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發表方式 » 沙鄉年鑒那個出版社的好

沙鄉年鑒那個出版社的好

發布時間: 2021-03-12 03:28:07

① 奧利波德 與《沙鄉年鑒》

奧爾多·利奧波德,美國著名生態學家和環境保護主義的先驅,被稱為「美國新環境理論的創始者」。

1887年,利奧波德出生在美國衣阿華州伯靈頓市的一個德裔移民之家。利奧波德從小就喜歡跟著父親到野外活動。位於密西西比河濱的伯靈頓有著絢麗的自然風景,利奧波德的童年和少年時代被大自然的溫柔之手愛撫著。1906年,他成為耶魯大學林業專業的研究生。畢業後,他作為聯邦林業局的職員被派往亞利桑那和新墨西哥當了一名林業官。1912年,利奧波德升遷為新墨西哥北部的卡森國家森林的監察官。1924年,他受林業部門的調遣,又到設在威斯康辛州麥迪遜市的美國林業生產實驗室擔任負責人,他於1928年離開林業局。利奧波德把興趣轉移到了自己更為關心的野生動物研究上。有一年,他得到贊助,使他有條件在美國中部和北部的一些州從事野生動物考察工作,並寫出了《野生動物管理》。如今,利奧波德已經被公認為是野生動物管理研究的始創者。

1933年,利奧波德成為威斯康辛大學農業管理系的教授,他漸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大地生態觀念和大地道德觀念。他與著名的自然科學家羅伯特·馬歇爾一起創建了「荒野學會」,宗旨是保護和擴大面臨被侵害和被污染的荒野大地以及荒野上的自由生命。

為了更好地體驗和研究生態平衡,1935年4月,利奧波德在威斯康辛河畔購買了一個荒棄的農場。在此後的十幾年裡,這個被他稱作「沙鄉」的地方和它上面的一所破舊的木屋,便成了利奧波德和他的家人在周末和假期親近自然的「世外桃源」。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利奧波德寫出了自己一生中最好的書——《沙鄉年鑒》,這是他對於自然、土地和人類與土地的關系與命運的觀察與思考的結晶。他倡導一種開放的「土地倫理」,呼籲人們以謙恭和善良的姿態對待土地。他試圖尋求一種能夠樹立人們對土地的責任感的方式,同時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影響到政府對待土地和野生動物的態度和管理方式。

利奧波德在文章中表述了土地的生態功能,以此激發人們對土地的熱愛和尊敬,強化人們維護這個共同體健全的道德責任感。利奧波德通過他智慧的語言告訴我們,土地的倫理范疇包含土壤、水、植物和動物,以及大地上存在的一切。土地的倫理觀就是讓人放棄征服者的角色,對每一個倫理范疇內的成員暗含平等和尊敬,把它們當成跟自己一樣平等的分子。

《沙鄉年鑒》問世於1949年,正值戰後經濟復甦時期,人們都在充滿信心地征服和利用自然,生態學的意識和概念對人們來說也還十分陌生,這本書的出版在當時並沒有引起很大影響。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人們逐漸發現了潛藏在富裕生活中的各種危機——征服自然帶來的環境破壞。

利奧波德的聰明睿智、高瞻遠矚遠遠超過了他所處的時代,他被尊為新自然保護運動浪潮的領袖,大地倫理准則於1990年被寫進美國林業工作者的倫理規范中。

《沙鄉年鑒》一書,從1941年起就開始尋求出版,直到1948年4月17日,利奧波德接到一個長途電話,牛津大學出版社決定接受出版他的著作,他感到無比欣慰。然而僅僅4天之後,利奧波德的鄰居農場發生了一場火災,他在奔赴火場的路上,因為心臟病猝發而不幸去世。威斯康辛河畔的荒野上,再也看不見他那大地保護神一般的仙蹤,利奧波德的靈魂回歸了他一生所熱愛的、並為之奔走和呼號的土地與荒野。

② 為何稱為《沙鄉年鑒》

1908年,利奧波德任林務官,他認為自然界應是被人類高效利用的,自然是為人的長遠利益而服務的。他認為狼吃掉了對人有用的鹿,是壞的捕食者,應該獵殺。但「到了1924年,鹿吃光了這個地區可吃的植物,頭數減少也就成了必然的結果。此刻,一種對狼的負罪感時時困擾著我」。這一事實,使他對原來的認識產生了困惑。後來,他吸收生態科學的新觀點,認識到自然「是一個高度組織起來的結構,它的功能的運轉依賴於它的各種不同部分的相互配合和競爭」,並從「征服者最終都將禍及自身」的事實中得出人應該維護生態系統各組成部分和整體利益的倫理觀。但他不是從簡單的闡述生態學原理而提出資源保護的,他引入了倫理學。將土地共同體比擬於人與人之間的共同體,從人與人之間需要合作,進而認為土地共同體中每個成員都有「存在於一種自然狀態下的權利」,即為「土地倫理」。這種倫理暗含著對每個成員的尊敬。

並且,利奧波德將本用於人與人之間的倫理擴展到人與自然的關系中,要求人們轉變觀念。「只有當人們在一個土壤、水、植物和動物都同為一員的共同體中,承擔起一個公民角色的時候,保護主義才會成為可能」,讓人們以這種方式遵循生態規律。其實,人是生物共同體的組成部分,維護共同體的「和諧、穩定和美麗」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人的利益。

《沙鄉年鑒》是一本隨筆和哲學論文集,寫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從1941年起利奧波德就開始尋找出版,由於本書批判地反思以人為本的功利性自然保護運動,力倡土地倫理,所以直到1948年他逝世前幾天,才被告知牛津大學出版社准備出版該書。隨著環境的不斷惡化,直到20世紀60年代,人們才認識到環境問題的嚴重性,發現利奧波德學說的指導意義,從而在美國激起了巨大的反響。

《沙鄉年鑒》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寫作者在農場所看到和所做的事情:農場四周的四季景色,他為恢復生態所做的不懈的工作。這些文字按12個月份順序依次排列,構成了「一個沙鄉的年鑒」。第二部分記述了作者的科學研究生涯、他與大地的親密關系、他的生態觀念的轉變背景、大地無可奈何的惡化進程等。第三部分從美學、文化傳統以及倫理的角度,闡述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土地的關系。

本書是作者對於自然、土地和人類的關系進行觀察與思考的結晶。迄今所發展起來的各種道德都不會超越這樣的一個前提:人是一個由各個相互影響的部分所組成的共同體的成員。土地倫理只是擴大了這個共同體的界限,它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動物。當我們把自身看成是隸屬於土地的共同體時,我們就會帶著熱愛與尊敬來使用它。對土地來說,是沒有其他方法可以逃脫人類的影響的。土地產生了文化結果,但卻總是被人所忘卻。從某種層面上來說,土地應該被熱愛和被尊敬,這是一種倫理觀念的延伸。作者倡導的開放的「土地倫理」,呼籲人們以謙恭、善良的姿態對待土地。他在書中表述了土地的生態功能,以此激發人們對土地的熱愛,強化人們維護這個共同體健全的道德責任感。他試圖尋求一種能夠增強人們對土地的責任感的方式,同時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也影響到政府對待土地和野生動物的態度和管理方式。

作者以科學的、實事求是的原則來觀察和記錄所發現的一切,折射出對大自然的熱愛,對土地的尊敬。富於文採的文字有力地表達了作者的心情,整篇文章都散發著四季的風聲和氣息。

《沙鄉年鑒》是土地倫理學的開山之作,在美國是一本與梭羅的《瓦爾登湖》並駕齊驅的光輝著作,被美國人視為20世紀最重要的自然主義作品,被生態學界奉為「綠色聖經」。隨著該書的「啟蒙」,人們對生態環境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尤其是21世紀,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頻遭破壞、土地開始報復人類的時候,這種綠色的呼聲更顯得珍貴。

③ 沙鄉年鑒的作者

奧爾多·利奧波德(Aldo Leopold,1887—1948)出生於美國愛荷華州伯靈頓市。美國著名生態學家和環境保護主義先驅,被譽為「美國新環境理論的創始者」、「生態倫理之父」。
1909年,他從耶魯大學的森林專業畢業後,利奧波德進人聯邦林業局任職,後從事自由的野生生物考察研究,創立「荒野學會」(The Wilderness Society),發表了大量有關「土地道德」的論文,將畢生奉獻給了生態保護工作。1948年4月21日,鄰居的農場發生火災,他在奔赴火場救火的路上因心臟病突發逝世。

④ 瓦爾登湖和沙鄉年鑒哪個好看

一個類型的,都值得看

⑤ 《沙鄉年鑒》好詞30個,好句15句

一隻兔子,突然在什麼地方打著哈欠;一隻丘鷸,正在為它所放棄的權利而焦急;一隻雄雉,正在為它在草地上弄濕了的羽毛而生著氣……

這樣的辭句,當然會給我們帶來閱讀的愉快。這樣的辭句比比皆是。這就是《沙鄉年鑒》中的辭旬。撰寫這部書的作者奧爾多·利奧波德,是一個去世已半個世紀的美國科學家,一個著名的環境保護主義者。
《沙鄉年鑒》由三部分內容組成。第一部分對沙鄉在不同季節呈現不同景象的系列追述,排列成「一個沙鄉的年鑒」。第二部分所涉及到的都是作者曾經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威斯康星、衣阿華、新墨西哥……幾乎游歷北美大陸,有觀察有歷險,也有痛苦有教訓。第三部分分別從美學、文化傳統及倫理的角度,闡述了人與自然、人與土地之間的關系,它是作者生態觀念的思想結晶。
沙鄉,其實是利奧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購買的一個被荒棄了的農場。在10多年中,這片土地和它上面的一所破舊的小木屋便成了他的家。他和家人在這里進行著野生生物的耕耘和管理,他們將此作為主要的家庭事務。冬天,他們給鳥餵食,細心地給它們戴上環志。春天,在大雁南飛的咕咕聲中,他們種植松樹。夏天,他們播種和照料野花。秋天,他們觀察冬眠前各種動物的奇異騷動。在所有的季節,利奧波德都做著生物氣候的觀察記錄。他們身體力行,恭奉其事,以虔誠的態度面對自然。
在沙鄉年鑒中,利奧波德對那些飛禽走獸、奇花異草所作的富有詩意的描述詞語俯首可拾,整本書中字里行間充溢著作者對那些生靈們的摯愛情愫。
由於作者觀察細微,筆觸細膩,因此文章不能不令人嘆為觀止。當然,在享受優美文字的甘霖之中,我們不時受到心靈的震撼。盡管,這是一本需要把心安靜下來閱讀的書,而且是一本早在1949年便問世的書,但今天讀來,仍沒有絲毫陳腐隔世之感。
作者利奧波德是一個長期從事林學和獵物管理的專家,當年,他面對森林銳減、水土流失、空氣污染、環境骯臟等等這個世界各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共同問題,及由此產生的憂慮,難道不是我們今天的憂慮?利奧波德對物慾社會一味以犧牲環境來追求經濟價值的傾向進行了嚴厲批判。
可以說,為了保護生態環境,作者利奧波德貢獻了畢生的精力與才智。沙鄉是貧瘠的,然而作者利奧波德懷疑,沙鄉是否真是貧困的。他假設道:如果我是一個經濟學家,我就要把我全部的經濟學上的思考對准這些沙子,還有就是鼻子下面的葶苗。
我們曾見過日記體、書信體等文本形式,而年鑒這一樣式卻讓我們耳目一新。在一年12個月的季節更替輪回中,利奧波德細致地觀察花蟲草木的生長及其生活習性,從1月的「冰融」,3月的「大雁歸來」,到4月的「春潮來臨」,7月的「大草原的生日」,以及11月的「如果我是風」,12月的「雪上的松樹」,都是一幅幅美不勝收的究永畫面,讀著此書,彷彿隨作者作了一次漫長而富有情趣的神遊。
《沙鄉年鑒》,作為「綠色經典文庫」之一,再次將利奧波德的思想和他抒情的文字展現在我們面前。我覺得此本20萬字的環境類圖書,值得我們每個熱愛經濟類圖書的讀者去看它一遍的

⑥ 沙鄉年鑒的本書目錄

本書目錄
第一部分沙鄉年鑒
一月:融雪
二月:上等橡木
三月:大雁歸來
四月:潮水襲來
五月:從阿根廷歸來
六月:釣魚田園詩
七月:龐大的領地
八月:青色牧場
九月:歡唱的樹林
十月:暗金色
十一月:我若為風
十二月:家園
第二部分隨筆——地質特質
威斯康星州
伊利諾斯州和愛荷華州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奇瓦瓦州和索諾拉州
俄勒岡州和猶他州
曼尼托巴省
第三部分鄉野情趣
鄉野
美國文化中的野生動植物
鹿徑
大雁的音樂
第四部分結論
土地倫理
荒野
環保美學
附錄一作者生平
附錄二本書中出現的動植物名稱英漢對照
譯後記

⑦ 沙鄉年鑒被譽為什麼

奧爾多·利奧波德所著《沙鄉年鑒》是一本拓寬道德研究范圍,實現倫理觀念變革的經典著作。歷年排於美國綠色暢銷書榜首,累計銷售已達600萬冊,被譽為"綠色聖經"~

⑧ 《沙鄉年鑒》中作者有哪些觀點

《沙鄉年鑒》雖然文字優美,但有學術味道。書中追述工業社會之外寧靜的四季,深刻思考工業時代人類活動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再到作者「環境倫理學」的論述,這並不算文學書,對思辨性的、理論一點的文章不感興趣的讀者會覺得枯燥。
我國的現代化速度非常之快,今天大部分年輕人出身於城鎮,他們生活的環境都經歷過工業社會的改造,離自然狀態已經很遠了。沒有見過星空,沒聽過雁鳴,沒見過野兔、田鼠,沒有在沼澤、荒野中長途跋涉過,更沒有深切體會過這些自然原生之物被工業社會徹底改變給人帶來的傷懷失落,這樣的讀者與《沙鄉年鑒》難以有共鳴。
很多人喜愛文藝短句子,著迷於恰到好處的小清新,可是利奧波得這樣的才人筆下好句子太過密集,陰山道上,應接不暇,又是對紛紜的典故信手拈來,一些讀者反倒招架不住。《瓦爾登湖》也有這樣的特徵,寧靜幽遠,入目是字字珠璣,就是容易引發瞌睡。

⑨ 天津教育出版社《沙鄉年鑒》是誰翻譯的

《沙鄉年鑒》[美] 奧爾多.利奧波德 著 郭丹妮 譯 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