計要素:主題明確、形式引人、色彩鮮明、構圖單純。
B、 製作步驟:確定主題、構思構圖、充實完善。
(5)引導學生發現其他表現手法(手抄報、剪貼畫、宣傳畫等 )
運用所學的色彩知識、平面設計知識和紙立體結構知識,設計製作,共同創意,主題、內容、形式統一,紋樣、文字美觀協調,內容情調健康。
(6)小組合作討論製作形式及方法,教師指導。
(7)小組匯報。
「現在請每個小組來介紹一下你們最有特色的想法,或者在討論時遇到的困難。哪個小組先來說?」
(8)學生設計與製作過程:
A、 鼓勵學生發揮想像力,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扣緊主題設計製作。
B、 提醒學生在製作過程中與同伴協商合作,發揮個人的優勢取長補短。
3、 展示學生作品,引導學生欣賞評價
(1)以小組為單位,評選出有創意作品。
「大家都做得差不多了,哪個小組的同學先來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學注意聽,吸取別人的優點,有更好的建議也可以提出來。」
(2)分組排練節目,准備下節課匯報演出。
「這節課大家動動腦筋製作了各種手抄報、宣傳海報,現在老師請各組再排練一個有關保護地球的小節目,下節課來進行匯報演出。」
4、 教師小結
「地球是我們人類美麗的家園,保護地球的環境和資源與我們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關,為了自己和子孫後代的幸福,我們應該時時刻刻從小事做起。因為時間的關系,這節課就先上到這里,剛才你們看了別人的作品或聽了別人的介紹後如果有受到啟發,有新的想法,下節課可以進一步完善作品。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把節目再排練得更精緻一些,下節課表演。」

第7課 古樸精美的華表

教學目標:
1.認識華表的造型特徵,了解華表的象徵意義。
2.運用繪畫、泥塑等造型手段表現心目中的華表形象,提高造型能力。
3.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民族精神。
教學重點:認識華表的造型特徵,探究表現方法。
教學難點:刻畫華表的細部特徵,造型完整美觀。
教具准備:「華表」圖片(課件)、范作、勾線筆、雕塑泥及工具。
學具准備:收集華表圖片、勾線筆、泥、各種紙盒、飲料瓶、手工紙、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從電影節華表獎的獎杯引入。提出探究「華表」的主題。(華表獎獎杯是一座小雕塑,它的原形就是人們常說的「華表」。「華表」到底是什麼?)
二、發展階段
1. 學生分組上台展示所收集的圖片及相關文字資料,用簡短的語言加以介紹。通過交流讓學生了解華表的來歷及其象徵意義。教師對各組收集資料的情況進行點評和小結。
2. 教師播放課件組織學生欣賞各式華表,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華表的細部特徵了解各部分的名稱和象徵意義(典型代表天安門前的漢白玉華表柱,它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也可以說是象徵中華民族的圖騰柱)。 引導學生感受華表雕塑古樸精美的整體風格。
3. 組織學生欣賞用不同的材料和造型手段表現的「華表」作品。教師重點講解或示範線描、泥塑、綜合材料組合等的基本表現方法。
4. 學生分區開展創作活動(繪畫、泥塑、綜合材料)。
三、展示評價階段
分組展示,組織學生欣賞同學的作品。學生自評談創作心得,教師點評,學生互評提出修改意見。
四、收集整理階段
回收可利用的材料,清理垃圾。
五、拓展與延伸
欣賞原始部落以及少數民族的圖騰柱,了解圖騰柱文化。

第8課 鳥語花香

教學內容
中國畫「鳥語花香」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運用中國畫的筆墨方法表現自然界中的花、鳥。
指導學生用富有墨色變化和多樣的線條表現有詩意的畫面。
教學重點

運用富有創意的應用中國畫技法特點加上自己的想像表現畫面。
教學難點
掌握中國畫水與色的運用及構圖中的基本要求。
教具准備
師備表現自然界美好景色彩圖片及國畫大師的繪畫作品
教 學 過 程
1、引導階段:
(1) 課件演示:觀看欣賞自然美景,
師與學生一起憑自己對鳥語花香的理解,交流自己對畫面的想像。
(2)引導學生解讀和理解大師的寫實與寫意的表現手法。
齊白石富有生活情趣的花卉魚蟲:要求簡單描述畫面的形象、線條、筆法。讓學生說出從畫面上看到的東西。
吳冠中的潑墨寫意畫:荷塘、小鳥天堂----知道墨色有濃有淡。
吳冠中的線條畫----簡潔、明快、用流動的線來表現流動的物體和凝固的形體。
(3)運用中國畫水墨的方法讓學生進行嘗試練習,然後相互欣賞、取長補短。
2、發展階段:
(1) 師生共同作畫,探索水墨畫的表現手法:
請一學生在板上的宣紙上隨意點個點,師即興添畫成花或鳥。
(2) 歸納表現手法:勾畫添畫方法、色彩寫意法。
(3) 指導學生運用色彩和墨色深淺變化和濃淡變化來塑造形象。充分體現國畫的墨色韻味變化的特點。
3、展示交流
把學生作業進行展示,一方面讓學生體驗成功,同時發揚學生作業中的閃光點。增強學習信心。
4、課後拓展:鼓勵學生運用中國畫的表現方法,課後進一步根據自己喜歡的形象與內容嘗試練習,使他們更好運用中國畫的表現方法來描繪學生對生活中的感受和童心童趣。
本教材分兩節課上,第一節主要是欣賞、評述、第二節再進行探索嘗試。
教學
追記

第9課陶泥的世界
教學目標:了解用泥或陶土製作生活用品的方法
教學活動
第一課時
一、說陶
1.了解我國有關陶文化的知識。
2.學生講述知道的陶文化。
二、賞 陶 (媒體展示陶文化
1.欣賞彩陶文化:
(1)半坡型
(2)廟底溝型
(3)馬家窯型
(4)半山型、馬廠型
2.欣賞黑陶文化特點:黑、薄、光。
3.彩陶文化運用的藝術法則。
4.欣賞現當代陶文化。
媒體出示彩陶圖片,介紹認識各時期彩陶的特點和風格。
媒體出示黑陶圖片
媒體展示各種式樣的彩陶作品媒體展示現當代陶藝作品
三、玩 陶
1.提問:這些作品分別運用了什麼方法?
2.這一件作品運用了哪些方法?你感覺怎樣。
3.A、手捏的作品是按什麼步驟做的呢?
B、手捏的大泥團應注意什麼?
C、盤條法又是怎樣做呢?
4.搓泥條應該怎樣才能搓得基本一致?
5.怎樣才能使泥板拼接的作品變得牢固而不會輕易損壞?
6.拍泥板應該注意什麼?
7.以下作品分別運用了哪些裝飾的手法,你能說說嗎?
8.欣賞學生作品。
媒體出示捏製法、盤條 法、泥板拼接法製作的作品及相應文字
四、用 陶
老師總結陶藝在生活中各個地方的應用。
第二課時
一、對比導入
1.出示陶藝作品,仔細觀察比較,說說它們各是用什麼方法做成的?

2.製作方法歸納:泥條盤築、隨手捏制、泥板拼接法等。
用各種方法做成的陶藝 作品
二、探究方法
1.將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藝作品在學生間傳送,看一看,摸一摸,感知作品製作特點。
2.思考:泥板拼接法的製作步驟和方法是怎樣的?
3.同桌或小組間交流。
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藝 作品
三、驗證方法
1.師生合作完成一件簡單的泥板拼接作品。
2.歸納製作方法、步驟及注意事項:
(1)拍泥板——泥板厚度適宜;
(2)粘接成形——粘接部位要捏牢固;
(3)裝飾——方法不限;
(4)燒制。
制陶 工具和泥巴
四、教材賞析 嘗試製作
1.觀察教材步驟圖例,進一步了解陶藝製作的整個流程。
2.欣賞教材范品,開闊思維,感知作品造型的多樣性。
1.作業要求:運用多種方法個人獨立製作或與同學合作完成一件自己喜歡的造型生動的陶藝作品。
2.教師巡迴指導。
五、作業展評
1.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
2.教師小結全課。

第10課 詩情畫意

一、課型
造型 表現
二、課時
2課時
三、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選擇熟悉的古詩,運用已有的繪畫的技巧來表現詩的意境。
2、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和想像能力。
3、培養學生對祖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學藝術的熱愛,陶冶審美情操。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運用已有的繪畫知識表現古詩的意境。
難點:恰當地表現古詩的意境。
五、教學准備
教師:課件。
學生:准備古詩一首,並能解釋詩意;繪畫材料、工具。
六、教學思路
詩情畫意是一種純美的境界,作者運用高度濃縮及精湛的語言,栩栩如生地將眼睛所看、心理所想表現出來,形成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境界,將學生帶進詩情畫意,感受傳統文化瑰寶的魅力,提高孩子們對古詩的鑒賞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靈。通過小組交流,讓學生互相探討,互相學習,並以聽一聽,找一找,即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也能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創作的方法,為學生的創造表現提供借鑒。教師注重個別指導,讓後進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七、教學流程
(一)情景導入激趣。
課件出現童聲朗誦《詠鵝》,激發學生回憶一年級學過的古詩,並描繪詩的含義,出示圖片,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詩中的情景。
小結:我國傳統藝術的常見表現手法「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揭題:詩情畫意
(二)課件出現故事一首《靜夜思》
1、師: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們就會常常用李白的《靜夜思》來表達思鄉的心情。
1)師:讀了這首詩能讓你產生怎樣的聯想。
(啟發學生想像各種不同的情景。)
2)教師出示幾幅畫作,引導學生觀察比較。
提出問題:哪幅作品最符合詩意?為什麼?
2、欣賞課本中的圖片,引導觀察表現的特點及手法。
3、課件出示圖片,以聽一聽,找一找,啟發學生根據詩意找出相配對的圖片,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創作的特點。
教師小結:要畫出詩中的情景,除表現出詩中的主體,還要表現與它相適宜的景物……
(二)發展階段
1、組織學生交流:你最喜歡那一首古詩,你想怎樣表現它?引導學生展示准備的資料,介紹解釋詩意,提出自己的創作思想。
2、教師請個別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表揚及進一步啟發學生的想像。
3、提出作業要求:
給自己喜歡的古詩配上圖畫。
第一課時:完成基本構圖。
第二課時:完善構圖,上色。
4、學生操作,教師加強個別指導。
第一課時:
1) 關注主體與背景的關系。
教師可以根據課堂具體情況,利用課件進行演示引導。
2) 引導個別後進生的造型創作。
第二課時:
1) 提醒應用所學的色彩知識上色。
2) 指導有困難的學生,提出合理建議,使其完善作品。
(三)評價交流,展示學生作品
1、自評,請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
2、你喜歡哪一張作品?為什麼?
3、你覺得哪一張作品最符合詩意?
(四)課堂延伸:
可以嘗試用電腦繪畫的方式表現,可以根據自己的電腦水平設計不同風格的作品。

5.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學美術教學計劃在哪裡找到

網路文庫里搜索一下,就能找到。如:

2011-2012下學期六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一、全冊教學目標:
1、造型·表現
運用形、色、機理和空間等美術語言,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適合於自己的工具、材料,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設計·應用
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單的創意、設計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境。
3、欣賞·評述
欣賞、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與內容等特徵,通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等方法,了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能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綜合·探索
結合學校和社區的活動,以美術與科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策劃、製作、表演與展示,體會美術與環境傳統文化的關系。
二、全冊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19課,選修課2節。其中造型·表現14節,設計應用2節,欣賞評述3節,綜合探索2節,教學內容包括欣賞、繪畫、工藝等課業。通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與愛好;學習美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等。美術學科很難像數學、英語一樣分成若干個等級,總體是塊狀的,盡管內容從1—6年級也有遞進,但很難截然分清。有的內容在四年級出現,在六年級還會出現。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特點,把握教學深淺。因為是六年級,所以內容越來越廣,難度越來越大,對教師的教學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沒有充分的備課是上不好六年級的課的。
三、學生情況分析:
六年級學生們的美術基礎不相同,對美術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大部分學生對色彩有辨別能力,把握物體形狀的能力很強,對美術有了較高的欣賞能力和有較強的寫實能力,已初步理解並能應用透視、色彩等基礎知識和技法。從上學期的美術學習中不難看出同學們對畫畫充滿了興趣。作為美術教師要引導他們興趣發展下去,並且要繼續培養他們良好的繪畫習慣。對班上在美術發面有潛能、認識美的能力較強的學生加強輔導,進一步提高畫畫的能力。有個別學生學習美術有困難、有惰性。要開展一幫一的活動。
不足之處:
1、學生對於活動作業的認識態度有所偏頗,對於回家進行作業的投入度不高。學生樂於參與探究活動,但對於自己准備各類身邊常見材料的投入度很低。
2、部分學生上課缺少興趣,作業完成男生較差。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認真上課。在傳授雙基、培養能力過程中,加強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發揮美術教學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改進學習、教學方法,從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徵出發,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研究「教」和「學」的方法,充分運用視覺形象,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鞏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並逐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
3、做到深入鑽研教材,抓基礎,抓課前准備。製作好范畫,手工范品及、影片、錄象片等教學手段和現代教育即使進行直觀教學。
4、加強個別輔導,抓好課堂巡迴輔導的環節,認真的幫助學生解決練習中的具體問題。對於成績不理想的幾位學生,找出學習不好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幫助解決。推薦成績優秀的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比賽,使他們得到更大的提高。
5、跟班主任聯系配合,端正部分學生,特別是部分男生對美術課的態度和認識。
6、利用欣賞、復習、直觀教學等手段,彌補學生的知識缺陷和想像力,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五、課題研究及措施
課題:如何豐富學生的想像力
措施:
1、用生動有趣的語言作引導,豐富想像力。
生動活潑幽默詼諧的語言能給學生一種美的享受,把學生帶入一個輕松地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如同身臨其境般地被陶醉迷戀進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展開想像的翅膀去創造著獨特的個性化的藝術形象。
2、用直觀形象的教具作引導,豐富想像力。
小學生的想像力比成人的想像力更奇特,更天真無暇更淳樸。一旦觸動學生那想像的翅膀可以說是一發而不可收拾。美術學科的課程標准和要求就是要培養學生能感受美、鑒賞美、和表現美的能力。所以,在每節美術教學中都有必要提供一些直觀形象有趣的教具。
3、用肢體動作和表情作引導,豐富想像力。
肢體動作和表情是無聲的,但能激發和豐富學生的想像力。而且我相信每個學生對各自看到的肢體動作和表情都有著不同的詮釋,這就是為學生營造一個想像的空間去塑造各自心中的藝術形象。
4、用活動貫穿教學始終,豐富想像力。
小學生最感興趣的就是做游戲。如果能把每個教學內容編成童話並讓學生動手製作,學生就會一直都沉浸在想像的天國里。

6. 人民教育出版社網站上的電子課本怎麼沒有了

因為人教的版電子課本已變為cd版,所以現在需要收費下載。

找到人教版的電子課本方法如下。

1、windows系統下打開瀏覽器搜索人民教育出版社。

7.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課

《讓大家認識我》

8. 人教版小學美術二年級教材目錄

義務教育課程來標准實驗教科書 美術自 二年級 上冊

第1課 流動的顏色
第2課 變化無窮的線條
第3課 閃光的名字
第4課 有趣的彩泥
第5課 喂,你好!
第6課 花花衣
第7課 金鑰匙
第8課 對印的花紋
第9課 蜻蜓飛飛
第10課 我也是藝術大師
第11課 用畫來寫信
第12課 有趣的瓶蓋
第13課 回家的路上
第14課 今日的菜單
第15課 乘著大象
第16課 風來了
第17課 會轉的玩具
第18課 電腦美術
第19課 指偶劇院
第20課 形形色色的世界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美術 二年級 下冊

第1課 紙片插接
第2課 點、線、面
第3課 重疊的形狀
第4課 鮮艷的包裝紙
第5課 五味瓶
第6課 得獎了
第7課 孔雀翩翩
第8課 葉子上的小「血管」
第9課 漂亮的花邊
第10課 奇妙的腳印
第11課 蔬果變變
第12課 小鳥的家
第13課 故事畫
第14課 我們班級的標志
第15課 變了樣
第16課 我心中的老師
第17課 會爬的玩具
第18課 電腦美術
第19課 娃娃家
第20課 認識圖形標志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