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發表方式 » 科技部發表

科技部發表

發布時間: 2021-03-10 00:31:06

A. 科研成果怎麼發表

筆者不是生物學家,不敢對成果的真實性和價值意義妄加質疑。但是人類胚胎幹細胞的克隆,是國際學術界公認的難點,也涉及倫理道德,這樣的成果是不是應該等待更多的檢驗和更權威的鑒定後再公布?千錘百煉始到金,科學家更應該有審慎的態度和謹慎的作風。

在這一事件中還有一個問題值得關註:科研成果應該在何時、由何人、採取何種方式公布?

其實,通過大眾媒體宣傳科研成果是科技工作的組成部分。重大科研成果的告知,不僅能極大地鼓舞國人,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也是科學家必須承擔的科普義務。而且,大部分基礎研究的科研經費都來自於納稅人,納稅人有權知道錢是不是用在了刀刃上,花得值不值得。

但是,科研成果的公布必須要謹慎。記得非典期間,有關非典科技成果的信息發布出現了一定的混亂狀況。某些科研機構一心想藉此搶占「科研高地」,匆忙公布了一些還未經檢驗和證實的所謂「成果」。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給公眾帶來了很多困擾,也給科學研究蒙上了一層陰影。

這種情況導致科技部在2003年7月出台的《關於加強國家科技計劃成果管理的暫行規定》中,對SARS成果的發布作出了特別說明:《規定》要求國家科技計劃重大成果由科技部統一發布及管理,項目承擔單位不得擅自發布。

其實,向公眾公布研究成果也有約定俗成的章法。科研成果只有在權威學術期刊發表後,才會由所在科研機構、主管單位或相關機構出面組織,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等大眾媒體對外公布。

一定要等到學術期刊發表之後,是因為學術期刊都有由專家組成的審稿人團隊,論文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也就意味該項成果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同行的認可。這就好比要了解一個人是好是壞,主要還得聽別人的評價。若只是當事人自說自話,即便是好話說盡,大概聽者最多也不過是將信將疑吧。

然而,學術期刊也分等級,有個衡量術語叫影響因子。影響因子越高,期刊越權威;越權威的學術期刊,審稿人的水平越高,要求也越嚴格。相對應的,科研成果在何等的學術期刊上發表,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該項成果的重要性和可信度。大眾媒體並不具備專業知識,在科技報道中主要也是依靠成果發表在何處來判斷其重要性和可信度。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自然》、《科學》是學術期刊中的翹楚,若論文登於其上,就是成果重要性、原創性的最佳詮釋,也更能令公眾信服。

一般說來,在我國,科研成果的發布者往往是研究機構或權威科技部門,而非科學家本人。這是因為我國的科研機構大多是公益性事業單位,因此所得成果大多為職務性成果,由所在單位出面才名正言順。為了維護科學的尊嚴,防止個別人炒作,很多科研機構也曾經出台相關規定,禁止個人向媒體發布科研成果。

這其中當然也有文化傳統的影響。在國人的印象中,知識分子應該淡泊名利、虛懷若谷。筆者接觸過很多科技工作者,他們似乎認為對大眾媒體公布成果多少有點自吹自擂的嫌疑,往往避之不及。

筆者相信,任何一個中國人都希望我國科學家能夠研發出更多國際領先的科研成果。但是面對著公眾,科技工作者理應更加謹慎一些。

B. 科技部發布的「2018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能在哪裡看到,這個報告15年的有嗎

深圳奧比中光是以3D感測技術起家的,主要產品是3D感測攝像頭。3D感測攝像頭技術復雜,研發和量產都非常難,以前也只有微軟、英特爾、蘋果能量產,不過奧比中光在2015年的時候解決了研發和量產的問題,成為了國內唯一能供應3D感測攝像頭的廠商,再加上那段時期國內智智能硬體產業爆發,對3D感測攝像頭需求爆增,奧比中光這幾年一下就發展起來了。
奧比中光的產品基本壟斷了我國智能機器人、體感一體機等領域的大部分市場份額,估值達到10億美金。科技部將它認定為獨角獸企業,也算是為它正名了吧。

C. 科技部要求論文發表數量不與獎金掛鉤,這算是亡羊補牢嗎

科技部要求論文發表數量不予獎金掛鉤,算是亡羊補牢的一種吧,很多人都是因為一篇論文發表是會有獎金的所以很多人都會發表一些沒有質量的論文,是這樣我們國家的知識和人力其實是在無形中浪費的,我們能做的便是盡力讓這些發表論文的人真正的做一些研究,而不是為了錢去發表論文,在現在很多人也都是這樣的,無論是不是或者能不能做到那麼今天如果就是要獎金,那麼這個人就會發表多篇論文,但也有真正的研究者或者這些獎金是無可厚非的。

當我們面對這樣的事情的時候是否真的是像我們內心真正想的一樣,不是為了錢而去做學術研究,是因為真的喜歡,或者說真的想去研究,我們很多人也都是這樣的,為了做研究而做研究,那麼這樣長期下去是不是真的能做出一定的貢獻,還有待考證,那麼現在科技部要求論文發表數量不與獎金掛鉤,這一定程度上算是可以遏制住一些人的歪心思,那麼也是一種亡羊補牢的方式,那麼對於很多時候明知道這樣有問題,但是我們改了也是一種態度,我們可以做一些真正的研究。

D. 科技論文在什麼期刊上發表

科技論文可以發《中國科技人才》還有本雜志教什麼《科技創新博覽》吧,你自己網路下這些雜志的官網

E. 中國科技部對107篇論文造假的處理發表在哪一天的《科技日報》上

不管怎樣,用抄襲或別人代筆的論文獲得榮譽或高級職稱都是可恥的!

F. 科技部明確論文數量不可與獎勵掛鉤是怎麼回事

7月29日,科技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壓實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任務承擔單位科研作風學風和科研誠信主體責任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明確科學、理性看待學術論文,注重論文質量和水平,不將論文發表數量、影響因子等與獎勵獎金掛鉤,不使用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專項資金獎勵論文發表

《通知》強調,加強對本單位科研人員的日常教育引導,在入學入職、職稱晉升、參與各類科技活動等重要節點必須開展科研誠信教育,在年度考核、評獎、評優時要對科研人員的作風學風和科研誠信情況進行考評。督促項目團隊負責人、研究生導師加強對團隊成員、學生的科研誠信教育和管理。

加強對本單位擬公布的突破性科技成果和重大科技進展的審核把關,確保實事求是、科學嚴謹,督促項目負責人、團隊負責人、導師等對擬發表的論文嚴格把好學術關、誠信關,確保發表的論文嚴謹規范、數據真實。

(6)科技部發表擴展閱讀

《通知》特別提到,加強對本單位擬公布的突破性科技成果和重大科技進展的審核把關,督促項目負責人、團隊負責人、導師等對擬發表的論文嚴格把好學術關、誠信關。此外,建立並嚴格執行科研數據匯交制度,確保本單位科研活動的原始記錄及時、准確、完整,做到可查詢、可追溯。

《通知》強調,各有關單位在申請各類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科研項目、創新基地等時,要對落實本通知確定的主體責任事項作出明確承諾。科技部、自然科學基金委將把各有關單位簽署的承諾書作為批復相關科技活動的重要依據並納入重點核驗范圍,對不實承諾或違背承諾的,依據《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試行)》關於「以故意提供虛假信息等獲得科研活動審批」的規定進行處理並限期整改。

值得關注的是,相關單位在科研作風學風和科研誠信建設方面的主體責任履行情況將納入信用記錄,對存在問題較多的,將被列入重點監督對象。

G. 科技部答復函:不允許財政經費用於獎勵論文發表,大家怎麼看

大多數科研人員有真才實學拚命追求,但也有不少庸才濫竽充數,主持科研工作的領導必須實行優勝劣汰,不要把經費浪費給混吃混喝的人身上。

讓事實說話,讓科學技術在經濟活動中得到充分的發展和壯大!國家應該提高教師、醫生的工資待遇及社會地位,給優秀教師免費或低價配發房子,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當中,為社會作貢獻。

再補充一點,尤其是對普通高校來說,取消科研獎勵,對願意做科研的人來說,打擊太大了!這類型的高校其實是缺乏"破四唯"之後的評價能力的。可以預見,對這一類型的高校中本身就不強勢的科研群體來說,幾乎是毀滅性打擊!!而且普通高校其實在中國佔大多數!!

H.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如何解讀教育部,科技部不以發表scl論文數量和影響因子等指標

自己讀的話還是要看個人的理解能力和水平高低

I. 科技部十三五項目立項後是否需要發表一篇文章

不需要,但是你項目立項後,要能結題

J. 重組的科技部有何變化

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五次全體會議表決通過。

值得注意的是,經過此輪機構改革組建的新部委中,只有科技部部長王志剛是唯一一位首次擔任部長級職務的「新部長」。

而不管是新部長王志剛,還是前任部長萬鋼,科技部的兩任部長都是工程師出身,分別是電子信息和汽車領域的專家。

專家部長的任命也恰恰契合了科技主管部門是為了滿足國家對於「大科研計劃」統籌推進的建立要求,在全球科技競爭日趨白熱化的今天,科技部擔任著推動科技發展的重要使命。

王志剛上任後,面對媒體發表的履新感受也道出了科技部未來的發展目標:「現在腦子里想的是如何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的作用,怎樣讓科技工作更好服務於國家經濟社會發展。」

這位60歲的新部長能否帶領重組後的科技部達成目標,科技部重組的背後又有著怎樣的頂層思考?

這要從科技部的前身——由科學規劃委員會、國家技術委員會合並而成的科學技術委員會說起,科學技術委員會成立於1958年,也是從那時候起,中國才初步形成了一個對科研規劃進行統籌管理的機構,該機構的主任由當時主管科學技術的國務院副總理兼任。

隨後,1970年起,科學規劃委員會曾經一度撤銷,直至1977年才重新恢復。重新恢復的科學規劃委員會主要職責為調查研究有關科學技術工作的方針、政策執行情況,同時負責編織全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等。1978年,科學規劃委員會改名為「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

此後,在數次國家機構的調整中,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被始終保留,直至1998年,根據《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的決定》,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正式更名為中國科技部,成為國務院職能部委之一。其主要工作是研究提出科技發展的宏觀戰略和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方針、政策、法規;研究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等。

十幾年的時間過去了,中國已經從科學創新能力薄弱、長期依賴他國技術的困境中走出來了,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10.3萬件,是繼美國和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三個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百萬件的國家。

但是面對當代科技競爭日趨白熱化的現狀,以及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要求,重組後的科技部的職能也需要有新的提升。

重組後的科學技術部的職責是,擬訂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方針以及科技發展、基礎研究規劃和政策並組織實施,統籌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和科技體制改革,組織協調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編制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規劃並監督實施,牽頭建立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平台和科研項目資金協調、評估、監管機制,負責引進國外智力工作等。

對此,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表示,這次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將科技部、國家外國專家局的職責整合,同時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改為科學技術部管理,將有利於更好地統籌海內外科技人才的需求和供給,有利於科技資源和項目在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技術創新引導專項以及基地和人才專項五大科技平台上合理分配和協調。

「為了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要扎實推動基礎研究;推動更多原創性科研成果的產生;在重要領域產生顛覆性技術,並加快應用;要更加重視科技隊伍的建設;在科研管理上加強協調統籌。」邱勇說。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