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發表方式 » 簡書出版物

簡書出版物

發布時間: 2021-03-15 16:01:26

1. 圖書的出版和發行分為兩個公司,請問出版和發行的工作分別是什麼呀,有何不同,各公司是如何分工合作的。

幾位說的……
其實出版和發行體現在公司上很好理解,一般而言,出版公司是負責組稿或者徵稿,然後印刷環節,從出版社購買書號、中期的市場營銷等程序,說的簡單,但其中環節之復雜非外人能體會出來,單說幾點吧,徵稿和組稿好辦,但涉及到書籍的印刷環節,就需要編輯了解紙張克重和印刷工藝,要是一攬子交給印刷廠,那就完蛋了,不是印出來垃圾,就是無法和書的內容達到完美一致,而且會影響到銷售等環節。同時圖書最要緊的書號也是不可或缺的,編輯需要有豐富的出版社人脈關系,一本書需要書號才能上架銷售,否則就是非法出版物。但書號的買賣有大的水分,一般分為以書抵號和購買兩種,以書抵號就是用印刷出版的實體書按照一定比例抵給出版社,購買的話一般在現金上實現,這就需要編輯的交際能力了,有人花一萬或八千弄個書號,有人卻三四千搞定,這就是能力問題了,也是人緣。
同時市場營銷也是關鍵,雖說出版公司只是負責出版,一般銷售的環節都是交給發行公司做代銷,但書籍要是賣不好,人家還是會退貨的,所以營銷這塊省不得,一般都是網上營銷,也有活動營銷兩種,當然名人自傳就例外了,單靠作者的名氣就夠了。
在說說,發行類公司,看來看去,大家還真沒幾個懂的,發行類的公司可不是簡單的賣書,這裡面的門道深到無法想像,細分下來也多如牛毛,簡單的把發行類公司分析一下吧。
一般,涉及圖書發行的公司都是按照各自的渠道劃分,大體如做圖書館配送的,簡稱館配,如做學校練習冊配送的,就是教輔,又如做政府項目農家書屋的,也稱作配送,配送的方式和館配差不多。
無論館配,教輔,還是農家書屋都是政策性的圖書配送,也就是說由國家撥款購買的圖書,這些圖書都是由新聞總署每年公布的圖書目錄里挑書,目錄外的書不考慮。當然適合市場銷售的圖書業有很多,銷售渠道主要以主渠道和二渠道,還有包銷渠道,以及網購為主。
主渠道就是新華書店的銷售,國企嘛,再爛也有國家給撥款扶持,不過銷售力度不大,也不打折。
二渠道就是民營書店的銷售,很多發行公司下面都會開幾家書店,銷售平平,但多少算個門麵店,大些的公司則開書城,做一個系統的采購模式,但近幾年真心不咋地。
至於包銷,則是企事業機關或者集團內部的采購,一般而言,報銷個幾萬冊也就頂天兒了。
網購方面,當當,卓越,京東,以及N多網上書城有很多,銷售不錯,但壓貨嚴重。
以上發行只是簡而言之,並非那麼簡單,每種細分下去,工作方式和方法都不同,打個比方吧,如館配這類里又有專供年檢,文史、社科,目錄、一元書等類型的公司,很多也很復雜。

如果樓主在出版公司工作,就要以印刷,稿件,書號,還有營銷為關鍵的學習。要是做發行的工作,那麼就看你身處那類型的公司了,不過類別多如牛毛,但主要的還是靠口才和交際能力,因為發行員說白了,每天就是兩項工作,一是如何把圖書發出去,賣得好,二是如何把貨款收回來,一分不差。這個都是需要閱歷和能力,還有一張能把死人說話的口才,希望這些話對你有用,祝你好運。

2. 圖書出版物零售許可證怎樣辦理,去哪辦

廣州花都這邊是需要這些資料
1、 營業執照正、副本
2、 法定、股東及主要負責人身份證
3、 租賃合同
4、 房產證清晰的復印件
5、 臨時經營場所使用證明或者備案證明
6、 公司章程
7、 電腦購置發票
8、 圖書購置合同及發票
9、 新開業提供開業通知書;變更的提供變更通知書
10、公章
11、屬外商投資企業還需提供《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書》
-稅恩

3. 精裝圖書和簡裝圖書的IBSN一樣嗎

  • 是不一樣的,當平裝本改為精裝本出版時,原來相應的國際標准書號號碼也應當收回。

  • 國際標准書號()簡稱ISBN,是國際通用的圖書或獨立的出版物(除定期出版的期刊)代碼。出版社可以通過國際標准書號清晰的辨認所有非期刊書籍。一個國際標准書號只有一個或一份相應的出版物與之對應。新版本如果在原來舊版的基礎上沒有內容上太大的變動,在出版時也不會得到新的國際標准書號碼。

4. 書和刊的區別

書籍
【注音】:來shū jí
書籍在狹義上的源理解是帶有文字和圖像的紙張的集合。廣義的書則是一切傳播信息的媒體。圖書一般為不定期出版,但也有一些書事先規定大概出版日期、連續出版,稱為叢書或叢刊。書籍又按頁數分為兩類:除封面外,正文頁數超過48頁的稱為書籍;正文僅48頁和不足48頁的稱為小冊子。這種區分,由於比較繁瑣,許多國家並不採用。
刊物
kānwù
[journal;periodical;publication] 定期或不定期的出版物,一般名稱固定,按順序編號,裝訂成冊

5. 什麼是圖書出版號

圖書出版號,簡稱書號,即ISBN,最直觀的就是書的封底的條型碼和那一串數字。是由新聞出版總署分配給各個出版社的。

ISBN,是專門為識別圖書等文獻而設計的國際編號。ISO於1972年頒布了ISBN國際標准,並在西柏林普魯士圖書館設立了實施該標準的管理機構——國際ISBN中心。現在,採用ISBN編碼系統的出版物有:圖書、小冊子、縮微出版物、盲文印刷品等。

(5)簡書出版物擴展閱讀:

圖書出版號的發展:

2002年1月,我國對中國標准書號(GB/T 5795-1986)進行了修訂,刪除了圖書分類/種次號部分,中國標准書號等同採用國際標准書號結構。

2006年10月18日,中國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正式批准頒布了《中國標准書號》(GB/T 5795-2006)國家標准,並於2007年1月1日起實施。

出版社應將其於2007年1月仍會流通使用的ISBN-10書號(包括存貨清單上的圖書),轉換為ISBN-13格式。2007年1月1日之後出版的新書,必須編配新的ISBN-13位書號。

1976年,中國香港引入國際標准書號系統。至1986年,中國大陸引入國際標准書號系統。其後的1989年,中國台灣引入國際標准書號系統。

2000年因澳門政權移交,澳門由原來的國家、語言或區位代碼「957」改為「99937」。2007年1月1日,國際標准書號的格式由10位修訂為13位。

6. 出版書籍需要什麼手續

一本書從選題、組稿、編著或翻譯、編輯審讀、加工到出版發行,要經過許多環節和一系列的具體手續。

出版社一般根據長遠和近期的選題規劃以及當前和潛在的市場需求提出選題,物色合適的著(譯)者,並與著(譯)者簽訂圖書出版合同。

著(譯)者根據與出版社協商同意的內容及圖書出版合同中的約定進行編寫或翻譯工作。

除出版社主動向著(譯)者組稿外,著(譯)者也可以主動與出版社聯系,自薦欲著(譯)書稿或自投已寫(譯)好的稿件。我們希望著(譯)者先與出版社聯系並列選後再進行寫作。

著(譯)者在聯系信件中,除將本人簡歷和主要情況做一簡要介紹外,應講明撰寫或翻譯該著作的價值和意義,該著作的主要內容和特色,並提出簡要的編寫提綱,以供出版社研究是否列選。

對於翻譯著作,除介紹翻譯價值、原著作主要內容和特點外,還應提供該書目錄中譯文和版權頁復印件。對於著(譯)者的自投稿,出版社根據稿件質量和讀者需求情況,決定是否採用。

著(譯)者完成初稿交出版社後,出版社要對稿件進行全面審讀。必要時,出版社將請相關專家或召開審稿會審查書稿。翻譯稿一般要請人校訂,必要時還要看試譯樣稿。

決定採用的書稿,即由出版社進行編輯加工及復審和終審,這一階段會對書稿提出需要修改、補充或刪減等意見,著(譯)者應予以配合,認真修改。

著(譯)者如有不同意見也可以提出,經協商一致後定稿。如果稿件不符合出版要求,並經反復修改後仍達不到要求,出版社可按合同約定退稿。

完成編輯審稿和加工工作的書稿經裝幀設計後發送排版,在按規定進行校對後,經印刷、裝訂,正式出版。

為了保證書稿質量,除需要出版社內各環節密切配合外,特別希望著(譯)者交付符合「齊、清、定」要求的稿件並在著(譯)和出版過程中與出版社很好地合作。


(6)簡書出版物擴展閱讀:

功能和作用

從書籍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我們了解,書籍逐漸的發展到輕便、歷久,易於記載、復制文字和圖畫的材料上,通過不斷完善的技術方法,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流傳和保存信息,具有宣告、闡述、貯存與傳播思想文化的功能。

書籍是人類進步和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跨入20世紀,書籍已成為傳播知識、科學技術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之一。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地發展,傳播知識信息手段,除了書籍、報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漸產生和發展起來。

但書籍的作用,是其他傳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當代,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書籍仍然是促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傳播工具。

7. 圖書。雜志、報紙、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的區別是什麼

我是圖書發行的。抄 我僅從個人的最通俗角度給你說一下: 圖書:信息量最大最豐富,包羅萬象;出版發行手續比較多,時間較長。 報紙:信息最新,更新最快,時效性強,比較專,以文字以主,屬於「快餐」型 雜志:基本同報紙,但期刊由於一般時間跨度長一點,信息的時效性略差,但是 可以通過圖片彩頁等方式擴展其信息表達的能力和效果。 音像製品和電子出版物在信息內容上與上述紙媒介質基本相同,只是介質不同。 屬於電子和數碼時代的新生事物,特點一個是信息量超大,比起傳統紙質書本來遠非一個檔次,因此便攜性好,且環保。便於大量資料和查找,一張光碟可容納一個圖書館~~~~ 另一個優勢是形式豐富,比起文字和圖片的簡單表達方式,可以通過多媒體方式來傳達信息,聲光電動畫都可以同時展現,全方位立體的效果,是傳統書本無法比擬的。 但是電子讀物起碼在二十年以內是絕對無法全面取代傳統書本報刊的,一方面人的習慣,還是以傳統的讀書讀報方式為主,長時間地通過屏幕來讀書畢竟只是少數人可以接受的方式。另外佔用電力等資源也是電子讀物的麻煩之處。

8. 簡書的來歷

中國的書籍出版有著悠久的歷史,書籍的裝幀形制,也是隨著書籍的生產工藝和所用材料的發展變化而不斷地演變著。
一般認為,中國最早的書籍是商代刻有文字的龜甲或獸骨,距今已有3000餘年。當時,為了便於保存,將內容相關的幾片甲骨用繩串聯起來,這就是早期書籍的裝幀形式。

從商代後期開始,出現了青銅器銘文,統治者將重要文書鑄於青銅器上。特別是到了西周,銘文可以容載較多的文字。西周的毛公鼎的銘文達500字,因人們多把古代這種鑄之銅器上的銘文看作古代「原始書籍」形式之一,故多數書史家認為,它也是古代書籍裝幀的一種形制。

竹簡是紙發明前最具代表性的書籍形制。它可以根據文章的長短,任意確定簡數,一簡書字一行,最後用上下兩道繩編串起來,卷捆後保存,還有葦編和絲編兩種,考究者用織物縫袋裝入。竹簡約起源於西周後期,一直延用到公元4世紀。竹簡除以竹製成外,也有用木者稱木簡。與竹簡並行的還有木牘,製成長方形木片,用於書寫短文。

帛書是略晚於竹簡的一種書籍形式,它是將文字書寫於絲織品上,其裝幀形制是縫邊後成卷存放,由於材料昂貴,多為統治者書寫公文或作繪畫用,一般書籍使用較少。 石經也是古代書籍的一種形制。最有代表性的是《熹平石經》,它開刻於東漢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將儒家七經刻於46塊石碑上,總字數20多萬字。它立於洛陽太學門前,供人們閱讀、傳抄和校正,它的功能超過了一般書籍。其形制是雙面刻字,文字豎向閱讀,行列整齊,碑呈U字形排列。其它如隋代開刻的房山雲居寺佛教石經,雖年代晚於《熹平石經》,但其影響更大,價值亦高。

紙張發明後,出現了一種拓印形式。它可以將各種石刻文字復制在紙上,經裱裝成卷後便於保存和閱讀。後來這種方法又用於青銅銘文的拓印和陶文的拓印。從南北朝到隋代的宮廷藏書中,各種拓印件是一個重要的類別。

紙發明於公元前二世紀;從公元二世紀起,紙才較多地用於書寫;公元二世紀,紙的使用才更為普遍,成為書籍載體的主要材料,紙質寫本書籍的裝幀形制有多種變化,最早的寫本書延用了簡策和帛書的形式,即卷軸裝。唐代初期,在卷軸裝的基礎上,又出現一種旋風裝,過去,由於只見記載,未見實物,因而對旋風裝的形制眾說不一。宋代張邦基稱這種裝幀為「逐頁翻飛,展卷至末,仍合為一卷」;清代葉德輝稱其為「鱗次相積」;也有人認為是將經折裝首尾相連即為旋風裝。後來發現了唐代《唐韻》寫本,是將所寫書頁逐張依次錯開貼於卷軸底紙上,閱讀時打開逐頁翻閱,讀畢仍卷為一軸,其外觀與卷軸相同,從而證明前兩種說法是正確的。

經折裝起源下南北朝,其形制是將所寫書頁按順序裱貼在一起,再一正一反連續折疊,再裱以前後護封。

印刷術發明前,書籍的裝幀形制,一般只有上述幾種。印刷術發明後,卷軸裝、經折裝仍在繼續使用,但在使用材料,開本的大小,裝潢工藝等 方面,仍不斷有新的發展。並且隨著印刷技術的發展,新的書籍裝幀形式也不斷出現,先後有蝴蝶裝、包背裝、線裝等。

二、遼金時代北京的書籍裝幀
印刷術的發明,標志著書籍的出版進入了新的時期。由於生產手段的改變,使書籍能夠快速大量地生產,使更多人能有讀書機會;書籍需求量的增加,又促使了出版印刷業的繁榮和發展。出版者對書籍的裝幀形制則越來越重視,從開本的選用、版芯的大小、字體和行格、裝幀形式、封皮的用料等,都體現了完整的古代書籍裝幀藝術。

印刷術發明於隋未唐初,現存最早的印刷品是刻印於公元704年前後的《無垢凈光大陀羅尼經》,敦煌發現的《金剛經》。刻印於公元868年,都為卷軸裝。由此可知,卷軸裝為印刷術發明初期最常用的一種裝幀形式。最早印刷的一般書籍是《唐韻》,其裝幀形式可能是旋風裝,約印於唐晚期。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9. 書和雜志有什麼區別

書和雜志都是文字記錄信息的載體的一種,它們的區別是:

1、書的內容是比較固定的,而雜志是定期更新內容的。

2、書的作者也都是比較固定的,而雜志是很多內容的雜糅體,所以很多內容的作者都是非固定的。

3、書是人類用來紀錄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類交融感情,取得知識,傳承經驗的重要媒介,對人類文明的開展,貢獻非常大。而它根據一定的編輯方針,將眾多作者的作品匯集成冊出版,定期出版的,又稱期刊。

4、最早出版的一本雜志是於1665年1月在阿姆斯特丹由法國人薩羅出版的《學者雜志》,而書的記錄早在甲骨文時期就已經形成了它的雛形。

(9)簡書出版物擴展閱讀:

書和雜志都是一種記錄、分析、總結、組織、討論及解釋信息的、有插圖或無插圖的、硬抄或平裝的、加套或不加套的,包含有前言、介紹、目錄表、索引的用以增長知識、加深理解、提升並教育人類大腦的裝置,該裝置需要視覺、有觸碰的感官形式存在並使用。

雜志形成於罷工、罷課或戰爭中的宣傳小冊子,這種類似於報紙注重時效的手冊,兼顧了更加詳盡的評論。所以一種新的媒體隨著這樣特殊的原因就產生了。中國最早的雜志為德國漢學家郭實臘1833年7月在廣州創辦的《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發行時間延續5年多,版式採用中國傳統書本樣式,刊期使用清代皇帝年號紀年。

10. 在簡書寫作可以出書嗎

樓主您好,北京抄人文襲在線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圖書出版)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出書不限於在那個平台寫作,沒什麼條件之分,只要內容不涉及政治、反動、宗教、迷信等敏感話題就可以。

自費出書流程:一、申請書號;二、排版印刷;三、發行銷售。
一、申請書號,可以找代理申請書號的公司替您申請書號。出版社的圖書出版管理費在1.5萬左右,編審費8元/千字,再加上代理公司的咨詢費,一般2000左右。申請書號首先填一份選題表,選題通過後,交書號管理費(並提交全稿(需要是定、全、清的全稿),經過三審三校後確定稿子(審校期間如內容有違反出版條例的需要修改或刪除),提交出版署進行CIP備案,書號正式生效(從申請-批復用時40天左右)。
二、排版印刷的話,要根據您稿子的字數,開本大小,紙張要求,黑白還是彩色,印刷量,及頁數等因素來確定。
三、找銷售渠道,可以找購書網上去弄,也可以聯系各大書店。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望採納,謝謝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