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駐華使館發表文章
㈠ 美國駐華大使館郵箱
使館聯系信息
美國駐華大使館
美國駐華大使:
北京安家樓路55號,
郵編:100600,電話:(86-10) 8531-3300
美國駐華大使館地圖
新聞文化處
新聞文化官:元敦奎
傳真:(86-10)8531-4200
網路管理員:負責使館網路的技術問題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網路評論:使館網路小組並不回答或者轉交電子郵件,但是會閱讀所有與美國使館相關的事務及評論。如果對政治或者政策事務發表評論,或者咨詢相關白宮的信息,請與美國總統辦公室或者美國副總統辦公室聯系。
網路評論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美國教育交流中心(ACEE)
地址:京廣中心2801房間
電話: (86-10) 6597-3242
美國公民服務處:
領事官:Michael B. Regan
服務時間: 周一至周五,8:30-12:00, 14:00-16:00
傳真:(86-10) 8531-3300
E-mail: [email protected]
非移民簽證處
領事官:Michael B. Regan
服務時間: 周一至周五,7:15-16:40
傳真: (86-10) 8531-3355
簽證話務中心: 4008-872-333 (從中國撥打)
(86-21) 3881-4611 (從國外撥打)
移民簽證:僅廣州領館受理
傳真: (86-20) 3884-4412
簽證話務中心: 4008-872-333 (從中國撥打)
(86-21) 3881-4611 (從國外撥打)
行政辦公室:
行政官: James B. Lane
傳真: (86-10) 6532-5141
動植物檢疫處
動植物檢疫官Gary Greene
地址:北京建國門外大街1號國貿大廈12-21
傳真:(86-10) 6505-4574
領事處(CON):
領事官: John Daniel Morris
傳真: (86-10) 6532-3178
海關處(CUS):
海關官:Andy Yu
傳真: (86-10) 6500-3032
國土安全部(INS)
國土安全官:Jeannette Chu
傳真: (86-10) 6561-4507
經濟處(ECO)
經濟官: Robert Luke
傳真: (86-10) 6532-6422
環境科技處(ESTH)
環境、科技和衛生官:Deborah Seligsohn
電話: (86-10) 6532-3831 ext 6609
傳真: (86-10) 6532-3297
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聯邦航空管理局 (FAA)
聯邦航空管理官: Patrick Power
電話: (86-10) 8531-3987
傳真: (86-10) 8531-4600
農業處(FAO)
農業官: William Westman
傳真: (86-10) 6532-2962
商務處 (FCO)
商務官: Barry Friedman
電話: (86-10) 8529-6655
傳真: (86-10) 8529-6558/6559
政治處(POL)
政治官:Jonathan Aloisi
Fax: (86-10) 8532-6423
地區衛生處 (RMO)
衛生官:John Hall
傳真: (86-10) 8532-6424
地區安全處 (RSO)
安全官:Martin Donnelly
傳真: (86-10) 8532-6923
㈡ 怎樣向美國駐華使館網站發部消息,
當上美國總統!
㈢ 美國駐華新的大使館
北京美國使館簽證處仍在舊址(朝陽區秀水東街2號)辦公,地址變更將另行通知
美國使館簽證處目前仍在秀水街和光華路附近的舊館址—秀水東街2號辦公。地址變更將另行通知。使館將於10月23日及24日對外關閉。如需簽證面談,或其他簽證服務,包括美國公民服務時間,請在您來館之前查詢我們的網站,獲取有關地址的最新信息。
地址: 中國北京秀水東街2號(地址變更將另行通知)
電話: (86) 4008-872-333 或 (86-21) 3881-4611 (美國駐華使領館簽證信息服務中心)
傳真: (86-10) 6532-3178 (僅供查詢個案申請狀況及處理緊急事物)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早8點-下午5點 (必須提前預約面談時間)
㈣ 如何向美國駐中國領事館寫信需要延期回美
延期多久你說了也不算,寫什麼信。
㈤ 關於對中國駐美大使館新館的介紹文章
經過3年的施工,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新館29日終於揭開了神秘面紗。與空間不足的舊館相比,這一佔地10760平方米的建築群堪稱「龐大」,刷新了美國國內規模最大的外國使館的新紀錄。正在美國訪問的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出席典禮。
近30年前,他曾在與此地相隔3英里的康涅狄格大道2300號見證歷史——1979年3月1日,隨著中美正式建交,設於「溫莎旅館」紅磚小樓的中國駐美聯絡處升級為大使館。當時,出席換牌儀式的楊潔篪只是中方的一名年輕翻譯。在此後的二十多年裡,楊潔篪外交履歷中的大部分在美國完成,並於2001年12月任中國駐美大使。
「今年是美國大選年,今年底、明年初,我們還將迎來中美建交三十周年。」28日,在同美國國務卿賴斯的會晤中,楊潔篪歷數今年中美的「大事」。他表示,「兩國關系處在承前啟後的重要階段」。
與此同時,在太平洋彼端的北京,美國駐華大使館新館也已進入揭幕倒計時。
幾乎不約而同,兩棟新使館建築將改寫中美兩國首都的外交版圖。「在觀察兩國之間互建的大使館時,你可以了解很多兩國間的關系。」美國著名外交建築史學者簡·羅福勒告訴早報記者。
「第二使館區」新地標
從華盛頓地鐵紅線的VanNess-UDC站出來,大約10分鍾的步行距離,凡納斯街與國際中心的交界處,中國大使館新館的乳白色的建築群便映入眼簾。這里傳統上被稱為「第二使館區」。和有著「世界外交中心」之稱的馬薩諸塞大道相比,這里的環境少了些嘈雜,多了幾分寧謐。
凡納斯街北側,與大使館隔街相望的是華盛頓特區大學,周圍則是新加坡、以色列、孟加拉國、奈及利亞等國的駐美使館。在這個高樓罕見的區域里,中國駐美大使館新館頗有地標建築的風范。
大使館新館由美國貝氏建築事務所的貝建中和貝禮中設計,他們的父親便是以改建巴黎盧浮宮聞名於世的美籍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早報記者日前致電貝氏建築事物所在紐約的辦事處,貝氏兄弟表示要等正式開館後才能接受媒體采訪。
新館於2005年4月22日正式奠基,2006年4月26日結構封頂,加之後期的內部裝修,前後經歷3年多。這也是中國迄今為止在國外建設的規模和投資最大的使館辦公樓工程。
這座堪稱地標建築的新使館從開工伊始就開始引起美國各界矚目。華盛頓智庫CSIS(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的科特·坎貝爾今年5月在《美國利益》雜志上撰文,將新使館描述為「鋼鐵骨架水泥構造的『要塞』」。對此,簡·羅福勒不能苟同。「我見過它在施工時的樣子,我覺得它會成為美國外交景色中讓人眼前一亮的建築。」這位因《外交建築史:建設美國的大使館》一書揚名美國建築界的教授告訴早報記者。
早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整個建築群由一道黑色半開放式柵欄圍起,因此少了幾分森嚴氣氛。事實上,大多數路人此前並不知道這里就是中國大使館所在地。「在他們眼裡,這兒就是華盛頓街景的一部分。」羅福勒說。
設計傳達「中國重要性」
根據貝建中的說法,中國政府對設計只有一個具體要求,就是「傳達中國重要性,以及體現中國在當今世界所處的位置」。他表示整個建築群是「遵循中國建築的基本原則進行的,但採用了現代的表現方式。」貝建中表示,他們兩兄弟在設計過程中也曾征詢過父親貝聿銘的意見。
據記者在現場的觀察,大使館新館的「貝氏」設計風格十分明顯。寬闊的入口大廳,有多重天花板、帶稜角屋頂的正門主建築都不由令人聯想起出自貝聿銘之手的蘇州博物館新館。博物館中央大廳主庭園被切割成條狀的片石假山群這一設計元素也被巧妙地嫁接到了大使館的露台上。據悉,整個大使館單單設計費用就高達400萬美元。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國力的增強,老使館已經不能反映出新世紀中國的綜合國力。新使館的設計和建設也是中國國力可以承受的。」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沈丁立評價說。
沈丁立認為,新建的大使館體現出中國這一全世界人口最多國家,隨著經濟迅速的發展而產生的需求。「中美之間存在互補性,中美兩國的文化雖然存在差異,但是也相互吸引。作為中國在美國的海外辦事處,大使館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加。新的大使館,應該作為13億中國人民和3億美國人民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梁。大使館的規模,與兩國人口規模相適應,與美國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和中國世界第四大經濟體的地位相適應,也與兩國之間密切貿易往來的現狀相適應。」
在簡·羅福勒看來,新大使館的首要功能是「改進中國外交官員的生活」,「他們一直在被改建的酒店裡或者租賃的場所里辦公,他們一定很喜歡新的使館。」
沈丁立表示,他本人曾看過中國新使館的設計圖,也前去舊館參觀過。他認為,舊館所在地原本不是作辦公用途,硬體條件較差,如今也顯得有些不合時宜。隨著中國在美國的外交業務擴大,辦公空間也日益狹小擁擠。沈丁立回憶說,他記得使館工作人員曾向自己表示,「辦公條件不盡如人意,無論是辦公面積還是舒適度都不夠。」
高調展示中國形象
與大使館新館僅一街之隔、位於華盛頓特區大學VanNess校區旁邊的就是建築工地了,從工地步行去大使館施工現場也就5分鍾的路程。工人的休息和工作全集中在裡面,工地採取封閉式管理。「這是美國政府特別劃出來給我們當工地的地方。」工地門口的保安告訴記者。
工地的大門上赫然寫著「中國建工」四個大字,根據新華社早前報道,中國駐美使館新館由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上海建工集團公司和中國日林建築集團公司承建。「我才來一個月不到,對這里不太了解,什麼都不知道。」從一個工人的隻字片語中可以判斷,施工的工人是分批進駐,分階段完成任務的。
大使館新館所處的國際中心佔地47英畝。30年前,美國國會為了滿足日益增多的新獨立國家建設大使館的需要,專門辟出前美國國家標准局(NationalBureau ofStandards)的空地用作外交用途。與地處市中心、車水馬龍的馬薩諸塞州大道相比,位於西北角偏僻的國際中心一度被認為是「下只角」。但是1980年第一個入駐該地的以色列駐美大使館深諳其安全而低調的好處。後來約旦、科威特、巴林、埃及、奧地利等18國大使館相繼在此大興土木,國際中心的「華盛頓第二使館區」的稱號由此得來。美國媒體認為,隨著中國駐美大使館新館的落成,華盛頓的外交版圖將被改寫,國際中心與馬薩諸塞州大道「分庭抗爭」的新格局將由此形成。「由於是新的建築、令人印象深刻,這可以給予中國一個高調展露自己的機會,也提供了中美之間交流的機會。」簡·羅福勒說。
對於駐美新館的一切細節,中國工人們都諱莫如深,但是顯然他們對能參與這樣一個大項目感到由衷的自豪,一些工人十分朴實地鼓勵記者說,「從外面繞著使館一周,這樣看看,問題不大。」
從中國駐美大使館新館回來的路上,沿著康涅狄格州大道往南走,沿途正好路過現在仍在正常運轉和使用的大使館舊館。這座由旅館改造的紅色磚樓顯得異常低調,路過它的行人大多隻有一個目的——奔向不遠處華盛頓動物園,去看鎮園之寶大熊貓。
從新館到舊館只有區區3英里,中國卻走了整整25年。這四分之一個世紀也見證了中國從一個對外封閉的國家到世界外交舞台重量級選手的華麗轉身。盡管更大的權利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責任,更多的關注意味著更加嚴格的審視,但當不久的將來一個重大的榮耀的時刻來臨的時候,中國希望世界投來贊許與驚嘆的目光。
㈥ 怎麼在美國網站上查美國駐華使館發布的pm2.5
美國駐華大使館公布的北京PM2.5數據爆表的數據是很少的,他們公布的數據是很公正的,我國環保部公布的PM2.5是虛假的,公布的天氣污染度也不是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標准,而是按照中國自己獨有的標准,中國獨有的標准比世界衛生組織標准要寬松的多,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標准,中國大部分城市為重度污染(尤其北京),而按照中國標准為良好或者較差。
㈦ 去美國駐華大使館面簽,最後說缺材料,給了個綠單子,說要發郵件給他
你最好把單子上傳一下,同時分析一下你自己到底缺少什麼材料。按照大使館的說明,先發郵件就好。標題和內容都按照大使館的說明發郵件。如果沒有具體說明,那麼你的郵件標題可以寫你的「XXX簽證後被大使館要求發郵件」。郵件內容裡面可以寫成如下格式:
尊敬的美國駐華使館簽證處官員:
您好!我是XXX,生日XXX,在某年某月某日申請美國簽證,簽證官告訴我要給該郵箱發布郵件,告訴我簽證缺少材料。期盼回復。
XXX
因為不了解你的所有信息和簽證經過,上文僅供參考。
㈧ 美國駐華使館空氣質量檢測曝光事件,本人正在寫一篇北京霧霾的論文,需要用到上述案例,誰知道幾年前美國
偶偶十八大為什麼強調 「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
㈨ 美國駐華大使館
地址:美國大使館新館位於北京朝陽區的天澤路第三使館區
電話:
[86]
[10]
6532-3431
707、682和516路,萊太花卉站下車。
也可以坐十號線,三元橋下。
運通104也到,就是麥子店西街那站下就到了。
㈩ 中國駐美大使館發文,是為了哀悼何人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表了長文去哀悼貝聿銘,因為就是這個大使館曾經是貝老的作品。
通過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所發表的聲明裡面的文字,我們可以看出此次對於貝聿銘先生的逝世大使表示非常的哀痛,因為貝聿銘大師絕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築大師之一,並且向其家屬都表示誠摯的慰問,希望他們在之後的生活里能夠平安幸福,而在這一篇聲明中,中國駐美大使館大力的稱贊了,貝聿銘的建築設計以及稱贊其為世界的建築史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貢獻,所以他也擔得起這一次的哀悼,身為美籍華人貝聿銘,即使是身在美國,但是從未忘記對中國做貢獻,他一直致力於將中國和美國聯系在一起,希望他們能夠互相了解,一直致力於增進東西方文化的交流。通過貝聿銘的建築風格,我們也能看出這一點,同時中國駐美國大使館這一個作品絕對算是東西合璧的典範,再一次證明了貝聿銘先生在建築上的卓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