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出版
1. 金庸先生創立的「明報」,影響力如何
大陸的很多人知道金庸都是因為武俠小說,甚至更年輕的人是因為電視劇才知道有金庸這個人。其實金庸的影響力遠不止武俠小說,他創辦的《明報》成為兩岸三地,以及海內外關注政治的華人都非常喜歡的報紙。
時至今日在互聯網浪潮的沖擊下,已經很難再有報紙能夠達到《明報》當時在香港掀起的那股浪潮,可是如今網上的很多文章,依稀可以看出那時《明報》社評的影子,這就是傳承的力量,是金庸先生開創了一個時代。
2. 香港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是明報嗎
中文報紙前三名有以下三種:
東方,蘋果,太陽
英文報紙前三名有:
南華早報、虎報、中國郵報
3. 明報與那個歷史事件有關
《明報》是現今香港最有影響力的報紙之一,1959年查良鏞(即金庸)與中學同學沈寶新合資創辦.1960年代中國大陸的政治變局為金庸的出人頭地提供了機會,金庸拯救《明報》也靠的就是這個時候的社論,特別是1962年「難民潮」事件的報道社論。1962年,受「大躍進」影響,內地有大批人員偷渡香港,被香港警方堵截於上水梧桐山。由於事件敏感,《大公報》、《文匯報》等報都不予報道,《明報》卻「莽莽撞撞」,大聲疾呼,從是年5月12日起,幾乎每天都作頭版全版報道。此時,《明報》才開始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定位。「難民潮」結束之後,《明報》一改報格,從一份側重武俠小說、煽情新聞和馬經的「小市民報章」,提升到一份為讀書人、知識分子接受的報章。1962年7月銷量跨過3萬份。到1963年,《明報》已完全擺脫財政窘境,平均日銷量是5萬份。「文化大革命」為《明報》樹立了「言論獨立」的形象。當時《明報》開辟「北望神州」版,每天刊登有關大陸的消息,滿足了香港人對大陸一無所知的需求。正是在「文革」中,《明報》成為報道中國消息的權威。也從此開始,金庸成為自由知識分子的偶像。基於延續中國傳統文化的考慮,金庸1966年創辦《明報月刊》,自任月刊總編。後胡菊人出任總編,長達十三年。胡菊人將《明報月刊》經營成一份綜合性的高水準讀物,形成了一個全球高級學術刊物。 1968年,又創辦《明報周刊》,經數年發展,也成為香港歷史最悠久、最權威、銷量最大、讀者層面最廣的娛樂周刊之一。
4. 明報月刊怎樣訂購
明報月刊,在報界中簡稱「明月」,香港明報集團旗下文化類雜志,於1966年元月創刊,與《明報 》是姐妹刊物;現於每月月初出版,刊行16開本,116頁。該刊以嚴守「獨立、自由、寬容」為信條。面向全球華人社會,刊物方向為探索華人文學、學術、文化、思想為主的高格調路線,亦有時評和書評、攝影作品、畫畫古玩鑒賞。因匯集知名有識之士與名人參與撰文和顧問,而每期文章精闢,重分析推理而不失批判精神,另稿件中不乏第一手披露的發現,故常被各地著作多次引用,在全球華人文化界享有較高聲譽。
雜志書刊還是紙質版的好,才有感覺,外面沒有看到賣的,你可以直--接到包年優品上賣,一個挺不--錯的雜志包年網站,一次購-買全年都可以按-時收到,我自己就是一個忠實客戶。
5. 明報現在的情況如何
明報企業(資訊 行情 論壇)大股東張曉卿擬將明報企業(資訊 行情 論壇)打造成為傳媒旗艦;在港掛牌的明報,將與張曉卿在馬來西亞兩家上市公司——星洲媒體集團及南洋報業控股合並。
交易完成後,星洲媒體及南洋報業將成為明報全資附屬,南洋報業在大馬交易所除牌,星洲媒體的上市地位則被明報取代,即明報同時在香港及大馬兩地上市。
明報收購兩間大馬媒體的代價為10.2億元,將以發行新股支付;據星媒公布指出,每股星媒價值4馬幣,可兌換3.3股明報新股,即明報每股作價2.7港元,按明報昨日收1.73元計算,每股溢價56%。
另外,每股南洋報業股份價值4.2馬幣,則可換取3.47股明報股份;至於每股星媒的作價相對該股昨日在馬來西亞的收市價,溢價25%,而南洋昨日收市價則為4.2馬幣,並無溢價;兩家公司市值分別為21.55億及7.27億元。
交易完成後,整個集團將持有或營運及出版5份報章及29份雜志,覆蓋香港、大馬、美國、加拿大及內地,合並後集團報章每日發行量將超過100萬份。
張曉卿除持有62.49%明報股權外,同時亦持有星媒及南洋報業股權,但公告未有交代他在兩公司的持股量,但指出收購完成後,張氏在明報的持股量增加,會令公眾持股量低於法定25%水平,張氏需配售所持明報股份,解決公眾持股量不足問題。
6. 香港《明報》
香港大公報和香港文匯報都是當年抗日戰爭期間從內地搬去香港的,是遠報紙的地方版。比如大公報在當時有天津版、上海版、重慶版等,叫法也叫作:天津大公報、重慶大公報和上海大公報,香港大公報為1941年創辦,是大公報的一個分支。只不過現在內地的大公報早已經沒有了,香港大公報這個報紙就佔了大公報所有的也是唯一的光。文匯報創辦於上海,與大公報的經歷稍稍相同。現在上海的文匯報據說與香港文匯報頗有淵源。這兩份報紙都是香港左派報紙,秉承愛港愛國的訓誡,為香港市民服務,並代表我黨和中央政府的聲音。
《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SCMP)和星期日出版的《星期日南華早報》(Sunday Morning Post)是香港銷量最高的英語報紙。現時的總編輯為David Armstrong。歷史上一度被認為是殖民政府的喉舌,是一份代表殖民者利益的報紙。
《明報》如今是位於香港發行量前列的報紙之一,是由武俠大師金庸先生創辦,政治傾向總的來說還是偏左,但是該報秉承拒絕一切黨派和集團支持的辦報方針,堅持獨立的自由的辦報方向,成為最能體現香港市民訴求的一份報紙。
7. 金庸《明報》旗下的以舒是誰做了些什麼事
亦舒,原名倪亦舒,香港作家,已移居加拿大。哥哥是倪匡。
亦舒祖籍浙江鎮海,五歲時到香港定居,她中學時開始寫作生涯,1963年出版個人首部小說集,畢業後曾任職《明報》記者、電影雜志編輯、酒店主管、公關主任、政府新聞官、電視台編劇。除小說外,她還撰寫散文和人物訪問稿等,也以筆名「衣莎貝」在《明報周刊》撰寫專欄。亦舒創作的《玫瑰的故事》 等多部作品曾改編為電影。[1]
關於她的事情有很多,具體的你可以網路一下。
8. 金庸先生的明報社論,散文可曾出版
散文已出書《金庸散文集》
約兩萬篇社論,如《寧要褲子,不要核彈》、《火速!救命!——請立刻組織搶救對上梧桐山》、《巨大的痛苦和不幸》、《自來皇帝不喜太子》等,在大陸未結集出版。
9. 明報月刊與明報的區別
《明報月刊》在1966年1月創刊。這本以「文化、學術、思想」為主的月刊,一開始便鎖定以全世界的華人學者、知識分子為對象。《明報月刊》創刊號「發刊詞」強調,「這本刊物能作為海外華人溝通心聲的一個橋梁」。「《明報月刊》是亞洲、歐洲、美洲許多華人文化界朋友們探討商量了三四年之後的產物」。金庸在致紐約《留學生季刊》發起人姜敬寬信函中表示,所以用《明報月刊》這個名字,只是表示《明報》願意承擔這份月刊的虧累。「月刊的言論和立場必須是獨立的,……除了名稱與《明報》有關系外,雜志內容完全獨立,不受《明報》編輯部的干預……」金庸還強調,《明報月刊》的編輯宗旨,是「『五四』時代的北京大學式」、「抗戰前後的《大公報》式」,能夠以「嚴肅負責的態度,對中國文化與民族前途,能夠有積極的貢獻」。
為了強調《明報月刊》非牟利的學術地位,自第四期起,在版權頁上註明下列英文聲明:
A Non-profit Magazine Promoting Culture and Understanding
1967年4月號,《明報月刊》又把這句話改為:
A Non-profit Magazine for the Promotion of Knowledge and Cultural Exchange
《明報月刊》把這句話譯為「推廣知識與文化交流的非營利刊物」。到了1970年2月號開始,《明報月刊》版權頁上刪去了這段英文。同期「編者的話」向讀者解釋,取消這句話,「並非說今後就不以『文化交流與推廣知識』為我們的目標,也不是說我們今後就孳孳為利。我們的目標仍是一樣,只是我們覺得標明『非營利』這三個字大可不必。這會給人錯覺,我們領了什麼津貼,不愁錢,所以不營利」。
《明報月刊》創辦後,在海外華人知識分子中間有很好的反應,第一號印了四千份售清,三個星期內要加印五版。這份月刊雖然沒有為《明報》賺到什麼錢,卻為《明報》及金庸賺到了良好的國際聲譽,也為《明報》凝聚了一批海外知識分子。以1979年12月號的《明報月刊》的發行來看,共發行了34,830本,海外佔12,130本,為全部發行的百分之三十五,其中美、加、英三國共佔6,650本,新加坡2,100本,馬來西亞500本,澳洲300本,泰國270本,巴西250本,另其他各地共計2,060本。最高峰時期曾銷四萬余本,到了八十年代,月刊銷量下降至一萬多本。
金庸在籌備《明報月刊》時,雖然向海外華人學者表示,一個事業要長期存在,就要「企業化經營和管理」,但是月刊的運作,還是很精簡,很原始的。《明報月刊》編輯委員會的辦公地點,在創刊初期並不是與《明報》在一起的,而是在禮頓道2號A二樓,即金庸日間寫稿休憩的書房。《明報月刊》初期只有一位主編,是金庸,一位副編輯兼校對,是王世瑜。王世瑜編輯了月刊二十多期之後,轉而協助潘粵生籌備出版《明報周刊》,而《明報月刊》則改由胡菊人負責。
胡菊人自1967年起,即出任《明報月刊》總編輯,直至1979年止,歷時12年,是《明報月刊》任期最長的總編輯。胡菊人一名,幾乎等同於《明報月刊》。
胡菊人,生於1933年,本名胡秉文,廣東順德人,13歲到香港,一直半工半讀,1961年在珠海書院英語系畢業,後出任《中國學生周報》社長,1963年至1966年在香港《今日世界》叢書部任職,1967年起出任《明報月刊》總編輯。胡菊人既是香港報壇上的著名專欄作家,也是文學批評家。他著有《小說技巧》、《文學的視野》。他所關注的,有「文學」的范疇,也有「中國」的范疇。他反對中國文學在創作上西化,也反對文學批評套用西方的名詞術語和思想體系。這種以中國為本的人文思想,無疑也進一步強化了《明報月刊》在知識分子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說《明報》能蛻變成為一份知識分子的報紙,《明報月刊》和胡菊人的貢獻,不可忽略。
10. 明報什麼時候創立的
1959年成立的
1959年,查良鏞出資8萬,沈寶新出資2萬,共同創辦《明報》,每日出版一張。創刊初期,沈寶新管營業,金庸負責編務,潘粵生作他們的助手。盡管他們不斷更改副刊內容,改變新聞路線,金庸更是抱病撰寫《神鵰俠侶》,但是《明報》還是一步步滑向「聲色犬馬」之路,銷量在千份之間起伏,第一年虧空嚴重。」《明報》的老員工都記得他當年辛勞的身影,一方面經常要通宵寫稿,另一方面又為經濟問題苦惱不已。有傳說,一段時間他要靠典當來維持《明報》。 據《明報》老職員回憶:「查先生那時候真的很慘,下午工作倦了,叫一杯咖啡,也是跟查太太兩人喝。」 那時,金庸住在尖沙咀,深夜下班時天星小輪已停航,要改乘俗稱「嘩啦嘩啦」的電船仔渡海。每當他們深夜下班時天星小輪早已停航,只好改乘電船仔渡海,但每次要等齊六個人才能開船,船費比較便宜。如果要即到即開,需要包租費三元。他們夫婦寧願捱著深夜涼颼颼的風等待,也不願包船過海。咖啡、渡船不過是其中兩個平常的故事而已,當年的艱苦可想而知。