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職工音像出版社
Ⅰ 中國職工電化教育中心主任是什麼官
副廳級,因為中國職工電化教育中心是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所屬副局級事業單位。
Ⅱ 請問合法避稅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如何合理避稅?
1、換成「洋」企業。 我國對外商投資企業實行稅收傾斜政策。。
2、注冊到「寶地」。
凡是在經濟特區、沿海經濟開發區、經濟特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在城市的老市區以及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產業區、保稅區設立的生產、經營、服務型企業和從事高新技術開發的企業,都可享受較大程度的稅收優惠。中小企業在選擇投資地點時,可以有目的地選擇以上特定區域從事投資和生產經營,從而享有更多的稅收優惠。
3、進入特殊行業。比如對服務業的免稅規定:托兒所、幼兒園、養老院、殘疾人福利機構提供的養育服務,免繳營業稅。
婚姻介紹、殯葬服務,免繳營業稅。
醫院、診所和其他醫療機構提供的醫療服務,免繳營業稅。
安置四殘人員占企業生產人員35%以上的民政福利企業,其經營屬於營業稅服務業稅目范圍內(廣告業除外)的業務,免繳營業稅。
殘疾人員個人提供的勞務,免繳營業稅。
4、做管理費用文章。
企業可提高壞帳准備的提取比率,壞帳准備金是要進管理費用的,這樣就減少了當年的利潤,就可以少交所得稅。
企業可以盡量縮短折舊年限,這樣折舊金額增加,利潤減少,所得稅少交。另外,採用的折舊方法不同,
計提的折舊額相差很大,最終也會影響到所得稅額。
5、用而不「費」。
中小企業私營業主應考慮到如何對經營中所耗水、電、燃料費等進行分攤,家人生活費用、交通費用及各類雜支是否列入產品成本。
6、合理提高職工福利。
中小企業私營業主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考慮在不超過計稅工資的范疇內適當提高員工工資,為員工辦理醫療保險,建立職工養老基金、失業保險基金和職工教育基金等統籌基金,進行企業財產保險和運輸保險等等。這些費用可以在成本中列支,同時也能夠幫助私營業主調動員工積極性,減少稅負,降低經營風險和福利負擔。
7、從銷售下手。選擇不同的銷售結算方式,推遲收入確認的時間。企業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盡可能的延遲收入確認的時間。例如某汽車銷售公司,當月賣掉100台汽車,收入2000萬左右,按17%的銷項稅,要交300多萬的稅款,但該企業馬上將下月進貨稅票提至本月抵扣。由於貨幣的時間價值,延遲納稅會給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節稅效果。
合理避稅最關鍵的問題是財會人員的執業水平,這是避稅籌劃成功的保證,也是財會人員自身價值的體現。執業水平包括稅收政策水平和業務水平兩個方面。
一般來說,避稅籌劃的空間由以下構成:
1、 利用國家稅收優惠政策進行合理安排以達到避稅的目的;
2、 利用可選擇性的會計方法,
3、 從中選取對納稅最有利的方法以達到避稅的目的;
4、 利用稅收法規、政策中存在的缺陷、漏洞、不足,
5、 達到一定時期減輕稅負的目的。
可見,成功的避稅籌劃方案是「鬥智斗勇的結果」,因此財會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稅收政策水平,具有對
稅收政策深層加工的能力,才能保證避稅籌劃方案的合法性。
良好的業務水平是避稅籌劃成功的另一基本要件。良好的業務水平需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
踐經驗來支持。扎實的理論知識要求執業人員除了對法律、稅收政策和會計相當精通外,還應通曉工商、金融、保險、貿易等方面的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要求執業人員能在極短時間內掌握客戶的基本情況,涉稅事項,如涉稅環節、籌劃意圖等,在獲取真實、可靠、完整的籌劃資料的基礎上,選准策劃切入點,制定正確的籌劃步驟,針對不同的客觀情況設計有效的操作方案。
財會人員應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業務水平,從而將我國稅收籌劃由淺層次引向深層次、由初級階段推向高級階段。
合法性是避稅籌劃的前提條件。但在會計實線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有的公司老總對某些涉稅事項、涉稅環節分不清合法與非法界限,往往會提出一些影響避稅籌劃合法性的要求;有的公司老總希望將背離稅收立法宗旨的避稅行為通過籌劃方案合法化;還有的公司老總要求將違反稅收政策、法規的行為納入籌劃方案。面對以上各種情況,財會人員必須態度鮮明地維護稅法的權威性,決不能為了公司的利益和保住自己的飯碗而放棄原則,遷就公司,更不能受某些利益驅動,屈從於公司老總的壓力。 堅持合法原則,將良好的職業道德貫穿於避稅籌劃的全過程。只要有稅收,避稅的存在就不可避免,這不是一個國家才有的現象,而是常常帶有國際性質的現象。但是,作為納稅人開展避稅活動,必須以不違反稅法為前提,絕不能把避稅變成了偷稅或漏稅。只有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才能實現成功的合理避稅、合法納稅。
一、納稅人合理避稅的首要條件
⑴、納稅人必須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識,能夠了解什麼是合法、什麼是非法,並劃清合法與非法的界限,在總體上保證自身的經濟活動和有關行為的合法性。
⑵、納稅人應該對稅法和政府徵收稅款的具體方法是有深刻的了解和研究,知曉稅收管理中固有的缺陷和漏洞。
⑶、納稅人必須具有一定的經營規模和收入規模,值得為有效的避稅行為花費代價。因為在一般情況下,合理避稅應該請有關專門人員進行納稅籌劃,這是需要支付代價的。
二、納稅人合理避稅的基本條件
1、掌握和了解企業的基本情況。
在進行避稅籌劃時,須要了解的企業的基本情況主要有:
①、企業的組織形式。
不同的企業組織形式其稅務待遇不同,了解企業的組織形式,可以對不同組織形式的企業制定具有針對性的避稅籌劃方案。
②、財務情況。
企業避稅籌劃是要合理和合法地節減稅收,只有全面和詳細地了解企業的真實財務情況,才能制定出合理和合法的企業避稅計劃。
③、投資意向。
投資有時可享受稅收優惠,不同規模的投資額有時又會有不同的稅收優惠;投資額往往與企業的規模——注冊資本、銷售收入、利潤總額有很大關系,不同規模企業的稅收待遇和優惠政策有時往往懸殊很大,對企業避稅籌劃的影響至關重要。
④、對風險的態度。
不同風格的企業領導對避稅風險的態度是不同的,開拓型領導人往往願意冒更大的風險去節減最多稅額,穩健型領導人則往往希望在最小風險的情況下節減稅額。了解不同企業對風險的態度,就可以制定出更符合企業要求的避稅計劃。
⑤、企業納稅情況。
了解企業以前和目前的有關納稅情況,尤其是納稅申報和交納稅款,對制定企業將來的避稅計劃會有很大
幫助。
2、了解企業法人代表的情況。
在進行避稅籌劃時,須要了解的企業法人代表的基本情況主要有:
①、年齡情況, ②、婚姻狀況, ③、子女及其他贍養人員情況,
④、財務收支情況, ⑤、個人資產及其投資情況。
3、搜集和准備有關資料
無論是外部避稅籌劃人還是內部避稅籌劃人,都必須准備相關資料,以備參考。這些資料可以:
①、通過稅務機關獲取免費的稅收法規資料,
②、通過圖書館查詢政府機關有關政策,
③、通過電子網站搜集和查詢相關資料,
④、通過訂閱和購買相關機構發行的專業刊物及出版物,
⑤、通過與中介機構、稅務機關等的合作取得必要的內部資料。
4、避稅計劃的制定
避稅籌劃人在制定避稅計劃時,必須指明避稅的具體步驟、方法、注意事項和其依據的法律、法規、政策等,在避稅計劃上一一列出,同時還必須將影響避稅的正反兩方面因素、將來可能會發生變化的因素附在避稅計劃上。
5、避稅計劃的選擇與實施
一項稅務事件的避稅方案可能不只一個,因此在方案制定出來以後,就要對避稅籌劃方案進行篩選,選出最優方案。篩選時主要考慮以下因素:
①、選擇節儉稅收更多或可得到更大財務利益的避稅計劃;
②、選擇避稅成本更低的避稅計劃;
③、選擇執行更便利的避稅計劃。
篩選出了最優的避稅計劃以後,就可從付諸實施;在實施的過程中,要及時地注意信息反饋,以便能夠加以控制和修訂。
三、合法合理避稅
納稅人在投資時如何合法合理避稅呢?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 選擇不同2、 行業進行投資而3、 減少稅負。
稅法中對於不同行業的稅負是區別對待的,有的沒有任何稅收優惠條件,有的行業卻有大量的稅收減免優惠政策。所以投資者在投資決策時就可以避重就輕,選擇稅負輕的行業來避稅。
4、 選擇不同5、 性質的企業進行投資以減少稅負。
在我國的稅法及具體執行中,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的稅收負擔是不一致的,普通企業和股份公司的稅收負擔也一致,一般股份公司與上市公司的稅收負擔又有所區別。通常,外商企業有著大量的稅收優惠政策,上市公司比非上市公司、股份公司比普通企業具有稅收減免政策。
6、 選擇不同7、 地點投資來減少稅收負擔。
在我國的稅法規定中,經濟特區、沿海經濟開發區的企業就比內地企業享有眾多的稅收優惠,所以其稅收負擔要輕得多。
合理避稅實操技巧及特例分析
講座簡介:納稅籌劃旨在幫助納稅人(法人或自然人)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降低企業稅收成本,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在我國加入WTO的新環境下,在新的稅收征管法的實施背景下,我國納稅人的納稅籌劃觀念日益加強,但到目前為止,還未形成一套可供參考的理論提示。為此,博天人才市場培訓中心特邀請資深稅務專家,以實例入手,講解新形勢下的納稅籌劃實操技巧,提高企業合理避稅的能力。
案例分析:
應稅項目定價的避稅案例
● A企業向B企業出售舊設備一批,並進行專有技術轉讓,合同價2000萬元款,其中:設備1500萬元,專有技術 費500萬元
● 應納稅額=500×5%=25萬元
● 納稅籌劃:在合同中多計設備費,少計專有技術轉讓費,可節省此項營業稅
資產評估增值避稅案例
● 某房產賬面凈值500萬元,評估後增值50%,評估價值為750萬元,按10年計提折舊
● 每年可多提折舊=250÷10=25萬元
● 每年可少納所得稅=25×33%=8.25萬元
所得稅減免籌劃案例
● 某科技公司2002年7月開業,當年實現利潤應納稅5萬元,2003年預計可實現利潤200萬元
● 選擇當年為免稅期,則當年不交所得稅5萬元,第二年應交稅66萬元
● 選擇第二年為免稅期,則可節稅61萬元
外資企業所得稅避稅籌劃案例
● 再投資源共享退稅避稅案例
● 避免成為居民納稅人的做法
● 二免三減的避稅籌劃
虧損彌補籌劃案例
A公司年度所得額資料為:97年-2,98年1,99年-10,2000年-5,2001年-8萬元,2002年25萬元
● 2002年應納稅所得額=25-2+1-10-5-8=1萬元
● 2002年應納稅額=1×18%=1800元
● 本年度利潤小天前5年的虧損時,繼續補虧損不納稅.如2001年23萬元,則尚有1萬元留底
● 本年度繼續虧損,則當年不納稅,和前4年的虧損一起留下年抵扣.如2002年虧損3萬元
● 可留抵的虧損額=10+5+8+3=26萬元
● 97年虧損未抵扣已超過五年,不能抵扣.
內資企業所得稅避稅籌劃案例
● 資產評估增值避稅案例
● 虧損彌補籌劃案例
● 所得稅減免籌劃案例
再投資退稅避稅案例
● 某合資企業,外方將2002年投資所得的稅後利潤150萬元,於2003年8月再投資於該企業,預計經營期為助 15年,適用稅率為30%,地方稅率為3%
● 可退稅額=150÷(1-30%+3%)×30%=67.16萬元
● 如果舉辦產品出口企業或技術先進的企業,則可享受退稅100%的優惠
● 可退稅額=150÷(1-30%+3%)×30%=67.16萬元.
避免成為居民納稅人的做法
對企業來說,判斷是否是居民納各人的標準是:總部的所在地.總機構所在地在大陸,即為居民納稅人,必須將來源於境內外的收入全額納稅
避稅做法
● 將總機構設在避稅地或稅負低的地區
● 盡可能斬斷某些收入與總機構的聯系
個人所得稅避稅籌劃案例
● 分產供銷申報避稅案例
● 工資化福利的避稅案例
● 工資化勞務報酬的避稅案例
再投資納稅籌劃方法
在設立外資企業或再投資時認定為產品出口企業或先進技術企業,這樣其可退所得稅稅額如下:
● 可退稅額=150÷(1-30%+3%)×30%=67.16(萬元)
● 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再投資退稅後,稅務機關進行再投資退稅的管理免二減三優惠的避稅策略
● 推遲獲利年度
● 開業當年獲利的,如果實際獲利月份不超過6個,則可向稅務申請將獲利年度推遲一年
● 從獲年度開始後三年,盡可能利用會計權責發生制、推遲折舊等方法將減半稅收後三年的利潤提前到免 稅期內實現.兼營和混合銷售的籌劃案例
公司8月份銷售空調1000台,不含稅銷售萬元,當月可抵扣進項稅額40萬元;同時為客戶提供上門安裝業務,收取安裝費勁23.4萬元.
● 不分別核算應納稅額=「250+23.4÷(1+17%)」×17%-40=5.9萬元
● 分別核算應納稅額=250×17%-40+23.4×3=2.5+0.7=3.2萬元
● 二者相比可節稅=5.9-3.2=2.7萬元
Ⅲ 國家一級出版社都有哪些
1、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1983年由文化部批准成立,西安交通大學音像出版社1986年由廣播電影電視部批准成立。1998年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與西安交通大學音像出版社合並,2009年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為一級出版社,並獲「全國百佳圖書出版單位」榮譽稱號 。
2、科學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科技出版機構,由前中國科學院編譯局與30年代創建的有較大影響的龍門聯合書局合並,於1954年8月成立。1993年8月,恢復使用「龍門書局」副牌。
科學出版社比鄰皇城根遺址公園,是一個歷史悠久、力量雄厚,以出版學術書刊為主的開放式出版社。1993年,科學出版社榮獲國家首批「全國優秀出版社」稱號。
3、新華出版社
新華出版社始建於1979年,是新華社主管的以出版社科圖書為主的綜合性大型中央級出版社,主要編輯出版新聞、時政、國際、經濟、文教類圖書,畫冊、圖片、掛歷等藝術類圖書和內部參考圖書。
受國務院辦公廳的委託,還編輯出版國家級的中英文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鑒》;出版發行《人居》期刊,編印具有權威性的政府機構名錄和國內外工商企業名錄。
4、人民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是中國共產黨在1921年9月創辦的第一個出版機構。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後,為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宣傳,以適應革命發展的需要,中央局於1921年9月1日,在上海創辦人民出版社,由中央局宣傳主任李達主持工作。
5、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
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的前身是中國審計出版社,成立於1988年,2001年10月更現名,直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是新聞出版總署評定的良好出版社。
是中央級出版社、國家一級出版社和全國百佳出版社之一,是我國經濟學、經濟管理、財務管理與審計學方面的權威出版社。
Ⅳ 從中國石油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石油大學作為一個石油類的高等學府,培養出眾多的優秀人才,並且為早期以至現在國家石油工業的發展和進步奠定了人才基礎,被譽為 「石油人才的搖籃」。
辰東校友就是最好的例子。
感謝邀請,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Ⅳ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的組織機構
領導團隊
社長 總編輯 王衛平
副社長 副總編輯 宋培學
副總編輯 陳曉梅
副社長 黨委副書記 陳曉華
社編委會主任 王克瑞
機構規模
現有職工116人,其中編輯48人,高級職稱有15人,占專業人員的31%,中級職稱有18人,占專業人員的37%。發行部擁有10人,取得二級發行員資格的有6人,占發行員的60%。
內設機構
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內設機構:廣播影視圖書編輯室、綜合圖書編輯室、傳媒圖書編輯室、科技教育圖書編輯室、中國廣播影視音像出版中心、辦公室、總編室、財務結算中心、出版部、發行部。出版社擁有報刊出版中心,下轄報紙雜志包括《中國廣播影視》、《電視指南》、《綜藝報》等。
Ⅵ 我想知道在中國報道國際新聞的主要媒體有哪些,有哪些中國媒體機構在國外設有記者站。謝謝!
1,中國新來聞媒體在國外建立記者站自和選派采編記者是需要多重審批的;
2,中國的新聞報道是要經過政府有關部門審驗後才能報道的;
3,如果新聞報道內容有悖於政府導向,該新聞機構的領導是要丟官的。
綜上所述,除了中央電視台國際部、中國日報海外部以外,其他媒體機構是不設長期記者站的,如有需要關注的國際事件,國家會允許部分國有媒體機構建立臨時記者站。當然,新華社是國家喉舌不在此列。
Ⅶ 中國職工音像出版社招聘文件錄入人員是否是騙錢的
你覺得可能嗎?每萬字1000元,就是每個字一毛錢啦,算你三秒鍾一個字(這個速度不能算快吧),那一個小時就有1200個字,一個小時可以賺120元,算你一天工作5個小時好了,一天就可以賺600元,一個月可以賺兩萬左右,一年就將近30萬。而且還不用出門,工作時間靈活,如果你一天工作時間再久點,速度再快點,不是可以一兩年就買車買房了,我覺得我們都可以不用找其他工作去了,什麼全職、公務員、大老闆,還不如這個兼職來的輕松,來的賺錢,你覺得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