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發表業
㈠ 這三五牌台鍾是哪年生產的有收藏價值嗎
「三五」牌時鍾:中國鍾錶行業的傳奇
得名:能連續走15天的時鍾
「三五」牌時鍾誕生於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當時市場上最為暢銷的是進口的日本、德國時鍾,國產時鍾因製作粗糙、質量較差而少人問津。為了振興國貨抵制洋貨,從天津來滬投資的大綸綢布莊經理毛式唐等人便萌生了打造中國人自己的名牌時鍾的想法。1940年,中國鍾表製造廠出品的時鍾在位於徐家匯路(今肇嘉浜路)608號的鍾才記木殼廠內正式開工生產。
當時的國產時鍾,大多隻能連續走上7天。工程師阮順發與工廠技術人員經過反復試驗、不斷改進,製造出鳥籠式齒輪和光潔度高的軸芯,延長走時時間和使用壽命。這樣,時鍾便能連續走上15天。為了突出這一性能特點,最終決定採用三個「5」作為產品商標,定名為「三五」牌15天時鍾。
「三五」牌時鍾一經問世即廣受歡迎,迅速成為我國民族工業產品中的佼佼者。工廠還利用中國國貨聯營公司在海外的貿易渠道,把產品銷往東南亞各地,海外華僑購買踴躍,外銷量佔到總產量的80%。中國鍾表製造廠也隨之發展壯大,僅僅一年的時間,職工人數就從建廠時的40多人增加為120人。宣傳:正掛歪掛照常走動的時鍾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占上海租界,封鎖出海口,「三五」牌時鍾的外銷業務陷入停滯,經營一時舉步維艱。為了開拓國內市場,中國鍾表製造廠一面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增加品種,新設計製造了報刻鍾、圓形掛鍾等,吸引消費者選購;一面在產品廣告上動足了腦筋,在上海各大報紙、主要馬路、大小車站、碼頭及電影院大做時鍾廣告。當時人們印象最深的就是南京路大新公司(今中百一店)櫥窗內的廣告創意。一隻製作精良的「三五」牌時鍾,故意歪斜地懸掛在櫥窗中間。時鍾的外殼面板被拆去一半,讓來往的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時鍾的內部機械還在正常走動。時鍾邊上的一首順口溜寫道:「掛歪擺歪,雖歪不停。倒撥順撥,一撥就准」。正因為「三五」牌時鍾產品質量過硬、特點鮮明,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商譽益增,成為全國人民喜愛的名牌產品。發展:創造我國鍾表業的多個第一新中國成立後,1954年12月,中國鍾表製造廠進行公私合營,文華鍾廠、仁泰機器廠、順興螺絲廠、森昌電鍍廠等先後並入,工廠一舉成為初具規模的綜合性全能制鍾企業。「三五」牌時鍾的品種日漸豐富,形成了15天、31天機械鍾、石英鍾和工業用鍾三大系列。
㈡ 上海座鍾為何叫三五牌有何來歷
「三五」牌時鍾誕生於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當時市場上最為暢銷的是進口的日本、德國時鍾,國產時鍾因製作粗糙、質量較差而少人問津。
為了振興國貨抵制洋貨,從天津來滬投資的大綸綢布莊經理毛式唐等人便萌生了打造中國人自己的名牌時鍾的想法。1940年,中國鍾表製造廠出品的時鍾在位於徐家匯路(今肇嘉浜路)608號的鍾才記木殼廠內正式開工生產。
當時的國產時鍾,大多隻能連續走上7天。工程師阮順發與工廠技術人員經過反復試驗、不斷改進,製造出鳥籠式齒輪和光潔度高的軸芯,延長走時時間和使用壽命。這樣,時鍾便能連續走上15天。為了突出這一性能特點,最終決定採用三個「5」作為產品商標,定名為「三五」牌15天時鍾。
「三五」牌時鍾一經問世即廣受歡迎,迅速成為我國民族工業產品中的佼佼者。工廠還利用中國國貨聯營公司在海外的貿易渠道,把產品銷往東南亞各地,海外華僑購買踴躍,外銷量佔到總產量的80%。
中國鍾表製造廠也隨之發展壯大,僅僅一年的時間,職工人數就從建廠時的40多人增加為120人。
(2)順發表業擴展閱讀
三五牌鍾的創建背景
中國鍾廠,是李康年在方液仙的支持下,於1947年創辦的。他在擔任中國鍾廠總經理時,聘阮姓工程師設計製造軸芯細、摩擦力小、一次上發條能走15天的「三五牌」掛鍾、台鍾。這種鍾用活擺裝置,可以倒順撥時,雖掛擺歪斜也能照走不停。
為此,李康年用了兩句廣告用語:「掛歪擺歪雖歪不停,倒撥順撥一撥就准。」反映了三五牌鍾的質量和製作精細。因此三五牌鍾問世後,博得社會好評,至今在同類產品中還繼續保持暢銷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